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討論道德觀

討論道德觀

發布時間: 2023-03-26 04:34:38

A. 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是什麼,怎麼理解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為重要的是道德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高,而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觀的也是不會得到社會歡迎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生觀和道德觀,屬於更根本的東西。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什麼是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人生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友誼觀、道德觀、審美觀、公私觀、戀愛觀等等。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和文化素養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我們必須提倡和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戰勝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什麼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的特點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 價值觀的影響效應 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於同一個事物,由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錢報酬,也有人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那麼就會採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價值觀的類型 1、理性價值觀 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於一切。 2、美的價值觀 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3、政治性價值觀 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的最有價值。 4、社會性價值觀 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價值觀 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6、宗教性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世界觀也稱宇宙觀,是人門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是人人都有的,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為了自己的需要,每時每刻都同周圍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認識並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們。開始時,接觸到的只是個別事物和現象,形成對各種具體事物和現象的看法。隨著人們在實踐中接觸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擴大,就由認識個別事物和現象深入到認識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質,逐漸形成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根本的觀點,即世界觀或宇宙觀。世界觀形成以後,對人們的言行起著指導作用。不過,這些世界觀一般是樸素的、零散的、不系統的,缺乏理論論證和嚴密的邏輯。

B. 鄉土中國什麼是道德觀念它包括了哪些內容道德觀念是由什麼決定的

作者在這里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

我們是熟人社會,鄉土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交流並不是基於「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一種行為規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於是,鄉土社會逐漸演化成一種禮俗社會,是異於西方的法理社會。

農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關系因「熟悉」而成「俗」,常「習」之。這些「俗」因為熟悉和信任而毋需以契約而固化,於是形成所謂的鄉土本色:一個禮俗社會。

(2)討論道德觀擴展閱讀

《鄉土中國》一書收錄了《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范、社會變遷等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鄉土本色》該章大抵是全書的總論。「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一章中,費孝通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

鄉下人以種地為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其二,不流動性。靠農業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並不是說鄉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說在人與空間的關繫上是不流動的,安土重遷,各自保持著孤立與隔膜。

C. 如何理性看待當今社會的道德問題

我們現在的許多中國人,對道德的看法很矛盾很微妙:一方面承認人不能無道德,另一方面又認為道德在人生中所佔的比重不太大。能給災區捐些款、公交車上能給老人孕婦讓個座,就證明自己已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了,自己是個講道德的人。

這樣想、這樣做,當然沒有錯,只不過跟我們中國文化中的道德觀還差了一大截。

中國人說:道,道路,就是人人在此生都應該所走之路,此之謂「人道」。人道從天道而來。德,得也,由於所走人生道路正確而於己有得,如孝弟忠信即是。只有講道德,人類大群才能和睦幸福、長治久安,從而個人幸福也自在其中了。有良好的社會秩序才會有個人自由,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道德,故講道德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本分事。

正因如此,所以中國人視道德為人生第一要務,慾望、財富、享受等都是等而下之之事。具備了起碼的道德修養,才無愧於「人」之稱號,故中國人說「做人難」,一輩子都要努力做人。我們現代人都認為慾望的滿足才是人生第一要務,只有充分地「享受」了人生才算不枉在此世界來一遭,道德只是第二、第三位之事。這和傳統中國人的人生觀大相徑庭。

如三國第一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自己卻清苦終生。其高風亮節為一般人所不及,故歷代中國人瞻仰不盡。今天我們提起此人,仍然發自內心的敬佩不已
。可見,道德來自於人之內心,是天生的,自然的,絕非外力強加。若諸葛亮當時憑借權勢作威作福,以慾望滿足為第一事,誰還會敬仰他呢?

許多人認為他人有難,自己能伸出援手,這才是講道德。實際上講道德並不需任何外在條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本分事,就是最大的道德。做了父親,孝敬父母,愛護妻子,教育子女,這就是講道德;工作中,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這就是講道德;生活中,與人言而有信,為人謀而盡忠,這就是講道德。可見,道德是人人可為之事,只需要盡己本分而已。就這么簡單。

問題是,當代社會中的許多人,連自己的本分也不願盡不想盡。做了丈夫,仍然只顧自己在外面吃喝玩樂,不顧愛人,不顧家庭;做妻子的,動輒威脅離婚,甚至紅杏出牆,還美其名曰尋找真愛;做官的不為民服務,做教師的誤人子弟,做醫生的草菅人命,做的警匪一家,﹒﹒﹒﹒﹒﹒大家都認為道德是可有可無之人生末事,慾望享受才是人生頭等大事,可人人都沒有基本道德,人的享受又從何而來呢?

