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同聲
1. 老子與莊子都是道家學派重要代表人物,試分析《道德經》《南華經》思想的一脈相承。
從哲學角度,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老子、莊子一脈相承的增進演繹。正如「邦專家昏亂,識忠臣屬;六親不和,知孝慈」的樸素格言一樣,嚴整哲學則堅持「先世界觀,後方法論;先原理,後原則;先道理,後教條;先認識,後主張」的基本表述程序,而這與莊子「先明之,後使之」的說法簡直「異口同聲」。「先明之,後使之」的最高境界,除莊子自己的「已知求未知」理念外,就是與此哲理在實踐上有著呼應的大道箴言——「通德之容,唯道是從」。從老子到莊子這一「先實踐後總結」的哲學程序,渾然天成!
2. 道家有那些經典名著
1、《道德經》,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
2、《莊子》,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
3、《呂氏春秋》,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
4、《淮南子》,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
5、《管子》,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結,《管子》在《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類。
3. 摘抄國學經典語錄
摘抄國學經典語錄1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便會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識,便會弄得更加疲睏不堪!
2、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
名是相互傾軋的原因;智是相互斗爭的手段。兩者是凶器,是不可以盡行的。
3、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也。放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哉;禍種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聖人可以成就事業;天下無道,聖人只能保全生命。現在這個時代,僅僅可以避開刑戮。幸福不過像羽毛那樣輕,不知怎樣才可以去承受;禍患重得像大地一樣,不知怎樣才能去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但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的用處。
5、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響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泉水乾涸了,魚被困在陸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潑殘存的泉水;這種情況固然很感人,但是不如在江湖之中暢游,忘記對方的存在。這是一種追求自由的思想體現。
6、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給我以形體,用生使我操勞,用老是我清閑,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稱善我生存的,也同樣稱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為之有野。」
因此盜跖的門徒問盜跖說:「做大盜也有法則嗎?」盜跖回答說:「無論哪個地方都怎麼會沒有法則呢?憑空猜想屋內儲藏著多少財務,這就是聰明;帶頭思安進入屋內的,就是勇;最後退出屋子的,就是義;酌情判斷是否動手的,就是智;分贓均等的,就是仁。這五種不具備而成為大盜的,天下是決不會有的。」
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0、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摘抄國學經典語錄2
1、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4、輕則寡謀,驕則無禮。——《國語》
5、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經》
6、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楚辭》
7、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楚辭》
8、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
9、智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孔子《論語》
10、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易經》
1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12、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1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道德經》
14、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辭》
1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孔子《孝經》
16、知我心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經》
18、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馮夢龍《警世通言》
1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論語》
20、春花秋月足風流,不分紅顏易白頭。試把人心比松柏,幾人能為歲寒留?——馮夢龍《警世通言》
21、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道德經》
22、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易經》
23、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道德經》
24、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論語》
25、即鹿比虞,唯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易經》
26、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經》
2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論語》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詩經》
2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30、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辭》
31、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楚辭》
32、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易經》
33、要人知重勤學,怕人知事莫做。——馮夢龍《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屈原《楚辭》
35、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詩經》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詩經》
37、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鍾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楚辭》
38、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馮夢龍《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易經》
40、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易經》
4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42、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
4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老子《道德經》
44、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道德經》
45、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
46、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道德經》
47、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詩經》
48、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經》
49、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辭》
50、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易經》
5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道德經》
52、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馮夢龍《警世通言》
53、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馮夢龍《警世通言》
5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經》
5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論語》
56、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易經》
57、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孔子《孝經》
58、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
59、鳳皇於飛,翙翙其羽,亦傅於天。——《詩經》
60、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與人方便,隨遇而安。——《易經》
6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道德經》
62、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老子《道德經》
6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經》
64、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詩經》
65、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
66、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行為。——《詩經》
67、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易經》
68、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詩經》
69、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經》
70、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
7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7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7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屈原《楚辭》
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論語》
7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
76、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孔子《論語》
77、願一日,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詩經》
7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論語》
7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經》
80、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詩經》
81、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屈原《楚辭》
8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
8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道德經》
8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8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經》
86、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孔子《孝經》
87、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琴瑟再御,歲月靜好。——《詩經》
88、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國語》
89、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
9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論語》
9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道德經》
92、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易經》
9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老子《道德經》
9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
9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道德經》
96、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馮夢龍《警世通言》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經》
9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經》
9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
100、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
10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論語》
102、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詩經》
10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經》
104、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道德經》
10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
106、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詩經》
107、不厚其棟,不能任重。重莫如國,棟莫如德。——《國語》
108、絺兮綌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詩經》
109、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國語》
110、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易經》
1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
11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道德經》
11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道德經》
114、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
115、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道德經》
116、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迂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
11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論語》
11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經》
11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屈原《楚辭》
120、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楚辭》
12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楚辭》
12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
123、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詩經》
124、有以無難以失守,有以多難而興邦。——《國語》
125、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詩經》
12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經》
127、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易經》
12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丘《論語》
129、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
13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經》
摘抄國學經典語錄3
1、你說話所產生的效果完全取決於對方給你的回應
2、一個人的不成功源於朋友太少和質量不好
3、只要靈魂還在,一個企業的組織建設就會在
4、有學歷並不等同於有文化
5、領導人修養不夠,不僅缺心,而且缺德,招來的人跟著你有未來嗎?
