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道德新聞

社會道德新聞

發布時間: 2020-12-30 18:29:19

Ⅰ 新聞的作用

、新聞價值的客觀性
新聞價值的客觀性表現在:
1. 新聞事實是客觀的,它能滿足回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新答聞需求的性能,也是一種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 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的新聞需求也具有客觀性

新聞道德就是指從事新聞信息傳播活動的人們,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形成的調整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新聞道德內化於新聞傳播主體的品格、習性和意向之中,又通過其言行表現出來,是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發揮著特殊作用的規范性調節體系。作為職業道德的一種,新聞道德與其他職業道德形態上的根本區別,在於其對新聞報道行為特殊的規范意義。
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分析,只要行為進入社會領域,與他人和社會發生了聯系,那麼這些行為就必然要受到社會的一定行為准則和行為規范的制約,有的具有道德意義,可以對其進行善惡的評價,我們稱之為道德行為;有的不具有道德意義,不能對其進行善惡的評價,我們稱之為非道德行為。具體來說,所謂道德行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所表現出來的有利或有害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亦即主要是出於一定的道德動機並能產生一定的道德效果的行為。

Ⅱ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悅悅遭碾壓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上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

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陳賢妹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小悅悅在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腦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腦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

拾荒阿姨陳姨救人的過程,恰好被事發地旁邊一間勞保店的視頻監控記錄,這段視頻還包括在陳姨之前路過的18個人。陳姨並不知道,她是第19個路人,前18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看兩眼然後離開。

第一個人:一名白衣深色褲男子,左右張望後,徑直從小悅悅腳邊經過; 第二個人:摩托車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悅悅,一拐彎繞過離開; 第三個人:淺色長袖衣服男,一直盯著小悅悅,然後像躲著走,越來越遠。

第四個人:開著藍色後尾箱三輪車男, 從店鋪門口兩次橫向經過, 對2 米外的小悅悅視若無睹。

第五個人: 踩著三輪車的藍衣男子;

第六個人:另一摩托車男經過;

第七個人:黑衣男子開摩托車經過,不斷回望小悅悅;

第八個人:一名中年女子帶著黃衣小女孩經過,看了幾眼沒有停步; 第九個人:一個穿雨衣的摩托車男子經過;

第十個人:穿著藍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悅悅身邊來回兩次,除了驚異的目光外再無動作。??

記錄這一切的視頻,來自廣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華勞保經營部,事發地點恰好就是該店鋪的門前。這間勞保店位於兩條巷道的交叉口,與多數商家一樣,其兩邊的門口上方均安裝了視頻監控。不料,其中一邊的視頻監控,剛好拍下悅悅兩度被碾壓的全過程。

Ⅲ 求近三個月有關社會道德的新聞,越新的越好

從去年至今,孫楊的負面新聞頻頻曝出,不只是無證駕駛,還有與師傅大打出手、長期不歸隊、無視紀律耍大牌等一系列行為,讓他形象盡毀。同是體育頂級巨星,為什麼李娜、姚明就能做得很好,而孫楊卻處處碰壁?答案還是在他身上找。孫楊顯露出的更多是對束縛的強烈反彈;一錯再錯卻毫無反省。
宋代朱熹說:君子之心,常懷敬畏——就是說人有了敬畏之心,行事才有規范和約束,才不至於出格越軌。顯然,沒人教過孫楊這句話。所以,在鮮花榮譽和吹捧之下,稍微把持不住,賽場上的所向披靡與生活中的為所欲為,很容易畫上等號。
全運會,孫楊在cctv說:「我知道很多人想看我笑話,但只要拿到金牌,就是回擊那些想看我笑話的人的最痛的耳光。」他的邏輯鮮明:只要有成績,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顯然,如今整個社會將冠軍崇高化。奧運冠軍光環以及隨之而來的巨額獎金和代言費,讓孫楊迷失了自我。奧運冠軍不僅成了光環,一度演變成保護傘,讓他有了特權階層的意識,忘乎所以。
而這一切,正如曾給予他巨大幫助的澳大利亞籍教練丹尼斯的忠告:你是個天才,但如果想取得更大成功,僅靠天賦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從生活中學會成長,尤其是一切令你摔倒的挫折。
孫楊要在杭州市拘留所渡過七天,這也許會是他人生的分水嶺。是時候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過失了。
(風青楊)

