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禮儀ppt

道德禮儀ppt

發布時間: 2023-03-11 08:48:57

A. 道德禮儀知識

道德禮儀知識

仁、義、禮、智、信合稱“五常”,是儒家從古代眾多的德目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五種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這五種道德規范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最基本的行為准則,也是個人修養的最主要的內容。它貫穿於整個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道德素質的培養和道德精神的形成。

(一)仁

在儒家的倫理思想中,仁是“全德”之稱,是一個包羅眾德的范疇,其他的道德規范,如忠恕、克己、孝悌、智、勇、恭、寬、信、敏、惠等等,都可以視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包括在其中。一個人如果稱得上仁,那就是完美無缺了,而一個人違背了任何一項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責為不仁。反過來,一個人如果具備某些方面的優良品德則未必能夠稱得上仁。也就是說,每一種美德都是仁的必要條件,而非仁的充分條件,只有全部美德的總和才構成仁。

仁的核心是“愛人”。從字源學上看,仁從人從二,是涉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范疇。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已經開始用“愛人”來解釋仁,認為仁者應該同情、關心、愛護、尊重、幫助他人,時時處處以己推人,為他人著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主張由親愛親人進而仁愛百姓,由仁愛百姓進而愛惜萬物。在孔孟看來,人一生下來,就被置於家庭血緣親情之中,享受著父母親人的愛撫,並由此逐漸產生了對親人的深深依戀和敬愛。因而仁愛是從家庭血緣親情中直接引發出來的,有其自然的心理基礎。仁愛的基本內涵就是親親敬長。把這種家庭血緣的親愛之情向外擴充,就會產生對他人的愛心,以仁愛之心對待一切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建立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諧的人際關系,並最終擴大為對天地萬物的愛。可以說,儒家的仁愛觀念源於家庭血緣親情而又超越了血緣親情,它要求在尊親敬長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礎上,由己推人,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層層向外遞推,最終達到“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

儒家經典《禮記·儒行篇》頗為細致地闡述了仁德的各個方面的具體內涵。認為溫和善良,是仁德的根本;肅敬謹慎,是仁德的實質;寬舒從容,是仁德在舉止上的體現;謙遜待人,體現著仁德的功能;禮節言談,體現著仁德的莊重與文采;詩歌音樂,體現著仁德的和悅;分財濟貧,體現著仁德的施與。漢代以後,儒家學者在理論上對仁愛思想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唐代大儒韓愈在《原道》中提出“博愛之謂仁”,提倡廣泛的、普遍的愛;北宋理學家張載在《西銘》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著名命題,主張應該把天下民眾看作自己的同胞兄弟,把世間萬物看作自己的朋友。這就進一步深化了仁的內涵。此後,朱熹、康有為、譚嗣同等思想家對於仁愛思想都有所發揮。仁愛思想成為中國傳統美德中極為重要的內容。

中國古代思想家不僅把“仁”視為做人的基本准則,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情感要求,他們還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滲透於政治運作過程之中。在先秦時期,孟子曾大力提倡“仁政”,提出了一整套仁政的方案。《禮記·禮運篇》中更設計了一個洋溢著仁愛精神的“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一幅人與人相親相愛、和睦融洽的美妙圖景,也成了古往今來人們孜孜追求、無限嚮往的社會理想。為了實現這種理想,歷代許多思想家在現實的政治實踐中以“安人”“安百姓”為最高准則,“憂以天下,樂以天下”,體現了仁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宋初名儒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無疑正是傳統儒家仁愛精神的升華。

(二)義

義是儒家的“五常”之一,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道德原則。從字形上看,義的繁體由“羊”和“我”構成,羊象徵美和善;從字義上看,“義者,宜也”。宜的意思是應當、應該。因此,可以說,義就意味著是善的和美的,是應當的和合理的。

道德作為一種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特殊行為規范,它必須為人們確立一個行為選擇的價值標准,告訴人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時,怎樣做才是應當的、合理的,怎樣做就是不應當的,不合理的。應當的、合理的行為可稱為善,反之則稱為惡。“義”就是這樣一種判斷人們行為的善惡當否的價值標准,它對人們的行為起著導向、定向的作用,是人們思想和言行必須遵循的准則,因而儒家非常強調“居仁由義”,把義看作是人們實現道德完善所必須經由的道路。

從其現實內容看,義是人類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的體現,它與個人自身現實的特殊利益之間關系如何?換而言之,如何正確認識道德行為與物質利益及個人利益與社會、國家整體利益的關系?在中國思想史上,這是長期以來爭論不已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儒家內部,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孔子曾提出“見得思義”的主張,即在利益面前,要首先考慮是否應該、合理的問題。這一思想並不否定人們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而只是要以義作為衡量其行為的標准。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一這思想,而更加重視義對人們行為的指導作用,認為如果不符合道義,即使拿天下的財富給他作俸祿,拿良馬數千匹送給他,也不應該回頭看一下,甚至在生命和道義之間發生矛盾沖突,二者不能兼顧時,也應該舍棄生命而取道義。這種“捨生取義”的價值取向,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激勵了歷代無數仁人志士為正義事業而艱苦奮斗,甚至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孟子的思想中,表現出一定的重義輕利的傾向。當梁惠王問孟子有什麼對魏國有利的方法時,孟子就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己矣。”(《孟子·梁惠王上》)到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主張,又進一步把重義輕利的觀念推向極端。宋代理學家繼承了這種觀念,強調“義利之辨”,視義為儒者為學做人、立身處世的首要原則。認為君子以義為根本,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一切輕重榮辱都以符合義與否作為標准,其餘一切功名利祿都不值一提。這種正義的觀念,具有堅持人格尊嚴、實現個人價值的意義,深化了義的內涵。但是,與此同時,理學家對個人的私利追求也進行了過分的排斥、否定,從而形成了儒家傳統倫理道德中重義輕利的傾向佔主導地位的狀況。

