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活學活用道德經

活學活用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3-02-11 06:35:17

① 是上善如水還是上善若水

《活學活用道德經》:上善若水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原著實錄

《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經典解讀

宋王安石《老子注》說:「水之性善利萬物,萬物因水而生。然水之性至柔至弱,故曰不爭。眾人好高而惡卑,而水處眾人之所惡也。」

元吳澄《道德真經注》說:「上善,謂第一等至極之善,有道者之善也……蓋水之善,以其灌溉浣灌,有利萬物之功,而不爭處高潔,乃處眾人所惡卑污之地。」

清王夫之《老子衍》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

說文釋義

最好像水一樣,有利於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

老子認為,水處在眾人厭惡的低下之地,已經接近道了。

老子對「上善若水」的進一步解釋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說:安於應處的地位,心像深淵一樣清靜,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事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於把握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強求結果,才不會招致怨恨。

活學活用我們處在一個競爭社會,「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不爭就無法成名,不爭就無法致富,不爭就無法享有權力。那麼,老子強調「不爭」,強調「居眾人之所惡」,難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墮落?非也!老子所說的「不爭」,並不是放棄競爭,而是「不爭之爭」,這是一種追求卓越的高效競爭手段。

為什麼呢?人並不是一種純理性動物,多數情況下,「跟著感覺走」,而不是按智慧辦事。常人的習慣是,依附權勢人物,抱名人的大腿,看見利益就蜂擁而上,你爭我奪。假如你像常人一樣做事,結果也會像常人一樣,互相打得頭破血流,所得卻十分有限。

最聰明的辦法有兩種,第一種辦法是幫助他人獲得利益而不是奪取他們的利益,這樣,他們就會忠誠追隨你。「得人之力者無敵天下也;得人之智者無畏聖人也」,只要得到他人助力,你的成就將遠在眾人之上;第二種辦法是安靜地呆在一邊,撿拾他人拋棄的或看不見的利益。這也是「不爭之爭」的策略,你的收獲將遠在常人之上。

如何在「不爭之爭」中獲勝?老子提出了7種手段: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

什麼是「居善地」?也就是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說通俗一點,就是「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哪裡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呢?這很難一概而論,關鍵看自己的才能是否與這個位置相稱,自己的價值觀、個性能否與這個團隊相容。如果站錯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會有危險。

站位是否恰當,不完全取決於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勝任宰相,在商紂王手下卻連一個小官也當不好,只好溜之大吉;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貪贓枉法,卻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魚得水。這是價值觀是否相容的問題。個人價值觀與團隊價值觀的相容性,是我們在選擇人生站位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應該注意:如果一個才能平平的人能夠如魚得水的話,這個團隊的遠景不容樂觀。姜子牙逃離商朝,陶淵明隱居田園,因為他們知道那不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這都是「居善地」的典型例證,值得我們借鑒。假設我們服務的公司以損害消費者利益的非法手段斂財,無疑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你就應該考慮一下這是不是你應該呆的地方了。

還應注意: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絕不是固步自封。人應該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才能,以便勝任更重要的工作。一個人滿足於已知的知識,讓大好年華在平庸中度過,那並不是真正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

古時有一位官員,早年為國王立過功,但此後十多年未獲升遷。一些原來職位比他低的人,漸漸地成了他的上級。這位官員對自己的境遇很不滿意,一天,他向國王抱怨說:「您用人好比堆柴草,總是把後來的放在上面,把壓在下面的人全忘了。」

國王說:「並不是我把你給忘了,我是不敢荒廢公事啊!天下日新月異,每天都會產生新事物,發生新問題,需要新的知識來履行職責。所以,我只能錄用具備這些新知識的人才。你呢,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優哉悠哉地過日子,何曾在學習上用過一點心?人不能沒有學問,也不能不長學問啊!聽了你剛才講的話,我覺得你近來更沒有學問了!」這位官員慚容滿面,不禁低下了頭。

這位官員不願被壓在別人下面,卻不努力讓自己的才能處在別人上面,正好是「居善地」的反面典型。
像深秋的水一樣清澈平靜

什麼是「心善淵」?也就是說,心要像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受外界環境所擾。在紅塵之中,如何能避免受到污染和驚擾呢?這需要將一顆心修煉得像磐石一樣穩固。

古時有一位名叫牛弘的高官,每天坐牛車去上班。他的弟弟比較頑劣,不讀書,好習武。有一天,牛弘出門辦事,弟弟喝得酩酊大醉,乘著酒性在院子里練箭法,不想一箭將牛射死了。他知道闖了禍,嚇得趕緊躲起來。

牛弘辦完事回來,妻子忙向他告狀:「叔叔耍酒瘋,把牛射死了。」

牛弘若無其事地說:「牛射死了,就做紅燒牛肉吃。」

妻子頓感無趣,低著頭,一言不發地走到廚房,做紅燒牛肉去了。過了一會兒,她又走到丈夫跟前,抱怨說:「牛肉太多了,紅燒不完。」

牛弘正在看書,頭也不抬地說:「紅燒不完,就燉湯喝。」

妻子越發無趣,只好去燉湯。過了一會兒,她覺得這事還得說說,又向丈夫發牢騷:「一整頭牛呢,燉湯也太多了!」

牛弘淡淡地說:「燉湯太多,就做干牛肉吃。」

妻子覺得丈夫的涵養功夫真高,相比之下,自己就差得太遠了,很是慚愧。自此,她再也不提射牛的事。他的弟弟呢,覺得哥哥真有涵養,這都是讀書有學問的緣故啊!自此,他收起頑心,發奮讀書,終於成了一個有出息的人。

牛弘處理問題的方法未必最佳,但他這種不受外界情況所擾的涵養功夫,真可以算得上「心善淵」了。

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嘉許

什麼是「與善仁」?也就是說,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理解和嘉許。許多人對強者能保持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心存輕視;或者對弱者表示親近,對強者卻心存排斥。這不是真正的「與善仁」。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如果你對強者、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眾之力,無所不成。

