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魏紅

道德與法魏紅

發布時間: 2023-02-05 06:57:07

㈠ 走班制適合中國的高中教育嗎

走班制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王曉燕(沙河口區黑石礁街道)

走班制最大的益處就是能給學生一個充分選擇的權利。同樣的課程,如果學生能夠選擇生動有趣的授課老師,便不會在索然無味的課堂「受虐」。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效果就提升了,學習自然就不是痛苦之事了。

而第二個受益的群體將是教師。因為有了學生的選擇,就如同有了市場競爭,授課教師將變著法兒地改進自己的授課形式、提升自己的授課質量,以吸引學生來聽課。學校也可以通過教師的授課成績進行相對公正的評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走班制讓素質教育更進一步

李忠華(河北省魏縣)

傳統的高中教學模式是「鐵板一塊」,不管學生感不感興趣,願不願意學,都必須硬著頭皮去學,這不但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反而還可能導致學生厭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走班制正是讓興趣成為真正的老師,讓學生自主選擇課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無疑可以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展現最優秀的自己,將來更容易在相關領域有所建樹。

素質教育就是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發現每一位學生的最大優勢,從而挖掘其最大潛能,使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高中實行走班制教學是教學制度改革的進步,更有利於成才,推動素質教育更進一步。

走班制,社會准備好了嗎?

金永淼(浙江省紹興市)

根據最早實施走班制的美國高中的經驗,走班制應包括科學的課程設置、優秀的教師團隊、豐富的學校資源、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等內容。這會讓一直以來適應應試教育模式的很多中學感到非常不舒服。

走班制並非開設不同層次的課程那麼簡單,它包含對學生選課的指導、對學生的分類評價、不同類別教育的混合、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籍管理等,對學校要求更高。而且走班制順利推進還必須倚仗高考評價標准、大學招生方式、家長思想觀念的轉變。否則,走得越深,只會讓學校感覺更痛苦。而相比於學校的適應轉型,我們更應該關注社會觀念的轉型。如果沒有大環境的支持,只靠學校或者教育部門的一廂情願,走班制恐怕只會是曇花一現或徒有其表。

走班制還是圍繞著「唯分數論」

程紹德(普蘭店市文化路)

走班制也好,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也罷,宗旨都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成才。新一輪的高考改革為我國高中探索走班制帶來了契機,但走班制的初衷如果不能被更加多元化的高考制度與學生評價機制所吸收,就沒有太大的意義,甚至會對應試教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眼下,大家在評價浙江高中實施走班制的成效時,就把「期末考試中走班制學生的平均分要高於傳統班級學生的平均分10分」看成是最重要的指標。如果評價走班制利弊依舊停留在「唯分數」論上,而實行走班制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期末考試的平均分,而不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這樣的走班制就真的「走偏」了。

走班制恐成「放羊」模式 不可取

陳星(甘井子區美林園)

走班制看上去雖有種種好處,但中外國情不同,教育內容、方式差別也很大,我們的孩子從小缺乏自理能力的培養,經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嚴格管理,到了高中階段忽然沒有了班級、班主任,可就真成了無拘無束的「放羊」了。這些十六七歲情竇初開的半大孩子,他們的自主自控能力能保證真正坐下來投入學習嗎?

高中階段學習的都是基礎知識,如此亂糟糟地「走班」,且不論對知識的掌握是否能扎實,真正面臨高考的時候,他們能如願以償地考進大學嗎?作為一個時刻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這樣的教改讓人難以放心。教育是個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做全局考慮、不顧國情地照搬別人的經驗,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教育部在《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中表示,從2017年開始全國都將開始高考綜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實施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科全國統考,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任選3科的考試成績。專家認為,今後高中很可能將採用走班制進行教學。相比傳統的固定班級教學模式,走班制不會把學生固定在一個教室,或根據學科的不同,或根據教學層次的不同,學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動上課,可以選擇自己更有興趣的學科學習,或選自己更加欣賞的老師來聽課。學生將不再有固定的班級,甚至班主任也消失了。

(12月21日《新文化報》)

實行走班制要充分考慮校際差異

海客(長海縣高中)

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實行的都是班級管理模式,絕大多數學生習慣「被管理」,特別是很多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由於自製力較差,所以學習基本上是老師「看」出來的。升入高中以後,由於學科太多,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時間相對減少,這種情況下自製力差的學生成績就會迅速下滑,這就是當前的教育現實。

