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七信條

道德七信條

發布時間: 2023-02-13 04:15:15

㈠ 原始社會道德有哪幾條

文化人類學力量認為原始社會時對社會的控制則靠傳統和家長來維系,而無習慣法和政府權力。道德觀念在當時只是一種萌芽,如果說具體的內容可能有:人人平等、勞動成果平均分配、同姓不婚等。

㈡ 新聞道德的規范自律

瑞典不僅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新聞法規的國家(1766年,瑞典議會通過了《報業自由法案》),而且又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新聞道德自律的國家。1874年,瑞典政治傢俱樂部成立後就制定了職業守則,對報業行為進行規范。但是,在西方新聞界,最具影響力的還是美國某些著名報人、學者和新聞團體制定的道德自律信條。比較突出的,一是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瓦爾特·威廉(Walter Williams)手訂的《報人信條》(今譯《報人守則》,手訂時間一說1908年,一說1911年)。《守則》第一條「我們相信,新聞事業為神聖的職業」,可以想見新聞事業在威廉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要以此喚起新聞從業人員對新聞事業的熱愛,以及社會對它的尊重。《守則》譯成幾十個國家的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二是美國報紙主編人協會制定的《報業信條》。該協會成立於1922年,次年就通過了由《紐約地球報》總編輯、美國報紙主編人協會倫理標准委員會主席瑞特起草的《信條》。《信條》1975年修訂,除前言外,有7條,要點是:責任;新聞自由;獨立;誠信;公平;正直;莊重。《信條》在世界上也廣為傳播,被許多新聞學著作引用。
在美國,許多新聞單位還制定了自己的道德信條。美國報紙主編人協會委託菲利浦·梅爾(Philip Meyer)教授1983年做的一項調查指出,全美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報社制定了成文的倫理規約。
其他西方國家的新聞媒體和新聞團體一般也都制定了不同形式的自律信條。就新聞團體而論,在日本,以日本新聞協會1946年制定的《新聞倫理綱領》(1955年補正)最為著名。1958年該協會又制定了專門的《廣告倫理綱領》。1963年英國新聞記者學會制定了《英國報人道德規則》;在法國,有法國全國新聞記者聯合會於1966年修訂公布的道德信條;在聯邦德國,無報業信條,但德國雜志組織1957年12月通過了道德信條;在義大利,有義大利全國報業新聞評議會1957年宣布的10條職業道德自律信條;在加拿大,有加拿大法人報人協會1964年2月在蒙特利爾舉行年會通過的《報業廉政章程》;在澳大利亞,有新聞記者協會制定的道德信條。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和國際合作日益加強,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區域性、國際性的新聞組織。一些新聞組織制定的自律信條,成為規范組織成員職業道德行為的准則。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國際交流問題研究委員會編撰的《多種聲音 一個世界》一書提供的材料,1926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一次泛美報界會議所通過的新聞人員的道德守則,被認為可能是最早的一項國際性的新聞道德准則。這個守則後來為1950年10月在紐約舉行的泛美報界會議重申並通過,把它作為美洲報業協會的信條。

㈢ 古代男女應遵守的道德分別是什麼

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的《女史箴圖》描繪的是古代婦女應當遵守的道德信條,是根據西晉大臣、文學家的諷諫賈後的辭賦《女史箴》畫的一卷插圖性畫卷。

㈣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主要內容是什麼

所謂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是指馬克思主義對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職業道德觀則是馬克思主義對新聞工作者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聞職業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包括馬克思主義對新聞職業道德原則、道德權利、道德義務和道德規范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看法。

在馬克思主義關於新聞職業道德的一系列觀點和理念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其基礎和核心,它是決定和統率其它內容的東西。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是無產階級各項事業的基本方針,同時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共產黨宣言》,第36-37頁,人民出版社)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共產黨人是為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利益而存在,而戰斗的。