進一步說,道德才是真享受,慾望滿足離享受還隔了一層。你是家,你辦好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發財而是出於社會責任感,當你看到成千上萬員工因為你的出色管理而安居樂業時,你的快樂是無法替代的,你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你是教師,當你真正是以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參加工作時,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你最大的快樂,你會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沉,自己有多麼重要。慾望滿足只是動物性本能,道德修養才是人類所獨具的。只有在此處,才將人類與動物區分了開來。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豈不令人深思?

D. 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觀

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是要有一個發展過程的,正如他們要逐步發展閱讀和數學能力一樣。因此,父母應當關注孩子的道德觀發展過程,並及時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觀。

1、處理問題方式有講究

如果孩子的行為涉及道德問題,父母應當確保和孩子進行充分的談話,並讓其明白為什麼說他的行為是錯的。在這里,講道理比懲罰更重要,與其命令孩子道歉,不如讓孩子自己誠心誠意地說出「對不起」。

2、就一些道德選擇進行討論

挑選一些含有道德選擇的故事,跟孩子一起讀或講給他們聽,中間討論一下故事角色的不同立場和觀點。留意故事中人犯錯的故事,教孩子了解人不會永遠梁螞是「好人」,也不會總是「壞人」隱含。

3、在指定家庭規則時邀請孩子參加決策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思考如何是對全家人有利的安排,但是決定懲罰方式時不要讓孩子參與。孩子的想像力超卓,通常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設想,於事無補。

4、稱贊孩子良好的行為

見到孩子有幫助或有利於群體中的.其他個體的行為,要及時稱贊,作出合理的評論。假如孩子把集體利益置於自身需要之上,應當稱贊和鼓勵他。對孩子友好、公正和幫助他人的行為都要予以肯定。

5、利用現實中道德選擇的機會教育孩子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選擇機會、或學校、幼兒園中的真實情景討論道德問題。不要以為寓言和格言能教育孩子道德問題,寓言和格言都太抽象了,孩子難以充分理解其現實的含義。

三、四歲的孩子正處於道德觀初步形成的階段,這個時候是父母使用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打下堅實基礎、樹立正確道德觀的大好時機。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有一些行為是錯誤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對錯誤行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性格品質決定人的命運,而人的優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養應該放在首位,屬重中之重。據對1000名3~10歲的幼兒調查:18%的幼兒具備良好性格,82%的幼兒性格有或多或少問題,而25.7%的幼兒橡攜埋性格惡劣,讓人不得不為之擔憂。

E. 如何理解當前社會的道德問題

在我們的理解中,道德是人與人價值關系的一個領域、一個層面,它主要是指人的行為對於人倫關系的意義,即:在人的一切活動中,人的思想感情、言論行動是否符合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定結構、秩序和規則的要求,是否有助於它的合理、穩定和發展。如果是這樣,就被人們和社會所肯定、接受,判定是合乎道德的、善的;反之則被否定和排斥,判定是不道德或惡的。這一理解來自對道德實踐的觀察和描述。
按照這種理解,道德本身就存在著客觀基礎和主觀形態兩個層次。從根本上看,道德是人的生存發展活動和它所依賴、所需要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的產物和表現。本文暫時採取一點操作性的規定,即按照慣例,用「道德」來表示業已通過規范而主觀化、形式化了的道德體系;與之相應,則用「社會倫理」來指稱道德的客觀基礎和,即「人的生存活動所依賴、所需要的社會關系和秩序」本身。