當然,歷代也有一些儒家思想家主張把道義與功利結合起來,比較合理地解決了義利關系問題。戰國末期,荀子就已提出,“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荀子·大略》)。他認為,即使是上古的聖王堯舜,也不能去除人民對利的追求,而只是能夠使他們喜好財利不勝過喜好正義。所以,在義利關繫上,不應該排斥、否定利、而應該“先義而後利”,在首先肯定道義的前提下也兼顧個人利的滿足。清初思想家顏元更明確認為,“義中之利,君子所貴也”。為了矯正長期以來超功利主義道德觀的偏頗,顏元針對董仲舒的觀點,提出了“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的主張,把義利二者結合、統一起來。應該說,這一主張已經較好地解決了義利關系問題。在儒家傳統倫理思想中,重義輕利的思想具有確然不拔的主導地位,而義利統一的觀點卻遭到了正統儒家的攻擊與否定,甚至被視為異端邪說。對於我們來說,如何確立適合時代需要的義利觀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歷代儒家在義利關系問題上的各種探討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理論資源。儒家傳統正義觀念所包含的“見利思義”“義然後取”“義以為上”等思想需要我們繼承和弘揚,“見利忘義”的觀念也應該批判和唾棄,但是,對於那些只重義而否認利的觀點,我們也應予以揚棄。

(三)禮

禮是儒家倫理道德的重要范疇之一,在個人修身成人及人際交往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內容上看,“禮”大概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指整個的社會等級制度、法律規定和倫理規范的總稱;第二個方面,著重指整個社會的道德規范;第三個方面,指禮儀、禮節儀式以及待人接物和處事之道。作為“五常”之一的禮,主要是指人們具體的行為規范。

禮是與仁、義有著內在聯系的范疇。儒家把仁愛作為處理人際關系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同時要求愛人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而不是沒有差別地去愛一切人。這個原則就是義。但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同,相互之間的道德義務和道德責任也存在著差異。因此,對於不同的人際關系,人們的行為就有不同的道德要求。這就需要把義的原則化為具體的行為規范,使這些行為規范分別對應於特定的人際關系。這樣,禮就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具體的行為規范產生了。可以說,禮就是仁的外在規范,是義的具體形式,是仁義的貫徹與外顯,而仁、義則是禮的內在實質。在儒家看來,禮與仁義是緊密聯系起來的,離開仁義,禮就只是虛偽的形式;離開禮,仁義也就成為無從落實的空談。

儒家對禮非常重視,並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探討,構建了一個龐大、完善的、涉及社會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禮的體系。儒家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對主要的社會道德關系進行了整體的概括,提出了包括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敬、朋友有信在內的五倫之禮,對於其中每一種特定的關系,都有具體的禮節規定,如在父子關系中,規定子女孝敬父母的禮有敬順、敬養、承教、繼志、送死、祭祀等等。這些具體禮節之下,又還有十分詳細的規范和要求。整個體系十分龐大、詳細,各種規定滲透到人們的視聽言動、飲食起居各個方面,使人們日常生活的種種行為都有所依循。

正因為禮作為具體的行為規范在具體的人際關系中形成了固定的行為模式,所以在儒家看來,禮是立人之本,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據。孔子就說過:“興於詩,立於禮。”(《論語·泰伯》)“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我們知道,人總是生活在社會,處於種種社會關系網路之中,扮演著某種特定的角色,承擔著特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而禮就是社會某一類特定的角色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在社會生活中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就必須遵守禮所規定的不同角色的行為規范,做父親的要符合父親這一角色的要求,做兒子的要符合兒子這一角色的要求。這樣,整個社會才能呈現出一種和諧、有序的狀態。而對於個人來說,要成功地扮演特定的社會角色,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得到整個社會的承認,就必須首先認同、學習社會對該角色所提出的各種要求,並體現到行動中去,否則就寸步難行。《禮記·曲禮上》中甚至說:“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可見,在儒家看來,禮是人們立身處世的基礎,而學禮也就自然成為人們立身處世的前提條件。

作為一種傳統道德規范,禮在提高個人道德素質、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維系社會秩序的安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禮義之邦的形象的塑造,與禮的觀念的深入人心無疑是有著密切關系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由於禮的道德規范在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級制度及尊卑觀念的影響,往往存在著過分“卑讓”等消極方面,這是我們今天需要加以揚棄的。

(四)智

智即理智、理性、智慧,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規范之一。儒家對智的倫理價值予以高度重視,把智作為“五常”之一。《禮記·中庸》把智與仁、勇並提,稱為“天下之達德”。