走班制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其負面作用也很明顯:不愛學習的學生可以此逃避學習。因為每所學校的具體情況不一樣,走班制在一些示範校中可能會有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學情較差的學校,會大大助長厭學之風。如果倉促實行,可能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勇於改革 即是進步

李蕾(沙河口區黑石礁街道景山社區)

不少居民對走班制心存疑慮。一位高中生的家長認為:「每學期的課時是一定的,眉毛鬍子一把抓,反倒使知識學不充分。分文理可以專科專學,課時比較充足。」一位老師說:「讓學生選科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一些難學的學科選的人會很少,導致知識傳播受限,同時學校的部分教育資源會被浪費。」一位高中生說:「沒有了班級凝聚力和同學的感情,高中生活會很孤單。」

更多的人則比較贊同走班制教學。一位家長說:「看著現在越來越大的考試壓力、就業壓力,我們很期待新的教育模式能改變現狀,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未來。」一位教授說:「中國的教育模式幾十年沒改變,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越發跟不上時代的需要,大膽嘗試或許會開辟教育新時代。」一位學生說:「能自己決定學習哪些課程,效果會事半功倍,很期待我的學校能實行走班制。」

對於高考改革,一位社區工作人員說出了自己的期待:「現今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應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高考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途徑,一個合格的人才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有道德、明是非。」

景山社區書記魏紅說:「勇於改革才能讓中國教育走出困境。從走班制試點效果看,有助於提高學習成績,也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多了一份承擔未來的責任。」

國外走班制

恐難服中國水土

王超龍(江西省瑞昌市)

就像舶來品「翻轉課堂」難服中國水土一樣,走班制可以嘗試,不宜推廣。首先是大班額的問題,許多縣一級的中學班級人數都超過60人,如此多的學生採用走班制必定帶來管理上的混亂。其次,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如果名師課堂擠爆,學校如何調控?其三,無固定班級,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等學校難以掌握。走班制面臨的問題恐怕遠不止這些。

走班制

走出了強制學習困境

盛麗秀(中山區高潔巷)

相較於傳統的教育模式,走班制提早了學生開始人生選擇的時間,在求學過程中少了強制,給予了他們獨立思考空間與自由選擇權利,也鍛煉了他們求學生涯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更利於心智成長,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教育不宜大學化

劉雲海(浙江省淳安縣)

在高中就開啟大學教學模式固然有積極的一面,但高中畢竟不是大學,沒有了規范的班級容易造成管理和德育教育缺失;沒有了固定的教室和班主任,學生將很容易走向過度自由化。高中教育不能過早、過快放手,相應的管理制度、教育模式必須完善。

走班制仍需設固定班級

蓋敏(沙河口區錦綉小區)

走班制和大學的教育理念基本相同,但高中的走班制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小班級,有固定的班主任,有課時走班,沒課時回到班級,對孩子紀律管束、道德規范不可少。

走班制沒有必要

郭毅民(甘井子區山園街)

目前的高考制度或是高中教育辦法存在著某些弊端,需要進行改革,但也不是一下子就不要高考了。選擇是為了有所放棄,既然需要考,而且高中所有的科目都在考試范圍內,高中生就沒有必要選擇性地上課,走班制就沒有必要。

㈡ 科學家的責任

在科學經濟時代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科學家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並且科學家的個人權利和社會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和提升。但是,利益與責任同在、權利與義務相應。正是基於現實的和未來發展的狀況,關於科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們的倫理道德責任與社會責任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關注。

宋華麗:科學家社會責任的含義:對於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 我國許多理論工作者進行過廣泛的研究探討。概括的比較全面的是楊小華的觀點,他說: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 盡力使科技為人類謀福利, 社會需求作為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向; 監督科技成果的社會應用, 並思考、預測和評估科技成果的應用所可能產生的社會後果; 規范科研活動, 使其有利於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發展; 向社會公眾宣傳科技成果應用中的負面影響及防範建議, 積極引導科技成果的正確應用, 防止戰爭等等。」總之, 科學家在探索自然規律, 創造科學知識, 推動科學事業發展的同時, 有責任去思考、預測、評估其所產生的科學知識的可能的社會後果, 把握好自己的研究方向, 使自己所從事的科學活動真正成為一項造福人類的事業。

魏紅忠: 為什麼要承擔社會責任?

