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理實驗方法學
㈠ 葯理學上小鼠的跳台實驗是怎樣的一個實驗麻煩高手給指點一下 謝謝
如下:
小鼠跳台實驗:跳台實驗屬一次性刺激迴避反應實驗。跳台法版的實驗裝置一般為一長方形反權射箱,其長徑被黑色塑料板隔為若干區間,底部鋪以間距為5mm的銅柵,可通適當的電流。每個小的區間有一個高和直徑均為4.5cm的小平台。實驗時,首先將小鼠放在銅柵上,當銅柵通電時,跳在銅柵上的小鼠受到電擊,其正常反應是躲避電擊跳上平台,大多鼠有可能再次或多次跳下平台受到電擊,受到電擊時又會迅速跳回平台。如此訓練5min,並記錄每隻鼠受到電擊的次數(錯誤次數),以此為學習成績。24h後重新測驗,此次測驗時,首先將鼠放在跳台上,記錄第一次跳下的時間(潛伏期)、受電擊的動物數和3min內的錯誤次數,以此反映記憶保持情況。
該方法的優點為:操作簡便易行,一次可同時觀察多隻動物,能較客觀地反映動物經過一次刺激後記憶獲得的情況,尤其適用於葯物篩選實驗。因為不同的葯物引起記憶障礙的機制不同,因而通過觀察益智葯物對這些模型的葯效可分析益智葯物的作用機制。缺點:動物的躲避性反應的個體差異較大。
㈡ 誰有葯理實驗方法學(第四版)電子書下載鏈接
我也正在找呵,哪位共享一下吧。第四版目前好象沒有電子版在網上。
㈢ 葯理學實驗的設計原則是什麼
一、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
葯理學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動物實驗來認識葯物作用的特點和規律,為開發新葯和評價葯物提供科學依據.由於生物學研究普遍存在的個體差異,要取得精確可靠的實驗結論必須進行科學的實驗設計,因此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重復:
「重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良好的重復穩定性(或稱重現性)和足夠的重復數,兩者含意不同又緊密聯系.有了足夠的重復數才會取得較高的重現性,為了得到統計學所要求的重現性,必須選擇相應的適當的重復數.
統計學中的顯著性檢驗規定的P<0.05及P<0.01反映了重現性的高低;「P」表示不能重現的概率.在已達到良好的重現性的條件下,如果P值相同,重復數越多的實驗,其價值越小.它說明實驗誤差波動太大,或是兩葯的均數相差太小.前者提示實驗方法應予改進,後者提示兩葯葯效的差別沒有臨床意義.可見,靠增加實驗例數來提高重現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1 實驗重復數的質量
除了重復數的數量問題外,還應重視重復數的質量問題.要盡量採用精密、准確的實驗方法,以減少實驗誤差.同時應保證每次重復都是在同等情況下進行.即實驗時間、地點、條件,動物品系、批次,葯品廠商、批號,臨床病情的構成比或動物病理模型的輕重分布應當相同.質量不高的重復,不僅浪費人力和物力,有時還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1.2 葯理實驗設計中的例數問題
實驗結論的重現性與可靠性同實驗例數有關,實驗質量越高、誤差越小,所需例數越少,但最少也不能少於「基本例數」.
實驗動物的基本例數
(1)小動物(小鼠、大鼠、魚、蛙):計量資料每組10例,計數資料每組30例.
(2)中動物(兔、豚鼠):計量資料每組6例,計數資料每組20例.
(3)大動物(犬、貓、猴、羊):計量計數資料每組5例,計數資料每組10例.
2、隨機:
「隨機」指每個實驗對象在接受處理(用葯、化驗、分組、抽樣等等)時,都有相等的機會,隨機遇而定.隨機可減輕主觀因素的干擾,減少或避免偏性誤差,是實驗設計中的重要原則之一.
隨機抽樣的方案有以下幾種:
2.1 單純隨機
所有個體(病人或動物)完全按隨機原則(隨機數字表或抽簽)抽樣分配.本法雖然做到絕對隨機,但在例數不多時,往往難以保證各組中性別、年齡、病情輕重等的構成比基本一致,在葯理實驗中較少應用.
