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部門

立法部門

發布時間: 2020-12-30 03:45:41

⑴ 《立法法》屬於七個法律部門中的那一個部門

《立法法》屬於七個法律部門中的憲法及相關法部門。
中國社會主義專法律體系的七個法屬律部門是:
(1)憲法及相關法。
(2)刑法
(3)行政法
(4)民商法
(5)經濟法
(6)社會法
(7)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⑵ 中國立法機構有哪些

立法部門除了制定來法律源外,通常亦負責審批政府(行政部門)的公共開支要求、監督政府運作、同意司法首長的任命等,在議會制中,行政部門亦是由立法部門產生,向立法部門負責。

⑶ 什麼是立法,司法

立法是指特抄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襲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立法部門是現代社會中負責制定法律的機構,通常由當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組成,通常稱為國會或議會,但亦有使用不同名稱。立法部門除了制定法律外,通常亦負責審批政府(行政部門)的公共開支要求、監督政府運作、同意司法首長的任命等。在議會制中,行政部門亦是由立法部門產生,向立法部門負責。在總統制中,行政首長並不由立法部門產生,而是分開選舉。但不論在何種制度中,由於立法部門掌握了公共財政的大權,可以說是最根本的權力來源。

司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⑷ 中國立法機構有哪些

我國的立法機構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和基本法律(如刑法、婚姻專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屬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侵權責任法);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如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⑸ 中國的立法機構是怎樣的

首先,請把黨、政分開。黨代會及政協會議作為政黨機構,與國家法律的制訂和執行是沒有聯系的。政協起到的作用只是參政議政,可以提出政策建議但沒有執行的權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擁有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權力。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下列人員: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二)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五)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
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⑹ 中國的立法機構是什麼

中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立法機關是國家機關的內重要組成部分。容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即有權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的機關。

在古代,奴隸制國家和封建制國家大多數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最高權力都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沒有獨立的立法機關,即使有修訂、編纂法律的機關也是從屬於君主的。

現代立法機關是代議政治的產物,其性質的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它的代議性,即由人民選舉代表或議員,組成立法機關,以統一制定法律和監督行政。立法機關的性質的特徵是代議性,但它具體地、直接地代表誰,以及代表與被代表的關系應當如何理解,各國學者在理論上是頗有爭議的。

(6)立法部門擴展閱讀:

在我國,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包括:

1、國家權力機關系統(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會,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

2、國家行政機關系統(政府及政府下設機構)的: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央行、審計署、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務院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機關都不享有立法權。

參考資料:網路-立法機關

⑺ 政府機構和立法機構的關系

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機構主要有國會或者議會。至於它與政府的關系回要看一個國家的政治體答制。
資本主義國家如果是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民主制的話,那麼它的立法機構也就是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由它產生政府,政府要受它監督,對它負責。比如英國和法國
如果是總統制共和制的話,議會與政府是平行的,立法機構對政府機關起監督作用。比如美國。
我們國家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政府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

⑻ 據《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哪個部門

《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四十五條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第四十六條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8)立法部門擴展閱讀:

關於行政法規解釋許可權和程序問題

1、凡屬於行政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補充規定的問題,由國務院作出解釋。這類立法性的解釋,由國務院法制局按照法規草案審查程序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根據不同情況,由國務院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2、凡屬於行政工作中具體應用行政法規的問題,按照現行做法,仍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感到解釋有困難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其作出的解釋有不同意見,提請國務院解釋的,由國務院法制局提出答復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直接答復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時抄送其他有關部門。

3、凡屬於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的解釋問題,仍按現行做法,由國務院辦公廳承辦。涉及行政法規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可徵求法制局的意見;涉及法律解釋的,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辦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⑼ 4. 我國政府機構與立法機構的關系是 (c )

選c
我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
各級政府都有各級的人大產生受它監督,對它負責。所以他們是從屬關系的。

熱點內容
根據證據理論和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4-29 03:33:55 瀏覽:435
寫合同法論文 發布:2025-04-29 03:33:14 瀏覽:561
新勞動法又出三招 發布:2025-04-29 03:33:08 瀏覽:117
行政訴訟法地域管轄 發布:2025-04-29 03:30:13 瀏覽:897
湖北法官助理辦法薪酬 發布:2025-04-29 03:22:33 瀏覽:384
刑事訴訟法指定管轄的名詞解釋 發布:2025-04-29 03:21:52 瀏覽:536
藍底律師袍 發布:2025-04-29 03:21:42 瀏覽:424
合同法什麼情況下可以變更合同 發布:2025-04-29 03:21:13 瀏覽:44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 發布:2025-04-29 03:21:07 瀏覽:789
宣傳虛假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9 03:20:17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