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51章
1. 《道德經》51-60章經典自譯
第五十一章 尊道貴德
道生成萬物,德養育萬物,萬物都有獨特的形態,順應時勢而成長。因此,萬物沒有不尊敬道、重視德的。道之所以受尊敬,德之所以受重視,就在於道德從不對萬物進行干涉,而是順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使萬物生長發育,使萬物成熟結果,使萬物得到撫養和保護。生養了萬物卻不據為已有,不居功自傲,不做萬物的主宰。這才是最偉大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天下萬物都有本始,這個始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萬物的根本,也就認識了萬物;認識了萬物,再謹守萬物的根本,那麼終身也不會發生危險了。堵塞嗜欲的孔,關閉慾念的心門,就可以終身沒有勞煩擾心的事。打開嗜欲的孔,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使你終身不可救治。能從細微處察見事理的叫作「明」,能夠守住柔弱的叫作「強」。運用外在的智慧的光』返照內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禍,殃及其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延綿不絕的常「道」。
第五十三章 行於大道
假如我有點知識,我就在大道上行走,怕的是走邪路。大路很平坦,而人卻喜歡走捷徑。朝政很腐敗,農田很荒蕪,倉庫很空虛,而穿著錦綉衣服,帶著鋒利寶劍,吃厭了精美飲食,佔有過多的財富,這就叫做強盜頭子。多麼不和乎道呀!
第五十四章 善抱大道
善建的不可拔除,善抱的不會脫落,子孫遵照這個道理祭祀永不斷絕。用這個道理修身,他的德就會純真;用這個道理治家,他的德就會有餘;用這個道理治鄉,這鄉的德就會久遠;用這個道理治國,這個國的德就會豐厚;用這個道理治天下,天下的德就會普及。所以,從個人去認識個人,從家去認識家,從鄉去認識鄉,從國去認識國,從天下去認識天下。我怎麼會知道天下是這樣的呢?就是用這種方法。
第五十五章 物壯則老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是個嬰兒。毒蟲不蟄他,猛獸不傷他,惡鳥不抓他,筋骨柔弱而小拳頭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是咋回事,而小生殖器常常勃起,這是精力充沛的表現。整天號啼而喉嚨卻不沙啞,這是淳和之極的表現。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認識到常的叫做明。貪求生活享受叫做災殃,慾望支配精氣叫做逞強。事物過分壯大就會衰老,可說是離開了道,離開了道就要早亡。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真懂得的不隨便亂說,隨便亂說的不是真懂得。堵塞嗜欲的孔,關閉慾念的心門;永遠也不顯露鋒芒,解除俗事的紛擾,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玄妙齊同的境界。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就不分親,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貴,不分賤。所以為天下人所尊重。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用正大光明的方法治國,用奇譎詭異的方法用兵,以不擾民來掌握天下。我怎麼知道會是這樣的呢?就是因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貧困;民間的武器越多,國家就越混亂;人們的技術越巧,奇怪物品越多;法令越分明,盜賊就越多。所以聖人說:我無所作為人民自然順化。我好靜,人民自然端正,我不加干擾,人民自然富裕,我沒有貪欲,人民自然淳樸。
第五十八章 福禍相依
政治寬松,人民就淳樸。政治苛刻,人民就狡詐。災害啊,幸福就在它身邊,幸福啊,災害就暗藏其中。誰知它最後會怎麼樣?它沒有定論。正常的可能變為反常,善良可能變為邪惡。人們的迷惑,由來已經很久了!因此,有道的人處事方正而不顯得生硬,雖有稜角也不會傷人,直率而不放肆,明亮卻不耀眼。
第五十九章 長生久視
治理百姓、養護身心,都不如吝惜精力更重要。愛惜精力,萬事才能早做准備。早做准備,就是厚積其德。厚積其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沒有什麼不能攻克就無法估計他的力量。無法估計力量,就可以治理好國家。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這就是根深柢固,長生久視的道理。
第六十章 治國烹鮮
治理大國好象煎小魚。運用「道」的原則去治理天下,那些鬼怪就起不了作用了。不僅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祗也不傷害人。不僅神祗不傷害人,聖人也不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人都不傷害人,所以人們就能彼此相安無事了。
.