6、一個領導者的價值在於可以把追隨他的人培養成領導者
7、覺者、智者就是佛,學佛是為了修佛,修佛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開悟
8、當一個人有了出世的智慧再去干入世的事情時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9、每個人最大的局限莫過於時間和空間的變換關系
10、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11、所謂忙————其實就是心靈的逃亡
12、用一生的時間去做兩世的事情活出三輩子的精彩
13、我也想糊塗一點,無奈我已開法眼
14、你帶著憎恨的心情去淘米,做出的飯都是有毒素的
15、人生有三處,花錢絕對連眼睛都不要眨:一是給自己的父母花錢眼睛都不要眨,因為厚重的養育之恩是再多的金錢都無法詮釋的;二是給自己的鐵哥們兒花錢眼睛都不要眨,因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有可能飛黃騰達的;三是對學習的投資眼睛都不要眨,因為拒 絕學習就等於拒絕成長和晉升
16、可以了解別人只能算聰明,能夠看清自己才算是智者
17、只有營銷才會產生利潤,其他都是成本
18、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將源兵魂
19、作為領導人要精滿、氣足、神旺,最難得的是擁有預見未來的能力
20、一個不願意為別人鼓掌喝彩的人便已經是痴呆的開始
21、一但你到達了彼岸之後,還要再扛著沉重的船行走嗎
22、一個人的智慧和良知是高於一切的
23、一個沒有自信心的人即使再優秀也只能成為漢奸
24、一個人往往是因為太過優秀從而才難以卓越
25、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遠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背)矣
26、沒有顧客的拒絕哪會有營銷人員的出現,別人身上的不足往往正是你因此存在的價值
27、多花時間成長自己,少花時間苛責別人
28、改變你不良的語言慣性就有可能改變你的命運
29、溝通最忌諱的就是一臉死相
30、人脈即是財脈,關系即是實力,朋友即是生產力
31、人世間最不能等的事就是孝敬父母,切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32、一個卓越的領導人需要與時消息、與時偕行、與時俱進
33、思考力乃是萬力之源
34、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
35、有賢推舉方顯勝,能人幫襯方為王
36、用人所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需人所長就必容人所短
37、學會放下才能懂得承擔,人的煩惱、痛苦,往往都是因為放不下、想不開、忘不了
38、強者會讓行為控制情緒,弱者才會讓情緒控制行為
39、溝通是信息的傳遞,是情緒的轉移,是感覺的互動
40、最實用的團隊文化是為人處世的文化,最高級的團隊文化是精神文化
41、勇敢最多隻可以殺敵,懂得隱蔽才能夠保存自己
42、人際溝通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結果上而不是情緒上
43、人一旦怕你,就是離罵你,恨你不遠了
44、善戰者不怒
45、不要把珍珠和瑪瑙放在豬的面前,否則它們會反過來咬你,因為你沒有喂它們豬食
46、如何使自己的命運變好————答案就是找命好的人然後跟他交朋友
47、領導人要在溝通上善於破冰,永遠不要做氣氛的污染源
48、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49、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具備三種好的心態————隨喜心、包容心、利他心
50、懷才就像懷孕一樣,時間久了早晚會被看出來,如果沒被看出來,只能說明懷的還不夠
51、好人————就是沒有時間去做壞事的人
52、下下等的人也許會有上上等的智慧
53、習慣若不改,結果就不會變
54、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辨;不別其得失,無以獲從入之途
55、你關心什麼,就會關注什麼;你關注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注意力等於事實
56、目標決定你達到目的時得到的是什麼東西,過程決定你達到目標時成為什麼樣的人,過程重於目標,對的過程往往會得到對的.結果
57、知識不等於智慧,知識相當於食物,思維能力是消化功能,智慧是營養
58、事物是客觀的,但看法是主觀的;事物本身不具有意義,有意義的是如何看待事物
59、沒有完美的事物,只有完美的看待事物的角度
60、多角度的思維方式-―――肯定視角與否定視角,自我視角與非我視角,往日視角與來日視角, 求同視角與求異視角,表象視角與局部視角
摘抄國學經典語錄4
1、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2、新年貼春聯,只要門楣上寫著「百忍家聲」就知道這一家一定姓張。中國姓張的全以祖先的容忍為榮了。
3、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
4、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靜安先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三境寫的是成功。其中沒有寫天資和機遇。我不敢說,這是他的疏漏,因為寫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認為,補上天資與機遇,似更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從事做學問或幹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5、富者有禮高質,貧者有禮免辱,父子有禮慈孝,兄弟有禮和睦,夫妻有禮情長,朋友有禮義篤,社會有禮祥和。
6、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為人類做出貢獻。
7、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8、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9、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10、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11、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12、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13、「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14、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15、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4. 請提供一下《道德經》全文的白話文,謝謝!