毛澤東的表述則更加明確。他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他還說:"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第591、592頁,人民出版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但體現著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工作宗旨和工作方針,也包含著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它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內容。

1991年1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這個准則後來又經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兩次修訂,成為全國新聞界共同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條例

這個准則規定了對新聞工作者的六項基本要求,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這六條准則包括了對新聞工作者在政治、思想、業務多方面的道德要求,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及其行為實踐的一種具體表述和體現。六條准則集中表述了一個核心思想:即新聞工作者必須忠於人民、忠於祖國、忠於真理;必須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事實負責、對法律負責。它充分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新聞工作者在品質和作風方面的嚴格要求,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應當用它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回答時間:2007-7-2 11:46 |

我不是瞬弟弟

㈤ 簡述馬克思道德觀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 馬克思主義關於道德的起源、本質和作用的
基本觀點。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
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道德沒有強制性,它依靠社會輿論、人
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來起作用。道德是在人類社會的一定的生產
方式中產生,受人們的經濟關系的制約,並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
化。道德具有歷史性。和原始社會所有制相適應的是原始社會的共同道
德,它以氏族成員之間平等互助的關系和對民族的整體責任感為其行為
的規范。在階級社會里,道德具有階級性,統一的共同道德分裂為階級的
道德。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相適應,剝削階級的道德成為各社會形態中占統
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條是:「剝削有理」、「壓迫有理」、「人不為
己,天誅地滅」。與之相對立的是各社會的勞動者階級的道德,它們提倡勤
勞、勇敢、團結互助、反對剝削和壓迫。以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為行為准則
的資產階級道德是剝削階級道德的典型和最後一個歷史類型。以集體主
義為核心的無產階級道德即共產主義道德是勞動者道德的最高類型,它
根源於無產階級的階級地位和經濟條件,反映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
根本利益。
從總體看,道德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永恆的道德、超階級的道德是
沒有的。但是,為了保證人們之間的正常交往,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需要
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並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則,如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兒
童,尊敬長輩,講究衛生,反對流氓、盜竊行為等。盡管這些道德准則並非
道德中最本質的方面,而且在階級社會中也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但畢竟起
著約束不同階級人們行為的作用。道德具有歷史繼承性。一般說,剝削階
級的道德觀念為以後的剝削階級所繼承,而勞動人民的高尚品德則在勞
動人民中世代相傳。歷史上先進階級(包括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剝削階級)
道德中的某些積極內容,也可為後來的勞動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
並賦予新的階級內容。
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道德,對經濟基礎和整個社會的發展,
起著巨大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在:(1)統治階級通過本階級的道德理論

和道德規范為其經濟利益和政治統治作論證,批判不利於自己統治的言
論和行為;被統治階級則運用道德手段,呼籲為推翻與本階級利益根本對
立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統治而斗爭。道德成為階級斗爭的一種工具。(2)對
大量不觸犯法律的人們的態度和言行作出評價,從而在更大的范圍內調
整本階級內部人們的相互關系,消除本階級內部的矛盾,並對敵對階級施
加影響。道德對社會的發展,或起促進作用,或起阻礙作用。道德的社會作
用的性質,取決於它是否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需要,取決於它所反映的經
濟基礎的性質,取決於它所服務的階級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啟示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國民間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個意思。
為什麼有人會如此友善地考慮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麼,收獲的就是什麼。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復提倡「精神文明建設」。
我國產生過眾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賢,「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和「己達達人」的崇高典範。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當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時,心裡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痛苦、不安,於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27萬治水群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奮戰,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之後,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謠: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為民解災難。
實地觀測搞調查,團結勤快聽意見。
三過家門而不入,廢寢忘食瀝肝膽。
河道疏通水患滅,灌溉農田萬民歡。
到了戰國時候,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這件事,他誇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兩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欽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這種替別人著想的道德情懷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也有著廣泛的影響。據說國際紅十字會總部里,就懸掛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語錄,體現了人類對美好人際關系的嚮往。
恐怖主義是美國反對的,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反對的。恐怖主義的手段之一,是將無辜者押為人質。當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時就殺害人質以示儆。美國為了警告或報復伊拉克企圖暗殺布希前總統,派飛機前往襲擊。如果擊中了那些未遂的兇手,伸張了正義,這樣的行動可以為大家認可。可是事實上殺死的都是無辜百姓。這種行動和恐怖主義何異!從反對恐怖主義出發,最後自己變成了恐怖主義者,也是因為把「己所欲,施於人」推行得過了頭。

