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仁和道德

仁和道德

發布時間: 2023-04-07 14:59:29

❶ 仁和是什麼意思

仁和的意思是:仁愛溫和。

「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和」是社會學和美學特別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疇。

仁襪姿和造句

1、而在仁和春天國際花園小區,報名參加活動的業主聶先生獲得了工作人員上門為其免費檢測內牆漆的機會。

2、8月8日起,仁和春天百貨人東店、光華店、棕北店開啟大促銷,多個國際一線大牌低至5折。

3、碧桂園物業管家已在板房門口恭迎媒體巧敏和客戶參觀,禮賓早已備好熱茶,攜伴而來的媒體同仁和業主們都對碧桂園物業告寬絕的細致贊嘆不已。

❷ 儒家思想中仁和禮的關系是什麼

儒家思想中仁和禮的關系是:仁最為重要,是核心思想。「仁」是「禮」的內在精神,不仁則談不上真正有禮。禮是道德規范中重要內容,是仁的有益補充表現形式。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雀耐茄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他認為如果每頃察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仁是一個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疇。《說文》解釋仁字:「仁親也。從人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含義也不斷有所衍變。孔子論仁,則給予了更多的充實和發揮。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種意義上運用仁的畝宏概念,反映了孔子學說的理論上還不夠完整而嚴謹。
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對於孔子仁的思想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其中心點是為仁。還進一步論述仁義禮智四者的關系,第二,在關於仁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學說。孟子以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民(《梁惠王》上),還具體地提出了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具體的仁政措施。

❸ 傳統的儒家道德觀有哪些

道德觀包括仁、義、禮、智、信。行文准則有溫、良、恭、儉、讓。

其中核心是仁和義。《易經.系辭》里說:立天之道陰與陽,立地之道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與義」的精神貫穿了整個儒家學說。

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3)仁和道德擴展閱讀:

儒家是中國古代在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作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和墨家並稱顯學。

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時,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復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系。

「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❹ 仁和孝在中國古代社會道德體系中分別有什麼地位

仁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了孝。

「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孔子不僅提出了仁德的標准,更指出了養成仁德的途徑和方法。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成為具有仁德的人,首先應當承認人之區別於其他的天地萬物的類存在,承認人的人格,在這樣的前提下,每個個體的人才能從而具備人化意識和行為,進而推己及人;

在人己關系中自覺地表現為愛護、同情、幫助等行為,相互友愛和團結。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孔子反復論述過立志於道的重要性,要求他們行己有恥、過勿憚改、周而不比、慎重交友等等。

孔子長期從事教育實踐,他總結出了一整套德育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如「因材施教」、「重視鼓勵」、「循循善誘」等等,而其中最為行之有效的則是受教育者本人「內省」,這也是孔子摸索出的道德教育的重要規律。

所謂「內省」,就是要經常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自我反思,嚴格要求,揚善改過,提高修養。孔子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通過自覺的省察之後,見有賢於己者向他看齊,見不賢者也對照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具備君子人格,真正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4)仁和道德擴展閱讀:

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仁」和「孝」是一對極為重要的概念范疇。「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貫穿於儒學發展的全過程,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儒學就是仁學。在儒家思想中,孝被視為百善之首、眾德之本,人倫之始。

孔子弟子有若嘗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此句揭開了後世仁孝之辯的開端。所謂仁孝之辯,指的是仁、孝的先後、體用、本末等關系問題。《後漢書·延篤傳》載經學家延篤對於仁孝關系的看法:「夫仁人之有孝,猶四體之有心腹,技葉之有本根也。

如必對其優劣,則仁以技葉扶疏為大,孝以心體本根為先,可無訟也。」延篤博通經傳,對仁孝學說有著深刻的見解,他認為孝是仁之根,孝為先,仁為大。漢唐學者大部持相似意見。

宋代學者二程、朱嘉則認為應將有若之言改為「孝弟也者,其為行仁之本與」,方能正確闡述仁孝之間的關系,孝不是仁之本,而是行仁之本。王陽明繼承了程朱的思想,又在其基礎上有所發明。

❺ 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的根本是什麼

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的根本是仁和義,就是仁義道德。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准和道德境界;

其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5)仁和道德擴展閱讀:

義是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為前提,他們把「義」他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標准之一,儒家把義與仁、禮、智、信合在一起,稱為「五常」,其中的「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

中國古代社會准則和道德規范。春秋時的政治家子產最先把禮當作人們行為的規范,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禮,這「禮」既指周禮的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范;

其對「禮」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觀點;把「禮」當作調整統治集團內部關系的手段,當作治國治民的根本。

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到「仁」對其有利,才能去實行「仁」,只有統治者才是「智者」,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可成為「仁人」,而「小人」無智。

❻ 什麼是仁和恕的內涵 仁和恕的含義

1、仁: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系。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褲御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胡襪岩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系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准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好前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2、恕: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在孔子的有關倫理學說中,「忠」與「恕」是並列的。因「恕」而得「忠」,為「忠」以行「恕」。「忠恕」是實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內容。同時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貫之道。

❼ 仁和(集團)中的「仁和」二字來源於哪裡

「仁和」二字都來源儒家思想,「仁」為儒家文化的核心:仁者愛人,喚缺念答以人為本。「和」出自於《論語》和高辯:和為貴。

❽ 你如何理解儒學的仁和之道

1、仁和之棗埋道有助於中華民族和平發展,成為發達的現代文明之國。仁和之道將推動各種文明通過對話不斷接近,用愛心消除紛爭,促進和解。

孔子思想的精華在於發現了人性中仁愛之心,提倡經由忠恕之道將這種愛心去愛親友,愛他人,愛萬物,推動社會走向太平。中國需嫌岩陵要孔子,仁和之道將使中華民族和平崛起,成為發達的現代文明之國。

