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解說

道德經解說

發布時間: 2023-04-07 06:36:42

❶ 《道德經》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文》曰:道,所行道也。意思是說本義是指所行走的路,引申為道理的道。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庄,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馗)。

只朝一個方向進發的是路叫做道。出現一個分叉口的叫做歧,歧路就是這個意思。出現兩個分岔路或丁字路的叫做劇,問題加劇,不知道該怎麼走就是此意。十字路的叫做衢,所謂通衢大道。有五個路口的叫做康,六個路口的叫做莊,所謂康莊大道就是此意。有七個路口的叫做劇驂,郭璞註解說:三道交,復有一歧出者。今北海劇縣有此道。八個路口的叫做崇期,崇期就是四條路相交,路口特別多,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滿其上如共期也。有九個路口的叫做逵,逵音kuí,也寫作馗。

假如你要去到一個目的地,路是唯一的好,還是有很多歧路的好?歧路越多,越干擾你的判斷,迷路的概率增大,那麼最終要抵達目的地的概率減少。

道在現在的意義可以引申為自然規律或者真理,某樣事物的真理只有一條,多了必有謬論。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邊是「彳」( 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這就是「德」。

在金文中的會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這就是說:遵循本心,順乎自然就是「德」。

在 小篆 中,仍然是會意:其右邊的上方變成了「直」,「 直心 」為「德」。

德,升也。──《說文》

升,同登。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樣子。

道,都是關於路的。德,是關於走路的。「道德」則是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樣子。

經,從 糸 (mi)從 坙 (jing)。 織布機 上的縱線。

《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 緯 。

僅就書 籍 而言,有 經書 也有 緯書 。

經書 。即:作為思想、道德、行為等標準的書。比如《易經》。

《道德經》就是教人如何行走於道上的書。

❷ 《道德經》解讀宇宙的起源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章節是講宇宙起源的。「有物混成」意思是:有一種存在是由很多東西混在一起形成的,這許多東西是指前鋒宴宇宙所有的物質和非物質混合收縮而來的。雖然混沌物是前宇宙的物質和暗物質混合收縮後形成的,但是星體之間的距離在收縮達到一個臨界點之後,法則掌控下,物質就會凐滅,重新回歸混沌物,

「先天地生」意思是:該混沌物在新的宇宙天地生成之前就存在著,也即是說未來的天地是此混沌物演化生成的。在混沌物收縮到一個臨界點,「道」的名法之下,混沌物又開始膨脹,膨脹到一定大小後,混沌物會分離生成天生成地。銀搏銀

「寂兮廖兮」意思是:這混沌的存在是寂靜(寂兮)虛無(寥兮)的樣子。混沌物無形無象,不存在體積大小,所以前宇宙混合最終收縮成一個不大的東西,這混沌東西被老子稱為「道」,現代科學稱為奇點。如果有一個已經超脫宇宙的仙人站在該混沌之外觀察的話,仙人肉眼看不到,但是心識能感應得到虛無中存在的混沌是寂靜無聲,靜止不動的,其大小也不是一個點,而是很大。

