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紅

道德經紅

發布時間: 2023-03-14 15:42:12

Ⅰ 老子為什麼留下道德

簡單的說就是,老子要出關,守關的官員尹喜一定讓他寫點東西才放他出關,所以老子就寫了道德經。
老子出關的傳說:
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他決定離開。老子當時是往西邊去(至於老子為什麼要西行,最後到了哪裡,這個目前還沒有定論!),這就得經過函谷關。(另外一種說法是大散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瞭望著,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裡一頓,知道是有聖人來了!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著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就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他傳承點東西,於是纏著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司馬遷《史記》載:「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老子沒辦法,於是只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為他著書了,能為知音著述不亦樂乎?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著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世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

Ⅱ 抄讀《道德經》

        古人讀書,有抄書之法,是因為古代印刷術未發明之前,書籍多靠手抄,故唐代以前書籍,書籍都是抄本。讀書時用手抄寫,雖然方法笨拙,但是對於理解和記憶書籍的內容很有好處。

        昨天晚上嘗試抄寫經典《道德經》,所用本子是傳統線裝紅色豎格筆記本,採用從右往左的傳統書寫格式,抄了寫了九章,之前自己買了十幾本線裝筆記本,紙張是道林紙,只適合硬筆書寫,這種線裝筆記本用來抄寫傳統經典書籍非常不錯。本來自己是准備抄寫《論語》或《孟子》、《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但這幾本經典比較長,相對來說《道德經》正文大概只有一萬多字,每章文字也不長,就一小段,那就先從抄寫《道德經》開始吧。

      這種線裝本的紙張由於不是宣紙,而是一般的書寫紙,不宜使用毛筆,只適宜鋼筆或中性筆抄寫,我採用1.0中性筆抄寫,久不摸中性筆,感覺不是太滿意,由於《道德經》每章文字並不多,抄寫難度不大,四十分鍾,大概能抄寫十章,《道德經》正文八十一章,如果每天抄寫四五十分鍾,一個多星期就可抄完。

    抄寫《道德經》的過程中,邊讀邊抄,可以加深對《道德經》的理解記憶,抄寫完畢,還可以留下一個手抄本,時常翻翻看看,體會手抄的愉悅。

Ⅲ 如果沒有老子和《道德經》,世界會怎樣

在中國歷史上,老子是一個大神級的存在,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道教」的始祖。

老子憑僅借一本短短五千字的小紅書《道德經》,揚名四海,萬古流芳。這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秒殺現在所有的超級網紅大IP。

「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如果沒有老子,沒有《道德經》,會怎樣?

老子不過是中國春秋時期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中國眾多歷史名人之一,他的《道德經》也只是燦若星河的眾多皇皇巨著之一。沒有老子,中國歷史大勢一樣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不過,如果真的沒有老子的話,世界上會有很多缺憾。

如果沒有老子,道教和道家學派將不復存在,莊子、列子、鬼穀子、張良、司馬徽、諸葛亮、劉伯溫、王通等人也找不到自己思想的源頭,可能去研習別的什麼學問和技巧,比如說金石學、考古學,或木匠鐵匠之類,也可能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籍籍無名。

如果沒有老子,「老莊」的當紅雙人組合將不復存在,莊子可能將代替老子成為道家學派的始祖,他可能與列子成為新的組合:「庄列」。沒有了老子的加持,道家學派的影響力,將會大打折扣。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的力量格局,可能要改寫,歷史也要重寫。

如果沒有老子,中國的哲學思想可能會倒退幾百年,中國人也不懂得辯證法,直到大約2500年後,馬克思誕生並開始著書立說,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將馬列主義送到中國,才彌補這個缺憾。

人們不會知道「性命雙修」之道,也不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在政治理念上,中國人也不懂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中國人也不懂「物極必反」之理,甚至不懂什麼中庸之道。

如果沒有老子,寺廟里將沒有中國元素,清一色都是外來宗教——佛教的塑像和擺設。而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道觀將不復存在,天下也沒有道士,沒有道姑,沒有道袍和拂塵。

宋真宗也不會在東京汴梁花八年時間(本來預計建造工期十五年),修建金碧輝煌的玉清宮,更不會有人批評這座宮殿「竭天下之才,傷生民之命」。

要知道,在兩宋時期,道教依然是「國教」。尤其是真宗、徽宗時期,全國大興道觀,每個州府更是有一座與地方衙門規模相當的道觀。單是玉清宮,建造時「役工日至三四萬」,據說其規模有兩千六百二十楹。如果沒有老子,宰相丁謂造宮,不會成為工程理論的一個典型實例。

