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的認識
㈠ 職業道德的認識
職業道德,就是抄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於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㈡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主要規范《綱要》規定「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作一個好建設者」。
《綱要》對職業道德的這種規定,既體現了時代的鮮明特徵,又概括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職業道德的共同特點,所以,它適用於各行各業,是對各種職業道德的共同要求。
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
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2)職業道德的認識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規定了各行各業都應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的五項基本規范,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其中,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它是貫穿於全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因為集體主義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始終,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最根本的准則,也是衡量個人職業行為和職業品質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
㈢ 職業道德認識的養成怎樣產生的
職業道德認識的修養,主要是指從業者正確認識社會主義職業道德關系,充分認識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價值,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並准確掌握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理論、原則和規范等基本知識,逐步形成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觀念,努力提高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自我評價能力和職業道德行為選擇能力。
職業道德認識的養成是職業道德情感產生的依據,是進行職業道德意志鍛煉的內在動力,是決定職業道德行為傾向的思想基礎。事實證明,在職業活動中,有些人之所以作出違反職業道德的不良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常識,不知道什麼是符合職業道德的行為,什麼是不道德的職業行為,或者認識模糊,分不清是非界限,缺乏起碼的職業道德選擇能力。
在職業道德認識修養過程中,只有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理論、原則和規范,並把這些理論、原則和規范自覺轉化為明確的堅定的職業道德觀念,才能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職業道德關系,在職業道德行為選擇中自覺接受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理論、原則和規范的指導,進而形成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職業道德品質。
職業道德觀念的形成,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發展過程。加強道德認識修養,提高道德認識水平,首先要從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理論、原則和規范的基本知識的學習入手,切實掌握明辨好壞、善惡、美醜的理論武器;同時,切實重視加深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認識理解,把理論學習與職業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具體的職業道德活動中實踐職業道德理論、原則和規范,並以此促進職業道德認識水平的提高,促進職業道德評價、選擇能力的提高,確保自己在實際的職業生活中分清好壞、美醜、善惡。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在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理論、原則和規范,提高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認識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覺接受這些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這是我們提高職業道德認識水平,搞好職業道德認識修養的最重要的保證。
㈣ 對職業道德的理解
職業道德是一種自我心理約束,就像心中的一桿秤來時刻衡量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符合行業的規定,是不是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它不像道德,僅僅從自己所處的社會的角度出發,讓社會輿論來評判行為的對與錯。職業道德就是以自己所處的行業及工作性質來要求,比道德更加職業化。
各行各業都有屬於自己行業的道德,但總的來說,職業道德最根本的是:不要單純的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損害公司的利益,違規違法。他就像我們除了法律法規以外,自己給自己定的警戒線,時刻限制我們,不讓我們越雷池一步,損害公司或大家的利益。
職業道德不像法律法規依靠強制性,甚至暴力的手段來維護來捍衛。它僅僅靠人們內心的意識去自我維護,沒有條條框框的法律條文去要求你強制你去執行。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個人素質越高,那麼他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就強,他的職業道德觀念就越強。也不盡然,只是說個人素質決定你的職業道德的強弱,一個人的職業道德強說明他的個人素質肯定也強,但不一定個人素質強,他的職業道德觀念就強。
作為一個職場人員,就要遵守自己行業的規章制度,就要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要時刻約束自己,不去做一些違背公司利益的事。如果一個人經不住誘惑,而違背了行業的職業道德,不僅會被同行同事所不恥,甚至會被整個行業所拋棄。因此,作為一個職員要時刻牢記,不要違背自己的職業道德。
㈤ 如何理解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等。
1、愛崗敬業。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以恭敬、嚴肅、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兢兢業業。
2、誠實守信。誠實無欺、講求質量、信守合同。誠實守信是各行各業的生存之道;誠實守信是維系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不可缺少的道德准則。
3、辦事公道 。公正是各種美德中享譽最高的美德。
4、服務群眾。服務群眾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 人生價值在服務群眾中得到實現、市場經濟呼喚服務精神、社會文明需要服務精神。
5、奉獻社會。每個從業者職業道德規范的最終標準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 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職業道德的認識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的作用: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
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如職業道德規定了製造產品的工人要怎樣對用戶負責,營銷人員怎樣對顧客負責,醫生怎樣對病人負責,教師怎樣對學生負責等等。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有責任心是必要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
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㈥ 職業道德的內容及遵守職業道德的意義是什麼
職業道德的內容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素質修養。
遵守職業道德的意義: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有責任心是必要的,能給企業帶來高的經濟效益。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職業道德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6)職業道德的認識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忠於職守,樂於奉獻。尊職敬業,是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的一種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務實、優質服務、勤奮奉獻的前提和基礎。敬業奉獻是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
2、實事求是,一票否決。實事求是,不光是思想路線和認識路線的問題,也是一個道德問題,而且是統計職業道德的核心。
3、依法行事,嚴守秘密。把職業道德滲透到工作的各個環節,融於工作的全過程,增強人們以德的意識,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現象。
4、公正透明,服務社會。優質服務是職業道德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優質服務是職業生命力的延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業道德
㈦ 如何認識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的定義: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的總稱。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規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刻苦學習、提高技能;勇於競爭、開拓創新;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熱誠服務、文明生產;講求質量、注重信譽;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等等