第一章 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為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朱子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實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謂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既辟以後,此道寄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敝。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故太上曰:以言乎道,費而隱,實無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發見耳,非真常之道也。以言乎名,虛而無物,實無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人不知道,曷觀之《詩》乎!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道不可無稱矣。須知至無之內,有至有者存;至虛之中,有至實者在。道真不可以方所言也。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曰:鴻蒙未兆之先,原是渾渾淪淪,絕無半點形象——雖曰無名,而天地人物咸育個中。此所以為天地之始也。及其靜之既久,氣機一動,則有可名,而氤氤氳氳,一段太和元氣,流行宇宙,養育群生。此所以為萬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氣在抱也;母者,天地既辟之後,化生萬物是也。
學人下手之初,別無他術,惟有一心端坐,萬念悉捐,垂簾觀照。心之下,腎之上,彷彿有個虛無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歸,任其一往一來,但以神氣兩者凝注中宮為主。不傾刻間,神氣打成一片矣。於是聽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覺心。久之恍恍惚惚,入於無何有之鄉焉。斯時也,不知神之入氣,氣之歸神,渾然一無人無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聵也——若使昏聵,適成枯木死灰。修士至此,當滅動心,不滅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於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動,即太極開基。須知此一覺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來真覺。
道家為之玄關妙竅,只在一呼一吸之間。其吸而入也,則為陰、為靜、為無;其呼而出也,則為陽、為動、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竅。人慾修成正覺,惟此一覺而動之時,有個實實在在、的的確確、無念慮、無渣滓一個本來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覺而生萬萬物,人有此一覺而結金丹。但此一覺如電光石火,當前則是,轉眼即非,所爭只毫釐間耳。學者務於平時審得清,臨機方把得住。古來大覺如來,亦無非此一覺積累而成也。
修士興工,不從無欲有欲、觀妙觀竅下手,又從何處以為本乎?雖然,無與有、妙與竅,無非陰靜陽動,一氣判為二氣,二氣仍歸一氣而已矣。以其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名為一陽生、活子時;以其動極復靜,有又還無,名曰復命歸根。要皆一太極所判之陰陽也。兩者雖異名,而實同出一源——太上為之一玄。玄者,深遠之謂也。學者欲得玄道,必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其中渾然無事,是為無欲觀妙。此一玄也。及氣機一動,雖有知,卻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卻又不存一動之想。有一心,無二念,是為有欲觀竅。此又一玄也。至於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非眾妙之門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竅,不知直養,是以旋開旋閉,不至耗盡而不已。至人於玄關竅開時,一眼覷定,一手拿定,操存涵養,不使須臾或離,所以直造無上根源,而成大覺金仙。
