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使道德理念

使道德理念

發布時間: 2023-03-06 04:48:26

⑴ 商業道德的四種道德觀是哪些它們各自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商業道德的四種道德觀是哪些?它們各自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1)道德的功利觀 (2)道德的權利觀 (3)公平理論道德觀 (4)綜合社會契約理論觀 (1)道德的功利觀 這種道德觀對效率和生產率有促進作用,並符合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但它會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在那些受決策影響的人沒有參與決策的情況下,同時,它也會導致一些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的權利受到忽視。 (2)道德的權利觀 這種道德觀積極的一面是它保護了個人的自由和隱私。但它也有消極的一面(主要是針對組織而言),即接受這種觀點的管理者把對個人權利的保護看得比工作的完成更加重要,從而在組織中會產生對生產率和效率有不利影響的工作氛圍。 (3)公平理論道德觀 這種道德觀有利於保護那些未被充分代表的或缺乏權力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但不利於培養員工的風險意識和創新精神。(4)綜合社會契約理論觀

商業道德觀中,在中國有哪些行為規范

商業道德,商業工作中應遵守的行為准則和規范。職業道德的一種。中國古代就有經商要合義取利、價實量足等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商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文明經商,禮貌待客;遵紀守法,貨真價實;買賣公平,誠實無欺等。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商業道德有不僅僅是局限於商人或與之 *** 的人,商業道德遵守和社會公德的維護是一個俞發緊密地關系。
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道德應該主要體現在民事法律關系中,這一點最為核心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則的城市信用的原則。和同為民法的公平原則不同的是,誠實信用的原則是建立在交易道德基礎上的當事人之間的公平的較量。也就是判斷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悖於城市信用原則的首要的標準是是否有悖於交易道德,次之為當事人的利益是否因此而失衡。灼見民法中極為重視傳統意義上的,局限於當事人雙方的商業道德
所謂企業倫理(又稱為企業道德),是企業經營本身的倫理。不僅企業,凡是與經營有關組織都包含有倫理問題。只要由人組成的集合體在進行經營活動時,在本質上始終都存在著倫理問題。一個有道德的企業應當重視人性,不與社會發生沖突與摩擦,積極採取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企業倫理觀念是美國70年代提出的,最近幾年日本也開始對企業倫理問題進行研究。而我國對企業倫理的認識與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對企業倫理的內涵尚缺乏了解。有人認為,企業是將賺錢作為主要目標的,倫理則是追求的道德規范,企業的經營目標與企業社會責任沒有必然聯系,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認為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倫理是相矛盾的。其實這不過是表面現象,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的思維方式是落後於新時代的。在當今時代,如果企業只追求利潤而不考慮企業倫理,則企業的經營活動已越來越為社會所不容,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也就是說,如果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沒有必要的倫理觀指導,經營本身也就不能成功。樹立企業倫理的觀念,體現了重視企業經營活動中人與社會要素的理念。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倫理道德方根發揮著以下作用: 1、崇高的企業目標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以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企業的發展與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相聯系的崇高的目標作為企業追求的目標,賦予了企業一種庄嚴的使命感,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有利於企業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配置。3、管理者運用倫理手段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4、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可以增加企業的內聚力。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主要由管理者的道德素質決定,它能產生威信,使管理者贏得員工的信任,有助於二者之間的溝通,它能產生感染力和號召力,使員工產生一種歸屬感、安全感、責任感,並進一步轉化為對企業的忠誠,產生強大的內聚力。5、產品倫理道德內涵是企業立足社會的保證。產品質量、企業信益和服務是一個企業立足社會的三大要素,產品倫理道德內涵意味著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堅持一流的產品意識,堅持信益高於一切和堅持一流的服務意識和行動。6、注重社會效益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動力。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企業不僅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而且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履行社會的義務和完成社會的使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7、高尚的道德覺悟是企業間競爭與合作的基礎。

孟子關於人性論和道德觀的基本觀點

孟子宣傳性善論,認為人皆有四心。
提出仁、義、禮、智的道德觀。

商業道德的概念 英文的 後天考試要用

呵呵,看來要自己查了

道德教育的基本觀點?

