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會計與道德

會計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30 15:29:25

A. 會計的職業道德的含義和內容中關於如何做

會計職業道德,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回整會計職業關系的各種經答濟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集團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它貫穿於會計工作的所有領域和整個過程,體現了社會要求與個性發展的統一,著眼於人際關系的調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與亞為評價標准,並以社會評價(榮譽)和個人評價(良心)為主要制約手段,則一種通過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非強制性規范。所以題目中的C選項,說職業道德具有強制性是錯誤的。

B. 會計職業道德概念和主要內容

在IFM國際財務管理師的抄教材中,對我國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做了如下概況: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准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

財會人員的職責在於利用專門的技術和方法記錄和統計單位的資金運動,向相關者提供財務信息。首先就要求財會人員做到誠信、客觀、公正,但是如何做到就需要通過掌握會計准則、堅持准則,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技能來實現。

財會人員從業過程中,勢必經受各方利益的考驗,這需要高度的廉潔自律,同時需要放低身價,積極參與管理,為單位運作強化服務。

還有一點要放到最後說,就是愛崗敬業,我們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要先做到愛崗敬業,這是責任和理想,發揚釘子精神,捍衛服務單位的利益。

C. 分析說明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在實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會計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須」。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對和錯,通常同,對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應對其後果進行禁止性追究,並視情節輕重予以不同的懲處。會計職業道德要求的是「應該」,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善與惡,是一個價值的判斷。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的基礎,而會計法律制度則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3)會計與道德擴展閱讀: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根據會計職業的特點提出的,要求會計人員在會計活動中應普遍遵循的職業道德要求,它貫穿於整個會計規范體系之中。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如下特點: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會計職業界提出的,與會計職業活動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會計職業特徵;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約束作用,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道德的力量來維護;既有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要求,也有對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D. 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1、會計職業理想,會計人員的擇業目標,或維持生計,或發展個性,或承擔社會義務,或兼而有之。它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靈魂。

2、會計工作態度。會計工作的職業特徵要求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活動時,既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又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這是會計人員履行職責義務的基礎。

3、會計職業責任,即會計人員擔任某項職務或從事某項工作後就應承擔(或被賦予)的相應義務。職責與職權相互關聯。會計職責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主要標准。

4、會計職業技能,包括完成會計工作所必要的知識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與經驗。它是會計人員圓滿完成會計工作的技術條件。

5、會計工作紀律。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誠實、廉潔)與超然性既是維護和貫徹會計職業道德的保證,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一種標准。

6、會計工作作風。它是會計人員在長期工作實踐中形成的習慣力量,是職業道德在會計工作中連續貫徹的體現。在工作中嚴謹仔細,一絲不苟,勤儉理財,嚴格按會計規范辦事,自覺抵制非首先因素的侵襲等等,均是良好的會計工作作風。

(4)會計與道德擴展閱讀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范疇,現代會計職業首先的形成與發展,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

1、以會計職業責任和義務為核心,重在社會對個人的「防範」,理論對慾望的「束縛」的他律階段。

2、以會計職業良心為核心,會計工作職責轉變為會計人員內心首先感與首先行為准則的自律;

3、職業良心在職業目標的統帥下融為一體,職業道德的他律性與自律性高度統一,外在導向的價值目標定會計職業首先守則,加強會計職業首先教育,能主會計人員增進會計職業修養三位一體,是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首先風尚和改善會計職業,並卓有效地保證其他會計規范順利貫徹實施的重要條件。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特徵:

1、內容的一致性

在我國會計工作已成為社會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人員的個人利益、職業利益和社會利益是一致的。會計人員的職業活動不是為了個人利益,他們受國家或集體的委託從事會計工作,

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和人民群眾的需要,故個人利益能在社會和人民需要中實現。因此,會計工作的目的與會計道德對會計人員的行為要求是一致的。

2、法律的制約性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有著諸多職能上的區別。前者要求會計人員「應該怎麼做」,是一種道德意識的內心的信念。而後者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怎樣做」,是一種對禁止性後果的確認,是一種外在的強制力量。

