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行政許可立法的背景

行政許可立法的背景

發布時間: 2023-03-27 14:44:35

① 我國制定《行政許可法》的現實意義

《行政許可法》不僅是對現行行政許可制度的根本性改變,更是對舊有的政府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的根本變革。行政許可法的立法宗旨,不單純局限於對政府行為的規范,更為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一種憲政精神的復歸,即國家的權力向社會、公民的回歸;倡導了一種嶄新的政府治理理念,即提高公民自治的效率和效力,實現公民自治與國家公治良性互動的「善治」,而「善治」的核心就在於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的法治政府,實現法治。

一、「善治」與法治政府

善治,也就是不少學者和國際組織提出的「元治理」和「有效的治理」。善治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還政於民的過程。善治是國家與社會或者說政府與公民之間的良好合作,從全社會的范圍看,善治離不開政府,但更離不開公民。善治有賴於公民自願的合作和對權威的自覺認同,沒有公民的積極參與和合作,至多隻有善政,而不會有善治。所以,善治的基礎與其說是在政府或國家,還不如說是在公民或民間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市民社會(或稱公民社會)是善治的現實基礎,沒有一個健全和發達的市民社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

善治的根本要求是:公民進行有效的自治,國家實行有限的公治,並且兩種治理模式在社會管理中實現良性互動。為此,實現善治必須要使全體公民能進行有效的自治,這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一是以成熟的市民社會為自治的外部環境;二是以享有分立的財產權利的公民、企業和獨立的自治組織為自治主體;三是以發達的市場經濟為自治的經濟基礎;四是以全社會的權利意識和自由平等觀念為自治的文化背景;五是以分權為主導的政治體制改革為自治的政治前提。要達成上述條件,在我國當務之急是要變過去計劃經濟條件下以國家統治為目的、「大而全」的全能政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以社會治理為目的、功能有限的「憲政政府」。

所謂「憲政政府」,即憲政模式下一切行為受憲法和法律的制約,由憲法和法律進行規范的政府形式。因為憲政政府的行為對象、范圍、種類、程序、方式等必須由憲法和法律來規范與調整,我們也稱其為「法治政府」。同時把法治政府依靠法律手段實現社會善治的過程,稱為法治。憲政的目的就是要使政府的權力與責任相對應,這種權力必須為被統治者所授予,而授予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政府能夠向被統治者負責。在憲政原則下無條件和無公民授權的權力沒有合法性。對民而言無權利不應有義務,對國而言無服務不應有權力,則成為共識。因此,法治政府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契約安排而非權力先定,法治政府的權力來源於民眾的授權,因此也必須服務於民眾的利益,接受民眾的監督,即始終如一地貫徹「權責一致」和「權責對等」的行為准則。

二、《行政許可法》的立法宗旨——建立法治政府,實現法治

一部法律掀起了一場革命,《行政許可法》從規范行政許可這項重要的行政權力入手,明確規定了行政許可設定和實施的主體、許可權、范圍、條件和程序,以期通過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實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實現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兩者有機統一的目的。

縱觀《行政許可法》八章八十三條的內容,無處不體現了行政許可「公開、公平、便民、高效」的基本原則,無處不提醒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時刻謹記「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的工作原則。可以這樣說,《行政許可法》倡導的憲政精神與善治理念,成為了這部法律貫穿始終的基本價值取向和立法宗旨。以《行政許可法》第十三條為例,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以及「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四類事項可以不設行政許可,實質上是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公民自治的合法性,限定了政府實行國家公治的有限性。《行政許可法》第八條關於政府應講誠實信用,不得擅自改變已生效的行政行為,確需改變的,應當補償相對人的損失的規定,正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必須遵循的「信賴保護原則」的體現。此外,《行政許可法》中許多嚴格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程序以及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盡義務、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條款,無不表明法治政府必然是一個依法授權、依法用權、依法維權的政府。

筆者以為,《行政許可法》勾畫出了法治政府的藍圖,為目前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與途徑,即:轉變舊有的執政理念與執政方式,建立起一個「創新、親民、務實、誠信、廉潔」的有限政府和法治政府。具體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法治政府必須是以倡導權利本位的憲政精神為行為指導,切實保護公民私人權利,維護公眾利益的服務政府。政府行使的公共權力是公民賦予的,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代行者,必須全心全意為公民服務。

