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行政成本立法

行政成本立法

發布時間: 2023-03-04 12:09:42

⑴ 行政成本控制,思路,常用方法有哪些

要知道行政管理成本的控制方法,首先就需要了解行政管理成本(G&A Expense)管控的難點所在:一是其間接費用的屬性,導致其支出水平不能直接與產銷量發生關系,沒法精確配比,預算做不準,當然控制就更難;二是內容分散,科目多,但單個科目金額小,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嘗試加強行政管理成本的方法有多種,這里只提幾個較為流行的方法:

1、化整為零,集中管理:比如行政部統一歸口全公司的辦公傢具和行政修理費,其他部門統一報需求給行政部,由行政部統籌全公司的在這方面的支出,成本管得不好,財務部只向行政部問責就可以了,由它去想辦法往下面平衡和管理。

2、定額控制,定比率控制,總量控制,抓大放小:比如同行業或主要競爭對手的管理費用占收比為5%,那麼本企業的管理管理費用為保證在行業的競爭力,同樣總量鎖定為預測銷售收入*5%即可。會計期間,只要總量和比率不超,科目間的相互借用可以不那麼嚴格追究。這是決策層看待行政管理成本的視角和態度。

3、成本定額落實到人,與個人的績效相掛鉤,等等。還有那些通用的成本控制方法,當然同樣對行政管理成本有效。
降低直接人工成本的管理措施 1.經過系統性分析,從產品設計階段直至生產作業過程,每一環節都應考慮降低直接 人工成本的可能性和辦法,具體指引如下表所示。 降低直接人工成本各環節指引 著眼點 1.在設計階段達成加工方法的標准化與通用化 (2)價值工程(VE)管理 (1)生產設計 2.在生產計劃階段,謀求加工方法的不斷改善 (2)設定目標基準、作業標准等 (1)生產計劃與產品組合計劃 3.在生產計劃階段,研究如何縮短生產所需要 (2)擬訂生產日程或預計進度 的時間與每一生產過程的期間 (3)分批數量的計算與負荷的調整 4.通過作業分配及作業過程的控制來提高作業 效率 (1)作業改善 5.透過作業方法與廠房布置等作業改善來減少 工時與生產停滯狀態 (2)程序改進 (3)運搬管理 (4)盡量實現機械化 6.防止出現作業等待與操作停止等情況 7.通過產量的提高、不良品的減少來減低單位 成本 8.通過提升員工的工作意願來提高生產效率, 通過提高員工的正確操作率來降低成本 設備管理(預防維護) (1)加強質量檢查與控制 (2)實驗計劃法 (1)教育訓練 (2)適性配置(適才適崗) 工業工程(IE)管理 管理辦法 (1)盡量設計標准化與通用化的產品 2.科學、合理地開展生產作業分配,力求使操作人員沒有空閑時間,將工人的全部優 勢發揮出來。 3.購進機械設備,提高車間機械化作業程度,以降低直接人工成本。需要注意的是, 機械設備雖可節省大量的人工費用,但因設備投資所增加的折舊費、佔用資金的成本以及 大量生產引起的價格下降等因素,所以在引進機械設備時,需要做投資分析,衡量設備的 投資效率。 4.建立機器預防保養制度,不斷推進技術改造,提高現有設備的工藝狀態。

⑵ 試述我國行政成本現狀及解決辦法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是我國政府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通過對我國政府行政成本變動趨勢的實證分析可知,目前我國的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過高;行政成本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過高;行政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過高,這主要是由財政的實際規模龐大、政府機構不斷膨脹、供養人數不斷上升、腐敗現象不斷增加行政成本等現象表現出來的。造成我國行政成本過高的原因主要來自政府行為的負面效應、正確的行政觀念的缺失、行政結構的不合理、行政制度的不完善和行政決策的不科學。降低我國政府行政成本的對策是:轉變政府職能、合理設置政府機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規范政府財政的開支、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和強化監督機制、建設高素質公務員隊伍與推行電子政務等。

http://www.cqvip.com/qk/97852X/200701/23729125.html

國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淺析及對策建議

摘要:本文從我國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現狀入手,運用政府幹預理論、公共物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支出理論分析了我國行政管理成本高的原因,並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就如何降低我國行政管理成本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研究行政管理成本的背景是什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基礎上,政府生產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的過程正受到越來越多經濟界人士的關注,人們不再把政府行政管理只能簡單等同於政府財政職能,而是圍繞政府部門為生產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而籌集財源、撥付經費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政府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成本及效率相關聯,因此作為經濟理性人的政府應該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地生產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不斷追求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即實現社會邊際成本等於社會邊際效益。