如果沒有老子,中國武術四大門派(少林派、武當派、峨眉派南拳)將不完整,武林格局要重新洗牌。源於佛教的少林派和南拳武術,將橫掃天下,兩枝獨秀。

金庸武俠小說也要重寫,金大俠甚至會感覺無從下筆。因為武俠江湖六大門派(少林派、武當派、昆侖派、峨嵋派、華山派、崆峒派),幾乎只剩下少林派一脈,而獨角戲往往沒什麼寫頭,更沒看頭,勉強寫了,他的書也賣不掉。各類武俠電影、電視劇也將不復存在,或者讓人看了索然寡味,快速切換頻道。

如果沒有老子,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四海龍王、灶王、土地神都將不復存在,八仙過海的故事也不會被演繹得如此動人,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也要改寫。甚至齊天大聖孫悟空也將不復存在,因為沒有師傅教他武藝,他將會繼續在花果山水簾洞,過著原始穴居生活,做他的人間美猴王。

明朝的吳承恩,苦思冥想了很多個日夜,腦子里一直在翻滾著神魔鬼怪的影子,但就是像「茶壺煮餃子」,怎麼也倒不出來,《西遊記》至死也沒有動筆。

中國神魔小說將會少了這么一部重要的經典之作,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將拱手讓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將會缺了一部,變成三大名著,只剩下《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現在的孩子們,將看不到《西遊記》《大話西遊》這些膾炙人口的影視和圖書作品,也不認識齊天大聖孫悟空,中國人的獨立、反抗、無畏、開拓精神也缺了一個依託。

如果沒有老子,孔子就沒有了一個偉大的問學對象,歷史上也不會有這一次偉大的思想碰撞。

杜甫與李白的相識,曾被後世稱為「四千年歷史上繼孔子見老子之後最偉大的相遇」,是「青天里太陽月亮走碰了頭」。如果孔子遇不見老子,那麼,這兩位唐朝詩人的另一次偉大相遇,便沒有了參照和呼應。要知道,論「中國四千年歷史上最偉大的相遇」,孔子問學老子的經歷當排第一。

儒家和道家,中國最龐大的兩個學問流派的創始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他同樣偉大的粉絲,碰撞出了穿越千年的思想火花。據說,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禮」,婚喪朝聘到典章制度,從「持盈之道」到萬物的生成化育等問題,老子還引薦孔子向擅長音樂的大夫萇弘求教樂律、樂理。

如果沒有老子,孔子在禮制、樂理乃至哲學思想方面的造詣,可能要大打折扣。朱熹的《朱子語類》卷九十三中,可能也不會留下「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句著名對聯。

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衰敗得不像樣子,他決定出走,遠走高飛,到西域去。函谷關是必經之路,守關的長官是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瞭望,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來,他料想到必然有大人物來訪,緊接著,就看到了老子。他老人家氣宇非凡、仙風道骨,正騎著一頭青牛,慢慢走來。

成語「紫氣東來」,就是從這里來的。「紫氣東來」甚至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無論帝王之家、尋常百姓,都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如果沒有老子,你們家的春聯橫批,將會少了這四個祥和貴氣的大字。

尹喜當然認識老子,就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一些墨寶,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這尹喜,也不是等閑之輩,他是周朝大夫、大將軍、哲學家、教育家,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歷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莊子把他和老子並列,稱為「古之博大真人」。

或許是遇到了知音,或許是為了一張通關護照簽注,老子也是夠拼的,洋洋灑灑寫了5000多字,81個小章節,還分為《道經》《德經》上下兩篇,這就是傳世經典巨著《道德經》。

據說,關令尹喜被老子的淵博深邃所吸引,跟著老子出走散關,教化西域。這是後話。如果沒有老子,關令尹喜會繼續守關,世界上也不會有《道德經》

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這種說辭太過神秘、附會,更確切的說法是老子「天生老相」。如果沒有老子,當今那些天生老相的少年大叔、少年大媽,便沒有了擋箭牌,只有獨自黯然神傷了。

