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明
❶ 關於文明與法治的作文 800字
出行安全,不僅關繫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體現,是構築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透過川流不息行駛的車輛,「關愛生命,安全出行」八個字在我的腦海里顯得更加突出。
提到出行安全,很難不讓人想到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只要你一出行,便同交通安全打上了交道。
行走時的一次走神,過馬路時的一次僥幸,開車時的一次違章,僅僅是一次小小的疏忽,這一切都會使一個生命轉瞬即逝。飛旋的車輪會無情地吞噬掉行人的生命。
曾經看過一則報道:「全國每六分鍾就會有一人死於車輪底下」。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慘痛的事實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鍾:「文明行車,文明走路」。
現代交通的發達雖然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便利,但同時也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有人曾稱交通事故為「現代社會的交通戰爭」,交通事故像一個隱形的殺手,潛伏在馬路上等待著違章違規的人出現。因此,人們應當學會保護自己,要養成文明行車,文明走路的習慣。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血的悲劇告訴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真正做到「關愛生命,安全出行」。
安全的出行,營造良好的交通運行環境無意識為和諧社會的構築添磚加瓦,而和諧的社會又為交通安全的建設撐起了一片藍天。
這,便是雙贏的智慧。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生,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是我們應該具備的社會公德。「文明行走,構築和諧」,這需要每個公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平安大道」更加暢通無阻
❷ 法治文明從我做起徵文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世界是一個法制的年代,法律是用來治理國家的一個內重要武器,隨著我們人類容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法律法制不斷地完善,已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及文明高低的標志。
俗話說:「小事情,大道理。」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不良習氣影響,帶來不良習慣行為,比如:不講社會公德,打架斗毆、惹事生非,在學校不遵守校紀校規等等。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紀校規大不了扣幾分,對自己今後造不成嚴重影響,無所謂,卻不知道如此的想法對自己十分不好,現在忍不住常常違紀的同學,以後到社會也會忍不住幹些違法的事,所謂習慣成自然,這樣小事就會變成大事,違紀也就逐步變成了違法,這些絕不是危言聳聽。「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作為小學生我們要遵紀守法,一定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在學校里,同學們要遵守課堂紀律,不講臟話,同學們要互相關心和尊重,友好團結,若出現矛盾的情況,一定要冷靜處理,決不可義氣用事,更不可揮拳相向,傷及自我和他人;在社會上同學們不要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隨地吐痰,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這些都是同學們力所能及做得到的事情。
❸ 西方法治文明特徵是什麼
西方法律文明特徵是:資本主義性質民主法治,三權分立與制衡,人權自版由,法律面前權人人平等,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有權就有制約等憲政綱領下的法律體系。以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等為原則的民商法體系,無法律規定不為罪,法不溯及既往,罪罰相應等為原則的刑罰體系,錯綜復雜的經濟法和行政法體系。較豐富的社會保障法體系,和需要完善的資源與環保法體系。另外從整體上分兩大法系,即大陸成文法系和英美不成文(習慣)法系。其正由個人意志自治向社會公益徘徊發展中。
❹ 作文弘揚法治崇尚文明
給你提供 一些素材,你自己組織寫作。選一個題目
弘揚法治 崇尚文明 做誠信守法的好公民
作者: 出處:旗峰中學
——旗峰中學舉辦「創文」宣講活動
佛山市「百人千場創文宣講」活動在里水站正式拉開了序幕。旗峰中學第一時間積極響應,邀請了南海區法庭的陳庭長一行到該校作「弘揚法治
崇尚文明 做誠信守法的好公民」的創文和法制報告。
青少年時期是普法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期,為了讓法制教育走進校園,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培養自覺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和能利用法律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也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優秀中學生,4月11日,該校請來南海區法庭的陳庭長一行四人,到校作「弘揚法治
崇尚文明
做誠信守法的好公民」的創文宣講和法制報告。當天下午,該校師生共聚球場,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來客,師生們的熱情讓嘉賓很受感動。接下來,陳庭長為該校師生上了一堂既生動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法制教育課,並以問答游戲的方式與師生們進行了互動,現場氣氛歡快而熱烈,收到良好的效果。
陳庭長以「弘揚法治
崇尚文明
做誠信守法的好公民」為題,從「尊重、感恩、溝通和自我保護」四個方面展開話題,以中學生與法制的典型案例為主線,結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通過大量詳實的案例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課。對涉及青少年的各種法律的基本概念、如何提高治安防範意識、如何自覺培養法制意識於增強思想道德建設、遵守校紀校規等方面的問題作了詳細的闡述。希望同學們把失足青少年血的教訓作為長鳴的警鍾,自尊、自重、自愛,做一個有益於社會和人民的守法好公民。雖然下午的陽光還比較強,但師生們聽得入了神,並認真做好筆記。