下手工夫,在玄關一竅。太上首章即將無名有名、觀妙觀竅指出,足見修道之要,除此一個玄關竅,余無可進步也。故開頭四句,說大道根源,實屬無形無狀,不可思議窮究。惟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無可端倪,即如人直養於靜時也。天地忽辟之際,靜極而動,一覺而醒,即人偵氣於動,為煉丹之始基。第此轉眼之間,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要之,念頭起處為玄牝,實為開天闢地之端。自古神仙,無不由此一覺而動之機造成。又曰無欲觀妙,有欲觀竅,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故同出而異名。凡有形象者,可得而思量度卜,若此妙竅,無而有,有而無,實不可以方所名狀。縱舌如懸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謂之玄玄。學者亦不有視為杳冥,毫不窮究一個實際下落。果於此尋出的的確確處,在人視為恍惚,在我實有把憑。久之著手生春,頭頭是道矣。
第二章 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古雲:「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原是葯王。」又曰:「窮取生身受命初,莫怪天機都泄盡。」由是觀之,足見受命之初,渾然天理,無有瑕疵,彼說美說惡,說善說丑,皆為道之害也。夫大道究何狀哉?在儒家曰「隱微」,其中有不睹不聞之要;釋家曰:「那個」,其中有無善無惡之真;道家曰「玄關」,其中有無思無慮之密。大道根源,端本於此。一經想像,便落窩臼;一經擬議,便墮筌蹄。雖古來神仙,贊嘆道妙,曰美曰善,要皆恍惚其象,非實有端倪。蓋以為善也,就有惡對;以為美也,就有丑對。又況美在是,惡亦在是;善在是,丑亦在是。此殆後天陰陽有對待,有勝負參差,而非先天一元之氣也。故太上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是知人不求虛無一氣,而第言美之為美,善之為善,是亦舍本而逐末也。
太上特示下手之工,為大眾告曰:凡人打坐之始,務將萬緣放下,了無一事介於胸中,惟是垂簾塞兌,觀照虛無丹田,即凝神又調息,即調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氣並成一團,傾刻間入於杳冥之地,此無為也;及無之至極,忽然一覺而動,此有為焉。我於此一念從規中起,混混續續、兀兀騰騰,神依氣立,氣依神行,無知有知,無覺有覺,即玄牝之門立矣。由是恪守規中,凝神象外。一呼一吸,一往一來,務令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即天地人物之根,聖賢仙佛之本,此最為吾道家秘密天機,不容輕泄者也。
修士行持,與其求之無極不可捉摸,何如求之陰陽更有實據:曰有無相生,不過動而靜,靜而動,出玄入牝,燮理陰陽也。難易相成,不過剛而柔,柔而剛,鼎爐琴劍,一烹一溫也。長短相形,即出入呼吸,任督往來,前行短、後行長之謂也。高下相傾,即火在上而使之降,水在下而使之升,上下顛倒坎離之妙用也。音聲相和,即神融氣暢,百脈流通,不啻鳴鶴呼群,同聲相應,不召自來也。前後相隨,即子馳於後,午降於前,乾坤交媾,和合一團,依依不捨也。此數者皆由後天之陰陽,而返先天之無極也。聖人知道之本源沖漠無朕,浩盪無痕——其處事也,以無為為尚,而共仰恭己垂裳之風;其行教也,則以不言為宗,而自喻過化存神之妙。聖人作而萬物睹,又何難之有哉?自此耕田鑿井,被生成而竟忘其行;開源節流,勤導化而並化其跡。即使功滿乾坤,名聞天下,而聖人若恥,為虛名未嘗有實績也。夫豈若《書》雲:汝惟不矜不伐,天下莫與爭能、爭功者,尚有弭人爭競之想哉?此殆歸於神化之域,淡定之天,一惟自適其樂,而不忘自得之真。古言視富貴如浮雲,棄功名如敝履者,其斯之謂歟?雖然,道成德自立,實至名自歸。聖人縱不居功,而天下後世,咸稱道不衰。是不言功而功同日月,不言名而名重古今。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也。
