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❶ 德治和法治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
法律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底線和後盾,凡是法律禁止回的,通常也是答社會主義道德反對的;凡是法律鼓勵的,通常也是社會主義道德支持的。社會主義道德是法律的高線和基礎,是法律具有合理性、正當性與合法性的內在依據。
法律的價值、精神、原則等大多建立在社會主義道德的基礎上,道德所要求或者禁止的許多行為,往往是法律作出相關規定的重要依據,而多數調整社會關系和規范社會行為的立法,都是道德法律化的結果。
(1)論述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須臾離不開法律與道德的融合、法治與德治的並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結合。
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關系的全面闡發,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的重要准則。
❷ 法治與德治有什麼關系
法治之法必須是符合最基本道德規范的普遍善良之法,而不是脫離道德以外的法律;以德治國(德治)的道德必須是以現代的道德觀為基礎的,而不是我國傳統的道德為基礎。在法治的原則之下以現代的道德觀念為基礎的德治是統一的,二者具有互補性和不可替代性。
1、依法治國需以以德治國為基礎。
這首先是因為道德是立法的基礎,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來源之一,先進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價值目標之一,良好的道德規范是評價法律規范善惡的主要標准之一。
其次是因為道德是執法的基礎,法律規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確地把握立法宗旨,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昌坦素質。
2、以德治國需以依法治國為補充與保障。
以德治國著力於通過提高人的內心覺悟和建設人的動機文明,來端正人的文明行為;依法治國則著力於通過約束人的外部行為和建設人的行為文明,來開掘人的內心文明。
以德治國著力於建設個體文明,通過榜樣的力量促進社會主義群體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國則著力於建設群體文明,通過群體文明的提仿灶高,防範、震懾個體的越軌行為。耐大桐
(2)論述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堅持「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不斷探索和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做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性認識的升華,是我黨在新形勢下對執政治國經驗的最新總結。
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江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思想,對 於開創讓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❸ 論述德治與法治的關系
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思想道德體系,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這是法制的發展,也是時代的呼喚。法治和德治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我們在加強法治建設的同時,要堅持不懈地加強德治,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的過程中的必然要求。但在進行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時,客觀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矛盾的地方,而兩者發生矛盾時,又以哪一個為准:
一、法治治外,德治治內,二者具有互補性。
法律與道德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的,由於兩者之間各有獨特的地位和功能,它們之間有著很強的互補性。依法治國是外在的,從外面的力量、從強制的角度來規范人的行為的話,以德治國就是從內心、從人的素質上要求來自覺地遵循這些規范,如果這兩個相輔相成精神文明建設會搞得更好。法律的實施依然需要道德的土壤,當整個社會迷信市場作用的時候,互助精神在法院的司法判決中無法體現。處於弱者的消費者面對一個又一個貌似公正卻完全不同的判決無所適從。我們不缺少市場的理念,也不缺乏對法律的關照,我們缺少道德的支撐。
按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法律是統治階級用以統治的一種工具,它必須同經濟政治道德等諸因素緊密聯系相互適應。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思想,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基礎上,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再認識。我國市場經濟下的法律和道德在實質上是一致的,有著共同的經濟、政治和思想基礎,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內容體現了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都是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力量和鼓勵力量,並且通過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和鼓勵而具有指引人們應該怎樣行為的功能,實現它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和一定的階級利益服務,對社會的發展起推動作用。遵紀守法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道德要求,法律具有崇高的道德價值。法治和德治是人類管理社會和階級社會實現階級統治的兩種重要手段,是兩種性質不同而又關系密切的社會現象。其中,法治是對道德中重要問題的調整,是對道德力量的強化,道德法律化把人類的理念鑄化為法律;德治既是對法治內化,把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同時也是對法治的重要補充,把法律之外的社會關系納入自己的管轄范圍。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是一個交互演進的過程。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肩負著維護社會共同道德的任務。」
