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律的含義

道德與法律的含義

發布時間: 2023-03-21 15:32:16

『壹』 如何正確理解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1、道德是法律的理論基礎。
道德理論、理念、觀點、學說是法律理論、理念、觀點、學說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沒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發展,沒有道德理念、原則、信條不斷地轉化為 法律理念、原則、規定和規范,就沒有法律理論、法律規定、法律制度的更新和發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廈的堅實地基。
2、道德是法律的價值基礎,是判斷、評價法律的價值尺度。
道德是衡量良法與惡法的標准, 是引導人們進行法律制度、 法律秩序建設和改革的指針。沒有道德及價值觀念體系作為基礎,法律就缺乏內在支柱,它的合法性將最終失去。
3、道德是法律運作的社會基礎。
法律權威、力量、合法性的發揮和實現是建立在道德這一基石之上的。法治的形成和實現都離不開道德信念的支持,人們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 越高,選擇法律所認可的合法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在具體的法律運作過程中,人們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特別是法官律師、檢察官、警察的道德信念、原則、水平的狀態, 直接影響法律的實施和實現。
4、道德是法律的補充,它具有彌補法律漏洞的作用。

『貳』 道德與法治概念

道德和法治不是對稱概念。道德和法律是對稱概念,德治和法治是對稱概念。

法律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暴力性的行為規范,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保證施行。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勸導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1、區別

①法律是強制性的社會規范;道德是非強制性的社會規范。

②法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道德屬於思想上層建築。

2、聯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礎,良法理應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護。

『叄』 道德和法律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和道德作為兩種不同的社會調整手段,在調整社會關系時的作用是不同的。道德規范的消亡是自發的,而法律規范的刪除是人為的。因此,理解法律與道德的聯系和區別,是促使兩者在社會調整中協同發揮作用的前提。
1、法律與道德的聯系
法律與道德的聯系分為縱向聯系和橫向聯系。所謂縱向聯系,是指它們和其他社會現象間的共同關系。法律和道德都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因而它們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必然是一致的。法律與道德的橫向聯系則是指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這種聯系又有四中情況:其一,相互滲透。其二,相互制約。其三,相互保障。其四,相互轉化。因此,人們說,法律是道德的政治基礎,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支柱。
2、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法律與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不同范疇:法律屬於制度的范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道德的實施主要靠人們的自覺遵守,其次是輿論的強制,內心信念的約束等。法律的實施,雖然也需要人們的自覺遵守,但其具有道德所不及的強制實施力量——國家強制力。違反道德通常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和自我的良心譴責。而違反法律將承擔法律責任,受到法律明確規定的制裁。
總括法律與道德的聯系區別可以得知:法律出自國家而道德來自社會,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法律較之道德更具有確定性、普遍性、完整性、國家強制性等特點,必然在調整社會關系起著主導地位作用。

『肆』 道德與法律的各自內涵是什麼

思想道德素質復:思想道德素質主制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一種特殊的素養,是人們在為實現本階級利益而進行的各種社會實踐中表現出來的特定品質,道德素質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應,包含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法律素質;法律素質是指人們知法、守法、用法的素養和能力,掌握必備的法律知識,樹立必要的法律觀念,擁有必要的用法護法能力,是法律素質的基本要素。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他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而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反應特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下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有些行為可以靠道德來規范,有些行為只能由法律來約束。道德修養是指個人在道德意識,道德行為方面自覺的按照一定的社會和階級的道德要求所進行的自我審度,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動。

『伍』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和聯系如下:
一、道德與法律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綜上所述,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有這辨證統一的關系,他們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不可分割。

『陸』 法律和道德的含義

法律一般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並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讓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跡基棗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也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1]。
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鋒宏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道德的事可以獲得社會普遍認可的、增進人民幸福感、促進社會進步。姿拆

『柒』 法律和道德的區別是什麼

法與道德屬於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的不同范疇。法律屬於制度的范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法律規范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范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借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宣傳教育以及公共譴責等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潛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它最終將被道德所取代,人們將憑借自我道德觀念來實施自我行為。

一、道德與法律的學理含義:

(一)道德的含義: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道德根源於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恩格斯講:「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這表明道德的內容最終由經濟條件決定,並伴隨經濟的發展而有相應的變化;基於不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不同社會集團,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在階級社會中的道德具有階級性。因此,我們可以把道德簡單的概括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自然人關於善與惡、光榮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見、野蠻與謙遜等觀念、原則以及規范的總合,或者說是一個綜合的矛盾統一體系。

(二)與道德密切相關的法律的含義。

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道德,也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法律。今天的社會,代表不同利益的統治集團仍然還存在,但是他們代表的階級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對立的。不同的統治集團各有各自的階級利益,以及與其階級利益相適應的道德。法律在本質上是統治集團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當然屬於意志范疇,那麼法律當然反映統治階級的道德觀。從側重道德的角度,我們可以將法律定義為:在主觀方面,法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在客觀方面,法的內容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前者體現了法的國家意志性和統治階級意志,後者體現了法的物質制約性。法就是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結合中國國情,我國法律與道德的現狀:

1.一國范圍內的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都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的體現。

2.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相互滲透。忠孝節義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維護其階級統治的道德規范,在其立法中體現為「十惡」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實踐中,甚至是將儒家思想的教義作為辦案的根據,《春秋決獄》一書就是其中的典型。

3.法與道德相輔相成,共同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孟子《離樓上》中講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其中法就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4.道德的狀況制約立法的發展。

5.道德對法的實施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6.道德有助於彌補法律調整的真空。

7.法必須以道德作為價值基礎。

8.法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二、道德與法律的辯證關系

(一)道德與法律是社會規范最主要的兩種存在形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范疇。二者的區別至少可歸結為:

1.產生的條件不同。原始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規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說氏族習慣。法律是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以及私有制、階級的出現,與國家同時產生的。而道德的產生則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維系一個社會的最基本的規范體系,沒有道德規范,整個社會就會分崩離析。

2.表現形式不同。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它具有明確的內容,通常要以各種法律淵源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國家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規范的內容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並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它一般不訴諸文字,內容比較原則、抽象、模糊。

3.調整范圍不盡相同。從深度上看,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還調整人們的動機和內心活動,它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而行為,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盡管也考慮人們的主觀過錯,但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存在,法律並不懲罰主觀過錯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從廣度上看,由法律調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調整。當然,也有些由法律調整的領域幾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斷,如專門的程序規則、票據的流通規則、政府的組織規則等。在這些領域,法律的指導觀念是便利與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機制不同。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和傳統的力量以及人們的自律來維持。

5.內容不同。法律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比如說,面對一個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義務,卻未賦予你向其索要報酬的權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報酬往往被視為不道德。