隨著我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成本問題已日益突出,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中也強調以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為目標,著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提高行政效率與降低行政成本的重要性。

這就是對公共行政管理成本研究的歷史的現實的背景。

什麼是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成本呢?

行政管理是國家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組織和管理國家事務的行為。行政管理成本則是政府機構行使行政管理職能所需要的成本,包括國家元首、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公安檢察機關、司法機關等的管理費、服務費的總和。那麼,我國行政管理成本是個什麼現狀呢?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

我國歷年行政管理成本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

-----------------------------------------------------------------------------------------------

年份 1950 1955 1960 1970 1975 1978 1985 1980 1995 2000 2003

行政管理成本 13.13 21.54 31.39 32.0 41.81 52.90 171.06 414.56 996.54 2768.22 4691.26

(億元)

占財政支出比例 4.71 8.53 13.44 14.6 17.42 19.03

(%)

行政管理成本增長了87倍,而從改革開放至2003年,我國財政總支出僅增長21倍,GDP增長31倍,可見行政管理成本增速之快。再來看我國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與世界各國比較的情況:

世界各國行政管理成本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

日本(1993)2.38% 西班牙(1997)2.55% 德國(1998)2.7% 埃及(1997)3.06%

土耳其(2000)3.2% 波蘭(2000)4.06% 羅馬尼亞(1999)4.09% 英國(1999)4.19%

韓國(1997)5.06% 印尼(1999)5.1% 泰國(2000)5.2% 墨西哥(1999)5.28%

印度(2000)6.3% 荷蘭(1997)6.4% 法國(1997)6.5% 澳大利亞(1998)7.03%

加拿大(2000)7.1% 俄國(2000)7.6% 烏克蘭(2000)8.52% 阿根廷(2000)9.13%

美國(2000)9.9% 巴西(1998)14.16% 義大利(1999)23.09% 中國(2003)19.03%

通過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可以看出,我國已成為行政管理高成本國家,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居高不下的行政管理成本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的出現,如國家財政危機、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行政效率低下、貪污腐化盛行等等。

造成我國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麼呢?

分析起來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客觀因素,一個是主觀因素。行政管理職能的不斷擴張和中央財政的不斷增長客觀上促進了行政管理成本的不斷增長,此外,行政管理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產或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過程,而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是導致行政管理成本走高的內在因素。這里我們著重要分析的是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意識問題是造成高行政管理成本的關鍵問題。

首先是行政管理成本意識缺失。我國是從漫長的計劃經濟走向新生的市場經濟,行政管理人員端著「鐵飯碗」,大多沒有經歷過體制轉型時的陣痛,行政管理得好不好,關鍵是看執行上級決策到不到位,自主創新夠不夠。甚至在有的領導中曾提出只看結果不講過程的辦事作風,只講成績不及成本的實例屢見不鮮。可以說,改革開放近30年來,講究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的文化氛圍十分淡薄,也正是這種單薄的行政成本意識滋生了貪污腐化、假公濟私、鋪張浪費、重復建設、形象工程、「搭便車」的現象。

其次是沒有向納稅人報告的意識。行政管理成本絕大部分來自納稅人的稅收,國家通過制定稅收政策,明確稅率、稅基、稅負及課稅對象,培植稅源,收取稅收,用於支付政府生產或提供市場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成本,通過政府在市場失靈時對公共事務的管理,維持納稅人正常的生產秩序,應該說,納稅人和代表政府的行政管理人員的關系是一種主僕關系,是一種被服務和服務的關系,也是一種委託和被委託的關系,被委託人有義務向委託人報告事情辦理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事實上,因為缺少這種意識,甚至顛倒關系,所以花起錢來不心痛、不節制,隨心所欲。在這種執政理念的驅使下,腐敗、權力尋租得以肆虐。因為根據Down』s Puzzle 和公共選擇理論,選民的目的是要通過選舉實現福利最大化和投票凈收益最大化,政治家的目的是要追求選票最大化,得到相應的權力、收入和尊敬,而官僚的目的是要通過選舉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和預算最大化,由於官僚機構(行政機關)追求公共權力最大化必然導致政府機構膨脹,追求預算最大化則導致公共產品和服務過剩,高於帕累托最優的產量水平。最後通過投票交易實現權力尋租。而腐敗和權力尋租產生的高額成本最終都轉嫁到行政管理成本之上,無疑加劇了行政管理成本的高漲。