在儒家倫理思想中,智主要指道德認識和道德理性。在孔子看來,“智者不惑”,正確的道德認識是正確的道德行為的前提與保證,智是實現仁的重要條件,因此他多次以仁智並舉,並將智、仁、勇三者統一起來,作為志士仁人的基本品德。孟子把智看成是判別是非善惡的一種能力和觀念,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題。漢儒董仲舒強調仁智兼重,既仁且智,並在《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從許多方面對智的內涵作出詳細的申論。此後,歷代儒家也一般都肯定智的重要,並對智進行了說明或發揮,賦予了智以豐富的道德內涵概而言之,智的道德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知道遵道;第二,利人利國;第三;自知知人;第四,慎言慎行;第五,見微達變。此外,還包括好學知過、量力而行、居安思危等等。

智在“五常”之中有著非常特別的地位。作為道德認識,智的基本功能就是明辨是非善惡,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人總是處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之中,處在現實的道德環境之中,各種社會現象撲朔迷離,是非善惡難以區分,這就需要運用理性、智慧進行分析、判斷,樹立正確的道德認識,並在道德理性的指導下對行為作出正確的選擇。一個人如果對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沒有明確把握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很難想像會有正確的道德信念與道德品質以及自覺的道德行為。在儒家看來,某些類似於道德的行為也存在於動物之中,如虎狼有父子之仁,蜂蟻有父子之義。但這些只是動物的自然行為,只有人類才能在道德認識指導之下,實施自覺的道德行為。因而,儒家認為,智是一切道德品質、道德觀念以及道德行為的前提,是認識其他四德的工具。

儒家的智,是不能脫離道德來談的。人的認識、理性如果不與德性、德行相聯系,就不能成為人們現實的道德品質,甚至會走向道德的反面。明清之際大儒王夫之就談到,智離開仁便顯得苛刻,離開禮便顯得淺薄,離開義便顯得乖巧,離開信便顯得詭詐。這是非常深刻的見解。也正是因為如此,儒家談智,總是與其他四德聯系在一起的。作為“五常”之一的智,實際上就是對仁、義、禮、信等道德原則的認同與理解。當然,作為道德認識,智也必須要落實、體現到道德行為上,與道德行為相一致,真正成為現實的道德品質。

(五)信

信是中國傳統道德的重要原則。它要求人們真實無妄,誠善於心,言行一致。人們往往把信與忠、誠連稱為忠信、誠信。在中國思想史上,各派學者都對信予以不同程序的重視,其中儒家對“信”最為推崇。尤其是在漢代信被儒家列入“五常”之後,其地位進一步突顯,成為最基本的道德規范。

在儒家看來,信是“進德修業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在《周易·乾》卦的《文言》中,就有“忠信,所以進德也”的論斷,把講求忠信視為增進美德的根本方法。孫子則不僅提出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為政》)的命題,把信作為立人之本,而且把信視為立國之本,認為“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如果人民不信任,國家朝政就立不住腳,因而即使去兵、去食,也要存信,寧死必信。不僅如此,以子思、孟子為代表的思孟學派更把誠、信的倫理原則上升為天道,對它作了哲學思辨分析。他們認為,宇宙萬物是一種客觀實際的存在,客觀的天道是真實無妄的,人道作為天道在人類社會的體現也同樣應該是真實無妄的。《中庸》中有“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的命題,《孟子》也提出:“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誠、信是天道的屬性,人們講求誠信,就是對天道真實無妄的品德的效法,對客觀天道的尊重、認同與遵循,對人類本性的完善。這樣,儒家巧妙地論證了誠信原則的客觀性、合理性與絕對性。後來,宋明理學家又沿著這一思路對信作了更為精緻、深入的闡發。

作為人際交往的行為規范,信的基本要求是真誠相待、誠實不欺,講究信譽,信守諾言等。孔子就說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信則人任焉”(《論語·陽貨》)。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中,必須言行一致,重然諾,守信用,這是取得他人尊重、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如果不以誠摯之心待人,言行不一,翻雲覆雨,相互欺騙、相互猜疑,則會產生信任危機,造成溝通的隔膜,導致人際關系的惡化。魏晉時期思想家楊泉在《物理論》中曾指出:“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可以說,信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精神紐帶,它能把人緊密、牢固地聯系在一起。缺少信這一紐帶,人與人之間,哪怕最親近的人之間,也無法建立真誠、和諧的關系。

儒家重視、提倡信,要求人們能夠言行一致,但並不是把言行一致作為絕對的行為戒律,僵化地套用於人際交往之中。我們知道,由於主體的素質、客觀環境等等的制約和變化,人們的言論並非都能做到,甚至並非都應該做到。所以講信必須要聯系義來看,所說的話是否需要付諸行動,也要以義為標准去衡量。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北宋理學家張載也說“君子寧言之不顧,不規規於非義之信”(《正蒙·有德》)。如果講信有違大義,則寧願食言。可見,儒家講信,注重的不是其形式,而是其精神實質。如果離開道德的標准,片面地強調信,必然導致對道德責任的否定,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這是不符合信的本質的。這一點,也是我們今天在弘揚優良道德傳統時所需要特別加以注意的。

道德禮儀小故事: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有個教授和一個學生一起散步。他們在小道上看到一雙鞋,估計是在附近幹活的人的。學生對教授說:“我們把他的鞋藏起來,躲到樹叢後面,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麼樣?”