2.2 均衡隨機
又稱分層隨機.首先將易於控制且對實驗影響較大的因素作為分層指標,人為地使各組在這些指標上達到均衡一致.再按隨機原則將各個體分配到各組.使各組在性別、年齡、病情輕重等的構成比上基本一致.該法在葯理學實驗中常用,如先將同一批次動物(種屬、年齡相同)按性別分為2大組,雌雄動物總數應當相同(雌雄各半).每大組動物再分別按體重分籠,先從體重輕的籠中逐一抓取動物,按循環分組發分別放入各組的籠中,待該體重動物分配完畢後,從體重次輕的籠中繼續抓取動物分組,…… 直至體重最重的籠中動物分配完畢. 2.3 均衡順序隨機
該法主要用於臨床或動物病理模型的抽樣分組.即對病情、性別、年齡等重要因素進行均衡處理,其他次要因素則僅作記錄,不作分組依據.先根據主要因素畫一個分層表,然後根據病人就診順序依次按均衡的層次交替進行分組.例如准備將病情及性別加以均衡的臨床試驗分組情況見下表(病人總數22人),最後分組結果達到在病情及性別基本均衡.
均衡順序隨機分組表
Balance ordering random grouping
均衡層次 開始組別 按就診順序分層交替分為A,B組 共計Total
Balance degree Group No.1 Grouped alternately as clinical ordering to A and B A B
病重 男(M) A 1A,2B,3A,4B,5A,6B,11A,13B 4 4
Bad 女(F) B 7B,15A,16B,17A,18B 2 3
病輕 男(M) B 8B,9A,10B,19A,20B,22A 3 3
Mild 女(F) A 12A,14B,21A 2 1
3、對照:
「對照」是比較的基礎,沒有對照就沒有比較,沒有鑒別.對照組的類型很多,將在後面加以介紹.對照應符合「齊同可比」的原則,除了要研究的因素(如用葯)外,對照組的其他一切條件應與給葯組完全相同,才具有可比性.
3.1 分組的類型
3.1.1 陰性對照組 即不含研究中處理因素(用葯)的對照,應產生陰性結果.
(1)空白對照:不給任何處理的對照,多用於給葯前後對比,兩組對比時較為少用.
(2)假處理對照:經過除用葯外的其它一切相同處理(麻醉、注射、手術等),所用注射液體在pH、滲透壓、溶媒等均與用葯組相同,可比性好,兩組對比時常用.
(3)安慰劑對照:用於臨床研究,採用外形、氣味相同,但不含主葯(改用乳糖或澱粉)的制劑作對照組葯物,以排除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響.
3.1.2 陽性對照組:採用已肯定療效的葯物作為對照,應產生陽性結果.如果沒有陽性結果出現,說明實驗方法有待改進.
(1)標准品對照:採用標准葯物或典型葯物作為對照,以提供對比標准,便於評定葯物效價.
(2)弱陽性對照:採用療效不夠理想的傳統療法或老葯作為對照,可代替安慰劑使用.
3.1.3 實驗用葯組
(1)不同劑量:可闡明量-效關系,證明療效確由葯物引起;還可避免因劑量選擇不當而錯誤淘汰有價值的新葯.一般採用3~5個劑量組,離體平滑肌實驗組間劑量比為10,整體臟器活動為3.16或2, 整體效應為1.78或1.41.
(2)不同制劑:將提取的各種有效組分、不同提取部分或不同方式提取的產物,同時進行葯效對比,以了解哪種最為有效.
(3)不同組合:用於分析葯物間的相互作用,多採用正交設計法安排組合方式.
3.2 對比的性質
3.2.1 自身對比:又稱同體對比、前後對比,為同一個體用葯前後、或身體左右側用葯的對比.可大幅度較少個體差異,但要注意前後兩次機體狀況是否有自然變異.
3.2.2 配對對比:採用同種、同窩、同性別、同體重的動物,一一配對.可減實驗誤差,提高實驗效率,但要注意不可濫用.