春秋時,田忌離開齊國逃亡到楚國,楚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並詢問齊國的軍事情況。田忌說:「如果齊國派申孺為主將,楚國只需出兵5萬便可凱旋而歸;如果齊國派田居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兵20萬,方可不分勝負;如果齊國派眄子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動全國軍隊,就算這樣,也僅僅能夠免於亡國。」

楚王問為什麼?田忌說:「申孺這個人,狂傲自負,既慢待能人,又輕視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願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戰必敗;田居這個人,為人正直,禮遇能人,但輕視庸人。能人願意為他效力,庸人卻離心離德。所以,我料定他勝負各半;至於眄子這個人,既尊敬能人,又愛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願意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與他交鋒,僅僅能夠倖免於難罷了!」

後來,齊國派申孺為將攻楚,楚王聽從田忌的建議,僅派5萬人迎敵,大獲全勝。後來齊國派眄子為將攻楚,楚王親自掛帥,出動全國軍隊迎敵,仍然失敗,僅免於亡國而已,就像田忌事先預言的一樣。

眄子這個人,尊敬能人,愛惜庸人,真算得上「與善仁」了。

言必行,行必果

什麼是「言善信」?就是說話要講信用。人世間的道理,就像那條物理學上的定理: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麼,也會得到什麼。一個人不受信任,是因為他不講信用;反之,一個人受人信任,是因為他說話算數。這個道理將在後面加以論證,在此不必贅述。

用業績說話

什麼是「正善治」?就是忠於職守,用業績說話。古今中外,無論什麼事物都可能過時,無論什麼理念都可能更新,就是「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如果用業績說話不靈了,說明這家公司、這個團隊該倒閉了。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不必存任何僥幸心理。

做力所能及的事

什麼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它理解為有辦事才能也未嘗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對事情難易程度而言的。如蘇東坡所言:「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們想不想做的問題,確實力有不逮,也沒辦法。但有些事我們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強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什麼是「動善時」?也就是合理把握辦事時機。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什麼時機才合適?這完全取決於各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有的人卻讓事情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

如果我們的眼光與閱歷不夠,如何做到「動善時」呢?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對他人有利,它總是合宜的。美國企管專家史蒂芬·柯維說:「為自己著想也不忘他人的利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一個聰明人,不會嫉妒別人的收獲,他們總是考慮如何幫助他人獲益而不是奪取別人的利益。這正好符合老子「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原理。