其次,法治政府必須是以憲法和法律確定的范圍為公共權力運作空間、功能有限的有限政府。政府只能在法定的范圍內依法行政,對公民私人領域中的事項和自治組織公共領域內的事項無權干涉,不能以公共權力侵犯公民的私人權利和自治組織的公共權利。

再次,法治政府必須是嚴格按法定的職權運作公共權力,同時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責任政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的權責對等原則是對行政行為的基本要求。

第四,法治政府必須是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按照公開、公示的要求運作公共權力的透明政府。政府在行使公民賦予的公共權力時,應切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第五,法治政府必須是能理性運作公民賦予的公共權力,值得公眾信賴的誠信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代行者,政府應不辜負百姓所託,正當、合理地行使權力,不能侵犯公民合法的私人權利,不能隨意改變已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或改變的要依法賠償或補償。

三、現階段建立法治政府,實現法治的途徑

在當代中國的特殊歷史背景下,《行政許可法》的頒布為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治理模式的變革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借鑒模式:要實現傳統政治社會向市民社會的轉型,實現計劃經濟條件下以國家統治為目的、「大而全」的全能政府向市場經濟條件下以社會治理為目的、功能有限的法治政府的轉變,既要嚴格地限定政府權力,又要有效地強化政府權威。為此,我們必須為社會營造出這樣一種法律環境:任何市場主體都敢於抵制政府的非法干預;任何市場主體都不敢蔑視政府的合法權威。要實現這一目標,應從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和行政救濟三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構建:

一是在行政立法方面,政府要高度重視法制和法治,通過立憲和制定具體的單行法律,實現以下目標:明確界定與劃分公民行使私人權利、群體自治組織行使公共權利(運作群體公共權力)以及國家機關運作國家公共權力的界限與范圍,保障公民結社自由的權利,保護公民自治組織的獨立性,規范公民自治組織的運作,實現權利的法定;加大對市場主體應有權利的立法保護,建立起以市場主體「分立的財產權利」為重點保護對象的私人權利法律保護體系,同時注重保護市場主體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政治權利,實現權利保障的法定;嚴格規定國家機關運作公共權力的范圍,對國家公共權力越界侵犯公民私人權利的,立法保護公民尋求法律救濟的權利,即實現權利救濟的法定。

二是在行政執法方面,通過法律規范、制度約束、經濟保障等途徑,防止政府行政中的公共權力異化為政府工作人員的私人權力。具體的措施有:(1)以明確的行政實體法界定行政主體運作行政權力的范圍,要求行政機關必須依法定的職權在法定的范圍內行政,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行政機關不得越權行政;(2)以健全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執法的程序;(3)加強行政執法監督,通過加大行政機關內部的層級監督、社會監督以及新聞輿論的監督;(4)加大公共財政對行政執法的投入,保證行政執法所需的人、財、物到位,杜絕因執法硬體設施不到位造成的行政不作為。

三是在行政救濟方面,加強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嚴懲國家公共權力侵犯私人權利的行政違法行為。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有:(1)建立起司法對立法的監督審查制度,即憲法訴訟制度,將民眾對立法的監督權、建議權發展為訴權,落實公民的法規違憲審查建議權;(2)借鑒英美法系的公益訴訟和日本的民眾訴訟的做法,允許民眾(非具體行政行為的管理相對人)基於維護公共權利的要求對政府提起訴訟,為公民的私人權利制衡公共權力提供實現途徑;(3)借鑒英美法系以司法判例為法律淵源的做法,在現行保護私人權利的法律不健全的情況下,允許法官基於權利保護的法理原則進行自由裁量,可將有代表性的司法判例作為審判依據,切實維護公民的私人權利。