Ⅳ 求不道德新聞的事例

1、江蘇老人摔倒街頭國人漠然無人幫扶,道出了社會啥問題?
是怕被「訛」了?
7月10日中午12時許,江蘇興化陽山大橋,一名老人騎三輪車下橋時不慎摔倒,躺倒在地爬不起來,其間不少徒步路人和駕車人經過該處,有人甚至駐足圍觀,始終無人伸手拉老人一把,表情漠然。為什麼會這樣呢?據稱是,害怕做好事被訛,這是大家不願意去做善事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表示,如果在給自己留下「清白證據」的情況下,才會幫扶老人一把? 老人躺在路上無人相助
昨天下午,論壇上出現了一則題為《老人摔倒路中央,一眾路人不敢幫》的帖子。發帖者「芃芃」稱,當天中午12點10分左右,他騎摩托車從當地瓜果市場回家,路過興化陽山大橋下坡段時,看到一名老人躺在馬路中央,旁邊是側翻的小三輪車,老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左側眉骨處有血滲出,估計小便已經失禁,因為短褲濕了。
現場有不少人圍觀,就是沒有人上前敢拉老人一把。有人還在現場提醒其他人「不能扶他起來啊,會『沾』在手上」的。後來只能是被120急救車接走的。
「好事能不能做」引發熱議
有目擊現場的網民說,事情就發生在他家店鋪對面,當時他看到圍了好些人,便跑了過去。在現場,他就聽到有人在提醒說:「別扶啊」。現場圍觀的人都只是在看熱鬧,沒有一人伸手。讓他想起南京徐老太事件,就離開回到了店裡。
有網友稱,河南一大學生去扶了一下摔倒的老人,結果被判定賠償近8萬元,所以現在看到這種事情大家全「慌」了。如果自己在現場,所做的也只會打電話報警。但如果有人願意為他全程攝像做證,他可以「考慮」出手拉老人一把?
也有網友「枯藤樹」發表自己的觀點:做好事不妨也「用用心」。比如,為給自己留下「清白證據」,在扶老人之前,可以和他對話,對話時用手機錄音,也可以拍下手機視頻等等。
這不是偶然事件,一出出生動的社會問題說明,有那麼多的路人那麼多的車流漠然地從老人身邊駛過,卻無人幫扶,沒有人去做好事。理由是,如果非要做好事的話,可以人為地設定一個個條件,否則是不敢去做善事的,怕引火燒身。現實再次地向我們發出警告,道出了我們的社會狀況,如果沒有一個『仁愛』的社會,沒有這樣一個慈善心的國人,那是非常危險的。難道國人去做善事都要處處設防,處處設限受掣嗎?那是悲哀的!
2、為資產管理注入「道德」基因 民生加銀踐行社會責任
近日,基金行業上演了一版真實的「攙扶老人」事件,給出了值得點贊的明確答案。8月21日晚,民生加銀基金客服部員工樊煌彪回家途中,路徑一處綠化帶時見一老人在雨中趴卧,但周圍人均未駐足或給予任何關注,樊煌彪見狀當即撥通120急救電話並在現場看護老人等待救援,因施救及時,老人平安無事。
對此,業內人士高度點評說,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注入優秀的道德基因。此次事件對於民生加銀基金來說,並非個案和偶然,是公司歷來倡導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社會責任成資管行業新標尺
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詞主要有四個:賺錢,合規,道德,慈善。對於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基金公司來說,賺錢+合規,是基金公司的職責體現和基本要求,道德+慈善所代表的「社會責任」則成為公司在上一層面上的外延和深化。
員工能夠在壓力面前做好人好事,個人道德素養是一方面,據樊煌彪表示,民生加銀基金公司歷來倡導的企業文化是促使其不斷踐行好人好事的源源不斷動力。多年來,在資產管理規模的高速發展中,民生加銀基金公司奉行「誠信、穩健、專業、創新」的企業文化,其中就包含道德層面的誠信、友善、愛國等,與我國的社會會主義價值觀相輔相成。
這些企業文化的潛移默化,一方面促使員工在投資管理業務上盡職盡力,專業合規,同時也將社會責任帶入基金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和點點滴滴滲透到員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作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民生加銀基金始終保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企業誠信、投資研究等方面內外並舉,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本次事件的主人公樊煌彪身為客服部員工,首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經記者從公示信息查閱具有專業的證券從業資格,在日常的客戶工作重專業、耐心、細心,同時在工作中被視為道德模範,給企業中其他員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樣,對民生加銀基金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強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社會責任踐行的表現方方面面,基金公司日常的公益活動也很多,如民生加銀基金曾於2014年探訪北京弱智福利院,在2015年也開展了六一「送溫暖,送愛心」捐贈活動並且擬成立「大學生創業公益基金」,長期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
道德基因催化基金公司快速發展
民生加銀基金錶示,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在為投資者創造更高的收益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持有人、社會的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唯利潤」論的傳統理念,強調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社會的貢獻。社會責任是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與慈善責任的統一。對持有人負責,爭取為投資者創造更高的收益,本身也是基金公司社會責任的體現。而合規,是基金公司自覺、自主、自律的社會責任。道德和慈善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上述的公益活動,一方面也在於基金公司對其行業的促進和發展。同時,體制創新等利於長遠行業發展的舉動,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
在資產管理行業的社會責任上,民生加銀基金錶現也很突出。如在近幾個月的市場震盪中,民生加銀基金為推動行業良性發展,與持有人共擔進退,積極自購旗下資金2000萬元。
在創新上,民生加銀基金在行業內率先展開了「虛擬基金+事業部制」,在公募基金的平台上搭建一個私募的機制,為基金經理創造一個高成長性、高激勵性的工作空間,促進基金行業人才的良性發展。
「每一次管理模式的創新,都是基金公司對利益格局進行重新權衡。」民生加銀基金董事長萬青元表示。事業部制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方向,這無疑是站在資產管理高度上做出的社會責任選擇。
道德基因催化基金公司高速發展,社會責任推動自管地位不斷提高。民生加銀基金在基金業績及資產管理上取得優秀成績自然是水到渠成。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截止2015年6月底,民生加銀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總規模達6956億元,位列行業第四,相比於去年底漲幅達30.0%。民生加銀基金系僅僅用了四年時間從幾十億到近7000億的規模增長。優秀的業績同樣受到業內認可,2015年3月,公司榮獲《中國證券報》頒發的2014年度「債券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