(二)道德與法律又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否則就會混淆法律與道德,結果是「法將不法,德將不德」。〔1〕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准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捌』 簡述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一、道德與法律的涵義1.1依我個人對道德的認識為它做個簡單的定義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從古至今不斷發展而來的,並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積累並逐步提高它的作用,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1.2道德的深層含義道德在我國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就著成了《道德經》,這是一部很出色的著作,這么多年來,仍然受世人的推崇!(1)「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度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這是老子《道德經》中的第五十一章,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就認識到了道德的尊貴,並提出了以德育人的觀念.可見道德在我國起源是非常早的,它對於社會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2)馬克思認為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不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有道德的存在,它在社會了展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道德是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產生的一種無形的思想意識,隨著這種社會關系的不斷變化,道德觀念也有著相應的變化,這就是所謂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1.3法律的定義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按照「制定法律」和「認可法律」兩種形式來頒布的一系列"行為規則",即規定人們什麼能做,什麼禁止做,什麼必須做.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1.4法律的社會屬性法律就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法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從主觀方面來看,法律是約束人們的一種有明文規定的行為准則,它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從客觀方面,它又受到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因素的影響,是根據社會生活中的不好現象而制定的一種對全國公民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條文.二、道德與法律的聯系道德和法律都是治理國家的兩種最有用的無形「武器」,它們共同起作用維護社會治安,使我們的社會有一個安寧祥和的面貌,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國家文明和文化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體現一個國家的整體文明程度.2.1道德和法律在維持社會穩定上的聯系道德比法律出現得早,正因為在人們意識中有了道德這一種觀念,人們才會自覺的去遵守法律,並逐步形成了以守法是合乎道德要求以不守法是違背道德要求的這樣一種社會格局.道德促使了法律和穩定施行,而法律又讓道德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廣泛的傳播,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不僅法律約束人們的行為,而道德也在無形的在約束人們地行為,讓人們去做合乎道德規范而又不違反法律的事.2.2道德和法律在約束人們行為上的聯系法律的形成有兩種形式:即「制定法律」和「認可法律」.法律的制定都也是綜合考慮了道德而制定的,也不與道德觀念相沖突,它更不違背原有的道德觀念,根據道德要求而最終成立相應的法律條文.而「認可法律」是國家的立法機關根據實際需要,對某些已經存在的風俗習慣、道德規則、宗教教規等加以確認,賦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為法律.它主要是以當前社會中存在的某些道德觀念加以法律化,使之權威化,對全國公民都時起到作用,以達到最大的社會效應.2.3道德與法律所引起的社會效應上的聯系在現實的社會中,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道德和法律,道德和法律在人們心中早已根深地固了,它們共同成為人們的一種思想觀念,二者所引起的社會效應也是不可估量的.2.4道德與法律的本質聯系(1)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2)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之一.(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三、道德和法律的區別3.1道德和法律在形成上的區別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依照「制定法律」和「認可法律」兩種形式來確立的,並且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它對全國所有公民一樣有效,沒有人擁有特權,在它面前人人平等,且法律一般是由明文規定的.相反,道德則是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自發形成的一種無形的思想觀念,主要由社會輿論、習俗和人們的信念的力量來維護,且它不是對所有人都起作用,只是人們道德素質的一種體現形式,沒有明文規定.3.2道德和法律在消亡上的區別法律是在國家的基礎在存在的,所以當一個國家不存了時,那麼這個國家的法律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存在了,法律是有國界的,它也可以是由國家相應機關單位廢除;而道德呢則不然,它不會因為國家的滅亡而消亡,它只可能在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而慢慢的發生變化,隨著時間而慢慢的消亡和新增.3.3道德與法律在評價標准上的區別道德評價具有「揚善懲惡」的特點,其評價對象包括了「善行」與「惡行」,而法律評價所針對的主要是違法犯罪行為.在通常情況下,違反法律的行為必定違反道德,而違反道德行為未必都違反法律,道德評價的標准比法律的評價標准更高.3.4違反道德與法律造成後果上的區別許多道德規范表現為一種抽象的原則與信念,違反道德規范的後果是行為人要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以及行為人自身的自責、內疚、懺悔.而違反法律則不同,違法人是要受到相應法律處罰的,由國家相應機關按照法律明確規定給予違法人相應的法律處罰.3.5道德與法律在本質特徵上的區別道德是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它主要是以個人為主體來認識和調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的,且道德具有特殊的穩定性,它也具有判斷對象的特殊性,調節范圍的廣泛性.而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的實施方式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的內容是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並且這些權利與義務是由國家確認和加以保障的.總之,法律和道德在維護社會安定上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時它們也是相互獨立的.[參考文獻]老子著:《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人民法院庭長著:《道德與法律的關系》.google教案課件:《什麼是法律》.

『玖』 法律道德的概念一樣嗎

一,完全不一樣,法律是國家的強制性規定,每個人必須遵守,如果不遵守,版會受到相應的權懲罰,直至死刑,而道德是對一個人為人處事的一種社會評價,一件是可以不合道德規范的約束,但不能違法。
二,道德的含義:
1,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道德根源於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
2,道德的內容最終由經濟條件決定,並伴隨經濟的發展而有相應的變化;
3,基於不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不同社會集團,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在階級社會中的道德具有階級性;
4,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自然人關於善與惡、光榮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見、野蠻與謙遜等觀念、原則以及規范的總合,或者說是一個綜合的矛盾統一體系。
三,法律法規
1,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
2,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
3,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熱點內容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