學者須從虛極靜篤中,養出無美無善之真出來,才算修煉有本。其道惟何?玄關竅也!舍此則無生矣。修道者舍此玄關一竅,別無所謂道矣!如以美善為道,亦屬後天塵垢。太上以此言警之,望人因流而溯源也。不然,美善之稱,亦三代以下之君子,又烏可厚非哉。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是陽非道,陰亦非道,道其在陰陽之間乎!又況道者理也,陰陽者氣也。理無氣不立,氣無理不行。單言道實無端倪可狀,惟即陰陽發見者觀之,庶確有實據。此章言無善無美之真,直抉大道根源,望人端本立極,以為修身治世之基。有無易難數句,是教人由有對待之陰陽,返乎真一之氣。其中又教人從有無相入處,尋出玄關一竅,為煉丹之本根。至於守中養丹,陽生活子,運轉河車,亦無不層層抉破。惟聖人直指其源,故恭己無為,不言而信,雖有生有為,而在己毫無德色。迨至功成告退,視富貴為不足重輕,非聖人孰能與於斯學?學者玩索而有得,非但下手有基,即通天亦有路矣。他注雲:天下皆知美善之所以為美善,則自不為惡與不善矣。此講亦是。但太上之經,多在源頭上說,不落二乘。
第三章 不見可欲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聖人之治天下也,與其有為,不如無為,尤不知有為而無為。其化民成俗也,與其能感,不如能化,尤不如相安於無事之為得。是以堯舜恭己垂裳,而四方悉昭風動,此如何之化理哉?不過上無心而民自靜,上無好而民自正,上無欲而民自定耳。否則,紛紛擾擾,自以為與民興利除弊,而不知其擾民也實甚。故曰,民本無爭也,而上爭奪之;民本無貪也,而上貪婪之;民本無思無欲也,而上以奇技、淫巧、鮮衣、美食先導之。欲其不爭不貪無嗜無好也得乎?苟能修其身,正其心,恬然淡然,毫無事事,不以賢能相尚,則民自安靖而不爭矣;不以難得之貨為貴,則民重廉恥,而不為盜矣。且聲色貨利之場不一,屬於目則無見無欲,己與民各適其自在之天,而虛靈活潑之神,自常應常靜而不亂矣。此事豈異人任哉?惟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其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所謂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而且專氣致柔,如嬰兒之力弱,不能持物然。雖至柔也,而動則剛。觀其浩浩淵淵,兀兀騰騰,真可包天地有餘。一切知覺之心,嗜欲之性,不知消歸何有?聖人以此修身。即以此治世,在己無知無欲——不但愚者混混沌沌,上合於穆之天;即聰明才智之儒,平日矜能恃智,惟恐以不逞為憂。至此已淡恬無事,自志其知識之私,一歸渾朴。此能為而不為,非不能也,實不敢也。雖然,人生天地間不能逃虛空而獨超物外,必有人倫日用之道,又烏得不為哉?然順其自然,行所無事,雖有為,仍無為也——亦猶天不言而自化,四時代宣其教矣;帝無為而自治,百官代理其政矣。為者其跡,不為者其神。是以南面端拱,天下悉慶平成,猗歟盛哉!
道本平常,不矜新穎,不尚奇異。如國家尊賢,原是美事,若以此相誇相尚,則賢者固賢,而不肖者亦將飾為賢。甚至賢以否為否,而不肖者又以賢為否,於是爭端起矣。彼此互相標榜,迭為黨援,而天下自此多事矣。國家理財,亦是常經,而若貴異物,寶遠貨,則民必梯山航海,冒險履危,不辭跋涉之苦、性命之憂,搜羅而致之朝廷。至求之不得,千方百計,雖奸盜劫奪所不顧也。至於衣服飲食,亦日用之常,而若食必珍羞,衣求錦綉,見可欲而欲之,奢風何日正也?是以聖人內重外輕,必虛心以養神,實腹以養氣,令神氣打成一片,流行一身之中——條暢融和,蘇綿快樂,而志弱矣;且神靜如岳,氣順如泉,而骨強矣。常常抱一,刻刻守中,非獨一己無欲無思,即聰明才智之士,亦觀感而自化,不敢妄有所為。或曰有為,則紛更致誚;無為則清凈貽譏,為不為之間,亦幾難矣。詎之順理而為,非有冒昧以為,有為仍與無為等。所以孔子贊舜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
第四章 和光同塵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家子,象帝之先。
帝者,上帝也。先者,無始之始也。