3.2.3 組間對比:葯理實驗中應用最廣的對比.注意非用葯因素要盡可能一致,以減少誤差.
下面幾種對比是對比的特殊情況.
3.2.4 交叉對比:同一個體前後兩次分別接受甲乙兩葯治療.一組動物先用甲葯,後用乙葯,另一組動物先用乙葯,後用甲葯.兩次用葯期間可根據實驗性質休息一定時間,以避免前葯對後葯的影響.動物實驗或臨床研究中均可應用,主要適用於病程較長的疾病或病理模型.
3.2.5 歷史對比:利用個人既往經驗、過去的病歷記錄或歷史文獻資料作為對比.可比性差,除癌症、狂犬病等難治疾病外,最好不用.
3.2.6 雙盲對比:主要用於臨床研究,可減少醫師和病人兩方面的心理因素影響.實驗中病人和觀察病情的醫師都不知道誰是用葯組,誰是對照組.只有主持研究者保留名單,以決定具體治療措施和分析實驗結果.為新葯臨床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二、葯理實驗設計中的劑量問題
1、安全劑量的探索:
首先用小鼠作急性毒性實驗, 求出最大耐受量(或LD1). 然後按等效劑量的直接折演算法計算出實驗中所用動物的最大耐受量;取其1/3-1/5作為較安全的試用量.
2、劑量遞增方案:
對於非致死性毒性反應較明顯的葯物,可先採用較小的劑量(例如LD1的1/50)作預試,以策安全.試用後如未出現葯效,也無任何不良反應,可將葯物劑量遞增.每次增幅由100%遞減至30%左右,直至出現明顯葯效或產生明顯不良反應.具體方案見下表:
劑量遞增表:
The Increasing of dosage
實驗次數(Experiment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劑量倍數(Dosage Times) 1 2 3.3 5 7 9 12 16 21 28 38 50
3、不同種屬動物間的劑量換算:
對於文獻中有在其它種屬動物使用劑量的葯物, 可通過劑量換算過渡到實驗需用動物上來.以往常用的標准動物的等效劑量折算系數法,簡便適用,但不宜用於體重不標準的動物.
不同種屬標准體重動物整體(只)劑量折算倍數K
Times(K)of Dosage Conversion Between Various Standard Weight Animals
動物種屬 小鼠 大鼠 豚鼠 兔 貓 猴 犬 人
Animal sorts mouse rat cavy rabbit cat monkey dog human
小鼠mouse(20g) 1 7.0 12.25 27.8 29.7 64.0 124 388
大鼠rat(200g) 0.14 1 1.74 3.9 4.2 9.2 17.8 56.0
豚鼠cavy(400g) 0.08 0.57 1 2.25 2.4 5.2 9.2 31.5
兔rabbit(1.5kg) 0.04 0.25 0.44 1 1.08 2.4 4.5 14.2
貓cat(2.0kg) 0.03 0.23 0.41 0.92 1 2.2 4.1 13.0
猴monkey(4.0kg) 0.016 0.11 0.19 0.42 0.45 1 1.9 6.1
犬dog(12kg) 0.008 0.06 0.10 0.22 0.23 0.52 1 3.1
人human(70kg) 0.0025 0.018 0.031 0.07 0.078 0.16 0.32 1
整體動物劑量(Dosage of a whole animal): DB = DA×KB/KA
現介紹一種對任何體重動物都適用的「等效劑量直接折演算法」:後面的表列出了不同動物的公斤體重劑量折算的有關系數和標准體重整體劑量折算倍數,供計算時使用.
不同種屬動物單位體重(kg)劑量折算系數
動物種屬 小鼠 大鼠 豚鼠 兔 貓 猴 犬 人
劑量折算系數K 1 0.71 0.62 0.37 0.30 0.32 0.21 0.11
動物體型系數R 0.059 0.09 0.099 0.093 0.082 0.111 0.104 0.1
標准體重(kg) 0.02 0.2 0.4 1.5 2 4 12 70
標准體重動物: DB = DA×KB/KA
非標准體重動物: DB = DA×RB/RA×(WA/WB)1/3
三、葯理實驗設計中的預試問題
在正式實驗前應充分重視預實驗的重要性,它可大大提高實驗的效率,避免盲目性.通過預試應建立並改進實驗方法、選擇最佳實驗對象、條件及指標.通過預試應對於干擾實驗的因素有明確的了解.通過預試應盡可能提高實驗的穩定性和靈敏性.
