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道德的現狀分析
①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
一、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降低。談及誠信,這是一個從古到今的話題,誠信往往被人們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質,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確保未來還是這樣,所以在誠信面前任何人沒有選擇,只有誠受,何況是論及我們時代的精英們。但是目前的大學校園里,誠信實在是處於一個很微妙的位置,即被看得很神聖,同時也有可能被遺棄。考試作弊是當代大學生誠信度降低的一個很好的見證,無論是國家級的考試還是學校的結業考試,都存在著作弊的現象,因為考試成績都是關繫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為了眼前的利益,誠信悄悄地被時代的精英們遺棄在灰暗的角落。
二、當代大學生道德目標自我化、標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行為庸俗化。大學生的道德取向影響著他們自身的發展,也可以說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整個未來社會的發展,所以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標准應該是即符合自身健康成長,又有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的。可是近年來卻連續的出現了這樣的在校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模式走向了目標自我化、標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行為庸俗化,現代的大學生出現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的二重性,許多的大學生的道德行為表現為庸俗化,實在是令整個社會擔心。
三、尊師的氣氛在高校校園里慢慢的淡化。嚴格的講,尊師是作為學子們的最重要的、也是必須嚴格恪守的。雖然今天的高效校園仍然和以往一樣充滿著活力和朝氣,可是尊師的氣氛卻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淡化。近幾年的媒體報道中,也很多的談到大學校園里尊師的問題,一些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連自己的任課老師的姓名都不知道,有的同學甚至都瞧不起老師,更何況談及尊師了,這值得人們思考,因為無尊即無孝。
四、在理想與信念方面,對奮斗目標不甚確定,缺乏社會責任感,甚者走向思想空虛、人雲亦雲、玩世不恭、游戲人生;在生活態度方面,羨慕或者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者崇洋媚外、鋪張浪費、情趣低俗、追求享樂。隨著物質生活的多姿多彩及其巨大的誘惑力,使得當代的大學生中存在著很大一部分這樣的青年,的確耐人尋味。
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是當前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們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應該摒棄這樣的看法:不應把個別大學生的道德失范,當作大學生群體的道德問題;但同時也不應該掉以輕心或忽視,社會必須在分析清楚原因的基礎上提出解決的最好的對策,以便於很好的解決這個社會性的問題
② 當前大學生中存在哪些思想道德問題
同學精心打扮自己,卻不注重公共形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的公共場合,都能見到有些
學生隨地吐痰、說臟話,他們的行為不僅有損當代大學生美好陽光的形象,也給公共健康帶來了
危害。
(
2
)亂扔垃圾。
亂扔垃圾也被列為大學生
「
校園十大不文明現象
」
之一。
大學生在教室課
桌內亂扔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最常見的是各種食品包裝袋、飲料瓶、塑料袋等。
古語教導我們: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很多同學都明白這個道理,也能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
可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
「
背道而馳
」
(3)
男女交往不得體。
大學生戀愛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有些
同學盲目追隨潮流、過於開放,不分場合、不分時機的示愛,給大學生的純潔美好的形象
「
抹黑
」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大街上都能看到一些大學生男女依偎在一起
「
談情說愛
」
的場景,甚至有些人
做出一些很不適宜公開場合的舉動。
(二)
價值觀模糊
所謂價值觀就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的人們對
價值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
它滲透到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人們的信念、信仰、
追求和理想等都屬於價值觀的范疇。
①
當代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存在偏離和排斥主導價值觀的現
象,其消極價值觀呈明顯上升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
集體主義觀念淡薄
集體主
義是調節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指導原則,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
當代大學生普遍認
同集體主義價值觀,但卻在行為表現上參差不齊。
有部分同學在行為上集體主義觀念淡化,個人
主義、本位主義思想明顯。
他們把個人利益置於集體利益之上,注重個人發展,缺乏奉獻精神和
大局意識。
2
艱苦奮斗精神淡化
艱苦奮斗精神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為達到目標
而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意志狀態和思想品格,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新形勢下,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一部分大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淡化,主要表現在:生活上貪圖安
逸、鋪張浪費、只求享受、不願付出;學習上不求上進,不願刻苦努力;擇業上,比較看重工作
是否舒適或者穩定。
還有一些同學好高騖遠、不願苦幹、頻繁跳槽。
3
拜金主義現象比較嚴重拜
金主義崇尚金錢萬能、金錢至上,並認為金錢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准。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
金錢的頂禮膜拜深深 *** 和影響了當今大學生的金錢觀。
有些同學用金錢衡量一切,包括親情、
愛情和友情,在他們眼中,人人都是為了金錢而忙,金錢能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
這種腐化的金
錢觀既害己又不利於社會。
4
功利主義傾向表現比較突出
功利主義者,講求效益最大化,認為
個人利益是唯一現實並值得重視的利益,包括道德行為在內的任何行為都不過是主體實現目的的
手段而已。
隨著社會的發展,功利主義的思潮也或多或少的滲透到了大學校園中,影響了當代部
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
主要表現在:在學業上,許多同學只注重自己的專業知識,而很少關
注自己在道德、人文方面的素養;在交際上,一些大學生交友的目的是給自己將來走上社會和工
作崗位做鋪墊;在擇業上,很多大學生嚮往在工資高、環境好的大城市工作,而不願到經濟落後
的西部和其他偏遠地區工作。
二
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缺失的成因
當代大學生出現道德缺失的原