道者何?太和一氣,充滿乾坤,其量包乎天地,其神貫乎古今,其德暨乎九州萬國。胎卵濕化,飛潛動植之類,無在而無不在也。道之大何如也?顧其為體也,空空洞洞,渾無一物,若不見,為有餘;及其發而為用,沖和在抱,施之此而此宜,措之彼而彼當。《詩》曰:「左之左之,無不宜之;右之右之,無不有之。」真若百川朝海,而海不見盈也。不誠為萬物之宗旨哉?孔子曰:「鬼神之為德,休物無遺。」又曰:「語小莫破,語大莫載。」其浩浩淵淵,實有不可窮究者。道之難狀如此,後之人又從何而修乎?太上慈憫凡人,乃指其要曰:凡人之不能入道者,皆由才智之士,自恃自恣,任意縱橫,於以錮蔽虛靈而不見耳。茲欲修道,須知聰明智慧,皆為障道之魔,從此黜聰墮明,屏其耳目之私,悉歸混沌,而一切矜才恃智,傲物凌人之銳氣,概挫折而無存,則人心死而道心生,知見滅而慧見昭矣。先儒謂:聰明才智之人不足畏,惟沉潛入道、澄心觀理者為可畏,斯言不誠然乎?修行人務以沉神汰慮、寡慾清心為主。那知覺思慮之神、惡妄雜偽之念,紛紛擾擾,此念未休,彼念又起,前思未息,後思又來。我必自勸自勉,自寬自解——如亂絲之糾纏,我必尋其頭緒而理之;若蔓草之荒蕪,我必拔其根株而夷之。如此則紛紜悉解,而天君常泰矣。雖然,此獨居習靜之功,猶未及於鬧處也。苟能靜而不能動,猶是無本之學。必靜時省察,一到熱鬧場中,尤要競競致慎!凡事讓人以先,我處其後,尊人以上,我甘自下。若此則與世無忤,與人無爭焉。又況好同惡異,世俗大體皆然。我惟有隨波逐流,從其類而和之,雖有光明正大之懷,我決不露其圭角。惟有默識其機,暗持其體,同己者好之,異己者聽之。所以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古聖人當大道未明之時,莫不以此混俗也。又觀六祖得衣缽之後,道果雖圓,尚未盡其微妙,由是留形住世,積功了道,隱於四會山中,獵夫與居,恬不為怪,所以得免於難。若非和光同塵,烏能長保其身?由此動靜交修,常變有權,則本來一點湛寂虛明之體,自然常常在抱,而又非果在也:若有所在,若有所存,卻無所存,一片靈光,閃灼於金庭之下。此道究何道哉?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吾不知從何而來、從何而去,究為誰氏之子也?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斯為大道之玄妙歟?!帝之先有何象?亦不過混沌未開,鴻蒙未判,清空一氣而已矣。迨一元方兆,萬象回春,道發散於天地人物之間,而無從窺測,修士欲明道體,請於天地將開未開,未開忽開而揣度之,則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無基矣。
太上將道之體,畫個樣子與人看,又教體道者欲修大道,先認道源。欲尋道源,先從自家心性中閑邪存誠,自下學循循修之,久則底於神化之域,方知吾心性中有至道之精,常常不離懷抱也。須從靜中尋出端倪,用存養省察之功,以保守天真,不以盛氣凌人,不以繁冗亂性,即張子所謂解脫人慾之私也。撥開雲霧,洞見青天;軒斷葛藤,獨露真面。一旦動與人交,不知有光埋光,在塵混塵,或顯才智,或炫功能,抑或現煙霞泉石之身,露清致高標之態,歷觀往古,惹禍招災,為大道之害者不少。如漢朝常錮之禁,晉時清流之禍,雖緣小人之奸,亦由己不知明哲保身之道也。人能混俗和光,與世同塵,一若靈芝與眾草為伍,鳳凰偕群鳥並飛,不聞其香而益香,不見其高而益高。如是藏拙,如是直養,則湛寂真常之道,則恍惚於眉目間,不存而若存,有象而無象。《中庸》雲:「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非居帝之先而何?
第五章 不知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間生生化化,變動不拘者,全憑此一元真氣,主持其間。上柱天,下柱地,中通人物,無有或外者焉。此氣之渾渾淪淪,主宰萬物,有條不紊者曰理。此氣之浩浩盪盪,彌綸萬有,宛轉流通者曰氣。理氣合一曰仁。故先儒曰:「仁者人慾盡凈,天理流行,無一毫人為之偽。」又曰:「生生之謂仁。」要之,仁者如果木之有仁,其間生理生氣,無不完具。天地生萬物,聖人養萬民,無非此理此氣為之貫通,夫豈區區於事為見耶?故太上設言以明道曰:向使天地無此一腔生氣,惟有春夏秋冬寒暑溫涼之教,以往來運度,則萬物無所稟賦,氣何由受,形何由成?其視萬物也,不啻芻狗之輕,毫不足珍重者然,有日見其消磨而已。又使聖人無此真元心體,惟仗公卿僚寀,文誥法制之頒,以訓戒凡民,則草野無由觀感,人何以化、家何以足?真是視斯民如芻狗之賤,全不關痛癢者然,有日見其摧殘而已。顧何以天地無心,而風雲雨露,無物不包含個中?聖人忘言,而輔相裁成,無人不嬉遊宇內?足見天地聖人,皆本此一元真氣,貫注乎民物之間——雖有剝削,亦有生成;雖有刑威,亦有德化。是天地聖人之不仁,正天地聖人仁之至處。人不知聖,盍觀天地:上浮為天,下凝為地,其中空洞了明,渾無事物,不過一開一闔,猶橐之無底,龠之相通,渾浩流轉,毫不障礙焉。當其虛而無物也,固隨氣機之升沉,而不撓不屈,及其動而為聲也,亦聽人物之變化,而愈出愈奇。以觀天地,無異橐龠。聖人又豈外是乎?學者守中抱一,空空無跡,浩浩無垠,藏之愈深,發之愈溥。以視言堂滿堂,言室滿室者,相隔不啻天淵。彼以言設教,以教有盡,何若寶吾之精,裕吾之氣,神遊象外,氣注規中,而無一膚一發不周流遍及之為得也。甚矣!守中之學,誠修身之要道也。
