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委員

立法委員

發布時間: 2020-12-30 17:00:27

立法委員究竟有多大的權力

立法委員是由人民選出、於議會等各級民意機關代表民意的委員。他們執行對同級行政機關的預算審核權、聽取報告及質詢,有些議會有立法權及人事同意權。
議員特權
通常議員在議場內受保護,在會內所作言論及表決對外不必負責,並且有不被逮捕的特權。有些(較基層的)議會只限會期內有保護不被逮捕,而有些中央的議會不分會期或休會期間皆有保護。
以台灣地區為例:
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立法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
憲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不過,為了避免「立法院」成為犯罪立委的防護罩,台灣當局「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八項規定「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在會期中,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憲法第七十四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台灣當局之地方制度法第五十條規定「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開會時,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對於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外不負責任。但就無關會議事項所為顯然違法之言論,不在此限。」
第五十一條規定「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除現行犯、通緝犯外,在會期內,非經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同意,不得逮捕或拘禁。」

㈡ 人大立法委員會職能是什麼

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㈢ 香港立法委員會有多少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立法會由70人組成,其中35位議員經分區直接選舉產生,其餘35位經功能團體選舉產生。

圖中文字:衣、食、住、行

謝謝採納

㈣ 台灣名聲最大的立法委員

第九屆立法院有47名新任立法委員就任,男性和女性分別為71人與42人,女性立法委員較上屆多5個席次。這屆立法委員平均當選年齡49.94歲,是2008年席次減半後最為年輕的一屆。

㈤ 台灣的「立委」和「民意代表」有什麼區別

1、范圍不同。

民意代表其范圍包含立委。在台灣「民意代表」基本上泛指各級立法機關的議員與代表,立法委員、縣市議員、鄉鎮市區代表都屬於民意代表。

立法委員是由人民選出、於議會等各級民意機關代表民意的委員。

2、選舉方法不同。

「民意代表」選舉也可分為「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主要是「立法委員」選舉 ),地方「民意代表」選舉(主要為市、縣議員選舉和鄉、鎮、市民代表選舉)。用直接選舉的方法,進行最基層的村、里長,鄉、鎮(區)民意代表選舉,而對省參議員和高層公職則用間接選舉的方式產生。

立法委員是由人民選出、於議會等各級民意機關代表民意的委員。他們執行對同級行政機關的預算審核權、聽取報告及質詢,有些議會有立法權及人事同意權。

3、職責不同。

立法委員執行對同級行政機關的預算審核權、聽取報告及質詢,有些議會有立法權及人事同意權。

民意代表是人民藉由選舉選出民意代表,來行使間接民主的權利。又稱為代議員。

(5)立法委員擴展閱讀:

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制度則比較特別,其所採取的「單記非讓渡選舉制」可謂「舉世無雙」。這種制度規定,每個選區產生若干名「立法委員」,但選民只能投一票,該票只能投給一個候選人。

這種選舉制度使小黨容易生存,使一些人可以通過較固定的支持者低票當選。例如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台北縣應選16席,候選人只須達到6%的選票即可保證當選,但事實上在趙少康超高票當選的情況下,有些人僅以不到3%的得票率即當選。

這種選舉制度,使候選人可以不顧所在選區大多數人的訴求,而只須嬴得穩定的部分支持者。這也是造成地方派系長期存在、紛爭的原因之一。

㈥ 台灣立法委怎樣產生

立法院由人民直接選舉的立法委員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對總統、副總統犯內亂外患罪提彈劾案及對監察院審計部審計長的任命行使同意權,並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它重要事項的職權。
立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立法委員」為113人,任期4年。
有向行政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並可以決議或復議行政院重要政策。