之所以要暫時強調這兩個層次的區分,是因為我看到自古以來的道德思維中,存在著一種將二者混淆或割裂的情況。例如傳統的規范倫,往往只注重於道德規范體系的制定和論證,以為規范就是道德的本質和全部,而不去思考這些規范的客觀來源、基礎和根據;而西方的元倫理學,則把道德前提和基礎問題局限於概念語言的邏輯,使元的批判變成了抽象思辯,同樣不注意道德的現實基礎和根據。康德的偉大之處,在於把道德從人以外的神聖與崇高,正確地還原為人本身的神聖與崇高。但康德並未充分兌現使倫理學完全成為「一種關於人的實踐」的許諾,因為他只把道德歸結為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而不是以人生存發展的實踐說明人的理性。所以他主要是在如何「要求於」人的實踐方面,高揚了道德(作為絕對命令)的權威,而未能從道德如何「來自於」人的實踐方面,闡明這種權威性的保證。結果一旦面對現實,康德也難免陷入種種「二律背反」,難以找到更好的出路。摩爾(G.E.Moore)的價值直覺主義在排除「主義謬誤」時,由於把善認定為「不可分析的」直覺對象,把內在價值說成是「自明的」直覺現象,就在事實上堵塞而不是開通了通往實踐的道路。總之,從現當代最大的兩位學者那裡可以看到,將道德體系與社會倫理現實混淆或割裂,主要表現為將道德僅僅歸結於道德理念,從而視為一種完全觀念化、主觀化的體系。 字串4
脫離實踐即是脫離人、脫離人的現實性和客觀性。其結果,總是導致這樣或那樣地將道德當成外在並高懸於人類現實生活之上的東西,從而造成社會發展與道德完善之間所謂「二律背反」的普遍印象。這種印象已經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例如在思考社會化的涵義時,人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觀念的困擾和情感的猶豫,這就是「現代化」的倫理意義問題。因為我們所謂的現代化,是和化、市場、理性、民主和秩序等聯系在一起的。在這種現代化的進程中,人與人相互關系的客觀結構、方式和秩序等也不可避免地發生相應的變化,即這里所說的「社會倫理演進」。人們對於經濟的、科技的、物質生活的,甚至一般和文化的「現代化」是指什麼,往往能夠有比較具體明確的共識;然而說起倫理道德的「現代化」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優是劣、是福是禍,則常常成為歧議的焦點。適逢我國通過改革開放和實行市場經濟來加速現代化進程之際,這個問題表現得尤為鮮明。
國內近年討論中有一種觀點值得注意,就是將所謂「惡是發展動力」說法普遍化。按照這種觀點,人類在道德上表現最好的時期應該是原始。--那時沒有自私、壓迫和剝削,沒有一切向錢看,沒有爾虞我詐,人都很純朴真誠,等等,總之可算是道德的理想境界;而到後來,生產、經濟、技術越是發展,道德也就越是衰落;到如今,人類在物質上進步到了極高程度,在精神、道德上也墮落到了極低的境界……。這種否定人類自身的悲劇道德觀,顯然忘記了一個很淺顯的事實:原始人過的是什麼日子(譬如氏族內部的原始和諧,並不能掩蓋氏族間的血腥沖突,以至於那時曾以人肉為食)。這種觀念出自一種善意的道德理想是無疑的,問題出在它的理想本身是過於主觀化、絕對化的。用孤立、抽象的觀點看待道德,把它當成了不是來自現實生活,而是與整個人類命運不相關,只是從外面或高處要求於人的東西,就不善於給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人類為什麼不能保持那種標準的原始美德,而去追求生產和科技的發展?難道人的本性就是反道德的「惡」嗎?道德,難道就是要人們放棄改善生活,不追求經濟科技的發展才能保持的嗎?或者,隨著社會倫理的客觀演進,人們就要把「二律背反」和「道德衰落」的無奈,當成一曲永遠的輓歌繼續唱下去?如果問題尖銳到如此地步,倒能夠使人想起要反問一句「道德究竟是什麼,人類為什麼要有道德」了。 字串8
2道德是不是發展的?確切地說,是從總體上看,道德本身是否在不斷地進步,進行著由低級到高級的上升運動?這個問題是關於道德時間形態的理解,屬於「道德是什麼」問題的一個方面。在道德觀念中這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難題,歷來思想家對它所作出的回答之間,分歧也是很深刻的。例如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這兩種極端的見解,實質的邏輯都是否認道德本身的發展。
各種道德絕對主義觀點,如道德「天意」說、「神喻」說、「絕對實質」說、「絕對命令」說等認為,真正的道德本身是一套終極的實質、境界、目標和標准,它是超現實的、先驗的、不變的,人們只是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達到它,而不是自己在選擇和造就它,改變和發展它。所以,它們雖然並不一般地否認人的現實道德表現有高低進退的差異,但把這種差異僅僅看作是人在道德軌道上的移動、前進或停頓、回歸或偏離,而軌道本身是不變的。在時間特徵上,道德絕對主大體表現為兩種,一種認為終極的道德形態為人類最初所具有,後來日益偏離了它,將來的出路則在於人們「返樸歸真」;另種則認定終極道德形態存在於未來(來世)的最高境界,人類只有在永恆的追求中,猶如必須經歷「滌除原罪」過程之後進入天國一樣,才能有一天進入它的境界。
各種道德相對主義的觀點,如道德「情感」說、「情境」說、「循環」說、「標准虛無」說等都認為,道德本質上就是人人各自的主觀選擇,善惡取決於主體的興趣、需要和偏好,並無客觀統一的標准和界限。因此道德必然總是在變,此一時彼一時,象春夏秋冬流轉一樣,一種景象代替另一種景象,只有各不相同的「文明模式」,沒有誰比誰好壞高低之分,因此也就無所謂進步退步。還有的主張「善惡並行論」,就如俗話所說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認為善在發展,惡也就在發展,它們的對立永遠存在,因此除了一個「斗」字以外,道德也無所謂總體上有什麼進步……