此是一元真氣,修身在此,治世亦在此。除此以外,所謂制度法則,猶取魚兔之筌蹄也。魚兔必假筌蹄而得,謂取魚兔不用筌蹄不可,謂筌蹄即魚兔亦不可。金丹大道,如采陽補陰,前行短、後行長;玉液小還、金液大還,皆是取魚兔之筌蹄,若竟視為道源,差毫釐而謬千里矣。惟此元氣無聲無臭,無象無形,天地人物公共之生氣,學者修煉,必尋得此一件丹頭,方不空燒空煉。否則,煉精、煉氣、煉神、煉虛,皆屬無本之學。一任童而習之,到老猶無成焉。太上教人從守中用功:而消息在橐侖,學人須自探討!章內「不仁」二字是設詞。
第六章 穀神不死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修煉一事,只緣人自有身後,氣質拘於前,物慾蔽於後——猶精金良玉,原無瑕疵,因陷於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欲復原形,非用淘汰之力,琢磨之功,不能還乎初質也。太上示人下手之功曰:「穀神不死。」何以為穀神?山穴曰谷,言其虛也;變動不拘曰神,言其靈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謂也。人能養得虛靈不昧之體以為丹頭,則修煉自易;然而無形無影,不可捉摸,必於有聲有色者,而始得其端倪。古雲:「要得穀神長不死,須從玄牝立根基。」何以謂之玄?玄即天也。何以謂之牝?牝即地也。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闔辟成,其間一上一下,一往一來,旋循於虛無窟子,即玄牝之門也。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門」,不誠然乎?第此門也,是陰陽往來之路,天地造化之鄉,人物發生之地,得之則生,失之則死。凡人順用之則為死戶,聖人顛倒之則為生門。人慾煉丹以成長生久視之道,舍此玄牝之門,別無他徑也。非天地之根而何?修士垂簾觀照,混沌無知時,死凡心也。忽焉一覺而動,生道心也。所謂靜則為元神,動則為真意。是其中胎息一動,不要死死執著丹田,必於不內不外間,觀其升降往來,悠揚活潑,即得真正胎息矣。古人雲「出玄入牝」,是出非我本來面目,入亦非我本來面目,惟此一出一入間,中含妙諦,即虛靈也。所謂真陰真陽,形而為真一之氣是也。天地之根,豈外此乎?要知穀神者,太極之理;玄牝者,陰陽之氣。其在先天,理氣原是合一;其在後天,理氣不可並言。修道之人慾尋此妙竅,著不得一躁切心,起不得一忽略念。惟借空洞之玄牝,養虛靈之穀神,不即不離,勿忘勿助,斯得之矣。故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發育萬物。聖人以有而形無,實而形虛,顯呈此至隱至微之一物曰穀神。穀神者,空谷之神,問之若答,應焉如響,即不死也。其在人身,總一虛靈不昧之真。自人喪厥天良,穀神之汩沒者久矣!後之修士,欲得穀神長存、虛靈不昧,以為金丹之本、仙道之根,從空際盤旋,無有把柄;惟從無欲有欲、觀妙觀竅下手,有無一立,妙竅齊開,而玄牝立焉。故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總要精氣神三者打成一片,方名得有無竅、生死門;否則為凡竅,而無一元真氣存乎其中——虛則落頑空,實則拘形跡,皆非虛靈不昧之體。惟此玄牝之門,不虛不實,即虛即實,真有不可名言者,靜則無形,動則有象,靜不是天地之根,動亦非人物之本,惟動靜交關處,乃坎離顛倒之所,日月交關之鄉,真所謂天根地窟也。學人到得真玄真牝,一升一降——此間之氣,凝而為性,發而為情——所由虛極靜篤中,生出法象來。知得此竅,神仙大道盡於此矣。其曰「綿綿若存」者,明調養必久,而胎息乃能發動也;曰「用之不勤」者,言抽添有時,而符火不妄加減也。人能順天地自然之道,則金丹得矣。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惟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氣,渾浩流轉,歷億萬年而不敝者,皆由一元真宰默運其間,天地所以悠久無疆也。即發育萬物,長養群黎,而生生不已,天地亦未嘗不足,氣機所以亘古不磨也。太上曰「天長地久」,不誠然哉!然天地之能長且久者,其故何歟?以其不自生也。設有自生之心,則天地有情,天亦老矣。惟不自有其生,而以眾生為生,是眾生之生生不息,即天地之生生不息也,故曰長生。