㈦ 立法院的委員會

「立法院」內分抄成8個常設委員會襲,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序、修憲以及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會。 「內政」委員會召集委員:陳其邁(民進黨)及黃昭順(國民黨)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劉世芳(民進黨)及江啟臣(國民黨)
經濟委員會召集委員:林岱樺(民進黨)及蘇震清(民進黨)
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徐國勇(民進黨)及盧秀燕(國民黨)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黃國書(民進黨)及陳學聖(國民黨)
交通委員會召集委員:陳雪生(國民黨)及葉宜津(民進黨)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集委員:段宜康(民進黨)及林為洲(國民黨)
社會福利及環境衛生委員會召集委員:林淑芬(民進黨)及王育敏(國民黨) 程序委員會召集委員:費鴻泰及賴士葆(程序委員會在委員會中是法律或預算提案要通過的第一關,必須先經過程序委員會的審定,才會付印並在議事堂中進行討論。程序委員會的成員,是依照各個政黨的席次比例所分類配,每一個政黨至少都會有1名委員。)
紀律委員會
修憲委員會
經費稽核委員會

㈧ 台灣2016立法院各黨立委席次

不分區立委席次(共34席):
民主進步:18席
中國國民:11席
親民:3席
時代力量:2席

新國會專立委(共113席)組屬成:
民主進步:68席;
中國國民:35席;
時代力量:5席;
親民:3席;
無黨:1席;
無盟:1席

㈨ 台灣立法委員由誰選舉出來

台灣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制度
按照台灣修訂後的「憲法」規定,自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開始,總共選舉產生225名「立法委員」,其中從各區域產生168人,每縣市至少產生1人;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產生4名「立法委員」,海外僑民中產生8名,此外還有41名「不分區立法委員」。「不分區立法委員」和「僑選立法委員」是按政黨比例制產生。

台當局「中選會」公布彩色選票

所謂政黨比例,即各黨在選舉中的得票率之比。例如,總共只有A、B兩黨爭奪10席「立法委員」,A黨得票數占總投票數的60%,B黨為40%,那麼A黨就得6席,B黨得4席。當然,並非所有參選的政黨都能參加「不分區立法委員」的分配,按台灣「憲法」規定,只有得票率在5%以上的政黨才具有這種資格。現在新黨、「台聯黨」努力奮斗的所謂「5%政黨門檻」即是此意。

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制度則比較特別,其所採取的「單記非讓渡選舉制」可謂「舉世無雙」。這種制度規定,每個選區產生若干名「立法委員」,但選民只能投一票,該票只能投給一個候選人。這種選舉制度使小黨容易生存,使一些人可以通過較固定的支持者低票當選。例如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台北縣應選16席,候選人只須達到6%的選票即可保證當選,但事實上在趙少康超高票當選的情況下,有些人僅以不到3%的得票率即當選。這種選舉制度,使候選人可以不顧所在選區大多數人的訴求,而只須嬴得穩定的部分支持者。這也是造成地方派系長期存在、紛爭的原因之一。

此外,這種制度要求各黨必須在提名策略上運用得當。若提名多了,勢必票源分散,這可能產生同黨排擠效應,使同黨的候選人因為比他黨候選人票低(有時可能僅低數百票),而大多乃至全部落選;但提名少了,則可能使該黨一個或幾個候選人高票當選,但本來可以多爭取到的名額,則因為該黨提名不足而讓其他黨候選人低票當選。所以,如何進行「立法委員」黨內提名作業,是對島內各黨的一個重大考驗。所以,目前各黨都高度關注年底的選戰。

㈩ 中華民國立法院執行長是什麼官職

立法院由人民直接選舉的立法委員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立回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答任案,對總統、副總統犯內亂外患罪提彈劾案及對監察院審計部審計長的任命行使同意權,並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它重要事項的職權。立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立法委員自第7屆(2008年)起由225人減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並可以決議或復議行政院重要政策。

熱點內容
慢性病防控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10:28:23 瀏覽:628
監理的巡檢沒有發現問題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10:11:46 瀏覽:837
電子簽名系統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8 10:11:43 瀏覽:782
刑法典78 發布:2025-04-28 10:09:26 瀏覽:903
醫生旅行途中救人相關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09:59:05 瀏覽:363
盱眙縣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4-28 09:56:32 瀏覽:223
河北大學法律碩士讀幾年 發布:2025-04-28 09:38:08 瀏覽:307
對於主播的一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09:37:58 瀏覽:166
玉女爬梯刑法 發布:2025-04-28 09:21:09 瀏覽:682
西藏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8 09:14:38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