「獨立而不改」意思是該混沌物是獨立的超然存在,除了混沌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也不會被任何力量所改變,也即是其可以作用影響它物(將來演化出的天地萬物),而不會存在反作用力,它物無法直接作用於該混沌。它獨立存在著,沒有任何外力能改變它,也不是任何外力製造了它,它本身就是法則,它是至高無上的力量,它無始以來就永恆存在著。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意思是:該混沌物循環反復地運行而永不停歇,「道」(即是混沌物)擴張膨脹生成天地,生成萬物,形成宇宙,然後又收縮,萬物凐滅,又形成混沌物。宇宙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的擴張和無數次的收縮,也將永不停歇的繼續反復循環擴張和收縮。混沌物擴張過程中,在「道名」的法則之下,會形成天與地。「地」——現銀歲代科學稱為物質,我國古老文化稱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物。「天」——與「地」相對應所以也可稱為非物質,現代科學稱為暗物質。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說到盤古劈開混沌,混濁氣沉降為「地」,輕靈氣上升為「天」。在「道」生混沌這個一,混沌生天與地這個二後,「天」就繼承「道」的「獨立不改」,是天道,是法則,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了。在「天」的法則掌控下,「地」不斷重新組合演變形成了各類星體,在此過程中,「天道」還不斷衍生出新的各種各類名法,「地」因此而演化組合出多種元素,各類物質,乃至植物和生物。所有的動物都可看做一個小宇宙,一個小天地。例如人類的身體是「地」,心識是「天」,人就是由身體和心識組成的。身體是物質成分,可以被看到、觸摸到、被科學設備儀器探測到;心識是非物質,源自於「天」,像「天」一樣,心識也是一種存在,只是它是非物質的,所以物質無法觸碰的到,也就無法看到和被科學儀器設備探測到,所以就像天那樣,無形無相,虛無縹緲的,但事實上存在的。身體和心識的關系,就像宇宙的「天」與「地」的關系。宇宙也可看成一個智慧體,「天」能感知並掌控宇宙中的一切「地」(包括各類星體,星系),就如同人類能通過心識去感知身體和外物外境。就是因為「天」能感知到「地」,並有掌控改變「地」的道(法則),所以「地」演化創造出了世間萬物,包括形形色色的植物和生物物種。就好比人類的創造能力正是來源於心識。至於天地是如何創造出物種,人類是如何誕生的,在接下章節的道德經會解讀到。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意思是:我不知混沌物的名,勉強用「道」字概括之,勉強為其名用「大」來形容。在這里,「名」不是僅指名字、名稱的意思。《道德經》第一章說到,「名可名,非常名」。「名」具體是什麼意思,什麼含義,在接下來解讀《道德經》第一章中會詳細說到。老子站在此混沌物之外觀察,無法得知混沌物的內容和性質等等名法,只是能感知到裡面混合的物非常的多,非常的擁擠,存在的能量是至強至大的,(有點像黑洞的描述)所以只能用「大」來形容概括其。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意思是:大就會離去,離去就會遠,遠了就會返回。這是在簡單描述混沌物膨脹為宇宙,又在宇宙膨脹到一定的范圍後開始收縮返歸為混沌物的循環反復的過程,並指出,其中膨脹和收縮的源動力正是來自「名」,是「大」名,是「逝」名,是「遠」名,是「返」名。「名」是什麼意思,下章節再說。因為「道」甚「大」,復雜繁多,收縮之下更顯擁擠不堪,蘊含能量非常強大,故而相互之間要遠離,故說「大曰逝」。「逝」的意思是離開,相互推動擴張遠離,宇宙因此越來越廣闊,遠到一定程度,就會反向收縮,「返」即是返回,反向復歸於混沌物。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意思是:所以「道」的「名」是大的,「天」的「名」是大的,「地」的「名」是大的,人的「名」也是大的。這個宇宙有四種偉大且重要的力量,而人占據其中一種。在《道德經》後面許多章節都有解說人的「名」,這里提示一下,人的「名」和人的心識有關,「德」屬於人名中重要的一部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意思是:人受地制約影響,地受天制約影響,天受道制約影響,道是自然而為的。雖然這四大都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但是這四者之間還是存在著深刻的淵源關系的。人的各種思想、情緒、行為乃至生老病死無不是受著物質形態的事物影響左右的。諸如地球、日月星辰的運行甚至生滅是「天」的力量在控制的。「天」雖然掌控天下,變化萬端,但其運行法則還是遵循「道」的根本法則,是「道」的根本法演化而來的。「道」是無始就獨立存在的,至高無上,所以「道」本自然的。

❸ 《道德經》到底在講什麼你真的讀懂了嗎

❹ 道德經第一章的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一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一章》

作者:李耳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 翻譯: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道德經·第一章》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道德經·第一章》 解讀:

“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個哲學概念,首經老子提出。

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老子》一書中頻頻出現,它有時似乎在顯示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巨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或展示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完全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上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道”,對老子來說,僅僅是為了徹底擺脫宗教統治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根據,它比“上帝”更具權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面,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歷史、神話和人世方面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繫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 文化 思想方面涌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里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歷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戰國時期,王權上移,陪里執命,政治和社會關系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而當現實社會中的氏族制束縛著歷史的發展,舊有的“天命觀”和“天道觀”同樣也束縛著思想的發展。老子形而上學的“道”的提出,是從對自然史的認識上尋找否決“天命觀”“天道觀”的理論根據,因而具備了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❺ 《道德經》第五章解讀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漢字解讀