在這個問題上!大多數研究者似乎』英雄所見略同,他們幾乎都認為!由於科學技術對社會有負面效應!所以科學家需要承擔社會責任,當今社會已是科學化十分充分的社會,科學也已十分社會化。在近代西方,培根以「 知識就是力量」鮮明地表達了科學的社會功能。馬克思把科學看作社會變革的革命力量,提出「 科學是生產力」。在當代,「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已嵌入國人心坎。社會科學化的同時,科學社會化同步進行,科學成為社會事業的一部分。科學家由於所從事的活動不同於一般活動,因此,科學家職業不同於社會一般職業,

科學家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這樣一來,必然要求科學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科學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肖德武:一、探索自然規律,推動科學發展

科學家的最為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社會責任在於探索自然規律,創造科學知識,進而推動科學事業的發展。具體說來,科學家必須身體力行,通過科學觀察和實驗等手段獲取科學事實,然後運用邏輯思維和數學方法進行縝密的推演,挖掘出深藏於自然事物和過程的現象背後的規律和本質。在此基礎上,科學家還應不斷尋求運用這些規律於社會生產的途徑和手段,從而不斷為人類提供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武器和方法武器。科學家的這一基本的社會責任並非一開始就有,而是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科學家這一社會角色以後才逐步得到確認的。科學家要把握科學前沿,努力做出原創性發現。若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熱衷於作一些介紹性和注釋性的工作,是不能從根本上推動科學發展的,當然也就不能稱得上是認真履行了科學家的責任。科學家要促進科學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為人類造福。科學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但科學本身在並入生產過程之前還只是一種潛在的生產力,它有待於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如果不能實現這種轉化,縱然是科學成果層出不窮,也難以體現其真正的價值。科學家應當在促進這種轉化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是說,促使科學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也是科學家的重要社會責任,因為科學家對於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成果最有發言權。即使是限於條件,科學成果不能在科學家手裡實現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而需要社會上其他人的工作,科學家也應在具體的轉化過程中發揮咨詢和指導作用。科學家要為整個國家或社會的總體科研規劃提出建議或意見。科學活動不是盲目的,它必須有相對明確的研究目標和具體的研究程序。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更是如此,要根據時代發展的特點和社會的需要制定總體科研規劃,以指導整個國家的科研活動。

2、防止科技濫用, 促使科學為人類造福。

科學成果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對人類具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作為熟悉科學功能的科學家來說, 對科學成果的應用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這就要求科學家做到, 首先, 對某個課題或項目, 在實際研究之前就要對其社會應用前景做出初步預測, 拒絕研製那些對社會有弊無利或者弊大於利的課題; 其次, 一個課題研究完成後, 在交付應用部門之前要進行廣泛的論證, 對於應用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效應特別是負效應, 要做出盡可能全面的預見, 努力做到未雨綢繆; 其三, 如果一個科研項目在應用中出現了問題, 應建議立即停止使用, 以免造成更大損失。總之, 科學家要竭盡全力防止戰爭, 維護和平, 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阻止現代科技成果被用於戰爭武器的研製,使科技真正為人類造福。

3、普及科學知識。

在今天, 科學不僅僅是科學家個人的事情, 科學與社會進行著緊密的互動。在第三次帕格沃什會議上, 代表們一致認為, 科學家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公眾進行啟蒙教育, 使其了解科學的破壞性和創造性潛力。科學家必須認識到, 科學的宗旨就是造福民眾, 而反過來民眾也是發展科學之本,缺乏民眾的支持, 順利發展科學幾乎是不可能的, 向公眾普及科學不僅是科學家的責任, 更是發展科學所必須的活動。因此, 當代科學家的重大社會責任之一,