教授比較有教養。他說:“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那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試一試另一種方式——你在每隻鞋裡放上一枚硬幣,然後躲起來觀察他的反應。”學生照做了,隨後他們躲進了旁邊的樹叢。

那個人幹完了活兒,回到這里,一邊穿衣服,一邊把腳伸進鞋裡。突然感到鞋裡有個硬東西,彎下腰去摸,竟然發現一枚硬幣。他的臉上充滿著驚訝和欣喜。他繼續去穿另一隻鞋,又發現了另一枚硬幣。他激動地仰望著藍天,大聲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的話語中談及了生病和無助的妻子,沒有東西吃的孩子、放棄了甚至要去輕生的念頭。

學生被深深地感動了,他的眼中充滿了淚花。這時教授說:“你是不是覺得這比惡作劇更有趣呢?”年輕人說:“我感覺到了以前不曾懂的一句話----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B. 急需小學文明禮儀伴我行班會活動教案和PPT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文明禮儀常識(做一個文明人必看)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
"文明禮儀,伴我成長",已成為我們青少年成長階段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作到如下幾點: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二)言談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並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鍾」。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2、公共禮儀 (一) 特定公共場所禮儀 1 影劇院:觀眾應盡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合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想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著人家的臉,這是很失禮的.應注意衣著整潔,即使天氣炎熱,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觀的.在影劇院萬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嘩,也別把影院當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結束後觀眾應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 2、圖書館、閱覽室:圖書館、閱覽室是公共的學習場所。 ①要注意整潔,遵守規則。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內。就座甲,不要為別人預佔位置,查閱目錄卡片時,不可把卡片翻亂或撕環,或用筆在卡片上塗抹劃線。 ②要保持安靜和衛生。走動時腳步要輕,不要高聲談話,不要吃有聲或帶有果殼的食物,這些都是有悖於文明禮貌的。②對圖書館、閱覽室的圖書桌椅板凳等等屬於公共財產,也應該注意愛護,不要隨意刻畫,破壞。 (二)乘車禮儀 1、騎白行車: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騎車時不撐雨傘,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不騎車帶人。遇到老弱病殘者動作遲緩,要給予諒解,主動禮讓。 2、乘火車、輪船:在候車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喊叫。上車、登船時要依次排隊,不要亂擠亂撞。在車廂、輪船里,不能隨地吐痰,不能亂丟紙屑果皮,也不能讓小孩隨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車:車到站時應依次排隊,對婦女、兒童、老年人及病殘者要照顧謙讓。上車後不要搶佔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別人佔座。遇到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的乘客應主動讓座。 (三)旅遊觀光禮儀 1、游覽觀光:凡旅遊觀光者應愛護旅遊觀光地區的公共財物。對公共建築、設施和文物古跡,甚至花草樹木,都不能隨意破壞;不能在柱、牆、碑等建築物上亂寫、亂畫、亂刻;不要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污染環境;不要亂扔果皮紙屑、雜物。 2、賓館住宿:旅客在任何賓館居住展p不要在房間里大聲喧嘩或舉行叫司的聚會,以免影響其他客人。對服務員要以禮相待,對他們所提供的服務表示感謝。 3、飯店進餐:尊重服務員的勞動,對服務員應謙和有禮,當服務員忙不過來時,應耐心等待,不可敲擊桌碗或喊叫。對於服務員工作上的失誤,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語,加以諷刺。
四、學校禮儀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專門場所,禮儀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內容。 (一)學生禮儀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C. 誰有物業服務禮儀的PPT,能借鑒欣賞下嗎