Ⅳ 有關道德新聞,還有評論

從去年至今,孫楊的負面新聞頻頻曝出,不只是無證駕駛,還有與師傅大打出手、長期不歸隊、無視紀律耍大牌等一系列行為,讓他形象盡毀。同是體育頂級巨星,為什麼李娜、姚明就能做得很好,而孫楊卻處處碰壁?答案還是在他身上找。孫楊顯露出的更多是對束縛的強烈反彈;一錯再錯卻毫無反省。
宋代朱熹說:君子之心,常懷敬畏——就是說人有了敬畏之心,行事才有規范和約束,才不至於出格越軌。顯然,沒人教過孫楊這句話。所以,在鮮花榮譽和吹捧之下,稍微把持不住,賽場上的所向披靡與生活中的為所欲為,很容易畫上等號。
全運會,孫楊在cctv說:「我知道很多人想看我笑話,但只要拿到金牌,就是回擊那些想看我笑話的人的最痛的耳光。」他的邏輯鮮明:只要有成績,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顯然,如今整個社會將冠軍崇高化。奧運冠軍光環以及隨之而來的巨額獎金和代言費,讓孫楊迷失了自我。奧運冠軍不僅成了光環,一度演變成保護傘,讓他有了特權階層的意識,忘乎所以。
而這一切,正如曾給予他巨大幫助的澳大利亞籍教練丹尼斯的忠告:你是個天才,但如果想取得更大成功,僅靠天賦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從生活中學會成長,尤其是一切令你摔倒的挫折。
孫楊要在杭州市拘留所渡過七天,這也許會是他人生的分水嶺。是時候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過失了。
(風青楊)
追問
再給兩個採納

回答
2 李雙江兒子李天一強奸案9月底在法院一審宣判,母親夢鴿為袒護兒子始終不服,從事前泄露案情,多次炒掉律師,違規泄露被害女子名字,網路大量造謠,故意炒作鬧上訪,對媒體吹捧二進宮的兒子內心純潔,一直到法庭翻供, 上訴二審。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夢鴿護短。身為軍隊中高級幹部的紅歌夫妻,養出流氓犯罪的兒子,家庭道德教育的兩個極端正反面,令全社會的家長們深思。