一個美國兵被殺,美國控制的新聞機構大肆宣傳,白宮和國會反映強烈,並且立刻在外交上有所反映。而一名索馬里百姓被殺,新聞里輕描淡寫地說一句,甚至連一句也不說,好像只是踩死了一隻螞蟻。人和人平等不平等,從這些比較里可以強烈地感覺到。這種行為,決策是錯誤的.
如果當地百姓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裡就不會發生內亂和飢荒。反過來說,如果當地人不懂得或不願實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不論國際社會如何干涉,動亂就不可能完全平息。有了這個認識,就會懂得,國際社會對索馬里的幫助只能限於緩解人民的痛苦,而永遠不可能是平息內戰。近年來聯合國的軍事行動十分頻繁,究竟什麼是這些行動的目的?它的界限何在?一方面應該從過去的軍事行動中汲取經驗,更重要的,是從法學、倫理學、哲學的深度上理解儒家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儒家道德的信條,經歷了兩千餘年的實踐考驗,而今愈益顯出它的哲學智慧。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看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句話,就可以使天下太平。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自己不想做和不願意做的事,都不要毫不顧慮的施加給別人,這是不道德的。這句話往往出現在古文中,這是古代大思想家們常常掛在嘴邊上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聽起來是多麼有道理,多麼正義。在我們現實社會中,也很需要這樣的胸襟,但我們誰能做到這點,誰能無私的為人民服務而從不抱怨呢?也許有這樣的人,但只是這12億人中的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這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當中無時無刻不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記得初中的政治課上老師曾說過:「社會上的各種競爭歸根是人才的競爭。」在這人與人激烈的競爭的同時,關系愈來愈遠,愈來愈陌生。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我們是父母的乖女兒,是爺爺奶奶的乖孫女,從小都是在他們的手掌上長大,從未受過任何委屈,也為干過任何粗活,從而養成了嬌慣、自私的個性,所以我們很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在學校里,我們都很自私的,除了學習和自己應做的事之外,好像都與自己無關。我們都很想把自己不想做和不願意做的事毫不保留的施加給別人,但與我們同齡的人有誰會這樣默默地承擔呢?在這世界上,有黑就有白,有丑就有美,有自私的把「己所不欲」施加給別人的人,就會有無私的把「己所不欲」默默的承擔下來的人。如果在我們周圍多一些承擔者少一些施加者,那麼人與人之間就不會這樣疏遠了,人們自私慾也會減弱,大家都無私的為人們服務從不計較,那世界該多麼和平!我覺得不只是人與人之間要以這句話為做人的標准,國與國之間也要遵循這個道理,否則會引起世界人民的不滿。例如在當今之世,民族國家仍是國際關系的主體,國家利益確實應該是每個國家的首要考慮。益」。也是基於這樣的思路,以所謂「無賴國家」的導彈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為借口,美國強化了推行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而對其可能給世界安全帶來的後果不管不顧。人們不禁要問,美國在談自己的國家利益之時,是否也應考慮和尊重其它國家的利益,而不應以損害別國的利益來追求自己的絕對安全呢?當年林肯總統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曾在政治、軍事和外交上同製造「兩個美國」的陰謀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他在斗爭中留下了這樣的名言:「美國人民在地球上佔有和居住的這片土地只能作為『一個民族大家庭的家園』,不能夠作為兩個或者更多民族大家庭的家園。」今天,美國某些人應當從這段歷史中得到啟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們這樣的做法會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滿。
為了世界的和平和身邊人們更美好的生活讓我們來努力做一位「己所不欲」的承擔者吧!