「仁」:「元」字在甲骨文中是指天地人三界,指天地人的先後順序,天地之間以人類的出現開始紀元。「仁」字把位於元字下面的人字另列於代表天地的兩橫之前,強化天地人中人的地位的重要性。

「不仁」:至高至上之仁。

「芻」:大寫的「芻」是由兩個分開的山組成,出生的出有兩重山,分別指靈魂與肉體。在有形世界中,沒有無靈魂而獨存的肉體,如果有,那也是行屍走肉罷了,也沒有無肉體而獨存的靈魂,如果有,那也是孤魂游鬼。現代漢字中的「芻」是指山倒了(指死亡),名字還沒寫好,如果下面加心,就表示到死亡的時候名沒有寫好而著急。

「狗」:爬行動物的結束。漢字中,提手旁只用於能夠直立行走的人類,反犬旁用於爬行動物。

「芻狗」:靈魂惜售於肉體,以結束爬行動物為目標。人類出現之後,以結束獸性為目標。犬子一詞足以說明了這點。

橐籥:即風箱。

「虛」:字源解說

虛,金文由(虎頭,借代老虎)+(兩個「匕」,表示虎爪)+(土,表示地域),造字本手唯義:虎豹橫行、了無人煙的地方。篆文誤將金文字形中由「爪」和「土」合成的寫成了「丘」,即「業」字。現代漢字中的「虛」是指天地之間的輪回與業報的關系。「七」是指輪回的期數。

「屈」是指身體的排泄物。

「動」:(動)是指千里之外的力量。

「愈」:通愉。俞,中空木為舟也。引申為運輸工具,為」輸」字的字源。愈:心情像輕舟度過河面那樣,有更加、越發、渡過等意。現代漢字的意思是雖受到傷害而仍然大度,使心生愉悅(大樹被鑿成中空的船,雖然受傷卻給人帶來方便,舍棄了自己,成就了他人),這里指超度(靈魂與肉體---「出」)。

「數窮」:萬物以及人類都是從數字走來,也是從數字中離開。足數而生,增數而長,缺數而殘,亂數而敗,盡數而亡。

第五章整體解讀:

天地最大的仁慈就是以萬物為基礎造化出動物並且在動物之中篩選出能夠直立行走的人類。聖人的最大的努力就是以百姓為基礎,使百姓言行畢粗培有別於動物的獸性,教化其走向文明。天地之間的萬物皆是過客匆匆,天地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風箱,每拉一次,新的物種(或者是指導思想,或者是政權等)便占據主角;每推一次,主角便被替換了。空間永遠在時間的作用下展現萬物凳差。足數而生,增數而長,缺數而殘,亂數而敗,盡數而亡是天地萬物不變的法則。人類晚於天地而生,早於天地滅亡而滅亡。期間還要經歷過多次的毀滅與重生。這些都無法改變,唯一要做好的便是守好當下,做好自己就足夠了。即使是滅亡也是帶著歡愉。

❻ 《老子》的全文解釋

老子《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面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佔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平!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鵝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面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譯文:

北海有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幾千里,振翅飛翔起來,它的翅膀象掛在天空的雲彩?這只鳥,海動時就將遷移而飛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齊譜》這部書,是記載怪異事物的。《齊諧》的記載說:「大鵬遷移到南海去的時候,翅膀在水面上拍擊,激起的水浪達三千里遠,然後趁著上升的巨大旋風飛上九萬里的高空,離開北海用六個月的時間飛判南海才休息。象野馬奔跑似的蒸騰的霧氣,飛盪的塵土,都是生物用氣息互相吹拂的結果。天的深藍色,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因為它太遠而沒有盡頭以致看不清楚呢?大鵬從高空往下看,也不過象人們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再說水聚積得不深,那末它負載大船就會浮力不足。倒一杯水在堂上低窪處,那末只有小草可以作為它的船;放只杯子在裡面就會粘住,這是因為水淺船大的緣故。風聚積得不大,那末它負載巨大的翅膀就會升力不足。所以大鵬飛到九萬里的高空,風就在下面了,然後才能乘風飛翔;背馱著青天,沒有什麼東西阻攔它,然後才能計劃著向南飛。

蟬和學鳩笑話它說:「我一下子起來就飛,碰上樹木就停下來,有時候飛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裡用得著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那樣遠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帶三頓飯,吃完三頓飯就回家,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頭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乾糧;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個月積聚干糧。這兩只飛蟲又懂得什麼呢?

