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發布時間: 2020-12-30 02:18:51

㈠ 為什麼說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執法為民,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立黨為內公、執政為民的執容政理念的具體體現。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立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利都來自人民,執法者只有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利,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此外,執法為民也是對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繼承和發揚,只有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才能使執法活動和法律得到群眾認可,真正確立法律的權威,使執法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執法為民著眼的是人民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它要求執法機關把為民當成執法的根本目的,作為執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來說,執法為民對執法機關提出了如下要求:
1、正確地理解社會主義法律的精神和本質;
2、正確的運用法律,實施社會主義法治;
3、切實增強執法者的政治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4、依靠人民群眾,動員人民群眾共同維護社會主義的法律權威和尊嚴;
5、端正執法者的執法作風和態度.

㈡ 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

一、「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提出。

2007年12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個至上」即「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觀點。這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規律的科學總結,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原則,因而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

二、深刻認識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重大意義。

「三個至上」從三個方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精神實質,在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劃清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原則界線,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指明了

政治方向、明確了歷史使命、提供了科學方法、奠定了思想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的最新發展。

(2)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徵:

一、鮮明的政治性

社會主義法治建立在社會主義民主基礎上,並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將服務大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將黨的領導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求全面服務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強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與依法執政能力,實現了講法治與講政治的統一。

二、徹底的人民性

社會主義法治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法律,有效治理社會的方式、過程和狀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社會主義法治與全體公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民是法治的主體,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力。

三、系統的科學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內容構成上,從而成為一個科學的有機統一體。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這五大內容,從不同方面反映和規定了社會主義法治,明確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價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證,每個方面環環相扣,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科學有機的整體。

㈢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什麼

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對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在政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政法工
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證。

㈣ 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特徵

【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特徵

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的方針政策和措施,都屬於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㈥ 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內容以及本質要求

你好,依法治國 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 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㈦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執法為民。

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專人權;文明執法。

要以鄧小平屬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國家與法的理論同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

(7)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它既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和升華。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㈧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什麼

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任何社會的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求有一定的權威,而法治社會的政府權威是置於法律權威之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訓班
下的權威。憲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是否真正享有最高權威則是一個國家是否實現法治的關鍵。在現代法治國家,有的宣布憲法和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有的宣布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都把樹立法律權威作為實現法治的重要內容。一方面,法律權威要通過立法建立具有客觀性、確定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的法律制度。如果法律可以隨時隨需而改,因人因地而異,那就根本沒有法治可言。另一方面,法律權威要通過執法、司法和守法保證任何個人、組織和國家機關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特別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嚴格依法辦事,違法必究,有效地防止任何人或組織享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原則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實質內涵就是要使社會主義法律具有極大的權威。我國憲法第五條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做了明確的規定:「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當前,樹立法律權威的觀念,要特別強調維護法制統一、反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反對把個人或組織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法律工具主義。
請採納

㈨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執法為民、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和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眾五個方面相輔相成。

㈩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本質要求是

按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其深刻內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版、執法為民、公平權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認罪悔罪 發布:2025-04-29 04:47:40 瀏覽:634
連雲港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9 04:47:03 瀏覽:864
案件在法院排期 發布:2025-04-29 04:47:02 瀏覽:272
綿陽法院拍賣 發布:2025-04-29 04:41:47 瀏覽:793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總結 發布:2025-04-29 04:38:48 瀏覽:716
知識產權法院管轄 發布:2025-04-29 04:37:06 瀏覽:431
勞動法轉正後不簽合同 發布:2025-04-29 04:32:15 瀏覽:22
合同法總則規定合同解除類型 發布:2025-04-29 04:22:13 瀏覽:167
刑事訴訟法楊立新怎麼樣 發布:2025-04-29 04:09:52 瀏覽:817
合同法無過錯原則 發布:2025-04-29 04:02:40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