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劉軍寧道德

劉軍寧道德

發布時間: 2023-04-07 20:03:49

Ⅰ 劉軍寧《毋忘我》的讀後感

文:劉軍寧
出處:讀書 1995年第12期

「中國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個人永不被發現這一點上。一個人簡直沒有站在自己立場說話機會,多少感情要求被壓抑,被抹殺。」數年前在《中國文化要義》(259頁)中讀到這句話,至今難忘,它畢競是發自中國「最後一位儒家」的由衷感慨。在中國,忘「我」的道德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最近讀到的一本書再次證明了國人對「我」的畏懼。這本書的作者是十月革命後移居美國的俄國女性。她發現,反「我」倫理學在美國這樣的個人主義大本營也十分盛行。給該書取名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展示了她捅「馬蜂窩」的勇氣。在中國,類似的行為需要更大的勇氣,面對更大的風險。所以,譯者不無道理地把書名改為《新個體主義倫理學》(以下引文均出自本書),這樣不僅躲開了「自私」之類的貴「我」字眼,連對「個人主義」也退而避之。的確,在中國,長期占上風的忘「我」倫理學一直奉勸人們忘掉「我」,因為「我」是自私與偏見的代名詞,甚至是罪與惡的化身。最「高尚」的人是忘「我」的人,御帆最卑鄙的人是唯「我」的人。
按照忘「我」論的信條,人們沒有權利為自己而活著。為他人服務是其存在的唯一正當性,自我犧牲是其最高的道德義務。美德開始於自卑:認識自己的無能、渺小和思維的局限。(31頁)根據這一信條:一個人必須為他人犧牲自己,必須把他人的利益置於自己的利益之上,必須為他人而活著。忘「我」論「把人看成是獻祭的動物,認為人沒有為自己的理由而生存,為他人奉獻是存在的唯一正當性,自我犧牲是最高的道德義務、德性和價值」。(34頁)利他主義的政治表現認為人的生命和工作都屬於國家、社會、群體、幫派、種族、民族。國家為其所謂的「公益」可以任意處置個人。否定「我」的最響亮的理由是「我」有悖於公。關心自利往往被譴責為無視公益,以致「出一言,行一事,托於公則群稱道,鄰於私則眾非難」。忘「我」論以「團體的生命……排除了個體自我。一旦涉及到個體,他的倫理義務就是無私、沉默、無欲,以成為他人需要或要求的奴隸」。(35頁)可見,忘「我」貶低了人的尊嚴。
長期以來,忘「我」論總是這樣諄諄教導人們,最高的美德是奉獻,而不是索取;人的首要關懷是消除他人的困苦。對此,作者告滑在另一本書中評論到:若奉獻先襪拆臘於索取,人們就得奉獻尚未創造之物,可不先為自己創造就無物可獻。若上述關懷成為檢驗美德的最高准繩,則先必須使困苦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樣,行「善」者總是期待著看到他人困苦,以伺機見義勇為。可見,忘「我」論扭曲了「仁愛」。
忘「我」論認為,只要克服了私心,忘掉了「我」,善、仁愛、美德、正義和理性的光芒將普照世界。問題是,一切善舉在本質上都是為「我」的,「我」沒有價值,利他的善行就沒有價值。絕對的利他是沒有的,而相對的利他(利家、利宗族、利國)所「利」的對象都是放大程度不同的「我」而已。善並不在於無私或忘「我」,而在於幫助他人改善生存的況境,增加生存的機會,別人的善行固然有助於自己的生存,但自己的生存卻最終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即對自己利益的照顧,這並不是什麼值得譴責的私心,而是自己對自己的責無旁貸的義務。拉羅什福科(LaRochfoucald)曾深刻地指出:「對人行太多的善比對他們行惡更危險。」過剩的「善」,就像對孩子的過度溺愛一樣具有敗壞一個人對自己生存所應具有的責任能力,反而對其自立造成不利。因為自立是個人的責任。敗壞一個人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以愛他的名義讓他失去自立的能力,進而放棄對自己的責任。
忘「我」的後果是個人在社會整體中無足輕重,屬於個人的空間被剝奪殆盡,甚至連個人的人身自由、前途、尊嚴、婚姻和生命都必須服從「整體」的需要,因而對個人的積極性造成極大壓制。「如果社會是以放棄個體生命為代價的話,這種社會對人類生活毫無價值。」(32頁)若是每個人都為他人活著,那麼這對他人來說是不是一個負擔?若是每個人都忘了「我」,把靈魂栓在他人身上,那麼這個靈魂與肉身分離的世界難道就是人們為之奮斗、犧牲的理想世界?難道靈魂與肉體的分離就是我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標?有人會指責眼下人們的私心過於膨脹,但這或許是由於人們與「我」久別重逢,因而難免過於「親熱」。
忘「我」是一切烏托邦的道德律令。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忘「我」,作為爭奪權力的政治、調節利益沖突的法律、創造財富的經濟活動便都是多餘的。既然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忘「我」,那無權無勢者卻被迫忘了「我」,另一部分人便可以利用他人忘「我」之際,去貴「我」,去爭權、去奪利,結果註定是部分人的無辜犧牲和全面的道德淪喪。有了眾人的忘「我」,才有埃及的法老、中國的帝王、德國的希特勒的不忘「我」。既然做不到讓所有人都忘「我」,那麼,所有的人都有權不忘「我」,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基本權利上應該是平等的。當用公共權力來強制忘「我」時,老百姓只得假裝忘「我」,於是導致人們更加不擇手段地自私。
忘「我」論的荒謬在於,「它對自己所珍視的價值沒有興趣」。(40頁)若是人人視利益如草芥,被轉讓的不就成為多餘的嗎?人人把自己不要的東西送給別人,是善行嗎?若要使這種(轉)讓利(益)的行為變成有價值的善行,就必須承認人人都需要利益,就要承認「我」的存在。而且,看得越重的利益讓渡出去才越有價值。作者指出:忘「我」論者,像「皇帝新衣」童話中的騙子一樣,用「自私」、「卑鄙」之類惡名恐嚇人們,讓他們不敢說出真相,裝作真的看到「我」的不存在。忘「我」論用這種方法來推銷其主張,恰恰「表明了一種智力上的無能」。(145頁)