就是要通過科學普及, 喚醒公眾的科技意識, 盡可能提高公眾對科學的理解程度, 全面推進科學文化。

4、糾正錯誤認識,抵制偽科學侵蝕

科學和其他事物一樣,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泥沙俱下。一些錯誤的認識和非科學的觀點與科學認識混雜在一起,會引起人們思想的混亂,影響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嚴重時甚至會干擾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的穩定。因此,糾正錯誤認識,倡導科學思想,擯除愚昧迷信,抵制偽科學侵蝕,也是當代科學家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錯誤認識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於社會條件的限制和人的認識能力不足所造成。但錯誤認識往往與人們的直觀經驗相吻合,因而具有欺騙性大,流傳范圍廣、影響時間長等特徵。錯誤認識在社會實踐中應用,不但無法指導人們獲得成功,反而會使人誤入歧途,因而需要在社會實踐基礎上不斷糾正錯誤認識,樹立正確認識。科學認識是對自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成功的正確認識,只有不斷用科學認識取代錯誤認識,才能逐步提高人類的整體認識水平,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而這正是科學家的重要責任之一。但是,錯誤認識有時在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要想摒棄它決非易事。一部科學史,就是一部正確認識與錯誤認識的斗爭史。科學家為了批判錯誤認識,宣傳科學學說,常常要冒極大的風險,有的甚至為此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一種新學說、新觀點通常要面對兩方面的反對:一是來自權威的反對,二是來自公眾常識的反對。科學認識取代錯誤認識常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科學家有持之以恆的信心,有不唯上、不唯勢、只唯實的理論勇氣,只有這樣才能最終使錯誤認識得到糾正,使正確的科學認識得以確立。伴隨著現代科學的迅速發展,許多錯誤認識已經失去了容身之地,但並沒有徹底被根除,在個別地方或某些特殊時期,已被否定的錯誤認識可能死灰復燃,若有合適的土壤還有可能滋生新的錯誤認識。因此,現代科學家遠不能高枕無憂,他們在從事繁重的科學研究的同時,還要不忘記與錯

誤認識、錯誤思想進行斗爭這一重要社會責任。現代科學家要甘心做好科普工作,在廣大社會公眾中進行科學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工作,提高一般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使之能自覺地接受正確認識,逐步消除錯誤認識的影響。

㈢ 請你列舉幾位焦裕祿式的好乾部並簡要介紹其事跡

1、柴生芳

柴生芳(1969—2014),男,漢族,1969年7月出生,甘肅寧縣人,中共黨員,1990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

2014年8月15日凌晨,當時為臨洮縣縣長的他,因為加班開會後在宿舍休息,誘發心源性猝死,年僅45歲。

定西市「優秀共產黨員」,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宣部「時代楷模」。中組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6月,被推選為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2002年,柴生芳留學歸來,帶著對黃土地的深深熱愛,加入到建設家鄉的行列當中,殫精竭慮、夙夜在公、一心為民、忘我奉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97年5月,柴生芳赴日本國立神戶大學留學。留洋博士的光環,讓他有更多到發達地區工作的機會,但是,他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黃土地。

2006年,柴生芳主動請纓從省委辦公廳調任有「苦甲天下」之稱的定西工作,這一干就是8年。「出門招商、回家下鄉」 這是他給自己制定的兩條工作法之一。

為了盡快改善當地農民落後的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路、水、房、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多次匯報銜接,柴生芳爭取到了總投資9.1億元的「六盤山片區交通扶貧攻堅示範試點縣」項目。

在臨洮工作期間,他跑遍了全縣323個行政村,全面深入了解掌握縣情實際。面對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臨洮,柴生芳提出了建立「五個到村到戶」的精準扶貧思路。

「開門辦公、馬上就辦」這是柴生芳為自己制定的第二條工作法。「開門辦公」,群眾來說事情,對他來說是「送上門的社情民意」「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和「送上門的發展點子」。

柴生芳的生活非常簡朴,他乘坐的公車上,除了雨鞋、雨衣、草帽、茶杯、筆記本外,再無他物;他逝世時,腳上還穿著滿是破洞的襪子。「陞官發財,莫入此門」,這句話被醒目地寫在柴生芳一本工作日誌的扉頁上。

2014年8月15日凌晨,柴生芳同志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誘發心源性猝死,在辦公室不幸去世,享年45歲。

2、沈浩

沈浩(1964年5月-2009年11月6日),安徽省蕭縣人,原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

1986年6月,畢業於銅陵財經專科學校。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安徽省財政廳參加工作。

2004年,作為安徽省第二批選派農村任職幹部到到鳳陽縣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

2004年,沈浩同志到安徽鳳陽小崗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

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在廣大幹部群眾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使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小崗村,有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

