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我國網路立法

我國網路立法

發布時間: 2020-12-30 17:01:19

① 我國憲法實在哪一年正式定義網路犯罪的

1994年2月18日,我國國務院令第147號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規范計算機信息系統(以下簡稱計算機)的安全管理、懲治侵害計算機安全的違法犯罪的法規,在我國網路安全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分析《條例》的內容,可以發現它的特點及其制定時的網路安全狀況:(1)以計算機為中心建立安全保護制度。雖然《條例》保護的對象是有配套網路設備、設施的計算機,但保護的重點不是計算機網路安全,而是計算機本身,如計算機安全等級標准、安全等級保護的具體辦法、計算機機房標准、計算機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等,沒有條款直接規定保護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這一立法是與當時計算機、網路相關犯罪的特點有密切關系的。在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互聯網剛剛進入我國,計算機網路應用范圍有限,在這一階段,計算機、網路相關犯罪主要是圍繞相對獨立的計算機進行的,計算機網路對這類犯罪影響非常有限,尚沒有明顯的犯罪網路化的趨勢。因此,這一時期的計算機、網路相關犯罪多被稱為計算機犯罪。(2)《條例》規定的是以安全管理和技術防護為主體的安全保護制度,忽視了建立保護計算機安全的行為規范。《條例》規定的各項具體安全保護制度分為兩類,一類是安全管理制度,一類是計算機技術防護制度,而在保護計算機安全的行為規范方面,則基本上沒有給予重視。

② 我國首部網路安全法於何時實施 42

我國首部網路安全的專門性綜合性立法《網路安全法》將於6月1日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我國對網路安全的重視和保護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③ 我國關於網路立法及法律法規相關文件及具體內容

孟憲江法律熱線回答你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等

④ 我國有關網路游戲的法律是什麼

八、
虛擬物應不應保護?如何保護?採取哪種方式
(物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還是債權保護)
會更合理?

玩家在游戲中擁有的虛擬金幣貨幣、虛擬裝備(武器、裝甲、葯劑等)
、虛擬動植物(寵物、
盆景等)
;虛擬角色(虛擬人,
ID
賬號等級)
,我們統稱為

虛擬物品

,有人也稱之為

虛擬
財產



虛擬財產應該受到保護,
可以說是業界的一個共識。
但是,
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筆者在去
年參加全國律師協會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的年會時,
當時我們討論虛擬物品的保
護問題,有一位旁聽同志說:

社會現實生活中已有太多的法律問題要解決,你們這些專家
卻在討論網路上虛無飄渺的虛擬財產,那些虛擬物品有保護的必要嗎?

我不知道持這種觀
點的人有多少。

從全世界范圍看,
很多國家已經重視對虛擬物品的立法。
比如美國的《電子盜竊禁止法》

網路游戲中玩家的賬號列入保護范圍;韓國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均明確承認網路

虛擬財產

的價值,
規定網路游戲中的虛擬角色和虛擬物品獨立於服務商而具有財產價值;
在中國台灣、
香港地區的法律也明確承認

網路財產

的價值並加以刑法保護,
並已有多例侵犯

網路財產

的刑事判處的案例可供借鑒。

有人認為,
虛擬物品有保護的必要,
這些虛擬物品的權屬應該是屬於運營商所有。
因為虛擬
物品是運營商創設出來的,
並且附屬於游戲平台的,
既然游戲是運營商所有,
那麼唯有運營
商才可以佔有、使用、處分虛擬物品。我相信,作為游戲玩家,是不會同意這種觀點的。因
為,
在一個游戲平台中,
實際上只有玩家才可以使用這些虛擬物品,
可以借給其他玩家、

與其他玩家,
也可在現實生活中對這些虛擬物品予以現實金錢的交易取得收益權。
那麼,

擬物品應該歸屬於玩家。

在司法實踐中,
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已有先例。
雖然中國沒有判例法,
但判例可以作為我
們參考。在
2003
年全國首例

虛擬財產

失竊案(李宏晨訴

紅月

案)中,李宏晨因其虛擬
裝備被另一個玩家盜走,
經交涉無效,
以侵犯私人財產為由將運營商北極冰科技發展有限公
司訴至法院,北京朝陽區法院判決認為
:「
關於丟失裝備的價值,雖然虛擬裝備是無形的
,

存在於特殊的網路環境中
,
但並不影響虛擬物品作為無形財產的一種獲得法律上的適當評
價和救濟

。由於服務商無法證明服務使用者丟失網路游戲裝備丟失的原因,且無證據表明
服務使用者的密碼有該案證人外的其他人員知曉,因此認定服務商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缺
陷,應對服務使用者網路游戲裝備的丟失承擔保障不利的責任
,
對已查實的網路游戲裝備通
過技術操作進行回檔。
故判令被告北極冰公司在判決七日內恢復原告丟失的武器。
案經上訴
後,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
一般認為,
司法機關在此已承認了網