人們應對以下的幻想抱有充分的戒心:即人生的最高課題就是如何克服或否定人的利己心; 最好的政治是能夠把社會成員從一切罪惡和不幸的根源——私慾和利己心中解放出來,把公民改造成毫無私心地為社會服務的無私奉獻者。最美好的就是只有利他(善)沒有利己(惡)的社會。這種改造狂式幻想的危險在於它動聽的口號把人們誘入烏有之鄉,結果是用實在的惡去追求虛幻的善。忘「我」論註定要從道德烏托邦走向政治烏托邦,因為其道德追求和政治理想不是為凡人設計的,可現實的世界恰恰是由芸芸眾生組成的。
忘「我」是對自己生命價值的作賤,是對他人的嘲弄與對其私生活的無端介入,最終使自己成為權力機器的螺絲釘,使眾人成為權力機器的「加工對象」。無「我」的人是不思考、不感覺、不判斷、只待命的人。忘「我」論的背後是要人放棄生命權、把他人當做工具的政治哲學。面子上的忘「我」必然導致骨子裡的唯「我」;多數人的忘「我」必然導致少數人的唯「我」,所謂「悉天下奉一身」。面子之表與骨子之里的普遍背離帶來普遍虛偽。忘「我」論只給人們留下了忘「我」的「善」與唯「我」的惡兩條死胡同。其間沒有中間地帶。唯「我」固然有害,但忘「我」絕不更善。極端的選擇勢必造成極端的社會,導致公德私德均告喪失。
忘「我」與唯「我」兩個極端的中間道路是存「我」,即托克維爾所說的「開明的自利」,亦稱「合理的利己主義」。與忘「我」論不同,存「我」論認為每個人都只是自己的目的,不是他人目的的手段。他必須為自己而生存,既不為他人犧牲自己,也不要他人為自己犧牲。追求自己那份合理的自利和幸福是個人生活的最高道德目標。只有理性的利己者,一個具有自尊的人,才有愛的能力,因為,只有他才能有能力具備堅定的、不妥協的和不背棄的價值。不珍視自己的人,也不會珍視他人或他事。(31頁)羅素也曾指出:「開明的自私自利當然不是最崇高的動機,但是那些貶斥它的人常常有意無意地換上一些比它壞得多的動機。倡導開明自利的人同借英雄品質與自我犧牲的名目鄙視開明的人比起來,對增加人類幸福多作了貢獻,對增加人類苦難少些作用。」
人之所以要擁有作為人的權利,其正當性正是來自「我」的正當性。「權利」是一種道德原則,用來確定和准許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行動自由。只存在著一種基本權利:人類對自己生命的權利。生命的進程是自我生存和自我創造的行動;生命的權利意味著有權作出自我生存和自我創造的行為——它表示:可以自由地做由理性存在所要求的所有行為,以支持、促進、實現和享受他自己的生命。(87頁)在這種意義上,每個成人都是道德動物,負有改善其生活的使命。「生命的權利意味著他有權通過自己的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存;而不是指望他人為他提供生活必需品。」(93頁)
「我」是人性中唯一穩定的因素,關心自己的福祉則是人性中不變的因素。每個人對自身利益的發現將有助於其他情操的展現(如審慎、遠見、利他),而且總是自願的。理性的社會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作出自我犧牲。對發展個人才乾的願望不是壞事,渴望自立、自主的人才是自由人。美好的社會是人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幸福的社會。存「我」論不僅強調人的尊嚴,而且強調「我自己」,我個人的尊嚴。「人類的生命和自我尊敬要求人們忠誠於自己的價值,忠誠於自己的思維和判斷,忠誠於自己的生命。(157頁)存「我」是生存的必需,是人類本性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為自己的生存創造條件,承擔起生存的責任是人的權利。對一個正常的人來說,這甚至是義務。如果一個人不應成為別人的負擔,就應該勿忘「我」。
存「我」是人類獲得自由的密碼,其含義遠遠超出人的自我關心、自私自利和貪得無厭之心。存「我」意味著人們可以自由選擇他們的利益。宗教活動、科學藝術活動、追求美德、致力於行善好施,這都是一些人的自利所在。在自由社會中,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利益,並在此過程中發現自我。「我」是客觀存在,不是目標,不是工具。誰也不能為另一個人而活著。一個人不能與別人分享其軀體,更不能分享其靈魂。每個人都無「拯救他人靈魂的天職」,也無權充當改造他人靈魂的「工程師」。人之所以成為一個人,就是因為他有那麼一點點不可讓渡、不可改造的東西,這就是「我」,他的人格、靈魂、尊嚴,他的心。李卓吾說過,「私者,人之心。若無我,則無心矣」。同樣,自己的靈魂也由不得別人來改造,自己的「心」也不能交給別人,不能把自己的靈魂拱手讓給任何人。自己才是自己靈魂的永恆守護者。一個存「我」的社會必然優越於一個忘「我」的社會,因為在忘「我」的社會中,少數人的口袋裡裝著多數人的靈魂。
人之不同於動物,在於除肉體的欲求之外,還有信仰,有追求形上神聖價值的渴望與沖動。求聖成賢是私人的事情,修己的事情。私人的「口味」和追求目標不能強加給社會。人活著總是有個目標,一個屬於自己的目標。現代社會的多元性也正是在於它是由眾多的個人目標構成的。現代社會區別於傳統社會的一大特徵在於前者沒有自己的終極目標與理想,把追求理想的權利留給了每一個個人。傳統社會倒往往有一個神聖的、高不可攀的理想與目標,眾人卻不得不為它犧牲自己的目標與追求。自己賦予自己的價值曰「自尊」。自愛、自尊的人才是真君子。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亡失了「己」,自然也難成君子。「求諸己」即自己對自己的利益與行為負責。自己的追求是自己的事情,不能迫使他人忘「我」地追求美德。追求理想是好事,卻必須是自願的,而非強制的。毋忘「我」也包括建立強大的道德自我。只有在存「我」的基礎上才能超越,忘了「我」就無從超越了。
存「我」論並不反對善行。真正的、高尚的利己主義者並不排斥利他。對絕對的利他主義者倒要格外小心。完全放棄自己生存利益的人未必是正常的、合乎常人之性的人,輕視自己生命價值的人很難真正珍視他人的生命。忘我,既敗壞了自己,又敗壞了別人。不打算要自己的命往往也是不打算要他人的命的前奏。最可怕的兇手往往是最真誠的忘「我」者。只有珍視自己生存利益的人才是正常的人,也只有存「我」才有可能為利他提供最堅實的生命基礎。