透點提醒不戰而屈人,不爭而獲利,是成功的上上之法。

② 求解中國古文拜託各位大神

《活學活用道德經》:上善若水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原著實錄 《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經典解讀 宋王安石《老子注》說:「水之性善利萬物,萬物因水而生。然水之性至柔至弱,故曰不爭。眾人好高而惡卑,而水處眾人之所惡也。」 元吳澄《道德真經注》說:「上善,謂第一等至極之善,有道者之善也……蓋水之善,以其灌溉浣灌,有利萬物之功,而不爭處高潔,乃處眾人所惡卑污之地。」 清王夫之《老子衍》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 說文釋義 最好像水一樣,有利於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 老子認為,水處在眾人厭惡的低下之地,已經接近道了。 老子對「上善若水」的進一步解釋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說:安於應處的地位,心像深淵一樣清靜,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事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於把握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強求結果,才不會招致怨恨。 活學活用我們處在一個競爭社會,「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不爭就無法成名,不爭就無法致富,不爭就無法享有權力。那麼,老子強調「不爭」,強調「居眾人之所惡」,難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墮落?非也!老子所說的「不爭」,並不是放棄競爭,而是「不爭之爭」,這是一種追求卓越的高效競爭手段。 為什麼呢?人並不是一種純理性動物,多數情況下,「跟著感覺走」,而不是按智慧辦事。常人的習慣是,依附權勢人物,抱名人的大腿,看見利益就蜂擁而上,你爭我奪。假如你像常人一樣做事,結果也會像常人一樣,互相打得頭破血流,所得卻十分有限。 最聰明的辦法有兩種,第一種辦法是幫助他人獲得利益而不是奪取他們的利益,這樣,他們就會忠誠追隨你。「得人之力者無敵天下也;得人之智者無畏聖人也」,只要得到他人助力,你的成就將遠在眾人之上;第二種辦法是安靜地呆在一邊,撿拾他人拋棄的或看不見的利益。這也是「不爭之爭」的策略,你的收獲將遠在常人之上。 如何在「不爭之爭」中獲勝?老子提出了7種手段: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 什麼是「居善地」?也就是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說通俗一點,就是「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哪裡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呢?這很難一概而論,關鍵看自己的才能是否與這個位置相稱,自己的價值觀、個性能否與這個團隊相容。如果站錯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會有危險。 站位是否恰當,不完全取決於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勝任宰相,在商紂王手下卻連一個小官也當不好,只好溜之大吉;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貪贓枉法,卻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魚得水。這是價值觀是否相容的問題。個人價值觀與團隊價值觀的相容性,是我們在選擇人生站位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應該注意:如果一個才能平平的人能夠如魚得水的話,這個團隊的遠景不容樂觀。姜子牙逃離商朝,陶淵明隱居田園,因為他們知道那不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這都是「居善地」的典型例證,值得我們借鑒。假設我們服務的公司以損害消費者利益的非法手段斂財,無疑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你就應該考慮一下這是不是你應該呆的地方了。 還應注意: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絕不是固步自封。人應該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才能,以便勝任更重要的工作。一個人滿足於已知的知識,讓大好年華在平庸中度過,那並不是真正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 古時有一位官員,早年為國王立過功,但此後十多年未獲升遷。一些原來職位比他低的人,漸漸地成了他的上級。這位官員對自己的境遇很不滿意,一天,他向國王抱怨說:「您用人好比堆柴草,總是把後來的放在上面,把壓在下面的人全忘了。」 國王說:「並不是我把你給忘了,我是不敢荒廢公事啊!天下日新月異,每天都會產生新事物,發生新問題,需要新的知識來履行職責。所以,我只能錄用具備這些新知識的人才。你呢,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優哉悠哉地過日子,何曾在學習上用過一點心?人不能沒有學問,也不能不長學問啊!聽了你剛才講的話,我覺得你近來更沒有學問了!」這位官員慚容滿面,不禁低下了頭。 這位官員不願被壓在別人下面,卻不努力讓自己的才能處在別人上面,正好是「居善地」的反面典型。 像深秋的水一樣清澈平靜 什麼是「心善淵」?也就是說,心要像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受外界環境所擾。在紅塵之中,如何能避免受到污染和驚擾呢?這需要將一顆心修煉得像磐石一樣穩固。 古時有一位名叫牛弘的高官,每天坐牛車去上班。他的弟弟比較頑劣,不讀書,好習武。有一天,牛弘出門辦事,弟弟喝得酩酊大醉,乘著酒性在院子里練箭法,不想一箭將牛射死了。他知道闖了禍,嚇得趕緊躲起來。 牛弘辦完事回來,妻子忙向他告狀:「叔叔耍酒瘋,把牛射死了。」 牛弘若無其事地說:「牛射死了,就做紅燒牛肉吃。」 妻子頓感無趣,低著頭,一言不發地走到廚房,做紅燒牛肉去了。過了一會兒,她又走到丈夫跟前,抱怨說:「牛肉太多了,紅燒不完。」 牛弘正在看書,頭也不抬地說:「紅燒不完,就燉湯喝。」 妻子越發無趣,只好去燉湯。過了一會兒,她覺得這事還得說說,又向丈夫發牢騷:「一整頭牛呢,燉湯也太多了!」 牛弘淡淡地說:「燉湯太多,就做干牛肉吃。」 妻子覺得丈夫的涵養功夫真高,相比之下,自己就差得太遠了,很是慚愧。自此,她再也不提射牛的事。他的弟弟呢,覺得哥哥真有涵養,這都是讀書有學問的緣故啊!自此,他收起頑心,發奮讀書,終於成了一個有出息的人。 牛弘處理問題的方法未必最佳,但他這種不受外界情況所擾的涵養功夫,真可以算得上「心善淵」了。 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嘉許 什麼是「與善仁」?也就是說,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理解和嘉許。許多人對強者能保持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心存輕視;或者對弱者表示親近,對強者卻心存排斥。這不是真正的「與善仁」。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如果你對強者、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眾之力,無所不成。 春秋時,田忌離開齊國逃亡到楚國,楚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並詢問齊國的軍事情況。田忌說:「如果齊國派申孺為主將,楚國只需出兵5萬便可凱旋而歸;如果齊國派田居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兵20萬,方可不分勝負;如果齊國派眄子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動全國軍隊,就算這樣,也僅僅能夠免於亡國。」 楚王問為什麼?田忌說:「申孺這個人,狂傲自負,既慢待能人,又輕視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願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戰必敗;田居這個人,為人正直,禮遇能人,但輕視庸人。能人願意為他效力,庸人卻離心離德。所以,我料定他勝負各半;至於眄子這個人,既尊敬能人,又愛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願意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與他交鋒,僅僅能夠倖免於難罷了!」 後來,齊國派申孺為將攻楚,楚王聽從田忌的建議,僅派5萬人迎敵,大獲全勝。後來齊國派眄子為將攻楚,楚王親自掛帥,出動全國軍隊迎敵,仍然失敗,僅免於亡國而已,就像田忌事先預言的一樣。 眄子這個人,尊敬能人,愛惜庸人,真算得上「與善仁」了。 言必行,行必果 什麼是「言善信」?就是說話要講信用。人世間的道理,就像那條物理學上的定理: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麼,也會得到什麼。一個人不受信任,是因為他不講信用;反之,一個人受人信任,是因為他說話算數。這個道理將在後面加以論證,在此不必贅述。 用業績說話 什麼是「正善治」?就是忠於職守,用業績說話。古今中外,無論什麼事物都可能過時,無論什麼理念都可能更新,就是「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如果用業績說話不靈了,說明這家公司、這個團隊該倒閉了。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不必存任何僥幸心理。 做力所能及的事 什麼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它理解為有辦事才能也未嘗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對事情難易程度而言的。如蘇東坡所言:「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們想不想做的問題,確實力有不逮,也沒辦法。但有些事我們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強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什麼是「動善時」?也就是合理把握辦事時機。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什麼時機才合適?這完全取決於各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有的人卻讓事情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 如果我們的眼光與閱歷不夠,如何做到「動善時」呢?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對他人有利,它總是合宜的。美國企管專家史蒂芬·柯維說:「為自己著想也不忘他人的利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一個聰明人,不會嫉妒別人的收獲,他們總是考慮如何幫助他人獲益而不是奪取別人的利益。這正好符合老子「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原理。 透點提醒不戰而屈人,不爭而獲利,是成功的上上之法