體制問題一直是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核心因素。

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我國目前的行政層級有五級:國務院、中央各部委、省(直轄市)、市(自治州)、縣、鄉,層級過多,鞭長莫及,不僅管不到位,而且管理效率低下。通過層層傳遞審批,既耗時又耗費,更重要的是要維持這么龐大的機構正常運轉,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這里有一組數據:2004年我國公車消費財政資源4085億元,約佔全國財政總收入的13%,其中,公車私用佔2000多億,相當於建一個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另據《北京晨報》,我國行政成本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5%,因此提出「精官方能簡政,簡政必須精官」。另外,行政人員總量過多,導致財政負擔雪上加霜。一方面新增行政職能部門往往要到公務員隊伍之外招兵買馬,花重金培訓上崗,另一方面職能弱化萎縮的部門人員消減難,無法實現人力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加上實行幹部隊伍年輕化,年輕幹部進公務員隊伍比行政人員退休速度快,一大批精力充沛、經驗豐富的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幹部退下來之後造成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行政管理人員隊伍入口大於出口,導致人員內漲、人浮於事、互相推諉、效率低下、冗員包袱沉重。據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王健研究表明:中國官民比為1:26,超標近20倍,公務員與GDP的比例大大超過發達國家。每年公務員的職務消費超過7000個億,是我國1979年GDP的總量。改革開放28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長28倍,但公務員的職務消耗卻增長了140倍,佔全國財政總收入的比例從1978年的4%上升到24%,而國外一般僅為3%—6%。此外,職能交叉、重復執法產生的成本也不同程度地加劇了行政管理成本的增長速度。

目前,我國行政體制改革正進一步深入,但政企不分、政資不分、政事不分仍然是困擾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方面,政府越位現象仍然嚴重,政府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情,「大政府、小社會」直接導致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於政府缺位引發的社會問題帶來的間接成本也不計其數。例如,由於缺乏行之有效的應急預警機制,2003年爆發的非典造成的管理成本急劇增加。

機制問題也是導致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評價考核機制不盡合理。現行的考核評價機制重數據、輕實際,重形式、輕內容,重近利、輕遠慮,重速度、輕規劃。基於此,各地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紛紛上馬,重復建設亦層出不窮。沒有具體的行政考核指標、計算辦法和考核結果的運用措施。對盲目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缺乏嚴格有效的測評機制、審批制和責任追究制。一些項目上馬的時候,往往只注重能拉動多少GDP的增長,增加了多少稅源,新增了多少就業崗位,忽視了對環境生態的評估與保護,但這種長遠的影響所造成的巨額成本,最後買單的還得靠政府,這是行政總成本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監督機制不健全。我國現行的監督方式主要有法律監督、行政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而法律監督滯後,行政監督缺乏有效手段,人大監督不到位,輿論監督力度不夠,群眾監督渠道不暢通,是導致行政管理成本增長不合理、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外在因素。財政收支缺乏監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預算編制有缺陷,由於我國現行實行的是基數預算,是在以前預算年度的基礎上,按新的預算年度的經濟發展情況加以調整之後確定的,不能客觀反映行政管理的動態發展,更重要的是預算往往具有滯後性,年初預算最後由於種種原因到年中才開始執行,失去了預算編制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約束作用;二是預算外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監督,特別是中央集權後的預算外資金管理漏洞大,例如上百萬的資金可以通過中介人或中介組織從一些中央部委流向下面,高達百分之幾十的中介費卻流入中介人口袋中,剩餘的百分之幾十也不需要跟蹤審查,當地財政更監管不到;三是財政收支透明度不高;四是政府采購缺乏監督,商業賄賂盛行,政府統一采購往往比單一采購成本更高,違背了價值規律和市場規律。