在我們談論道德進步問題,不應該忘記這樣一種特殊的文化背景,就是頗有影響的儒家「逆時向思維」傳統。自從孔夫子說「周鑒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起,便開了這樣一種先例。「周」是先朝,它的美好又是來自和繼承了堯舜「二代」(堯舜時代的治世是從哪裡來的,是不是恢復了更古老的傳統,孔子沒有說),因此要以「克己復禮」為現下的治世之道。雖然孔子實際上並非真的主張保守和復古,他不過是「借古人酒杯,澆自己心中塊磊」,闡述自己的社會理想而已。但是,這種「法先王」、回頭看、以過去為將來立極的表達形式,卻被後人當成了固定的思維方式,千百年來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心理定勢:在道德上,一說起美好的時光,就總是想到過去。「人心不古」這個成語流行了幾千年,彷彿道德上的是非得失,主要在於人心的「古」與「不古」,「古」才是善和美的代名詞。當人們面對陌生的現實,而又看不清前途的時候,回憶和懷念過去的好東西,也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被這種自發的情緒所左右,忘記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斷。特別是在社會變革和轉型時期,這種非批判的習慣心理,即使不造成復古主義傾向,也會給人增加思想上的迷惘、心靈上的痛苦。 字串5
總之,如何看待道德發展的問題,骨子裡首先還是如何理解「道德是什麼」的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要防止使道德脫離了人類現實生活的整體,僅僅強調其超現實的、理想化的觀念性質,而忘記了它首先是人的現實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實踐方式之一。如果忘記了這一點,就不可能真正認識道德的歷史,更不可能正確估價道德的現實,不能夠立足現今社會倫理演進的客觀形勢,來找出建設新道德的根基。
3道德「是什麼」和道德「是否進步」的問題,從表層看,是如何描述道德的狀況和以什麼為對象事實;從深層看,則有關於道德評價判斷的標准問題。用什麼來衡量一個時期的道德現象是在進步還是退步?這里實際上有兩個層次的標准:
一是一定道德體系本身的標准,它由具體的道德理想、原則、規范等所構成。一套道德理想、原則、規范等掌握群眾的深度和廣度越充分,即越是得到人們的理解、接受、親近和奉行,這套道德越是能夠影響人們的生活,這個社會在道德上就越是在進步,這叫「社會進步的道德標准」。一般來說,人們都很注意以這樣的方式來評價現實的道德風氣和社會面貌。比如,封建主義道德講究的是「長幼有序,尊卑有別」,按照這種精神,安守本分的人越多,社會上等級次序排列得越嚴整、體現得越充分,人們就越會感到風氣好、進步大,反之則是「綱紀不整,世風日下」;相反,資本主義道德講究的是「個人至上,自由第一」,按照這種精神,越是人人平等自由、各有自己一套,越是個性化、多樣化,只要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就越是符合道德,這個社會就越是合理,反之則是退步。總之,道德標准解決的是在一個既定的社會和道德形態中如何評價的問題,它是針對道德在一定「質」的范圍內「量變的評價標准,並不回答「質變」如何評價的問題。 字串1
但是,道德發展不僅僅有量變,還有質變。比如從原始時代到文明時代、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道德,都有質的不同。在道德發生這種質變的時候,「道德標准」本身就在改變,或者就有沖突,因此再用舊的道德標准來衡量就行不通了。用封建主義標准來看資本主義就一定會認為它「不道德」,用舊道德來看新事物也會有反感;而反過來看也一樣如此。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於是就得有更高的標准--能夠衡量道德標准本身是否合理、是否進步、是否更科學、更文明的標准,即「標準的標准」、「元標准」。
二是這個「元標准」,即「標準的標准」。它是什麼?在理論上,人們曾有各種各樣的見解。我認為從人類歷史和現實的生活實踐來看,這個標准歸根結底只能是社會歷史和人類生活實踐本身。因為一切道德歸根到底都是一定的社會經濟狀況和人的生存發展活動狀況的產物,人們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是從他們的實際關系、生活方式和發展的需要(即這里所說的「社會倫理」)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產生並執行自己的道德規范。人類生存發展中連續的、共同普遍的、一貫的方式和條件,產生了人類共同的基本道德;而那些階段性的、具體特殊的方式和條件,則產生各種時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殊的道德。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普遍寓於特殊之中。從整個社會歷史的高度看一套特殊的道德體系、道德標準是否合理,就要從它的「根」上查起,首先看它所依據和維護的「實際關系」是否合理、有生命力;然後看它的實際效果,即是否能夠反映和維護合理先進的「實際關系」。因此,這個「元道德標准」,最終就是指「道德進步的歷史標准」,即:產生和造就具體道德形態的那個根據--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其條件和需要等本身,同時也就是衡量道德形態的標准。