不同職業會有不同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但以上基本規范是各行各業都必須遵循的,是各種職業道德中具有共性的東西。因此各院校在大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職業能力鑒定的同時必須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把學生塑造成有「魂」的高技能人才。
我院可以從幾個方面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1、 就業指導、思想道德與法律課
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於思想道德與法律課、就業指導活動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
我院非常重視對學生即將畢業前的就業指導,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靈活的擇業觀(先就業後擇業)、良好的應聘技巧;通過建立比較牢固的就業渠道和龐大的就業網路,形成一個值得信賴的就業指導系統,對畢業生的就業、擇業產生了定位和引導的靈活作用;通過對已畢業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反饋信息,使學院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企業對人才知識技能結構的新需求,從而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調整實習實訓內容,使學生到企業能夠零距離上崗。
在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我們應強調對職業意義的認識,使學生懂得職業並非僅僅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它更是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施展個人聰明智慧的場所。只有懂得了職業的崇高、偉大和必不可少,才能對職業由衷地產生敬仰、摯愛、忠貞之情。這些積極的思想感情是學生形成正確職業觀的基礎。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糾正學生中的種種不切實際的擇業觀,培養學生基本的應聘技巧,畢業班在就業指導課上開展了"虛擬應聘",通過這種形式對各種擇業行業和觀念進行展示。這種形式的課程可以生動地實現了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職業道德評價,主動地探索和學習求職技巧,完善自我,提升了職業道德理想和追求。
2、 職業道德培養需通過實踐活動
職業道德教育也可以通過技能大比武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資格意識和職業創新能力。
在開展技能競賽的活動中,我院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各項職業資格證書的情況,特別是上海市舉辦的灰領技能大賽各項活動,來開展我院的技能競賽。通過這類比賽既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上學有專攻、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又促進了教師科研水平及指導能力的提高,是培養師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另一方面,我院非常重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大力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使各專業學生畢業時都具有職業資格證,能迅速適應我國正大力發展的"職業資格准入制度"的需求,以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快、綜合素質高而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和認可。職業資格證書的推行,使原本模糊的職業技能問題有了明確清晰的標准,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資格意識。學生知道如果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就將喪失在本專業上崗或優先上崗的資格,這種緊迫感、責任感的形成對職業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3、 學生校外活動
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於各項學生活動之中,培養其創新能力和責任感,養成艱苦奮斗的職業習慣。
學生社團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自發成立的文學社、舞蹈社、攝影社、等等,看似於與職業素質不搭界,其實,在作品創作中能激發出學生高昂的創作慾望,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在職業活動中得到遷移的,是一種儲蓄起來的財富,一直伴隨著、支持著職業活動,並為將來踏上新的崗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培養學生講艱苦奮斗的職業素質方面,我院開展了勤工儉學活動、社區服務、義務勞動、志願者等具體活動,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如我院有一批學生在F1比賽時參與了志願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他們肯吃苦耐勞,贏得了主辦單位的好評。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也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很好的培養了他們的職業素養。團委還舉行了環境保潔、打掃流動教室等勤工儉學項目,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貧困學生的生活問題,又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財富,懂得了艱苦創業的苦和樂,體會了職業勞動的艱辛感和成就感。
㈧ 談談你對職業道德的認識
職業道德最基本要做到以下:
第一,早到公司。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備好完成工作必須的工作條件,調整好需要的工作狀態,保證准時開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遲到。
第二,搞好清潔衛生。做好清潔衛生,可以保證一天整潔有序的工作環境,同時也利於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計劃。提前做好工作計劃利於有條不紊的開展每天、每周等每一個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於保證工作的質和量。
第四,開會記錄。及時記錄必要的工作信息,有助於准確的記載各種有用的信息,幫助日常工作順利開展。
第五,遵守工作紀律。工作紀律是為了保證正常工作秩序、維持必須工作環境而制定的,不僅有利於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利於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六,工作總結。及時總結每天、每周等階段性工作中的得與失,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習慣,總結工作經驗,不斷完善工作技能。
第七,向上級匯報工作。及時的向上級請示匯報工作,不僅有利於工作任務的完成,也可以在上級的指示中學習到更多工作經驗和技能,讓自己得到提升。
職業習慣是一個職場人士根據工作需要,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務主動或被動的在工作過程中養成的工作習慣,也是保證工作任務和工作質量必須具備的品質。良好的職業習慣,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的必要前提,如果不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就不能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良好的職業習慣。
㈨ 職業道德的內容及遵守職業道德的意義是什麼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素質修養。
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意義: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9)職業道德的認識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的特點:
1、 職業道德具有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每種職業都擔負著一種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由於各種職業的職業責任和義務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
2、職業道德具有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由於職業具有不斷發展和世代延續的特徵,不僅其技術世代延續,其管理員工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歷史繼承性。如「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古至今始終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3、職業道德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由於各種職業道德的要求都較為具體、細致,因此其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4、職業道德兼有強烈的紀律性。
紀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但它是介於法律和道德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規范。它既要求人們能自覺遵守,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業道德
㈩ 如何正確理解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專生活中屬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於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職業道德作用: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