㈦ 社會主義道德信條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的信條就是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這是我們風險奉行的主流價值觀。

㈧ 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什麼是中國傳統道德.中國傳統道德具有哪些內容。公、善、誠、義、孝、仁、忠等等,都是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傳統的中國道德。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在現實生活中,在立交的教化下,有了特有的義氣:對國家民族——盡忠義,對父母長輩——行孝義,對親人——重情義,對朋友——講信義。人們義不容辭、見義勇為、伸張正義、施行道義直致捨生取義。「為義」已成為整個社會道德的重要信條,「捨生取義」的高尚境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國捐軀、為民獻身。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還有
(一)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基本內容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一般說來是指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精華。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主義思想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核心及其一貫思想,就是強調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的整體主義思想。《詩經》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賈誼講的「國耳忘家,公耳忘私」都不斷強調著一種為整體而獻身的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

宋代名將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主張;

文天祥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親歷危難,吟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

明末顧炎武則以天下為己任,高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代林則徐主張「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與何香凝夫婦,留下了著名的詩句:「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取中華史上名」等等。

這些詩句都顯示了強烈地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獻身的精神。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依靠這種精神,無所畏懼地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光照日月,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譜寫了一曲又一曲高亢激越的整體頌歌。

2.推崇「仁愛」原則,強調人際和諧

「仁」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倡「仁者愛人」,認為「仁愛」是人我關系的准則。「仁」既是一種人際關系的准則,也是實行這一準則的普遍的方法原則。「己欲立而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既是一種最高的道德原則,又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品質,在人我關系中,惟有從愛人出發,才能達到「人恆愛之」的彼此相愛的和諧關系。

「己欲立而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要想立足社會達到理想目標,同時也要使有關的人立足達到目標。

在孔子看來,以愛人作為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即可融洽和諧;如果整個社會都建立在人人愛人的基礎上,那麼社會自會太平。它提倡人與人相愛,尊重人的價值、同情人、幫助人,體現了古代的人道主義精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它對於協調人際關系和維護社會制度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3.提倡尊老愛幼,強調人倫價值

從《尚書》中最早提出的「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開始,到孟子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關系,再到《禮記·禮運》中所強調的「十義」,既所謂「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義、婦貞、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等,從各種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規定了封建社會中最基本的人倫要求。維護封建制度,是這些關系中的糟粕,應當加以剔除,但就其中強調的父子有親,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如能賦予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涵義,對於維護社會秩序和改善人倫關系仍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在人倫關系中,儒家特別重視父母同子女的關系,即所謂「父慈子孝」。撫養子女和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人倫關系中最重要的要求。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淳樸而美好的思想情感和傳統美德。「孝」被稱作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發點。《論語》中有「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歷代統治者把提倡孝道、孝行作為立身教民之本,建國立邦之基。孝道除適應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外,在廣大人民群眾中也有較深厚的社會基礎。「孝」還規定了做子女的家庭義務:

首先在生活上要「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其次在態度上要恭敬,「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父母的贍養,只有從深愛出發,才能有和氣悅色、承順父母之心。父母有過應當勸諫,但要注意態度,不可強違父母之意。這些道德觀念對調整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加強家庭和睦,維護社會的穩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4.注重大義,講求奉獻

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儒家傳統倫理認為:

(1)在「義」和「利」即道德原則和個人私利發生矛盾時,應當「義以為上」,「義以為質」,「先義後利」。這是孔子處理義利關系的基本准則。

(2)在遇到可得的利益時,要「見得思義」和「見利思義」,主張「義然後取」,反對「重利輕義」和「見利忘義」的思想行為,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3)把追求仁義之德看作君子的崇高品格,要求君子處處要唯義是從,時刻不忘按義字從事。在必要的時候,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注重大義講求奉獻的高貴品格,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 ,並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形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5.注重道德踐履,強調自我修養