存「我」論的依據是人們追求幸福的權利。一個人首先對他自己的生存(表現為各個利己方面的利益)負責。自己對自己負責,保護好自己的利益,找到自己的幸福,便是對公益最大的貢獻,當然,前提條件是不得侵害他人的私益。公與私的矛盾不是消滅後者就可以解決的,公不僅壓不倒私,公私也不是二元平等的,而是以私為依託的。公與私之間的問題不是誰滅誰的問題,而是協調、服務的問題。真正的公是為眾「我」之私服務的公。幫助他人是自願的行動,沒人可以阻止。任何承認個人自由的人,都會承認助人的自由。承認他人之「我」的人也有義務承認他人行善的自由。利他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奉勸每個人毋忘「我」。毋忘「我」,不僅是不要忘了對自己利益的關心,更不要忘了對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不要忘了尊重每個人心中的「我」。所以,毋忘「我」不是鼓勵放縱的通行信號,而是喚起人們責任心的道德忠告。
蘇格蘭啟蒙思想認為,自愛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力量。這里的自愛指的是確立「我」在價值上優先的天然願望。自愛對人的行為有兩種正面的影響。首先,它導致勤勞;其次,它導致人們按照社會允許的方式去勤勞。勤勞是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基礎。勤勞帶來了個人私有財富的增加,大量的個人財富的積累帶來公共財富的增加,公共財富的增加有助於促進公益,從而也就實現了政治美德。因此,自愛作為自利的一種形式,與增進公益不僅是相容的,而且是互補的,更重要的是自利是公益和美德的基礎。自利對於利他具有更加根本的地位:自利是天然的、根本的,利他是人為的、派生的。利他之所以可取,是因為自利可取。從根本上來講,人類的存在是依靠人類自我保存的本能來支撐的,是立足於自利基礎之上的存在。若把連存「我」在內的情慾都視為惡的、不道德的,那麼,利他之類的善行也就失去了道德上的正當性基礎。公正的基礎是合理的利己,在這一基礎上,人們才適合於一起生活在和平的、繁榮的、仁愛的、理性的社會中。胡適就注意到:於存「我」觀念之外,另有「存眾」的觀念;不但要保存自己,還要保存家族、社會、國家。後來,遂把存「我」的觀念看作不道德的觀念。其實,存「我」觀念本是生物天然的趨向,本身並無什麼不道德。
市場經濟的正當性在於作為個體的人類生命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重要性。市場秩序使得社會、經濟、政治制度都充分地尊重個體的重要性。市場在這方面也會失敗,但無論如何比其他制度出色得多。市場不要求犧牲任何人的「利益」,並把公益建立在私利的充分實現上。市場經濟下承認「我」與「私」的正當性是約束「私」泛濫與「我」膨脹的最有效、最正當的途徑。正常的社會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作出自我犧牲。普通人把物質利益看得很重是無可非議的。市場經濟的最大動力及其可行性就在於普通人把自己的物質需求擺在其一切活動的中心地位。
忘「我」論是計劃經濟的道德基礎,與市場經濟是不相容的。作者認為它是同類相食者的道德。這種道德隱藏著對人、對理性、對成就、對他人任何形式的成功和幸福的仇視。市場活動的實際後果是改善人的生活,滿足人的需求和慾望,而不是去謙讓、棄「我」、去受苦受難。商業活動與忘「我」的鴻溝是商人不必為他人犧牲,否則他們將破產。忘「我」者們痛恨商人的原因就在於商人們只追求自己的目標,而且常常成功。可見,他們懷著嫉妒,散布仇恨。
在政治領域,傳統政治哲學的典型預設是:理想的政治生活乃至經濟生活(更不用說道德生活)的先決條件是:人必須克服掉心中的私慾,只有這種忘「我」的人才是「理想」的政治人,才是政治生活最合格的參與者。傳統的政治哲學把私利與公益完全對立起來,認定兩者水火不容。歷史上非民主的政權都奉行一種忘「我」的倫理學,其共同特徵是把執政者置於道德法律之上,成為一種全能的、專制的統治。這些政權「都把人作為他人目的的可犧牲工具,認為人的生命屬於社會,及其所追求的事業,而該政權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處置個人。」(87頁)沒有「我」的人當然不必對自己負責,也就註定要成為別人的工具。這些人偶爾像春風一樣溫柔,但更多的是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德、日等極權政權之所以能崛起與肆虐,正是得益於一大批忘「我」的追隨者,他們之所以忘「我」地干著掠殺的勾當,之所以膽大妄為,而且不受自己靈魂的譴責,是因為早就把靈魂奉獻出去了。納粹德國最風行的口號就是:元首,我們屬於您。
存「我」論在人類思想史上很晚才出現的。這一新道德的特徵是,「各竭一己之能力,各得一己之所需,各守一己之權界,各固一己之自由,各本其人類相固之感情。」這一道德哲學的出現為市場經濟、憲政、民主提供堅實的道德基礎,從而使人類文明在整體上跨上了一個大台階。在缺少市場、民主、憲政的地方,這種新道德當然行不通;同樣,在沒有這種新道德的地方,市場、憲政、民主也難以立足。
「我」有兩種。一種是狹隘的「我」,絕對自私的「我」,凌駕於他「我」之上無視人人平等的「我」。這種「我」當道,必然要有許多人失掉「我」,也必然要求他人忘掉「我」。另一種是開明的、坦盪的、平等的「我」。這種「我」尊重他人的「我」,它視實現「我」為自己的責任。它既不使「我」成為別人肩上的重擔,也不要求他人為自己犧牲其「我」。易言之,這種「我」是自治、自律的「我」。現代民主政治正是以後一種「我」為人格基石。民治的前提是公民自治,即每個公民承擔其對自己的責任。若公民無「自」可治,就不會有自治的公民,也就不會有民治的社會。我們怎能指望忘了「我」、丟了「魂」的人來當家作主呢?「我」也是憲政的基礎。憲政的本質在於保障人的權利,限制政府的權力。沒有「我」,憲政也就失去了保障的對象。在市場經濟、憲政民主之下,存「我」的原則從道德領域到社會體制都得到了表現,它限制了國家的權力,使人類免受了集體的蠻橫力量的打擊,又把集體的強權置於個人的權利之下。
原文鏈接:http://www.yue.org/viewthread.php?tid=35346