② 行政許可法

《 行政許可法 》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逗伍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兄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第三條以兩款分別規定:「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對其他機關或者對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批,不適用本法。」根據上述規定,筆者以為說明了三點: 1、將行政許可確定為行政行為。 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做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 行政行為包括抽象行政行為(立法行為)山塵或、具體行政行為(執法行為)。行政許可法是指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對象發布的能反復適用的行政規范性文件」 。該文件不具有直接的 強制執行 效力,它所針對的事實是規范發布以後的事實,是對未來之事作出「假定」、「處理」、「制裁」的規定 。

③ 什麼是行政法 行政許可法他們有什麼聯系

行政法包括許可法

行政許可法
行政許可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規定製定的法律。

行政法
(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徵品和分類

1.行政法的概念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作為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行政關系主要包括四類:(1)行政管理關系。即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等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行政相對人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形成的行政管理關系,是行政關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體的大量行政行為,如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對人為對象實施的,從而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產生行政關系。(2)行政法制監督關系。即行政法制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及其公務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所謂行政法制監督主體,是指根據憲法和法律授權,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對行政職權行使者及其所實施的行政行為進行法制監督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行政監察機關等。(3)行政救濟關系。即行政相對人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主體做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做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所謂行政救濟主體,是指法律授權其受理行政相對人申訴、控告、檢舉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國家機關。主要包括受理申訴、控告、檢舉的信訪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以及受理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4)內部行政關系。即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包括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平行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其委託行使某種行政職權的組織的關系等等。在上述四種行政關系中,行政管理關系是最基本的行政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和行政救濟關系是由行政管理關系派生的關系,而內部行政關系則是從屬於行政管理關系的一種關系,是行政管理關系中的一方當事人——行政主體單方面內部的關系。

2.行政法的特徵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這就決定了各個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均需要行政法調整,現代行政法適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內容也更加豐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

與其他部門法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3.行政法的分類

(1)以行政法的作用為標准,行政法規范可分為下述三大類:①關於行政組織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又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編制、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規范,其中職權、職責規范是行政組織法規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雙方在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中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②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雙方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③關於監督行政權的法律規范,即監督主體對行政權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監察、行政審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法律規范。這一類規范數量雖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點之一。

(2)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一般行政法與部門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行政救濟法等。一般行政法調整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范圍廣,覆蓋面大,具有更多的共性,為所有行政主體所必須遵守。部門行政法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學上,人們通常在行政法總論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論中研究部門行政法。

我國行政法的表現形式主要有:

1.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項立法的依據。憲法中關於行政權力的取得、行使及其監督等根本性問題的規定,奠定了行政法的基礎,因此,憲法是行政法的根本表現形式。憲法中規定的行政法規范主要有:(1)國家行政權力的來源和行使權力的基本原則;(2)行政機關在國家機構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體制;(3)行政機關的設立、許可權和職責;(4)公民基本權利及其保障的規定。

2.法律

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和法律。法律中涉及行政權力的取得、行使及對其加以監督補救的規范均為行政法律規范。法律是行政法最主要的表現形式。(1)關於行政權力的設定及許可權范圍方面的法律。如國務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下簡稱地方組織法)等。(2)關於行政權力行使及運用方面的法律。如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3)關於對行政權力的行使予以監督及對受侵害人予以補救的法律。如行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地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5.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結合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規定有行政法規范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也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

6.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組成部門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占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地方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所制定的普遍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規章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根據,其數量之多、適用范圍之廣、使用頻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現形式之首。

7.其他行政法表現形式

除上述6類行政法的表現形式外,國際條約、法律解釋以及行政機關與黨派、群眾團體等聯合發布的行政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也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

(三)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要求行政機關履行發展經濟、穩定社會、保護環境、控制人口、加強治安等各項職責。因此,行政機關必須通過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種手段,來有效地規范、約束行政相對人的行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與行政管理秩序,確保行政機關充分、有效地實施行政管理。

2.監督行政主體,防止行政權力的違法和濫用

由於行政權力客觀上存在易腐性、擴張性以及與個人權利的不對等性,因而必須對其加以監督和制約。在各類監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監督就是行政法監督。行政法通過規定行政權力的范圍、行使方式及法律責任等方式,可以達到有效監督行政主體、防止行政權力違法或濫用的目的。