注重道德踐履即強調道德主體在完善自身中的主體能動作用。古代主要有以下道德修養的方法可供借鑒:

(1)立志樂道

立志,是指一個人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遠大的理想。樂道,是指一個人要有堅定的信仰和崇高的情操。

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不可奪其志也。」說明了立志的重要性。

(2)克己內省

克己,指一個人要有理智,即理性修養,並能在理智或理性修養的指導下克制自己,使思想言行符合道德要求。

內省,是指一個人能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與不足。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視、聽、言、行都自覺的做到符合道德規范,這就是具有仁德修養的表現。孔子的學生曾參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往不信乎?傳不習乎?」強調自己每天都要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反省檢查,以求在道德上不斷進步。

(3)改過遷善

改過,是指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與錯誤;

遷善,是指如何對待別人的優點。

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改之為貴」。還說「三人行,必有吾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意志磨礪

意志磨礪是指後天的環境對促進人的道德修養和聰明才智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篤實躬行

篤實躬行是指對道德觀念、道德規范具有忠誠老實的態度和躬行踐履的行動。

第一、慎於言,敏於行。強調慎言敏行,少說多做。

第二、言必信,行必果。是更高層次的要求,須做到言而有信,表裡如一。

㈨ 道德信條有哪些(越具體越好)

——讀約翰.密爾《功利主義》

倫理學是研究道德的科學。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學體系,一般都應該包含兩大部分:規范道德和理論倫理(道德哲學)。前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應當怎樣做。後者則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說來,道德信條體現在一定的風尚習俗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道德箴言,從現實生活中將它們整理歸類並不難,問題在於這些箴言和信條的依據。所以後者才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們不僅需要了解人的行為怎樣才符合道德,而且還要進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為道德。

具體的道德規范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用這些規范作為准繩;可是要判斷已知的道德規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為標准,應當尋找道德以外的淮繩,即道德的目的性。

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認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趨樂避苦的。密爾認為這是一個公理,是經驗事實。他說:「只有人真正見到這個東西才能夠證明這個東西是見得到的,只有人聽到這個聲音才能夠證明這個聲音是聽得見的,同理,我覺得只有人真正慾望這個東西才是這個東西是可欲的那個意見所可有的證明。」這就是說,快樂之所以是人的最終目的就是因為人們在事實上是以此為目的的。對於快樂的可欲性,密爾說:「不是極樂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暫,快樂多而有變化,並且主動的快樂比被動的斷然佔多數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間有一些片刻的極樂。」人追求的快樂本質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爾反駁責難者道,如果說快樂論是豬的主義,不是功利論者把人降格到豬的水平,而是那些攻擊者把人與豬等同起來了,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除了享受豬的快樂之外.好象就沒有別的快樂可享受似的。

密爾認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於乃是追求快樂的工具。而公道與否的外在標准則是功利。人們認為不公正的行為往往是人的自由權利受到侵犯,或者財產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別得到他應得的東西,或者一個人得到了他不應得的東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為恰好反過來:留重別人的自由和財權,獲得自己應得的一份,守約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為必需,還在於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建立友誼,制訂契約。社會生活關系決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於確保這種關系。只有無損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證。

