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倫理主張

道德倫理主張

發布時間: 2023-05-03 08:20:29

⑴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有哪些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讓凳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碧戚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坦慧旅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⑵ 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有哪些

一般說來,具有實踐特性的學科都以一定的社會生活領域為研究對象,並在此基礎上圈定相對穩定的知識范圍。所以,理解一門學科,關鍵要看它研究的社會生活領域究竟是什麼,而不能單從名稱出發去簡單理解。

應該說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己的倫理學,只是它的表述方式有自己的特色。有關這類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了明白的表達,即「人倫之理」。漢代開設的「大學」「小學」教育,雖然是按適學年齡劃分教育階段,但就其教育內容和宗旨來說,它不僅是祖傳的倫理道德禮儀教育之學,而且作為「治國理政和育人之道」就是學習並踐行倫理、道德、禮儀的倫理學或品德學。朱熹在作《經筵講義》時,確切說明:「古之為教者,有小子之學,有大人之學。」所謂「大人之學」,主要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謂「小子之學」,就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前者是學道,即窮理治世,後者是學文字和應對禮節。雖然所學內容和學問層次頗為懸殊,但都在倫理、道德和禮儀的范圍之內。古代設立學校以教天下之人,小學是大學的基礎,大學則要培養如荀子所說的「成人」——「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成人」就是有覺悟能擔當的成熟的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偏於個人物慾之蔽的脾性,復其善性而盡其人倫之理的理性。不難理解,所謂「大學之道」,其主旨就是使人從小到大,逐步通曉並踐行「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這「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就是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倫理學或道德哲學(宋明時期的倫理道德之學已成熟為獨特的中國哲學)。

在古代中國,我們的先賢曾把聖人的言論、所學匯集起來稱之為經典,如早期由孔子、孟子講學記錄匯編而成的《論語》和《孟子》。在他們之後出現的許多傳世經典,也都有這個特色。如戰國時代荀子的著作,就是結合當時社會生活的實際,本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宗旨,對治國理政、人倫道德和禮儀文明分別討論。這種把倫理道德和禮儀融入現實的社會生活領域展開討論,是中國特有的探討「道」的一種方式。

荀子在《解蔽篇》中對「道」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於舉之。曲知之人,觀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識也。故以為足而飾之,內以自亂,外以惑人。」曲解地論道,限於一隅之見,便不能提高對道的認識。不僅自己思慮會亂,若是用來處事還會蠱惑別人,危害事業,造成嚴重後果。所以,荀子接著就強調「衡」的作用:「何謂衡?曰:道。」(註:道,謂禮義)這個「衡」既指恆定的價值目標,又指根本的判斷標准,而用「衡」的關鍵在於「治心」。「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非道」,「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則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矣」。那麼,「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心未嘗不藏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有所謂靜」,「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一而靜」。所以,中心在於「治心之道」。對心應導之以理,養之以情,不為物所引,則能定是非,決疑惑。而「治心之道」就在於「辟耳目之欲」,做到自強、自忍、自律。

⑶ 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分別是什麼

說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是一派胡言亂語。數千年延續而來的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主張的是道和德,道德治下的社會,從未有過政治的概念。所謂政治,橘肆是道德衰微後,近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的一大批志士仁人前赴後繼,從異邦他國移取過來專對倫理道德疾患的。二者水火不容,豈能混為一談。這就和我們把所有的差別都歸咎為階級斗爭一樣,是十分圓桐轎荒謬的。
階級斗爭治下的社會倫理,輪滾人們都互稱同志,他爹和他爺,他爺和他孫子,都是同志關系,這就叫政治,人人自由平等。不分男女老少,沒有長幼尊卑秩序。與長幼有序尊卑有道的道德豈能混為一談。所以我們現在要用傳統的道德倫理來框頂政治生活,無異於削足適履。

⑷ 倫理學的主要倫理原則是什麼

近年來,科技強國,國家鼓勵創新,特別是在生物醫葯領域裡面,從很多的新葯、新的醫療器械到研究者發起的各種臨床研究,大家都非常踴躍的在開展。
說明在這個地區開展的研究數量越多;像北美、歐洲確實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區域;橘紅色的這個區域是東亞的,不僅僅是中國地區,它還涵蓋野肆了日本、韓國等等。

