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環境立法

中國環境立法

發布時間: 2023-02-14 15:52:47

1. 中國的環保如何立法

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在中國起步較晚,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確定「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環境保護32字方針,1983年在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提出「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1979年開始「試行」《環境保護法》,直到1989年正式頒布。經過10年的實際應用,在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基礎上,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它是中國環境立法和實踐工作的又一座里程碑。

現行的《環境保護法》是中國環境法學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它為環境法律關系的調整設定了一系列制度,也曾經解決了一定的環境法律問題,在保護環境特別是控制污染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它作為中國環境保護領域的一項基本法律,指導著中國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環境保護法》之後又制定並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四大體系。由此可見,中國已經把環境保護工作放在了保持經濟持續發展,保護生態自然環境,維持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位置上。

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10年時間里,中國一系列環保法律相繼出台,環境立法的速度居各部門立法之首。可以說,就立法的全面性而言,中國的環保立法在世界上也是相對完備的。

進入21世紀,面對復雜的環境形勢,頒布於1989年的環境保護法卻從未修改過,在很多方面已經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刻不容緩地需要修改。2007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交付全國人大環資委審議的代表提出的議案中,有469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於修訂環境保護法的15件議案。這些議案認為,現行環境保護法已不能適應當今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建議盡快進行全面修訂,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全國人大環資委有關立法專家經過調研也認為,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現行環境保護法已經不能適應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針對代表們提出的「修訂環境保護法」的要求,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圍繞環境保護法修訂做了大量准備工作,對一些修訂涉及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和論證,明確了法律的修訂思路。

2. 環境保護法規制定程序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環境保護法規的制定程序,保證立法質量,根據《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部門規章制定程序條例》、《法規部門規章備案條例》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環境保護法規」,是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以下簡稱總局),根據全國人大有關機關的委託,或者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或者根據職權,制定的下列規范性文件:
(一)根據全國人大有關機關的委託起草的環境保護法律的草案代擬稿;
(二)擬報送國務院的環境保護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送審稿;
(三)環境保護部門規章。第三條環境保護法律、行政法規的立項、起草、審查、送審,環境保護部門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備案和解釋,適用本辦法。
其他國家機關或者部門發送總局徵求意見的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徵求意見稿的辦理程序,適用本辦法的有關規定。第二章立項第四條總局於每年年初編制本年度立法計劃。
年度立法計劃確定的環境保護法律或者行政法規類立法項目,分為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立法項目:
(一)已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或者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總局年內必須報出或者已報出需要配合全國人大或者國務院有關立法工作機構審查的立法項目,列入第一類立法項目;
(二)立法依據充分、立法思路清晰、所要解決的問題為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急需、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可行、總局力爭年內報出的立法項目,列入第二類立法項目;
(三)需要研究、論證和起草的立法項目,列入第三類立法項目。第五條環境保護部門規章的立法項目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時確定,不做立法計劃安排。
國務院領導指示需要開展環境立法研究的項目,總局應當及時開展有關工作。第六條除已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或者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的立法項目外,總局有關司(辦、局)認為需要制定環境保護法規的,應當於每年1月底前提出立項建議。
提出立項建議,應當填寫立法項目申報表(見附件1),並提交有關立法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的書面說明材料,並可附具國內外有關立法參考資料。第七條法規司對立項建議匯總研究,提出總局年度立法計劃的建議稿,報總局局務會議審議決定。第八條經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年度立法計劃是總局本年度立法工作依據。第三章起草第九條具體負責起草環境保護法規工作的司(辦、局),應當組織有關立法工作者、實際工作者和專家學者,承擔立法起草工作。
法規司應當適時參加有關環境保護法規的起草工作。第十條起草環境保護法規,應當廣泛收集資料,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
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召開討論會、專家論證會、部門協調會、企業代表座談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第十一條負責起草工作的司(辦、局)完成環境保護法規初稿後,應當徵求總局其他有關司(辦、局)和有關直屬單位的意見,並根據反饋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形成環境保護法規徵求意見稿草案,經負責起草工作的司(辦、局)主要負責人簽署後,報送總局局長專題會議審議。
局長專題會議重點就環境保護法規徵求意見稿草案涉及的主要法律制度和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設定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的適當性和合法性等內容進行審議。第十二條負責起草工作的司(辦、局)應當根據總局局長專題會議審議意見,對徵求意見稿草案進行修改,形成環境保護法規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以總局局函發送省級環境保護部門、國務院有關部門徵求意見。
負責起草工作的司(辦、局)可以根據環境保護法規徵求意見稿內容所涉及的范圍,徵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省級以下環境保護部門、有代表性的企業和公民的意見。
徵求意見稿的說明,應當包括立法必要性、主要制度和措施等主要內容的說明。第十三條環境保護法規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可以公布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環境保護部門規章影響貿易和投資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對外通報程序,公布徵求意見稿。
環境保護法規的徵求意見稿,可以在《中國環境報》和總局網站等媒體公布。

3. 我國生態立法經歷了哪些過程

我國的生態化已經成為哪些過程中?那也現在生態房必須得保護生態環境。

4. 簡述我國環境立法的目的及體系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態基礎和根本保障回。環境保護是答我國的基本國策,環境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法目的,並區別於其他部門法。

目前我國環境法律體系主要由五部分構成:
(1)憲法關於環境保護的規定.這是各種環境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依據.(第九條、十條、二十二條);
(2)環境保護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3)環境與資源保護單行法.一般規定的具體詳細,是進行環境管理、處理糾紛的直接依據.
(4)環境標准.
(5)其他部門法中的在關環境的法律規范.(包括中國加入或簽署的國際法或公約)

5. 論述當前中國環境立法的發展

中國環境法的發展存的問題:
第一,環境法發展較慢,在環境立法形式和內容等方版面類權似於前蘇聯的環境法。
第二,環境法以自然資源法或自然保護立法為主,防治環境污染方面的法律較少。
第三,環境法規的效力等級或立法級別較低,主要是一些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
第四,環境資源法規比較零星分散,內容比較原則、粗糙,法規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較差,很少正規化、程序化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度,自然保護和污染防治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環境立法和執法還沒有以現代環境科學理論和環境保護思想作指導。

熱點內容
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 發布:2025-01-13 17:33:23 瀏覽:585
南安溪美法院 發布:2025-01-13 17:31:58 瀏覽:94
司法部機關黨委 發布:2025-01-13 16:46:38 瀏覽:689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站的考核總結 發布:2025-01-13 16:17:18 瀏覽:904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