絡虛擬財產具有物權特徵。

虛擬物品具有物權的部分特徵,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並不一定要附屬於特定的
游戲玩家角色而存在。
如果承認這一點,
那麼比如在游戲玩家角色被隔離的狀態下,
其虛擬
物品的正常佔有、使用、處分權能如發功、交易、贈送或丟棄就不應受到限制,運營商就有
義務保證游戲玩家角色所擁有之虛擬物的佔有、
使用和處分保持在被隔離前之正常狀況。

如,
即使在有充分依據對玩家角色進行隔離或封號的情況下,
是不是可以讓玩家角色有一定
自由時間,讓其可以處分其虛擬物品後再回到隔離環境中去呢?

對虛擬物品進行保護,
應該是物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
還是債權保護?這個問題比較復雜,
涉及到玩家與運營商的權利義務問題。
但是,
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虛擬物品具有一定的獨立
性,虛擬物品的保護是有期限的,當一款游戲終止時虛擬物品也就隨之消失。

⑤ 我國關於保護網路作品著作權的相關立法有哪些

網路作品與其他形式的作品沒有差異,都是平等受法律保護的。建議查閱 著作權法及相關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

⑥ 我國的立法體系是否已經不適應互聯網時代了

互聯網領域立法並不是一個孤立的領域或部門立法,而是信息革命引發的宏大的法律全面更新的一部分。網路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必然推動法律體系的全面更新,網路因素已然介入全部部門法領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未來的任何立法活動中,網路因素都必須納入到思考的范圍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應對信息時代革命引發的法律變革需求。因此,未來我國立法活動中應當具有全面的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意識,創制能夠同時適用、規范現實社會和網路社會的新時代法律。
(一)傳統部門法中網路思維的貫徹是信息時代立法更新的基礎
信息時代的法律更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法律的發展不能出現「斷崖式」發展,傳統部門法已有的基本體系和理念雖然大多形成於工業時代,但基於社會發展的延續性,在信息時代依然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然而,傳統部門法也必須進行全面的審視和修改,使傳統部門法能夠適用我國社會最新的網路化發展。
當前,網路因素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全部領域,人的現實空間行為同時亦必然具有網路屬性,網路性深刻地烙印在每一個部門法所規范的領域,而傳統部門法卻對此反應遲鈍,傳統部門法對其所保護的權益和規范的行為網路化發展未能准確回應。迫不得已,各個部門法領域的司法解釋都充當了先鋒,出台了專門的網路化司法解釋。例如,《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此種方式雖然能緩解傳統部門法中網路因素關注的不足,但是卻強行地割裂了現實空間行為和網路空間行為,因此,傳統部門法中網路思維薄弱,依靠司法解釋補足的模式必須改變。未來立法工作中應不斷地推進傳統部門法的更新,通過立法方式確認傳統權益的網路化。例如,虛擬財產屬於財產、網路秩序屬於公共秩序等,貫徹網路思維,使傳統部門法能夠適用於在傳統現實空間和網路空間不斷流轉各類權益和行為。
(二)網路法部門法體系的建構是信息時代立法更新的先導
從權益的來源看,網路時代的權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法益網路社會的發展,例如財產權的網路化等,另一類是時代衍生出的全新權益,例如信息數據權益等。傳統法益依然是在傳統部門法的規范領域,而全新的權益引發了新的權利保護需求和權力行使需求,圍繞著全新的網路權益,有必要建構獨立的網路法部門法體系。
網路法是為了保護互聯網空間特有的權益,調整互聯網參與主體在互聯網空間中的各種行為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然而,網路法的概念目前依然停留在理論界,而我國現有互聯網領域的立法更新,缺乏網路法的系統立法思維,各類互聯網領域的專門立法或者自成體系或是依託於傳統的部門法,這也造成了我國互聯網領域的專門立法鬆散、混亂,互聯網領域的立法缺乏統領全局的基本原則、理論框架,當然談不上體系性構建。實際上,經過前期的理論積累和立法實踐,互聯網領域的法律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法,條件已然成熟。一方面,從調整對象來看,網路法的調整對象是互聯網領域的特有權益以及圍繞這些權益引發的互聯網各類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圍繞著互聯網空間的整體秩序和安全、網路用戶和網路平台在網路空間特有的權利和義務、各類公權力部門在網路空間的權力和責任。上述法益都屬於網路時代衍生的全新法益,與傳統部門法的調整對象並不重合;另一方面,從調整方法來看,網路法的調整方法是通過明確「普通網路用戶、網路平台管理者、公權力網路主體」三類不同互聯網參與主體的權利、義務、權力、責任的方式維護和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具有特殊性。
因此,為了實現我國互聯網領域的體系化立法,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確定網路法部門法的概念,整合現有的互聯網專門立法,適時制定網路法部門法基礎性法律,從而明確網路法的基本原則和基礎框架,雖然網路法未來的立法趨勢依然是分散立法,但所有分散立法都應當受到網路法基本原則和基礎框架的制約,確保後續互聯網立法的體系性。