3.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賦予行政機關合法許可權並監督其行使,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各項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實現:二是通過賦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為的監督權(如檢舉權、控告權),行政權行使過程中的參與權(如知情權、要求聽證權),特別是對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提起復議權、訴訟權和要求賠償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的精髓,貫穿於行政立法、行政執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監督之中,是指導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廢除並指導行政法實施前基本准則。

對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國內外行政法學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不同的概括和歸納。根據我國的行政法發展狀況,我們認為應當特別強調以下兩項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即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使行政權。該原則具體又可分為4項子原則:(1)法律優先原則。指法律位階高於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行政命令,一切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行政命令皆不得與法律相抵觸。(2)法律保留原則。指立法法第8條所規定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又分為絕對保留和相對保留。前者如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必須由法律規定,不得授權行政機關做出規定:後者如立法法第8條規定的其他事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授權國務院先制定行政法規。(3)職權法定原則。指行政機關的任何職權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依據法律規定,否則不得行使。(4)責任政府原則。指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違法行政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既包括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被撤銷、變更的責任和行政賠償責任等,也包括國家公務員因違法失職而應承擔的行政處分責任和引咎辭職責任等。

2.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即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與擴大。自由裁量權指行政機關的自行決定權,即對具體行政行為的方式、范圍、種類、幅度等的選擇權。盡管從機關性質上來說,行政機關應當是執行法律的機關,其行為皆應依法實施:但由於行政事務的復雜性,立法機關不可能通過嚴密的法律規范完全約束行政行為,故不得不在事實上和法律上承認行政機關的一定程度的行為選擇權,即自由裁量權。誠然,為了執行公務的需要,行政裁量權必須存在:但與此同時,由於行政裁量權較少受到法律的約束,因而常常產生濫用的事實或出現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後果。無論行政裁量權的濫用或行政裁量顯失公正,都是對行政法治的破壞。因此,我們既應當承認自由裁量權的作用,又應當加強對自由裁量權的控制。

合理行政原則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從實質方面對自由裁量行為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其內容合理。合理行政原則的出現可謂是行政法原則的一個重大發展。

合理行政原則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其具體要求是:(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之上;(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客觀、適度、合乎情理。這三點具體要求反映著合理行政原則的內涵。

(五)行政法律關系

1.行政法律關系的概念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經過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政關系。

就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關系來說,凡是涉及權利、義務的行政關系,都應當通過法律加以規范,這是行政法的一個基本要求。當然,行政關系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轉化成行政法律關系。在現代行政管理過程中,因行政指導、行政建議、行政咨詢等形成的行政關系,固然產生於行政活動過程中,但由於其不具有權利、義務內容,故不宜上升為行政法律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等要素構成。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又稱行政法主體,指行政法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的承擔者。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構成。行政主體是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並對其後果承擔責任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主體對應的行政相對人可以是我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在我國境內的外國組織、外國人及無國籍人。

(2)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十分廣泛,但可概括為如下三種:①物。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③行為。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如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當然,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還包括引起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和事實等,但核心部分是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

公民在行政法上的主要權利有自由權、平等權、參加國家管理權、了解權、保護隱私權、請求權、建議權、舉報權、控告權、批評權、申訴權等:主要義務則有遵守憲法、法律、法規,服從行政命令,協助行政管理等。

3.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

行政法律關系包括行政實體法律關系、行政程序法律關系、行政裁決法律關系、行政復議法律關系和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等,它主要有以下特點:

(1)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行政主體是行政職能的承擔者,這決定了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不對等性。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不對等性,是指在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主體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對等,行政機關具有更多的優越地位。但在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中,行政相對人則具有更多的優越地位,以抗衡和平衡在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中,行政機關更多的優越地位。

(3)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由有關法律規范事先加以規定。行政法律關系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主體之間不能相互約定權利(職權)、義務(職責),不能自由選擇權利(職權)、義務(職責),而必須依據法律規范取得權利(職權)並承擔義務(職責);這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可以相互約定權利、義務,協商改變權利、義務,共同選擇權利、義務完全不同。