因,具體來講主要是:
(一)社會轉型對價值觀的沖擊
中國社會正處在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時
期。
新舊時代的交替給價值觀帶來了很大沖擊。
傳統的以集體主義為中心的價值觀及基礎道德受
到
「
西方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多種新興世界觀、人生觀的巨大挑戰。
很多同學被新的
價值觀所迷惑,盲目的排斥傳統價值觀,再加上他們缺乏實踐和辨別能力,從而容易在理想和信
念上發生困惑和動搖,放鬆對自己的道德要求,在某些缺乏監督和管理的情況下作出道德失范行
為。
(二)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在促進社會物質財富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
負面效應。
主要表現為:
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帶來了優勝劣汰,很多人為了個人利益就會不擇手段、
損人利己;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帶來了很多不健康的西方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價值觀念、道德觀
念;另外,市場經濟的贏利性促使拜金主義有了萌發的土壤等等,這些都對身處校園中的大學生
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三)學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足
主要包括:首先,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
在
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一些學校重學生成績,輕思想道德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就已經
形成了不好的思想道德觀念。
其次,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存在問題。
長期以來,大學德育缺
乏針對性和有效性,且內容陳舊、形式單一、方法老套,重理論教育
,
輕實踐環節,使很多學生感
到厭倦、
不願意接受。
再次,
師生缺乏有效地溝通。
在大學里,
有些老師往往只承擔上課的任務,
很少在課後與學生溝通交流。
大學里的很多班主任平時也很少與學生見面,這樣即使有同學出現
了問題也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
(四)家庭不當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
缺失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他們
不是對孩子溺愛就
是採取說教、灌輸甚至打罵的極端教育方式,這樣容易導致孩子形成自私、孤僻、冷漠的不良性
格。
其次,一些家長不能以身作則。
很多家長自身道德素質就很低,並潛移默化地
「
傳染
」
給了孩
子。
再次,很多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視對子女的道德教育。
(五)
學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
在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下,
當代大學生有著
「
重學習、
輕道德
」
的
「
傳
統思想
」
其次,一部分大學生不重視自我修養
,
思想上鬆弛懈怠
,
不求上進。
他們由備受束縛的高
中生活進入到自由輕松的大學校園後,容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喪失理想,甚至有些人沉迷在網
絡游戲中,
自毀前程。
另外
,
一些自製能力差的大學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
隨波逐流、
不思進取。
三
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對策
根據以上對問題和原因的分析,
具體對策主要有: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抓手,強調大學生的主體價值觀教育:首先,以科學發展觀為主線,培植
大學生的主體價值觀念,強化道德意識、公德意識,積極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
其
次,加強和完善道德規范體系。
社會相關部門要嚴格制定、不斷完善大學生思想道德規范體系,
以督促在校大學生重視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
再次,提升社會要求。
即一些企事業單位及黨政機
關部門要設立多種考核標准,尤其要把思想道德列為對大學畢業生的重要考核內容。
最後,充
③ 當代大學生眾多,他們的社會道德的現狀是怎樣的
對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准確的進行把握,有利於高校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進行准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道德信念
當代大部分大學生擁有穩定的道德信念,他們恪守誠信、追求正義、真誠待人。比如他們在進行相互交往的時候,大部分能做得真誠相待。但是也有部分學生的道德信念模糊,缺乏誠信。比如在每學期的期末考試中,部分學生不靠自己努力學習去應對考試,而是想著怎麼去作弊。
總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總體來說是好的,但是還是有許多的不足存在,需要得到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與重視,否則勢必將影響大學生整體隊伍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會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順利進行。
④ 當代大學生眾多,他們的社會道德的現狀是怎樣的
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中的新鮮血液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的好壞會直接左右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時也影響到社會的前進發展。對於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的問題可以直接的反映出當今社會所存在的問題。大學生的道德現狀反映了一個社會道德現狀。如今,當代大學生令人堪憂的道德現狀在已經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就業問題,也影響到了社會的向前發展。所以提高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是當今社會刻不容緩的問題,同時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一,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由道德能力、意志和習慣組成,是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結合產物。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很強,但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較差。無法對美與丑善與惡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常常表現出來基本道德規范的缺失。
1 .誠信問題
這應該是大學中最普遍的道德問題。許多人秉著「通過萬歲」的原則,用考試作弊來通過考試甚至拿高分。甚至許多人都覺得考試沒什麼大不了。這也許與大學這個環境有關,但我們不應該忘了,誠信是我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以後在社會中立足的資本。我們以後步入社會,需要靠誠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靠誠信來給公司樹立良好的聲譽,贏得更好的合作夥伴。我們應該記得來了」故事中的小孩的結局,總是欺騙別人的人會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⑤ 當代大學生道德現狀分析