F. 什麼是道德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在對待恐懼時,有三種選擇,魯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這種選擇就被認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兩種選擇就被認為是違反道德的,所以說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但是,一隻燕子帶不來春天,一次良好選擇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還要多加一個限定,即養成習慣。綜上所述,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

(6)討論道德觀擴展閱讀:

一、道德功能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二、道德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

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G. 《談道德》 1.道德是什麼 2.有關道德的故事 3.感慨:道德的重要性 550字以上

你好,首先說明我比較喜歡文章類,現在找了幾篇文章合適你的這個問題的,供你參考下:第一篇:道德:從身邊說起道德,就好似一個人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無生命可言。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深深地表達了道德的重要性。而道德它就在我們身邊,近得觸手可及,又不時地挑戰著人們的道德底線。「老人跌倒無人敢扶」是近段時間的社會熱點話題之一。武漢88歲的李爹爹在離家不到100米的菜市場摔倒後,圍觀者眾多,卻無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時後,李爹爹死亡。這則新聞很短,留下的思考卻很多。為什麼在全社會呼籲道德建設的背景下,卻N次發生了老人摔倒不敢扶的事件?到底還要發生多少起「不敢扶」事件,公眾才能被警醒?人們都明確知道,辦法總比問題多,有多少「不敢扶」,就有多少種扶起老人又不至於使自己惹上麻煩的方法。但事實卻是:「不敢扶」一天天上演,那些能夠被用來解決難題的方法,只是偶爾出現。這是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時之間犯了糊塗。確實,人們道德體系,在一系列社會新聞曝光後,產生巨大的輿論壓力。在「我爸是李剛」事件中,人們嫌惡官二代的囂張;在杭州「70碼飆車」事件中,人們鄙視富二代的跋扈;在郭美美事件後,慈善機構受捐額急劇下降也表明了人們的道德立場。從這些事件中,我們感受到了國人在道德立場上的嚴苛與嚴肅。無可否認,社會上道德滑坡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然而,我們不能以這些社會事件就以偏概全。在社會上仍然有大多數人在堅持道德觀,因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難,只要你親身實踐,用心體會,就會發現這其實很簡單。當我們看到地上有紙袋時,我們能彎下腰撿起來,我們生活的環境會更美;當我們看到老人、孕婦、兒童時,能為他們讓座,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這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道德的體現。人世間就是因為有了道德,才有和諧社會。一份道德可以照亮一條路,道德越多,那光明之路就可以越走越寬。在社會道德滑坡現象的存在下,更需要我們一同去遵守道德,一同去落實道德。如果人人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無限美好。第二篇:道德,吃屎去吧。道德為什麼在一部分時間不起作用呢?這個問題的根源應該是,道德究竟是什麼?道德究竟是什麼,我認為是一種約束人類天性的,後天被一部分人制定出來的,得到大部分人所承認的,行為規范。雖然定義都差不多,但是在我的定義里有一個重要的變數,那就是天性。說到底,道德是對人類一部分天性的否定。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道德是人類集體生活的行為規范,也就是人類在集體里的約束,所以,即便道德的存在也否定不了人類個體的天性和個體獨立的思想,這就是為什麼道德的約束力不高的原因。另外,道德是得到承認的,所以,在人的天性里是不存在道德的。道德的概念就好像國家和集體一樣,是沒有實物形態的,只是純粹的意識形態上的存在。比如說,中國共產黨在哪裡呢?沒有人能實際地指認出,這東西或者這建築就是中國共產黨,它只能存在在人的腦海里。因此,推翻任何一種統治都是對人的思想的一次解放。以上,是簡化了的道德約束力的問題。此時此刻,必須討論的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已經存在在腦海里的概念和思想,才是統治我們的領主。另外,道德是一個准則的作用,大家都明白做到的人應該得到褒獎,做不到的人應該得到懲罰。但是,最直接的,就是作為准則而言,對別人的約束總要比自己的強。也就是說,在道德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時候,我們總懂得如何去處理,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就出現了,個性與道德相對抗。