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於人品

道德於人品

發布時間: 2023-02-09 09:10:31

Ⅰ 到底什麼是道德和人品

有一個誤區,說道德是人制定的,這是不對的。
道是這個世界的自然規則,是這個世界本有,人只是去認識它,遵循它。
我們知道水可以洗衣服,這就是物理,我們只是運用它的特性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物有形,道無形,但是它的的確確存在,「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就是道理之一,意思是,我們越為別人著想,我們就越富有,我們給得越多,得到越多。
我們遵循這條規則行事,就是有德,反之就是無德,這就是為什麼某人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就他人,我們說它道德高尚的原因。

人品指人的品性,決定人的行為,若是這個人的行為和道德的契合度高,就是人品好,反之,則是不好。

這是我對道德,人品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解答的疑惑。

Ⅱ 什麼是人品什麼是道德道德和人品有什麼區別怎麼具備道德人品

自我見解啊 好吧,我自己感受的,人品和道德區別也就是人品主要說你自己,道德和社會有關聯,沒了。

Ⅲ 人品與道德是什麼關系

人的品質和道德是互相依賴的,人品好道德自然好,人品壞道德也就自然的敗壞。也就是說人品和道德是衡量一個人好壞的唯一標准。

Ⅳ 薦:人品與道德

(網圖)
人品,是一塊金字招牌,它掛在人生的門庭前。舉頭三尺有神靈,人品是把懸頭劍。
道德,是檢驗人品的至高標准。道德,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道德即是對萬事萬物有憐憫心,仁慈博愛,謙虛愛人,知恥明禮,分得清是非善惡。這些都是做人的標准,一個人有了四端之心,才具備德性的雛形。

Ⅳ 人品和道德有什麼區別

人品問題應該是大家很關注的一個話題,通常總是在聽別人說,你人品有問題。這其實並不是對你這個人的侮辱,也不是恥笑,其實他在說的時候是已經灌輸給自己一種人品問題的思想,或許他自己都不了解人品究竟是什麼。問一個人的人品怎樣?那指的范圍可就大了,但最基本的概念是人品是評定一個人本質的好壞,保證一個好人品是一個好人必須做到的。我就什麼是人品談談個人看法。
我認為一個人是否人品好,可以看他的胸襟。
古人雲:厚德載物,就是說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沒有承載不了的事,相反,人無大德便無法成就大事。
這些名言忠告,告誡我們要樂於吃虧,多為別人著想,才能成就事業。同時,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我認為善良是好人品的代名詞。人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人要多存善心,多興善舉。只有這樣,才能坦坦然然做人,達到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的境界。
我認為人品好的人,一定是信守承諾制人。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什麼事也干不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鍵是要講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講究言必行,信必果,人在社會上如果不講信用,肯定沒有人願意與其交往,更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
我認為人品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正直。人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正直,做到憑良心辦事。幹事都能從良心出發,那絕對是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人還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遇到問題要有自己的見解,決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堅持真理,不能因為關系好把錯說成對,也不能因關系不好,而把對說成錯。人品是什麼?
人品不僅是仁慈、不僅是關愛、不僅是奉獻,請不要只看她的片面,人品是讓生命更美好!
人品需要責任、需要主動、需要勇氣、需要自信、需要自律!請把這些都算上,人品是需要讓自己更強大!
人品像是正直、像是誠實、像是謙虛、像是感恩、像是快樂,人品化身為這些美德,她的真身其實是內心的安詳!
人品來自遠見、來自學習、來自細節、來自敬業,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打上你的人品烙印,我們將會憑著良好的人品烙印,來讓自己的夢想更靠近!
人品讓我們尊重、讓我們同情、讓我們容忍、讓我們協作,良好的人品會讓我們的交往更順暢!
人品幫我們適應、幫我們堅持、幫我們前瞻、幫我們寬恕、幫我們幽默,
人品帶給我們的是讓一切困難都變得更渺小!
如果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位人品良好的人,此生夫復何求。
如果只是想找個聊伴或騎騾找馬者請繞行。

Ⅵ 人品與道德的作文素材

人品與道德的作文素材1

撫卷於案,初對孔子的話語感到不解:義救魯奴而不報賬的學生受責備,同樣是救人一命卻收下謝禮的學生反得表揚。掩卷沉思,方覺意義深遠。

看問題做事情應以誰為最大受益者為出發點。個人雖然收了貴重酬勞,但最大受益者卻是國家和社會,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實德與利的關系並非完全對立,只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高樹道德旗幟使我們對一切與之稍有偏差的行為做出錯誤的判斷。