那麼,既然人人追求快樂,道德的普遍約束力又從何而來呢?這要靠理性的利害權衡,靠人類以往的全部經驗。——這是密爾的所謂「聯想原理」。「人類由經驗知道各種行為的趨勢;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並一切道德上規律都是依據於這種經驗的。」通過以經驗為依據的理性權衡,我們就能知道獲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這個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歸根到底不過是對最好的行為方式的認識和規定。我不說謊,因為我的理性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比說謊帶來的好處大得多;我不偷竊,因為我知道,偷竊是要受到懲罰的,況且我也有自己的財產要保護;我反對某些個人侵害公物,因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總之,目的論使我知道我該追求什麼,理性讓我知道我該怎樣追求,由此產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義理解為利己主義,那就錯了。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密爾說:「功利主義認為行為上是非標準的幸福並不是行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與這行為有關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義需要行為者對於自己的與別人的幸福嚴格地看作平等,象一個與事無關而仁慈的旁觀者一樣。從拿撒勒的耶穌的黃金律內,我們見到功用倫理學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樣,愛你的鄰人象愛你自己。做到了這兩件,那就是功用主義的道德做到理論的完備」。根據聯想原理,外在事物與人本性的某種願望有著真實的聯系.密爾認為這一自然基礎就是人類的社會感情,「人是天然的社會動物」,人的社會性深入人的情感就形成人的社會感情。這是產生利他主義的心理基礎。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會產生出公共利益為他們的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形成使「他們自己的目的和別人的目的變成同一了;至少他們暫時覺得別人的利益就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一切對社會的聯系的加強,並社會的一切健康的發展,使人人覺得在實際上顧到他人福利於自己更為有利。這種加強與發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與別人的福利化為一體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變越對別人利益加以實際上的重視。他後來就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然重視別人的人」。社會產生合作,合作產生共同利益,繼而產生共同的追求目標。這是利他主義產生的社會基礎。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統一。

因此,密爾主張要盡可能地保證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合諧一致。他說,要使人們將最大幸福主義作為自己的實踐道德,「功利主義有兩個訓令:第一,法律與社會組織應該使個個人的幸福或利益,盡量與全體利益調合。第二,教育與輿論對於人的品格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在達兩方面應該利用這種影響在人心中把他一已的幸福與全體的幸福緊密聯結。尤其是,為關顧全體幸福而應有的那種種積極的與消極的行為,應該與他自己的幸福相聯系。」

那麼,道德規范和道德原則該如何實施呢?密爾認為道德習慣的形成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利用外部制裁,造成苦與樂同道德之間的倫理聯想,從而使遵循道德成為習慣。第二,廣泛的社會生活、共同的利益把人們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個人身上培養一種社會感情即在個人的心目中既有自己的分量,亦有他人的位置。

功利主義由邊沁創立,密爾發揚廣大,成為體系。盡管今天功利主義作為學派早已不復存在,然而,功利主義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極有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在約翰.密爾的這本著作中,功利主義倫理觀發揮的淋漓盡致,其銳利的論戰筆調和完備的理論體系,更令人倍加嘆服

道德概念:

道德概念反映社會道德現象的一般特徵和本質特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道德認識形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應當重視青少年一代道德概念的教育。

在我國青年和少年兒童心目中,對道德和不道德的理解,就其反映的內容說,是非常近似的。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社會風尚和學校教育的一致影響下形成了我國學生道德的共同傾向。對297名小學生和中學生所做的關於什麼是遭德和不道德的行動的間卷調查表明,我國青少年兒童對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動的理解,盡管低年級兒童所陳述的具體行動情節不及高年級學生所陳述的詳細,前者所涉及的范圍也不及後者所涉及的廣泛,但他們所陳述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行動的內容卻具有很大的共同性。青少年兒童心目中的道德行動,93%是屬於「助人」「為公」和「誠實」三類;不道德行動的70%是屬於「損人」「損公」和「不誠實」三類。他們所涉及的絕大多數是屬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道德問題。

道德概念的掌握是在個體發展過程中逐步完成的。關於兒童是非、好壞概念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是非、好壞概念,最初必然是具體的和特殊的。兒童對是非、好壞的意義的認識同他家長的禁止與許可有關。「好」就是那些得到表揚、贊許和許可的事情,而「壞」就是那些帶來懲罰、斥責或不再受鍾愛的事情。大約到了九歲,一般兒童就按照他自己直接的個人關系去想像是非。比如打翻飯菜、打人罵人、從家裡逃出去等就是這一年齡兒童能夠自己列舉出的壞事或不道德行動。這些顯然是父母和教師的經常禁止的結果。大約九歲以後,道德概念就變得更概括些。他們自己能舉出偷竊和打架這類過失,而不限於那些打人、罵人、拿別的兒童的玩具等具體事情。直到青年後期,他們才會認識諸如虛偽和自私等更概括更抽象的事情。