我們明知道,不應該做的時候,卻依舊那樣做了。現代社會中,道德作為准則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弱化,從古代的三從四德,到性開放,從剛建國時代的標准化,到現在的個性化。在群體里的行為准則的約束作用越來越小,也就是說,人類的天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承認,而不是約束。換句話說,你所做的是不是符合道德的要求,是靠著被人的認可來判斷的,大家都承認你的個性,那麼它就可以被納入道德之中,所以在看待道德問題的時候,人們應該多一些平等的眼光。剩下的一些極端惡劣的行為,比如虐殺,虐待,變態行為,這些行為明顯的不符合道德,也不符合人類的一部分天性。如我所言,道德是為了約束這一類的天性,但是,約束始終是約束,得不到應該的地位。初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教育,特別是正確的教育,指向自由的教育,能夠幫助每個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等到那個時候,世界上就沒有所謂的道德,每個人都能用平等善良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能夠理解每一個人的行為。當然,那是理想主義,不過我們總要以一個理想為標准,才能找到一個方向。那就是,不斷弱化道德的准則效用,在白紙上畫出彩色的虹,而不是血色的死亡。我們行走在一望無垠的雪地上,不要告訴我們,你必須生存;請告訴我們,這里總有一天會變成鮮花遍地,芳香四溢的地方。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是裴多菲的,連傻子都知道的兩句詩,我還想加上一句話:沒有一種愛可以超越自由。自以為是的愛意,只會是一種惡意,因為它總不能帶來好的結果,就好像現在的教育制度一樣。第三篇:道德,擺錯了位置道德是一種約束力,在社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可是,道德始終是道德,它沒有辦法改變人的思維和價值觀。道德,約束的是人性中不適合群體的天性,同時也褒獎人性中適合群體的天性。但是,這種約束力在與人性對抗的時候,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在人性的需求和慾望旺盛的情況下,道德的約束力就會相應的減弱,處於劣勢。問題是,道德什麼時候才能有作用。我認為,道德必須是內置的,換句話說,就是道德成為人的價值觀的一部分。那種情況下,才能有作用。在獨立的價值觀下,道德能起到的作用甚微。所以,道德的位置應該在教育之中,而不是教育結束以後。我們可以大膽地確定,我們之所以會認同道德,那是因為在我們成長中獲得過有關這種道德的教育,所以它就被內置在我們價值觀中,那樣才能起到作用。所以,一切的道德問題,歸根到底上都是教育問題。不要只是牽扯到某一個人某一件事,糾纏到最後只會給媒體帶來利益。而且,任何的道德問題都是個人與他人的問題,到頭來,只是一個人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是否侵犯到別人的利益的問題。如果,我們在教育的時候,把這種不侵犯別人利益的價值觀能夠內置,那麼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試想一下,社會中所有的人都不會想著侵犯別人,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人被侵犯,還有人去想著侵犯別人嗎?只有在現在這種,前提別人會侵犯你的教育下,人們才會想著侵犯別人。任何行為,都是被示範以後才會得到傳播。研究表明,經常看電視暴力鏡頭的孩子會比同齡人表現出更多的暴力行為。所以,請不要職責人類的道德喪失,這全是教育的責任。想一下,上世紀4、50年代,侵略各國的侵略軍,難道他們出生就是嗜血的嗎,當然不是,完全是教育洗腦的結果。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的道德,是毫無力量的道德。沒有一個正確方向的教育制度的國家,是一個沒有道德可言的國家。請不要把道德擺錯位置,道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它沒有被內置。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哦《談道德》 1.道德是什麼 2.有關道德的故事 3.感慨:道德的重要性 550字以上

H.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發言稿4篇

講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 俗話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關於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發言稿4篇以供大家參考。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發言稿篇一
指出,「兩學一做」學習 教育 ,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如何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呢?