知識少的比不上知識多的,年壽短的比不上年壽長的。根據什麼知道這些是如此的呢?朝生暮死的菌類不知道一個月有開頭一天和最後一天,蟪蛄不知道一年有春季和秋季,這是壽命短的。楚國南部生長一種叫冥靈的樹,把一千年當作一年。古代有一種叫大椿的樹把一萬六千年當作一年。彭祖只活了八百歲,可是現在卻以長壽而特別聞名,一般人談到長壽,就舉彭祖去相比,這不是很可悲嗎!

商湯問他的大夫棘,是這樣說的:「北極地帶的北部有個深而呈黑色的海,就是天的池。有魚生長在那裡,魚身的寬度達到幾千里,它的長度沒有人能知道,它的名字叫做鯤。還有鳥生長在那裡,它的名字叫做鵬。背就象一座泰山,翅膀象掛在天空的雲彩。趁著象羊角般彎曲的巨大旋風飛上九萬里的高空,穿過雲層,背馱著青天,然後計劃著向南飛,將要飛往南

❼ 道德經第一章:滴水藏海,如果你懂,就可以透視全世界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本文第一章,首先提出老子《道德經》的「道」與「名」兩個關鍵名詞,也是連串貫通全書八十一章脈絡的線索。而且也是千古以來,研究老子學術的爭端之所在。

——《老子他說》南懷瑾

要讀懂這第一章,後面那些章節就都好明白了,無非都是為說明第一章而服務的。這章會讓人想到福爾摩斯,此人的破案思維也許接近道家人的標准了。一葉知秋,從一滴水就可以看明白整個海洋。推及到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如果能做到善於從任何一點推導到所有,那就是真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之境界了。道家的人都是超級明白的人,對萬事萬物的規律都摸得透透的,因為他早已深入研究透徹了解了事物的所有規律。比如你做股票,從一個行業的股票起伏就能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看明白了每一個亮神騷動的股票後面的玄機,那麼錢財對你而言就是如取囊中之物了。悟道有多難啊,但是話又說回來,你去看福爾摩斯探案的過程分析,又會發現,其實每一個分解的過程也並非那麼難,甚至都是極其簡單的現象,可是普通人就是發現不了。這又印證了大道至簡的說法。妙就妙在這里,道這東西,你掌握了其中的奧妙,那就是信手拈來的隨心所欲,可是,如果依然在迷糊中,那就是痛苦煩惱如影隨形。

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比喻,如果你能再想想,還能想到無窮的比喻。比如全人類是由每一個個體的人組成的,有句話說,你與你想認識的人中間只隔了幾個人而已。這就是說,一個人其實推導上去可以和世界發生無窮的關聯,追溯上去,每個關聯都是一條道路,你與整個人類都有著無數可能的鏈接,每一個人都是組成全體的一分子,全體也由每一個個體組合而成,這就是滴水藏海,通過對我個模鍵塌體的判斷,可以追溯到全體,全體中每一個個體又都是獨特的,你不能說你就是這個全體,但是你也是全體的一個表相。這是一個近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說法。

對第一個道有很多解說,這里引用《老子他說》中南懷瑾先生對道的解說。他總結傳統古書對道的解說大致有三種。1、道是道路的道。2、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學理或理論上不可變的原則性的道。3、道是形而上的道。但他並沒有明確給出第一句兩個「道」字明確的字面解說。他追求的是把道德經真正弄到理事通達的境界,不執著在一字一句,一家一言,只讓我們記住老子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的觀念,這是高人的說辭。

但我們低人還是執著名相的,先說一個名相,萬一有人真悟道了,從一個名相也可以通達到全體了,盲人摸象,你首先還是要摸呀,連摸都不摸,不是更沒戲唱嗎?