有人就中小學生對抽象道德概念的理解進行了研究,發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對勇敢、負責和友誼等抽象道德概念的一些認識特點。研究者指出,從兒童對道德概念所下的定義來看,發展的一般趨向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大多隻能指出概念內涵的特殊的、具體的方面,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學生已能從概念內涵的多方面因素中加以概括,指出概念的本質方面。從兒童對故事情節中主人公的道德品質的判斷上看,小學低年級兒童是從行動的後果、行動的外部現象上去理解道德概念的,少年和青年就逐漸傾向於從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和內部動機等內心世界方面去理解道德概念。

學生的道德認識常常有許多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例如有些學生把尊敬老師錯看成是「逢迎」「拍馬」;把向老師反映某同學的錯誤行動說成是「出賣朋友」,把對這種錯誤行動保持沉默說成是維護朋友間的「忠誠」;把破壞紀律當作「英雄行為」;等等。產生這些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由於不良環境的影響,有的可能是由於教育工作上的缺點,但也有的可能是由於未能正確掌握道德概念或沒有把道德知識變成個人行動指南的緣故。教師要針對產生某種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的原因設法予以糾正。

道德概念是從具體的道德情境里的一些共同因素中抽象出來的。在具有明確而一貫的道德規范的情況下,在言行大體一致的環境中,兒童的道德概念,一般說來,就比較容易形成。反之,兒童倘若生活在另一種情境中,比如說,母親說對而父親說錯,今天說好而明天說壞,家庭和學校支持完全相反的道德准則,或者一個人說的和他做的相矛盾,那麼,在這樣的情境中要使兒童產生明確的道德概念,無疑是比較困難的。

學生要完成道德概念的這種抽象,並使自己所掌握的道德概念能成為行動的指南,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道德經驗、道德知識和道德行動的實踐。此外,一定程度的成熟和智慧也是必要的。這樣,他們才會具有從各種不同的道德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道德原則,以及把抽象的道德原則遷移到其他的具體道德情境中去的能力。

《心理學》伍棠棣等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㈩ 道德特殊本質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道德的特來殊本質是指道德作為自人類社會一種特定的、具體的意識形態所具有的不同於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特殊性質。

主要表現有: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規范調解方式。道德是一種由原則、規范、意識、信念和行為習慣構成的特殊的調解規范體系,具有特殊的規范性。

(1)道德是一種非制度化的規范。

(2)道德是一種非權利規范。

(3)道德是一種內化的規范。

其次,道德是一種時間精神。道德不僅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一種特殊的調解規范體系,而且是人類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類完善發展自身的活動道德作為實踐精神是一種價值,是道德主體的需要同滿足這種需要的對象之間的價值關系。

熱點內容
勞動法企業如何辭退職工 發布:2025-01-14 00:42:44 瀏覽:520
政府出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3 23:49:18 瀏覽:957
法院馨華園 發布:2025-01-13 23:31:48 瀏覽:389
道德與法治的關系論文 發布:2025-01-13 23:06:30 瀏覽:247
計件工資勞動法最新 發布:2025-01-13 22:57:56 瀏覽:945
如何扶起跌倒的道德 發布:2025-01-13 21:59:53 瀏覽:403
夢見自己當了法官 發布:2025-01-13 21:29:12 瀏覽:853
根據反補貼條例 發布:2025-01-13 21:17:25 瀏覽:597
酒店總經辦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3 21:06:14 瀏覽:973
法院駐場外包 發布:2025-01-13 20:58:10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