「1」「法律的最終目標是使人們在道德上善良。為了求得眾人所能達到的最大的善良,世俗法律使自己適應各種道德信條所認可的各種生活方式,但它應該抗拒那些由於道德觀念的真正鬆弛和墮落的風尚而為人們所要求的變更。它應該始終保持走向有道德生活的總方向,並使共同的行為在第一個標准上面傾向於道德法則的充分實現。」
「2」 道德是法律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二者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道德和法律是不可分的,沒有道德的支持,法律就不成其為社會組成部門,而僅僅是寫在官方文件上的詞句,只顯得空洞且與社會無關。」
「3」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呼應,互相配合,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但是,法律本身屬於政治上層建築范疇,是以國家意志和全民必須遵守的姿態出現的,它直接干預人們的行為,它只要求對人們的行為是否違法、是否構成犯罪以及違法或犯罪的程度,作出相應的評判;道德屬於思想范疇,而思想問題是不能靠國家權力的強制來解決的,它通過干預人們的思想和精神來實現干預人們的行為,道德規范的評判要求比法律要廣泛得多和高得多。這告訴我們,在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道德建設,把法治和德治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法律的充分實現必然會提高一般公民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道德水平,反過來,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必然會促進法律的制定和實現。我們在創建社會主義文明法治環境中,必須把握法治與德治的互補性、兼容性和一致性。
二、法治和德治的差別
法治和德治雖然具有一致性,但兩者始終是兩種不同的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方式,二者不能混淆。其區別可以從法律和道德的區別中看出,即二者產生的條件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實施方式不同,調整范圍不同。「法律與道德的區別非常明顯:法律由國家制定和實施,道德則通過人的內心信念、信仰及社會輿論來實現;法律具有確定的、強制性的制裁力,道德的懲罰方式則主要依據公共輿論、不贊成、嘲笑和摒棄於某一特定的社會團體之外。……法律與道德在客觀性及執行方面的區別表現在:法律著眼於行為,而道德著眼於意志和感情;法律規則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道德准則則因人、因環境而異。」
「4」 「法律規定一般來說總是避免涉及良心的問題,不過問其意圖如何,而只考慮其行為和態度;與此截然相反,道德所選定的范圍則是意圖。對法律來說,『所有未禁止的都是允許的』。然而,反過來人們可以說在制裁方面,法律比道德更有強制性。違反一項道德規范可以招致指責,這是不可忽視的,因為指責,或者哪怕是嘲笑,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如造成精神失常,毀了前程,甚至引起自殺。但是,它畢竟不如公眾權力的行為,如刑事判決那樣在有關人員的身上打上烙印。」
「5」從《法律基礎教程》和《思想道德修養教程》看,德治強調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而法治則是強調公民意識,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公民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遭受損失時,有權提起行政訴訟和要求國家賠償。德治要求人們多盡義務、多奉獻;法治則要求人權保障,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要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德治要求發揚傳統美德和老一輩革命傳統,而法治要求遵循現行法律和法治與國際接軌。德治從治心的角度來規范人們的內心世界和行為,執行的標准有點空洞,不便於操作;而法治從治行為的角度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執行的標准就是法律,明確具體,便於操作。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早在西周時,「德」就是一個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為一體的綜合概念。「德」既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的主要方法,也是司法行政的指導方針。周禮所確定的基本原則是「親親」、「尊尊」。「禮」和「刑」在適用上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漢代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德刑關繫上實行德主刑輔,並把《春秋》作為決獄的依據。唐朝繼續並發展了漢魏晉的法律儒家化的潮流,其特點是「一準呼禮」。其指導思想是「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德禮和刑罰之間的關系是「本」和「用」的關系。明朝在德法的關繫上採用「刑亂國用重典」的指導思想,但並不放棄德禮的教化作用。清朝在立法上貫徹了「詳譯明律,參與國制」的基本指導思想。基本延續了前朝的做法。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歷代封建王朝奉行「德主刑輔」、「出禮入刑」的思想。其結果是:道德訓誡具有了法律的威勢,甚至代替了法律,把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等同起來。