如果沒有老子,很多成語我們都不會寫,也不會用,更無法理解其精髓。

我們形容一個人品行高尚,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就不能用「上善若水」這個成語了。形容跟隨我們經歷種種磨難的兄弟,或者飽經戰火洗禮的革命烈士、革命英雄,縱然他們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我們卻不能說他們「出生入死」。看到別人家庭園富麗堂皇,財富煌煌讓人眼紅,或者學識豐富,也不能說「金玉滿堂」。

我們對某個人、某件事物、某句話感到厭煩或無視,我們不會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與朋友的疑慮、誤會、隔閡消除了,也不會說「渙然冰釋」「冰釋前嫌」。表達互為因果、互相轉化的辯證哲學,我們不會說「禍福相依」,更說不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說不出「治大國若烹小鮮」。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我們說不出「赤子之心」。比喻事物錯綜復雜,令人分辨不清,我們寫不出「目迷五色」。形容生活美滿、安定,我們寫不出「安居樂業」。吃飯清淡無味,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我們寫不出「淡而無味」。為亡故的人唱贊歌,我們寫不出「雖死猶生」「死而不亡」。

這些成語,我們都說不出,寫不出,悟不到。據不完全統計,出自《道德經》成語就有80多個。如果沒有了老子,中國的成語寶庫將會塌了一角,成語詞典的頁碼也會減少很多,孩子們上語文課或許也會減負一些,但他們漢語的表現力也會弱爆了。

是的,如果沒有老子,在很多個場合,我們突然發現自己不會說話了,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了。

我們勸導別人要虛心,或者形容一個人十分謙虛,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不會說「虛懷若谷」。勸導別人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透徹了解自己的能力(多指缺點),不會說要有「自知之明」。

教導孩子腳踏實地學習,從頭做起,循序漸進,我們不會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也不會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更不會說「九層之台,起於累土」。教導孩子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們說不出「取長補短」。

指導下屬做事要謹慎收尾,如同開始時一樣,我們說不出「慎終如始」。或許,清代大詞人納蘭性德也寫不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樣凄美惆悵的句子。

批判一個嘴炮口無遮攔憑空捏造,把沒有的說成有,我們不會說「無中生有」。安慰朋友長期不得志,或者在擔當重任前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很晚才成就,我們不會說「大器晚成」。

討厭一個人貪得無厭,不能說「得寸進尺」。形容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得不償失,不能說「寸進尺退」。聽到最洪亮最美的聲音,我們不能說「大音希聲」。

與人絕交,彼此不聯系,不交流,不來往,我們不能說「老死不相往來」。說人仁慈寬厚,我們不能說「以德報怨」。遇到難啃的骨頭、難解決的問題、難搞的惡勢力、難改變的觀念,我們不能說「根深蒂固」。 

歷朝歷代的將軍不懂得「功成不居」,官員也不知道用「和光同塵」這種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與世界和解,安身立命。

我們不會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不會說「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我們不會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也不會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我們不懂「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更不懂「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我們不知道什麼是「芸芸眾生」,這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大群無知無識的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大巧若拙」,更不知道「大直若屈」「大辯若訥」「大智若愚」。沒有了老子的指引,沒有了老子捧獻的智慧和語言詞彙,我們最終會發現,我們真的很無知。

如果沒有老子,很多偉大的詩詞歌賦和文章,也寫不出來,或者黯然失色。

近代的陶淵明寫不出「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樣淳樸的句子。當今的社會新聞報道和警察文學中常用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寫不出來。陳繼儒的《幽窗小記》和洪應明的《菜根譚》中,也寫不出「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這類妙句。 

《孫子兵法》中,三十六計中,會少了一個重要計策「欲擒故縱」,或者說「欲取姑予」。這本來是老子最早總結的處事智慧,意思是要想奪取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他些什麼。先付出些微的代價,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老子以精煉的詞語,呼應著另一個民間智慧: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兵法中也不再有「哀兵必勝」的勸誡,這用來形容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也表示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男歡女愛的動人情感故事裡,也少了「天長地久」的誓言,當代更不會有一家同名的連鎖婚紗影樓。白居易的《長恨歌》中,也寫不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的感人名句。

如果沒有老子,世界會怎樣?