再次是用人機制不完善。德才兼備、用人唯賢的用人標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被扭曲,「才」變成了「財」,於是給權利尋租者以可乘之機。

對如何降低我國行政管理成本的幾點建議:

一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理順幾個關系:理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從制度上預防轉移支付層層過濾的弊端,完善財政支出機制,杜絕「跑部錢進」的現象發生;理順政企關系,把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和行政管理職能分開,實行國有資產分級管理;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市場能夠管得就交給市場管,政府只管市場做不好、做不了而自己做得好的事;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徹底改變原來由政府包辦一切的做法,變「大政府、小社會」為「小政府、大社會」;理順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分工明確,避免職能不清、職能交叉、人浮於事、多頭執法。

二要改革現行組織設置,適當削減行政層級,明確職能劃分,創新用人機制,嚴把財政供養人員入口關,努力實現人員的優化配置。

三要強化行政管理者的行政成本意識,加大公務員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培訓,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倡將經濟型管理人才引進到行政管理隊伍當中來。

四要完善行政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機制,將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納入到績效考核指標,明確具體的計算方法,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五要完善監督機制,創新監督方式,暢通監督渠道,加大人大對行政管理和財政收支的監督力度,堅持依法行政,加大行政立法進程,變「禁止性」立法為「允許性」立法。

六要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實現各類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七要完善預算編制和政府采購制度,嚴厲整治商業賄賂行為,切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八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要注重對新增GDP的成本核算,加強對新增項目的不可行論證,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⑶ 稅收的行政成本包括什麼反應了什麼問題

稅收的行政成本包括內容如下:
政府行政開支(即所謂的行政成本或行政費用),稅收行政成本指政府為取得稅收收入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國家取得稅收收入的過程包括制定稅收制度、組織征稅活動、開展納稅檢查並處理違章案件三個階段。與此相適應,征稅成本也由立法成本、徵收成本和查處成本三個部分構成。

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特殊地理特點帶來的貧困縣凸顯的民族問題,對政策的需求自然不同。實際操作中,反映出對政策的執行不力,暴露出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與現實需求的矛盾。
稅收成本增長較快,並且稅收成本上升的速度還超過了收入的增長速度,是中國近年來的一個重要經濟現象。這一現象不僅會影響稅收純收入,還會導致政府經濟信息失真,由此誤導政府經濟政策,影響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運行,並損害國家稅法的權威與實施效果。
要降低稅收成本:
首先要強化正式制度約束的作用,這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加強稅收立法:嚴格限定稅收的委託立法權,提升稅法的效力級次和穩定性,合理劃分稅收許可權,合理設計稅制,提高單部的稅收法律效率,發揮稅收法律體系的規模效應;二是深化稅制改革:採取漸進式的增量改革,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稅制模式,設計與稅收管理體制相適應的稅制,改革目前的稅制供給狀況。
其次要發揮非正式制度約束的作用,包括加強稅收宣傳工作,加強稅務機關和人員的成本意識,提高稅務機關的專業服務水平,發展和規范稅務代理業,強化納稅人權利等方面。第三是要增強實施機制的有效性,提高我國稅收征管體系效能,包括完善稅收征管制度,強化稅源監管,實行區別納稅申報,強化稅務稽查,加強稅收信息化建設,優化稅務行政資源配置。
第四是要減少信息不對稱,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息交流機制,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建立稅收舉報制度,完善對稅務機關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強化對納稅人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⑷ 行政成本是指政府行政活動對經濟資源的消耗,衡量行政成本的標准不包括( )。