講座結束後,陳庭長還與師生們進行了問答互動游戲,原來陳庭長等還為同學們特地帶來了小禮品。問答游戲針對報告中涉及的內容,提出問題,回答正確的將收到一份精美小禮品。當陳庭長所提出的問題被一一正確回答,同學們把領到的獎品在班級里互相傳遞,活動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報告結束,掌聲雷鳴。陳庭長在小結的時候盛贊了旗峰中學師生們的熱情、認真的表現和良好的素質。
這次生動的法制教育報告會是該校組織的第一場「佛山市創文宣講」報告會,並加深了同學們對法律的認識。同學們通過活生生的例子,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更深刻理解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危害性、嚴重性和自覺加強自身法制意識與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弘揚法治 崇尚文明 構建和諧校園
內容導讀: 為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創造良好校園環境,12月4日上午9:30,由政法學院舉辦的以「弘揚法治崇尚文明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法制宣傳活動在行政樓前正式拉開帷幕。我院應化111班全體學生及來自
為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創造良好校園環境,12月4日上午9:30,由政法學院舉辦的以「弘揚法治崇尚文明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法制宣傳活動在行政樓前正式拉開帷幕。我院應化111班全體學生及來自全校其他院系的幾百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以法治宣傳教育為主線,以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為主要目的,一副副紅色標語也營造著文明守法、和諧校園的濃烈法治氛圍。活動最後,大家積極踴躍參與其中,交流學習,以提高自身法制觀念。自此,本次活動在同學之間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弘揚法治,崇尚文明,做誠信守法人民。
長武縣根據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等不同重點對象的特點,分類指導,全力推進,以重點對象學法用法帶動和促進全民法制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突出抓好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豐富內容,改進方式,健全完善黨委集體學法、領導幹部法制講座等制度,學法情況考核考試等制度,著力推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
❺ 創建文明安全校園法治作文400字
在這異彩紛呈的社會舞台上,芸芸眾生各自演繹著不凡的篇章,寫就不同的風采,但沒有人可以不與他人來往,獨立生存於世,必須的是文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人與社會的相互依賴,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文明是一種精神氣度,一種彌足珍貴的財富,一種歷久彌新的靈魂之美。
文明,一種精神氣度,一種博大的心境,它教會你寬容: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可以澆熄怒火,化解仇恨,可以卸千愁為雲煙,可以正確面對升沉,淡然看待得失。擁有一顆寬容之心,更可以與快樂相伴,與幸福同行。寬容待人,能讓人間充滿真情,能讓校園充滿陽光般的溫暖、雨露般的滋潤。學會文明,就學會了生活。
文明,一種思想的深度,細細品味文明的內涵: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懷著一顆平等謙和的心靈去尊重他人,不論他們是貧是富,不論他們學富五車抑或是才疏學淺,但他們都有一個強大的靈魂、完滿的人格值得我們站在平等的高度去相交,以一顆真誠的心靈去尊重。感悟文明,就感悟了生命。
文明,一種彌足珍貴的財富,是融入了中華兒女生命靈魂中的菁華,這是一種穿越時空、血脈相傳的高尚品格,是中華民族的千年以來虔誠奉行的民族精神。「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古老的《尚書》上磅礴端莊的楷書詮釋了千年之前不斷探索進取的人們的文明:像是前方的道路上不滅的明燈,用溫暖明亮的燈光碟機散未知的黑暗帶來的迷霧,無論未來有多麼崎嶇,沐浴著文明之光的人們,會堅定的走下去,用勤勞的雙手,鑄造美好的未來。
文明,一種歷久彌新的靈魂之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想像著一道晴朗明媚的晨曦從古典的藍空灑下,清晨綻開了淡金色的微笑。山是清雅的碧色,水是溫潤的青,遠遠望去,那綠彷彿是宣紙上洇開的墨跡。三三兩兩的人們漫步湖畔,休憩山麓,和身在青草綿綿處尋夢,文明的世界裡,一切都會是那樣和諧,寧靜,美好。
做一個傳播文明的使者,奏響文明之歌,讓每一個心靈都與山水共美,每一座城市都與文明同在。生命便從虛幻的「輕」中掙脫出來了,從此有了重量。 贊同7| 評論 2011-6-19 14:47 ylyscr | 一級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著裝等。從儀容儀表說,要求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不當眾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從儀態舉止說,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鍾,卧如弓。」優美的站姿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體;走路要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表情神態要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微笑;談吐要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著裝要干凈、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學校、教室、宿舍、影劇院等場所的禮儀,還有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嘩。升旗儀式,最為庄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艷。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謙恭禮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謙恭禮讓能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卻吃小的。這正說明雖然年幼但禮儀卻不短缺。