3、穩定的連續性

會計道德在內容上與會計工作時間是緊密結合的。在長期的會計工作中,會形成一種比較成熟的職業品質,並且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這些道德的性質和方向保持不變。如任何社會的會計人員都希望自己正直廉潔,而這一點很少成為其他職業者的標准。

會計人員這種行為方向的穩定性決定了會計道德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表現為世代的會計傳統、會計習慣和會計風格,正是這種穩定連續性使會計實現由低級向高級、有不完善向完善方面的發展和演進。

4、廣泛的滲透性

從縱向來看,會計道德隨著會計行為貫穿人類社會的始終,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發展階段。從橫向來看,會計道德滲透到同一歷史時期的各個國家和地區,滲透到各個工商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團體以及每一個獨立核算單位,對這些單位的會計工作產生重大影響。

5、經濟的實踐性

與其他道德相比,會計道德與社會經濟實踐活動總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有經濟活動的地方,就存在會計道德。會計道德起源於總結與經濟實踐,又作用於、運用於會計實踐。會計道德對於經濟實踐來說,是保證社會再生產過程有效運行的最有價值、最「經濟」的工具。

E.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與區別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
1.作用上相互補充、協調。
2.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
3.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後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可以說,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4.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人工作業務角度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作出規范,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頒布規定。它充分體現了統治階級的願望和意志,通過國家機器強制執行,具有很強的他律性。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是從品行角度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作出規范。依據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之間,以及他們與其它社會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
(二)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
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求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
(三)實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度的,其實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規定。會計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須」,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對和錯。
會計職業道德出自於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踐,日程月累,約定俗成。其要求的是「應該」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善和惡,是一個價值判斷。
(四)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會計職業道德缺乏對裁定執行的保障。參考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F. 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理解和思考

1、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正確認識會計職業,樹立職業榮譽感;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安心工作,任勞任怨;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忠於職守,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保密守信,不為利益所誘惑;職業謹慎,信譽至上。

3、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一生正氣。廉潔就是不貪污錢財,不收手賄賂,保持清白。自律是指按照移動的標准,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過程。自律的核心是用道德觀念自覺抵制自己的不良慾望。對於整天與錢財打交道的會計人員來說,經常會受到財、權的誘惑,如果職業道德觀念不強、自律意志薄弱,很容易成為權、財的奴隸,走向犯罪的深淵。

4、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如實反映,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5、堅持准則。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當以准則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發生道德沖突時,應堅持准則,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

6、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具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願望;具有勤學苦練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刻苦鑽研,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7、參與管理。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參與管理,使管理活動更有針對性和真實性。

8、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G. 簡述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和區別。

1、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

(1)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

規范會計行為不可能完全依賴會計法律制度的強制功能而排斥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會計行為不可能都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不需要或不宜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的行為,可通過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來實現,同樣,那些基本的會計行為必須運用會計法律制度強制規范。

(2)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

(3)兩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後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因此,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4)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2、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具有很強的他律性;會計職業道德是非強制執行的,具有很強的自律性。

(2)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

(3)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頒布和修改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條例;而會計職業道德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的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

(4)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不僅僅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而且是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而會計職業道德上既有國家法律的要求,更需要會計人員的自覺遵守。

(7)會計與道德擴展閱讀

會計職業道德有以下三個功能:

(1)指導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指導著社會公眾和會計人員自願地選擇有利於消除各種矛盾、調整相互關系的會計道德行為,避免相互之間矛盾的產生擴大,緩和與解決已產生的矛盾,改善會計領域內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會計人員協調一致,保質保量、及時地完成會計工作。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使人們依據會計職業道德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行為等進行善惡評價,標明褒貶態度。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能讓會計人員養成強烈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對不當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於調整會計職業行為,改善行業作風。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造成社會輿論、形成會計道德風尚、樹立會計職業道德榜樣等方式深刻影響、教化人們尤其是會計人員的會計道德觀念和會計道德行為,培養會計道德習慣和鍛煉會計道德品質,促使會計人員人格升華以及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相對於其他會計法律制度而言,會計法具有以下特點:

(1)會計法只能由具有國家立法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其他機關無權制定或修改。

(2)會計法所規定的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帶有根本性的事項。

(3)會計法制定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地方性會計法規、會計規范性文件的依據。

因此,我國《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工作,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的基本依據,也是各級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會計管理和監督的基本依據。

H. 會計誠信與會計道德存在什麼關系

會計誠信

會計道德
存在什麼關系呢?
會計道德包括會計誠信,說遵守了會計道德,必定是做到了會計誠信。反之,則不一定!

I. 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內容

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內容: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指忠於職守的事業精神,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
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否愛崗敬業是判斷每個從業者是否有職業道德的首要標志。
愛崗是敬業的基石,敬業是愛崗的升華。
如果不愛崗,就談不上敬業。如果只有一腔熱情,沒有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忠於職守的實際行動,敬業也就成為一句空話。
二、誠實守信
誠實是指言行思想一致,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諾,講信用,重信用,信守諾言,保守秘密。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精髓。
誠實與守信具有內在的因果聯系,一般來說,誠實即為守信,守信就是誠實。有誠無信,道德品質得不到推廣和延伸;有信無誠,信就失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託。誠實必須守信。
三、廉潔自律
廉潔就是不貪污錢財,不收受賄賂,保持清白。自律是指自律主體按照一定的標准,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過程。
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
四、客觀公正
客觀是指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去反映,不摻雜個人的主觀意願,也不為他人意見所左右。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沒有偏失。客觀公正是會計職業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標。
客觀是公正的基礎,公正是客觀的反映。要達到公正,僅僅做到客觀是不夠的。公正不僅僅單指誠實、真實、可靠,還包括在真實、可靠中作出公正選擇。
這種選擇不僅是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在主觀上作出公平合理的選擇。
五、堅持准則
堅持准則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
這里所說的「准則」,不僅指會計准則,而且包括會計法律、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與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制度。
會計人員在發生道德沖突時,應堅持准則,以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
六、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是指會計人員通過學習和實踐等途徑,持續提高會計職業技能,以達到和維持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的活動。
作為一名會計工作者必須不斷地提高其職業技能,這既是會計人員的義務,也是在職業活動中做到客觀公正、堅持准則的基礎,是參與管理的前提。
會計職業技能包括會計理論水平、會計實務操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自動更新知識能力、提供會計信息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職業經驗等。
七、參與管理
參與管理是指間接參加管理活動,為管理者當參謀,為管理活動服務。
對會計工作來講,參與管理就是要求會計人員積極主動地向單位領導反映本單位的財務、經營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地參與市場調研和預測,參與決策方案的制訂和選擇,參與決策的執行、檢查和監督,為領導者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活動,當好助手和參謀。
八、強化服務
強化服務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
會計人員待人處世的態度直接關繫到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和工作的成效。
強化服務的結果,就是奉獻社會。任何職業的利益、職業勞動者個人的利益都必須服從社會的利益、國家的利益。
如果說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出發點,那麼,強化服務、奉獻社會就是職業道德的歸宿點。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頻道平安12 發布:2025-04-28 20:42:29 瀏覽:709
玄武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4-28 20:36:18 瀏覽:308
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制度 發布:2025-04-28 20:31:12 瀏覽:936
唐小五律師 發布:2025-04-28 20:31:00 瀏覽:237
周的刑法 發布:2025-04-28 20:06:38 瀏覽:637
佛法治療自閉症 發布:2025-04-28 19:58:01 瀏覽:667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南康 發布:2025-04-28 19:41:01 瀏覽:173
重慶法院交通事故 發布:2025-04-28 19:36:58 瀏覽:833
司法產品質量 發布:2025-04-28 19:29:43 瀏覽:573
向法院向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8 19:29:41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