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頌

道德經頌

發布時間: 2020-12-30 16:56:22

『壹』 先秦歷史散文中最高文學成就的是

顯者左丘明也來,著左傳厥國語源,四方盡知,莫有望其項背者!

昔左丘明將傳《春秋》,乃先採列國之史,國別為語,旋獵其英華,作《春秋傳》。而先採集之語,草稿具存,時人共傳習之,號日《國語》,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辭多枝葉,不若內傳之簡直俊健,甚者駁雜不類,如出他手。蓋由當時列國之史,材有厚薄,學有淺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為此重復之書。何也?

——《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經籍十」引

最後樓下說我胡扯的那位同志請您先搞清楚散文的定義好嗎?
文學體裁之一,散文這個名稱,隨著文學的發展,它的含義和范圍也在不斷的演變。我國古代把與韻文、駢體文相對的散體文章稱為「散文」,即除詩、詞、曲、賦之外,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非文學作品,都一概稱之為「散文」。現代的散文指除詩歌、戲劇、小說以外的文學作品,包括雜文、小品文、隨筆、游記、傳記、見聞錄、回憶錄、報告文學等。近年來,由於傳記、報告文學、雜文等已發展為獨具特色的文體,所以人們又趨於把散文的范圍縮小。

古體散文和近體是不同的,注意這個問題,散文並不僅指抒情性的。

『貳』 "無為"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無為就是大為道為德為道德之為的意思。

『叄』 求老子的一句名言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作有一部《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之作。裡面有很多回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答,大概說幾個: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真正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能說出來的「道」,就不是真的「道」了。

二,「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家的學問是以玄學為主,奧妙無窮,深不可測。

三,「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是一句經典,是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觀的體現,人生難料,世事難測,禍福相依相存。

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不重視仁義,就會讓萬物自然生滅;聖人不施行仁義,就會讓百姓自生自滅。

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明智,戰勝別人的是有力量的人,戰勝自己的人,才是最強的。

《道德經》里的每一句,其實都是至理名言,都有很深很復雜的道理,篇幅有限,只能先分享這幾條了。

『肆』 澹泊明志是什麼意思

澹泊明志意思: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

拼音:dàn bó míng zhì

引證解釋:而澹專泊明志,未嘗屬不處處流露。——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三

譯文:然而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未嘗不是處處流露。

造句:小明的老師是個澹泊明志的人。

詞性:名詞

(4)道德經頌擴展閱讀:

澹泊明志的近義詞:

1、爭權奪利

拼音:zhēng quán ó lì

意思:爭奪權柄和利益。

出處:近代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他們就只曉得爭權奪利,草菅人命。」

例句:資產階級內部鉤心斗角,爭權奪利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2、明爭暗鬥

拼音:míng zhēng àn dòu

意思:明裡暗裡都在進行爭斗。

出處:近代馮玉祥《我的生活》:「於是兩方明爭暗鬥;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例句:明明是一家人,可總是明爭暗鬥。

『伍』 古今中外名人講禮貌的故事

1、程門立雪

宋代有個叫楊時的人,是理學家程頤的學生,他40多歲時到洛陽去拜見程頤,當他與另一位同學來到程頤家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程門立雪"的故事

2、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豫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豫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3、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

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4、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5、謙遜的貝羅尼

19世紀的法國著名畫家貝羅尼,有一次在日內瓦湖畫畫時,旁邊來 了3名英國遊客,看來他的畫指手畫腳地批評起來,貝羅尼聽後一一改了過來,改完後還向她們說了聲「謝謝」。