Ⅱ 法律專業的學生應該讀那些關於法律的名著

中國大學法學專業本科一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1.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閱讀秩序》、《送法下鄉》]
[點介]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你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後面的《送法下鄉》一書可以說是第一本書的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具體運用,更加充實和飽滿,雖然我還是覺得其《本土資源》一書最為重要。
2.俞吾金:《問題域外的問題》

[點介] 作為一本哲學知識和流派介紹的通俗讀本,該書不僅可以把讀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學天地,更重要的是,該書在開辟和拓寬學生的問題域上,特別在怎樣形成自己的問題意識上,有著相當的幫助。如何提問、提什麼樣的問題,這是大學期間一直要注意訓練的能力,它在很多時候比具體的知識要重要得多。
3.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江村經濟》]
[點介] 今天我們離費先生寫作此書的年代已經相去六七十年,但費先生於書中所做的對中國現狀的分析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是那樣的切中肯綮;費先生所具有的問題意識和文章風骨,我們今天仍然還差之甚遠。每一個法律人都應該反思:法學的知識貢獻在哪裡?
4.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

[點介] 透視中國社會實際運行的游戲規則。為什麼在我們的正式制度外,還會有一套更為適用的潛在的規則?作者從歷史中的故事投射到當今的現實。我們可以從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條件上什麼?法律的道德善惡與實際的利害格局存在什麼樣的關系?我們是在自我欺騙的冰山上生存,還是在苦澀的反省中奮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
[點介]這是一本清醒的書、理性的書、幽默的書和智慧的書。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精神;什麼是真正的人文關懷。作為法律人,也許此書給予我們的最大啟迪是:缺乏對「沉默大多數」的關懷、缺乏某種「精神家園」的法律,是沒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記住:王小波的小說,特別是《黃金時代》,讀起來更加讓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話全集》

[點介] 我們缺乏的正是一個安徒生筆下的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是一個有著幸福與苦難、歡笑與淚水的世界。學習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喪失一顆童心。對於那些沒有讀過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訴你們:走進這個世界吧,現在還來得及,它會使你們獲得更健全一些。
7.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點介] 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當然,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8.馮向:《木腿正義》

[點介] 我相信此書對於專事法律的同仁來說,應該是一個極好的啟迪案本。作者憑借自身的文學學科的優勢,游仞於法律和社會之間。對法律個案層層剝離,既立意深遠,又視界寬廣,不失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9.梁治平:《法辯》[《新波斯人信札》、《書齋與社會之間》]

[點介] 這裡面主要匯集了梁先生於1980年代中後期在《讀書》雜志上發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釋法律,用法律解釋文化」的個案實踐和言說。辯異、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貫一氣。對年輕學生來說,讀此書還可以學到如何讀書、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的一些「潛移默化」的方法。《新》一書亦是早期和另外幾個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書齋》一書是作者的文化隨筆,寫得輕松隨意,也更見功力。
10.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點介] 作者對歷史的厚積薄發和駕輕就熟,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諳熟洞然與透闢分析,都顯示出其「史實」與「史識」的完美結合。文筆老辣,一氣呵成。其對政治與道德關系的揭示、規則與生活狀態的運作的闡說,對於我們了解傳統和法律都有著極大的啟迪。此書不可不讀。
11.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社會科學方法論》]

[點介] 作者對學術、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間關系的看法,實在可以廓清我們的許多認識。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缺少虔誠和信念的時代,這影響著我們對自身的了解,我們竟不知道從事的職業除了謀生以外還有什麼意義。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答案。
12.應星:《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

[點介] 用「講故事」的方法寫的社會學著作。直面「移民」中國家和人民的權力運作,從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戲,又不乏對平民的生存狀況的關注。無論從研究方法、研究問題的開辟和創新上,本書對沾沾自喜的法學中人來說,都是一記棒喝和警醒。
13.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

[點介] 對於每一個從事社會科學的學習者(在此包括法學)來說,對社會科學本身的性質及走向得有一個比較自覺的(雖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書在這方面是極具挑戰力的。它研究社會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形態的建構;對社會科學的分工的質疑;從事社會科學的學術立場何在等問題。本書短短七萬言,薄薄小冊子,但卻比那些動輒數十萬、百萬言的著作要有價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

[點介] 學法之人,當對法律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有基本的了解。本書提供了這樣一個了解的途徑。不寧唯是,當我們對自己身處的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社會的反差進行理性的反思和檢討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對這個法律教育生態圈的運行有一個冷靜的認識。此書的一個特點就是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視角。
15.梅因:《古代法》[薩維尼:《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
[點介] 歷史法學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處不僅在於經由自己的研究勾畫出法律發展的脈絡,提出了法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的振聾發聵的命題。更在於,他在學術研究上的獨立和懷疑的精神,對「自然平等」的流行話語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說,我們最需要的也許是對新舊材料的不斷審查,而不是盲信。後一本書亦是歷史法學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圖:《游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

