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德什麼
⑴ 君子的三大道德是什麼
三大德是什麼呢?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拒。
什麼是仁?
那麼,何專謂仁?解屬讀只有兩個字:愛人;就是真心地、善良地去愛別人、善待他人,就如此簡單。
,什麼為智慧?回答還是兩個字:知人,也就是說有能力真正走進人心上的每一條紋路,去了解別人的艱辛,去體諒別人的苦處,這樣去包容、去寬厚,這就叫真正的智慧。
所以我們知道「大仁大智」都關乎到人。我們這個世道,有一句話說得有意思: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一樣多。地上的人群像天上的星辰一樣遠。我們人越來越多,但是人心中隔膜也越來越強。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什麼是「仁」呢?其實仁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更重要的,它是一種行為,它是可以去做的,而且做得很簡單。
。
什麼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仁愛和人的職業、地位、薪水,都沒有什麼關系,它只是內心的一個願望。
「己欲立而立人」,我們每一個人在世界上都想建立自己,每個人都想發達,用這樣的心去幫助別人也發達。「能近取譬」,在最近的地方施以援手幫助他人,可謂仁之方也,這就是仁義的方法。
⑵ 康德三大道德律是什麼
您好:康德的三大道德律為:普遍的行為法則,人是目的以及意志自律。(詳見《實踐理性批判》)……以下,我參照一些資料進行簡要的說明。 1、普遍的行為法則——「要只按照你同時認為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准則去行動。」……後來康德又對此准則做了一點延伸,即「你的行動,應該把行為准則通過你的意志變為普遍的自然規律。」這一經過變化了的定言命令,在突出行為准則需具備普遍性的同時,強調了如何實現准則向法則轉變的關鍵在於人自身的意志,法則體現著對意志的命令,准則則體現著意志的選擇,那麼當我們回憶起定言命令表達著的是自身即為意圖目的,而不是作為其他目的的手段時,我們知道了與這個道德律令相關聯的意志就只能是我們的善良意志了。因為「善良意志,並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並不因它期望的事物而善,也不因它善於達到預定的目標而善,而僅是由於意願而善,它是自在的善。」 2、人是目的——「你的行動,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同樣看作是目的,永遠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該律令是在保證普遍性同時解決實踐原則的質料問題,即目的的依據。康德指出,人之作為有限理性存在者是作為自在目的而存在著的,在任何時候都只能被當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在目的王國中是有尊嚴而不是僅有價值的。正因為人是最終的自在目的,人類的善良意志是自在的善,這才促使我們將道德律令看作是行為的直接決定者,道德畢竟是人性中的道德,道德上的善正是善良意志本身。「只有道德以及與道德相適應的人性,才是具有尊嚴的東西。」 3、意志自律——服從定言命令的人類自身就是道德規律的立法者。任何規律皆為自由的,道德規律亦不例外。人類正是在立法的參與過程中,體現出人的自在目的性。人的尊嚴、人的法則也因透顯著與規律必然吻合的意志,才成為徹底善良的意志。「他之所以崇高,並不由於他服從道德規律,而是由於他是規律的立法者,並且正因為如此,他才服從這一規律。……既不是恐懼,也不是愛好,完全是對規律的尊重,才是動機給予行為以道德價值。只有在其准則可能是普遍立法的條件下才是行動的意志,才是人們可能的理想意志,才是固有的尊重對象。人類的尊嚴正在讓他具有這樣的普遍立法能力,雖然他同時也要服從同一規律。」對道德律的尊重最終實現的是對人性自身尊嚴的尊重,這樣的一個道德律才是唯一值得尊重也是配得上服從的規律。
⑶ 為調整和規范人類社會生活三大領域相應分別形成了什麼哪三個道德
1.愛情婚姻家庭道德 。首先要明白愛情與婚姻的關系。愛情象一隻表,不上發條就會停擺;婚姻象一隻鍾,除了必須上發條,還得忍受每隔一小時就「鐺鐺」作響的鍾聲。
2.職業道德
適應各種職業的要求而必然產生的道德規范,是社會佔主導地位的道德或階級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人們在履行本職工作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准則的總和。
3.社會公德
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
⑷ 我國傳統道德中的三德是指哪三德
【三德】 出華嚴經疏 一恩德謂如來乘大願力。救護眾生。猶如赤子。是為恩德。二斷德斷德亦名解脫。謂如來斷除一切煩惱惑業。凈盡無余。是為斷德。三智德智即智慧。謂如來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諸法。圓融無礙。是為智德。
玄義
【三德】 [出金光明經玄義]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凈是為德。(常即不遷不變。樂即安隱寂滅。我即自在無礙。凈即離垢無染。佛以此四者為德也。)一法身德法即軌法。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
迷悟雖殊。體性恆一。具足常樂我凈。是名法身德。二般若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嚴滅。清凈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凈。是名般若德。三解脫德不系名解。
自在名脫。謂佛永離一切業累之縛。得大自在。具足常樂我凈。是名解脫德。
(4)三道德什麼擴展閱讀
【三德(梵語trigun!a)】
指涅盤果體所具足的眾德
即(1)法身︰指轉迷界眾生的苦果所得的果體。(2)般若︰指離情鑒照之用。(3)解脫︰系指離一切系縛。出自南本《大涅盤經》卷二〈哀嘆品〉。《大乘義章》卷十八雲(大正44·820c)︰
『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中略)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為解脫,又免羈縛亦曰解脫。(中略)言般若者,此翻名慧,智能鑒照故名為慧。』