還有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多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以和為善」「平易近人」「舉案齊眉」「讓棗推梨」「賓至如歸」都說明了禮貌原則。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禮儀開始的。到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人們講文明禮貌。文明禮儀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而且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在我們國家闊步走向世界的時候,文明禮貌已經成為投資環境、國家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
講文明、講禮儀,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文明的國家。
❻ 世界法治文明始於哪一成果
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
❼ 古代東西方法治文明有哪些不同,有什麼影響
一、東西方法制來源上的不同
(1)古代東方的法制來源:
先說古代的東方法制,古代中國法制歷史發展悠久,中國古代法制系統化理論化發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前中國其實就已經有了法制,但那時的法制還不夠直接。
比如說周朝建立初期周公制禮作樂,不僅維護了統治秩序而且還鞏固了等級秩序,把各等級的人們禁錮在本等級內部,不能做出僭越之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禮樂制度維護了統治者的利益,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一定意義上講這就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法制。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社會動盪不安,這一時期,私有制經濟得到很快發展。同時,思想文化領域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士階層的崛起,教育的下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百家爭鳴的出現,儒、墨、名、法、道、縱橫、陰陽、雜、農再加上小說家,這就是後人稱道的“九教十流”。
今天的世界倡導依法治國,沒有絕對的權力可以高於法律,法律在一個國家中居於最高的地位,這都是東西方法治共同影響的結果。依法治國對於推動社會的發展以及歷史的進步都有著絕對性的重大意義。
今天,人們的思想開放,不再像古代一樣,被所謂的皇權至上以及君主權力所約束,人們已經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這是歷史的進步,現在如果還有人妄想凌駕於法律之上,絕對會被發展中的歷史潮流所摒棄。
❽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分別都是什麼意思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1-4]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1-4]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1-4]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准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1-4]
發展歷程
新中國的建立,確立了以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質基礎和文化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提出了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繫到以「三個倡導」為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斷和戰略任務。[1-4]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恢復和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改革開放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相結合,科學繼承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1-4]
2006年3月,我黨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褒榮貶恥、我國古代的「知恥」文化傳統,同時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並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學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開始深入探討。[1-4]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1-4]
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任務。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於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1-4]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1-4]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1-4]
❾ 法治文明禮儀作文大全
中國,素來以來「文明之邦」自著稱,在古代,不管是達官貴族,文人墨客,還是平民百姓,都十分講文明禮儀。直到現在,這個傳統依舊未改變。
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校園里,文明禮儀隨處可見。比如:在學校里,如果把同學或老師撞到的話,都應該說一聲「對不起!」,才能走開。同學之間要相互團結,友愛,不能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爭吵不休。同學有困難時要幫忙,不能坐視不管;在家裡,要尊敬長輩,父母交給自己的任務要立即完成,不能拖拖拉拉,更不能推脫,如果自己實在放不下手上的事,應向父母交代清楚,不能向父母大吼大叫。如果想尋求父母的幫助,必須要用上「請」這個字眼,這樣能顯得自己十分有禮貌,很懂事;在其他公共場合,更要講文明禮儀了,如果有人問你問題的話,自己確實不知道,應該說「實在對不起,我不知道。」就行了,但是不能說「我怎麼曉得,你去問別人噻,你好煩人。」這樣會讓人覺得你沒有禮貌,你在別人的心目中會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❿ 你同意法治的社會就是文明的社會嗎舉例說明
法律道德相結合的社會才是文明社會,畢竟法律不能寫到方方面面,道德才是每個人的底線。如果一個人違法了,那他道德素質肯定不高,如果一個人道德不高,但他不一定會做違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