立場精英化
性質政治化
道德教育的目標缺乏層次要求人人崇高化
道德教育的方式簡單化

中國目前的商業道德狀況如何?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加強中國商業道德建設

我覺得目前我國商業道德不好,我們可以從貧富差距大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人做生意一次性會掛 *** 的錢財,讓我們變得很宭,但是他們想錯了,他們要靠我們發展自己,就不應該那樣,好讓我們一時間來緩解經濟危機,為他們更好的服務

目前中國的商業道德如何?你認為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加強中國的商業道德建設

地溝油、毒奶粉、激素雞、重金屬污染大米……單就層出不窮的食品問題來說,商業道德滑落到什麼地步足以觸目驚心。
如何加強商業道德建設,許多人會想到加強法制建設。問題是法制建設加強了幾十年,管不好民以食為天的大問題,說明商業道德已經不單純是法律問題,而是社會性問題,是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產生了問題。

避免商業道德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商業道德屬於職業道德的一種,在這個腐敗的社會,連潮流都無賴化了,還侈談什麼避免商業道德風險?
老話說石頭孵不出雞崽的道理該明白吧?正本清源,修身養性,固守原則便無往不利

我該怎麼對付如此毫無商業道德的親人

首先,他是親人,你不能對他做得太過分;但是,他應該受到制裁,所以,在不傷害利益的情況下,給她一點教訓

那要看你們什麼關系了
如果比較親近
那麼你要和對方說說道理

⑵ 什麼是道德價值觀

「劃一根數軸,男人就正一百,女人就是負一百,那女人都出軌了」是偽命題。

參考網上: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文明發展歷程中,孕育形成了傳統道德及其價值觀。善、孝、禮、勤、新,業已積淀成為中國人的文化道德基因,成為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精神及核心價值觀。

「善」的追求與實踐是人道之本

在中國傳統價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實踐是一以貫之的主線。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為中國人啟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條。其次,善是立身之基。《中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的核心在養善。最後,善是宇宙之理。「黃天無親,唯德是輔」。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規律而行事。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的天道觀即是良心觀,天人合一是在這一價值層面得到普遍的認同與實踐的。

中國傳統道德要求必須將善在個體及群體的現實生活中全面推進,以實現人道之本。在個體層面,善是愛人和利人的修為和行動。首先要學會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善與愛相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泛愛眾」;再進一步便是「民胞物與」。善與愛的情懷在人類社會的實踐推進就是追求大同社會的實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個體社會價值觀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勵無數志士仁人不斷為之奮斗的目標。

在群體層面,善的追求是將個體與他人、家庭、群體聯系起來,並在其中有所奉獻的價值實踐過程,其導向歸之於以群體(集體)為本。在群體中,善的實現是以仁愛為根本的。所以,仁愛主義是群體主義的基礎。同時,善利群體的價值追求在於以鄰為善,互利共生,這構成了群體與群體交往的和平主義的價值理念。群體主義、仁愛主義及和平主義的實現,是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所謀求的人類共同生存的道德理想。

「孝」的培育與推進是和諧之始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培育與實踐的重要場所之一在家庭,其核心價值理念為孝。家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維系家的核心在孝。「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首先是熱愛自己的生命並能發展延續生命。其次,孝是對父母、先祖的愛、養、畏、敬。孝的基礎在愛,即「父子有親」;孝的實踐在贍養父母;孝的升華在敬畏;孝的終極關懷在慎終追遠;孝的最高價值追求在有所成就。中國孝道的特殊性在於:孝與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就作為相聯系,與忠君愛國相聯系。這是孝的家庭價值觀與忠的社會價值觀內在合一性的體現,是個人、家庭、社會和諧穩定的價值維系。

孝的價值觀的本質在和諧。首先,孝是德之本。孔子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的實踐與人性、人情、人道的培育其本質合一。其次,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現實地實現著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教育貫穿著感恩、為他、奉獻、責任、有所成就等基本理念。最後,孝是天之道。中國傳統道德將孝同天理、天道相聯系,使中國人孝道德觀同天人合一宇宙觀、價值觀相合一。這既體現了中國人宗教性的終極追求,又將和諧的價值理念貫穿於宇宙人生,植根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禮」的普及與踐行是治理之道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外在維系核心在「禮」。對個體而言,「禮」是立身達人之本。對群體而言,「禮」是交往之道、秩序之源、道義之樞、天地之理。禮儀對個人的實踐重在冠、昏、喪、祭、朝、聘等人生的重要環節和重大場合。應該說,中國古人的一生都在學習禮儀、踐行禮儀、維護禮儀。人的文明化、社會化的標志就是禮儀化。