在現代社會,法治是主要的,德治是補充。強調以德治國和以德育人,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淪與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深化發展。是個人健康成長和國家繁榮穩定的客觀需要。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體現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治國理念。是建立健全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法律雖然嚴密,但也有它難以管轄的地方。因為違反法律的行為一般是違反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的行為,但不能由此認為一切違反道德的行為就是違反法律的行為。法律行為與道德行為,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之間是有嚴格界限的。法律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而道德一般強調的是義務。通過道德的義務推動法律的實施。以人作為主體而言,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外界強制性。無論道德和法律,既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也調整人們的內心活動。但法律側重於調整人們的外部活動,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他律;道德側重於調整人們的內心活動,一般體現為社會輿論的譴責,是自律。法律是外部強制性的管束,道德是發自內心的自我約束和社會輿論的外力作用於內心活動。內外結合,方可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因為現實社會還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個人的遺傳天賦、聰明才智等等在事實上還是不平等的。只有在法治社會中堅持正確的道德導向,在政策制定中充分注意保護社會的弱勢群體,才能使社會穩定有序和文明進步。
法律的基礎是道德,法律的立意和歸宿是為了公正,公正也可看作是道德要求的范疇。法律實施的過程是個機械過程,它必須以道德作為基礎。而且,一個國家的法制是否健全,主要取決於道德規范被納入法律規則的數量。道德不具有國家強制性,而是基於個人的自主的創意和決心規范自己意志以及人們的相互高尚而建立的准則,它主要訴諸良心,明辨善惡,是居於人的內心自律。「法律不考慮潛在的動機如何而要求對現行規則與法規進行外部服從,而道德則求助於人的良心。道德規則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首先是根據倫理責任感-而行為,它還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
「6」法治的實現只有通過立法者、執法者、守法者將自身的道德修養、人格魅力體現在法治的活動中,使法律與道德的精神協調起來,使法律得到道德的內化力的支持,讓法律精神同道德精神一起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會成為可能。一般地說來,道德調整的社會關系領域要比法律廣泛。法律難以觸及人的心靈,解決不了人的思想問題,而德治的落腳點在於人心,在於人的思想自覺。法律解決不了信仰、價值觀問題,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樹立正確的信仰、價值觀、人生觀,並以其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法律不可能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統統管起來,而必然留有一些領域由道德來管理。道德是指導和制約人們思想和行為的精神力量,道德的相對獨立性是道德的社會價值能夠發揮出來的前提。道德建設中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的方針,依靠教育、引導、培養和熏陶,輔之以相應的社會管理制度和法規約束,努力倡導和培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大力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逐漸形成和確立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內容,以排解引導為橋梁,以陣地建設為依託,以強化管理為手段的新機制,使一些公共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再轉化為人們的道德行為,改變人們的舊習慣,推動社會的不斷文明和進步。
三、社會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統一。
「法治的理念來自西方,德治則來自中國傳統法文化,兩者的結合順應了尋根意識與全球意識相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潮流。」
「7」在一定意義上,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這主要表明法律對經濟的影響和作用的密切關系。法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搞市場經濟離不開法或法治。法律對市場經濟的運行起著引導、促進、保障和制約作用。法律確認經濟活動主體的法律地位,調整經濟活動中的各種關系,解決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糾紛和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雖然法律對經濟和社會的保障和促進作用是巨大的,但我們也應認識到,法律是概括的,它為一般人的行為提供了一個標准和模式,而實際生活卻是具體和千變萬化的,因而法律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法律並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8」法律的這些缺陷,彌補的手段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滲透於經濟、政治、行政、文化、教育、習慣、傳統和輿論的思想觀念和准則。