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高點
⑴ 道德制高點是什麼意思
我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因為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
我在網路上搜索了相關的一些文章和解釋,但均與我的思想有不同之處,所以也就想來試試,看看能否對自己有所幫助,也能給別人提供一些建議。
字典上對制高點的解釋是這樣的: 某一局部范圍內的最高點,通常引申為:作戰時,在某一范圍內可居高觀察敵情和壓制敵人火力的最高地形、地物。
在這里,首先是二個人進行爭斗,才會出現制高點,佔有制高點的一方有絕勝的把握,不能獲勝的一方首先投降,但理由是對方佔有的制高點,自己無法勝利是對方的原因,這叫歸罪以外。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人會對沒有做好的工作或事情,為了推卸責任,擺脫壓力找一個理由。
這是很正常的一種表現,特別是在女同志中間非常普遍。所以有一句話:女人說不得,斗不得。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道德制高點:可能也是在兩個人對某一件事進行評論或爭辯時,某一人佔在了更高的點上,佔有了有利的條件,自己說不過對方,而找出的一種理由吧。
道德制高點從二個面向來看:一是褒義,說你的道德品質高,境界高,我水平太低,怎麼能說過你。二是貶義,說你滿嘴道德仁義,不知道心裡是怎麼樣的,動不動就道德來教育別人,這個東西中國已經批判了多少年,最好別用了。
不管怎麼說,道德就在我們身邊,不能理解道德的人是不會有幸福生活的。
一點小建議,不好意思。
⑵ 為什麼人總喜歡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指責別人
八卦之心抄,人皆有之。襲 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別人評頭論足的人很多都是單純的人,如果不考慮只是作的話。並沒有誰比誰更高尚一說。我覺得每個人做出一個決定都有他自己的原因,並不是外人所知道的,我們很多時候應該有自己的同理心。如果我們剛好是被別人評頭論足的人,那麼也沒事,自己心中自有一桿秤,嘴長在別人身上,由得人去說,而且一般這樣的人真的大部分都沒有什麼惡意,也許只是情商太低,表達方式有誤而已。
⑶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站在道德高點上指責別人
因為他們自以為是,把道德當成評判一件事的依據,殊不知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用道德保護自己脆弱的心靈,別人有時會無形傷害他們脆弱的心靈,便開始用道德來批判,借著道德這把武器復仇,這樣他們才會覺得有安全感。
⑷ 「道德制高點」的准確意思是什麼
「道德制高點」的意思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用道德去審判別人。
其「思維模式」的總結,大概有兩種。稱前者為主角,後者為法官。一種從自我出發,一種是由於信奉正義。
這兩種人的思維有一些交叉:
1. 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無視動機,只關注程序和結果是否符合理性。
2. 往往會(甚至無意識地)以正義作為法槌,去審判犯錯的人。最簡單直白也最常用到的批判叫做「三觀不正」。有時這種審判會伴隨著戕害,有時不會,但是本質不會改變。在做這種事的時候這些人往往是沒有意識的,只是因為自己所受的教育而發聲,但第三者旁觀時,能感到他們把自己擺在一個怎樣的位置上。畢竟審判者往往比被審判者更高。
其中,主角:
1. 信奉公正世界理論,也就難免會信奉階級、信奉受害者有罪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2.世界觀黑白分明,君子小人,因此也就以正派反派辨明對錯,以誅滅具體的壞人為目標。壞人的標準是犯法,過失殺人也算殺,因公涉毒也絲毫不值得同情。
3. 常常以聖人作為案例,期待所有人都是聖人。
4. 正義感向外遞減,和自己的關系越親密對其越有同情心,會允許同情心超過正義。
法官:
1. 理解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正義,但是願意用生命去捍衛目前的法則和相對的正義。
2. 不期待所有人都是聖人,但希望制度能讓人壓抑慾望。3. 決不允許任何東西超過正義。
⑸ 如何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批評他人
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批評他人:
以看似道德的邏輯去約束或規范別人的行為。
一般是一個群體思想道德低下,認為資源多的人就必須幫助資源少的人,才能達到一種心理平衡,也順帶達到了自己幫助別人的虛榮感。
⑹ 道德制高點和道德至高點哪個正確
第一個,第二個說明道德很高尚了
⑺ 不要站在道德至高點去批判別人是什麼意思
1、也即是說不要用道德綁架人的思想;
2、就拿捐款這事來說,人家想捐就捐,不要用道德來綁架人家。
⑻ 什麼是道德的最高點
沒有最高點,這個事情因人而異的,看你自己的心胸和眼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好了!
⑼ 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是什麼體驗
人心必須經過感性認知才能真正的走向理性認知。這是人得以成為這個世界主回宰的標向。道德的認答知,必須從兩個方面了解,從一個整體應用。之所以從兩個方面了解,是因為道和德是一體兩面:簡單的說道是自然自我發展的最一般的方式,對於事物而言道以體顯性,體以道運行;而德是道在運行過程中的體之應用,為道之外化,所以道德二字中,道為本,德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