⑦ 關於網路的立法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辦法》內

《中華人容民共和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路域名管理辦法》等等,但是在我們國家關於這方面的法律沒有形成體系,基本上都是條例和規定,還有些是文化部發布的通知。

⑧ 我國電子商務立法有哪些

電子商務是20世紀90年代才出現的新生事物。這種影響全球的新經濟模式與傳統商務相比有諸多優越性。西方發達國家雖然發展迅速,但均款形未成熟的安全運營模式。鑒於電子商務在世界范圍內正在和已經對各國經濟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為迎頭趕上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當前急需解決的電子商務安全問題,除技術范圍和管理體制問題外,電子商務的立法配套則是一個主要問題。
一、我國電子商務立不現狀與問題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立法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中第11條關於書面形式包括數據電文及第33條關於當事人採用數據電文訂立合同可以要求簽訂確認書的規定。前者確認了電子合同的合法性,後者涉及電子合同生效的要件。另外,《合同法》第16條、第26條、第31條規定了電子合同要約的生效時間、承諾的生效時間及合同成立地點。但是,僅有以上規定,電子合同仍無法操作。
1.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在擬訂《電子商務示範法》(以下簡稱《示範法》的過程中,曾考慮到各國法律對傳統貿易形成的規定,建議採用功能等同法賦予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但我國擬訂《合同法》有關條款時,把這種功能等同法演變為形式等同法,與《合同示範法》有關條文不相適應。
2.電子合同歸入書面形式之後引起的第一個問題是電子簽名的價值。其表現形式是通過計算機網路,藉助數據信息完成的,可以是數字或是符號,與手書簽名沒有內在聯系。但我國《合同法》避開了電子簽名問題,提出另一辦法,即簽訂確認書。這實際是繞開了必須有確定身份的電子簽名的問題,簽訂確認書並不能使電子合同完成簽字人或依賴方認證的要求,電子合同也根本無法擺脫手書簽名法律的束縛。
3.電子合同歸入書面形式後引起的又一問題是電子證據的效力。電子證據在訴訟中能否被法院採納為證據。我國《合同法》沒有規定。按現行法規,書面形式的證據必須是有形的書面文件(包括合同、單據),而且必須是原物。而電子證據使用的是磁性介質,其列印出來的書面形式充其量也僅是復印件而已,當所有的電子證據都可能失去效力時,有誰敢用電子手段同我國做生意?
4.電子合同歸入書面形式的第三個問題是電子認證及標准。我國沒有對電子證據、電子簽名政策做出法律規定,又由於電子合同的書面形式引發一系列問題後發生了電子商務糾紛,法官認證的標准和依據只能是傳統貿易法律的規定,而在傳統貿易法律根本不能運用於電子商務這一新的貿易方式的情況下,法定的自由裁量權便可能無限制的擴大,電子商務的法治就可能成為空話。
二、對電子商務立法的幾點建議
1.電子商務立法應遵循的原則,一是要具有普遍性和超前性;二是要具有國際性和統一性;三是應具備隨動性。
2.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運用范圍,應包括電子合同的效力問題、電子支付及金融管理、稅收與保險、網路管理與信息安全保護、電子證據與電子簽名的法律認定、政府的強制性措施及審查機制、市場准入規則、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司法的國際管轄和國際協助等等。
3.我國可由中國電子商務中心負責成立一個電子認證審查委員會,對電子認證行業的標准進行開發、制定或修改,並且負責對各認證機構進行審查、確認、頒證,對其採用的密碼、標准進行規范。
4.建議在參考國際《示範法》的前提下,根據我國加入WTO後的國情,制定一部用以規范電子商務活動方面的法律或法規,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管理條例》,以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和弊端。

⑨ 我國關於網路安的立法法有哪些

孟憲江法律熱線回答你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專法》、《計算機屬病毒防治管理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等

熱點內容
監理的巡檢沒有發現問題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10:11:46 瀏覽:837
電子簽名系統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8 10:11:43 瀏覽:782
刑法典78 發布:2025-04-28 10:09:26 瀏覽:903
醫生旅行途中救人相關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09:59:05 瀏覽:363
盱眙縣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4-28 09:56:32 瀏覽:223
河北大學法律碩士讀幾年 發布:2025-04-28 09:38:08 瀏覽:307
對於主播的一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09:37:58 瀏覽:166
玉女爬梯刑法 發布:2025-04-28 09:21:09 瀏覽:682
西藏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8 09:14:38 瀏覽:330
道德經卷二屬於 發布:2025-04-28 09:14:28 瀏覽: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