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和適用,如果一個法律工作者不具備思想道德水平,又如何能正確執行與道德緊密聯系的法律呢,也就很難想像法律會得到有效實施。另外,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如果社會成員缺乏守法的思想道德風尚,沒有他們對任何違法行為的道德上的抵制,法律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實施。再者,法律的不健全和存在漏洞,如果社會成員缺乏起碼的道德水平,就會做出不違法卻又有害於社會公德的行為,影響社會的健康有序的發展。最後要提及的是,官僚腐敗的滋生,一是法治觀念的淡薄和官本位思想的突出,認為法律是」專管老百姓「的,二是道德約束下降,心理防線潰堤。市場經濟需要道德和法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通過法律推動和影響道德的發展,通過道德推動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並彌補法律的不足。
在西方, 治理社會一手靠的是法律,一手靠的是《聖經》,法律管行為,《聖經》管靈魂和內心。「法律與道德代表著不通的規范性命令,其控制范圍在部分上是重迭的。道德中有些領域是位於法律管轄范圍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門幾乎是不受道德判斷影響的。但是,存在著一個具有實質性的法律規范制度,其目的是保證和加強對道德規范的遵守,而這些道德規則乃是一個社會的健全所必不可少的。」
在我國,治理社會靠的是綜合治理。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改革由經濟改革向經濟、社會、政治以及倫理文化的綜合改革發展。對市場經濟的整體道德評價轉向對市場中的道德秩序與行為規范的關心和評價,因而法律和道德成了治理社會和經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系,而且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既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兩者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輔相成。
我國的市場經濟促進人們的自立、競爭、效率和開拓創新精神,但市場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也會反映到精神道德中來。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其原則就是要求等價交換,即交換的商品應是貨真價實和雙方的互利互惠,同時又絕不允許搞權錢交易。我國目前社會面臨的狀況和帶來的問題首先是信用危機問題,其突出表現是:在宏觀方面,政府管理者一方以「三亂」來增加財政收入,甚至建立小金庫,亂發獎金;社會單位(包括企事業單位和社團)一方以各種偷逃稅方式來轉移和隱瞞利潤。在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之間利用「雙軌制」長期存在的條件,大規模地、非法地侵佔和轉移權益,「三角債」是最突出的表現。在社會組織內部,管理人員利用國家「所有人缺位」以及改革賦予他們的「自主權」,為個人謀取利益;勞動者則利用抽象的「主人翁」地位普遍地消極怠工,追求分配利益的擴大化,而國家又使勞動者在缺乏社會保障的情況下下崗,其利益受到損害。這樣,一方面,信用問題幾乎遏制了社會經濟活動,另一方面,社會對信用危機一致譴責,建立信用危機已經成為全社會的普遍需要。
其次是單純謀利的動機和取向問題,表現為物質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再次是不擇手段問題,表現為把致富與商業賄賂、商業欺騙、商業投機、商業偷竊和掠奪性開發經營;又次是對經濟利益的態度問題,表現為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不對等交易和強制性簽合同等;還有就是「搭便車」或「無票乘車」問題。不少人仍抱有「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使得國家權力被濫用,社會上貪污腐敗、徇私枉法現象屢禁不止,雖然採取多種措施,但各種職務犯罪行為仍然甚囂塵上。這些現象的嚴重性在於,社會組織和個人普遍「陷入」了不道德的經濟行為之網,對應當遵從的道德規則失去信任,將以不道德手段謀取利益作為普遍的行為准則。對此現象,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對一般的問題顯得蒼白無力。因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全面的「系統整合」階段,而全面的市場整合需要全面的倫理道德建設為基礎,制度整合更需要以倫理道德觀念整合為必要條件,社會對規范的市場經濟倫理道德觀念的呼籲已經越來越強。
全社會要共同行動,齊抓共管,協調一致,發揮法律的權威作用,發揮道德的感化作用。各級人大要發揮權力機關的主導作用,積極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力,加強監督,特別是有立法權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積極適應形勢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所必需的法律法規,為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執法機關要按照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要求,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同時通過各種具體的執法活動,把基本道德觀念的要求融於各項具體政策中,融於社會的各項管理中,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在全社會的形成和完善。大力整頓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創建社會主義文明的法治環境,進一步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四、德治應與法治的協調