[點介] 本書是蘇格拉底審判與處刑的三篇著名對話。展示了蘇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對待神、知識、倫理、法律、死亡等的態度如何。讀者從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餘,還會進一步思考蘇格垃底到底是怎樣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問題。在對話和詰問中教給你智慧,這是本書的另一重要收益。
中國大學法學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說選》
[點介] 卡夫卡思想的深度和語言的穿透力相信會讓每一個讀者發涼。對於偉大的作家來說,任何形容的言辭都是多餘的。卡夫卡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正在失去那些人的寶貴的東西,失去以後,我們又將面對何種的生活。卡夫卡的一些有關法律的經典著述,是開啟我們認識法律和現代、法律和人性的重要之門。
18.劉星:《法律是什麼》[《中國法學初步》、《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
[點介] 該書主要是對二十世紀英美法律理論的批判性的解讀,和一般的國人寫的介紹性的讀物不同。該書對其認為是重要的理論進行的深入細致的剖析。用語平實、例證簡潔。在此基礎上,作者意在抒發自己對法律的視角:我們對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們的姿態決定的。
19.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
[點介] 這本書對法學自身的一些范疇的分析是謹嚴的,是中國法學規范化的和體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許多概念和「權利-義務」模式對當下的法理學教材有很深的影響。就「學術」的標准看,本書雖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種建構的色彩,但從整體來看,仍是中國法學類的一本可供批判的優秀著作。
20.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
[點介] 一本「保守主義」自由觀的中國化的「激進」之作。作者的立場自不待言,其用語的鮮明甚至「鼓動」,難免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其學術的味道。自由主義實際上在中國還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對於不了解自由主義的廣大學生來說,「自由」的各種思潮實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書提供的是一種積極的進路,我們還應該有一種更全面和冷靜的思考。
21.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
[點介] 他是一位優秀的法官,也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學者。他的想法干凈利落,簡煉精當。他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判案的,法官不僅是「發現法律」,還應該是「創造法律」。他把創新和限制融貫一爐。他的熱情和理智凸現出法律職業在他們這些人身上的崇高。卡多佐作為學者和法官的睿智與節制,使他贏得了應有的尊重。
22.王銘銘、王斯福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點介] 本書聚集了一些法學和社會學的學者的研究。學者們對中國鄉土社會的判斷與描述,以及對其中的秩序狀況的把握與解釋,為以後的研究留下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就法學來講,本書的研究取向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遺憾的是如今再沒見後續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學術氣勢。這是一本好書,也是我們藉此反思中國的學術傳統如何營造的一本書。
23.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點介] 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的、實證的等。探詢法律的性質和精神,視野寬廣,氣度優雅。也是啟蒙時期的代表著作,闡述了自然權利觀和三權分立等思想。雖然作者的「分類和框架」與他提倡的社會考察的方法有某種裂痕,但這恰好是優秀著作的標志——確立了一個「範式」,供後繼者超越。
24.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點介] 本書與前一本書氣質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作者對美國社會的分析和對民主的洞見,充分展現了他橫溢的才華。作者對自由的理解,值得我們進行長久的反思。關於美國法律職業和法律信仰的論述,對於我們今天的法律建設,仍是寶貴的思想財富。
25.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
[點介] 中國法律史研究中具有「範式」意義的著作。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更重要的是方法運用上的自覺。它是事實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辯異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對多種史料的採用,而是對這些史料的解釋。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決的問題,而是他提出問題的方式本身。
26.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點介] 和前一本書一樣,也是法史研究上的經典。本書作者的功力深厚,語言平實。從社會學的視角切入。當然,社會學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種,本書可能還屬於「規范社會學」的進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視中國的社會,這一學術取向本身就讓人尊敬。
27.哈特:《法律的概念》
[點介] 分析法學的代表著作。作者對語言與法律的關系有特殊的敏悟,提出和討論了一系列當代法學的重要概念,對二十世紀乃至今後的西方法學有深遠的影響。本書的翻譯稍微有些問題,但整體上還是可讀的。作為一個主要研究哈特的人,我建議大家都多關注本書和哈特的其他著作。
28.奧斯丁:《法理學的范圍》[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
[點介] 是分析法學的經典文獻。受實證主義的影響,奧斯丁恪守「應然法」與「實然法」的分離,試圖把法律當成一種真正的科學。提出了主權、命令、制裁的法律模式。我們應該重新理解分析法學。在今天,分析法學的初衷(法律的獨立)似乎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扭曲(法律的意識形態化)。後書亦是分析法學代表作,但氣質上與哈特的和奧斯丁的已是大不相同。記住:分析法學者內部的差異也許比分析法學和其他學派的差異還大。所以,讀一本書時,重要的是看其問題,而不是「標簽」。
29.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法律帝國》、《自由的法》]
[點介] 作者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本書系統闡述的作者的權利觀。是當今研究權利問題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書中對規則、原則和政策等的分析對我們深化對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啟示。我們怎樣關懷和尊重人的權利?這始終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30.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
[點介] 在比較法里,這是本簡潔而有特色的著作。作者更關心的是決定不同法律制度的內在的思想、觀念等層面。易言之,本書是從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法律和傳統。從論述方式上,本書也不同於其他的比較法著作,而是按涉及的問題,綜合論述各個法系。
31.江山:《中國法理念》
[點介] 作者在中國法學界是獨樹一幟的。他很幸運,沒有受什麼現代西方產業化學術體制的「污染」,因此,他對中國法的現實和理想的解讀必然是浸淫著真正的中國式思考的。也因如此,他的法律觀是我們這些著眼於「現代世界「的法律人所不具備的。這是一本難得的稱得上有「思想色彩」的中國人寫的書。
32.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點介] 在中國影響頗大的綜合法學著作。書的前半部分簡要介紹了西方法思想的歷史,後半部分論說了作者認為重要的一些法理學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自然法為立場的綜合法學觀。該書的價值之一也許是它對中國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法理學的影響。從學術史和語言翻譯史的角度,對本書倒也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研究。
中國大學法學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33.凱利:《西方法律思想簡史》

[點介] 法律思想史的另一種寫法。以「問題史」代替「英雄譜」,注重探索思想的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加之作者的文學功力和看問題的敏銳,使得本書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比較「原味」的法律思想的餐飲。從的翻譯上看,在翻譯界「偽劣產品」漫天的今天,本書是難得的優秀和雜實的本子。
34.雷蒙·阿隆:《社會學主要思潮》

[點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探索了社會學的七位大家孟德斯鳩、孔德、馬克思、托克維爾、塗爾干、帕累托和韋伯的思想。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富於魅力的社會思想家,他不僅要努力把握這些社會學家的基本思想,也不忘記這些社會思想與哲學觀念及政治思想的內在關聯。
35.羅素:《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

[點介] 哲學史方面的著作是太多了,但這本是經受時間的洗禮的。羅素先生在書中顯現出一種從容幽雅的氣質,並時時不忘對某個哲學家調侃上幾句。我想,這樣的氣度是「沉重有餘,深度不足」的國人所欠缺的。本書寫法和體繫上是屬於正統的,也是非常實在的。
36.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點介] 作者本來還有一本更全面的《中國哲學史》。這本最初是寫給外國人看的。但從另外一個層面看,本書讀起來更為精當。這可當作一本入門的書,但同時又可以常讀常新。作者在書中提出的關於人生境界的看法,對我們也是大有啟示的。
37.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

[點介] 作者的治學進路和思考進路都深深體現了某種宏大和理性的情懷。書中對當代西方法理學說和域外(特別是日本)法治經驗的紹介,都無不透露出作者自身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問題關切。該書論證謹言,學術色彩濃。
38.梁啟超:《梁啟超法學文集》

[點介] 作為法學家的梁啟超對中國法學的開創性貢獻理應為青年學生所了解和認識。梁啟超涉獵廣泛,思想敏捷,對中國的社會現實和實踐有深切的體驗。其行文恣肆汪洋,論辯雄渾有力。至於其理論和實踐中實際存在的裂痕,諸位在讀該書時須具有同情的理解,從而正確認識:一個人的貢獻之大小,一定要與所處的時代結合考察。
39.博西格諾等:《法律之門》