大學生是社會新生代,祖國的新血液。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的好壞會直接左右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時也影響到社會的前進發展。大學生的道德取向則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
一、當前大學生道德現狀
1、追求潮流,安逸享樂,缺乏節約意識。
不顧家庭經濟狀況,一味追求名牌生活,一些甚至惹上貸款。喜享樂,學習上不刻苦,生活上圖享受。逃課、曠課家常便飯,掛科習以為常,吃飯外賣、喝水奶茶,時不時出去逛街買東西。生活作風不節約,一件衣服一桶水,洗澡半個小時以上,一邊刷牙一邊放水。 2、自我意識膨脹,生活行為失范。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強,希望擺脫他人對自己的監護,但是非辨別能力不足,自我約束力差。因此,出現道德觀念淡薄,生活行為失范等現象。在男女交往中,公共場合行為過於親密,男女感情混亂。在日常生活中,大聲喧嘩,出口成臟,排隊加塞等。
3、思想道德心態逆轉,理想追求淡化。
一些學生以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核心,強 調個人本位,社會、集體次之;在物質和精神關繫上,過分關注眼前的機會和發展,缺乏遠大理想和目標,更缺乏奉獻精神與集體主義精神。
二、形成原因
1、社會因素
社會日新月異,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沒跟上。大學生在學習時不免受到影響,一些低級趣味雜志、網路視頻、音像製品的流傳,成為大學生精神生活的最大障礙,對其自身的思想觀念產生負面影響。
2、學校因素
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片面注重文化知識的灌輸教育,而忽略了 學生的道德教育,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的只要成績好就一切都好的錯誤觀念。
3、家庭因素
由於當今多為獨生子女,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地溺愛,放鬆了家 庭教育。且部分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績而忽略了其人格道德的全面發展。
4、自身因素
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物質等各方面不缺,形成唯我的性格。並且在當前形勢下,許多學生對日趨多元的道德標准有時尚不能加以正確選擇,面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道德、不文明的現象,不能自覺地去身體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規范,有的大學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脫節。
三、特點
1、主體性。
不少大學生在人生價值觀上崇尚自我,以個人為主體,注重個人奮斗,注重個人的參與,強調自我價 值的實現。
2、務實性。
第一,大學生在處理國家需要與個人發展的關系方面,越來越考慮個人的發展要求。 現在的大學生首先 選擇一些大城市、 待遇好一些的單位,
3、兼容性。
由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差別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大學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在價值判斷與選擇上存有「關心與冷漠相容,希望與困惑並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的心態。從價值實現的途徑上看,傾向於既靠自己努力,又爭取別人幫 助。
4、不穩定性。
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判斷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他們常常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
四、建議
1、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並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學校: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使大學生的 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要樹立開放式德育觀念。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必須具有開闊的視野和開放的胸懷,應該把大學生德育的目的、內容、原則同各種載體、媒介相結合,通過更多的形式和渠道廣泛開展育人活動,做好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和環境育人工作,形成多維開放的大學生道德意識培養體系。
3、 社會。①使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大學生成長的各個領域。②制定和不斷完善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政策。③建立大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所急需的強有力的社會支持體系。④加強社會文化建設,營造能夠感受理想和意義的精神家園。
⑥ 從大學生的道德現狀看道德內化的現代價值
從大學生的道德現狀看道德內化的現代價值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通過社會分類,對自己的群體產生認同,並產生內群體偏好和外群體偏見。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從大學生的道德現狀看道德內化的現代價值的詳細內容,希望能幫到各位讀者,更多內容請瀏覽(www.oh100.com/bylw)。
內容提要:全球化浪潮對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念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和沖擊,也對大學生的道德狀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立足於多元化大背景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探討道德內化在學校德育中的現代價值。
關鍵字:道德內化;大學生道德現狀;現代價值
一、 道德內化的基本內涵
內化的概念最早由社會學家杜克海姆等人提出, 其基本意義就是指“社會意識向個體意識的轉化, 亦即意識形態的諸要素移置於個體意識之內。”內化是使某種外界的樣式, 如外部文化結構、社會需求、道德意識、交往形式、實踐價值等轉化為個體內在的精神素質, 並使關於外部世界的內在表象對個體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所謂道德內化,就是個體在外部環境影響下,將社會的道德要求、道德規則轉化為自身動機系統的一部分,從而在無外界壓力的情境中做出道德行為。
二、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
(一)道德價值取向的多元性
當代大學生道德價值取向已成明顯的多元態勢,對道德價值信仰的終極目標越來越淡漠,而對自我發展和個人目標表現出執著的態度,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排序是“自我奮斗”、“金錢”、“科學”、“權利”,其他的遠遠靠後。
(二)道德選擇的兩難帶來的困惑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道德倫理教育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原來輿論一致、道德標准統一的狀況受到沖擊,市場倫理講求利益導向、公平競爭、效益優先原則,社會領域的道德倫理要求奉獻精神、利他主義,兩個適用領域不同的倫理原則的價值相矛盾,使當代大學生在道德理想選擇時產生困惑。
(三)道德自律意識薄弱,自律能力較差
隨著改革開放,國門的敞開,西方思想大量湧入,在劇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自律能力確有滑坡之處。有些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將自我與社會分離開來,重視對社會的索取,輕視對社會的奉獻。“高學歷不等於高素質”,大學生思想道德上的這些失落之處,是不容忽視的。