事業單位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其范圍覆蓋各個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僅次於企業,是我國第二大社會組織。事業單位集中了我國大部分專業技術人才,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事業單位因應於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亟需以深化改革來解決,當務之急是明確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與思路。關鍵詞:事業單位改革目標路徑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加快事業單位改革的步伐也日益顯得迫切。事業單位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按照政事分開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是繼國有企業改革、政府機構改革之後,中國面臨的又一項重要任務。」近些年來,各地方和部門紛紛進行了一些事業單位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整體上說,我國事業單位改革並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顯然,如果不對事業單位改革的相關問題弄清,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改革也就很難順利推進並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我國事業單位現狀我國的事業單位大多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主要提供教育、科研、文娛、醫療、體育等公共服務職能。產生於特定時期的我國事業單位,在鞏固國家政權,發展國民經濟,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等方面作出過巨大成就,並將繼續發揮它獨特的作用。但傳統的事業單位隸屬於政府,是政府權力的衍生物,具有經費依靠國家財政、高度的社會福利取向、人員編制、機構設置行政化、典型的官官管官養等特徵。長此以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與之相適應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具有明顯滯後性和復雜性特點,並且日益暴露出許多突出的問題。有關專家認為,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弊病表現為事業單位行政化。一是事業經費供給化,這種撥款方式使事業單位沒有預算方面的壓力,事業撥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需要,而不是事業產出的效果。事業單位一經設立,其幹部和人員由國家統配,經費由財政統包,任務由上級統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效率低下的一種獎勵。二是事業運行機制的行政化。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在組織形式、管理方式、人事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等方面基本沿用行政單位的做法,政府部門往往採用行政命令、指示等手段來直接領導和管理所屬的事業單位,這種管理體制缺乏利益激勵和風險約束機制,使事業單位在服務的發展中完全處於被動的地位,完成指令而不是創造性地提供服務,便成為事業單位的主要使命,而自身由於自主權不到位,缺乏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三是領導體制模式化。目前,事業單位領導體制的模式較為單一,多數事業單位領導的任用都實行單一的委任制,這種領導體制當然便於政府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管理,但缺陷也顯而易見:一方面,它難免造成權力向政府主管部門集中,抑制事業單位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另一方面,由於事業單位行政首長的權力只來源於上級主管部門,在事業單位內部難以形成橫向和自下而上的監督機制與民主決策機制,特別是隨著事業單位自主權的逐步下放,這種現象更易出現。二、事業單位改革的目標選擇與改革取向從目前來看,我國的事業單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仍然並將繼續佔有重要的地位。那麼,解決現有事業單位存在的諸多問題和弊端必須依靠改革,但改革的方向不是也不可能取消全部事業單位,而重點在於如何來劃分事業單位的類型以及如何對其進行調整和規范。這是在對事業單位改革進行目標設計時必須考量的問題。中山大學王樂夫教授認為,按照事業單位承擔的功能,可以將事業單位的改革定位於三個方向:一是朝向政府的一極發展,二是朝向企業的一極發展,三是定位於在政府與企業的兩極之間。具體說來,就是將事業單位分為三類:一是行政執行類,二是企業化經營類,三是社會公益類。在這三類事業單位中,行政執行類事業單位可以有條件地逐步轉向政府機構;企業化經營類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逐步確立企業法人身份;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既不能由市場包,又不能由政府包攬,因此可以保持事業法人的身份。1、改革的目標選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的目標選擇在於建立一個能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精簡高效、結構合理的現代事業組織體制,改革後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應當更有利於改善公共服務的質量、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盡可能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社會事業組織體制是指社會事業由誰來、怎麼的基本制度模式。因此,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質是對現行社會事業體制的重組;對事業單位改革的目標設計,必須放在社會事業組織體制改革的宏觀背景下來考察。因此,對事業單位的劃分首先要理清政府與事業單位的關系,重新界定政府職能,劃分事業單位的職權范圍,從而為事業單位的改革作好鋪墊。