(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經常具有重合性。行政主體實體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的重合性,通常意味著其權利(職權)或義務(職責)的雙重性。例如,征稅既是稅務機關的權利(職權),也是稅務機關的義務(職責);維護治安既是公安機關的權利(職權),也是公安機關的義務(職責)。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主體不能擅自轉讓、放棄其權利(職權),否則就是失職。

(5)行政法律關系引起的爭議,大多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關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解決。

④ 行政處罰法和行政許可法的性質與設定權是什麼

一、關於兩法的宏觀屬性及其原則
首先,應明確兩個法律調整的行政行為性質上的重大差異,因而決定了兩個法律的立法價值取向的不同,在具體制度設計上《行政許可法》調整的是有利行政(也稱賦權與授益行政)其追求便民,提高效率,程序簡便靈活,適用信賴保護。《行政處罰法》規范的是不利行政(亦稱奪權、負擔與損益行政),其程序設計突出公平,程序嚴格,不適用信賴保護。其次,兩者都堅持了合法原則。第三,兩者都規定行政相對人有陳述事實、申辯理由,申請復議、提起訴訟、請求賠償的權利。

二、關於設定權
設定權在《行政許可法》和《行政處罰法》中均分為創設權(從無→有)和規定權(從有→有)。《行政許可法》第14、15條規定的是創設權,16條是集中規定的規定權或落實權;而《行政處罰法》第9~13條是在一條中分別用兩款的方芹搏式規定創設權和規定權。《行政許可法》規定了行政許可的評價制度,《行政處罰法》則無此規定。

1.行政許可的設定權→創設權
①法律:√經常性許可
行政法規:√經常性許可
②國務院
決定:√經常性或臨時性許可【無期限】
③地方性法規:√經常性許可
部門規章x
④規章 省級政府規章:√期限為一年的臨時性許可
地方政府規章
較大市的政府規章x
⑤規定x

2.行政處罰的設定權:
設定權屬 種 類(罰則) 性質法律 9
X法律保留→專屬權行政拘留★、勞動教養、驅遂出境★人身罰行政法規 10
x吊銷企業營業執照→效力終止
行為罰地方性法規 11
x
吊銷許可證→效力終止責令停產停業→效力中止沒收違法所得、工具、違禁品、標的
財產罰規章部門規章12 地方規章13
罰款警告、通報(要式行為)申誡罰 下(14條)——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無權設定
★靜態作出行政拘留和驅逐出境是行政處罰,動態實現其義務的強制拘留和驅逐出境就是行政強制執行了! ▲區分:為程序之目的的暫扣車輛和行駛證的行為是行政強制措施,為實體結論的弔扣駕照三個月的行為就是行政處罰了。

三、關於實施主體
這一章的標題兩法均不宜用「實施機關」名之,因為以《行政處罰法》15~19條規定的三個適格處罰主體看:機關、授權和委託,後兩個都不是行政編制的機關。行政機關、法定的授權組織依法實施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行為無差別,但在行政委託上,許可的委託只能委託給另一行政機關【又分為上→下,一部門→另一部門,一部門→一般許可權(一級政府)】,不得委託給企事業單位;而行政處罰的委託則只能委託給事業單位,不能委託給企業。

四、關於程序

1.簡易程序:兩法均規定當場處罰與當場審批的簡易程序且可一個人實施。一般程序則均強調了兩人執法。
2.在聽證制度上。①啟動模式,《行政許可法》有依職權與依申請兩種;《行政處罰法》只有依申請一種。②聽證請求人范圍,《行政許可法》寬於《行政處罰扒首脊法》,《行政許可法》有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兩種,而《行政處罰法》限於被處罰人;③請求權的時效,《行政許可法》是五日;《行政處罰法》是三日。④從提出聽證的請求到最遲必須組織完畢聽證的期限,《行政許可法》規定20日,而《行政處罰法》未作規定。⑤兩者均規定在舉行聽證的7日前通知當事人聽證的時間、春滲地點。⑥公開舉行聽證與否,許可原則上公開,但其實施和結果會涉及「兩秘一私」的除外;《行政處罰法》則規定在涉及「兩秘一私」時依法不公開。⑦兩者的聽證主持人均由行政機關法制部門的人員擔任。⑧聽證筆錄的效力,《行政許可法》規定了案卷排他原則,《行政處罰法》限於歷史的原因未作規定。⑨聽證發生的費用均由行政機關承擔【9點中3同6異】