在群體社會生活層面,禮在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賀慶之禮、飲食之禮、養老禮、喪禮、祭禮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規范,使群體生活的每一位成員均了解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禮業已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文化符號,成為鄉規民俗的基本准則和理念。

中國傳統禮儀同社會制度的結合,使「禮制」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價值追求。「禁於將然之前」的道德教化與「禁於已然之後」的法制規范在「禮制」的具體推進實踐之中緊密結合起來。當然,其中的遵從、固化等級制的部分是我們今天要堅決剔除的。
「禮」上升到社會普遍價值觀層面,則是別、讓、敬、同、和。「禮」的核心是實現人與動物的區別。在禮的實踐中,中國人首先要培養敬畏的心理與意識,即敬畏天地、敬畏規律、規則。其次,禮培育了中國人的「誠」。「心誠則靈」是中國人的普遍行禮准則。最後,禮使中國人走向和平。「禮之用,和為貴」。禮使中國道德價值觀的和平、友好進入到人際交往之中,進入到與群體、自然的友善相處之中,使中華民族走向「禮儀之邦」。

「勤」的固化與應用是存續之則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在中國人生產、生活和發展方面的核心理念是勤。

中華民族在道德價值上第一是生存。而生存的第一要務是勤勞。《左傳》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首先,在榜樣的樹立、輿論的導引上進行推動。其次,在天道的理念性上進行導引。《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應法天,要努力奮斗。於是,中國人的理念就是「天道酬勤。」最後,在價值觀念的確立上堅持不懈。「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在教育中,生存觀也是首要的。《中庸》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是中國「重生」文化的價值觀基礎。

中國人是以家庭為本位的。所以,勤在家庭的實踐一是開源,即勞作、奮斗;二是節流,即節儉戒奢。《尚書》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在創建事功上,中國文化既倡導「夙夜在公」的勤勞公忠價值觀;又將「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的周公式勤政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式為民作為楷模,全面培育「勤之勤之,至道非彌」的理念及實踐觀。可見,勤已成為指導中國人的存續法則和生生不息的價值圭臬。

「新」的締造與日進是超越之源

在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中,「新」與中國人的理想、夢想與超越境界的追求與實現相聯系。

《周易》是對上古文化價值的總結和對後世中華文明價值奠基的巨著,「新」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首先,《周易》強調「日新」。其次,強調要「與時偕行」。最後,要謀求變化和發展。《周易》奠基的「新」的理念及儒家、道教、法家等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共同弘揚及實踐,使創新成為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新」的價值觀在社會實踐層面的運用也處處體現。人的德和行的要求均在「日新」。在處事安身上,強調「敬其在己」;在立業上,追求「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這種求「新」的精神,在中國古代儒商的開拓實踐中,在科技的進步上,在文學的創作上,甚至在中醫理論及實踐中等諸多方面均能夠實現不斷發展與突破。中國文化中的求新求變與不斷創新使中華文明不斷進步。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新」的本質在於追求超越。其核心理念認為:人是理想的存在者,人是在追求超越中才能真正實現對生命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肯定的。這種超越的特點在於:其一,在肯定主體的存在,在肯定現實、現世的存在中實現人的超越。其二,在每一件事情之中追求超越,「在事上磨煉」。其三,在群體之中追求超越。中國文化強調「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有所「立」是中國傳統價值理念在人的終極追求上的價值導引,強調在群體中實現理想、夢想。這種倡導現實超越性及在群體中追求實現理想的價值理念使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具有了穿越時空的永恆的價值與意義。

⑶ 中華經典中的道德理念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外在維系核心在「禮」。對個體而言,「禮」是立身達人之本。對群體而言,「禮」是交往之道、秩序之源、道義之樞、天地之理。禮儀對個人的實踐重在冠、昏、喪、祭、朝、聘等人生的重要環節和重大場合。應該說,中國古人的一生都在學習禮儀、踐行禮儀、維護禮儀。人的文明化、社會化的標志就是禮儀化。