地球依然轉動,太陽照常升起,四季交替往復,萬物成長榮枯,人們秋收冬藏休養生息。

機器照常轟鳴,飛機翱翔,電波穿梭,車站擠滿遠行的人,淘寶和京東擠滿買買買的剁手黨,抖音和快手擠滿加了美顏濾鏡的漂亮網紅小姐姐,微信朋友圈每分鍾都在刷新……

但是沒有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經》,我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韓志/文)

Ⅳ 老子在什麼情況下寫下《道德經》

2500多年前,老子離開洛陽,出函谷關向西,之後再也無人知曉其下落。《史記》籠統地說他西出函谷關,不知所終;《後漢書》提出了「老子化胡說」,認為他到西方教育胡人去了,並且後來成了佛,這都給後人留下了謎團。
老子到底去了哪裡?至今還是一個謎,後人對此既關心又無知,只能不斷地猜測。倒是洛陽人找到了一些有關老子下落的蛛絲馬跡:欒川有、洛寧也有……但這都是真的嗎?

2500多年前,老子要離開洛陽時,面臨著走向的選擇。

東邊是他的家鄉,南邊是楚國,但他沒往東走,也沒往南走,更沒考慮往北走。他把目光投向了西方。

西方最有吸引力。老子從文獻中,知道西方有函谷關、大散關,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而在更遠的地方,流淌著兩條神秘大河,河流流經的地方,有一種宗教在召喚人們……

這,無疑在召喚老子。他騎上青牛,往西邊走去。



這時的老子真的是老了。沿著邙山南麓往西行,夕暉直接塗抹在他臉上。這張臉已經非常蒼老:兩道長長的白眉毛,宛若兩道白色瀑布,順著陡峭的臉頰,誇張地飄落;而那長長的白鬍須,被風往前吹著,好像探路的觸角,指向了西方。

歷代繪制的《老子出關圖》,基本上都是這個形象。但在洛陽下清宮,我看到的《老子騎牛圖》遠沒這么誇張。這里的道士講:下清宮原名青牛觀,是老子煉丹修道時拴牛的地方。附近有條山谷,名叫青牛峪,是青牛吃草的地方。

但這里有個疑問:歷代《老子出關圖》上,老子騎的都是一頭水牛,為啥不騎「老實肯干」的老黃牛呢?

我市某中學曾討論過這個問題,答案千奇百怪。有的學生說:老子專門騎水牛,因為他要西渡流沙,茫茫戈壁上,他得靠水牛尋找水源;有的說:老子是為了坐著舒服,水牛脊背寬闊,像卧鋪,可躺下休息,還可盤腿吹笛;有的說:老子是為了喝牛奶!這頭牛就像一個車載牛奶公司,他可以隨時補鈣,防止老年骨質疏鬆症。

可是:老子騎的是一頭公牛!牛角上還掛著酒葫蘆呢。

這是笑話。其實還是聽聽專家的見解吧——很簡單,2500多年前,洛陽氣候和現在完全不同,森林湖沼密布,很多地方是水鄉,水牛多得很呢——如此看來還是專家牛,一下子就拽住了牛鼻子!

話說老子一直向西,心中並不好受。其一:他犯了瀆職罪,沒有看管好圖書資料,讓人給搶運到楚國去了!為此,朝廷罷了他的官。其二,各諸侯國勢力漸大,周王室不斷內訌,這些明爭暗鬥使他厭煩,他要出走!

走吧走吧——洛陽已經不可留戀。老子微閉了眼睛,老青牛睜大了眼睛,朝廷閉上了一隻眼睛,任由老子逃離洛陽。但走得匆忙,老子沒帶關牒!

沒帶關牒,咋過函谷關呢?一個現實難題,擺在老子面前。



函谷關,在如今靈寶境內:「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如今此地已建了城樓式關門和游覽區。但真正的函谷古道,是位於靈寶市北15公里處,緊靠黃河岸邊。

話說這日清晨,關上旌旗招展,關下的通關之人來來往往。關令尹喜一大早就來守關。他站在城樓上,手搭涼棚望東方——古人有望氣之學,若看到紫氣,必有貴人至。

不一會兒,果然有紫氣從東邊飄移過來,漸漸地近了、大了。他趕忙吩咐下屬備好酒菜,然後急步走下城樓,虔誠相迎。

來者是一位皓首白須的老者,騎一頭青牛,這便是老子。

老子出關,是在公元前485年,算來已經86歲了。尹喜見老子雖然須發皆白,但面色紅潤,精神矍鑠,紫氣頭上飄,朝霞身後照,如此背景畫面中的老子,沉靜如水,清氣撲面,仿若神仙一般。