2. 道德經(51)尊道貴德,而常自然
第五十一章 尊道貴德,而常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道生萬物,德育萬物,萬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物成長起來。
所以萬物無不尊道貴德。
道之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受珍視,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完全是順其自然。
所以道化育萬物,德蓄養萬物。
使萬物生長發育,使萬物長大成熟,使萬物受到撫養惠澤。
化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其功,導引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
這就是所謂的大德。
注釋
[1]勢:萬物生長的自然環境。
[2]爵:賜爵。
[3]畜:蓄養。
[4]養:愛養,養育。
[5]覆:維護,保護。
[6]玄德:上德,大德。
譯文
解讀心得
1.本章強調大道大德之自然而然,化育愛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引導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宰。這就是道德的大公無私,所以能成其大,是謂「玄德」。
2.道就在我們中間,無時無處不在,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只有順道而行,才能自然而然地獲得成功;否則,背道而馳只能是適得其反。
3.個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十分渺小,與道相比,我們無論有多大的才能,有多大的貢獻,都沒有資格驕傲自矜,所以,做人要謙卑自處,學道之包養萬物,這樣才能開拓更大的生命空間,獲得更大的人生自由。
3.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1、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4. 讀透《道德經》第51章:以德服人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成萬物,德養育萬物,萬物形成各種各樣的形態,自然環境使萬物成長。所以,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貴,是因為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使萬物成熟,撫育萬物,使其受到保護。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功績,引導萬物而不做主宰,這就是奧妙深遠的德啊。
天下萬物都是道生長出來的,所以稱「道生之」,萬物都要靠內在的德來畜養,所以萬物都尊道而貴德。萬物尊道貴德,但又不主宰和安排,老子認為這才是無為而自然的狀態。
我們現在所強調的德,一般是指個人的品德和德行,德是相比於能力的一種更高的形態,它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因此,有「以德服人」的說法,但被我們當成了一句玩笑話,用來調侃,它被咱們玩壞了。
孔子說,有才無德,小人也;有德無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聖人也。
這又回到了第49章關於聖人話題。
5. 道德經新解51章玄同
道德經新解51章玄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貴行不貴言。大道天機,只可神會,不可言傳。「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為言傳則流於炫耀,有違天理。另外,不合時機,不合對象的言傳,不會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誹語,被視為宣揚迷信或神秘主義,故不言。妄言者沒有真知,只是誇大其詞,或者憑空想像,乃嘩眾取寵而已。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是謂玄同。
兌:呼吸器官即嘴、鼻。門:能夠為外物誘發情慾的門戶。
「塞其兌,閉其門」。道德功修至胎息境界,不用口鼻呼吸而用肚臍或毛孔呼吸,關閉自我知欲的一切門戶,守住大道之境。這已不是練功的方法問題,而是由量變到質變修道有成的象徵。
「挫其銳,解其紛」。挫除了自我妄為之念,不爭不貪;化解了自我紛紛之想,無悔無怨。不合大道的自我主觀意願、情感,已徹底拋棄。
「和其光,同其塵。」自我目光統一於大道之光、真我之光,即主觀意識統一於客觀規律。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皆為大道之塵埃,我與大道同真,與萬物一體。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一切順其自然。
「是謂玄同。」自我之德統一於大道,完全揚棄自我,與真我同一,與宇宙同構而成為「神人」、「聖人」。
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朴,是自我之君。朴的取得,是自我之德同於大道的結果,是自我超脫了親疏、利害、貴賤乃至生死,達到物我兩忘,不為一切主觀的好惡、是非、美醜等情感所羈絆的成果。所以,對於自我而言,不可因得朴而與之親近,也不可因得朴而與之疏遠;不可因得朴而謀私慾,也不可因得朴而危害他人;不可因得朴而自以為貴,也不可因得朴而自以為賤。因此,成為天下最可貴的人。
本章論述了真人、聖人之所以為天下貴的品質。人生的真諦在於認識自我、超越自我,創造真我。只有重塑自我,才能與宇宙同心,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超脫自我的精神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才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這樣的人,必然成為社會上最可貴的人。
6. 《道德經》第51章解讀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解讀:
本章講玄德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名曰道。道,乃先天一炁也。炁曰光。道盡光也。光曰神 。神生性。天命之謂性。故曰道生之。
光生元氣。元氣分剖天地。天地之氣相合,其名曰機。氣得機,而有升降出入化。氣機曰德。故曰德畜之。
德成器。器為殼/皮;性在內,為仁。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器性相和,曰種。種曰精。精有形質曰物。故曰物形之。
因緣際會,隨業受報,物種的種性、基因各自不同,註定成為形態迥異的個體。故曰勢成之。
神是性根;氣為命蒂;精曰物種。神與氣,乃道與德也。道德為性根命蒂,先天父母。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換言之,性命最尊貴,故而道德最尊貴。
從生到死,無論是人與動物的生長壯老已,還是植物的生長化收藏,在自然法則作用下,各有宿命,故曰莫之命而常自然。
萬物向陽而生,得神以全性;得氣以續命;得精以盈形;得水而柔弱。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在叢林法則的制約下,物競天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相生相殺,又自生自滅。故曰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元散神去則命終。命終歸死,自性不滅,隨念受報、隨業所趣,死而再生。若能抱元守一,性神合道,則死而不亡矣。
