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上德

道德經中上德

發布時間: 2023-03-15 10:28:03

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

1、道德經復的德可以理解為德行、品制德修養。
2、在道德經中,這個德是不能離開道的,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體用關系,道是體,德為用。所以對德也就不能單純停留在品德或德行上理解了。
3、道可以描述為,本來具有的、就應該這樣的一種規律、准則或規范;而德就是對道的具體實施,也就是依道奉行者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
4、而老子所提倡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上德,這個上德簡單說,就是依道奉行,而不以自己有德來自居,是對無為而無不為的真正實施和體現。

⑵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原文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

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他,於是就揚著胳膊強引別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

(2)道德經中上德擴展閱讀: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⑶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經詩解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經詩解

題文詩:

德者得也,至德不得,以無為心,以虛為主,

至虛至無,至始至幽,至實至有,不求而得,

不為而成,至德無名,上德至情,至情無為,

才情自生,上德至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

無執無用,真情遍在;下德有情,有德有名,

求而得之,為而成之,立善治物,故德名有,

下德有為,而有以為,本在無為,母在無名,

棄本舍母,功雖大焉,必有不濟.名雖美焉,

偽亦必生.仁義禮節,有為下德,仁德之厚,

用仁非能;行義之正,用義非成;禮敬之清,

用禮非濟.仁義固情,禮以約情,情不得盡.

載以至情,統之至德.用夫無名,故名以篤,

用夫無形,故形以成.用不以形,御不以名,

仁義可顯,禮敬可彰,情之所至, 形名俱有.

正文: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王弼註:

德者,得也。常得而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盡德?以無為用。以無為用則莫不載也,故物無焉,則無物不經,有焉,則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雖廣,以無為心。聖王雖大,以虛為主。故曰,以復而視,則天地之心見。至日而思之,則先王之至睹也。故滅其私而無其身,則四海莫不瞻,遠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則一體不能自全,肌骨不能兼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無以為者,無所偏為也。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仁義禮節是也,將明德之上下,輒舉下德以對上德,至於無以為,極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無以為而猶為之焉。為之而無以為,故有為,為之患矣。本在無為,母在無名,棄本舍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必有不濟。名雖美焉,偽亦必生。不能不為而成,不興而治,則乃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愛之者,而愛之無所偏私,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愛不能兼,則有抑抗正真而義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為矣,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責往來,則不對之閑,忿怒生焉。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極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豈足尊哉。故雖德盛業大,富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雖貴以無為用,不能舍無以為體也,不能舍無以為體則失其為大矣,所謂失道而後德也。以無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勞焉而物無不理。下此已往,則失用之母,不能無為而貴博施,不能博施而貴正直,不能正直而貴飾敬,所謂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夫禮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備於表,機微爭制,夫仁義發於內,為之猶偽,況務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前人而識也,即下德之倫也。竭其聰明以為前識,役其智力以營庶事,雖德其情,奸巧彌密,雖豐其譽,愈喪篤實。勞而事昏,務而治薉,雖竭聖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則無為而泰。守夫素樸,則不順典制,聽彼所獲,棄此所守,識道之華而愚之首,故苟得其為功之母,則萬物作焉而不辭也。萬事存焉而不勞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義可顯,禮敬可彰也。夫載之以大道,鎮之以為名,則物無所尚,志無所營,各任其貞,事用其誠,則仁德厚焉,行義正焉,禮敬清焉,棄其所載,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聰明,仁則誠焉,義其競焉,禮其爭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義之正,非用義之所成也。禮敬之清,非用禮之所濟也。載之以道,統之以母,故顯之而無所尚,彰之而無所競,用夫無名,故名以篤焉。用夫無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舉其末,則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華不作,故母不可遠,本不可失。仁義,母之所生,非可以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棄其本而適其末,名則有所分,形則有所止,雖極其大,必有不周,雖盛其美,必有憂患,功在為之,豈足處也。 

⑷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原文,譯文,自解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他,於是就揚著胳膊強引別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朴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舍棄澆薄虛華而採取朴實敦厚。

【自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自解: 「上德」沒有把道德具體規定下來成為死規定,(順其自然)所以是有道德的。「下德」遵照規定的「禮法,道德」,死規定,堅守不失,其實內心深處早已經沒有了道德。
比如: 公交車讓座,沒有規定的時候就是道德,當成為規定的時候,就不是道德了。反而會造成很多無德的現象。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自解: 「上德」的無為,就是順其自然,渾然天成的。下德的無為其實是有所為的,有些做作。
比如: 六親和睦,是順其自然的,如果六親不和睦有很多問題,那就可以分開「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如果追求「看似」的六親和睦,而做了許多的規定,那就落入了下乘。
再比如: 「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等等的成語所形容的家庭和睦的情況,如果是自然無為而成的就是上乘,如果是刻意追求的就是下乘。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自解: 「上仁」是發自內心的,自然而然的。而 「上義」就要有所作為,有所解釋,才能讓人知道是「義」。
比如: 如果不忍吃動物的肉,是上仁,那麼用各種言辭,各種理論,解釋讓人覺得不能吃肉是理所當然的「義」,那就是落入了下乘。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自解: 「上禮」要有所作為,如果無人應和,就會強迫別人來遵從了。
比如: 某些場合要求必須如何著裝,這當然是上禮,但就有些生硬了。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自解: 從上面幾點可以看出,限制越來越多,規定越來越死。所以,當人心中不知道怎麼符合道的時候,就用"德"來加以限制,當不知道怎麼符合「德」的時候,就用「仁」來限制、規定,當用「仁」也無法完善的時候就用「義」來表述,當「義」也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就用「禮」來約束,「禮」如果也約束不住的時候,就使用暴力了。
  「禮」是死規定,靠死規定約束的時候忠信之心基本上就沒有了,是混亂的開端。
  我個人的感覺,法可能比禮更低一個層次。但也不一定,歡迎討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自解: 稱自己是先知的人,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
  這里不要相信有先知。不過先知預測,等等都是人們津津樂道,趨之若鶩的事情,在這里做了一個了斷,讓人不要去追隨先知。
  道教,佛教,基督教,看來這三種教都從本質上反對先知,算命,神秘兮兮的預測啊。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自解: 所以大丈夫取厚(從道到禮人心中的忠信越來越薄)自居,不取薄。以實相處,不以虛相處。去掉淺薄,去厚實之道。

熱點內容
法院團委 發布:2025-01-13 10:08:27 瀏覽:680
檢察院和法院領導班子成員 發布:2025-01-13 09:25:05 瀏覽:281
七五普法老年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3 08:34:39 瀏覽:19
2018年學生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3 07:48:00 瀏覽:200
勞動法在私企 發布:2025-01-13 07:41:46 瀏覽:9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
法治實殘 發布:2025-01-13 07:15:18 瀏覽:311
民法素材 發布:2025-01-13 06:38:02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