世界需要孔子,仁和之道將推動各種文明通過對話不斷接近,用愛心的溫暖消除紛爭,實現和解。孔子的仁和之道,來自人性,導向文明,它不壟斷真理,能夠包容多元文化,將來必定大放光彩。

2、儒家思想就有足以貢芹戚獻給人類社會的極為寶貴的倫理資源。儒學經世致用的傳統使其不斷依據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回應時代的拷問,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從而在開放中獲得復興。

以禮教為基石、以五常德(仁義禮智信)和五常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主要內容的儒家道德規范,不僅具有建構社會秩序、約束個人行為的功能,它還有激勵人、感召人、凝聚人、教育人、指導人的多種作用,能夠培養人在社會實踐中學會合理的角色定位,學會正確的待人處世。

(8)仁和道德擴展閱讀:

作為儒家經典的《論語》,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

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❾ 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關於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點是仁。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為。用一個常常受孔子和後來儒家的人蔑視的詞來說,那就是為」利」。在儒家思想中,義與利是直接對立的。孔子本人就說過:」君子賣改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在這里已經有了後來儒家的人所說的」義利之辨」,他們認為義利之辨在道德學說中是極其重要的。
義的觀中賣判念是形式的觀念,仁的觀念就具體多了。人在社會中的義務,其形式的本質就是它們的」應該」,因為這些義務都是他應該做的事。但是這些義務的具體的本質則是」愛人」,就是」仁」。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論話·顏淵》)。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論語》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在這種情況下。」仁」可以配穗譯為perfectvirtue(全德)。

❿ 圍繞孟子來寫仁和這篇文章

孟子「仁」論的兩面性與終極旨歸 摘 要:孟子的「仁論」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用「王道」反對「霸道」,體現出道德至上的觀念;另一方面,「仁政」也具有功利性訴求,即追求一種長期性的、終極性的大利。為理解孟子仁論的這種兩面性,需要把功利分為物質的與精神的兩個方面,孟子宣揚的功利是「仁德」之利的方面,其終極目的在於以道德干政。他的「仁政」說試圖提供一套能夠使執政者統一天下並長治久安的政治方案,希望統治者與被櫻亮殲統治者共同獲利。 關鍵詞:孟子;仁;道德;功利 作者簡介:張燕嬰(1974-),女,回族,河北雄縣人,文學博士,中國國家圖書館《文獻》編輯部副編審,從事先秦文獻與思想史研究。 中圖分類號:B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504(2007)04-0046-05 收稿日期:2007- 05-10 功利的思想來源於人類的需要以及對需要的滿足。而人類的需要,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分析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1](P40-54)。前兩種需要主要體現為物質性的對象,而後三種需要則明顯表現為精神性的對象。相應的,滿足人類各層次需要的功利也應當包含物質性的和精神性的內容。因此本鍵鏈文所使用的「功利」一詞不僅指向物質性的內容(小者如錢財、官爵,大者可以是獲得國家統治權乃至平定天下),同時還包括精神層面的內容,如「仁」學思想帶給人類的滿足感、精神超然於現實環境的束縛而享受的自由等。本文嘗試以「功利」的思想來解讀孟子的「仁」論。 說到孟子,傳統的倫理學著作認為他是超功利的,朱伯_先生在《先秦倫理學概論》中所持的就是這種觀點[2](P69)。還有研究者稱,孟子「講的利概念,不僅僅是個人利益,而且也指不同國家的利益了。孟子批評講利,不僅是抨擊講個人利益,而且也抨擊講以君主為代表的國家利益。孟子認為,作為一個有志賓士天下的君子,就不應該對掌握大權的君主們講利」;又稱:「孟子堅持仁義的原則,而不問是否有利益,從根本上說是正確的」;但同時又說:「其實,孟子也未嘗不知仁義本來是可以帶來利的。仁義當頭則天下愛和,不會出現遺其親、後其君的局面,就是在講仁義所必然帶來的利」,還說:「孟子所說的仁義具有利民的實質」[3](P177,178)。這樣看來,孟子的「仁義」論其實是既不反對個人利益(包括國君的安於其位和百姓的生活幸福),也不抨擊國家利益的。今人認識上的矛盾源自孟子本人「仁」論的兩面性,對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孟子「仁」論的兩面性 孟子是一個以「正人心,息邪說,距_行,放淫辭,以承三聖」(《滕文公下》,本文稱引《孟子》僅注篇名)為自任的人,他對於當時存在和活躍著的異於儒家思想的其他學派的思想,都進行了激烈的抨擊。墨家作為當時學術界除儒家之外的又一「顯學」,自然不能倖免。孟子評墨家為「摩頂放踵脊沖,利天下為之」(《盡心上》),這一方面的確指出了墨家自苦、力行的特點,另一方面則表現了孟子本人對墨家價值觀的否定,他曾經說:「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同上),孟子認為聖君與大盜之間的區別,全在「為善」和「為利」的不同上。與「利」相對的「善」,在孟子那裡就是「仁義」。這種「仁義」與「利」不可兩立的認識在《梁惠王上》篇中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_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_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厭。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來源:求是學刊

熱點內容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