時代先鋒,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因忘我工作,積勞成疾,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為黨的事業,為「三農」做出了重大貢獻。唯一愧對的是他的老母親、愛妻、愛女與自己。

沈浩為小崗村修建公路,引進資源,集中土地。為黨的事業,為「三農」做出了重大貢獻。獲得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幹部標兵、全國百名優秀村官、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等榮譽。

3、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4、胡昭程

胡昭程,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人,1969年10月參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長期工作在教育戰線,先後當過教師、班主任、中學校長,1983年12月任桂東縣教育局副局長。

1990年5月任桂東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1998年3月任桂東縣人民政府助理調研員兼教育局局長,因積勞成疾,不幸於2000年12月21日病逝,終年52歲。

30多年來,胡昭程同志紮根山區,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為桂東縣的教育事業付出了心血和生命。

特別是他主持桂東縣教育局工作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縣教職員工,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銳意創新,走出了一條花錢少、效益高、符合貧困山區實際的發展教育的路子,為改變山區的落後面貌作出了突出貢獻。

1992年,桂東縣成為湖南省首批「實驗教學普及縣」;1996年,實現了基本掃除文青壯年文盲的目標;1998年,全縣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兩年實現「兩基」目標,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兩基」工作先進縣稱號;

1999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桂東縣召開「湖南省貧困地區與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教育現場會」,並下發了《關於學習推廣桂東縣教育改革和發展經驗的通知》,桂東成為湖南農村教育的一面旗幟。

胡昭程同志的工作得到了各級組織和領導的肯定,先後10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先進教育工作者,並受到記功獎勵。

1995年9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9月,被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教育公僕」榮譽稱號。

5、馮文林

馮文林,男,廣西桂平市扶貧辦原副主任,工作十分嚴謹,清正廉潔,秉公辦事。他不幸病逝的消息,讓很多人感到震驚、痛惜。

2012年5月,馮文林的老家油麻鎮平安村有一條扶貧路,馮文林帶隊去驗收時,發現工程量不夠。對負責項目施工的單位,他嚴格按標准驗收,毫不講情,要求必須補足工程量才給予驗收通過。

馮文林從來不收受群眾的禮物,也不接受建設施工方的宴請。每到一個村子,群眾都喜歡走到他身邊,與他交談或詢問扶貧政策,他總是微笑著對村民耐心解釋,讓群眾滿意而去。

馮文林對工作總能做到「早謀劃,早安排」。他經常對同事說,「雨露計劃」是一項造福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和群眾的民心工程,是增強貧困農民就業能力、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為確保圓滿完成年度及「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任務,讓貧困戶盡快入住新居,馮文林毫無怨言挑起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這個重擔。

他個人沒有車輛代步,每天為了按時8:00前到達紫荊鎮安置點指揮工人工作,他在6:30前步行2公里多的路程趕上乘坐紫荊專線第一班車,到站後再步行2公里多的路程到達安置點。

為了趕上進度,他全天候與工人打拚在工地上,下雨天穿長筒水鞋,披上雨衣;天氣炎熱,汗流浹背,便用毛巾抹乾汗水,累了就回移動板房辦公室伏台休息半個多小時,就是這樣一直奮戰到晚上9點多,日復一日,堅持到安置點整個項目完成。

2017年,桂平市扶貧辦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體檢,馮文林心系安置點的工作,放棄了體檢機會。長期超負荷工作,透支了馮文林的體力和精力,他慢慢變得消瘦,身體常常不適,但仍然堅持工作。

2018年1月,馮文林感覺勞累越來越嚴重,他這才聽從單位領導的勸告,拖著疲憊的身體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做全面檢查。醫生建議住院觀察,以進一步確診。

他認為是勞累引起的不適,記掛著自己分管的工作,不肯浪費時間住院,馬上回到桂平投入到工作中,直至確診肺癌的報告出來,他仍牽掛著扶貧工作的事情,處理分管工作的大小事務。

3月28日凌晨,他帶著對扶貧工作的無比眷戀,對幫扶貧困對象的深情,悄悄地走了,腳步停止在56歲的人生終點站。

熱點內容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
公司律師管理 發布:2025-01-14 16:06:04 瀏覽: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1-14 15:57:29 瀏覽:155
藝術品成交確認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15:53:25 瀏覽:95
民法中的過錯 發布:2025-01-14 15:46:58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