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刑法和道德

刑法和道德

發布時間: 2023-03-09 11:21:11

刑法道德倫理的最低要求

關於刑法的目的,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是侵犯權益說,一種是規范違反說。侵犯權益說是指懲罰罪犯是因為其對法律要保護的利益的侵犯,關注的是結果正義;規范違反說是指行為本身就是錯的,違反了倫理規范,要對該行為本身進行懲罰,強調的是行為正義。

但行為正義和結果正義始終處於沖突之中。

我國的刑法將法益侵犯說和規范違法說兩種理論折中來支撐刑法的正當性。

刑罰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在入罪層面上,法益是入罪的基礎,如果沒有侵犯法益,則不構成犯罪。其次,侵犯法益的行為也不一定是犯罪。因為從規范違反說考慮,倫理是出罪的依據。對於倫理所容忍和鼓勵的行為,沒有必要發動懲罰權。正當防衛就是典型的例子。

㈡ 法律和道德的相同點

法律和道德的相同點如下:
1、法律和道德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
2、同時,又都受到一定階級的政治和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並為實現一定階級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服務;
3、二者之間的縱的聯系決定著社會階級本質和服務的總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必然是一致的。
法律和道德的不同點有:
1、產生的起源不同。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道德是人類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自覺遵從主流行為規范的心理意識;
2、執行的制度和力度不同。法律是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代表國家意志的行為規范。道德是依靠良好的習慣和良心來促使人們自覺遵守的一種行為准則;
3、對違反者的處罰不同。對於違反法律的行為,是通過法律規定處罰;而對於違反道德的行為,只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和良心的譴責。
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就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專門的國家機關以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國家的強力部門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有組織的國家暴力。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條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㈢ 法律與道德的界限在哪裡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用道德約束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道德無法用規章制度化去定義:法律的邊界和條文是很明確的,比如《刑法》、《合同法》規定的就很詳細、比較完備;道德的邊界和條文就沒有那麼明確了,比如不同行業可以有不同行業道德規范。

其實這個問題我很欣賞羅翔的觀點:不要對人性抱以過高的期待,永遠要警惕人性深處的幽暗,法治的前提就是對人性敗壞的假設。法律作為入罪的基礎,而倫理則作為出罪的依據。

所以社會需要法治,法律所守護的,是為了維持人類社會的基本秩序。

㈣ 法律和道德的區別和聯系

法律分析:法律與道德是兩種不同行為規范。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

第一,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條件與消亡各不相同.

第二,法律與道德調整的對象與范圍有所不同.

第三,法律與道德的表現形式與調整機制各不相同.

第四,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各不相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 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㈤ 刑法與道德的概念

刑罰:指依照法律對違法者實行的強制處分。對犯人嚴厲的懲罰。
刑罰是刑法規定的,由國家審判機關對犯罪人適用的,以限制或剝奪其一定權益為內容的強制性制裁方法。
理解:
1、刑罰的內容是對犯罪人一定權益的限制和剝奪,給犯罪人造成痛苦,以懲罰犯罪。
懲罰性是刑罰的本質屬性之一。這有別於民事制裁,並且刑罰是最嚴厲的懲罰(強制)方法。它可以剝奪犯罪人的一切權利,自由、財產、資格,甚至包括生命。
2、刑罰只能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以成文法的方式制定,其他任何機關無權制定刑罰。
3、刑罰只能由國家審判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並依照法定程序才能適用,並且只適用於特定的對象,即犯罪分子。
闡發
刑罰是國家創制的、對犯罪分子適用的特殊制裁方法,是對犯罪分子某種利益的剝奪,並且表現出國家對犯罪分子及其行為的否定評價,並起到改造罪犯、保護社會和警醒世人的作用。
刑罰與行政制裁、民事制裁的區別
1、適用的法律根據不同,分別是刑法和其他法律(民法行政法)。適用程序分別是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處罰法和行政復議法等。
2、適用機關不同。刑罰的適用機關是法院刑事審判庭,民事處罰的適用是法院的民事審判庭,行政法處罰的適用機關是行政機關。
3、適用對象不同。
4、嚴厲程度不同。
5、法律後果不同。受過刑罰處罰的人,在法律和事實上被視為有前科的人,會在一定期限內甚至終身被禁止從事某種職業或擔任某些職務,如法官、檢察官、律師、公務員。
刑罰權
刑罰權是國家基於獨立主權,對犯罪人實行刑事制裁的權力。
刑罰權由私刑權發展而來,在原始社會實行復仇制度,懲罰犯罪的權力屬於個人。在國家建立之後,私刑權基本被取消,刑罰權成為國家權力的一種。
現代社會,除了個別情況下(自訴案件的起訴)被害人也享有一定的權利外,刑罰權中所有的內容都屬於公權。
◆刑罰權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制刑權。即創制刑罰的權力,包括對刑罰制度的立、改、廢。在我國,只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才享有制刑權。
2、求刑權。請求對犯罪人處以刑罰的權力。在現代社會,求刑權由偵查機關和公訴機關行使,表現為偵查機關搜集犯罪證據、公訴機關對刑事案件提起公訴。但是被害人在一定情況下也享有求刑權,如對告訴才處理的案件進行告訴,對司法機關不立案、不起訴的案件提起自訴等

㈥ 八年級上冊道德刑法的含義

道德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 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麼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麼樣的刑罰。

㈦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法律分析: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律部門,包括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憲法是高於其它法律部門(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國家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原則等.法律是從屬於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可劃分為基本法律,如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國際法等。普通法律,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行政法規,是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規范的總稱。

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順理則為善,違理則為惡,以善惡為判斷標准,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 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都適用勞動法調整 發布:2025-01-13 13:40:31 瀏覽:716
2011年司法考試刑法題 發布:2025-01-13 13:03:40 瀏覽:156
民事訴訟法143條規定 發布:2025-01-13 12:44:07 瀏覽:843
民法典刪除的法律 發布:2025-01-13 12:44:02 瀏覽:711
刑法人員 發布:2025-01-13 12:36:07 瀏覽:865
法院沒給票據 發布:2025-01-13 12:33:17 瀏覽:995
什麼是職業道德含義 發布:2025-01-13 12:32:26 瀏覽:147
江西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3 12:31:05 瀏覽:978
上海達堯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13 11:48:29 瀏覽:506
法學會如何 發布:2025-01-13 11:35:25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