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立法的主張
A. 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以什麼為核心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在法律思想上,主張「克己復禮」、「為政以德』提倡「和諧」、「無訟」。他的法律思想經過孟子、荀子和西漢董仲舒等儒家的繼承、發展和改造,成為了封建社會正統法律思想的核心,長期影響著封建社會的立法和司法活動。本文僅就孔子兩個重要的法律思想一「仁學法律思想」和「德主刑輔」思想加以簡要論述。
1.仁愛一孔子法律思想的核心
在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中,「仁」是核心和靈魂。了解孔子的一切思想都必須從仁開始。在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著作,也是儒家的經典一《論語》中,講「仁」達109次之多。
「仁」是什麼?《論語.顏淵》有雲:「仁者愛人」。這種「愛人」是出自內心深處的平和、謙恭和親熱之情,雖然它可能最早來自血緣親情,不過在此時已經擴展為一種相當普遍的感情,如果「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外在的禮節,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出自內心深處的一種對「人」的平等與親切之情和「人」應當尊重「人」的觀念的體驗。《論語.里仁》中孔子也說到「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
「愛人」可以說是孔子對「仁」的總體概括,「愛人」就是同情人,關心人,愛護人,「愛人」是仁的靈魂的內核,是仁的根本之所在。「愛人」思想體現了孔子對人的重視和關心。《論語.鄉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馬棚失火,孔子關心的是有沒有人受傷,而不是他的馬,充分表現出了孔子對人的生命的關心。孔子把人的性情中的「愛人」之心追溯到了血緣親情。《論語.陽貨》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在孔子看來,人的本性中,血緣之愛是無可置疑的,兒子愛他的父親,弟弟愛他的哥哥事實人之共有從血緣中自然生出來的真性情與真感情,這種感情就是「孝…『弟」。
《論語.學而》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它是善良和正義的源泉於依據,人有這種真感情並且依照此來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就有了「愛人」之心,所以孔子斷定「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始亂者,未之有也。』孔子認定這就是建立一個理性社會的心理基礎。他要求每一個人「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德圭刑輔思想一孔子法律思想的主旨
德刑關系一直是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一個核心問題,「明德慎罰」、「德主刑輔」的思想起源於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初年。孔子把這一思想發揚光大,提出了以德政教化為主,以政令刑罰為輔的主張。
孔子的「德主刑輔」思想是從哪裡來的呢?孔子生活的時代,周天子的一統天下已不復存在,神權政治動搖,重民思想興起。他總結了春秋以來統治者實行「折民惟刑」已不足以維持其統治的教訓,認為「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人民生活貧困是反抗統治的原因,一味用刑罰殺戮並不能解決問題。正是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德主刑輔思想才在孔子手中得以充分的發展並趨於完善,「德主刑輔」的思想與西周的「明德慎罰」一脈相承,構成我國封建時代法律思想的一大特色。
「德主刑輔」並非孔子的原話,而是漢代人對孔子思想的一個概括。關於德刑關系,孔子這樣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論語.為政》)。有人認為這是孔子不重視法治的顯明例證。其實,只要聯系《論語》中另一段記載來看,事情並不那麼簡單。」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日:「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民而民善矣。』可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針對當時有人提出的用刑殺威嚇人民來治理國家的主張的。孔子並不反對用刑,只不過「德」、「刑」相比,他更重視「德」的作用而已。首先,在指導思想上,他認為德是本,刑是末,憑借德政來治理國家,就會使百姓像重型環繞北極一樣歸順,而不需要刑罰去壓服。所以,第二在治斟旌政方法上,他認為德在先,刑在後,基於德先刑後的認識,孔子反對不加德而用刑罰,反對不加訓誡而只要歸順,他說:「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並把這種違反德先刑後的行為放在四惡之首來斥責,斥之為「暴」、「虐」。第三,從實際作用來看,孔子認為德大刑小,僅用刑罰只能暫時制止犯罪,卻不能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不能鏟除犯罪根源。綜上所述,孔子在德刑關繫上認為:德本刑末,德先刑後,德大刑小。這分別從指導思想、治國措施、實際作用三方面總結出來的認識,歸結起來就是「德主刑輔」的指導思想。
孔子的「為政以德」的「德」,不但是提高統治者思想境界的修身養性的「德」,而且更是一一種治國施政措施的「德」。就是說,對於統治階級提出「德」的要求,既要他們正其身,又要他們施仁政。施仁政的內容也就是「德治」的內容。這從孔子和冉有的一段對話中能夠看出一些。可知,德治的內容部外二條,一是使百姓富庶的富民政策,二是富庶之後教之德教民政策。「富之」是治國的第一步,是條件,是基礎,「教民」是治國的第二步,是手段。雖然他還有「富而無驕易」的統治階級偏見,但能夠認識到「貧而無怨難」的確是一種進步。但是孔子所謂的德治到了統治者身上也不外是要求為國不要橫征暴斂。在司法實踐中,孔子主張「哀矜務喜」,這種司法和刑罰原則要求把法律和情理結合起來,不僅要看犯罪行為的結果,還要看犯罪行為的主客觀原因,表現了孔子要求司法中重視民命,貫徹「道德齊禮」原則的良苦用心。同時,他反對嚴刑酷罰,主張刑罰適中。《論語.子路》「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中所含的「刑罰中」思想,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定罪准確、量刑恰當、不枉不縱、不偏不袒、不輕不重,做到了公正公平。孔子的「刑罰中」思想代表了文明的方向,體現了人道的價值。若從社會控制、犯罪預防的角度來看,德禮為主,刑罰為輔是「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這一學說中有著明顯的道德至上論的傾向。在「德主刑輔」思想的指導下,法律成為倫理道德體系和行政命令的附庸,缺乏相應的獨立性和自治性,這與現代法治「法律之上」的精神相違背。