希望可以幫到您。
服務禮儀
一、物業管理行業中的服務理念
1、主動性服務意識: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做用戶之所需。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從善小而不為。
3、「請」字當前,「謝」字不離口。
4、管理無盲點,服務無盲區。
5、管理業主的物業,服務物業的業主,一切以服務為中心,一切為了業主。
6、管理靠人,服務靠人,人靠素質。(100-1=0).
8、管理與服務並舉,管理是基礎,服務是根本,一定要在管理中體現服務,一定讓服務重於管理。
9、業主/住戶是朋友的意識,將業主當作朋友,是為了我們提供服務時減少或消除業主與我們之間的隔膜或合作中產生誤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10、物業管理實際中有微笑服務、禮貌服務、周到服務、承諾服務、跟蹤服務、耐心服務。
11、物業管理公司員工的角色(六員服務):服務員、治安員、清潔員、維修員、消防員、管理員
二、「五感」服務
在崗位服務過程中,面對顧客與顧客接觸時,應掌握好分寸,給業主顧客以:
親切:提前招呼業主,表情自然,面帶微笑,給人以和藹親切。
真誠:表情坦誠,記住任何時間都不要欺騙顧客或敷衍顧客,讓顧客感到你所提供的服務是真誠的。
尊重:認真聽取顧客的問詢,回答業主時多用敬語,給業主/顧客以尊重感。
寬慰:神色輕松自然,不緊張,給業主顧客以寬慰感。
鎮定: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神態沉穩,給業主顧客鎮定感。
三、禮節、禮貌
(一)禮貌-一般是指在人際關系中通過言語、動作向交往對象表示謙虛和尊敬.
(二)禮節-通常是指人們在交際場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慣用形式,它實際上是禮貌的具體表現形式,它與禮貌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沒有禮節就無所謂禮貌,有了禮貌就必然伴有具體的禮節.
由此得知,禮貌是禮儀的基礎,禮節是禮儀的基本組成部分,從本質上講,三者表現的都是待人的尊敬,友好.
(三)禮儀的原則
1. 遵守的原則:在交際中必須自覺/自願遵守禮儀,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論職位大小,身份高低,財富多寡.
2. 自律的原則: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
3. 敬人的原則:與交往的對象要互謙互讓,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處,重視、尊敬友好放在第一位.
4. 寬容的原則:既要嚴於律己,更要寬以待人,多容忍他人,多體諒他人,多理解他人,而不要求全責備,斤斤計較,過分苛求.
5. 平等的原則:在具體運用禮儀時允許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採取不同的方法,但核心點是-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的禮遇.
6. 從俗的原則:由於國籍,民族,文化背景的還不同,存在著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的局面,不要自高自大,妄我獨尊,必須堅持入鄉隨俗,與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無人.
7. 真誠的原則:務必待人以誠,誠心誠意,誠實無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不能在具體操作時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虛作假,投機取巧.
8. 適度的原則:是要求應用禮儀時,為了保證取得成效,必須注意技巧,合作規范,特別注意把握分寸,認真得體.
四、文明禮貌標准
〈一〉儀表: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個人衛生和服飾,是人的精神面貌外在表現。良好的儀表可以體現公司氣氛、檔次、規格,員工必須講究儀表。具體要求如下:
1、著裝要清潔整齊,上班要穿工作服,並且保持整齊干凈,紐扣要齊全扣好,不可敞胸露懷、衣冠不整不潔,工號牌要戴在左胸前,不能將衣袖、褲子捲起,女員工穿裙子,不可露出襪口,應穿肉色襪子。系領帶時要將衣服下擺扎在褲里,穿黑皮鞋要保持光亮。
2、儀容要大方,指甲要常修剪,不留指甲、不塗有色的指甲油,發式按公司的規定要求,男員工留寸發,發角不蓋耳部為宜,女員工不留怪異發型,頭發要梳洗整齊,不披頭散發。
3、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愛護牙齒,男員工堅持每天刮鬍子,鼻毛不準出鼻孔,手要保持清潔,早晚要刷牙,飯後要漱口。勤洗澡防臭,上班前不吃異味食品和不喝含酒精的飲料。
4、注意休息好,充足睡眠,常做運動,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要上班時面帶倦容。
5、女員工要淡妝打扮,但不準佩戴怪異首飾及誇張的頭飾,戴項鏈不外露,男女均不準戴有色眼鏡。
6、每日上班前要檢查自己的儀表,在公共場所需整理儀表時,要到衛生間和工作間,到客人看不到的地方,不要當著客人的面在公共場所整理。
〈二〉、表情:是人類面部動態所流露的情態,在給人的印象中表情非常重要,在為顧客提供服務時,具體要注意如下幾點:
1、要面帶微笑,和顏悅色,給人有親切感,不能面孔冷漠,表情呆板,給人以不受歡迎感。
2、要聚精會神注意傾聽,給人受尊重之感,不要沒精打采或漫不經心,給人以不受歡迎感。
3、要坦誠待客,不卑不亢,給人有真誠感,不要誠惶誠恐,唯唯諾諾給人有虛偽感。
4、要沉著穩重,給人鎮定感,不要慌手慌腳,給人毛躁感。