尹喜大喜!他知道當今世上的智者來了!他要留住老子,讓他教授自己學問。但他到了老子跟前,卻一時說不出話來。那老子,笑眯眯地看著他,自然如風,沉靜如水,他頓覺得自己的這團躁氣,遇到老子這股清氣,懸殊太大,不覺自慚形穢。

老子和青牛都看了他一眼,見他不說話,就又繼續趕路,往關外走去了。尹喜急壞了!是啊,這是清晨啊,又不是黃昏投宿問店的時候,有什麼理由攔住人家求教呢?

正懊惱間,尷尬事發生了:老子要過關,卻沒有帶關牒——好!尹喜靈機一動,有辦法了!



離開洛陽時匆忙,老子忘了帶關牒,或者因犯了瀆職罪,壓根就不敢去領關牒。沒有關牒,不準過關,這是規矩。這正好給了關令尹喜一個機會。《史記》記載「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這似乎是在強迫老子著書了。老子是不太願意的,但若不答應,人家不會放自己過關。

所以有人說:老子簡直是被「槍」逼著,才寫出五千言的!其實細想想,這並不符合兩位當事人的身份。你想啊:那五千言一字一意,是何等的珍貴!上篇下篇,氣韻連貫,可謂最動聽最深刻的雜言哲理詩。這種好東西,必是在最愉悅的心境下一氣呵成的,哪裡是被逼出來的?

所以,早有文人為我們描繪出當時情景:尹喜見了老子,道:「我是函谷關令尹喜,前些日子我觀天象,見東方紫氣雲集,知有聖人來到,已恭候多時了。願先生到寒室一敘,學生想聆聽先生教誨。」

老子順其自然,與其暢談,似遇知音。不覺黃昏來臨,乃秉燭夜話。尹喜問:「天下人都知先生是得大道的聖人,卻很難領悟您的思想。先生能否指點一二?」老子道:「我的話淺顯易懂,但有人認為說得太寬泛、不具體,所以不得要領。其實不外乎三條:一曰柔慈,量力而行;二曰儉約,去貪去欲;三曰不爭,無為而治。」

又問:「何為去欲?」

又答:「五色、五音,使人耳不聰目不明;五味、畋獵,使人沉湎享樂之中;尋奇、居寶,使人行為不儉。因此,聖人只求維持基本生計,凡事有所取捨。」

「先生思想果真博大精深!敢問先生出關西遊,可有嚮往?」

老子回答:「我要到那小國寡民的地方去!我願人們廢棄各種器具,珍愛生命而不背井離鄉;棄車船、罷戰事,回歸到自然純朴中來;安逸居所、樂尚民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

尹喜充滿嚮往:「敢問先生,你所說的小國寡民在何處呢?」良久不見回答。看時:老子雙腿盤坐,雙目攏合,呼吸均勻,已進入夢鄉也。尹喜道:「真乃世間第一高人矣!」

次日東方發白,尹喜推開房門,老子已經走了,幾案上擺放著墨跡未乾的竹簡,共五千言。尹喜因知乃老子所撰,故書名《老子》。至唐改稱《道德經》。

據說尹喜讀後,似聞天籟,官也不做了,趕緊追老子。對老子說:「我要跟您一起出走!」老子一笑,順其自然,帶他走了。至於這是不是真的?誰也鬧不清。

鬧不清楚的豈止這個?就連老子的歸宿,也都是一個謎。



關於老子的歸宿,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是「老子化胡說」,始見《後漢書·襄楷傳》。稱:「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這是說老子肩負重大使命,到西邊教化胡人,並且後來成了佛。但自古到今,在西方沒找到老子的任何蹤跡和遺物,所以此說存疑。

第二,班固在其《漢書·藝文志》中指出:老子入關西去,尹喜「去吏而從之」且「俱之游流沙之西。」這說明老子在尹喜的陪同下,一直到了甘肅河西的居延地區。

第三種說法:老子出關之後,根本沒有繼續往西走,而是調整方向,經盧氏,到欒川,最後在洛寧去世,並葬於洛寧壽安山。

持第二種說法的人,列出了老子在甘肅的大致線路:出函谷關、過大散關、由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入甘肅,經游天水、隴西、臨洮、蘭州、酒泉等地,又回到隴西邑,落戶臨洮,最終在臨洮東山去世。

