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根源
A. 道德產生的來源
理念論倫理學認為道德起源於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論、環境論和社會關系論所指的外在條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屬人的事物和條件,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義的萌芽和傾向。
先天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生而有之的東西。
本能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類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決定共同的人性,是決定社會本質的共同的東西,因而也是決定道德的根本層次。所以一定社會的階級道德的產生和形成都是與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關的,人的本性不僅決定了道德的產生,而且決定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道德正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覺而產生的一種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論認為,道德是人根據自己的生存發展需要,自己為自己立法的產物。道德作為人類社會的重要成果源於人的需要,人類社會產生了道德,就是因為道德滿足了人的某種需要。人類通過各種對世界的掌握方式來滿足自身的各種需要,以實現對自己的肯定和發展。而道德作為人類理性的結晶,不是表達個人的偏愛和欲求,而是表現人們的共同願望和需要。從道德發生的歷史看,道德產生於人們調節社會群體內部各種關系以維護一定社會秩序以及個人自我肯定、自我發展的需要。這用千百年來客觀存在著的道德協調性因素和進取性因素就可證明。
B.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起源於什麼
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認為道德是產生於人類的歷史發展和人們的社會實踐中。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表現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的語言中的,精神生產也是這樣。」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產生需要這么幾個條件:
1、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產生的客觀條件。
2、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
3、道德產生所需要的主客觀條件都統一於人的生產實踐。
C. 簡述道德的起源和特徵。
道德的起源:
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
道德的特徵:
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
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
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3)道德的根源擴展閱讀:
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是社會物質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
而在社會經濟關系中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其道德也必然居於統治地位。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又必然引起社會道德的變化。可以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
D. 道德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呢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歸根結底源於社會經濟關系。
道德是通過行為規范和倫理教化來調整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准則、標准和規范的總和。
道德規范的調控作用幾乎體現於人們的所有活動領域,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有組織的社會活動中。道德屬於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五種道德修養方法:
一、學思並重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虛心學習,認真思考,從而辨別善惡,學善戒惡,以形成良好的德性。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道德修養的重要一步或基本前提就是學習,其次強調道德修養要學思結合,在學習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學習。
二、省察克治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自我反省來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壞的念頭,並加以抑制和克服。內省或省察是修身養性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它是指從思想意識、情感態度、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面去深刻地認識自己、檢查自己、剖析自己。
三、慎獨自律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指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形下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因為無人監督而為所欲為。慎獨是儒家對個人內心深處比較隱蔽的意識、情緒進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種修養方法。慎獨要求不欺人、不自欺,從外在的言行到內心的思想活動都要自我約束。
四、積善成德的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不斷積累「善行」或「美德」,使之鞏固強化,以逐漸凝結成優良的品德。道德修養並非一日之功,成性成德不可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關鍵在於積累和重微。
E.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歸根到底根源於什麼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歸根結底根源於社會經濟關系。
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道德的性質和基本原則、規范反映了與之相應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和內容;道德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道德一經產生,便有相對獨立性,表現為歷史繼承性和對社會發展的能動的反作用。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
道德不是千古不變的,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一樣,道德也有自己的發生發展過程。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曲折上升的歷史過程。
人類社會先後經歷了五種基本社會形態,與此相適應,出現了道德發展的五種歷史類型,即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F. 道德的起源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關於道德起源的觀點,要麼是主觀唯心主義,要麼是客觀唯心主義,要麼是舊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分析,均無法正確揭示道德的起源。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認為,道德的起源問題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這一實際出發來認識和把握。
第一,勞動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類社會的特有現象,動物的本能行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
勞動創造了道德主體,勞動在創造人的同時,也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著勞動的進一步發展,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日漸清晰,包含自由、責任等內容的道德逐步得到確認。
因此,勞動創造了人和社會,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第二,社會關系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
可以說正是社會關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調節各種關系,特別是利益關系的需要,道德恰恰是適應社會關系調節的需要而產生的。
第三,人的自我意識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意識是道德產生的思想認識前提,人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充分意識到自我作為社會成員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意識到自我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意識到自我與他人或集體不同的利益關系,並由此產生調節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是道德才得以產生。
G.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歸根到底根源於什麼
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產生: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發展: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特別是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
道德的功能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H. 道德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歸根結底源於
源於自然演進。
道德應理解為事物發生遵循的規則,就很容易找到根源。因為自然演進產生了生命,而生命的維系,是最根本的道德。當自然演進的整體性提升,發展出理性與文明,有了人類,就在更加自由的層次上,給道德注入了全新的內涵,人類有決定自己的命運的自由,很大程度上超脫宿命。於是平等、自由,就成了道德的核心內容。這一切的根源開始建立在自我成就的目標之上,成就一個全新自由的自我,有著全新的追求與道德觀念。
聯系理論的必然演進與自由理想,概括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