世人多昧此生生之理,不求生而求死,不求長生而求速死。陷溺於富貴功名,沉淪於聲色貨利,時時握算,刻刻經營,不數年而精枯氣弱,魄散魂飛,費盡千辛,難享一世。營生反以尋死,可勝浩嘆!是以聖人法天效地,不惟勢利之場不肯馳逐,即延年益壽之術,亦不貪求。惟以大道為先,凈掃心田,精修命蒂,舉凡一切養身章身之具,在在不暇營謀,一似後其身、外其身者然。卒之德立而同類莫超其上,名成而後世猶仰其型。非所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者乎?視世之自私其身反戕其生者,誠高出萬萬倍;而聖人究非矯情立異也,自來恬淡是好,清凈為懷,不隨俗而浮,不依形而立,廊然大公,一似天地之無私者焉。夫人多自私而戚戚於懷,聖無一私而皎皎物外。一片虛靈之象,空洞之神,常照耀而不可稍遏。向使區區以血肉軀、臭皮囊,時刻關心,晝夜繫念,又烏能獨先而不後,長存而不亡耶?惟其無私,故與天地合撰,日月合明,而能成其私也。後之修道者,欲此身不朽,此神不壞,雖用刻苦工夫,擺脫垢塵,久久煅煉,自然乾乾凈凈,別有一重天地,另有一番世界,而不與世俗同生死也,何樂如之?
天地不言,全憑一元真氣斡旋其間,所以周而復始,生機毫無止息,天地之長久,故歷萬古而常新也。聖人參天兩地,養太和之氣,一歸渾沌之真。處則為聖功,出即為王道。何世之言修己者,但尋深山枯坐,毫不幹一點人事:雲治世者,純用一腔心血,渾身在人物里握算!若此者各執一偏,各為其私,非無事而寂寂,有事而惺惺者焉。聖人窮則清凈無塵,而真形與山河並固;達則人物兼善,而幻身偕爵位俱輕。迨其後名標宇宙,身獨居先;功蓋環區,形存異世,非以其無私耶?學人能去其私,一空色相,永脫塵根,積功則留住人間,飛升則長存天壤。不私其身而卒得長生,轉世之為身家計者,不啻雲泥之判也。人可不絕外誘之私耶?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大道原無他妙,惟是神氣合一,還於無極太極,父母生前一點虛靈之氣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則神與氣兩兩分開,鉛走汞飛,水火所由隔絕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淺之則為日用之需;深之則為修煉之要。有時以火溫水而真陽現,有時以水濟火而甘露生。水火之妙,真有不可勝言者。然水火同宮,言水而火可知矣。水性善下,道貴謙卑。是以上善聖人,心平氣和,一腔柔順之意,任萬物之生遂,無一不被其澤者焉。究之,功蓋天下而不知功,行滿萬物而不知行。惟順天地之自然,極萬物之得所,而與世無忤,真若水之利濟萬物毫無爭心。不但此也,萬物皆好清而惡濁,好上而惡下;水則處物以清,自處以濁,待物以上,自待以下。水哉水哉,何與道大適哉!聖人之性,一同水之性,善柔不善剛,卑下自奉:眾人所不能安者,聖人安之若素;眾人所為最厭者,聖人處之如常。所以於己無惡,於人無爭。非有道之聖人,不能如斯。故曰:「處眾人之所惡,幾於道矣。」夫以道之有於己者,素位而行,無往不利。即屬窮通得失,患難死生,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總以平等視之。君子論理不論氣,言性不言命,惟反身修德焉耳。雖然,德在一起,修不一途,又豈漫無統宗,浩浩盪盪,而無所底極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遷,方能潛滋暗長,天真日充,而人慾日滅。《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即聖人之居善地也。居之安,則資之深。內觀其心,虛而無物,淵淵乎其淵也。外觀所與,擇人而交,肫肫乎其仁也。至於發之為言,千金不及一諾,「言善信」也。施之於政,大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推之一物、一事、一動、一靜之間,無不頭頭是道。任人以事,惟期不負所能。慮善以動,只求動惟其時。聖人之修身治世如此。此由「止於至善」,得其所安,而後發皆中節也。惟其在在處處,無一毫罅漏,無一絲欠缺,又何爭之有耶?夫惟不爭,而人感恩戴德,刻骨銘心者,方具瞻依不志,又有何怨、又有何尤?雖有惡人,亦相化為善矣。及其至也,無為自然,群相安於不識不知之天,幾忘上善之若水,柔順而利貞,無往不吉焉
5.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回,增強百姓的筋骨體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