萬物在物質世界裡生長,自誕生之初,先天一炁獨立成性,在生命體內自行孕育而成一片小天地,其運化也同樣遵循自然法則。萬物各盡其性,各了其命,其生命過程又自行作主。所以,道德於萬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道存在於太虛,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有生於無,有無相生;存無守有,有生萬物;萬物生於有,復歸於無。道奇難生,生之謂玄。玄之又玄,故曰玄德。
7.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尊道貴德
一、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道生成萬物,德蓄養萬物,萬物有了具體的形狀,周圍的環境使萬物得以成長。道受尊崇,德被珍貴,不妄加干涉而使萬物順應自然。所以道生成萬物,德蓄養萬物:使萬物成長作育,使萬物成長成熟,使萬物得到養覆保護。生成萬物而不佔有,化作萬物卻不把這當成是憑借、倚仗,長養萬物卻不主宰,這就叫「玄德」。
2、南懷瑾《老子他說》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這四個階段,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根本,道為體,有體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備了這個生命的功能。但必須要加上「德」,「德」是用來保養它、培養它的。「物形之,勢成之」,宇宙萬有的這些物質,是「道」與「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種功用,所以有體有用,然後生出了萬物的形象。形成萬有形象以後,就構成了「勢」,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種生命,完成一個生命的所需。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尊道」是尊重它的體,「貴德」是注重它的用。這是老子指出來的體與用的重要。
「道生之」,就是一個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剛才我們比方「道」像種子,「德」比為土地肥料等,「長之育之」,讓它生長,好好養育它。「亭之毒之」,「亭」是個形容,站起來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個「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養之覆之」,保護他,養育他。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這個天地宇宙,生了萬有,都沒有將任何一樣東西收為己有。「是謂元德」,這個「元」就是「玄」,原來古書就是「玄德」,意思是萬物俱備。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生之,萬物皆出於道、入於道,皆由道而生。德畜之,德惟道是從,萬物唯德是從。
物形之,道不載,德不府,則物無以生,無以成。天地相合,陰陽相推,物不得不成形。勢成之,道生,德畜,天下萬物方得以成。物循天運而化,應時節而變易,故成天下之勢。
道負責輸出,德負責塑造。一個事物、一個人被涌現了出來。那麼他到底會形成什麼樣貌,這是由德來完成的。德蓄之,物才得以成形。物定了形,那麼他便開始有了命。人們常常會對命運感到困惑,命和運,各有所指。
(2)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上升到道和德的層面,便有了根和本。根深扎進道里,本堅固在德中,這便是深根固柢。一個事物,一個人,但凡只要深根固柢了,那麼枝繁葉茂,只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根扎得深,本固得牢,形端得正,勢成得久,率天之命而成,是謂常自然。
(3)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道生萬物,萬物得以生根。德畜萬物,萬物得以立本。道,虛漠而鴻蒙,無所不生,無所不化。任何事物,都可以無中生有地從裡面被涌現出來。而涌現出來的事物,能不能真正地獲得生長,則在於德的蓄養。道規定了生命是什麼,德規定了生命怎麼活著才能長久,講的是怎麼樣的問題。最省力地活著,最事半功倍的活法,是什麼樣的呢?是常自然。以道為根,以德為本,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受到道德的養育、恩澤和覆被。
(4)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聖人治理天下,對待百姓,就要像道對待萬物那樣,生養他們,卻不把他們據為己有。並不認為他們是自己所生養,就應該屬於自己為自己所有。而是萬物皆歸屬於天,恩澤與覆被他們,卻不會依賴他們。就好比太陽照耀萬物,並不是萬物需要它照耀它才照耀一樣。萬物成形成勢,也不會以人道的教化來宰制他們,而是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生息繁衍。這就是玄德的體現。
三、我之體悟——沒有無緣無故飛起來的「豬」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這句話了,道出了萬事萬物成長的規律。
我們經常聽說一句話,就是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看到那麼多「豬」短時間內就飛了起來,免不了讓人心生羨慕。於是很多人就是每天研究風口(我自己曾經就是這樣),想著總有一個風口能把自己吹起來吧——看別人開店掙錢就去研究如何開店,研究了幾天發現別人炒股賺錢就去研究炒股,沒幾天又發現別人開淘寶店鋪掙錢就又去研究開淘寶店,過了幾天又發現微商掙錢又搞了幾天微商,現在看別人直播掙錢就又去研究直播,最後發現沒有一個風口能把自己飛起來。
但實際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雖然有快速飛起來的「豬」,但絕對沒有無緣無故飛起來的「豬」。我們只看到豬飛起來樣子,沒有看到「豬」成長的過程。
所謂的能飛起來的「豬」,也就是老子說的「勢成之」,也必然經歷了前三個過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就比如這兩年短視頻帶貨很火,大家熟知的李佳琪,薇婭,其實他們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年的創業和賣貨經驗了。
成功需要「勢」,但沒有前面的積累,就不可能有「勢」。相反,前面三個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勢」可能也就自然而然就有了。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研究風口,而是要在前三個階段下功夫。做一件事的發心要符合道(道生之),做的過程要遵循德(德畜之),再慢慢的積累和生長(物形之),事情就走向成功了(勢成之)。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在因上努力,果自然就有了」。由於「道」和「德」是一切的基礎,所以也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即「道之尊,德之貴」。
這一章除了告訴我們事物生長的規律,還總結了究竟什麼是「德」,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生養萬物而不佔有萬物,用在做事上就是「無我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