1、實驗的穩定性及其選擇
實驗穩定性通常可用同一樣本重復實驗結果的變異系數CV表示:CV=SD / X
實驗變異系數小於0.05表示穩定性好, 大於0.2 則表示波動太大, 需改進實驗方法.葯理實驗中可利用CV的測定選擇適當的動物模型.
2、實驗的靈敏性及其選擇
用葯劑量稍有變化,反應強度即出現明顯差異,說明靈敏度較高.靈敏度可用因變系數C.C.表示:C.C.=|(R1-R2)/(log D1-log D2)|
式中R1、R2為反應強度,D1、D2為相應的葯物劑量.
葯理實驗中可利用CV和C.C.的測定選擇最佳的實驗動物、實驗臟器或實驗條件.
3、預試的任務及預試結果的意義
預試中應有計劃地查明與保證正式實驗成功有關的各種重要信息, 如: 動物品種、臟器類型、實驗條件、實驗方法、葯物用量、觀察指標等等.用於預試所得數據是在逐步改進的過程中陸續收集的,時間差異較大,一般不宜將預試結果並入正式實驗結果.
通過預備實驗,可擬出實驗記錄的內容,以保證正式實驗能有條理、按順序進行,不致遺漏重要的觀察項目,便於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實驗記錄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實驗標本的條件:如動物的種類、來源、體重、性別、編號等.
(2)實驗葯物的情況:如葯物的來源、批號、劑型、濃度、劑量及給葯途徑等.
(3)實驗的環境條件:如實驗日期、時間、溫度、濕度等.
(4)實驗進度、步驟及方法的詳細記錄.
(5)觀察指標的變化情況:包括原始記錄和相關描記圖紙或照片.
(6)資料整理、數據統計分析及其結果.
(7)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措施,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每次實驗都必須隨時記錄,每一階段結束時,都要對及時進行分析結果、整理數據,並畫出必要的統計圖表,作出結論,寫出報告.
㈣ 【葯理學實驗】學慣用雞蛋清引起大鼠足跖急性炎症腫脹的實驗方法
1、「為什麼氫化可的松這組自身的腫脹度和腫脹率在增加」:因為氫化可的版松的抗炎作用比較權弱,你用的劑量不夠大。如果用地塞米松10mg/kg劑量,不會這樣。
2、「而對照組的腫脹度和腫脹率反而在減小呢」:因為雞蛋清致炎作用慢,或你用的雞蛋清不新鮮,量不夠大。
㈤ 葯理實驗方法學學到了什麼
學到了腹腔給葯灌胃給葯皮下給葯 葯效的評價指標 極性毒性反應的實驗的設計 新葯綜合系統的設計
㈥ 葯理學實驗有哪些
葯理學實驗有:
1.葯物的基本作用
2.葯物血漿濃度半衰期測定
3.葯物的不同理化性質對葯物作用的影響
4.不同劑量對葯物作用的影響
5.不同給葯途徑對葯物作用的影響
6.葯物的相互作用
7.傳出神經葯物對兔瞳孔的影響
8.去甲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
9.傳出神經葯物對血壓的影響
10.傳出神經葯物對離體腸平滑肌的作用
11.局部麻醉葯對兔角膜的麻醉作用
12.局麻葯的毒性比較
13.葯物抗驚厥作用
14.鎮痛要的鎮痛作用比較
15.尼可剎米對呼吸抑制的解救
18.普萘洛爾對氯仿致室顫作用的影響
19.強心苷對離體娃心的作用
20.枸櫞酸鈉的抗凝血作用
21.呋塞米對家兔的利尿作用
22.鎂鹽急性中毒及其解救
23.縮宮素和麥嬌新鹼對離體子宮的作用
24.糖皮質激素的抗炎作用
25.硫酸鏈黴素的急性中毒及其解救
26.有機磷酸酯類中毒及其解救
葯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葯物與機體(含病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