老子在臨洮去世後,其子嗣在此繁衍。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稱:「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於是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說。

持第三種說法的人,一般為洛陽人。媒體工作者李泰軒認為:老子一生,始終沒遠離河洛地區,所以洛陽郊縣大有老子蹤跡。他推斷老子西出函谷,不過為表明自己不投楚國,所以老子向西,意在入秦不入楚,但走著走著,忽想起西邊是「周」的根據地,故而半途折返,回到欒川,青山綠水,正好隱居。

欒川人也認為老子出關是虛晃一槍,出關後馬上掉頭,沿虢國古道,從靈寶、盧氏輾轉至欒川隱居,故有老君山。如今的老君山,確有殘碑文物為證,還有老君河、老君廟以及四月初八的廟會,都是紀念老子的。

洛寧人李德龍卻認為:老子最後落腳洛寧,並在此病死,安葬此地。理由是洛寧縣城東5公里壽安山南麓有祖師墓,其實就是老子墓。依據其一是古竹書《老子葬其造》中載「老子葬壽鞍(同「安」)山,其周所四龍圍繞」。如今,祖師墓周圍果然有四條深谷,宛若四條游龍。其二是北宋林靈素《水鏡相術論》前言中載「老君者李耳,卒葬於永寧(洛寧)之壽安山」。

他還有很多依據。當然,他有多少依據,別人就有多少質疑。反正無論哪種說法,都似乎說服不了人。這都是被司馬遷那句「莫知其所終」給忽悠的!

不過「西出函關」、「紫氣東來、「西渡流沙」、「不知所終」到後來都成了典故,也挺好,其文化意義已超過考據意義了,其審美價值也超過考證價值了。而且老子、尹喜兩位高人在函谷關一邂逅,就把一個只有軍事意義的關卡,綰成了一個歷史節點,賦予了文化內涵——從此讓道家文化有了一個神秘走向和青色彌漫……

Ⅳ 請教道德經中的「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紅顏3150:你好。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用白話說天所專以厭惡(的屬人),誰曉得它的原因呢。也就是說「這就是自然規律,可又誰知天意呢?」
這一章就是講天謀、不爭、不言、不戰而善勝。
這一章有一句名言: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原文是疏而不失)。

Ⅵ 《道德經》可以稱作老子嗎

不可以的!樓上錯誤! 《道德經》是「老子」寫的,上面論述得很清楚,不在多說了。 作者是不可以用書名號的。 如果這樣《論語》也可以叫《孔子》了?《逍遙游》叫做《莊子》?不嚴謹。 如果借用作者,應該用引號而不是書名號。謝謝 追問: 主要指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 道家學派 創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後封為 太上老君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 《道德經》 (又稱《 老子 》),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 無為而治 ,其學說對 中國哲學 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 道教 中老子被尊為道祖,另老子一詞在口語中有多種用法。 http://ke..com/view/14383.htm 網路 上的,但是我覺得 《老子》 應該不太……,所以出來問一下。 還有, 《逍遙游》 只是 《莊子》 中的一篇: 莊子 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 寓言故事 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 莊子 》(被道教奉為 《南華經》 ), 道家經典 之一。《 漢書 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 道家 的作品。 《莊子》在 哲學 、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名篇有《逍遙游》、 《齊物論》 、《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http://ke.soso.com/v45241.htm) 回答: 我的意思是古代 諸子百家 ,國人大多習慣以名字簡稱。可是名字用 書名號 後泛指其作品是不精確的。只是表達起來方便,呵呵,樓主誤會啦! 另外,樓主的追問叫我受益匪淺,先謝謝啦!
求採納

熱點內容
2016並購基金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3 10:30:11 瀏覽:110
員工安全責任書有法律效應嗎 發布:2025-01-13 10:29:49 瀏覽:685
法院團委 發布:2025-01-13 10:08:27 瀏覽:680
檢察院和法院領導班子成員 發布:2025-01-13 09:25:05 瀏覽:281
七五普法老年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3 08:34:39 瀏覽:19
2018年學生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3 07:48:00 瀏覽:200
勞動法在私企 發布:2025-01-13 07:41:46 瀏覽:9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