三、 道德內化的價值
(一)道德內化是社會認同機制形成的基礎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通過社會分類,對自己的群體產生認同,並產生內群體偏好和外群體偏見。事實上,社會認同是一種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是個體通過已經形成的認知標准、情感偏好等評價體系,使處於群體當中的自己或他人,在思想上擁有共同的價值和特徵,並以這種共同的價值和特徵獲取歸屬感,這種情感上、心理上的歸屬過程即是社會認同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講,社會認同程度越高,道德內化實現的進度就越快。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不斷提高道德主體的情感認同、價值認同等,有利於形成一種穩定的“人心秩序”,從而促進社會穩定秩序的形成。
那麼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西方價值觀日益滲透,大學生道德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道德內化對大學生社會認同感的形成又起著什麼作用呢?
1.道德內化對社會認同機制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支配作用
道德內化的前提條件是道德主體自覺地遵守外在的道德法則和內心的道德律令。在這一過程中,自覺性是前提和基礎,起著關鍵性的支配作用。道德內化規律對個體道德形成和發展起著支配作用,而這一支配作用又是以主體的主觀意識為前提的。道德主體對道德法則的執行分為兩種形式:被動服從和自覺認同。被動服從是靠權威性的強制力量規約道德主體行為,而自覺認同是在道德主體形成一定的道德認知之後,自覺、自願地遵守規范的行為。道德內化實際上就是社會認同發生作用的心理機制,其在不斷調適系統和導向系統中形成相對穩定的主觀意識,進而支配著其它系統參照本系統運行規律而運行。
2.道德內化為社會認同機制形成提供廣泛而持久的內在支撐
道德內化以先進的法則體系為基礎,在滿足多數人利益訴求的同時,求同存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達成社會共識。將事物按照某種標准進行歸類的范疇化過程是人類存在的一個不可避免的特徵,即使是兒童,也在很小的年紀就會使用范疇化策略。擁有共同的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認同形成的基礎,其表現為在社會交往活動中,人與人之間具有共同性的關系。在這種共同性之下,人自覺地融入到提高道德品質的過程中,並且這種過程具有持久性的特徵。廣泛而持久的思想認同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一旦形成,則難以改變。思想認同不僅能夠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能夠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些因素決定著社會成員的意識和方向,具有較強的內驅力,為認同機制的形成提供持久的內在支撐。
(二)道德內化是他律走向自律的樞紐
道德屬於社會意識形態范疇,分為顯性道德和隱性道德兩種。顯性道德是指處於社會生活中規約人們行為的行為規范、道德倫理、道德法則等;隱性道德是指道德主體為自己設置的內心必須遵循的道德律令。顯性道德是道德的他律形式,隱性道德是道德的自律形式。在大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不乏道德行為規范和法則,但是,這些行為規范、道德倫理、道德法則等顯性道德是無法自動轉化為隱性道德的,也就是說道德的他律形式是無法自動轉化為自律形式的。要使他律轉化為自律,必須通過道德內化來實現。道德內化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道德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內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沖動,進而通過不斷地影響內心信念,在道德價值取向上偏好於積極正確的道德選擇。
道德內化是一種特殊的內化形式,它是道德主體通過實行自我心理控制,自覺地履行道德法則所規定的道德義務和責任,進而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實現社會秩序良性運轉的主體活動。道德規范是靜態的,必須靠外在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道德規范的終極意義。而道德內化是動態的,只有將道德規范規定的內容和要求轉化為人的一種內在需要,才能真正實現道德規范預設的目的。道德內化的過程,歸根到底,就是如何確證他律性的道德規范和主體的自我意識相統一的過程, 因此, 就不可能是一個主體被動地接受外在性規范的過程, 而是一個通過主體本身的內在要求和潛能與外部影響交互作用, 以實現自我道德本質充分發展的過程, 是使社會的道德要求和價值目標融合於主體意識, 並轉化為主體內在的身心組織即品德的過程。沒有道德的內化, 一切道德原則和規范只能停留在他律的層面。一切道德原則和規范要實現其價值性, 成為有實效的東西, 要變為實際的道德風尚, 就只有通過道德主體藉助於對自然和社會規律以及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 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 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 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成主動的律己, 把外部社會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心自主的行動。
總而言之,道德內化的過程就是道德他律和自律有機結合的過程。道德內化是他律走向自律的樞紐。
(三)道德內化是決定道德發展方向的關鍵
道德內化並不總是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 而是在從平衡到失衡, 從再平衡到再失衡的過程中進行的。一般來說, 在道德內化的過程中, 倘若外部的道德信息與個體已有的道德圖式相匹配, 個體對外來道德信息所內含的意義可以順利理解和接受, 道德內化就處於平衡狀態。但是, 外來的道德信息是多種多樣的, 從而決定了個體的道德圖式所接受的外來道德信息的刺激也是連續不斷的。當外來的道德信息與個體已有的道德圖式不相匹配時, 就會發生沖突, 從而使道德內化處於失衡狀態。失衡是危險的。“危險”則一般包含著兩層含義: 一是危機, 二是機會。一般來說,失衡總是能是道德內化獲得一種發展的機會, 在解決危機的過程中, 接受新的道德要求, 采擇新的道德觀點, 改變舊有的道德圖式內容, 從而向高一階段發展。當然, 失衡也有可能使之失去發展的機會, 無法解決面臨的沖突, 反對正確的、新的道德要求, 曲解道德的意義, 從而固守甚至退到更加落後的階段。生活在經濟全球化與網路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的中國大學生在道德內化過程中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有時是相互沖突的,包括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與現代價值觀念的沖突、傳統計劃經濟價值觀念與現代市場經濟價值觀念的沖突等。對於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來說,新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和強化經歷信息接收、理解、加工等環節,當他們對紛至沓來的道德信息進行合理的接收、理解、加工時,就能化解沖突,從而為他們的道德升華提供契機;反之,將導致道德觀念模糊,甚至道德滑坡。
總之,在當前文化變遷、價值多元的社會背景下,忽視道德內化的重要性, 學校道德教育就只能低效徘徊,難以回應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李遼寧.社會認同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力[J].思想政治教育,2009,(11).
[2]彭伯林.從規律的視角看道德內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6).
[3]胡林英.道德內化圖式與內化過程辨析[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3,(11).