講政治、有信念。

講政治、有信念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不講政治,就等於沒有靈魂。」要做一名「有靈魂」的共產黨員就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強調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因此,共產黨人要以理想鑄魂,用信念作骨,堅決做到講政治、有信念。

講規矩、有紀律。

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規矩既包括黨章黨紀國法、 規章制度 ,又包括黨的優良傳統、政治要求和道德規范等。黨員講規矩,就要知曉規矩、認同規矩、遵守規矩、維護規矩,讓規矩和制度入腦入心,明白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增強守規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靠制度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

講道德、有品行。

對共產黨員來說,道德是黨性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氣的後盾、是純潔的保證、是抗腐的良葯、是服務的動力,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障。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要以共產黨人的品行標准,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

講奉獻、有作為。

黨員講奉獻就是要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時刻把百姓的冷暖安危記掛在心間,裝在心裡,堅持好黨的群眾路線,及時准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只有講奉獻才能充實人生,只有加強責任意識、公僕意識、服務意識,甘於奉獻,甘於為人民群眾服務,才能最終讓百姓生活得更好。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發言稿篇二
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並對全體黨員提出了「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求。把「講政治、有信念」作為合格黨員的首要標准,可以說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凸顯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對「講政治、有信念」的標准要求,特別是關於做到「有信念」,有些黨員覺得這些是比較「虛」的,甚至是不以為然。其實,信仰信念並不是虛無縹緲的,雖然屬於精神層面的范疇,但具體到行為實踐上,卻是實實在在的,是有標准、可檢驗的,我們為此而努力的方向也是很明確的。

矢志不移忠誠於黨的信仰,這是對信念的塑造。北京日報刊載過一篇 文章 《張學良談「國民黨為什麼打不過共產黨」》,圍繞這一話題張學良談了自己的看法,提到:「國民黨沒有中心思想,黨首蔣介石也是一樣。與國民黨正好相反,共產黨有目的,他相信共產主義。甚至於每一個士兵,完全是一個思想——共產主義。信仰就是力量啊。」誠然,信仰的力量堅不可摧,有了對黨忠誠堅定的信仰,就有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任何考驗和挑戰面前,就可以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這就是對信念的塑造。

當然,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刻苦學習和努力實踐的過程,需要我們學習黨章、黨史國史、黨紀黨規、黨的優良傳統和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在做到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對基本國情的准確把握後,自然可以樹立起堅定的信念。彰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這是對信念的踐行。政治本色,反映著共產黨員獨特的精神、情操和氣節。90多年來,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鑄就了堅定理想、服務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等鮮明的政治本色。

這些政治本色,是對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的 總結 ,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要求,每一名黨員,如果做到始終不渝的保持政治本色,這就是對信念的踐行。如何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正確的認識什麼是政治本色。政治本色,說到底,還是黨性的問題,只有黨性純正,本色才能純潔。永葆政治本色,在實現路徑上要靠鍥而不舍的黨性鍛煉。要把黨性鍛煉作為一輩子的任務,用長期不懈的學習和修養來塑造,用持續的鍛煉和完善來保持,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變質。

始終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這是對信念的檢驗。「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在革命戰爭年代,判斷一個黨員幹部是否合格,需要經過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如今,在和平建設時期,雖然沒有了戰爭的考驗,但我們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卻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對這些現實挑戰,能做到不為噪音所擾、不為歪風所惑、不為暗流所動,在紛繁復雜的形勢變化中,始終保持強大的政治定力,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這就是牢固的信念。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發言稿篇三

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教育引導廣大共產黨員講奉獻、有作為,立足崗位,幹事擔責、發光發熱,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優良作風,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做工作上的擔當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私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質是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合格的共產黨人,應當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思想自覺和責任擔當,這是由我們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共產黨人絕不是坐而論道,而是有使命、有擔當、有作為。緊要關頭、危急時刻,別的人可能猶豫後退,共產黨員必須勇往直前;平常時候,平凡的崗位上,真正的共產黨員也總是能夠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甘奉獻,真正做到工作合格。

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真抓實干、忠誠奉獻不斷鑄就的。「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做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必須具備求真務實的作風和抓工作落實的「做功」。求真務實是一種科學態度,一種政治品格,一種優良作風。當前,xz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越是在這種關鍵時期,越需要一大批求真務實、扎實幹事的合格黨員,堅持從實際出發,敢於直面困難和矛盾,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把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處,創造出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政績。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襟。敢於擔當,是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品格,是我們戰勝困難風險、做好一切工作的強大精神力量。擔當,是勇於面對大事、難事的責任意識,是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拼勁,是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韌勁,更是鐵肩擔道義、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和氣魄。偉大的時代,為廣大黨員施展才華、實現價值提供了廣闊舞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廣大共產黨員要大力弘揚敢於擔當的精神、鍛造敢於擔當的品格,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站出來、生死關頭能豁出來,在促進改革發展穩定中當先鋒、做模範。