5、要神色坦然、輕松、自信,不要雙眉緊鎖,滿面愁雲,給人以負重感。
6、不要帶有厭煩、僵硬、憤怒的表情,也不要扭捏作態,做鬼臉、吐舌,給人以不受尊重感。
〈三〉、儀態:是指人們在交往交際活動中的舉止所表現出來的姿態和風度,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舉止。具體要求如下:
1、站態:站立要端正,挺胸收腹,眼睛平視,嘴微閉,面帶笑容,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以保持隨時向客人提供服務的狀態。雙手不叉腰、不插袋、不抱胸。女員工站立時腳呈V字形,雙膝和腳後跟要靠緊,男員工站立時雙腳與肩同寬,身體不可東倒西歪。站累時,腳可向後站半步或移動一下位置,但上體仍然保持正直。不可把腳向前或向後伸開太多,甚至叉開很大,也不可倚壁而立。隨時保持精神飽滿,跨立姿勢。
2、行態:行走應輕而穩。注意昂首挺胸收腹,肩要平、身要直。走路時男士不要扭腰,女士不要搖晃臂部,行走時不可搖頭晃腦、吹口哨、吃零食,不要左顧右盼,手插口袋或打響指。不與他人拉手,摟腰搭背,不奔跑、跳躍。因工作需要必須超越客人時,要禮貌致歉,說聲對不起,同時注意。
1)盡量靠右行,不走中間。
2)與同事、客人相遇時,要點頭示禮致意。
3)與上級、客人同行至門前時,應主動開門讓他們先走,不能自已搶先而行。
4)與上級客人乘電梯應主動開門,讓他們先上和先下。
5)客人迎面走來或上下樓梯時,要主動為客人讓路。
3、手姿:具體表現力的一種「體態語言」。手勢要求規范適度,在給客人指引方向時,要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並攏,手掌向上,很自然給客人指點向目標,在介紹或指示方向時切忌用一支手指指點點,談話時手勢不宜過多,幅度不宜過大,否則會有畫蛇添足之意。在遞給客人東西時,應用雙手恭敬地奉上,絕不能漫不經心的一扔,並忌用手指或筆尖直接指向客人。
4、舉止
1)舉止要端莊,動作要文明禮貌,站、走、坐要符合規定要求。迎客時走在前,送客人時走在後,客過要讓路,同行不搶道,不許在客人中間穿行。
2)客人面前應禁止各種不文明的舉動。如吸煙、吃零食、掏鼻孔、修指甲、伸懶腰,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應盡力採取掩飾或迴避。在工作場所及平時均不得隨地吐痰、扔果皮、紙屑、煙頭等其它雜物。
3)在工作時要保持室內安靜,說話聲音要輕,不在客人面前大聲喧嘩、打鬧、吹口哨、唱小調,走路腳步要輕,取放物品要輕,避免發生響聲。
4)進住戶家服務時,應先敲門三下,力度適當,養成良好的習慣,待應聲後允許時才能啟門進入。
5)服務客人是第一需要,當客人向你的崗位走來時,無論你在干什麼,都應暫停下來招呼客人。
6)對客人要一視同仁,切忌兩位客人同時在場的情況下,對一位客人過份親熱或長時間傾訴而冷淡了另一位客人,與客人接觸要熱情大方,舉止得體,但不要過分親熱的舉動,更不能有損公司、人格的事。
7)嚴禁與客人開玩笑、打鬧和取外號。
8)客人之間交談時,不要走近旁聽,也不要在一旁窺視客人的行為。
9)對客人貌體形態、奇特或穿著奇裝異服的客人切忌交頭接耳或指手劃腳,更不允許圍觀,聽到客人的方言土語認為好笑時,不能模仿譏笑,對身體有缺陷或病態的客人應熱情關心,周到服務,不能有任何嫌棄的表示。
10)客人並不熟悉公司的分工,他們的要求可能會超出不屬於你職責范圍內的服務,切不可把客人當皮球踢來踢去,應主動替客人與有關部門聯系,以滿足客人的要求,不能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11)不得把工作中或生活中的不快帶到服務中去,更不可發泄在客人身上。
5、九種基本禮貌用語
1)稱呼語:小姐、太太、先生、那位先生、那位女士、阿姨等。
2)歡迎語:歡迎您來我們公司、歡迎您入住本樓、歡迎光臨等。
3)問候語:您好、早安、午安、早、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路上辛苦等。
4)祝賀語:恭喜、祝您節日愉快、聖誕快樂、新年快樂、生日快樂、新婚快樂、新春快樂、祝您萬事如意等。
5)告別語:再見、晚安、明天見、祝您旅途愉快、祝您一路平安、歡迎您下次再來等。
6)歉意語:對不起、請原諒、打擾您了、失禮了、非常抱歉等。
7)道謝語:謝謝、非常感謝等。
8)應答語:是的、好的、我明白了、謝謝您的好意,不要客氣、沒關系、這是我應該做的等。
9)征詢語:請問您有什麼事、我能為您做什麼嗎?需要我幫您做什麼嗎?你喜歡(需要、能夠¬…)?請您¬…好嗎?
10)基本用語十字:您好、謝謝、請、對不起、再見。
11)常用禮貌用語十詞:請您、謝謝、對不起、請原諒、沒關系、不要緊、別客氣、您早、您好、再見。
6、對客人服務用語要求
1)遇到客人要面帶微笑,站立服務,服務員應先開口,主動問好打招呼,稱呼要得當,以尊稱開口尊重,以簡單親切的問候及關照的短語表示熱情。對於熟悉的客人要注意稱呼客人的姓氏。招呼客人時可以談一些適宜得體的話,但不可問一些客人不喜歡回答的問題。
2)與客人的對話,宜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注意「請」字當頭,「謝」字不離口,表現出對客人尊重。
3)對客人的話要全神貫注,用心傾聽,眼睛要望著客人的面部,但不要死盯著客人,要等到客人把話說完,不要打斷客人的談話,客人和你談話時不要有任何不耐表示,要放下手中的工作,眼望著對方,面帶笑容,要有反應。不要心不在焉,左顧右盼,漫不經心,不理不睬,有沒聽清楚的地方要禮貌地請客人重復一遍。
4)對客人的問詢應圓滿重復,若遇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應查找有關資料或請示領導盡量答復客人,真不好意思,對不起,「這個問題我可以跟進下」,「絕對不能以不知吧」,「不清楚」作回答,回答問題時要負責任,不能不懂裝懂,模稜兩可,胡亂作答。
5)說話時,特別是客人要求我們服務時,我們從語言中要體現出樂意為客人服務,不要表現出厭煩冷漠,無關痛癢的神態,應說:「好的,我馬上就去辦」。千萬不能說:「您怎