在對諸多相關版本著作研究後,本章的結論是這樣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三個道中,第一個道是指道的本體,第二個道是道的用,第三個道是恆道。怎麼解釋呢?其實道體是體現在用上的,找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這個身體不就是是一架精密的儀器嗎,能將食物轉化成能量,將廢物轉成大小便,這不就是道體之用嗎?就是道的一種功能的體現。所以我們都是日用而不知,時刻生活在道中,但你說得清楚這個道體嗎?你說你的身體哪一部分不是道的體用呢?說鼻子呢,是又不是,說嘴巴呢也是也不是,萬物都是道生的,你怎麼來形容這個道呢?所以不能用一種固定的講法來說清楚「道」。但是道也不是不可說,就看你的修為如何了,你說人道也可以,商道也行,鳥道狗道都是道嗎,就看你自己的修為本事了,你能體悟到這個道是怎樣,智慧到哪個境界,你就可以說出怎樣的道來。但是,道體並不是只能用一種固定的說辭來講解的。由此看來,你眼中的道是道,我眼中的也是,但是真正的恆道,可就是最高明的人運用之妙了,這是道家的思維。

「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其實是對名相的破解,也就是對人自心創造出來的概念和定義的一種破解。比如你的名字可以取得千變萬化,這個名字只是代表你這個個體的一個符號而已,你有一個名字,一個身份證,一個學號,都是代表你的一個名相,但是都不能反映真正的你,這些名相都是非恆的,不是命名你這個人的固定不變的名。萬事萬物都是我們自心定義的名相,不是恆名,不要被名相所欺騙,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概念中,在虛妄不實的名相中終其一生。如果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一件事,我們要學會看破名相旦圓,透過名相看清楚本質。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段話是《老子他說》的版本。但突然發現帛書版的句讀對於「有」和「無」這兩個相對概念與「同出而異名」的解釋更為契合。摘錄如下: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體是玄之又玄的,一動的結果就是同時產生了兩種狀態,老子定義為「有」和」無「,有了」有「,同時也有」無「的狀態,比如畫了一個圓,沒畫之前是混沌一片,包括了無數可能,一旦有了這個圓,就自然有了邊界,圈內你可以定義是有,圈外定義無,也可以圈內定義無,圈外定義有,總之,這兩個概念都是人為定義道的作用的狀態,那麼你們怎麼從這些外用體會道體的妙用呢。那就是要觀察有無兩者的邊界作用,體會到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掌握運用好道的運用法則,那就是陰陽家,謀略家,太極高手,無論何種名相的身份,都是得道高人了。

道家的思維是求真的思維,破除各種名相直指本體的思維做事模式,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修之於身,其德乃真。所以,大家繼續奮斗吧!