[4]胡林英.道德內化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5]顧海根.道德內化的心理分析[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版),1999,(2).
[6]吳發科.道德的內化表徵及表象外顯形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2,(1).
[7]王敬華.道德悖論與道德選擇[J].齊魯學刊,2009,(3).
[8]周營軍.道德敬畏:個體道德養成的心理機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⑦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現狀總體來說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有些問題也日益突顯出來,突出表現為新舊、正確與錯誤的道德觀念雜糅交替,基礎文明與道德修養的缺乏以及認知與行為的脫節等。下面來介紹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以及深度解析大學生道德修養的現狀原因。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從我做起
從我做起,就要從小事做起。道德問題關繫到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建設無小事。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取什麼,舍什麼,能否明榮恥,分美醜,別善惡,反映在大事上,更多時候是體現在小事上。見微知著,從滴水能觀滄海。常常可從生活小事上看到一個人的大德。不能認為是小錯而原諒放過。因為小錯會釀成大害;不能因為是好事太小而不願做。小德可積之成大德。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要是涉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屬於思想道德性質的事,哪怕再小,也必須重視。該為必為之,不該為切勿為之。
從我做起,就要從身邊的事做起。身邊的事,眼前的事,時時耳聞目睹,最方便最有機會去做。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倡議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思想上積極追求上進,明辨是非;在學習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儉節約,節約水電,不攀比;在平時熱心為同學服務,大膽創新;在行動上堅決反對有損民族形象的丑惡行為,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德和校規校紀。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把“八榮八恥”作為心靈的准則和行動的指南,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真、善、美”統一的崇高境界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採取一些措施來提高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要到達“真、善、美”統一的崇高境界。首先要確立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當代大學生,要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為真理而斗爭,首先要進行思想修養,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武裝頭腦,深入了解國情民情,認清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只有這樣才能堅持真理,沿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其次,要加強道德修養。我們所提倡的道德修養,是社會主義的道德修養,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表現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核心是集體主義,先公後私的精神。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未來的科技骨乾和棟梁,應當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模範。第三,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審美觀。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切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有利於人民和社會進步的行為就是美,反之則是丑。因此,我們要確立的審美觀,必須以“真、善”的和諧統一為尺度。要做到知行一致,嚴於律己,見賢思齊,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希望大家都能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向先進人物學習,增強修養,朝著“真、善、美”統一的崇高境界邁進。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除此之外,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也是必要的。大學生要努力按以下求來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首先,應有驚醒道德修養的強烈動機,這樣才能滿腔熱情地、自覺自願地去學習、去思考、去體驗,從而提升道德修養的境界;其次應積極主動地驚醒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堅忍不拔、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驚醒道德修養;最後應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發揚成績,克服不足。提高大學生的道德修養還應借鑒歷史上思想家們所提出的各種積極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結合當今社會發展需求和當代人道德修養的實踐經驗,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道德修養。
其一,血絲並重的方法,即通過虛心學習,積極思索,辨別善惡,學善戒惡,以涵養良好的德行;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過反省檢驗以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與行為中的不良傾向、不良念頭,並加以即時抑制克服;其四,積善成德的方法,即通過積累善行或美德,實質鞏固強化,已逐漸結成優良的品德;其五,知行統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認識與躬行道德實踐統一起來,以促進道德要求內化為個人的道德品質,外化為實際的道德行為。
分析大學生道德修養的現狀原因
一、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董輿教授通過他的法律意識調查報告顯示出:“人們的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雖然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學過一些法律知識,但整體法律知識水平卻較低。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只是臨到考試的時候突擊,應付了事,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大學生不可能有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礎》課學時有限,本科32學時,專科28學時,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完成相當於《法律概論》的內容是不可能的。因此,高校大學生在這有限的課時中獲得的法律知識也是有限的。