這正是基於這樣一個臨床研究背景,研究者知睜在開展臨床研究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方方面面的問題,有一些是技術問題,有一些是理念問題。但是其中有一個概念,希望能夠根植到我們每位研究者心中,就是要有一個倫理的底線。

臨床研究無外乎是以人作為研究對象,這個研究對象就是受試者,所以無論是監管方還是申辦方,特別是在醫療機構內部,我們的研究者和倫理委員會,大家承擔著非常重的對受試者保護的這個責任。

世界上有很多違背倫理學原則的醫學研究,比如二戰期間納粹的人體試驗、Tuskegee梅毒試驗、猶太慢性病醫院試驗、皮膚痤瘡試驗、Willowbrook 肝炎研究等等。這一系列的研究雖然是打著科學的幌子說我要得出一些科學的結論,但是其中的受試者在他們的試驗過程中經歷了非常大的痛苦甚至於死亡。所以他們那時候得出來的這些數據,是以一種非常不倫理的方式得到的研究結果,這些結果是否可用?目前倫理學界大家都還存在爭議,但是他們做的這些研究一定是非常違背倫理學的研究。

那倫理學對於開展人體研究有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醫學倫理學的原則,其中有四點最基本的要求:

1、尊重,在做研究前需要徵得受試者同意,需尊重他的意見。

2、無害,做的這個研究不能給受試者帶來額外的或者不可接受的傷害。

3、有獲益,要本著盡可能讓參與研究的人有獲益的這個原則去做,當然不見得每個研究都能讓他有獲益。比如說Ⅰ期研究,那大部分用健康受試者來做的這一類研究,頌猛轎他可能沒有獲益,但是在即便他沒有獲益的情況下,也需要符合其它的原則。

4、公平公正,選擇受試者一定要本著一個公平公正的原則。

只有符合這幾條必須符合的原則,才是一個可以開展的人體研究。

⑸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什麼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美德論、義務論、結果論倫理學、正義倫理。

這四種理論分別是由亞里斯多德、康德、密爾、羅爾斯這四位西方學者提出的。

美德論

美德倫理學誕生於古希臘,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其關注的中心詞便是美德、強調存在而非作為。

柏拉圖曾主張知識即美德,他以二元論的觀點來看世界,將世界劃分為理念的世界和現象的世界,並且認為由於經歷了出生的血腥,人類原本干凈純真的靈魂被污染,而要回到理念世界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哲學思考,不斷地汲取知識。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其最為擅長的正是哲學思考,亞里士多德的美德倫理學是建構在目的論基礎上的。

義務論

經過近代啟蒙運動的價值顛覆,道德責任確定性的根據主要有絕對命令的義務論、功利主義、契約論、美德論等幾個基本理路。

康德絕對命令的義務論思想給義務的規定性提供了一種令人震撼與景仰的理路。這是一種普遍有效性的道德要求。康德合理地揭示:一種善的道德義務必定具有普遍性。

結果論倫理學

功利主義,即效益主義,是道德哲學(倫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學家有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傑瑞米·邊沁等。功利主義亦稱「功利論」、「功用主義」,通常指以實際功效或利益作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說。

正義倫理

《正義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哲學與倫理學著作,作者是約翰·羅爾斯。1971年初版,1975年與1999年出版修訂本。在該書中,羅爾斯嘗試用社會契約的衍生方式來解決分配公正的問題。

由此產生的理論被稱為"justice as fairness"(以公平體現的正義,或略作公平即正義),理論導出了他的正義兩原則: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其中平等原則詳細表述為機會均等原則和差別原則。