近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浪潮和西方文化的沖擊,以儒家倫理文化為主導的「自然道德」傳統已經崩潰,計劃經濟時代的道德體系也因為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運行要求而失去其社會約束力和整合力。儒家的以人性論為基礎的「德教為先」思想涵蓋從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秩序的內容,是與儒家的「德治」思想及治國方略緊密相聯的,儒家的思想道德對中國歷史上的法律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德主刑輔」、「明刑弼教」和「出禮入刑」的思想。其優點在於強調人是可以教化而且必須教化的,這種教化,包括家庭道德和社會公德,其缺點在於它的立足點在治民,即教化老百姓對封建統治者安分守己,順從封建專制和等級剝削制度。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的道德同傳統社會是完全不同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德治」的根本目的不在於治民,而在於服務,在於通過道德和法律兩種手段調節社會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從而實現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道德教育不是奴化和愚民的教育,而是「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所有的人在不損害他人的條件下有權利追求自己生活的滿足;道德規范在權利義務平等的基礎上規定個人應盡的義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生活在一種實用化和功利化的道德環境和法治環境中。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在健全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同時形成社會主義市場道德。市場經濟和依法治國的內容要求我們要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造具有時代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和框架,把當前我們已經提倡的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設抓好。我們應使傳統美德和新型規范相互滲透,法制和德治相輔相成,把依法治國不斷完善,使以德治國深入人心。為改革發展營造一個人心思進的良好社會環境。
❹ 德治和法治的關系是什麼
德治和法治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德治是中國古代的治國理論,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范,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儒家學說是由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的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姦邪之心。儒家的德治對於維持封建社會的穩定起到一定作用。
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改,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❺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是什麼
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大優勢。立足當前、面向未來,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好,最關鍵的就要堅持走法治道路,發揮好這條道路的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這就要求更好地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切實推進以德治為基礎的法治建設、以法治為保障的德治建設。
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也是現實的迫切要求。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要應對前所未有的矛盾風險挑戰,從根本上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應當清醒看到,我國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單就法治論法治是不夠的,必須著眼全局、系統謀劃。
(5)論述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法律運作必須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即以最小的成本費用獲取最大的收益,現代西方制度學派的興起,經濟分析法學的產生,效益被導入法律,形成了以效益為基點的法律分析。
道德感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對不道德行為的譴責是不花成本的,無須成本維持。收益大於成本,則表明該行為有效益,這種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反之,則無效益,這種行為就會被弱化,甚至消失而出現不道德行為。
❻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法律和道德的作用不同,法律和道德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規范人們行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作用。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著國家對其成員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行為的要求,體現著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國家安全的要求。國家靠法院、警察機關等帶有強制性的國家機器來保證法律的實施。強調用法律制度來治理國家,用強制的手段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是「法治」的主要內涵。