③ 老子的道德經是什麼內容

(一)應天順民,無為而治: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這正如柳宗元《種樹郭橐傳》一文中所說;".順其性,使根舒展,故土培實,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移栽時,謹細珍視若子,植後聽之任之若棄,全其天姓而不害其長而已.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則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官府治理也似後者,好煩其令,摧種摧收,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柳宗元記傳其事,囑為官者戒.事自躬親者尚且如此,如果上令頻示,有因層層宣告,以至事成三豕涉河變其實質者;有因中間滑吏,藉此拉大旗作虎皮,任意發揮,裝神弄鬼,殘民自肥者;有因政令煩苛,動多忌諱,民無所措手足者:結果百姓得到的是福焉?禍焉?德國詩人海涅說過:"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獲的卻是跳蚤",這句話用來表述濫施政令在傳播過程中,產生的結果往往與其本意大相徑庭是頗為貼切的.
 上失無為,下多妄作.老子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問道:"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並囑曰:"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但是,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私意妄為.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就是說聖人治天下,也應效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營造了宜於萬物生長的環境,而任萬物自由生發,不替萬物做主宰的作法:盡量不用繁雜的關卡衙門、苛刻的政刑法令來滋擾百姓,不給奸胥猾吏留有可乘之機;不用一己或少數人的意志取代百姓的意志,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居來強奸民意;而是用宏觀調控來營造適宜的環境,讓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長",使百姓各安其居,各樂其業,任意自便,休養生息.做到這樣可謂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二)見素抱朴,淳樸民風:
 老子崇尚本真,真誠,反對最高境界的道德含義.本真狀態就是超出一切世俗羈絆,依天性自然而為.它是超道德的,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黃帝內經》中所謂:"天之在我者,德也".老子認為道不涉及倫理性,仁義禮智是把人為的東西強加於人的天性,扭曲損害了人本性的自然.只有人返本歸真,民抱質朴,方能達到長治久安.
 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於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孔子也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智)之". 這意思都是說,善以道治國者,可聽任人民依其淳樸的天性隨由自便,而不可讓其薰染得智詐奸滑.用智治國,則下亦以智應,惟務穿鑿,不循自然,以致奸詐斯生,上下相欺,國將無寧日.明曉這道理,便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營造一憨厚淳樸的大環境,不以機智陷害民心,非以察察為明,與智故反,然德性博化,使智詐不作,禍亂不起,使復至於大順,此真可謂是崇本息未之道,.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因為"有無相生",立一美善之名在此,必有百偽美善者雜糅其間,長此以往,將使人離質尚文,漸至逐末忘本.巨奸大滑便運用手段、利用權勢、操縱輿論、炮製出各種"當然對"和"可惡罪"來蒙蔽人民.魯迅說:"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槍斃或坐監的.現在才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被人認為"可惡",這才終於犯了罪.
 嚴復評論老子之道曰:"其所為若與物反,而其實以至大順.而世之讀老者,尚以愚民訾老子,真痴人前不得說夢也!"

(三)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謂至德之時,人皆仁義,故仁義不見,及人君失道,世風危殆,乃倡仁義禮之名甚至用法律"沖氣以為和"作為救濟.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柳宗元說:"禮之大本,以防亂也",這都是說,仁義禮法乃是權宜之計,救濟之策,以此來保持社會整體的和諧與安定.但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故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老子曰:"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是什麼原因使得大道頹廢,以致把人民薰染得智詐奸滑了呢?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因為人君欲多則費大,費大則稅重,稅重則民飢.上以利慾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輕死而求利不厭.
 當政者以權謀私,用暴力壓迫人民,橫征暴斂,貪污腐化.上行下效,民眾則以巧偽謀利,各種左道旁門便叢生滋起.上下都在謀私利,不管公益,國家就要窮苦紛亂了.在上者不能無為無事而使之自化,方且嚴刑法以誅之,明號令以禁之,而貪官猾吏舞文弄法魚肉百姓,窮民則相率而為盜.故"法令滋彰,而盜賊多有矣."
 老子說:"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既然淳樸的大道頹廢了,飾偽萌生,仁義禮法乃為救濟的無奈之舉,為人君者,亟應知止勿進也.知止之道奈何?大學雲:"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為法治者,應止於公正嚴明.
 老子說:"我無欲,而民自朴","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當政者抱其質朴以示下,將"濁以靜之徐清","復歸於朴".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社會將弊絕風清,國泰民安.
全面理解老子哲學思想,修身處事治國平天下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老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以及流經幾千年形成的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永不泯滅.
人們常常要求哲學不要在"形而上學"的迷霧中周旋,而應向現實生活奉獻確切的知識,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為准則.其實老子早就對世人明確指出了安身立命與處世治國的正確策略,只是因為中國歷代都是君王專制,而老子政治的基點卻是以民為主,若公開倡揚老子之學,實在難以名正言順,然而治國富民卻又離不開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這么一種現象:凡是撥亂反正的時代,必定以道家學術為師法,到了太平時期,便"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了.
老子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規律從渾沌的整體中分離出來,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論延伸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社會政治論,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東西.它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為後人認識事物,處理與事物的關系,規范人類自身行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則,我們若能理解,則將智周萬物,微妙玄通;為人處事的三要點,我們若能厲行,則將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國的三原則,我們若能實踐,社會則將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若能對老子之道"活學活用"便可如莊子所謂:"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滿意請採納

④ .道德經的應用要因人因時因地因勢而用,這說明道德經的要義是什麼

活學活用。。

⑤ 《道德經》中的「道」的哲學意義有多深

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概念,老子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圍繞「道」而展內開的。綜觀容《道德經》洋洋五千餘言,「道」這個詞在其中出現達七十六次之多。這些「道」字,字體符號雖然完全相同,所涵蓋的哲學思想卻紛紜復雜,內容極其豐富。本文對老子 「道」這一基本概念進行了整理剖析,旨在理順「道」之脈絡,為整體把握《老子》哲學思想打下一定基礎。

⑥ 被篡改的《道德經》,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批古書,其中就包括我們盛行四海的《道德經》。結果經過整理復原人們發現,該版本與我們現在流行的《道德經》版本,存在著一些差異。
這些差異大多隻是隻字片句之間,但意義卻有千差萬別之遠,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這些差別,或許是傳抄失誤,或許是有心人的篡改所致。現在我們就摘錄出四處來辨別一下,一起探討探討這樁千年公案。

帛書老子
第一處:《道德經》第二章
傳世本:「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帛書本:「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恆也。」
二者差別不大,就是一個「之」字,但意義卻完全變了。「有無相生」,與「有,無之相生」,第一個理解就像現在流行的陰陽相生一樣,你生我,我生你,互為其根,自循環而無始終。但第二個理解卻是「有,是由無而生的,無是有的根本」。
而這個理解,才是與《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六十三章「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相互應和的。
而照第一個理解,則完全與儒家解說易經的《十翼》、解說太極圖的《太極圖說》攪和在一起,混成了稀泥。也難怪有人說《道德經》是出自於《易經》的了。