3 十月初,成都一小學生,因違反課堂紀律被罰寫檢討,最終無法湊足千字交差,而從38層高樓跳下自殺。中國教師傷害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屢見不絕。古雲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但是,在中國人師德的內涵中,有一個嚴重的缺陷,沒有對未成年人的尊重與愛護。試問那些針扎幼童的老師,一巴掌扇聾小學生的老師,他們對自己親身子女會下得了手嗎?實話說,學生不像大人那樣力氣大得老師打不過,所以老師敢壓制學生不客氣。可見,在社會重業績,教育重分數的大環境下,關愛他人,是多麼稀缺的美德啊!2 九月底,夢鴿為兒子翻案,令郎已是「二進宮」,母親的偏袒行為一再觸犯道德底線,引發公眾強烈不滿。古有孟母三遷,今見夢鴿護短。兩個極端事例,值得全社會家長對子女道德教育的深思。

3 十月初,成都一小學生課堂違紀,因寫不滿千字的檢討書,從38層高樓跳下自殺身亡。中國教師傷害學生的案例,從幼兒園到高中,屢見不覺。雖然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但是,在中國師德的內涵中,有一個嚴重的缺陷,缺乏對未成年人的尊重與愛護。
當下社會重業績,流血的雞的屁(GDP),學校重成績,要命的分數線---這種大環境下,關愛別人,是多麼稀缺的美德啊!

Ⅵ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悅悅遭碾壓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上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

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陳賢妹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小悅悅在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腦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腦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

拾荒阿姨陳姨救人的過程,恰好被事發地旁邊一間勞保店的視頻監控記錄,這段視頻還包括在陳姨之前路過的18個人。陳姨並不知道,她是第19個路人,前18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看兩眼然後離開。

第一個人:一名白衣深色褲男子,左右張望後,徑直從小悅悅腳邊經過; 第二個人:摩托車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悅悅,一拐彎繞過離開; 第三個人:淺色長袖衣服男,一直盯著小悅悅,然後像躲著走,越來越遠。

第四個人:開著藍色後尾箱三輪車男, 從店鋪門口兩次橫向經過, 對2 米外的小悅悅視若無睹。

第五個人: 踩著三輪車的藍衣男子;

第六個人:另一摩托車男經過;

第七個人:黑衣男子開摩托車經過,不斷回望小悅悅;

第八個人:一名中年女子帶著黃衣小女孩經過,看了幾眼沒有停步; 第九個人:一個穿雨衣的摩托車男子經過;

第十個人:穿著藍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悅悅身邊來回兩次,除了驚異的目光外再無動作。??

記錄這一切的視頻,來自廣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華勞保經營部,事發地點恰好就是該店鋪的門前。這間勞保店位於兩條巷道的交叉口,與多數商家一樣,其兩邊的門口上方均安裝了視頻監控。不料,其中一邊的視頻監控,剛好拍下悅悅兩度被碾壓的全過程。

Ⅶ 作文素材 關於道德的時事熱點新聞有哪些

「彭宇案」、「許雲鶴案」這些因道德、誠信、良心而引發的社會受關注事內件仍在容人們心中留有餘悸的時候,秋風瑟瑟的十月又一起新的「道德」事件引發了社會各屆全民討論,也讓這個秋天更添了寒意——廣東佛山2歲女童連續兩次被車碾壓,18位路人無一人上前施救,最終那位救女童阿姨是一位處在社會底層的拾荒者——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18位路人漠然離去?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撿垃圾的阿姨熱心施救?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橫在了當今社會?今天作文頻道就事論事,就近幾年頻發的社會道德事件,為同學們搜索了一系列關於「道德」的作文素材、時事素材,從道德的定義、道德觀、時事案例等方面全面討論「道德」,道德缺失作文素材。【事件回放】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女童遭兩車碾壓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現在小悅悅在廣州軍區總醫院重症監護室,接近腦死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Ⅷ 違背新聞行業道德規范,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問題

違背新聞道德規范,不僅會給社會帶來對新聞隊伍,新聞行業認識上的偏見,更是降低了人們對於新聞的信任度!