[點介] 這本書的塊頭是大了一點。不過,作為一本教科書式的著作,本書涉及了當代法律的幾乎所有的重要領域。富於啟發而又不乏生動;重在訓練思維而又無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說,此書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入法律殿堂。有趣且有分量,這是我對該書的總的評價。和國內大量充斥的「垃圾教材」相比,優劣自判,不必多言。
40.劉小楓:《沉重的肉身》[《拯救與逍遙》、《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
[點介] 對現代性倫理的一種新的解讀。弘揚個體主義的倫理敘事觀。順著劉小楓的指引,我們會進入一個有些神秘、有些飄渺、但又無比真實的世界。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們的道德是一個什麼樣的現狀?我們的怎樣去把握生命?我們又如何看待藝術與人生?讀完此書,在慨嘆之餘,你一定會有沉甸甸的收獲。
41.塗爾干:《社會分工論》[《自殺論》、《社會學方法的准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點介] 作者乃與馬克思、韋伯齊名的社會學思想大家。本書是作者確立自己思想理路的開山之作。書中提出了「社會團結」、「集體意識」、「社會分化與整和」等重要概念,對「機械團結」、「有機團結」、「壓制性制裁」、「恢復性制裁」等二元劃分及歷史規律進行了探討。
42.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

[點介] 本書志在闡明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使得詮釋學從認識論和本體論轉向了方法論。該書認為:理解和解釋依賴與主體的前見所構成的視域和當下視域的融合。該書在思想上具有的穿透力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學習法律的人來說,能夠為「解釋學」作出的貢獻當在「應用」方面,而這恰是當今我們在研究法律解釋和法律方法問題時要注意的。
43.賀衛方:《司法的理念與制度》[《具體法治》、《法邊餘墨》]
[點介] 該書體現了作者進入司法研究以來的重要思考。作者的風格獨特,思想敏銳,並善於把西方的制度和理論和中國司法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作者在收入幾篇重要的長篇論文之外,還收入了許多短小機智、曾經有廣泛影響的篇什。作為知識分子和制度改革者的積極推動者的雙重角色,作者的行動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可供分析的樣本。後兩本書同樣敏銳和有趣,特別是後一本書,充滿濃郁的人文修養,在我看來也許更值得一讀。
44.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

[點介] 是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中最具備學術意識的一本書。作者持什麼樣的文化立場在我看來倒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如何以自己的學術實踐做到自我的總結、批判和反省。如果我們的學術都能建立在這樣的一步步的積累和批判的基礎之上,我相信這才是中國學術的真正希望。本書是一本「編」的書,和時下流行的許多「編著」兩廂對照,讀者會有很多感嘆和判斷。
45.克爾凱郭爾:《恐懼與戰栗》

[點介] 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我被作者「孤獨的」氣質和宗教的體驗所吸引。也許我們會遺忘一切,但不能遺忘自己作為人本身的存在。作者被認為是存在主義的先驅,他對生命的無奈和痛苦的洞察,讓我們重新理解生命的幸與不幸。
46.羅爾斯:《正義論》

[點介] 本書被譽為是二戰後「倫理學、政治哲學領域中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本書涉及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諸領域,對正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無知之幕」和「原初狀態」的理論預設為前提,提出了「作為公平的正義理論,並論述了正義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則和機會公平與差別原則。也是自由主義的重要著作。