執今之道
第二處:《道德經》第十四章
傳世本:「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帛書本:「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二者只差了一個字,把「今」換成了「古」。按照傳世本的理解,是要遵循古法來治理現代。所謂「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周代之禮治天下。
但是孔子向老子問禮時,老子卻告訴他「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你所學習的那一套,都是已經去世了很久的人所言。對這些很久以前的人說的話,要活學活用,不可拘泥執著。
《莊子》還直接講解了原因:「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你學習的這些東西,都是先王留下來的遺跡,又哪裡是他們的真實內涵呢?腳印是腳踩出來的,但腳印又哪裡是腳呢!」
所以按照帛書本的理解,則是要法隨時變,以適應當下之法來治理當下。種植種子的方法,和培育幼苗、照顧成樹的方法完全不同,因為時勢和對象發生了變化,所以才要以「今之道」來「御今之有」。

自然之美
第三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傳世本:「大器晚成」
帛書本:「大器免成」
同樣是一字之差。一個是持之以桓之意,表示大才都是很晚才成就出來的;一個卻是順其自然之意,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為造就而來的。
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在《道德經》體系中完全就是個外來戶,上無依下無靠,突兀而孤零零的,如同飛來之石一般。但「大器免成」,卻是與整本文意相通的。
《道德經》說「大巧若拙」,我們總覺得自然界的素材不夠完美,想要人為去改造它,製作成器。但我們製作出來的任何器物,都遠遠比不上自然界一片樹葉,一隻小鳥那麼精巧。
所以,自然成就之才,才是大才;人為造就之才,反而是拙才。試圖把人塑造成「器」,才真正是「奪天之造化」,不過是變巧為拙,變美為丑而已。

舉世獻媚
第四處:《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傳世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帛書本:「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說實話,「不知知」這句話,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感覺莫名其妙,怎麼也解釋不通。我在網上翻來復去才找到一個勉強看得過去的解釋——「:知道表現為不知道,這才是高明;不知道表現為知道,這就不夠理智。」
這個解釋一下就把老子的形象拉低了無數個檔次好嗎?整個一裝模作樣、世故狡詐的老頭嘛!說好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怎麼能明明知道卻裝不知道這么腹黑呢!難怪有學者把《道德經》讀成陰謀論了。看來根本就不是老子腹黑,而是讀老子的人內心太奸詐。
後來我讀了一遍《莊子》,這才恍然大悟。《莊子》里有個叫南榮趎的,他說:「鄰里的人生了病,周圍的鄉鄰詢問他,生病的人能夠說明自己的病情,而能夠把自己的病情說個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
這就是「知不知」和「不知不知」的差別了:能夠把自己的病情說清楚的人,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什麼病,那才是真正的重病。」
莊子由此大發感慨:我們都知道,對父母說的話一味稱贊,對領導說的話一味奉承,這是「諂媚」的行為。但如今社會潮流認為是對的,我們往往也會贊成;社會潮流認為是錯的,我們往往也會反對,我們這樣生活著,豈不正是一直在「諂媚」然而自己還不知道嗎?
我們穿著華美的衣裳,打扮艷麗的容貌,修飾自己的言行,討好獻媚於舉世之人,卻並不認為這是諂媚與阿諛,這不正是最大的迷惑嗎!

⑦ 活學活用道德經的目錄

前言
老子的進取智慧:流水不爭先
大器晚成
克服對慢的恐懼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不戰而屆人,不爭而獲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先干起來再說
為之子未有,治之子未亂
在壞事發生之前採取措施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認真做到一百分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選擇小事成就大業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子細
細節決定成敗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越無私心越成功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不必勉強求結果
不知常,妄作,凶
率性而為最危險
跛者不立,跨者不行
不要踮起腳尖與人比高
勇於敢則殺,勇而不敢則活
放棄不可能獲勝的戰斗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做人做事的六大准則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障
有時要讓對方顯得比你高明
老子的競爭藝術:柔軟的強手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眾人是聖人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行動是無聲的教誨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用是生存的本錢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信用靠細微小事積累而成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人先勝己
善行,無轍跡
做別人樂於接受的事
善言,無瑕謫
說話到位是天才
善數不用籌策
有價值就值得堅持到底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收繳敵人心中的銳器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讓下屬自動自發服從管理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把尊重放在首位
曲則全,枉則直
以退讓開始,以勝利告終
柔弱勝剛強
像水一樣柔而不弱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巧用缺點的魅力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智慧多一點,聰明少一點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從大路上直接奔赴成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信念的力量
老子的處世風格:放寬胸懷,放低姿態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三件「神奇寶貝」
知其雄,守其雌
先做孫子後當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慧地評估自己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真正的高手看起來平平常常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守柔而不爭,傷人於無形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虛可以承受百實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
比金錢地位更寶貴的東西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安心於做一個好人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幫助別人但不要說出來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困難是恩人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放下身段做高人
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吃了虧也要保持宏大器量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圓潤一些好做人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假設除自己之外別人都很聰明
和大怨,必有餘怨
別做需要他人諒解的事
老子的做人境界:笑看得失,順起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保持變化的心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謙虛謹慎,架子萬萬端不得
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自己的好處掩藏幾分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不要炫耀你的好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不要追逐別人認為好的東西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冷靜也是一種智慧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做大事要有大器量
聖人為腹不為目
人到無求品自高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子無
一無所有是驚喜的開始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大道要留三分給人行
強行者有志
當執著處,不可一味淡泊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迅速發展等於迅速破產」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得意處須及時回頭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藏起「受傷的手指」

