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結構

立法結構

發布時間: 2020-12-30 07:18:50

A. 香港立法會的組成

由70名議員組成。在新增的10個議席中,5名議員由地方選區選出,5名議員由新增的區議會(第專二)功屬能界別選出。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組成(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立法會議員每屆任期4年。

(1)立法結構擴展閱讀

立法會在會期內通常每星期三上午在立法會大樓會議廳舉行會議,處理立法會事務,包括:提交附屬法例及其他文件;匯報及發言;發表聲明;提出質詢;審議法案,以及進行議案辯論。

行政長官亦會不時出席立法會的特別會議,向議員簡述有關政策的事宜及解答議員提出的質詢。立法會所有會議均公開進行,讓市民旁聽。會議過程內容亦以中英文逐字記錄,載於《立法會會議過程正式紀錄》內。

B. 簡答我國的立法結構

中國的立法機關從復狹義制上講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從廣義的「法」而言,立法機關的范圍也相應擴大。如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制訂自治法規等。
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是中國的立法機關。憲法還規定,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職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職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 中國法律結構圖

D. 中國法律體系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帥,內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其中最重要的是憲法,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於統帥地位,是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根本保障。

(4)立法結構擴展閱讀

中國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 換屆後的十屆全國人大提出,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的目標是「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重點將是「提高立法質量」。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同樣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必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不斷向前推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對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提出了更為突出、更加緊迫的要求。

中國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憲法和法律的有效實施,加快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E. 什麼是法律結構

您好!
法律構造,即法的建構,是指立法者按照一定的目標、價值傾向,制定或認可內法律,容建立法律體系,使法在形式上具備了建構性。
構造或者建構,其最初出現在建築學中,原指建築起一種構造,體現出人為性。
若簡單理解,法律建構即是人們有意識制定、修改、廢止的活動。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F.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法律結構有什麼不同

大陸法系:規則明確、系統。規則之間的邏輯關系構成一個概念體系、制度體系,運用容易,但缺點是僵化。當社會生活發展產生新的問題、新的案件時,法律上沒有規定則難以應對。法律表現為缺乏彈性,不夠靈活。大陸法系各國當初之決定加入該法系,均屬於自覺自願,即系自主抉擇、主動參考借鑒法國法和德國法的結果;
英美法系:沒有制定成文法典,沒有嚴格的概念體系,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對法律的運用要求較高,其優點為靈活。法律規則不是立法機關或議會制定的。而是法官創設的。當社會生活出現新的問題,新型的案件時,法官就可以創設一些規則以適應社會的變化。英美法系各國,除英國本土外,其當初之加入該法系,均非出於自願,是被佔領、被征服和殖民的結果。
兩者的主要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律淵源不同。
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第二,法律適用不同。
前者習慣用演繹形式,後者習慣用歸納的形式。
▲第三,判例地位不同。
前者不是正式淵源,後者是法
▲第四,法律分類不同
前者分為公法和私法,後者分為普通法、平衡法
▲第五,法律編纂不同
前者傾向法典形式,後者傾向單行法
▲第六,訴訟程序不同。
前者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後者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具有抗辯式的特點,同時還存在陪審團制度。
▲法系這種分類不能提示法的本質,但有助於促進法律文化的了解與交流。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歷史上差異顯著,但二十世紀以來,這種差別開始縮小。

G. 立法體系和立法體制是一個概念嗎如果不是,請分別解釋一下,謝謝啦

立法體系或稱制定法體系,是指規范性法律文件的體系。它與法律體系之間的密切聯系概括地說就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法律體系是內容,立法體系則是它的文件表達形式,指的是法的外部結構。但兩者又是不同的,其主要表現是:法律體系構成的基本要素是法律規范,法律規范又按照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和調整方法的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所以法律體系就是法律部門的體系。立法體系的構成基本要素是法律條文組成的法律文件,法律文件體系只是法律體系的文字表達形式。http://ke..com/view/1003710.htm
立法體制(legislative system)是關於一國立法機關設置及其立法許可權劃分的體系和制度 ,即有關法的創制的許可權劃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結構,它既包括中央和地方關於法的創制許可權的劃分制度和結構,也包括中央各國家機關之間及地方各國家機關之間關於法的創制許可權的劃分制度和結構。
http://ke..com/view/18987.htm
你可以在這兩個網頁上看看哈

H. 法律的行為結構是什麼

法律行為的結構有兩個方面:

  1. 內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為有一個內在的、主觀的專領域,包括動機、目的和認知能屬力等要素;

  2. 外在表現方面,即法律行為外在地客觀表現為行動、手段和效果等要素。

I. 什麼是立法結構

是立體結構吧。立體結構又稱垂直結構,是指農業生物之間在空間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組合回,即在一定單答位面積土地(或水域、區域)上,根據自然資源的特點和不同農業生物的特徵、特性,在垂直方向上建立由多物種共存、多層次配置、多級質能循環利用的立體種植、養殖等的生態系統,從而高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增進土壤肥力,減少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物質產量,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農業生態系統的立體結構大體有農田立體模式、水體立體模式、坡地立體模式、養殖業立體模式等。農業生態系統的這種優化的人工生物群落,形成中國獨具特色的立體農業模式。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