從維護社會的秩序、保障社會的穩定來說,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們十分重視運用法律的手段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並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因為,沒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就不可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盡管道德也是上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和法律不同,道德的實施不是依靠強制性手段,而是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來影響和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覺悟,使人們自覺地遵守這些行為規范。道德訴諸人們的「良心」,訴諸人們內心的「道德信念」。所謂「說服力」,主要是指通過啟迪人們的道德覺悟、激勵人們的道德情感、強化人們的道德意志、增強人們的榮辱觀念,培養和形成古人所說的「羞恥之心」,從而使人們在內心深處形成道德行為的內在動因,培養和形成人的道德行為的最重要的基礎和前提。所謂「勸導力」,就是指通過形成廣泛的道德輿論,培育良好的道德環境,增強人們的道德責任感,使人們認識到,如果一個人不能履行自己應盡的道德義務或者違反了社會的道德要求,就必定要受到輿論的譴責和公眾的批評,甚至招致事業的挫折和失敗。
社會輿論的力量是無形的,卻是不可忽視的。強大的社會輿論,能夠對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發生重要影響。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的性情和氣質,改變社會的風氣,形成某種道德的氛圍。這種社會輿論,一旦同內心信念相結合,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❼ 在中國,我們常談德治與法治。你認為此兩者關系為何為什麼(1100字以上作文)
德治是實行法治的根本保證。法與德均屬規范人們行為的社會上層建築,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道德的實施不是憑借國家的強制力,而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傳統力量以及人們的自覺來維護;法律則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來強迫人們遵守。無論從立法還是司法實踐中,都離不開社會主義道德的保證,再完備的法律都是靠人來執行的,特別是對執法者來說,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會把法律作為謀私或滋生腐敗的工具和土壤。法治與德治的實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從而推進整個社會法治與德治的實行。通過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和對合法行為的保護,既可以培養人們的守法意識,又可以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法律規范必須有道德作為基礎,同時道德狀況制約著立法的發展,道德水準的提高,會為法的制定創造條件,對法的實施起促進作用。法治與德治的結合,才是完備的治國方略。
德治既是治國的手段,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目標。從個人的角度看,人的自我發展很重要的內容是人格的自我完善,而人格的完善主要依賴於道德水準的提高,一個道德水準低下的人是不會有健康人格的。同時,道德與法治比,它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概念,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離不開道德的規范。而法治則是歷史的范疇,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它就會自然消亡。從這個角度上講,德治的意義更加廣范、更加深遠。
實現法治與德治的結合,需要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道德體系。這種道德體系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基本內容。還要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堅持注重效率與維護社會公平相協調,堅持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相結合,堅持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相配合等等。
❽ 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
依法治國,是指以法律(含原則、精神與具體規范)作為治理國家、社會的准繩,任何人不得超越於法律之外。是法治的原則。
以德治國,是指以某些人或者集團認定的道德標准作為對人行為的指引、規范。其實質是人治,因為某些人的道德認知並不能代表全體的社會成員
1)依法治國需以以德治國為基礎。這首先是因為道德是立法的基礎,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來源之一,先進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價值目標之一,良好的道德規范是評價法律規范善惡的主要標准之一。其次是因為道德是執法的基礎,法律規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確地把握立法宗旨,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證據採信方面的自由心證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再次是因為道德是守法的基礎。大多數人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礎;權利是現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將法定權利兌現成為現實權利取決於公民的自覺和自願意識;與權利意識相對應的義務意識也與公民的自覺和自願意識相關聯。(2)以德治國需以依法治國為補充與保障。以德治國著力於通過提高人的內心覺悟和建設人的動機文明,來端正人的文明行為;依法治國則著力於通過約束人的外部行為和建設人的行為文明,來開掘人的內心文明。以德治國著力於建設個體文明,通過榜樣的力量促進社會主義群體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國則著力於建設群體文明,通過群體文明的提高,防範、震懾個體的越軌行為。以德治國著力於強調人的義務意識、責任意識,依法治國著力於維護人的權利,強調人的權利意識,兩者相得益彰。