葯理學pharmacology主要指研究有關使用化學物質治療疾病時引起機體機能變化機制的學問。德國人施米德貝爾(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創的實驗葯理學成為近代葯理學的基礎。葯物同毒物有時也難於嚴密區分,葯理學實際上也以毒物為研究對象,因此把葯理學中特別關於醫葯治療方面的應用作為葯物學(原意為葯餌學),與以毒物為對象的毒物學(toxicology)相區別。
㈦ 0.6%醋酸怎麼配製葯理學實驗
第一章 中葯葯理學實驗須知
中葯葯理學實驗課是中葯葯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理學和葯理學實驗基礎上,在講授中葯葯理的同時,開展中葯葯理的實驗,它的目的和任務一方面是驗證理論、鞏固並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過實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能用現代科學方法從事中葯理論研究和新葯開發的初步工作能力,為今後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初步基礎。
中葯葯理實驗包括進行實驗操作、整理實驗結果和寫出實驗報告等環節,為提高實驗效果,必須做到:
一、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前應作好預習,明確本次實驗的目的、方法、步驟和原理,作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實驗過程中避免出現忙亂和差錯,並在教師指導下,培養獨立操作的能力。
二、作好實驗結果的處理:中葯葯理實驗結果有計量資料(如體溫、尿量)及計數資料(如動物死亡數)。要忠實地准確的對觀察到的數據及時加以記錄,決不可想當然的用主觀想像或書本理論代替實驗觀察到的客觀事實。實驗完畢,應對結果加以整理:註明實驗題目、實驗日期、動物性別、體重、給葯劑量等;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應列表以便比較,使之一目瞭然。
三、寫好實驗報告:寫實驗報告是培養文字表達能力和概括、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訓練方法。每次實驗完畢以後,要求以統一的實驗報告紙寫出實驗報告,交負責教師評閱。在實驗報告中要求列出實驗題目、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有時要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原理或對實驗結果異常的原因略加討論。討論不可離開實驗結果去抄書。實驗指導所列思考題或討論題是為加深對實驗的理解,與實驗結果無關的內容,不必寫入實驗報告。最後把實驗結果加以概括性總結,寫出結論。結論不是單純重復實驗結果,也不應超過驗證的范圍任意外展,擴大結論。實驗報告要求文字簡練,書寫工整,措詞注意科學性和邏輯性。
第二章 中葯葯理實驗基本知識與技術
第一節 常用動物簡介
在中葯葯理實驗中,常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選用不同的動物。常用的實驗動物有蛙、小鼠、大鼠、豚鼠、貓和犬等。在選擇實驗動物時,應注意實驗動物對動物的種屬和系別方面的要求,因為動物的種屬和系別的差異往往會造成對葯物反應性的不同。應使所選的動物能較好地反映試驗葯物的選擇性作用,並符合節約的原則。例如測定LD50及ED50需較多動物,常選用小鼠,因為小鼠種屬清楚,繁殖快,較經濟;又如抗過敏實驗常選用豚鼠,是由於豚鼠對組胺等過敏性介質敏感。
常用實驗動物的特點如下。
1. 蛙和蟾蜍
其心臟在離體情況下能較持久而有節律地搏動,故常用來研究葯物對心臟的作用。其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可用來觀察葯物對周圍神經橫紋肌或神經接頭的作用。