6)在與客人對話時,態度要和藹,語言要親切,聲調要自然、柔和、親切,音量要適中,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以對其講清楚為宜,答話迅速明確。
7)當客人提出的某項服務要求我們一時滿足不了時,應主動向客人講明原因,並向客人表示歉意,同時也要給客人一個解決問題的建議或主動協助聯系解決。要讓客人知道,雖然問題一時沒有解決,但卻受到重視,並得到應有的幫助。
8)在原則性,較敏感的問題上,態度要明確,但說話方式要婉轉,說話即不違反公司規定,也要維護客人的自尊心,切忌使用質問式、懷疑式、命令式、頂牛式的說話方式,杜絕嘲笑語、否定語、斗氣語,要使用詢問式、請求式、商量式、解釋的說話方式。
①詢問式:如「請問……」?
②請求式:如「請您協助我們……」?
③商量式:如「請看這樣好不好」?
④解釋式:如「這種情況,原因是這樣的……」(原則是以理服人,不是規定服人)。
9)對於客人的困難,要表示關心,同情和理解,並盡力想辦法解決。
10)若遇某問題與客人爭議婉轉解釋式請上級處理,切不可與客人爭吵,另外對客人服務中還要切記以下幾點:
①三人以上對話,要用互相都聽懂的語言。
②不得模仿他人的語言,聲調和講話。
③不得聚堆閑聊,大聲笑及高聲喧嘩。
④不要高聲呼喊另一個人。
⑤不得以任何借口頂撞、諷刺,挖苦客人。
⑥不進過分的玩笑。
⑦不高聲辯論,大聲爭吵,高談闊論。
⑧不準粗言惡語,使用蔑視和污辱性的語言。
⑨不講有損公司形象的語言。
7、服務態度標准:良好的服務態度,會使客人產生親切感、熱情感、朴實感、真誠感。具體來說為客人服務要做到:
1)認真負責,就是要急客人之所急,想客人之所求,認認真真為客人辦好每件事情,無論事情大小,均要給客人一個圓滿的結果和答復,即使客人提出的服務要求不屬於自己崗位服務,也要主動與有關部門聯系,把解決客人的事情當作重要的事情,按客人的要求辦好。
2)積極主動,就是要掌握服務工作的規律,自覺把服務工作做在客人提出要求之前,要有主動,助人為樂,事事處處為客人提供方便。
3)熱情耐心,就是要待客人如親人,面帶微笑,精神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熱情誠懇。客人有意見要虛心聽取,客人有情緒盡量體諒,決不與客人爭吵和發生矛盾。
4)細致周到,就是善於觀察和分析客人的心理特點,懂得從客人的神情,舉止發現客人的需要,正確把握服務的時機,效果超乎客人的期望之上,體貼入微,面面俱到。
5)文明禮貌,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語言健康,談吐高雅,舉止端莊,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事事處處注意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6)在服務工作中杜絕推託、應付、搪塞、厭煩、冷漠、輕蔑、傲慢、無所謂的態度。
8、敬禮規范
(1)、敬禮:
1)、遇到公司領導或部門領導車輛須敬禮問好,並且熟練的用直行手勢,示意車輛行駛。
2)、遇外單位參觀團體或參觀團車輛,須敬禮,直行手勢,必要時敬長禮。
3、檢查證件,車輛及物品時,需要先向被檢查人敬禮。
4)、制止違章、違規行為時,須事先敬禮。
5)、崗位交接班時,交接之前雙方應敬禮。
6)、遇政府領導視察或工作時間處理問題時須敬禮。
(2)、敬禮時間:
1)、在雙方行至距3至5米時開始敬禮。
2)、行駛的車輛以對方開始注意到崗位時,開始敬禮。
五、常規服務
1、檢查業主顧客的證件時,應先向被檢人敬禮,然後說:「您好!請您出示證件。」如被檢人出示證件,查實後,應示謝意。「謝謝您的合作。」如被檢人不願出示證件,應說:「對不起,這是公司規定,請您配合我的工作。」如被檢人忘了帶證件而急需進入小區時,應說:「請稍候,讓我請示一下好嗎?」
2、檢查車輛時間,應用標准手勢動作示意車輛停下來,上前敬禮。外來車輛,營運車輛應發《車輛臨時出入卡》並向被查人交待有關事項,然後用標准手勢指引車輛進入。
3、當遇到顧客有事咨詢時,不要躲避顧客的詢問,應主動熱情打招呼,敬禮問好:「您好,我能幫您做點什麼嗎?」顧客詢問的事情自己很清楚時,應詳細回答。如顧客詢問的事情自己不清楚時應向顧客致歉:「對不起,您問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如果時間允許的語,我可以向同事請教,然後再轉告您,可以嗎?」注意不要生硬的拒絕顧客,或不懂裝懂,以謊言來欺騙顧客。
4、當遇顧客攜帶物品時,應主動上前,在不脫崗的情況下,應幫助顧客提攜物品,如果需要一段時間離開崗位的話,應向顧客致歉:「實在對不起,工作時間不能脫離崗位,我只能幫你一小段路程。」千萬記住,顧客也是常人,不會非常的苛求我們,我們不要脫離崗位刻意去幫助顧客,或者呼叫巡崗幫忙。
5、當遇顧客從崗亭經過時,應熱情打招呼,如果顧客外出,應說:「××先生/小姐,請慢走。」如果是顧客返回,應說:「××先生/小姐,您回來啦!」當然招呼語很多,我們不要固執的只講上兩句,要隨時和業主適人、適景和顧客打招呼。
6、當遇顧客違反公司管理規定時,就禮貌地制止勸阻,記住禮貌是服務工作的基本內容。在制止時聲音、行為也不例外。
7、遇到業主顧客向你投訴時,應細心聆聽,不允許有不耐煩的表現,並認真的做好投訴的內容記錄,屬於投訴本部門的應向其道歉,並把投訴及時反映給部門領導。屬於投訴本公司其它部門,應先向業主致歉:「對不起,我們的工作做的不夠,我會將您的意見反映到部門的。
六、服務人員的「七不問」
1、不問年齡:不要當面問客人的年齡,尤其是女性。
2、不問婚煙:婚煙純屬個人隱私,向別人打聽這方面的信息是不禮貌的。
3、不問收入:收入在某種程度上與個人能力地位有關,是一個人的臉面。
4、不問住址:除非你想上他家作客,一般不要問客人地住址。
5、不問經歷:個人的經歷是一個人的底牌,甚至會有隱私。
6、不問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見解是非常嚴肅的不能信口開河。
7、不問身體:對身體有問題的人,不要問他的體重,不能隨便講他比別人胖。