Ⅲ 為什麼僭主政治不能持久

文劉軍寧孔子:每次讀到您的「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總覺得您是在暗喻某種政權或政體的命運。跟您一樣,我也極其厭惡苛政、暴政。可是,天氣與政體之間除了在文學上的比喻意義之外,真的有什麼內在的相關性嗎?老子:我的確是在說某類政體或政權的命運。但是,我這里用的不是比喻,不是拿天氣來喻說政治。在我看來,天氣與政治都是我們生活在其間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天氣與政治都同樣受天道的支配,沒有例外。撥弄天氣背後的天道,也是左右政治背後的天道。越暴虐的天氣和政權越不能持久。天氣上不能持續的,在政治中也不能持續。不要忘記它們背後有冥冥中的天道。孔子:我注意到,不同的暴政短命的原因是不同的,但是結局卻是相同的。我們的同代人,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同樣發現暴政是短命的。真是智者所見啊!老子:亞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學》中所說的暴政,在他們希臘那裡叫僭主政治(tyranny),後來也被稱為專制政體。亞里士多德稱暴君、專制者為僭主(tyrant)。他的這個說法很有啟發意義。為什麼暴政短命?因為是行暴政者的權力是僭越來的,是盜搶的,是用暴力手段獲得並獨占的。政權是天下的公器,僭主政治既是對天道的慎亮液僭越,也是對公器的僭越。天道對這樣的僭越是不會一直坐視的,故要叫暴政短命。暴政的短命也正證明了天道的存在。孔子:說到僭主政治,我想到與暴政相關的詞語還有專政、獨裁。請問暴政有什麼公認的定義或標准嗎?老子:我很認可美國聯邦黨人麥迪遜對暴政的定義:「一切權力——立法權、行政權及司法權——聚集於同一樣的人的手中,無論是一個人、少數人或多數人,也無論是世襲的、自封的或是選舉的,都可以稱之為暴政。」暴政靠的是專橫的暴力來統治,未經百姓同意就強行統治他們,而且把一切權力都集中在統治者手裡。因此,這種統治權的正當性是經不起質疑的,就像盜搶來的東西經不起追問一樣。僭越者盜搶來的統治權,不論貼上什麼政體標簽,在本質上都是自封的,都是據公為私。因此,僭越者應對質疑其統治權正當性的最簡單辦法,就是絕不讓追問。不讓追問,不等於民眾私下在心裡不追問。一旦民眾發現了政權來源的秘密,並形成共識,暴政就岌岌可危、命在旦夕了。孔子:您說得對,暴政在根本上沒有正當性,沒有正當性的統治是不可能長命的。您提到麥迪遜,我想起林肯的一段話,給我很深印象:你可以愚弄所有的人一時,你也可以愚弄一些寬物人一世,但你絕不可能永遠愚弄所有的人。老子:是的,種瓜得瓜,種禍得禍。天道是公正的。暴政是種禍的統治,因此必然要以得禍收場。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哪有暴政不短命?在中土,自秦以降,每個封建王朝都很短命。稍長的王朝也中間都有間斷,甚至另起爐灶。而且哪個暴政的創立者不透支其子孫後代的生命與幸福?越暴虐,透支的越多。歷數末代皇帝,沒有幾個能得善終。在世界范圍內看,當代中的案例壽命更短。即使中國歷史上的一些王朝相對長命,是因為臣民當時沒有其他政體可參照,沒有看到不同的政體選項。如果春秋戰國時,在政體的形態上多姿多樣,暴政循環的歷史周期律大概就不會呈現了。孔子:暴君行暴政,是因為無知,還是心壞?若是暴君知道如何行善政,就真的會去行善政嗎?老子:暴政是一種本質上倒錯的政治秩序。它有著永遠不可克服的內在缺陷。專制者不是不知道專制不好,而是更在意放棄專制對專制者的不利。暴政就好像是一條賊船,上了船就很難下來。暴君就算知道如何行善,也未必會照做。行暴政者總是覺得是被統治者在跟他們過不去。其實,這些行暴政者本身就直接威脅這個國家的安全。暴政的敵人不是天生的,而是暴政製造的。易言之,行暴政者製造了自己的敵人。暴政不斷製造敵人,同時也給統治者造成日益嚴重的不安全感,只好用更嚴厲的手段來維持政權。然而,在暴政下,權力的膨脹不受限制。像氣球一樣,膨脹得越快,爆炸得也就越快。孔子:我有一個想法,不知當說不當說。鼓勵暴君施恩惠如何?您覺得如果行仁政惠百姓,暴政能避免短命嗎?能否通過滿足臣民物質的需要,以換取他們的效忠,甚至愛戴?老子:如果能夠始終行仁政惠百姓,那就不是暴政了。如果給百姓施點小惠以維持統治,那叫收買,這並沒有改變暴政的性質,因而也不會改變鍵拿暴政的命運。再說,任何用來收買百姓的恩惠都是取之於民的,本來就不屬於統治者。否則豈不是拿對方的東西饋贈對方? 孔子:收買總比不收買好吧?老子:收買看上去當然要比不收買好,起碼緩和一部分老百姓眼前的痛苦。但是,收買有兩大問題:一是,不論什麼樣的收買,不能改變專制暴政的本質;二是,由於有緩和矛盾之效,收買常常也延長了暴政的壽命。孔子:如果幹好事也不能改變政權的性質,那麼如何衡量判斷一個政權是不暴政呢? 老子:暴政之惡並不僅在於其錯事、壞事乾的多。再好的政體下,執政者也會干錯事和壞事,有時還是很大的錯事和壞事。暴政之惡是根本上的惡:它不承認天道,不相信天道,進而背離天道,甚至妄稱天道。它完全不具有天道之德,因而是不道德的。對任何事物而言,其德性是以符合天道的程度來衡量的。道德乃天道之德,德的內容本來是空洞的,只有用道充實它才有意義。暴政之惡在於它僭越了天道,試圖取天道而代之,把本來屬於天道、屬於民眾的主權盜搶到自己手裡,並用暴力維護。暴政短命的根本原因是天道不容。世上的事物都按照天道的規矩走。天道不是人來實施的,而是自動執行的。天道既然連暴風驟雨都不能容忍,怎能讓暴政永存?脾氣特暴的人,生命不會太長;施行暴政的王朝也別想永保江山。行暴政者總是抱僥幸之心,不相信冥冥中的天道會不容暴政。無論是個人、家庭、組織、社會、國家以至於萬物,都必須尊道貴德,否則,必將被天道所懲罰。孔子:您這樣說,我就完全明白了。暴政短命,其根本原因是天道不容。回想起來當年有人說我,「孔子西行不到秦」。不是我膽小,秦國是虎狼之國,行虎狼之政,我去干什麼?我的態度一向很明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好在您和我都身處天堂,再也沒有暴政之憂了。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統治者們,少發政令才合乎天道自然。暴風刮不了一早晨,驟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其然?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更何況專制暴政呢?遵道的是得道之人,守德的是有德之人。你從道,道會接納你, 你守德,德亦歡迎你;你若失道缺德,道德亦拋棄懲罰你。若恣意妄為不信天道,民眾就不信任你。

Ⅳ 二十一世紀中國最大的危機不是經濟的危機,而是道德和信仰的危機是誰說的

劉軍寧:中華文明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從大米中認識了石蠟,從火腿中認識了敵敵畏;從咸鴨蛋、辣椒醬里認識了甦丹紅,從火鍋里認識了福爾馬林,從銀耳、蜜棗里認識了硫磺,從木耳里認識了硫磺酸。今天,三鹿又讓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學作用。

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了,中國人喝牛奶結石了。日本人一天一大岩杯牛奶,振興了一個民族,中國人一天一杯牛奶,早熟了一個民族。

上面是近來許多人都讀到過的民間段子。

段子里提到的事例表明,中國在今天面臨的根本危機是道德危機。這個危機不是表現為信仰與道德的真空,而是表現為信仰與道德變成精神廢墟。具體地說,中國在今後以至於更長的一段時間內,最大的最根本的危機是與信仰與道德有關的精神危機。縱然是嚴刑峻法也已經無法改變這樣一個最直觀的事實︰中國蔽粗是世界上最大的真貪官、假商品、假文憑、假發票、真(假)防偽商標等的最大生產國。每次官民沖突、每個建築物的垮塌、每個環境災難背後無不暴露出巨大的道德虧空。由於種種原因,從數千年乃至數十年以來整個社會的道德赤字與壞賬還在加速積累。中國發生的沒有道德底線的事情,目不暇接,更多的、正在發生滾並御的甚至不為人們所知。

最近各種災難與事端的密集爆發,說明中國已經到了道德虧空的密集還賬期。許多中國人的道德底線已盪然無存。信仰的缺失與道德的赤字正在轉化成一樁樁人為的災難。整個社會開始為多年累計的信仰危機和道德淪喪承受沉重的代價,而這僅僅是個開始。信仰危機還在探底過程中。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人的道德狀況還會進一步惡化。在現在的中國,沒有信仰、不講道德的人如魚得水,有信仰講道德的人寸步難行。中華文明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因為中國人到了最缺失信仰與道德的時候!

從現在到未來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將繼續生活在道德與信仰的廢墟中。說是廢墟,而不是真空,是因為廢墟中尚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生活在廢墟中的許多個體還是有信仰有道德的,只是由權力主導的道德與信仰系統因坍塌而在整體上變成一個廢墟,整個社會也因此陷入一種信仰崩潰和道德失范的溷亂狀態。目前的信仰與道德危機是數千年的舊正統與六十年的新正統作為價值系統的坍塌所引發的精神危機。盡管這兩種價值系統在現實中常常互相支撐,但是絲毫也未能扭轉各自主體已經瓦解與坍塌的現狀。分別歷時數千年與六十年的精神主體結構為什麽會瓦解與坍塌?我以為,這是因為這兩種價值都不能提供信仰與道德規范的終極源泉。本質上,它們都是國家機器用來鞏固政權維持統治的宣教手段。它們不是民間自發認可的,而是通過國家機器強加的價值系統。任何不是自由選擇的信仰都是偽信仰。

Ⅳ 《投資哲學保守主義的智慧之燈》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差姿投資哲學》(劉軍寧)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51OLjvQ9TDXGxvt44CxWoA

提取碼:SXBW

書名:投資哲學

作者:劉軍寧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8-1

頁數:236

內容簡介:

貨幣日漸失序的今天,金錢的購買力愈來愈低,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面對混沌的經濟局勢,人人都說要懂得投資理財,但是投資方法千萬種,究竟如何形成自己的投資哲學?什麼樣的投資智慧才是投資者真正需要的?