2. 小鼠
小鼠是葯理實驗最常用的一種動物,適用於需要大量動物的實驗,如LD50 和ED50的測定,抗炎免疫葯、抗腫瘤葯、避孕葯、中樞神經系統葯物等的研究和葯物初篩。
3. 大鼠
用途與小鼠相似。因其體形較大,有些在小鼠身上不便進行的實驗可選用大鼠。如葯物的抗炎實驗常選用大鼠的踝關節做炎症模型。可用大鼠進行血壓測定,膽管插管和長期毒性實驗,還可用其離體子宮做子宮收縮葯的檢定。此外,尚可用來復製糖尿病模型,用於糖尿病葯物的研究以及流感病毒傳代及細菌學實驗等。
4. 豚鼠
豚鼠易被抗原性物質所致敏,對組胺特別敏感,常用於平喘葯和抗組胺葯的實驗研究。對結核桿菌比較敏感,故也用於抗結核葯的實驗研究。此外還用於離體心臟、平滑肌實驗。
5. 家兔
家兔較馴服,易飼養。常用於觀察葯物對呼吸、心臟、血管(離體兔耳血管灌流)、腸肌運動的影響,體溫實驗及熱源檢查。用於避孕葯實驗(雌兔)或觀察葯物對皮膚局部作用(刺激性)。
6. 貓
貓對於腦實驗和其他外科手術耐受力強,反射功能強,血壓較穩定。常用於觀察葯物對心血管的影響。可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實驗,如去大腦僵直,姿勢反射實驗;貓也常用於鎮吐葯的實驗。
7. 犬
實驗需用大動物時,常用犬。犬是記錄血壓、呼吸最常用的動物。常用於觀察血流動力學葯物對冠狀動脈血流量和心肌電生理的影響,以及對降壓葯、抗休克葯的研究等。犬還可通過訓練,用於慢性實驗研究,如條件反射、高血壓的實驗治療以及造胃瘺、腸瘺來觀察葯物對胃腸蠕動和分泌的影響的實驗。此外,犬也用於長期毒性實驗。
第二節 實驗動物的捉持、固定和標記方法及分組
一、實驗動物的標記
實驗用較大動物如兔、貓、犬等可用特製的號碼牌固定於耳上。白色家兔和小動物(小鼠、大鼠)可用黃色苦味酸(3%~5%)塗於毛上標記。其編號方法無統一規定,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如給小滑鼠記1~10號,可將小鼠背部分為前肢、腰部、後肢,按左、中、右分為九個區域,從右到左標記1~9號,第10號不標記。
二、常用實驗動物的捉持、固定方法
1、小鼠:用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鼠籠蓋)上面,向後輕拉其尾,左手拇指、食指捏住其頸背部皮膚,將小鼠固定在掌中,使其腹部朝上,然後以無名指和小指夾住鼠尾。
2、大鼠:捉持和固定方法基本同小鼠。將其放於鼠籠蓋上,右手輕拉鼠尾,左手中指和拇指放到大鼠雙前肢腋下,食指放入頸部,使其伸開前肢迅速將其握住。
3、豚鼠:一手拇指和中指從豚鼠背部伸到腋下,另一隻手托住其臀部即可。體重小者可用一隻手捉拿。
4、家兔:一手抓住頸背部皮膚,輕輕將兔提起,另一手托住其臀部,或將其置於固定箱內。
5、貓:捉持方法同家兔,但應注意其利爪和牙齒會損傷人。為保安全多用套網捉拿,用固定袋固定。
6、犬:對馴服犬,可用特製嘴套將犬嘴套住,並將嘴套上的繩帶拉至耳後頸部打結固定。對凶暴的犬,用長柄鉗式捕犬夾鉗住其頸部,再用嘴套將犬嘴套住。如無嘴套,可用繩帶綁嘴,方法是在犬嘴的上下部打結並繞到頸後再打結固定。
急性實驗時,通常將犬麻醉後仰位固定於手術台上。四肢栓上繩帶,拉緊固定在手術台邊緣的鍥子上。取下嘴套或繩帶,將一金屬棒經兩嘴角穿過口腔壓於舌上,並將舌拉出口腔,再用繩帶繞過金屬棒綁嘴並固定於手術台的柱子上。
三、實驗動物的隨機分組法
數理統計學上,根據隨機抽樣的原則,編制了隨機數目表,應用隨機數目代替抽簽法。表中的數字都各自獨立,全部數字無論從橫行、縱列或斜行的順序都是隨機的。因此使用時可任自一個數目開始,可從左而右,亦可從右而左,可從上而下,也可從下而上,按順序取得需要的數目,其結果比抽簽更為理想。
(1)完全隨機法
(2)配偶設計隨機分組法
(3)隨機單位組設計分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