⑧ 舉簡單地例說明什麼叫「上善若水」

活學活用道德經》:上善若水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原著實錄

《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經典解讀

宋王安石《老子注》說:「水之性善利萬物,萬物因水而生。然水之性至柔至弱,故曰不爭。眾人好高而惡卑,而水處眾人之所惡也。」

元吳澄《道德真經注》說:「上善,謂第一等至極之善,有道者之善也……蓋水之善,以其灌溉浣灌,有利萬物之功,而不爭處高潔,乃處眾人所惡卑污之地。」

清王夫之《老子衍》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

說文釋義

最好像水一樣,有利於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

老子認為,水處在眾人厭惡的低下之地,已經接近道了。

老子對「上善若水」的進一步解釋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說:安於應處的地位,心像深淵一樣清靜,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事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於把握行動的時機。正因為不強求結果,才不會招致怨恨。

活學活用我們處在一個競爭社會,「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不爭就無法成名,不爭就無法致富,不爭就無法享有權力。那麼,老子強調「不爭」,強調「居眾人之所惡」,難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墮落?非也!老子所說的「不爭」,並不是放棄競爭,而是「不爭之爭」,這是一種追求卓越的高效競爭手段。

為什麼呢?人並不是一種純理性動物,多數情況下,「跟著感覺走」,而不是按智慧辦事。常人的習慣是,依附權勢人物,抱名人的大腿,看見利益就蜂擁而上,你爭我奪。假如你像常人一樣做事,結果也會像常人一樣,互相打得頭破血流,所得卻十分有限。

最聰明的辦法有兩種,第一種辦法是幫助他人獲得利益而不是奪取他們的利益,這樣,他們就會忠誠追隨你。「得人之力者無敵天下也;得人之智者無畏聖人也」,只要得到他人助力,你的成就將遠在眾人之上;第二種辦法是安靜地呆在一邊,撿拾他人拋棄的或看不見的利益。這也是「不爭之爭」的策略,你的收獲將遠在常人之上。

如何在「不爭之爭」中獲勝?老子提出了7種手段: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

什麼是「居善地」?也就是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說通俗一點,就是「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哪裡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呢?這很難一概而論,關鍵看自己的才能是否與這個位置相稱,自己的價值觀、個性能否與這個團隊相容。如果站錯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會有危險。

站位是否恰當,不完全取決於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勝任宰相,在商紂王手下卻連一個小官也當不好,只好溜之大吉;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貪贓枉法,卻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魚得水。這是價值觀是否相容的問題。個人價值觀與團隊價值觀的相容性,是我們在選擇人生站位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應該注意:如果一個才能平平的人能夠如魚得水的話,這個團隊的遠景不容樂觀。姜子牙逃離商朝,陶淵明隱居田園,因為他們知道那不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這都是「居善地」的典型例證,值得我們借鑒。假設我們服務的公司以損害消費者利益的非法手段斂財,無疑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你就應該考慮一下這是不是你應該呆的地方了。

還應注意: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絕不是固步自封。人應該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才能,以便勝任更重要的工作。一個人滿足於已知的知識,讓大好年華在平庸中度過,那並不是真正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

古時有一位官員,早年為國王立過功,但此後十多年未獲升遷。一些原來職位比他低的人,漸漸地成了他的上級。這位官員對自己的境遇很不滿意,一天,他向國王抱怨說:「您用人好比堆柴草,總是把後來的放在上面,把壓在下面的人全忘了。」

國王說:「並不是我把你給忘了,我是不敢荒廢公事啊!天下日新月異,每天都會產生新事物,發生新問題,需要新的知識來履行職責。所以,我只能錄用具備這些新知識的人才。你呢,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優哉悠哉地過日子,何曾在學習上用過一點心?人不能沒有學問,也不能不長學問啊!聽了你剛才講的話,我覺得你近來更沒有學問了!」這位官員慚容滿面,不禁低下了頭。

這位官員不願被壓在別人下面,卻不努力讓自己的才能處在別人上面,正好是「居善地」的反面典型。
像深秋的水一樣清澈平靜

什麼是「心善淵」?也就是說,心要像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受外界環境所擾。在紅塵之中,如何能避免受到污染和驚擾呢?這需要將一顆心修煉得像磐石一樣穩固。

古時有一位名叫牛弘的高官,每天坐牛車去上班。他的弟弟比較頑劣,不讀書,好習武。有一天,牛弘出門辦事,弟弟喝得酩酊大醉,乘著酒性在院子里練箭法,不想一箭將牛射死了。他知道闖了禍,嚇得趕緊躲起來。

牛弘辦完事回來,妻子忙向他告狀:「叔叔耍酒瘋,把牛射死了。」

牛弘若無其事地說:「牛射死了,就做紅燒牛肉吃。」

妻子頓感無趣,低著頭,一言不發地走到廚房,做紅燒牛肉去了。過了一會兒,她又走到丈夫跟前,抱怨說:「牛肉太多了,紅燒不完。」

牛弘正在看書,頭也不抬地說:「紅燒不完,就燉湯喝。」

妻子越發無趣,只好去燉湯。過了一會兒,她覺得這事還得說說,又向丈夫發牢騷:「一整頭牛呢,燉湯也太多了!」

牛弘淡淡地說:「燉湯太多,就做干牛肉吃。」

妻子覺得丈夫的涵養功夫真高,相比之下,自己就差得太遠了,很是慚愧。自此,她再也不提射牛的事。他的弟弟呢,覺得哥哥真有涵養,這都是讀書有學問的緣故啊!自此,他收起頑心,發奮讀書,終於成了一個有出息的人。

牛弘處理問題的方法未必最佳,但他這種不受外界情況所擾的涵養功夫,真可以算得上「心善淵」了。

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嘉許

什麼是「與善仁」?也就是說,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要理解和嘉許。許多人對強者能保持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心存輕視;或者對弱者表示親近,對強者卻心存排斥。這不是真正的「與善仁」。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如果你對強者、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眾之力,無所不成。