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應該把現在的事業單位分成三個類型:執行政府職能的法定單位,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公益單位,可以企業化運作的營利單位。這三個類型中,只有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公益單位基礎保持事業法人的身份,法定單位轉變成政府機構,營利性單位則變成企業法人。除了法定機構之外,所有單位都取消行政級別。法定機構執行政府管理和執法職能,完全由國家提供財政支持,它們可以根據所提供的服務收取適當的用戶費用,如護照的成本費或者罰款收入,但所收取的費用全部收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企業化的營利單位,政府不再提供財政支持,但是如果國家有科研、培訓等方面的項目,這些營利性的科研單位和教學培訓機構,可以參與競爭招標。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公益單位,政府提供適當的財政支持,與此同時改革政府的撥款方式,提高公益服務機構的競爭性。2、改革的目標取向作為我國傳統的事業即非經濟非政治的社會事務服務和管理職能承擔者的事業單位,由於其在社會公共服務等方面所擁有的組織、人員和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從我國的目前非政府組織總體上水平不高等情況出發,通過深入的改革和發展,理應成為公共事業管理領域中的重要力量。這一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就是事業單位的社會化以及運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1)事業單位的社會化。事業單位的社會化有兩層基本含義,即社會事業社會和事業單位的資源配置與服務社會化。其一、社會事業社會。社會事業即社會全體公眾的事業,也就是公共事業,因而社會事業社會,也就是公共事業社會。社會事業社會,就是指社會事業興的主體多元化,建立國、民和社會等多方興事業,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新格局。這是面對社會公眾需求日益豐富,新型公共事業形成,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作為事業的唯一主體、以國家財政支持的事業體制難以為繼的必然選擇,也是新型公共事業的本質上是社會大眾的事務,最終必然落實到社會、由社會自我管理的要求。社會事業社會對事業單位的改革而言,最根本的就是事業單位與國家關系的調整和規范,對自身的性質重新定位,即要通過以政事分開為基本原則的改革,根據自身的性質和服務的基本內容,分清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與自身的責、權、利,正確確定和理順與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關系,成為在法律規范下從事社會公共服務和管理的自主活動的主體,而不再是政府的附屬機構。其二、資源配置和服務的社會化。在傳統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中,由於國家是興主體並由財政支撐,不可避免地出現中央部門事業、地方政府事業、事業單位事業和國家企業事業的條塊分割、部門界限局面,各所有者通過行政手段配置資源,也只為本部門、本地區、本行業服務,不對其他部門、地區、行業服務,更不對社會服務。這是在資金緊張下的巨大的資源浪費。因此,與事業單位向真正的社會公共服務主體的轉化相一致,就必須打破事業資源的行政化分割與部門單位所有制,面向社會進行公共服務。(2)事業單位運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在傳統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下,事業單位通過接受行政指令等完成國家計劃,事業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國家和政府領導人的重視程度,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民主監督,從而在實際中,各項事業的意義必須反復經常地強調,事業經費必須時時去爭取,事業機構的設立和撤消也變化無常,不能不對事業的穩定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隨著事業單位改變與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隸屬關系,成為獨立的進行公共事業服務與管理的主體,不再靠執行行政指令來運行,為規范其行為的合理,保證公共事業的發展,就必須加強公共事業立法,建立和完善包括科學技術立法、教育法、文化法、衛生法、體育法等方面的公共事業法律法規體系。同時,作為進行公共服務與管理的社會組織,事業單位不僅需要在其內部進行法律的基礎上民主化運行,更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社會的監督。三、事業單位改革的路徑與措施中央編主任李鐵林在致辭中指出,事業單位改革的任務緊迫,關鍵的原因有三點:一是事業單位改革作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必須通過自身改革,為整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二是事業單位作為政府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載體,必須通過改革,進一步增強自身活力,提高公共服務的有效性。三是必須通過事業單位改革,推動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1、調整事業單位改革的思路國家發改委司長范恆山在公共服務部門改革國際經驗與中國事業單位改革國際研討會上說,從總體上收縮中國事業單位規模、調整結構,是推進改革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為此,他提出改革四條調整思路:其一,能夠撤銷的,在做好相關善後工作的基礎上堅決撤銷;其二,目前已承擔政府職能且不宜撤銷的,應轉變為政府部門。公益性事務較少、可以改制為企業的,或者目前已從事大量市場經營活動,企業色彩比較濃重的事業單位,應明確轉變為企業;其三,把國家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減少到最必要的限度,依此原則。對現有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通過合並、重組形式進行整合;其四,不宜再由政府出資興、且有市場前途的事業單位,可通過招標拍賣的方式,讓渡給其他投資者。