Ⅸ 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修養

一、加強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教育
為了從根本上遏制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出現偏差,必須解決新聞從業人員的思想意識問題和職業道德觀念。新聞工作者要通過思想道德建設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新聞工作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為個人牟取私利的職業。
新聞從業人員,包括采編人員,經營管理人員,都必須學習一些基本的新聞理論,樹立馬克思注意新聞觀,能夠識別並抵制西方錯誤的新聞觀的侵蝕,從而堅持新聞工作者的無產階級黨性原則,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二、加強新聞立法,增強法制觀念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人必須恪守的職業倫理底線,對肆意妄為、挑戰底線的造假者進行再嚴厲的道德譴責都不過分。假新聞之所以出籠,固然受到了當下新聞界追逐眼球經濟,淡化社會責任流弊的激勵。但造假者也是瞅准了新聞立法滯後、對虛假新聞法律懲治偏軟乃至違法成本過低的氣候。單憑職業道德的軟約束,恐怕是圈不住離經叛道的記者們的,從這個角度說,立法阻擊惡意炒作虛假新聞的行為,不失為一種選擇。
三、加強社會監督和媒體相互監督
社會監督在此是指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受眾通過社會輿論或行動對新聞媒介形成壓力,比如拒買,拒賣等手段,對媒介及從業人員進行外在的強制性管理。

Ⅹ 新聞價值與新聞道德有何區別

區別:

1、內容不同:

新聞價值是事實的內含,而新聞道德是行為准則和規范。

2、特點不同:

新聞價值具有真實性、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趣味性等特點,而新聞道德具有社會性、階級性、規范性、約束性、實踐性等特點。

3、取決因素不同:

新聞價值取決於兩點: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樣的方式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二是能否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

(10)社會道德新聞擴展閱讀:

一、新聞道德通常包含有以下內容:

(一)尊重新聞自由。

(二)獻身於正義、人道、國民幸福。

(三)報道真實、公正。

(四)重視品格和責任,拒受饋贈和賄賂。

(五)不得自私、攻訐、誹謗、抄襲、造謠。

(六)不侵犯個人隱私。

(七)為新聞來源保密。

(八)拒絕和不寫廣告新聞。

二、新聞價值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新聞滿足受眾的生理需要性

因為,一般只有人們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後,才會談到其他的需要。若新聞越能滿足人們急切需要的物質生存資料,那麼它的新聞價值就越大,特別是在物資緊缺的年代,這種表現就更明顯。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在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有關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更能滿足老百姓的需要,而在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地區,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少受受眾的青睞。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它與一個地區人們的文化素質和人們的心態是緊密聯系的。

若人們的基本需要已滿足,人們又不思進取,那麼這種新聞便會失去它的吸引力。但是人們的基本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有關房地產的新聞會更吸引受眾的興趣。所以,在不同的地區,基本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緊緊抓住人們的基本需求特點,才能寫出好的新聞。

2、新聞滿足受眾的安全需要性

突出表現在受眾對事關自己利益的事特別關注,它與第一點是緊密相連的,但是它並沒有第一點那麼關繫到生存的問題。

如比較關注有關權益保護的問題。新聞的階級性問題可以在這一部分得到說明,人們處於一定的階級中,為了求得一定的安全感,人們必須對於階級問題有個態度,或支持,或反對。所以,新聞的階級性也是新聞產生社會效應應該考慮的問題。

3、新聞滿足社交的需要性

表現在新聞中,人們比較關注的是歸屬感,突出表現在人們對於與自己接近性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包括心理與地理的接近。

4、新聞滿足心理的需要性

在這方面突出表現是受眾對於有關滿足自己的自尊、尊重、權威與地位等的需要,如對於國家及個人榮譽的問題比較感興趣。中國地位提升的新聞會受到受眾的注意。對於有關自己的榮譽的新聞,受眾會更加關注。

5、新聞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性

這方面表現在新聞中就是對於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新聞的需要,如,對於培訓機會的獲得的新聞的關注等等。

熱點內容
弘揚道德的意義 發布:2025-04-28 10:32:51 瀏覽:742
新婚姻法第三章第17條第18條 發布:2025-04-28 10:31:24 瀏覽:318
慢性病防控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10:28:23 瀏覽:628
監理的巡檢沒有發現問題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10:11:46 瀏覽:837
電子簽名系統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8 10:11:43 瀏覽:782
刑法典78 發布:2025-04-28 10:09:26 瀏覽:903
醫生旅行途中救人相關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09:59:05 瀏覽:363
盱眙縣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4-28 09:56:32 瀏覽:223
河北大學法律碩士讀幾年 發布:2025-04-28 09:38:08 瀏覽:307
對於主播的一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09:37:58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