七、職業道德及標准
1、職業道德:是指服務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接待自己的服務對象,處理自己的服務對象,自己所在的單位和同國家之間的相互聯系時,所應遵守的行為准則。
2、熱情友好以顧客為中心,這是公司職業道德最基本最具有特色的一項規范,是公司熱忱歡迎顧客的一種具體表現。其具體要求如下:
1)謙虛謹慎,尊重客人。2)牢記服務宗旨,道德規范行為。3)熱情友好,不卑不亢。
3、真誠公道,信譽第一,是正確處理公司與客人之間實際利益宗旨的一項行為准則,其具體要求是:
1)各類宣傳,恰到好處。 3)真誠待客,拾金不昧。
2)按質論價,收費合理。 4)實事求是,知錯就改。
4、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公司最重要的要求行為規范。其具體要求是:
1)儀表整潔,舉止大方。 4)優質保量,設施完好。
2)微笑服務,禮貌待客。 5)盡心盡責,服務周到。
3)環境優美,秩序良好。
5、團結協作,顧全大局,是辦理各部門各崗位長短的行為准則,其具體要求是:
1)團結友善,互相尊重。 3)學習先進,互相幫助。
2)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4)發揚風格,互相關心。
6、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既是行政和法律規范的要求,又是道德規范要求,其具體要求是:
1)自覺遵守職業紀律。
2)嚴格執行政策法令。
3)勤儉節約廉潔奉公。
4)反對和糾正各種不正之風。
7、提高業務技能,是各種職業道德的共同規范,其具體要求是:
1)要有強烈的職業道德感。
2)要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強的道德意志。 3)要有明確的途徑和方法。
八、工作紀律標准
1、熟悉公司的規章制度和各項規定。熟練掌握本崗工作內容,操作規程和服務標准,具有嚴格遵守紀律的自覺性、積極性。
2、不利用工作之便同客人拉關系,假公濟私,謀取私利,辦事時嚴守公司機密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遇有情況及時匯報,不私收回扣,索要小費,愛護公司和客人財物,不亂翻,亂動客人行李物品。
3、紀律。每天按時上班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不叫別人代打卡,不代替別人打工卡,未經允許不無故中止工作。上班時不坐崗或竄崗、脫崗,工作時間不幹私事,不接待私人探訪,不私自會客,不使用客人電話、電視和浴室,不聚眾鬧事,無事生非,服務時間內不吃零食,飲酒、下棋、打撲克。
4、操作紀律。服務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程序,操作規程,嚴格按服務質量標准提供服務。不允許違章作業,杜絕違反操作規程和公司制度的現象發生。
5、服從分配,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領導分配的任務,主動接受,認真完成,及時匯報,不允許不服從領導分配和調動,無故不完成工作任務或自作主動張,玩忽職守,造成不良影響和經濟損失的現象發生。
6、對待客人,態度熱情,服務周到,講究禮節。不和客人爭吵,不粗言濫語,不厚此薄彼。無隨意漲價,聽到批語和投訴,冷靜從事,正確對待。
7、道德風尚,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不搞賭博和變相賭博,不允許道德敗壞,有傷風化,違反精神文明的現象發生,客人對女員工有不軌行為,設法迴避及時報告主管處理。
九、禮貌服務用語五十句
1、 請! 2、您好! 3、歡迎。 4、恭候。 5、久違。6、奉陪。7、拜訪。8、拜託。9、請問?10、請進!11、請坐!12、謝謝!13、再見!14、對不起。15、失陪了。16、很抱歉!17、請原諒。18、沒關系!19、別客氣!20、不用謝!21、請稍等。22、請指教。23、請當心!24、請走好。25、這邊請。26、您先請。27、您請講。28、您請放心!29、請多關照。30、請跟我來。31、歡迎光臨!32、歡迎再來!33、請不要著急。34、請慢慢地講。35、讓您久等了!36、給您添麻煩了。37、希望您能滿意!38、請您再說一遍。39、我能為您做什麼?40、很樂意為您服務!41、請問您有什麼事?42、請問您是否捉找人? 43、這是我應該做的。44、把您的需求告訴我。45、我會盡量幫助您的。46、您再幫您想想辦法。47、請隨時和我們聯系。48、請您多提寶貴意見!49、有不懂的地方您盡量問。50、您的需求就是我的職責。51、對不起,這里不能停車,請示將車開到停車場內停放。多謝合作。

熱點內容
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都適用勞動法調整 發布:2025-01-13 13:40:31 瀏覽:716
2011年司法考試刑法題 發布:2025-01-13 13:03:40 瀏覽:156
民事訴訟法143條規定 發布:2025-01-13 12:44:07 瀏覽:843
民法典刪除的法律 發布:2025-01-13 12:44:02 瀏覽:711
刑法人員 發布:2025-01-13 12:36:07 瀏覽:865
法院沒給票據 發布:2025-01-13 12:33:17 瀏覽:995
什麼是職業道德含義 發布:2025-01-13 12:32:26 瀏覽:147
江西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3 12:31:05 瀏覽:978
上海達堯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13 11:48:29 瀏覽:506
法學會如何 發布:2025-01-13 11:35:25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