❽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詳解

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這是老子寫《道德經》的開宗明義之句,其分量是極重大的。如果這個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沒有弄清楚,那麼以下整本《道德經》都沒有法子好好地讀下去,更不要說如何去正確理解和實行了。然而,這個「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六字中,最關鍵的問題乃是:「常道」二字,到底應該怎樣詮釋、怎樣理解呢? 論者或謂,老子既然說出一個「常道」來,而未加進一步的解釋,正好給後人留有餘地,幫他解釋發揮。縱觀古今,對「常道」的解釋大致分成兩類:一是本著「六經注我」的原則,憑借自己的想像力與思辨力,創造或嫁接出一個「常道」的意義來;二是本著「我注六經」的原則,從《道德經》里去找「相近」的字眼,然後把它們「栽」到「常道」身上去。 如前者的方式,就是認為「常道」即是不可思議的、永恆不變的,那麼它必定是超越於萬有之上,或超越於可道之道的一種「東西」。現存《道德經》註解,《河上公章句》雖歸「六經注我」一類,但以長生成仙為旨趣,其所謂「常道」乃「自然長生之道」,故不入此類之大流。後世解老思想之大流,至少可以上溯到王弼。他的《老子注》被歷代官學各界奉為「通行本」,他對此六句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到唐高誘在註解《淮南子·泛論訓》時,開始直白地說:「常道,言深隱幽冥,不可道也。」推到《關尹子》(偽書):「不可言者,即『道』。」達到了極端。從古至今,不知道有過多少人注釋過《道德經》,恐怕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這么解說的:「可以被人說明的道,就不是那永恆不變的道。」或者是:「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那一成不變的永恆之道。」或許有人用些不同的字眼,但總體意義,都是相差無幾。我們查看過《道德經》的16種英文譯本,這句話都被翻譯為:「The Tao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eternal Tao.」有些譯文變易一些字眼,也於大意無害。可見中外古今,俱是這般解說,就應該是鐵定了的,不容別人置喙!可是仔細推敲起來,這種訓釋的本身,不僅文法上有問題,意義和邏輯上都自相矛盾。 「道可道」中,第一個「道」字是名詞,第二個「道」字是動詞,「可」字是副詞。第一個「道」字是一個總體的名稱,它的內涵應該是整本《道德經》的內容。「可道」,是去界定頭一個「道」字,說它是「可以說明」的,引申來說,就是「可以思議」的。因為「言」為「心聲」,必先有思,後才有言。根據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如:「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35章)「道沖而用之。」(4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41章)「以道佐人主。」(30章)等等。這「道」不僅可以思維,可以議論,可以闡明,而且可以施行,並且很有實用價值。因此,「道,可道(言說和遵循)。」 這句話是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了。反之,古今解老者流,以「道」為不可言,與《道德經》自相矛盾,就大錯而特錯了。 可是,跟著來的「非常道」這一句話就出了問題。這個「非」字一般人都把它當「不是」講,「常道」是一個專有名詞,在五千八百多言的《道德經》中,只出現了這一次。「常道」可以當「平常之道」、「正常之道」講,也可以當「永恆之道」、「不變之道」講。二字《楚簡》本不存,證諸《帛書》本,原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今本以「常道」為「恆道」,蓋為漢人為避文帝劉恆之諱而改。把「常道」解釋成「不變的永恆之道」,乍然觀之,似乎比較接近「合理」,而古今中外一般學者也大都是這么解釋的。把「道可道,非常道。」前後兩句話連接起來,就自然變成:「那可以思議的道,【但,並】不就是那不變的永恆之道。」這樣初讀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不妥,不過,如果我們把這句話反轉來讀,「常道乃不可道之道。」就是「那不變的永恆之道是不可思議的,不可言說的,不可施行的,不可實用的……。」這樣一來,問題可就大了。 我們接著必定要問:第一,這個「常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老子既然提出這個名詞,為什麼不說它是什麼,給它特別下個定義?第二,老子既然只提出而不加說明,大概是因為它是不可以說明的。既然是個不可說明的東西,那麼提它出來做什麼?第三,老子在《道德經》第一句里,就提出一個「常道」的概念,可見是很重要的,甚至於比第一個「道」字還重要些。可它又是一個永遠無法「接觸」到的東西,那麼把它放在第一句話里,除了「否定」了第一個「道」的總體意義上的重要性外,還有什麼作用?第四,老子既要些寫《道德經》來傳「道」,而第一句話,就把「道」否定了,這是何苦來哉?因為除了「永恆之道」以外,就是相對的、暫時的、不穩定的「道」。用整本書來描寫那樣無謂的相對的「道」,又所為何來?第五,在短短有限的五千八百個字里,要說「宇宙論」、「本體論」、「目的論」、「方法論」;還有政治、社會、經濟、軍事,甚至於策略。這么多東西,為何還提出一個毫不相乾的「常道」來?如此等等,還有許多連帶的問題,問不勝問。總之,是老子自己矛盾呢?還是解讀老子的人矛盾? 實在地說,老子一書,「無」之以為用,「有」之以為利,非不可言說者也。老子曰「美言」,曰「言有君」,曰「正言若反」,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皆言也,皆可道可名。而以「常」謂不變不易,實為解老者之偏。 有些人強調「不可道的常道」,是把「常道」放在「道」之上的說法,等於替老子建立了一個「自在天」。佛教不立「自在天」,就是佛教不相信創世主。其他如猶太—基督教,就有一個全智全能、自在、永在、無所不在的創世主「耶和華」,回教稱「阿拉」,儒教中也有自己的「天」、「上帝」。這個創世主是有人格的。把「常道」看成了創世主一類地東西,甚而至於把老子這個「人」變成了個創世主。這個「命題」,牽涉到了由哲學到宗教的演繹,內容十分龐雜,不是本文的重點,只好到此打住。 有些人根據《道德經》說:「復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意思是說:回復到根本(如葉落歸根),就叫做「常」。知道(認識)「常」的,就叫做「明」。他們把這句話說成:回復到根本就是「常道」,認識「常道」的,就是聰明。這似乎太簡易了,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那《道德經》第一句里的「常道」,應該是個很重量級的奧秘字眼,而且註明了是「不可道」的。