❾ 德治與法治的辯證關系是什麼
一、「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一)「法治」與「德治」區別。1、治國方略上的差異2、「法治」是他律之治,而「德治」則是自律之治(二)「法治」與「德治」聯系
1 、「法治」與「德治」相互配合和支持2 、「法治」與「德治」有著共同的精神――秩序3 、「法治」與「德治」都是實現國家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二、「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辯證關系(一)、法律和道德的作用不同.(二) 、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❿ 法治和德治的關系是什麼
法治在當下中國法學界中沒有統一的定義,「依法治國、舉措而已」、「君尊則令行」則是古代法家所述。 道德是人們關於善與惡、正義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觀念、原則和規范的總和,以德服人是傳承的文化。 法治和德治是兩種互補的社會控制模式,但在現代社會中,法治是主流,治國在制度層面上只能依法,道德通過轉化參與了治國,但不能謂之德治,它的主要功能在於育人。因此,依法治國、以德育人,共創理想社會,既是法律與道德在現代社會中的合理分工,又是法治與德治的對立統一。 人類關於法、德的經驗和原理,揭示了法治、德治的含義與構成,法治及德治的歷史和實踐表明,法治之法應具有道德性,法治離不開道德。但法治是現代化社會的主流控制模式,是未來中國的必由之路。而為了促成法治的實現,從中國的社會實際出發,必須加強道德建設。從中國當今的實踐出發,從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反思中找到德治與法治互相契合的現實合理性。 關鍵詞:法治;德治;社會控制模式 引言:在現實社會中,社會控制和管理是極為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運用什麼樣的社會控制模式來管理當今社會,來促進新世紀發展進程中中國的各項社會事業,概括起來講,有法治和德治兩種典型的模式。用法來治理國家能給我讓型們帶來什麼?如果沒有德治因素的存在,那樣是否能夠給我們帶來理想的社會?本文主要對法治與德治的相關問題進行一些必要的探討。 一、法治的含義、特徵和歷史演變 (一)法治的含義 法治是什麼,在當下中國法學界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在英文中,與之相對應的常見詞有:「rule of the law」、「rule by law」、「government through law」等。這些詞的含義分別可以譯為「法的統治」、「依法統治」、「通過法律的治理」。由此,法治應是社會控制的一種模式,是指人們通過或主要通過法律對國家的治理而求理想社會的實現。 (二)中國古代法家提倡的「法治」 關於到底應該是德治還是法治?這個問題在社會各界早有探討。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建立法制擾姿社會的大力倡導,呼籲法治的聲音似乎更加強烈。為環境衛生立法,為預防自殺立法,為慈善機構立法等各種建議層出不坦李猜窮。對立法如此熱情,這一方面充分體現了公民對法律的需求和依靠性也在不斷擴大,也間接反映了當前社會存在的諸多矛盾與問題日益突出化。面對如此眾多呼聲,到底是不是好事?究竟原因何在?立法之後又能否解決根本問題?對於這些,我們都應該有深刻的思考。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辯論話題:成都某資深律師建議為孝立法,正反雙方對是否有必要作了激烈的辯解。正方認為,為保證子女孝敬、盡孝道,除了在思想道德品質上約束外,必須尋求其他硬性約束,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有法律保障。反方認為:孝是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兒女與生俱來就應有的本質和義務,況且對孝立法的標准很難制定,各地對孝的方式和認識都有所不同,很難做到統一標准。雙方各持己見,很難說清楚誰更有道理,但值得肯定的是:當前對孝這樣最基本道德,已經敗壞到了需要法律約束和懲罰的嚴重程度。 孝,本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可是現在看來,這樣道德性的約束力已經不能夠對盡孝義務構成保障。既然已經突破了道德界線的約束,怎麼用其他方式來彌補子女對父母長輩養老義務的保障,法律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試想一下,那些得不到盡孝的老人,又沒有自理能力,叫他們的生活何以保障?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為那些得不到盡孝的老人而言,為他們提供有效地法律保障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但是,通過法律保障是否有效還是問題。立法向來是針對壞人的,然而壞人總是躲在暗處,總是背著良心道德走的,它同樣也會背著法律走。也就是說:它要誠心不孝的話,立法也沒用,它還是會繞過法律而不孝,通過法律規定之外的方式來不孝。立法之後,對於那些不孝子女,是跟它說說有這么個責任和法律?說說而以肯定沒用;還是是用法律渠道來維護自己權益,去控告它呢?畢竟是自己的子女,控告它多少有點於心不忍,再說了控告之後也未必會得到真正妥善處理,相反還有可能會帶來更暴力的不孝。顯然,用法律來保障的方式治標不治本,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對於正常良心道德的人而言,立法盡孝肯定沒必要。而那些不孝子女恰恰又是因為道德敗壞而造成的,由此來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加強道德教育。只要做好了道德教育,正所謂君主有所為有所不為,那麼它自然就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道德是人自發的本質意願,是人最高的品質體現,因而只要從道德上防止不善或者作惡的最有利武器,也是最直接有效而又最節約成本的最佳方式。