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法學
⑴ 我特別想知道上海交大和同濟哪個法碩好一點
不黑不吹
上交近幾年很強勢 凱原法學院做的不錯
復旦老牌名校也很好
同濟大學 實力也強 而且最近幾年收的分也不低
華東政 上財 也是很好的
這幾個 能上那個都不容易
⑵ 同濟大學在哪如何
在中國上海,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很好。
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翌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並,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36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2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6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2人,「青年長江」「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四類優秀青年人才162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8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入選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⑶ 什麼是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Tongji University)簡稱「同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美「10+10」計劃,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單位,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國綠色大學聯盟、國際綠色校園聯盟、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
二,截至2019年11月,學校設有29個專業學院,9家附屬醫院。4個校區佔地3810畝,總建築面積181餘萬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18115人,碩士研究生12105人,博士研究生5766人。另有國際學生3575人
⑷ 考研選同濟大學法學院有多難
考研選同濟大學法學院,
不算太難。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⑸ 同濟大學法學專業怎麼樣
據中國校友會網《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報道,同濟大學法學門類在全國排名版如下:
[法學類權] 法學:全國第68名/3星級/地區第7名。 [政治學類] 國際政治:全國第21名/3星級/地區第3名。 社會學:全國第18名/4星級/地區第3名。 政治學與行政學:全國第21名/3星級/地區第4名。
⑹ 同濟大學法學院怎麼樣
同濟大學的法學實力還不錯,但是算不上一流,在教育部官方學科評估中,法學專業同濟大學評估得分70,並列排在第29名,具體排名情況如下表,法學最好的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
⑺ 如何看待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法學博士點被撤銷
用三個字總結,就是很正常。
說他正常的原因,就在於法學學科的本身特點身上。作為人文科學的法學,其創辦要求太低了,只需要有教室,有老師,就可以招生上課。他不比人家工科類專業,辦學需要儀器。遙想當年西安交通大學離開上海來到西安之時,把實在搬不動的儀器留在了上海,再後來,上海造船學院就可以以此為班底成立新的上海交通大學。理工類的學校需要有一個好老師,但是,沒有實驗器械,再好的老師也很難教出好學生。但是……
但是作為人文科學的法學就不同。如前所述,他只需要有老師就可以,一位名師,對學校法學教育的影響,可以說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的。也就是說,法學博士點的設立,依靠什麼?不需要硬性的器械,需要的只是那幾位名師的學術造詣與學校在博士評介系統中整體地位,對,就是整體地位。不知道大家能否想像作為五院四系之一的西北政法大學,在西安每次評選博士的活動中落敗。直到2011年得益於國家政策,才擁有法學博士授權資格,在這一方面,西法大有多名教師在外校任博導,卻唯獨本校申請不到博士點,其原因就在於,雖然西法大法學還算可以,但是在西安,其整體實力及影響力不及其他學校,導致落敗。所以,博士點的申請,學校實力和教師水平,這二者必不可少。
華南理工大學(對同濟不了解)的博士點是在2004年後才申請下來的。華理工在整體實力方面沒得說,但是其法學院博士點的申請,和一個人是分不開的,這個人就是葛洪義。學校2004年創辦法學院,第一任院長就是葛洪義(順便說一句,是從西法大離開的…………),而碰巧的是,葛洪義任期已滿現在已去浙江大學。同時,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湘潭大學的法學博士點,也有一個很巧的時間段,就是在「西政七君子」加盟湘潭大學。2001年後,先後有七位西南政法大學的老師前往湘潭大學,而在2003年,湘潭大學取得了訴訟法的博士點。難道,這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嗎?
人文科學的興盛很容易,也就意味著這個學科的衰敗也同樣的輕而易舉。所以說,這兩所學校博士點的撤銷,很正常。但是我也相信,憑這些學校的底子,五年之後申請回來,也是有可能的。
⑻ 同濟大學法學院在哪個校區
同濟大學法學院在校本部。
法學專業是同濟大學「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專內業之一,在學容校的「985」、「211」項目中給予重點經費支持。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同濟大學先後設立了「國家專利保護重點聯系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培訓(上海)基地」、「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其中「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是學校重點建設的人文社科基地,在上海市社會科學規劃辦的支持下,正計劃將其培育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同濟大學正在建設教育部「德國研究基地」並籌建「歐洲研究基地」,其中德國法和歐洲法研究與教學分別是該兩個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⑼ 同濟大學法學研究生怎麼樣
同濟大學的法學實力還不錯,但是算不上一流,在教育部官方學科評估中,法學專業同濟大學評估得分70,並列排在第29名,具體排名情況如下表,法學最好的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