在群體社會生活層面,禮在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賀慶之禮、飲食之禮、養老禮、喪禮、祭禮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規范,使群體生活的每一位成員均了解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禮業已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文化符號,成為鄉規民俗的基本准則和理念。

中國傳統禮儀同社會制度的結合,使「禮制」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價值追求。「禁於將然之前」的道德教化與「禁於已然之後」的法制規范在「禮制」的具體推進實踐之中緊密結合起來。當然,其中的遵從、固化等級制的部分是我們今天要堅決剔除的。
孝的價值觀的本質在和諧。首先,孝是德之本。孔子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的實踐與人性、人情、人道的培育其本質合一。其次,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現實地實現著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教育貫穿著感恩、為他、奉獻、責任、有所成就等基本理念。最後,孝是天之道。中國傳統道德將孝同天理、天道相聯系,使中國人孝道德觀同天人合一宇宙觀、價值觀相合一。這既體現了中國人宗教性的終極追求,又將和諧的價值理念貫穿於宇宙人生,植根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⑷ 中國人該怎樣樹立道德理念

實際,從人的一生來看,能不能活的平穩、隨和,是個自己與身邊人共處的印象積累。就是說:大小智、力的幫助他人及對別人善言相對,」是自己的形象對他人心靈的播種「。而這種播種於他人心靈的好或壞,是感受人最不易忘記的。雖然不可能有現報,但是碰到需要人幫助時,這些對你有好印象的人便不會袖手旁觀。知道對人好點,如同在他人心裡積攢備用力量,才會自覺的約束自己的任性。」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句老話,把它變成自己的:」我敬你一丈,你敬我一寸」放到心底來守候,久而久之你就會人緣富的不得了。道德,是個會算人心帳的概念、是個在他人心裡會積蓄自己好形象的過程、是個立念變習慣的自塑、是個從故意便常相積累。「隨和」兩字,指明了道德積累的綱。

⑸ 名詞解釋道德觀念

道德觀念(moral idea),道德的主觀方面。反映歷史上變化著和發展著的道德關系,即人們在道德活動中產生的各種關系以及如何處理這些關系的行為准則。與一般的反映不同。它包含特殊的道德論證,反映的並不只是行為的本身,而是包含著行為的品格和價值。其形成不僅意味著人們要了解社會上公認的道德行為准則是什麼,而且更意味著人們對它們的承認,即切實體會到它們的正確性,並內化為自己的道德需要,從而才能用來評價別人和自己的行為。它使人們的道德行為變成了真正的自覺行為,保證了人們在是非、善惡之間能夠進行正確的選擇。

⑹ 英雄觀的變革,使道德觀念不再尷尬呢

意思是說,對於這件事情,接受了國家報銷的贖金,名譽不會受到損毀,而不接受國家的贖金,不接受任何回報,魯國以後就沒有人做這件事了.

在孔子看來,子貢的的行為,起了一個不好的作用.也就是說,你收到的贖金本身就是你自己付出的,國家只是將你因拯救奴隸而受到的利益損失補償給你,是你和國家共同完成的贖人行為.

可如果你不要這個贖金,就變成了你的個人行為,成了你自己的功勞,雖然得到了道德上的廣泛贊譽,獲得了一定的滿足感,但是,其它人對於贖救奴隸這件事的積極性卻降低了.

贖人需要大量的金錢,因為有國家報銷,所以大家都樂意去做,但是現在由於子貢的做法,道德標准提高了,向國家要贖金成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大家都不好意思向國家要錢了,這部分損失沒有人來承擔,自然就不會有人去做這件事了.

熱點內容
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都適用勞動法調整 發布:2025-01-13 13:40:31 瀏覽:716
2011年司法考試刑法題 發布:2025-01-13 13:03:40 瀏覽:156
民事訴訟法143條規定 發布:2025-01-13 12:44:07 瀏覽:843
民法典刪除的法律 發布:2025-01-13 12:44:02 瀏覽:711
刑法人員 發布:2025-01-13 12:36:07 瀏覽:865
法院沒給票據 發布:2025-01-13 12:33:17 瀏覽:995
什麼是職業道德含義 發布:2025-01-13 12:32:26 瀏覽:147
江西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3 12:31:05 瀏覽:978
上海達堯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13 11:48:29 瀏覽:506
法學會如何 發布:2025-01-13 11:35:25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