春秋時,田忌離開齊國逃亡到楚國,楚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並詢問齊國的軍事情況。田忌說:「如果齊國派申孺為主將,楚國只需出兵5萬便可凱旋而歸;如果齊國派田居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兵20萬,方可不分勝負;如果齊國派眄子為主將,楚國就要出動全國軍隊,就算這樣,也僅僅能夠免於亡國。」

楚王問為什麼?田忌說:「申孺這個人,狂傲自負,既慢待能人,又輕視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願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戰必敗;田居這個人,為人正直,禮遇能人,但輕視庸人。能人願意為他效力,庸人卻離心離德。所以,我料定他勝負各半;至於眄子這個人,既尊敬能人,又愛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願意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與他交鋒,僅僅能夠倖免於難罷了!」

後來,齊國派申孺為將攻楚,楚王聽從田忌的建議,僅派5萬人迎敵,大獲全勝。後來齊國派眄子為將攻楚,楚王親自掛帥,出動全國軍隊迎敵,仍然失敗,僅免於亡國而已,就像田忌事先預言的一樣。

眄子這個人,尊敬能人,愛惜庸人,真算得上「與善仁」了。

言必行,行必果

什麼是「言善信」?就是說話要講信用。人世間的道理,就像那條物理學上的定理: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麼,也會得到什麼。一個人不受信任,是因為他不講信用;反之,一個人受人信任,是因為他說話算數。這個道理將在後面加以論證,在此不必贅述。

用業績說話

什麼是「正善治」?就是忠於職守,用業績說話。古今中外,無論什麼事物都可能過時,無論什麼理念都可能更新,就是「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如果用業績說話不靈了,說明這家公司、這個團隊該倒閉了。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不必存任何僥幸心理。

做力所能及的事

什麼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它理解為有辦事才能也未嘗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對事情難易程度而言的。如蘇東坡所言:「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們想不想做的問題,確實力有不逮,也沒辦法。但有些事我們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強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什麼是「動善時」?也就是合理把握辦事時機。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什麼時機才合適?這完全取決於各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有的人卻讓事情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

如果我們的眼光與閱歷不夠,如何做到「動善時」呢?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對他人有利,它總是合宜的。美國企管專家史蒂芬·柯維說:「為自己著想也不忘他人的利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一個聰明人,不會嫉妒別人的收獲,他們總是考慮如何幫助他人獲益而不是奪取別人的利益。這正好符合老子「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原理。

透點提醒不戰而屈人,不爭而獲利,是成功的上上之法。

⑨ 《道德經》全文概括

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不分章。後分為81章,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經》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它文約義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蓋百家、包容萬象,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介紹: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後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基本內容:

《道德經》基本內容大體可分三個方面:

•一、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則

1. 道的運動法則───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動

2. 道的應用法則──為無為,弱者道之用

3. 道的和諧法則──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

••二、遵循道修身處事三大要點

1. 寬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2. 清心寡慾是修身養性之要

3. 謙虛柔和是立身處事之則

••三、遵循道治國安民三大原則

(1) 應天順民,無為而治:

(2) 見素抱朴,淳樸民風:

(3) 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由《道德經》看老子思想:

《道德經》反映出老子的哲學思想,作為老子的傳世之作,雖僅有五千餘字,但字字珠璣,為世人所贊頌。正如托爾斯泰所說:「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研讀《道德經》,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佳途徑。

在老子的思想中,辯證觀點是其重要特色。《道德經》第二章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說法,提出辯證的觀點,這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尚屬首次。老子認為,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於世,矛盾的事物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互為依託才求存。同時,老子認為對立的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且這種轉化沒有極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豈無善?善復為妖。」在《道德經》中,類似的表述還有很多。「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隱無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由此可見,老子「物極必反」的思想貫穿《道德經》,而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老子的又一重要思想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神靈,但是存在著道法。「道法自然」,所謂的「道」就是指自然的法則、自然的規律。在老子看來,天地是萬物的主宰,自然道法是世間一切事物的准則,任何人都無法超脫自然的規律,也就是所謂的「道」;只有順應天道,才能謀求長久。這一觀點在《道德經》中多處體現,如第七章的「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等。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在於一個「恆」字,即要求順應「道」以謀求自身的「恆」,這樣的理解與解釋對後世影響深遠。

「無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觀點,也是老子「無為」思想的重要應用。「無為」不是簡單的無所作為,而是指一種態度、一種處世哲學,即不苛求、易滿足。我認為老子的「無為而治」不是指統治者的「無為」,而是統治者「使民無為」。《道德經》第三章中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便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最直接體現。從當今時代背景看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謬的;但按照封建統治時期的時代特點與社會背景,「無為而治」是統治階層絕佳的政治手段。曾國藩「老莊為體,儒墨為用」的說法就是很好的證明。

在老子的思想中,陰柔美又是一大特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人生應該像水一樣柔和,順應自然的法道,因「不爭」而「無尤」,從而長久。這與其「道法自然」的觀點是一致的。老子又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這又體現出其思想中陰柔的一面。總體來說,陰柔美貫穿整部《道德經》,老子宣揚一種陰柔的思想與姿態,順應自然、順應天道,從而「致虛極,守靜篤」,達到完滿的生命狀態。老子的思想是一種生命的美學。

總的來說,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辯證的哲學認知、「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陰柔的生命美學,此外還有眾多細節的內容。作為中國古代智慧的先哲,老子為世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

影響:

全面理解老子哲學思想,修身處事治國平天下 :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老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以及流經幾千年形成的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永不泯滅。

人們常常要求哲學不要在"形而上學"的迷霧中周旋,而應向現實生活奉獻確切的知識,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為准則。其實老子早就對世人明確指出了安身立命與處世治國的正確策略,只是因為中國歷代都是君王專制,而老子政治的基點卻是以民為主,若公開倡揚老子之學,實在難以名正言順,然而治國富民卻又離不開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這么一種現象:凡是撥亂反正的時代,必定以道家學術為師法,到了太平時期,便"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了。