『陸』 古語四頌 什麼意思

古語四頌」是蓮池大師據老子道德經整理的《大音希聲》、《大器晚成》、《大內 智如愚》、《大巧若拙》四首;容 蓮池大師 《古語四頌》則是:
大音希聲——不音之音,名曰至音。沉沉寂寂,吼動乾坤。無叩而鳴,古人所箴。學道之士,默以養真。
大器晚成——不器之器,名曰上器。積厚養深,一出名世。欲速不達,古人所刺。學道之士,靜以俟勢。
大智如愚——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靈輝內熾。用察為明,古人所忌。學道之士,晦以混世。
大巧若拙一大巧之巧,名曰極巧。一事無能,萬法俱了。露才揚已,古人所少。學道之土,朴以自保。

『柒』 請教老子道德經第七章反應了什麼哲學本質和規律

翻譯:天和地之所以長久,是因為它們並沒有讓自己長久的意識,沒有認為自身版能長久或不能權長久的想法,所以它們反而能夠長生;同理聖人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一直在尋求道或者已經得道,換就話說就是忘掉了世間功名利祿,故被稱為聖人!
辯證法的本質和規律:想追求一種夢想或境界,又左顧右盼,權衡社會屬性中的利益與名譽,把自己的所謂的短視的利益看的特別重,這種「先其身」的做法,最終會達到「而身後」的效果,永遠也不能實現自己的追求!
(其實道德經早就講了:「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說出來的話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為語言是人類發明的,所以本身就是有限的,用語言來反映世間的一些本質和規律也就是有限的,所以關鍵還要看悟性。)

『捌』 屈原的《菊頌》及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翻譯

1、屈原《橘頌》

釋義:

你天地孕育的橘樹喲,生來就適應這方水土。

稟受了再不遷徙的使命,便永遠生在南楚。

你紮根深固難以遷移,立志是多麼地專一。

葉兒碧綠花兒素潔,意態又何其繽紛可喜。

層層樹葉間雖長有刺,果實卻結得如此圓美。

青的黃的錯雜相映,色彩喲簡直燦若霞輝。

你外色精純內瓤潔白,正如堪託大任的君子。

氣韻芬芳儀度瀟灑,顯示著何其脫俗的美質。

贊嘆你南國的橘樹喲,幼年立志就與眾迥異。

你獨立於世不肯遷移,這志節豈不令人欣喜。

你紮根深固難以移徙,開闊的胸懷無所欲求。

你疏遠濁世超然自立,橫聳而出決不俯從俗流。

你堅守著清心謹慎自重,何曾有什麼罪愆過失。

你那無私的品行喲,恰可與天地相比相合。

我願在眾卉俱謝的歲寒,與你長作堅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從不放縱,堅挺的枝幹紋理清純。

即使你現在年歲還輕,卻已可做我欽敬的師長。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將永遠是我立身的榜樣。