然而道德就跟「破鏡容易圓鏡難」一樣,破壞容易生成難,也就是說有主動故犯以致形成習慣的時候,要再想挽回從前之初的性本善相當困難。 而法律是對人最基本的行為規范,是外來的強制約束,更具有顯明的懲罰意義。法律約束是固定死板的,這條有可能過頭,而那條又可能有點,是不可能完善而有空子可鑽的。法律更體現在事發後的懲罰,而這遠遠不可能挽回甚至彌補事發所造成的損失,法律是被動的。道德的主犯一旦形成,法律不可以拉著主犯的手讓它停止不犯,而主犯卻可以背著法律繼續去犯。法律的控制畢竟處於後發之態,是有極限的。因而,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以德治為主,以法治為輔的社會治理機構。 隨地亂扔垃圾這也需要立法嗎?法律真的能防止自殺嗎?慈善機構做了違背良心道德的不善之事還能叫慈善機構嗎?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只要稍微有點良心道德和素養,都會覺得這是多麼可笑的事情。當然現實中還有太多太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而又備受爭議的事情。總歸而言,都是道德敗壞之後的產物。也就是說道德一敗壞了,什麼問題也就都來了。 事實上,道德就是心靈的大壩,而法律等外界事物和觀念都只不過是輔助的二三防線而以。一旦道德敗壞,就像洪水潰壩一樣勢不可擋,法律這樣的二三道防線又能有多大作用?由此可見,道德培養的素質教育是何等重要。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這一點,但實際坐起來很難,因為社會大環境已經形成這樣的潮流。要想真正做好提升修養,那麼首先必須得修煉自己,從自身做起。讓我們此時此刻,從現在就開始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人吧! 德治與法治所引起的儒法之爭 儒法之爭亘古久遠,國運隨之興衰。 法律與道德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對於法律的概念雖然眾說紛紜,然而,法律畢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們對它並不難理解。但是,對於道德的概念就不這么簡單,像道德哲學是不是科學這樣的問題,哲學家們到如今尚未達成一致。雖然如此,道德感是每個人都有的,每一個有感知能力的人都能夠感知道德的力量,並根據直覺進行判斷。令人驚詫的是,幾千年來,全世界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竟然沒有搞清楚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比如,從古至今,中國的儒法之爭仍未了結——到底應該是法治還是德治,抑或德法兼治?清晰的結論是不存在的。國際上,德法之間的關系都將是一個論題。 正義需要載體,載體並不一定總是承載正義,法律和刑罰都是種「工具」,即好的法律是正義載體在伸張正義時所使用的工具。由於正義是一種德性,屬於道德范疇,所以可以說,正義與法律和刑罰之間的關系就是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系的一部分。不僅一般人,有些著名的哲學家都不由自覺地把正義等同於法律。 如果將全部德性分為對內和對外兩部分的話,則它們應該是對內(個人或團體自身)約束的自律和對外伸張的正義。由於德性包含正義,公平屬於善的范疇,我們可以得到德性與善之間的關系完善成:德性是一種向善的道德力量,從而使德性與善的關系得以明確。也就是說,德性與善之間的關系和正義與公平之間的關系是相似但不相等的。由此也可以得知,善也是一種狀態。經過這樣的劃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正義的都是有德的,但有德的未必是正義的。那麼,與自律對應的表示狀態的善是什麼?我們可以說:自律是趨向於無私的一種道德力量,因此,無私和公平就是倫理意義上的善的全部內容,其它的善都是從屬於二者的具體的善。從而,「善」也就有了具體內容:無私和公平就是倫理意義上的善。必須說明,所謂的無私,並不是不要應得利益,而是不謀求額外利益。從中可見,道德與法的關系就是德性與法的關系,因為自律促使人們自覺守法,正義促使社會正確司法,而司法的手段就是公平地分配刑罰。」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法律是社會制定的衡量公平的一部分現實標准。這種標準是人為的,是受地域和時代局限的。所有通過法律伸張的正義都是現實的正義。根據新的定義,正義是以公平為目標的,所以,公平就是正義的原則。因此,正義、公平和法律之間應該是一種三角關系:正義促進良法的產生,良法有助於公平的實現,而實現了公平,就是伸張了正義。回到二者究竟誰決定誰的問題,如果承認最初的社會契約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法律,那麼就可以說是正義決定良法。因此,我們可以做出結論說,道德決定法律。」有學者認為,「惡法非法」,即邪惡的法律不是法律;也有學者認為,惡法也有作用,即也是法律。既然法律只是一個工具,就必然有好的工具和壞的工具;工具是人為的,有技藝的人製造好工具,沒技藝的人制不出好工具;同樣,有道德的人製造好的法律,無道德的人製造惡的法律。這同樣說明,道德決定法律。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人類組成社會後為什麼要制定法律。有人認為德能治國,這是值得懷疑的,因為,如果德真的能治國,那麼人們制定法律就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對於治國來說,道德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由於道德是產生法律的基礎,所以後者對前者有舉足輕重的依賴性:法律需要得到99%以上的人的遵守,法律的執行效果決定於執法人的道德觀念,所有這些應該用「教」的方法來達到。而法律作為道德底線,只是針對極少數缺少道德的人的,所以稱為「治」。也許有人說,他們所講的「治」是廣義的,就是管理的意思。但是,我認為,概念的狹、廣義之分是語言學和哲學的噩夢,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哲學思維上的混亂。這種混淆導致一些統治者認為治國就是治民,而不是採用更加「民本」的「教」,即教民的辦法。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堅定地執行「依法治國」的方針,完善法律,把法律放在首要的位置,並且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