B. 孔子有哪些主張它的意義是什麼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范等.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范.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左傳·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私於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足矣.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模跡灶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爾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跏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州鄭·子路》)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旦扮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孔子主張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圍困,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天」是宇宙萬物無言的主宰者.孔子認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說話做事的.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他把恢復周禮看做是自己的歷史使命,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C. 一.孔子提出了怎樣的治國主張
孔子主張「 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內叫「 德治」或「 禮治容」。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 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此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紛爭不斷,以致於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小康」社會是孔子主張的較低的政治目標。
D. 孔子主要提出了哪些治國主張
孔子闡述了「庶、富、教」的施政大綱,認為治理好一個國家,要有三個條件:首先是「庶」,即要有足夠的勞動力;
「富」,即發展生產,解決人民物質生活的問題,如:衣食住行;最後是「教」,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礎上悄則缺,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化,發展教育事業。
孔盯早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語錄匯編:
孔子的言論主要記錄在《論語》中。《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在南宋後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啟辯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微言大義」。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詩》《書》《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撰《春秋》。後人合稱之為《六經》。
E. 孔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孔子生於魯國,是中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的螞陵學術集是中國儒家文化中的核心學說的基礎,對當時封建社會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其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巨作《論語》。
孔子思想主張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有「四治」,即「仁治」、「德治」、「禮治」、「人治」思想。
一、仁治:
「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一書中講到「仁」有104處,君子107處。人與仁的概念,使用頻率是相當高的。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說所謂仁,就是人,親愛親人是最大的仁。
二、德治:
就是主張用「德治愛民」的思想治理國家。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環繞北極星那樣,心悅誠服的接受統治。
孔子的「德治」思想:
一是要求統治者必須減輕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削減苛捐雜稅,使人民得到寬和惠。
二是注重犯罪的經濟原因,認為盜竊的發生在於統治者的貪得無厭,百姓得不到好處而為,主張富民、裕民,先富後教,反對「不教而殺」。
三、禮治:
就是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孔子認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孔子說「為國以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意思是禮是治理國家的法則,就像秤、繩墨、規矩一樣的重要;不以「禮」治國就如沒有耜(古代的農具,用於鋤地)而要耕地一樣。
四、人治:
在治國的問題上,孔子很重視統治者個人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提出為政在人。
孔子認為,在「禮治」下,各級貴族都有相對獨立的統治權,個人的作用比較突出;而要實行「德治」,又必須以有德者能居高位為前提,否則便不能發揮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別強調統治者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孔子認為,統治脊做者能否以身作則關繫到國家的興衰問題,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禮的「親親」原則,主張讓非貴族出身的賢才也能參與國政。後人把這種主張叫做「人治」或「櫻物衡賢人政治」。
孔子簡介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F. 如何評價孔子的法律思想
孔子是儒學思想體系的奠基人,
儒家繼承和發展了西周以來的禮治和
「名
德慎罰」思想,提出了一套旨在維護禮治,重視德治,強調人治的法律思想觀。
孔子建立了
以
「仁」
為核心以禮
「復禮」
為目的的思想體系,
作為整個儒家的理論基礎。
他主張
「仁者、
愛人」,
「泛愛眾」,抨擊暴政,反對人殉。孔子主張「為國以禮」,實行禮治,使「君子」
和「小人」各自遵守一定的行為規范,孔子主張「為正以德」,「以德服人」,反對「以力
服人」,提倡教化注重道德的感化作用,反對「不教而殺」主張採用寬以濟猛,猛以濟寬的
統治方法。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
經後人改造,
使其成為封建正統法律思
想的核心。
儒家學派被信奉孔子的學徒們傳承下來,
雖然孔子的一些思想不可避免地表現出
現一些保守思想,
然而他有察覺到時代的時代潮流的不可拒,
要求改革禮,
以緩和統治者與
人民的矛盾,提出了許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主張。
G. 孔子在治理國家方面提出的主張有哪些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遵循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為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者輪渣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桐閉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
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
(7)孔子立法的主張擴展閱讀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之兄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封地位於宋國栗邑,後來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祈父,祈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
叔梁紇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兒子,首悄小妾為他生了長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請求納顏氏女兒為妾。顏氏有三個女兒,只有小女兒顏徵在願嫁叔梁紇。顏徵在時年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為婚於禮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並且懷孕,故謂之「野合」。
H. 請你結合孔子的政治主張,談談你認為如何才能構建和諧社會
呵呵,局鬧孔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倫理綱常,也就是說一方面強調自身修養也就是對自己嚴格要求,另一方面國家要有四維八德也就是說要有綱常,也就是履歲新不能易之為冠的那種封建思想,君王就是君王,臣下就是臣下,君王就算有錯臣下也不能造反,就像父親再不對做子女的也不能……,君父君父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儒家思想才在封建社會延續了好長時間。新文化運動批孔原因也在這兒。當然儒家思想其精華還是在教育民眾積極向善,善於進取。構建和諧社會我個人認為加強個人的素質修養很重要,這與孔夫子的政治主張應該是相同的。如果領導像領導、女人像女人,人人都是謙謙君子,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應該就算是和諧社會了,當然這就要讀很多書,遵守很多禮制的東西,說白了主要是人治,並沒有提出違反了受什麼懲罰,而是在思想上要求自己不能那麼做,不該那麼做。所以孔團皮夫子的主張只能兼而用之,一方面加強自身修養,一方面完善法制。
孔子在政治上的其他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因為孔子最講究禮制,禮制森嚴就形成了等級,然後就有了階級斗爭,這都是不可取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現在的教育還是不夠解放,從中國的政治體制就可以感覺到。構建和諧社會我覺得重要的桐或罩是教育改革,在這方面孔子做的不錯,不是體制教育,而是喜歡什麼就學什麼,重要的是還有實踐,所以在教學方式上可以結合一下他的方法。
I. 孔子的治國思想主張是什麼
孔子的思想主張八個字是仁治、德治、禮治、人治。
1、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一書中講到「仁」有104處,君子107處。人與仁的概念,使用頻率是相當高的。
2、德治就是主張用「德治愛民」的思想治理國家。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3、禮治就是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孔枝蘆子認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