二、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法律觀點、法律觀念是法律意識的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的依據。它們與法律知識水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於當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較低,法律知識薄弱,易產生錯誤的觀點、淡薄的法制觀念,部分大學生對法律的實現持懷疑、不信任的態度。《中國青年研究》(1999,2)中有這樣一組調查數據,對象是某高校三年級的大學生,他們對於“如果你涉及到訴訟,你對法律的公正裁決”表示有信心的佔35.1%,而58.1%的大學生表示信心不足,有6.8%的大學生表示完全沒有信心。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回答“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為79.7%,“不平等”的占第二位12.8%,認為“平等”的佔9.5%。另一方面,大學生缺乏權利觀念,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甚至會放棄法律武器,採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可能性。
⑧ 對當前校園的思想道德狀況,你是如何看待的,你打算如何去做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不僅關繫到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方向,而且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就強調道: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扎實本領的優秀人才,使大學生們能夠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對於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可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了解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並找出對策同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
(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
在機遇與挑戰並存,創新與繼承同在的21世紀,在我國生產力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在西方價值文化充斥大學校園的時候,我們採取了對研究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課堂提問和個別談話的方式,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政治素質狀況、道德狀況、價值觀念,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當代的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具有較高的愛國熱情,他們關心國內外發展形勢;他們堅決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和路線,充分信賴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標榜「青年興則國興,青年道德高尚則社會穩定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的思想主流讓人滿意。 (二)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隱患
積極向上的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主流我們充分肯定,但是卻不容樂觀。在調查中,同樣發現,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存在著重大隱患,具體表現在:
1、人生價值觀傾向多元化、利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各種思潮一起向大學生涌來。信奉集體主義還是個人主義?是注重奉獻還是注重索取?是利人還是利己?是努力學習還是追求金錢、享樂、刺激、舒適、悠閑?所有這些方面的價值取向,都呈現在大學生面前,供他們挑選和確定。但有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選擇出現了錯誤的傾向。 2、思想道德認識存在偏差。據調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認為目前社會道德生活狀況是假惡丑多於真善美,而認為真善美多於假惡丑的人不到1/10。還有2/5的人是搖擺人「現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說不清楚是好是壞」。
3、公德實踐能力較差。大學生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脫節現象。表現為道德觀念還不夠牢固,精神文明素質差。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車上有老幼上車了,許多人裝著睡覺,裝著沒看見;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瓜皮果殼;在校園內看見老師不打招呼,如同沒看到;在教室有內容庸俗的課桌文化等不良現象到處可見。
4、理想信念意識不強。有些高校大學生認為教育最後的出路不大,畢業後沒有前途,所以出現逃避學習的現狀。如:他們對學習毫無興趣、對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以應付老師和考試為目的,照抄照搬別人的作業,考試舞弊,把大好時光浪費在打扮、早戀、網路、追時尚等上面而荒廢學業。
二、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原因分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事物之間都具有因果關系。關於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以下多視角方面探討: 1、經濟對大學生思想影響以及市場經濟給思想道德教育帶來困難。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各種思潮紛紛湧入,使大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發生了變化,一些大學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畢業生將外企作為就業的熱點目標,祖國意識在一些大學生的心目中漸漸淡化。就大學生而言,他們的社會接觸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遠比在學校工作的老師要廣、要快的多。而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會環境的變化與發展,當大學生身上已經反映一定的思想問題時,教師才被動的去進行教育,這給德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使教師的說教顯得軟弱無力,針對性不強,更談不上「及時」甚至「超前」了,造成對在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滯後的局面。