沒有正確的投資哲學,就不能有成功的基慶敬投資

投資哲學是關於投資的最高智慧。投資哲學是指導投資決策的一般方法,通常由一組基本信念和指導原則組成。投資哲學既是抽象的,也是實用的,它提供指導人們投資的基本原則。嚴肅的投資者都需要投資哲學,因為投資哲學對投資的成功很重要。投資哲學搏慎是防止投資者在投資中迷路的指北針,是幫助投資者避開障礙與陷阱的智慧之燈,是通向投資成功與自我實現的精神地圖。沒有正確的投資哲學,就不能有成功的投資。無視它,就要付出代價。

投資哲學是每一位投資者的必修課

《投資哲學:保守主義的智慧之燈》是中國本土首部關於投資哲學的著作,論述了投資背後的哲學理念,投資的道德基礎。作者從保守主義出發闡述了他對價值的看法,對人性的看法,對市場的看法,對風險的看法,對投資自身的看法等等。越追求卓越的投資者越需要卓越的投資哲學,這比投資者的專業技能更重要。

作者簡介:

劉軍寧,1961年生,安徽人,北京大學博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搜狐財經特約撰稿人,著有《保守主義》。

Ⅵ 劉軍寧的保守主義(conservatism)與當代中國

劉軍寧認為 ,自由不是一個源於西方的概念 ,保守主義就是「保守自由傳統」的主義 ,只有保守自由與自由傳統的主義,才稱得上是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是人類關於社會政治生活的最高智慧 ,只有保守自由與自由的傳統,才稱得上是保守主義 。中國傳統里是有自由因素的,但儒家不足以也沒有能力壟斷中國的自由傳統。
保守主義的基本信條和原則 :超越性的道德秩序、社會連續性的原則、傳統的原則、審慎的原則、多樣性的原則、不完善的原則、人性不變的原則、有限政府的原則、自由優先於平等的原則、財產權的原則、多樣性與獨特性的原則等。
在中國做一個保守主義者有兩條是關鍵的:一條是創發自由,一條是保守自由 。
保守主義對人類的能力,尤其是對統治者與政府的能力保持極高的戒心。
保守主義認為,規則必須反映人類漫長的積累,必須有利於自由的擴展。
保守不僅僅是一個態度上的保守,保守主義是有特定含義的一套觀念系統與政治哲學。
除了保守自由、發展自由,保守主義認為,人類獲得自由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人類不可能靠否定傳統來換得自由。保守主義強調對傳統的重新挖掘與闡釋,它保守的是傳統思想中與自由相關的部分。
保守主義相信有一個外在的超驗秩序,這個秩序不是人發明的。
保守主義堅持社會連續性的原則。他們相信秩序、正義和自由是漫長而痛苦的社會經驗的產物,是多少世紀以來不斷嘗試、反思和實踐的產物。人類社會是靈魂的共同體,因此,任何社會變革都不能像修理機器那樣試圖對社會作任意的拼裝,而是要尊重歷史經驗,尊重人的尊嚴與價值。像打碎機器一樣打碎社會的變革在保守主義者看來不僅不是救世的「妙方」,而更是奪命的「靈丹」。
保守主義與中國的現實有著直接的相關性。中國的變革在根本上是思想觀念與價值信仰的變革,這就需要中國明確一個思想根基。
保守主義將成為中國走向自由與繁榮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成熟的保守主義的存在是健全社會的一個重要思想標志。在中國做一個保守主義者有兩條是關鍵的:一條是創發自由,一條是保守自由。真正的保守主義不僅是保守自由的力量,而且是創發自由的力量;不僅致力於維護自由的傳統,而且致力於發掘自由的傳統。這也是保守主義對於當今中國的使命所在。

Ⅶ 《投資哲學保守主義的智慧之燈》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6yFwGznLXM6tUC48_hhiCQ

提取碼:v29e

《投資哲學》(劉軍寧)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書名:投資哲學

作者:劉軍寧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5

內容簡介:

貨幣日漸失序的今天,金錢的購買力愈來愈低;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面對混沌的經濟局勢,山指讓人人都說要懂得投資理財,但是投資方法千萬種。究竟如何形成自己的投資哲學?什麼樣的投資智慧才是投資者真正需要的?

投資哲學是每一位投資者的必修課。《投資哲學》是中國本土首部關於投資哲學的著作,論述了投資背後的哲學理念,投資的道德基礎。作者從保守主義出發闡述了他對價值的看法,對人性的看法,對市場的看法,對風險的看法,對投資自身的看法等等。越追求卓越的投資者越需要卓越的投資哲學,這比投資者的專業技能更重要。

沒有正確的投資哲學,就不能有成功的投資。投資哲學是關於投資的最高智慧!投資哲學是指導投資決策的一般方法,通常由一組基本信念和指導原則組成。投資哲學既是抽象的,也是實用的,它提供指導人們投資的基本原則。嚴肅的投資者都需要投資哲學,因為投資哲學對投資的成功很重要。投資哲學是防止投資逗棗者在投資中迷路的指北針,是幫助投資者避開障礙與陷阱的智慧之燈,是通向投資成功與自我實現的精神地圖。沒有正確的投資哲學,就不能有成功的投資。無視它,就要付出代價!

作者簡介:

劉軍寧,1961年生,安徽人,北京大學博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搜狐財經特約撰稿人,著有《保逗局守主義》。

熱點內容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
法院門前石獅子 發布:2024-11-18 18:37:23 瀏覽:974
彬縣司法局 發布:2024-11-18 17:52:58 瀏覽:432
法院與原告 發布:2024-11-18 16:56:13 瀏覽:43
導游9道德 發布:2024-11-18 16:33:36 瀏覽:173
律師專業前沿 發布:2024-11-18 16:23:36 瀏覽:78
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實現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8 16:22:58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