4、人治是在治國的問題上,孔子很重視統治者個人以身作則猛扒帶的表率作用,提出為政在人。孔子認為,在「禮治」下,各級貴族都有相對獨立的統治權,個人的作用比較突出;而要實行「德治」,又必須以有德者能居高位為前提,否此知則便不能發揮道德感化的效果。
J. 關於孔子的主張有哪些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主張在今天起到些作用,那麼孔子的主張是什麼?下面是我為你搜集孔子的主張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的主張
孔子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根基是以道德來規范人的一言一行,貫穿了兩千年的歲月,態喊對世界脊純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主張仁和禮。仁就是與人為善,禮就是 言行舉止 等規范的總稱。在孔子以前,祭祖是非常重要的 政治 活動。孔子強調要尊重祖先,祭祀活動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
孔子還主張妻子對丈夫,孩子對父帆野野親,晚輩對前輩,臣子對君主要絕對的尊敬和服從。這位聖人並不主張暴政。孔子的主張是國家為人民服務,不是人民為國家服務。人民的一切並不是因為國家的利益而存在。孔子主張君主應該要靠仁政而不是暴政來治理國家。孔子的主張比較保守,他相信黃金時代會再度降臨,極力勸說所有的人都能夠遵循美好的道德。孔子還主張中庸思想,這不僅要作為一種認知事物的方法來看待,還應該要把中庸融入到自己的品行中去。
可是孔子的主張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接受,他只是一位非常具備創造力的改革家。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混亂的時期,各國之間經常發生爭斗。孔子在死後,他的主張普遍流傳開來。
在秦朝,孔子的學說遭遇了滅頂之災。秦始皇焚書坑儒,打倒了孔子學說。可是秦始皇的陰謀並沒有得逞。秦朝滅亡後,孔子的主張又在百姓中流傳。在漢代,孔子的學說被提高到百家學術之首的地位。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甚至成為了選撥官員的考試教材。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孔子是我國 歷史 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張對以往傳統的政治思想 文化 ,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吸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新的領域,形成以“仁”、“禮”為中心的政治主張。
孔子政治主張下的“仁”:仁者愛人。仁者的愛,是大愛,包含一切的美德。愛自己、愛他人、愛國家。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平友善,大家相親相愛,互幫互助。“仁”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義務,在享受到別人關愛幫助的同時,也要學會對身邊的人進行回饋。最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實施仁的同時不能把自己不想要的、不好的事物或思想強加於人。
孔子政治主張下的“禮”:克己復禮。懂得剋制自己的行為,在禮的范圍內做規范的事,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學識、有內涵的人。孔子的禮是多方面的,有對個人的禮,有對君臣的禮,又有對國家的禮。萬變不離宗,禮先源自於對自身的要求及約束,只有約束小我才能進一步約束大我。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復西周的“禮”一直是他的夢想和追求。他主張“以禮治國”,以禮治人,以禮服人,反對“法治”,反對嚴苛的政治制度和各類刑法,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說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德治的政治思想一直是孔子所推崇的。
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孔子的理想不是為了他自己,他的理想和追求是為了 天下 百姓的幸福,孔子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是大同社會,天下大同。他的理想不是個人的,是對於整個社會的貢獻,追求的是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那麼何為大同社會呢?在孔子的眼中,大同社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實現是要經歷一個過程的,先是要進入小康社會,才能進一步的過渡到大同社會,一蹴而就的社會是不穩定的。那麼在孔子的眼中,小康社會又是什麼樣的呢?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這句話的大意就是,人民都懂 禮儀 ,注重大義,如果犯錯,能夠有法可依,而且沒有酷刑嚴罰,民眾生活溫飽,不必為了生計而東奔西走,這就是孔子眼中的小康社會。
那麼更高一級的大同社會,又是什麼樣的呢?在孔子的眼中,從古到他生活的時代,只有在夏商周的賢德時期,那時的社會才能稱為大同社會,可惜孔子都沒有能看到,這也成為孔子人生的一大憾事。孔子心中的大同社會是這樣的:
天下為公,在那個時代,選賢能,講誠信人們不獨親其所親,不獨撫養自己的子女,而是普遍相愛,使老者有所終,壯者有所用,幼者能夠順利成長,,寡、孤、獨及殘疾者生活都有依靠,男子有一定的職分,女子都能找到合適的人家。人們不必把財貨攫為已有,只怕貨財被丟棄而不用。人們在勞動中都能各盡其力,但不是為自己,並且鄙棄那種只為自己而勞動的行為。所以,姦邪之謀、盜賊之事都不會發生,夜不閉戶,這才是天下大同。
猜你喜歡:
1. 孔子的主要思想
2. 談孔子的一些思想
3. 試析孔子的辯證法思想
4. 關於孔子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的名言
5. 孔子孟子的思想
6. 孔子禮的思想
7. 孔子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