怎麼在這里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馬馬虎虎地就「說明」了那個「常道」?知道葉落歸根就是「常道」,知道「常道」的就是聰明。這有什麼神秘不可說的地方?這個「常」字分明不是「常道」,應該是「常理」、「常規」或「常識」。不然,那個不可思議的一成不變的永恆之道,不就成了個「紙老虎」了嗎?其次,例如「見小曰明,……是謂襲『常』。」(52章)意思說:見得到微小之處,叫做聰明,……這就是因襲了「常道」。還有,「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章)這些地方,帛書《老子》用的也是「常」字,而不是由「恆」改成「常」字的,分明不能就把它認作第一章里的那個「常道」講,把它們當作同一回事。 如後一類的方式,雖然因王弼的引領而使絕大多數人盲從,但也並不是沒有一兩個獨立思考的古今人士。古今研究《道德經》的學者們,對首章之句,不是沒有另一種的讀法和解釋。他們把這句話做了這樣的解讀:「道,是可說明的;道,不是一成不變、永恆的。」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的解說接近於這種觀點:「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也,訓通訓徑。首一字標宗也。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萬物,是萬物之由徑,可稱為道,故雲可道。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無定方,強為之名,不可遍舉,故或大或逝,或遠或返,是不常於一道也,故雲非常道。」然而2000多年來,持此論者可謂鳳毛麟角。當代著名學者朱謙之先生在此基礎上給予更高度的概括和總結,他說:「老子著五千之文,於此首發其立言之旨趣。蓋『道』者,變化之總名。與時遷移,應物變化,雖有變易,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謂常。自昔解《老》者流,以道為不可言。……不知老聃所謂道,乃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既無永久不變之道,亦無永久不變之名,故以此應物,則『建之以常無、有』(《莊子·天下》),言能常無、常有,不主故常也。不主故常,故曰:『非常』。常有、常無,故曰:『復命曰常』(16章);『知和曰常』(55章)。常,即非常也。」(《朱謙之文集》卷3《老子校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他把老子所說的「道」,定義為「變化之總名」,因為《周易》是周朝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易」就是變化,宇宙萬有都在陰陽的相激相盪、相輔相成中變化無窮。《易經》的大前提是:一切事物都在川流不息地變化,所以稱之為「易」。但變化不是沒有規則的亂變一通,它是有一定的法則的,所以稱之為「易簡」。一切事物都在川流不息的變化中,卻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變化」的本身。變化的本身是不變的,也是不許變的。因為如果「變化」的本身都變了,那就變成沒有變化了。這樣就會破壞了大前提。所以稱之為「不易」。「不易」已經被包藏在「變易」之中,因此不必再作單獨強調。這一點與老子整體思想沒有什麼不通之處。老子說:「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23章)天長地久,四時變化,都是可變可易,安有所謂「常」者哉?這種解法完全破解了 「不可道的永恆不變之常道」。 如果把「常道」仍看作一個專有名詞。應該著重研究的就在這個「非」字上。「非」字可以當作「違背」解,可以當作「錯誤」解,……也可以當作副詞「不是」解。問題是:「非」字能不能當作「無、沒有」解?考諸古籍,《書經·大禹謨》:「後非眾,罔與守邦。」孔穎達疏:「君非眾人無以守國,無人則國亡。」其次,《元史·食貨志》:「民非食貨則無以為生。」近代鄒容《革命軍·革命之原因》:「一兩之稅,非五六兩不能完,務使鬻妻典子而後已。」以上之例,都是把「非」字當作「無、沒有」解。如果「道可道,非(無、沒有)常道。」那麼就徹底否決了常道的存在。排除了因「常道」而帶來的困擾,和朱、林二人殊途而同歸,也徹底解決了矛盾。不過,這里比較更直截了當。 另外,還有一種讀法,就是把「非常」兩個字連用,當作形容詞,去形容最後那個「道」字。也就是把這句話解讀成:「道是可道的,是非常的。」就是說: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談的「道」,既是可思議的,也是特殊的,不是一般普通的道。唐代道士李榮曰:「道者,虛極之理也。……聖人慾坦茲玄路,開以教門,借圓通之名,目虛極之理,以理可名,稱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非常道者,非是人間常俗之道也。」(《道德真經注》)其意為:道即虛極之理,理是可以說的,所以道可道;但這個道不是人間常俗之道。今人已有一些學者認識到這層意義,郭世銘先生《老子就竟說什麼?》一書(華文出版社1999)以注原書思想的內在一致性而超群出眾,他說:「整個句子的意思是『道是可以說清楚的,但不是人們一向所說的那樣』。也就是說在老子之前以及老子同時別人也在講道(事實的確如此),不過老子認為他們講得都不對,現在要重新來講。」這種解釋,即使並非老子要表達的原意,也道出了老子《道德經》蘊含的思想特徵。不難想像,在老子寫書的時代,社會上還存在了一些別的「道」,例如,周朝開國是的先王禮樂之道;鄭子產的治道;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管夷吾之道;至少還有與老子同時,周遊列國的孔子,到處宣講的堯舜之道、《大學》《中庸》之道、宗祧體制下的孝道。……老子以作者的身份,把自己的著作,做了說明,給它一個與眾不同的定位,不是沒有道理的。不然他如何能開道家學派之先河! 老子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人。他的書中有些話,都要叫人轉幾個圈圈,才能理解(辯證邏輯)。他這《道德經》的第一句話,是不是「埋伏」了什麼「機關」在內?因為如果第一句話就解歪了,那麼以下就不知道要歪到哪裡去了。如果解讀的人沒有「真知卓識」,遽而發言,就應了「言者不知」(56章)的話了。按老子的話,本來是:「甚易知,甚易行」 (70章)的,可偏偏就「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0章)因為老子老早就知道:天下人多愛自作聰明,會把最簡最易的事,弄得復雜萬分,就掉到自己的陷阱里,出不來了。他就明說:「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70章)因此,「知我者,希。」(70章)大多數的人把老子第一句話就解歪了。對老子能不能有真知灼見,就在這第一句話上,馬上就現底。莫非「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老子「埋伏」下的「試金石」?這樣說來,老子真偉大啊!真是微妙玄通。