古人雲:「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間;德馨心必正,質雅品自高。」的確,道德是高尚的品格。從古到今,道德是永恆的話題,它是做人的基礎,無德者不立。但是我們在推崇道德的時候又往往過激,好像道德與金錢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敵人似的,在評價某個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時總會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錢上,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錯誤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萬元的首屆「最高科學榮譽獎」,若照以上之論,那我們便應認為他沒道德嗎?不,袁隆平的二系法雜交稻技術的推廣,讓中國讓世界多養活了億萬人口。相比之下,這500萬對於他的貢獻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國家之所以設此重獎,便是以此激勵科學家為國做出更大貢獻,讓世人明白中國是個尊重人才的國家,從而吸引更多的本國人才、留學者和外籍科學家來華工作。「重獎效應」在這幾年也確實卓有成效。

雅典奧運會中國取得歷史性突破,賽後國家重獎了獲金牌運動員,這件事引起很多議論,責難之語充盈於耳。但我認為重獎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激勵更多的運動員創造佳績,說不定我們2008年還會因此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呢。不能認為運動員拿了獎金就喪失了道德,女排隊員不是集體捐款給慈善機構了嗎?無獨有偶,來華賺得巨資的皇馬隊員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時將集體簽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給了中國慈善協會了嗎?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對落水漁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費後救人」的話不免讓人寒心,韓國某明星借「慰安婦」之名出「寫真集」的事件更是讓人為之憤怒,這種重利輕德,一心往錢里鑽的行為令人不齒。

把道德與利益的關系處理好,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尤為重要,我們不應偏頗地盜用道德概念,而應理性地看待和處理道德問題。

朋友,讓我們用理智去審視利益,用理智去維護道德吧!

人品與道德的作文素材2

孔子學生救人後接受了報酬就該被說成貪心嗎?難道用愛托起孩子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不應被授予感動人物的頒獎嗎?難道解決千萬人糧食問題的袁隆平不應獲得最高科技榮譽獎嗎?難道奉獻之後一定不能拿回屬於自己應得的利益嗎?接受並不代表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心,能鼓勵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Ⅶ 人品、素質、道德這三者有什麼不同

人品:人品到底是什麼,根據上下文,好像是個奇妙的東西,當你不順不走運的時候就是在攢它,當你走運的時候就是在用它,攢的和用的是保持平衡的,也就是人品守恆定律。粗看來,人品守恆只是一個噱頭,是BBS上的人為了搞笑提出這個定律,用來增加帖子的...
素質:基本素質分為5類:
1。道德素質,也就是你個人的修養素質。
例如一個有一定修養的人,不會亂沖紅燈,不會亂拋垃圾、不會亂講粗言爛語等等;
2。智力素質(或稱為智能素質),也就是你個人的學問和能力。
例如你的人文素質和科學修養等等,或者你的藝術/創新能力、邏輯/數學能力、語言/文字能力;
3。身體素質(或稱為身體素質),也就是你個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以及所具有的體育才華。
例如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體,以及能打幾場羽毛球,跑得800米等等等;
4。審美素質,也就是指你個人的外表衣著是否得體和內心審美情趣是否高雅了;
5。勞動素質,也就是你個人的實踐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了。可以說,勞動素質是現代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必定要擁有的,否則他她就很難獨立和健康發展。
概括起來,就是——
德、智、體、美、勞,
辭典的解釋是,素質是指「事物本來的性質」,相信是沒錯的,可是太過於抽象。比如說,對於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之類,這樣的解釋還勉強湊合。可是,當我們說「中國人的素質」如何如何時,這「素質」看來另有其意。
我以為,這里的「素質」,是指一個人「對於社會秩序遵守、維護的自覺程度」。梁漱溟先生認為中西文化的最大差異在於「中國人的社會性較差」。這里的社會性,我把它理解為我上面說的素質,只不過我力圖使之具體化一點。
是什麼樣的社會秩序呢?我想,其表現形式或許千姿百態,但其「性質」卻一:能夠保障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利益。人作為一個類而言,是通過我們稱之為科學、技術的東西向自然界獲取利益。但是,落實到具體的人,情形是我們向他人獲利,或者,被他人獲利——交易普遍地存在於社會成員之間。因為獲利手段之不同,才有了道德的高低之判,甚至進而產生了法律。道德、法律本身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還是人的利益:使人這樣一個具有復雜社會性的類得以存續下去,因為某些獲利的手段,如暴力、欺詐,如果失控的話,最終的結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家都遭殃。對這樣一種社會秩序的遵守和維護,其自覺程度,就是「素質」,而我們常說「中國人的素質很差」,實際上也是在這個意義上作的判斷。
這里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既然這樣的社會秩序能夠保障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什麼大家反而不去遵守呢
道德:以善惡評價為標准,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的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貫串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社會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等。它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標准和行為准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調節社會關系,並與法一起對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時專指道德品質或道德行為。
道德是對人的社會性的自我約束和心理約束意識。
不同的社會可以有不同的道德標准,但是任何一個社會的道德標准都是以維護社會的正常運轉秩序為目的。
對道德的維護,實際上就是對人的社會性的維護。需要從宗教、教育和國家機器的作用多方面來實現。
(一)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是社會物質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而在社會經濟關系中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其道德也必然居於統治地位。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又必然引起社會道德的變化。可以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