2、根據政事分開原則,明確政府職責和事業單位職能傳統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下,事業活動的非經濟性和非政治性以及政府職能擴大化導致政事不分的積弊已久,隨著人們對公共事業認識的深化,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立足政事分開原則,合理劃分事業單位職能和明確政府職責是事業單位改革的一個基本點。政事分開,根本上來講,就是要改變過去國家包統攬事業,政府部門與事業單位的隸屬關系,政府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宏觀管理,事業單位自主解決具體事務。明確合理的政府職責范圍,形成不同層級政府間的合理分工。根據毛壽龍先生說講:「政府應該扮演好四個不同的角色:作為政策的決策者應該確保決策的民主化,廣泛聽取民眾的意見,確實採取措施,避免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資源浪費;作為公益物品的提供者在正確引入外資或者民營資本的同時應該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條文,以保證程序的公開、合法,防止不法之徒政治尋租;作為管理者應該改革後的事業單位是公共型服務體系,而不是以前的政府權力的延伸,更不能憑借自己的權力對其進行壟斷;作為監督者應該廣泛動員公民及企業的參與,擴大事業單位的監督主體,在有效監督的同時降低監督成本。」明確事業單位職能,合理劃分政府直接舉和間接究的事業邊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條件下,我們既不能沿用傳統舊體制下的事業界定標准——「沒有生產收入」、「所需經費由國庫支出」的社會組織,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公共產品理論的界定標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兩個基本特徵的公共產品是界定國家公共財政支出范圍的標准。國家財政本質上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形成的社會集中化的分配關系。凡是社會公共事務,均是政府職能范圍內的事務,都應由國家財政供給來。因此,社會共同需要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界定事業單位職能范圍的根本標准。公共性是絕大多數事業單位的本質特徵,尤其是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四大行業,直接體現著全體公民的公共利益、公共物品、公共需求、公共服務和公共監督。公共性的基本特徵表現為:資源和產品分配的公正性,收益或損失的社會性,提供服務的非營利性和非競爭性,所有權和財產權的不可轉讓性,組織行為的公開性和限制性,資助和消費的強制性。政府財政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是衡量事業單位公共性程度的基本標志。因此,界定事業單位職能范圍時,就應以社會共同需要作為界定的標准和依據。凡是具有公共性特徵的事務,就屬於社會公共事務,就應由國家來;凡是不具有這種特徵的事務,就不是社會公共事務,就不屬於國家事業單位職能的范圍。同時,即便是那些政府直接組織的行政支持類事業也需要進行體制創新,增強競爭活力和加強約束機制建設。堅持政事職責分開,政事編制分開,政事財務管理分開,政事機構分開,從而更好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界定我國事業單位職能,明確政府的職責。3、規范事業單位改革的過程改革對策和程序要民主化和科學化。所謂民主化就是在改革的策略選擇上要廣開言路,要有一個充分的互動和協商過程,打開社會上方方面面參與的渠道,不能搞少數人決策,要充分發揚民主。所謂科學化就是指改革的程序和步驟要考慮成本收益原則,要符合國家、社會和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價值取向。要依法進行改革,把事業單位改革與公務員法的制定聯系起來考慮,要把公務員的范圍界定和職級劃分及中央與地方公務員的區別考慮進去。一般來說,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發達國家公務員制度,是按照服務本位,而不是按照權力本位來界定公務員范圍,把行政官僚和技術官僚都包括在公務員范圍之內,而技術官僚大多是在我國所謂的事業單位工作,並由財政支薪的人員。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大部分最終是由這些部門和人員來提供。我國行政支持類和公益類的事業單位就屬於這種性質。因此,在我國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要考慮把這部分人納入公務員隊伍,按照公務員法依法進行統一規范管理,以減少這些單位管理混亂和職位腐敗。改革結果要符合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和我國政府的「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戰略。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會增加,我國事業單位改革要充分注意到這一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著眼於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此外,整個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思想、觀念轉變、文化認同、產權界定等問題都需要妥善解決。總之,事業單位改革是一項巨大的社會改革工程,需要不斷地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妥善解決,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和制度改革創新,解決體制性障礙,才能不斷推進整個事業單位改革的順利實施。

熱點內容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
關於教師體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15:02:49 瀏覽:905
部隊幹部轉業法規 發布:2025-01-13 14:59:57 瀏覽:977
發錯微信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3 13:54:22 瀏覽:341
司法邵武人 發布:2025-01-13 13:52:51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