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十言

道德經十言

發布時間: 2023-03-04 00:39:53

道德經最有深度的十句話

《道德經》最有深度的十句話如下:

1、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話不是越多越好,有時候多說話反而會使自己陷入困境。

與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煉自己的內心。

生活中說話要注意對象、場合,說話之前要考慮一下話能不能說,背後議論人的行為不要做。說的是別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㈡ 道德經十句經典名言

道德經十句經典名言:

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解悟:最高層次的品德修養,就如同水一樣,只管付出,不問得失。水,雖然給天下萬物提供滋養,功德無量,卻總是默默無聞,不僅不會居功自高,還甘居人下,任勞任怨。

二、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解悟:不執著自我,所以才看得清楚明白;不自以為是,反而更彰顯了自己;不自我炫耀,反而能夠成就自己;因為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不斷取得進步。

三、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解悟:再大的狂風,也刮不了一個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個整天。惡人惡行雖然一時可以得逞,但終歸不會長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四、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道德經.第九章》

解悟:凡事過猶不及,錢雖然是好東西,但太多了,卻未必是好事,因為盜賊已經開始惦記你了。如果身處富貴,卻不知布施修善,還驕縱無度,就一定會招來災禍。

五、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解悟:「道」,永遠都是自然無為,看起來好像沒有任何作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擺脫不了關系,其實都是它所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來自然而然,其實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沒有人可以超越。

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解悟:順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越是刻意追求的,往往就越壞事。你踮起腳來,想讓自己高一點,卻發現很快就站不穩了;你想走得快一點,邁大步走,卻沒想到沒走多遠,就已經走不動了。

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解悟:能夠了解別人,只能稱為機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戰勝別人,說明你能力比較大,戰勝自己,才算真正的強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夠身體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八、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解悟:越是在意的東西,就越容易失去;積聚的財物越多,帶來的災禍也越多。所以,只有懂得知足,懂得適可而止的人,才可以長久平安,不會讓自己遭受侮辱,置身於險地。

九、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來卻好像委曲隨和;真正靈巧的人,往往低調處世,不顯示自己,看起來很笨拙;真正善於辯論的人,往往不漏鋒芒,謹慎發言,看起來好像很木訥的樣子。

十、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解悟:有時候看起來是禍,後邊等著的卻是福;有時候看起來是福,等在後面的卻是禍。所以,無論逆境順境,都要坦然接受,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一切隨緣就好。

㈢ 道德經最有深度的十句話

道德經最有深度的十句話如下:

1、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話不是越多越好,有時候多說話反而會使自己陷入困境。與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煉自己的內心。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揚長避短把力量發揮最大效用。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與其嘴上說的天花亂墜,不如落實在行動中。

4、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修身養性離不開「清靜」二字,「清」是一種心靈狀態,「靜」是一種生活狀態。

9、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做人要厚道踏實,不要過分追求物質享受,一個人有權有錢沒有內在也不過是個「暴發戶」。不要為了追求浮華,忘記自己的本心,丟掉自己的良心。

10、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生活其實很簡單,不要讓它復雜化。

㈣ 道德經必背10句

道德經必背10句如下:

基本概念:《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價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㈤ 道德經十大名言_道德經名言名句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我精心推薦的《道德經》十大 名言 數篇,歡迎閱讀 收藏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一

1. 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2.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4. 國家昏亂,有忠臣。

5.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6.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9.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0. 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二

1.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2.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3.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4. 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5.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7.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8.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9.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0.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三

1.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2.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

3.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5.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7.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8.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10.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四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3.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6.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8.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9.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0.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熱點內容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
關於教師體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15:02:49 瀏覽:905
部隊幹部轉業法規 發布:2025-01-13 14:59:57 瀏覽:977
發錯微信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3 13:54:22 瀏覽:341
司法邵武人 發布:2025-01-13 13:52:51 瀏覽:879
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都適用勞動法調整 發布:2025-01-13 13:40:31 瀏覽:716
2011年司法考試刑法題 發布:2025-01-13 13:03:40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