三德之相狀開合不定,法身有唯一法身、真應二身、法報應三身等。般若有唯一如實慧、真實方便二智、清凈一切無礙三智等。解脫有唯一解脫門、有為無為二解脫、心慧無為三解脫等。所以立此三德者,(1)對煩惱、業因、苦報等三障故;(2)對福、智、報三因故。《大乘義章》卷十八謂(大正44·820b)︰
『翻對煩惱宣說波若,波若慧明能除煩惱闇惑法故。翻對業因宣說解脫,業能羈縛,解脫無果能斷絕故。翻對苦報宣說法身,法身清凈離苦報故。(中略)因中之智至果滿足名為般若,因中之福至果滿足說為解脫,因中之報至果滿足名為法身。』
又,天台宗在《金光明玄義》卷上以之為十種三法之一,並釋其名雲(大正39·3a)︰
『法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雲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凈,名之為德。』
即法體融即,一法攝一切法為法身;離情明照理體為般若;應物而自在度眾生為解脫。《大般涅盤經疏》卷六謂(大正38·69b)︰
『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余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如豎點水縱而相離。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如橫列火,各不相關。新伊字者,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故是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而三而一,而一而三,不可一三說,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議。』
然圓教三德非唯非縱非橫,非三非一,相互間無礙融通,更類通真性、觀照、資成三軌,乃至惑、業、苦三道。三德即三軌,乃至即三道,畢竟為同體異名,悉皆三千三諦妙法,法法融通無礙。
指智德、斷德、恩德
即佛果功德的三分。出自《佛性論》卷二。即佛果滿足一切諸智、照了一切諸法,有無礙自在之德,名為智德。斷除一切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無所余,有二乘所斷不及之德,名為斷德。依利他攝化的誓願,而有救護眾生究竟解脫之德,名為恩德。《華嚴經疏》卷八謂(大正35·562a)︰
『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入佛神通境,但為益生,故此成恩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絕無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極,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德。』
若將三德與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覺覺他相擬配,則智斷二德是自利、自行、自覺,而恩德是利他、化他、覺他。亦即三德齊全,則能得二利圓滿、覺行窮滿之佛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德
⑸ 道德三要素是什麼
(1)道德意識:是對一定社會道德的主觀認識和抽象理解,是在道德活動中具有善惡價值取向的各種心理過程和觀念。它由道德規范意識和道德思想意識兩個因素構成。前者是一定民族、階級、社會團體乃至整個人類的某種群體的道德意識,是指導和評價個體行為的善惡標准,包括道德原則、規范和范疇。它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為政治道德、職業道德、社會生活准則等。後者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對社會道德的認識水平,以及通過道德實踐後所達到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觀念、道德感情、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理想和一定的道德理論體系等,是個體進行行為選擇的內在機制。
(2)道德關系:是指在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意識、道德原則和規范支配下形成的,以某種特有的活動方式而存在的特殊的相對穩定的社會關系體系。它的形成不以個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社會中的穩定聯系的關系中的一個側面。道德關系可分為個人與社會整體、個人與個人、社會整體與社會整體之間的三類關系。
(3)道德活動:是指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觀念、道德原則和規范所進行的各種具有善惡意義的個體行動和群體實踐。主要包括道德行為選擇、道德評價、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等形式。
⑹ 三,什麼是道德
⒈道德的含義
在我國古籍中,最早是把「道」與「德」兩個詞分開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後引申為原則,規范規律,道理或學說等方面的含義。「道義」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道德主要指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有時也指個人的思想品質,修養境界,善惡評價,乃至泛指風俗習慣和尊重道德教育活動。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摩里斯」(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引申其義,也有規則,規范,行為品質和善惡評價等含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由一社會的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特殊知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為標准,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所維持的,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