起源問題非常復雜。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

只有發生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和整體利益關系,而且人們自覺意識到這種關系時,才會出現道德問題。

道德得以產生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是人類通過勞動形成的。

道德的特徵及其作用特徵:
1.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
2.實施手段的特殊性。
3.主要是以個人為主體來認識和調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的。
4.道德具有特殊的穩定性。
5.判斷對象的特殊性
6.調節范圍的廣泛性。

(二)在中國哲學史上,「道德」指「道」與「德」的關系。孔子主張:「志於道,據於德。」(《論語·述而》)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會圖景,「德」指立身根據和行為准則。因儒家以仁義為道德的重要內容,故也以仁義道德並稱。《老子》中的「道」指事物運動變化所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或萬物的本體。「德」和「得」意義相近,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對於「道」的認識修養有得於己,亦稱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認為「道」和「德」雖尊貴,卻不是什麽主宰(「命」),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韓非認為:「德者道之功」,把「德」釋為道的功用。北宋張載提出:「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正蒙·神化》)認為「德」是氣之體,「道」是氣之用。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受全世界推崇,是相當出色的一部著作!

(三)合乎道德。例: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其實道德是不是1個人追重要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

Ⅷ 男人人品不好與道德不好的區別

人品和道德還是有聯系的,道德這個詞很廣泛,有的人對別人不遵守道德,但是對家裡人特別好,你也不能說他人品不好,道德不好不一定人品不好,而人品都不好了,也不會遵守什麼道德了,雖說沒有幾個人是干凈的,但是道德底線還是要有的,否則天不怕地不怕,容易闖禍,大家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Ⅸ 到底什麼是道德和人品

道德
基本釋義
[ dào dé ]
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人品
拼音是rén pǐn,意思是人的品性道德。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准則和規范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對人要慷慨大方,寬以待人;對國家要愛崗敬業,忠誠熱愛。

Ⅹ 人品與道德

人的一生不長,做人要有個做人樣,一個人沒有了人品和做人的社會道德,就像生活中的垃圾一樣,沒利用的價值,現實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會陪伴你成長,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負出了很多很多的汗水,在我的生活中我努力過,負出了心血和汗水,堅信了我的行業,雖然這個行業會讓親人,朋友,同學看不起,我依然沒有放,我曾為這個行業負過重傷,到差點死的邊緣,因為我相信我想要的必須努力才能得到,我相信我自己我帶著城信和努力堅持這個行業,我堅信著我會成為汽車行業的老大因為我有了個永不放棄的心,我連生命都負出我成功的。。。。。。

熱點內容
巡視監督條例 發布:2025-01-14 03:36:00 瀏覽:729
個人計程車外包面臨那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4 02:58:43 瀏覽:136
理化司法鑒定 發布:2025-01-14 02:44:36 瀏覽:560
濰坊司法鑒定 發布:2025-01-14 02:18:44 瀏覽:236
采礦權司法拍賣 發布:2025-01-14 02:10:24 瀏覽:637
合同法分類 發布:2025-01-14 01:13:24 瀏覽:533
理財代持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01:09:07 瀏覽:12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體包括哪些分類 發布:2025-01-14 00:50:06 瀏覽:614
勞動法企業如何辭退職工 發布:2025-01-14 00:42:44 瀏覽:520
政府出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3 23:49:18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