老子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規律從渾沌的整體中分離出來,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論延伸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社會政治論,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東西。它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為後人認識事物,處理與事物的關系,規范人類自身行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則,我們若能理解,則將智周萬物,微妙玄通;為人處事的三要點,我們若能厲行,則將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國的三原則,我們若能實踐,社會則將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若能對老子之道"活學活用"便可如莊子所謂:"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老子思想對後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對個人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影響。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托爾斯泰說:「孔子對我的影響很大,老子對我的影響巨大。」老子「致虛極,守靜篤」的生活態度與「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總能給人以啟迪,使人加深對生命的認知、感悟生命的真諦。在哲學范疇內,老子的辯證法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尼采曾這樣評價《道德經》:「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對西方哲學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在政治方面,雖然中國自漢代開始主體提倡儒學,但在這背後總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子。南懷瑾在《老子他說》中寫道: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的時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李隆基所說的「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也體現出老子的觀點。可以說,老子思想在封建統治中被廣泛應用,對中國古代政治影響巨大。

老子思想對古今中外產生了深遠影響,意義重大。

結語:

且拋開老子思想對當今政治、哲學的意義,就精神層面而言,當代社會物質生活富足,但精神文明匱乏,人們急需填補精神層面的空虛。老子的「無為」思想代表著一種生命智慧與態度,更代表著一種生命的高度。老子的思想,可以消除人們的浮躁與不安,讓人更好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感恩生命、享受生活。老子思想的意義與價值在當今社會非同小可

⑩ 孫子兵法(24):奇正相生,活學活用

原文: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譯文:

大凡作戰,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戰,而用奇兵去出奇制勝。善於運用奇兵的人,其戰法的變化就象天地運行一樣無窮無盡,象江海一樣永不枯竭。象日月運行一樣,終而復始;與四季更迭一樣,去而復來。宮、商、角、徵、羽不過五音,然而五音的組合變化,永遠也聽不完;紅、黃、藍、白、黑不過五色,但五種色調的組合變化,永遠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過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組合變化,永遠也嘗不完。戰爭中軍事實力的運用不過「奇」「正」兩種,而「奇」「正」的組合變化,永遠無窮無盡。奇正相生、相互轉化,就好比圓環旋繞,無始無終,誰能窮盡呢。

解讀:

上面這一段為《孫子兵法·兵勢篇》第二段,講的是用兵分「奇」「正」,二者也可以相互轉化,變幻無窮。

這段也是被誤讀最多的,大多數都認為「奇」為「出奇(qi)制勝」中的「奇」,實際上應該理解為「奇(ji)數」中的「奇」。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為取天下。」 這也是最早出現「奇」「正」的說法。孫子把其運用到兵法當中,這也是別出心裁。

通常認為,常法為正,變法為奇。在用兵方面,用於守備、相持、箝制的為正兵,用於機動、預備、突擊的為奇兵;在戰場上,正面交戰的為正兵,其它的為奇兵;在戰術上,按常規作戰方略進行作戰的為正兵,其它特殊戰法破敵的為奇兵。

總的來說,熟讀兵法的人比比皆是,但真正能運用兵法打仗的世人寥寥無幾,那都是因為生搬硬套的緣故。兵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領會兵法,不迷信兵法,拘泥於兵法,運用兵法於無形之中,這才是最高境界。

韓信的「背水一戰」就是「以正合,以奇勝」的典型正面案例,而趙括的「紙上談兵」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韓信在作戰方略中,不僅僅就靠一萬兵力背水列陣,他還分出另外兩路,他自己帶一兵馬,半夜派出一支二千人的兵馬埋伏在井陘口。

再看看「奇正」是如何轉換的,剛開始,背水列陣的為「正」,其它為「奇」;後來他自己帶領的一路兵馬出來表演了,這一路為正;交戰開始,他帶領的和背水列陣的合為一路為「正」;趙軍潰逃,背後埋伏的就成了「正兵」,他在後面追擊就成了「奇兵」。

這就是所謂的「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一個出名的將帥,作戰指揮上必須懂得「常法」與新創「變法」互為彌補,從實際出發,當正則正,當奇則奇,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領會了用兵打仗的奧妙精髓。

現在看來,趙括只知道「紙上談兵」,完全不懂兵法運用之妙,根本不懂「奇正相生」,失敗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當然我們讀兵法不能僅僅停留在兵法上,運用到生活中,這就是「活學活用」。

先來看看,我們常常拿來調侃的一個故事:一筐魚和一根魚竿,讓人只能選擇一樣,到底選哪個?

首先來看,這就是個開放的問題,因為沒有限定實際條件,於是就有了五花八門的答案,答案卻各有道理。

如果在沙漠里沒有吃的,威脅生命的時候,當然選擇一筐魚;如果在海上,一筐魚又不夠吃到岸上,當然選擇魚竿;如果在不威脅生命的條件下,那就簡單多了,選魚竿的可以繼續去釣魚,選魚的可以直接拿回去吃了,也可以拿去賣了,買更多魚竿……

生活其實就是跟讀兵法一個道理,奇正相生,活學活用,不拘泥、不死板,方能成就自己。

就好像這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要靈活應對。路既然走不完,那我就只走好自己的路;河過不了,就掉頭。

熱點內容
采礦權司法拍賣 發布:2025-01-14 02:10:24 瀏覽:637
合同法分類 發布:2025-01-14 01:13:24 瀏覽:533
理財代持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01:09:07 瀏覽:12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體包括哪些分類 發布:2025-01-14 00:50:06 瀏覽:614
勞動法企業如何辭退職工 發布:2025-01-14 00:42:44 瀏覽:520
政府出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3 23:49:18 瀏覽:957
法院馨華園 發布:2025-01-13 23:31:48 瀏覽:389
道德與法治的關系論文 發布:2025-01-13 23:06:30 瀏覽:247
計件工資勞動法最新 發布:2025-01-13 22:57:56 瀏覽:945
如何扶起跌倒的道德 發布:2025-01-13 21:59:53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