相同:其一,7日前通知;其二,費用機關出;相異如下:
啟動模式請求人范圍請求權時效至遲舉行聽證時效主持人筆錄效力依職權 依申請
申請人與 利害關系人520法制辦(處科人員)案卷排他僅依申請僅被處罰人3無與上同未規定

五、關於監督中的撤銷——有利行政與不利行政撤銷條件的差別
《行政訴訟法》第54條確立的撤銷條件是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主要證據不足的;②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③違反法律程序的;④超越職權的;⑤濫用職權的。從立法背景來說,《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定的撤銷條件主要是針對行政處罰行為等不利、損益行政設定的,而《行政許可法》第69條規范的是有利、賦權行政的撤銷。有利行政與不利行政撤銷的條件不盡相同:①濫用職權、玩忽職守;②超越職權;③違反法定程序三個條件是兩個撤銷制度中相同的條件。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有利行政——行政許可的撤銷條件中沒有主要證據不足和適用法律錯誤兩項,他們被具體「物化」在申請許可的單行法規定的法定條件之中了。故而有利行政的撤銷條件除上述三個相同的外就是不符合單行法規定的條件。

⑤ 學習行政許可法的重要意義

行政許可是政府機關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一種重要手段,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事關政府工作的全局。行政許可權運用得好,利國利民;運用不好,輕則影響公民權利,重則影響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有效的制度約束,亂設許可、濫用許可權現象時有發生。「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人民群眾熱切期盼改革行政許可制度。1998年開始,順應民意,適應時勢,各地方先後開展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取消了一批行政許可審批項目,規范了行政許可行為。項目減少了,手續簡便了,時限縮短了。一時間,各種便民措施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辦證大廳、辦事大廳、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網上辦理等新的許可方式成為媒體追蹤的熱點,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XX年國務院開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正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國外通行做法,行政許可法這部中國特色的法律,歷時7年起草、審議,蓄勢而發,應運而生。它反映了我們對行政許可的規律性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標志著依法行政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體現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對我國政府管理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為規范政府共同行為的一部重要法律,行政許可法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要求,遵循合法與合理、便民與效能、監督與責任的原則,把制度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對行政許可的設定、實施主體和程序、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作了全面規范。



行政許可法通過妥善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關系,明確什麼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什麼事項不可以設定行政許可。這就從制度上防止了作為公權力的行政許可對社會經濟生活和公民個人生活的過度干預,有利於政府轉變職能,有利於政府管理方式創新。

行政許可法規定,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和省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依法設定行政許可,省級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法定條件設定臨時性行政許可,其他國家機關一律不得設定行政許可。這些規定,有利於從源頭上改變行政許可過多過濫的現狀,有利於維護法制統一,確保政令暢通。行政許可法規定了行政許可依據、實施過程和結果的公開制度,有利於行政機關減少「暗箱操作」,防止濫用行政權力,保證公眾對行政許可行為的知情、參與和監督。

行政許可法規定了實施行政許可的主體制度,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制度,「一個窗口對外」制度,實行統一、聯合、集中辦理制度,規范了行政許可的申請、受理、審查和法定程序和期限。這就有利於行政機關樹立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保證政府工作更好地實現和維護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



行政許可法對違法、越權以及不遵守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許可,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這有利於強化行政機關的責任意識,確保權力與責任的統一,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