❾ 老子的道德經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五千多個字,但是幾千年來也未必有人真正理解,所謂的解釋也是膚淺的,我給你找一段來,你自己看吧
第一章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引語]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這個概念,作為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它的涵義博大精深,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也可從文學的方面去理解,還可從美學原理去探求,更應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去思維……
哲學家們在解釋「道」這一范疇時並不完全一致,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元素;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同時也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泉源.不過在「道」的解釋中,學者們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即認為它是運動變化的,而非僵化靜止的;而且宇宙萬物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一切運動,都是遵循「道」的規律而發展變化.總之,在這一章里,老子說「道」產生了天地萬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奧妙的,並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領會,這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評析]
在這一章里,老子重點介紹了他的哲學范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早已存在的一個問題,自古及今,它引起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距離老子比較近,而且他是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學者.關於什麼是道,在《解老》中,韓非子這樣說:「道者,萬物之所(以)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這表明,韓非子是從唯物的方面來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記》中,司馬遷把老子與韓非子列入同傳(還附有莊子、申不害),即認為韓、庄、申「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漢代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同樣認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論的.但是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代,情形有了變化.一些學者體會老子哲學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妙義,肯定宇宙的本體只有一個「無」,號稱玄學.隨後佛學傳入中國並漸漸興盛起來,玄與佛合流,因而對「道」的解釋,便倒向唯心論方面.宋明時期的理學家同樣吸取了佛學與玄學思想,對老子的「道」,仍舊作了唯心主義解釋.總之,「道」是唯物還是唯心論,學者們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讀] 「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個哲學概念,首經老子提出.
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老子》一書中頻頻出現,它有時似乎在顯示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巨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或展示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完全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上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道」,對老子來說,僅僅是為了徹底擺脫宗教統治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根據,它比「上帝」更具權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面,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歷史、神話和人世方面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繫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里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歷史原因所在了.

❿ 有沒有學術上的《道德經》註解,名家的,深層次、詳細的解讀。

給你推薦幾個經典註解:1、台灣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2、任繼愈《老子繹讀》回;3、高答亨《老子注譯》。這幾位都是大師級別,學老子者不可不讀。如果是初學者入門,首選南懷瑾《老子他說》。至於你說的市面上那些原文+譯文+小故事之類的老子書,是沿用了成功學的套路,七拼八湊而成,沒有解讀者自己的原創性見解。這種書,可以說,百分百都是垃圾,純粹騙錢的書,讀了完全是浪費時間。讀這種書,還不如直接去讀老子原文。

熱點內容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