2、《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

釋義: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玖』 孔子對中華民族的貢獻

孔夫子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可歸納四個方面:
第一是確立了中華民族的道統和法統,如果沒有這個道統和法統,那麼我們的民族思想就沒有根,就沒有魂。這個根和魂用《中庸》里的兩句話來說就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夫子的政治理念,是源於堯舜文武這些古聖先賢的。大家知道堯舜距我們現在已有四千多年了,正是因為孔夫子在總結六經時,從《尚書》的堯典、舜典開始,把歷史先聖先賢優秀的文化政治理念加以積淀、加以總結、加以確立,才使我們的民族文化上述到堯舜時代。當然在堯舜之前還有黃帝、神農氏、伏羲氏這些遠古帝王,雖然在黃老學說里,在遠古神話中可以捕捉到這些先祖的影子,但都沒有文字可考了。所以,孔子所確立的中華民族的道統和法統是非常重要的,它讓我們自覺於其他的民族,區別於其他的文化,使中華民族有一種自我認同感,有一種向心力,有一種凝聚力,這種凝聚力,這種向心力,如果沒有孔夫子,誰也做不到。
第二是對三代文獻的整理。大家都知道「四書五經」,五經即《詩》、《書》、《禮》、《易》、《春秋》,以前還有一部《樂經》,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後已經失傳了。以《詩經》為例,它是孔夫子對周朝初年到春秋中期這么五百年詩歌的整理匯集,它包括了黃河流域周、魯、魏、鄭、衛、齊等很多國家的詩歌,並通過風、雅、頌的形式,把民歌和廟堂的樂章編輯在起來。如果沒有孔夫子的編訂,那麼我們現在要想看到上古時期周朝的詩歌是做夢也辦不到的。正是有孔夫子的整理,又授予他的弟子,《詩經》才一代代傳承下來。還有大家感興趣的《易經》。《易經》傳說是伏羲造八卦,又由周文王演為八八六十四卦。但如果沒有孔夫子做《十翼》,傳文加以闡釋,那後人誰也讀不懂《易經》,都不明白那相互纏繞的六道橫線到底是在說什麼。孔夫子傳易,是對先秦精要哲學思辯的一個總結。學術界公認的中華民族理性化思辯思想的骨幹,不外乎兩個,一個是《易經》、一個是 《道德經》。當然若這兩部經典融為一體,一言以蔽之,就是陰陽五行。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尚書》,因為只有通過《尚書》,我們才能了解從堯舜到夏禹,以及夏商周時期一些聖王的教化。四千多年以前的堯舜時代到底是一個什麼模樣?我們從地下的出土文物中能看出什麼?那些出土的瓶瓶罐罐又能說明多少問題?我們通過《尚書》的「堯典」、「舜典」可以看到當時的政治理念,可以看到當時的文化狀態,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的政治疆域乃至地理疆域,也可從中看到透露出來的當時的科學信息。

『拾』 今有網文說東莞觀音山對聯觀音山上觀山水2019年中秋節期間獎金七萬征下聯是真的嗎怎樣聯系投稿

2019年中秋節,東莞觀音山景區懸賞7萬元求下聯是真的。

1、活動詳情

在2015年的首屆東莞觀音山書畫論壇上,廣東省文聯原專職副主席、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楹聯學會會長、觀音山書畫院院長鄒繼海先生在會上即興提出一則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

歷經幾年,獎金從一開始的5000元提升到20000元,依然沒有徵集到合適的下聯。2019年中秋節,東莞觀音山景區懸賞7萬元求下聯。

為彌補遺憾,誓尋最佳下聯,經過征聯組委會慎重考慮,決定重磅推出,懸賞70萬元,徵集「觀音山上觀山水」的下聯,繼續以重金尋最佳下聯。

2、參與方式:

編輯郵件:「觀音山上觀山水」的下聯+姓名+聯系地址+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發送到徵稿活動的唯一官方郵箱[email protected](因投稿量很大,以此郵箱為主,請勿重復投稿)或者[email protected]即可參與。


(10)道德經頌擴展閱讀

投稿對聯要求:

1、投稿作品應是本人原創作品,不得抄襲、剽竊,否則取消獲獎資格。

2、投稿作品必須符合《聯律通則》,平仄以「平水韻」為准。

3、對仗工整,具有韻味且詞性相同。

4、要注意到出句的規則,重字及專有名詞的運用,出句的兩種解讀意思。

5、下聯中須融入東莞觀音山景點且具有詩意。

6、每人投稿總數不得超過三副。不得化名投稿,如有發現,將取消獲獎資格。

7、要求電子郵箱投稿,以免轉錄失誤。

熱點內容
慢性病防控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10:28:23 瀏覽:628
監理的巡檢沒有發現問題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10:11:46 瀏覽:837
電子簽名系統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8 10:11:43 瀏覽:782
刑法典78 發布:2025-04-28 10:09:26 瀏覽:903
醫生旅行途中救人相關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09:59:05 瀏覽:363
盱眙縣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4-28 09:56:32 瀏覽:223
河北大學法律碩士讀幾年 發布:2025-04-28 09:38:08 瀏覽:307
對於主播的一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09:37:58 瀏覽:166
玉女爬梯刑法 發布:2025-04-28 09:21:09 瀏覽:682
西藏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8 09:14:38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