行政許可法的實施涉及政府管理理念的革新,它所確立的原則和一系列制度,是對現行行政許可制度的重大變革與創新。長期以來,對行政許可的監督與管理脫鉤,權力與責任脫鉤,權力與利益掛鉤;即將施行的行政許可法卻對此提出了相反的要求。再如,批條子長期以來泛濫於我們的行政管理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講,批條子就是一種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法就是要管住「條子工程」。因此,貫徹好行政許可法會「削弱權力,觸動利益,加重責任」。面對這樣一種革命性的巨變,政府法制機構首先要帶頭學習這部法律,准確理解、正確把握,要在政府工作領域內,幫助轉變不適應行政許可法精神的思想觀念。這對政府法制機構來講,的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維護國家法制統一,保障政令暢通,是各級政府法制機構的職責。依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或規范性文件、有關地方政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中關於行政許可的規定都要進行清理。政府法制機構不僅要清理與行政許可法不一致的內容,還要清理無法定授權的實施行政許可的主體。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許可原則上只能由行政機關實施,非行政機關的組織未經法律、法規授權,不得行使行政許可實施權。但有些地方的法制工作機構在地方非常薄弱,上一次機構改革時,有些縣市一級的政府法制機構基本被撤並掉了。行政許可法雖然賦予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相當繁重的職能,那麼,沒有政府法制機構的縣、市又如何進行清理工作?如果沒有專業的法律工作者幫助當地政府搞好清理工作,行政許可法在當地很可能成為一紙空文。清理主體很難,因為編制這個領域政府法制機構很難進去,如果不確定政府法制機構的權威,行政許可清理、行政許可實施主體的清理等,都無從談起。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強對實施行政許可法的監督檢查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政府的一項重要責任。政府法制機構作為政府的法律顧問就必須協助本級政府和政府部門建立健全有關的監督制度,加強對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這就要求各級行政領導必須認識到行政許可法在推進依法治國方略過程中的重要性,支持政府法制機構的工作。不可否認的是,行政許可法是一部控權或者減權的法律,沒有幾個領導願意削弱行政審批權,如果政府領導對行政許可法的認識和所擁有的法律意識不能達到一個高度,政府法制機構工作再努力,也無法完成這一使命性的任務。因此,應該創新一種實施行政許可法的監督機制,使政府的法制機構能夠獨立地行使監督權。讓隨意撤消、藐視政府法制機構的鬧劇不再上演
古人雲: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是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我們堅信,只要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特別是領導幹部,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堅持執政為民,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充分認識實施行政許可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扎扎實實工作,就一定能夠把這部法律實施好,並通過貫徹實施這部法律,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快管理方式創新,加快推進依法行政進程。

⑥ 行政許可的含義

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依法審查,通過乎迅頒發許可證、執照等形式,賦予或確認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許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不特定的一般人依法負有不作為義務的事項,在特定條件下,對特定對象解除禁令,允許他作為的行政活動。行政許可法對行政許可的立法界定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由此可見,行政審批是按審批主體所作的界定,即由行政機關做出的審批行為,面比較寬。而行政許可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對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內容是准予申請人從事特定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條
行政許可的含義本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第五條
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原則。有關行政許明李可的規定應當公布;
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未經申請人同意,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參與專家評審等的人員不得披露申請人提交的商業秘密、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務信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涉及國家安全、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除外;
行政機關依法公開申請人前述信息的,允許申請人在合理期限內提出異議激頃遲。

⑦ 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及其特徵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等
法律分析
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三)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特徵:第一,行政許可的設定具有時間性第二,行政許可的設定具有地域性。第三,行政許可的設定與特定的社會背景有關。第四,行政許可的對象具有廣泛性、復雜性和差異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⑧ 為什麼要制定行政許可法