2、大學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與社會性發展不平衡。心理、生理疾病是人類個體與社會、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外在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要轉變為現實性,最終還要通過主體起作用,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運動而最終完成。根據認識理論,外在刺激不一定會簡單地引起某種反應,在刺激與反應之間還有一個認知的過程,即主體的評價。正由於主體對客體的不同的認知而導致了不同的質、量、度的反應,而這種主體的認識結構,是主體在這一切生活經驗包括社會文化因素的沉積的結果。 3、社會教育乏力和家庭教育的失控。由於我國當前處於市場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和新舊體制轉軌時期,市場運作和法規秩序尚不健全,和諧、公平、公正的環境尚未完全形成。同時,家庭教育一方面大學生大部分住校,遠離父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基本脫節。 三、提高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對策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人的思想道德的過程是呈階梯狀的,修養越好,站的台階就越高,達到的境界就越高。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須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辦好高校,首先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全國高校都要始終不渝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充分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就與時俱進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道德素質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構築當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真正深入頭腦、紮根人心,轉為廣大學生的自覺行動;引導廣大同學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進一步堅定廣大同學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問精神。 2、轉變思想教育觀念。
面對新時期賦予給高校思想工作的新任務,抓住當代大學生求新、求特、求異、求樂等特點,探索適合他們生活的思想工作新途徑,新方法,從而引導他們走向求穩、求實、求高、求美,讓他們沿著一條健康向上的軌跡成長。具體來說,一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把理論學習採取廣大同學喜聞樂見和易於接受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獲得最好的感知和理解。二要以理說人,以情動人,以德服人。道理是科學,感情是藝術。入情入理,才能入腦入心。三要有創新意識。建立「三線一面」的教育途徑。以德育課程為主線,進行正確道德觀念的灌輸,實現明理;以主題討論會和學校傳統活動為主線來實現激情;以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導行;充分利用各學科、各領域的德育因素,使學校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都貫穿、滲透德育,
寓德育於教學和活動中。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四要科學化。要運用現代傳播工具與手段創新思想教育方法。如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傳播工具的普及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應充分利用這一載體。五營造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實現文化育人。六是樹立典型形象,及時地利用身邊人、身邊先進事例作為榜樣,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規范。七是開展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廣大同學在實踐中達到育人目的。八是加強引導和自我教育相結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從現實環境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變「填鴨式」為「引導式」,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九是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實現其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須整合各種要素,充分發揮各要素的在育人中的作用。 3、加強學生社區的文化建設。
要努力優化校園和學生園區的文化環境,形成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為此我們必須注重引導學生吸取大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優秀產品的營養,凈化心靈,振奮他們的精神,增強自身的抵禦能力,進而努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其不受外來腐朽文化的左右。同時,用現代高新技術的手段來提煉、豐富和完善我國的各種文化內容和形式,使校園文化、學生園區的文化活動得以豐富多彩地開展。
總之,大學是青年人才聚集、也是活躍思想、積極關注社會敏感話題的地方,而生活在其中的大學生則是參與這些活動的主體,大學生在思想上出現了一些新狀況、新問題是不足為怪的,不必驚慌失措,也不必把一些影射在大學生身上的社會轉型期所暴露的消極思想完全歸結於大學生本身和高等學校,最重要的是立足於社會市場經濟大環境下大學生思想變化的脈搏及時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加以正確的指導,從大學生產生思想問題的根源出發來尋找思路,充分發揮高校各級黨團組織優勢,開展各種活動和講座,以及參加各種積極向上的公益活動,讓他們從社會實踐中親身體會,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切實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⑨ 大學生道德素質調查報告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報告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
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繫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於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為了了解我們北師大珠海分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道德素質,讓我們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做事,遵紀守法,自我警醒,自我評估。
本人於二OO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三十日的半個月時間里對本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
調查對象涉及校內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的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等。
以下為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表: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
同學們:
大家好!為了進一步了解我校學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狀況和學校德育工作現狀,我們特組織這次問卷調查活動,請您仔細閱讀問卷,並根據您平時所想做真實的選擇。
答案的選擇對您無任何影響,本卷純屬了解情況,調查結果僅供研究之用,請不要顧慮。
對於您的支持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請在以下選擇題中選擇你認為的最佳選項(選其他的請另外作答)
1、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您會怎麼做?
(A)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B)上前制止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幼,您是否會主動讓座?
(A)假裝沒看見(B)別人不讓我也不讓 (C)主動讓座 (D)說什麼都不讓
3、買東西時,如果售貨員多找了錢,您是否會主動退還?