講奉獻、有作為,是所有共產黨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名利觀的具體體現和永恆追求。「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紮根xz、奉獻高原,鑄就了「老xz精神」和「兩路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新的形勢下,全區廣大共產黨員要大力弘揚「老xz精神」和「兩路精神」, 少一些個人得失的計算,多一些舍我其誰的擔當,大力弘揚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精神,撲下身、沉下心、紮下根,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心無旁騖、夙夜在公,兢兢業業、忘我奉獻,切實提高在藏率、在崗率,努力做到「有苦不怕苦、有苦不言苦、有苦不叫苦,不怕掉肉、不怕脫皮、不怕流汗、不怕犧牲」,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看過「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發言稿4篇」的人還看了:

1.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發言稿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研討材料

2.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材料

3. 講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專題研討材料

4. 講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專題研討心得體會

5. 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會發言稿

I. 如何提高,道德觀念

馬中課上,老師說道德教育應該在人還比較小時進行。我認同這一點,因為當人較小時,是聽不懂多少道理的,只能領悟一些簡單的道理,只好把規矩告知他們,讓他們遵守。馬中老師接著又說道,人成年以後,我們就很難改變他們的思想了。老師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很難對成年人進行道德教育。魯迅先生在日本讀書時,參加了「光復會」,這說明他當時是一個資產階級的革命者,信奉的是西方思想。但是,1917年以後,魯迅先生開始為馬克思主義的陣地-新青年-寫文章,這表明魯迅先生已經轉而信奉馬克思思想了,而那一年,他36歲。而李大釗先生也是在1916年,他27歲時才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繼而信奉馬克思主義的。上面的例子說明,成年人的思想,是可以改變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成年人的思想難以改變呢?李大釗認同馬克思主義,是因為經過他的理智,判斷得出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關鍵詞:理智。正常的成年人皆有理智,而理智便是導致上述困難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改變一個人思想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方面。一、教育者的思想。二、教育者對思想的陳述。三、被教育對陳述的理解。四、被教育者的理智。教育者思想的優劣本來就是一個問題,但這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內,本文只討論思想的傳播。第二點是關於人的表達能力的,如果表達不清自己要達成的思想,何談改變別人的思想。第三點是關於人的理解能力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字、詞、語氣等的理解是不全同的,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差別很小而已,在某些時候,也有可能引起較大的誤解。上兩點不是問題的關鍵,人能生活在一個社會里,就說明人有很多共有性,不可能在交流上出現很大的問題。最後一點才是關鍵。雖然理智也是在社會中形成的,但是它不同於語言能在廣大的范圍內運用,而是人人之間都有很大的差異,正是這些差異使得人的思想難以改變,因為不符合理智的東西馬上就被否定掉了,不做任何的其它的考慮。這樣做的前輩提是,他肯定他的理智是正確的。上面講了很多,難道我們真的不能降低難度嗎?我不這樣認為。人的理智有很大的差異,但並不是說,人的理智就沒有共同點了,這個共同點,不但有,而且還是根本的、是基礎。這個最基本的理智就是:能保全自己、能發展自己。人之所以肯定自己的理智是正確的,就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上層理智是符合上面的根本理智的,換句話說,就是經過根本理智的判斷,上層理智是正確的。這就是說,我們要改變成年人的思想,就要從根本理智入手,證明他的上層理智是錯的,這才能讓人接受不同的思想。回到道德教育這個問題上來,我們要成年人改變、提高道德觀念,就應該從根本理智上入手,給他們講理由,從人的切身利益來講述,並且說明只有提高道德,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發展自己。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13 02:11:26 瀏覽:972
下列屬於新條例 發布:2025-01-13 01:19:40 瀏覽:828
不戴口罩道德 發布:2025-01-13 00:53:23 瀏覽:9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 發布:2025-01-13 00:10:51 瀏覽:779
馬克思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5-01-13 00:07:03 瀏覽:146
法律援助來源 發布:2025-01-12 23:44:24 瀏覽:19
合同法總則分則均有規定 發布:2025-01-12 23:29:51 瀏覽:210
包攬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22:29:39 瀏覽:548
日本民法典原則 發布:2025-01-12 22:04:20 瀏覽:273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