新中國建立之初,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管理的某些領域中,也運用了行政許可手段,並且收到了成效。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由於對經濟體制轉軌後如何管理經濟缺乏經驗,較多的運用了行政許可手段。這雖然管住了一些該管的事情,但也導致了行政許可過多、過濫。行政許可在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太多,人們普遍反映行政許可手續繁雜,領到許可證或執照要跑數不清的部門,如在某沿海城市辦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要經過二十多個部門,蓋五十多個章,收三十多次費;廣西玉林市一位老人,為建一個花木市場跑審批,在十多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以跑一個辦事窗口為計次,在市場開業之前,他跑了86次。此類現象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已到了非加以清理、整頓和規范不可的地步。分析行政許可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行政許可設定權不明確,許多機關都在設定,有些縣、鄉政府和行政機關內設機構也在對外設定許可。二是哪些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也不規范,往往是一遇管理問題,就要審批。三是實施行政許可,環節過多、時限過長、「暗箱操作」,辦事很難。四是重許可、輕監管,進入市場難,一旦進入又放任自流。五是一些行政機關把行政許可看作權力「尋租」的一個手段,亂收費,牟取私利,不承擔責任,缺乏監督機制。行政許可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障礙。 對於許可的過多、過濫的現象,從1997年開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各地方先後開展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先後兩次共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277項,地方上也取消了一大批審批事項,取得了成效,為規范的審批制度積累了經驗。與此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法制工作機構,對國內外行政許可制度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國內有關法律專家也提供了拍腔許多研究成果。以上這些工作,都為制定行政許可法奠定了實踐和理論的基礎。 行政許可法開宗明義規定立法宗旨是:「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這四層意思相互關聯,不可分割,構成了本法的立法宗旨: 第一,針對行政許可存在的突出問題規范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法全面規范行政許可,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規范。一是明確行政許可的設定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的設定權力,以憲法為依據,從實際出發進行合理配置,從源頭上控制許可的數量;二是規定辦理行政許可的程序,以程序制約權力運行,保障權力行使得到公正、公平。三是強化對行政許可的監督,保證被許可人依法從事被許可事項的活動。 第二,高賀液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社會活動是公民的權利,除非法律有限制,有些國家視為憲法權利。對本來屬於公民權利、可以自主決定、不該設定許可的活動,設定許可;在實施許可中對符合條件的,不予許可;許可附加許多苛刻條件、手續繁雜、多層審批,拖延時日;在許可中濫收費,獲取好處,都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為。制定行政許可法,就是禁止濫戚物用權力,出發點是把這些行為減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 對於行政機關來說,行政許可法確定了兩個基本原則,一是保證管理職能的實現,二是監督其依法行政。從立法思想上既不片面強調「賦權」,也不片面強調「控權」,是賦權與控權的統一,對行政機關該給的權力要給足,該限制的權力要予以限制,這符合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實際要求。 第四,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 建立行政許可制度的初衷,就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維護其他人的合法權益。與此無涉的事情,不應當建立許可制度。因此,在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同時,要堅持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這主要表現為,該設定行政許可的,必須設定;對被許可人規定的條件,必須堅持;在行政許可范圍內的事項,必須履行許可手續,不經許可,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一律無效;對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的活動,要進行監督,有違法行為,要依法給予制裁。

⑨ 行政許可法的立法宗旨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立法宗旨是建立法治政府,實現法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從而制定的。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便民的原則,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好鉛孝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六)法律、行政友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第十激握六條 行政法規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地方性法規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規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法規、規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對行政許可條件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違反上位法的其他條件。

⑩ 行政許可的適用范圍

設定行政許可是指法定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的程序,獨立作出哪些行為需要經過批准才可以進行,應當按照什麼樣的程序和條件來進行批准或者不批準的規定。設定行政許可,是一種立法行為,嚴格來講,並不是一種行政許可行為。我國行政許可的設定,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形式還是法律,在地方主要是地方性法規。既然設定行政許可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政許可行為,為什麼還櫻跡櫻要納入到本法的調整范圍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本法的立法指導思想之一就是清理過去,規范未來。過去,我州猜國實行計劃經濟,國家包攬整個經濟和社會事務,行政審批無所不在。現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市場來配置資源。該由市場決定的事情,應當由市場主體來決定;該由社會自己解決的事情,應當交社會自己去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脊叢審定的事項;
(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熱點內容
法院進家 發布:2025-01-13 02:51:46 瀏覽:239
喪家產假陪產假在勞動法中屬於 發布:2025-01-13 02:40:24 瀏覽:65
法治歌歌曲 發布:2025-01-13 02:40:17 瀏覽:94
勞動合同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13 02:11:26 瀏覽:972
下列屬於新條例 發布:2025-01-13 01:19:40 瀏覽:828
不戴口罩道德 發布:2025-01-13 00:53:23 瀏覽:9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 發布:2025-01-13 00:10:51 瀏覽:779
馬克思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5-01-13 00:07:03 瀏覽:146
法律援助來源 發布:2025-01-12 23:44:24 瀏覽:19
合同法總則分則均有規定 發布:2025-01-12 23:29:51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