(A)會 (B)不會 (C)看情況
4、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
(A)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B)總比補考好吧
(C)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D)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5、您對校園中的「課桌文化」有何看法?
(A)蠻不錯的,有品味 (B)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C)不是我做的,與我無關 (D)討厭這種事
6、您是否樂於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區服務或公益勞動(如學雷鋒等)?
(A)是 (B)不參加 (C)有時參加 (D)其它_____________
7、您是否每天上網?
(A)是 (B)不是 (C)從不上網 (D)其它_____________
8、您在網上聊天時注意文明用語嗎?
(A)非常注意(B)不太注意 (C)不注意 (D)其它_____________
9、作為一名中國人,您是否感到自豪?
(A)是 (B)沒有 (C)有一點
10、目前我國公民的道德現狀怎樣?
(A)很好 (B)一般 (C)較差 (D)不知道
11、 您認為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2、 您認為自己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3、您認為未來社會更會趨於哪一方向?
(A)法治社會 (B)德治社會 (C)兩者互補 (D)不知道
14、您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如何?
(A)作用很大 (B)作用在逐漸弱化 (C)沒有任何作用 (D)不知道
15、對個人未來的發展而言,您是否認為思想品德比知識更重要?
(A)是 (B)不是 (C)知識和思想品德一樣重要 (D)不知道
16、您認為自己的誠信程度如何?
(A)非常好 (B)差 (C)比較好 (D)比較差
17、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您參加本次調查!
調查結果:
(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
)
題號
A
B
C
D
1
10
0
10
2
1
1
17
1
3
12
2
6
4
4
8
4
3
5
1
4
5
10
6
6
11
11
2
7
11
9
0
0
8
8
9
2
1
9
15
1
4
10
0
11
9
0
11
2
2
16
0
12
9
0
10
1
13
2
0
16
2
14
8
11
1
0
15
8
0
12
0
16
8
0
12
0
一、道德的含義及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義: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
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
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
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2、道德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
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含的精髓。
在當今這個物質為主導的社會里,正確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為重要。
特別對於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是大學生立身做人的內在需要,可以促進大學生腳踏實地的追求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講信譽,誠實不欺。
同時,加強大學生誠信道德培養,還可以促進學校規范自身行為,樹立誠信觀念,實現依法辦學和以德治校。
甚至對整個國家和社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意義。
二、關於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
1、政治素養:表現為大學生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包括大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政治局勢及經濟形勢的認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的建立等。
據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的政治覺悟較高,對自己的祖國有很深厚的感情,對我國公民道德素質、大學生道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的認識比較客觀,並表示堪憂,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成為一個德智兼有的人。
但仍有40%的人認為知識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2、社會公德:體現在大學生應具有的基礎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禮誠信、培養公民意識與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等。
此次調查表的前三題用三個假設性的生活場景題。
亂扔果皮紙屑、公車上的讓座以及購物找零這幾件事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及思想素質的大學生,理應是選「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主動讓座」「會主動退還」。
但是據調查結果表明,有50%的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題中還有5%的人選擇「死都不讓座」,在第3題中10%的人選擇「不會主動退還」!所以,雖然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已經較高了,對於奉獻及助人為樂等高尚品德已經有了較強的認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應從細微之處做起。
3、個人道德素質:包括道德價值取向、道德認知、心理素質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
問卷中有一道題: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據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人認為「作弊總比補考好吧」,20%的認為「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從這道題中就可以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於考試作弊問題雖然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仍然因為各種原因作弊過或對作弊表示無奈與認同。
所以,雖然大學生的心理已經趨向成熟了,但是對事物認識的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視。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我還設置了一道主觀題——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幾種:還可以;意義不大;了解現狀,利於自我認識;答案設置不是很好……
通過此次調查,以及對調查結果的總結和分析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當代大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關繫到我們個人的素質問題和今後的發展,還關繫到國家、社會的建設。
三、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主客觀原因
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長長期過分溺愛,使當前部分大學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欠缺;四是就業體制的不完善及觀念的落後,阻塞著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侵蝕著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主觀方面分析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社會上流行的功利價值取向影響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比如對於考試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錯的,但為了成績還是會無奈的去做。
二是思想觀念與實際行為的分裂;三是大學生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事物認識有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四、意見與建議
1、以正面教育為導向
要以馬列主義、 *** 思想、 *** 理論和「 *** 」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2、樹立正確的觀念
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並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遵循思想道德原則
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
為使大學生的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基礎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
實踐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
社會性原則。
4、家庭、學校、社會、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家庭教育對於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麼有的學生勤奮刻苦懂禮貌,修養好,深得教師的喜愛,有的學生則相反,這很大程度與家庭教育有關。
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中,應作出榜樣,提出要求並嚴加管理。
另外,社會這個大環境也應相應正確輿論導向,並及時樹立典範,只有這樣,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