⑹ 概括下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的主要觀點

把德性看成是主要的倫理理論,它提出倫理學的中心問題「我應該怎樣生活」可以建構為「我應該是哪一種人?」它的目的在於描述在一定的文化或社會之中受到敬重的品格類型。因為在古希臘,倫理學是凳鉛與品格相關的,因此,倫理學被建構為德性倫理學。大多數的蘇格拉底對話考察了對德性的一般信念。柏拉圖在他的《國家篇》中討論了四種主要的德性,並把它們與靈魂的不同部分連接起來。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是德性倫理學的最著名的體系。他把德性與人的功能和目的連接起來,把德性分為理智的和道德的德性,並且主張一種完備的德性是一種選擇和行動的性情(品質),是為實踐理性所規定的相對於人的過度與缺失之間的中道。對於斯多亞派而言,德性在於與自然一致,而有德的生活就是自足的生活。在中世紀,德性倫理學繼續發展,特別是在阿奎那那裡,但它隨著現代倫理理論的興起而衰落,特別是功利主義和道義論的興起而衰落。在這兩者里,道德為對行為後果的功利計算所確定,或為支配道德行為的原則或規則所確定。在20世紀,德性倫理學得到復興,代表人物有:安斯康、麥金太爾、威廉姆斯、福特、馮•賴特、A.培爾等。它認為現代倫理理論不能幫助我們解決許多道德問題,倫理考慮的焦點應當從行為者的行為轉到行為者本身,轉到行為者的志向和規劃。德性倫理學實質上是一種新亞里士多德主義的觀點。不過,當某些德性倫理論家傾向於放棄所有的現代以原則為基礎的倫理學時,有人則認為,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不能處理涉及到人們之間關系的道德問題,所以必須被修正。
德性倫理學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品格的建構、實踐理性、道德教育、品格與友誼的連接,具體品質諸如勇敢、忠誠、羞愧、負罪以及傳統的惡的多種形式。這是一個全新的探討領域,許多討論仍在進行。雖然這樣一種倫理方式不尺鏈能做所有的倫理研究,但對於揭示生活棗困好的品格形成領域——這一長期被其他道德理論所忽視的領域——是有價值的。

⑺ 中國古代封建制度有哪些倫理道德觀念

北宋理學家朱熹提出的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分別從大家和小家的角度去闡述的,也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意思是,國家要人民做什麼事,人民就要做什麼事;父親要兒子做的事,兒子也不得違背;妻子必須嚴格遵守和聽從丈夫的一切決定。這些都是封建的統治者旅消喊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實施的一種治國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緩和了社會和家庭矛盾。拆野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橋扮。用來約束人與人之間處理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
『三從』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和『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是古代為了約束和限制女子所制出的一系列的條款。極大的限制和剝削了女子的權利和自由。讓她們專心的服從自己的長輩,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兒子,以及自己的國家。女子的地位在古代是不受重視的,一切都要聽從男人的。用一些規定,規定了在那個時代要做一個怎樣的女人,才是一個對得起自己的丈夫的女人。

⑻ 孔子道德思想的主要內容,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1.孔子一生的道德思想主張主要體現在兩個核心觀點學說上,即「仁、禮」,行仁德遵禮教就是孔子完整的道德學說體系。

2.孔子的「仁」主要是針對人道思想精神,孔子的「禮」主要是體現在禮制教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秩序和制度。

3.人類社會是由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個體組合而成,人道主義思想不管在什麼時代都不會過時,它是人類社會永恆的秩序。

4.制度則是社會長久穩定的基礎。

5.孔子的「仁、禮」思想體現了古代思想家對人類社會政治制度的研究精華。

⑼ 埃比克泰德的道德倫理觀點是什麼

埃比克泰德將倫理道德作為自己從事哲學研究的主題。他堅持認為討論世界究竟是怎樣構成這樣的問題,既無必要又不重要。因為不管世界是原子構成的或者是由水和土稿坦構成的,這都不是問題鍵鏈桐的關鍵所在。關鍵的一點就是人們要知道並了解善的含義和真正本性,掌握慾望和厭惡、選擇與拒絕的行為尺度,並以此作為自己生存的准則去安排未來所有的生活,至於其他身外之物根本就不需考慮。因此他所關心的重點問題就是人如何去達到至善。他認為善的本質就在於神的本質,神的本質是智慧、知識與理性。

此外,埃比克泰德還提出了一種世界主義的道德倫理體系。他認為由於人類社會的各階層都是以神作為自己的父親,因此在喚衡神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社會成員,人人都是兄弟,這就應當彼此相親相愛。至於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奴隸則根本就不存在,因為既然人人都是神的兒子,那麼任何人將自己或別人當作奴隸就只不過是其主觀意識所造成的而已,並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埃比克泰德的思想對後來的基督教影響較大。

⑽ 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主要探討了什麼問題,有什麼主張

與蘇辯棗櫻格拉底一樣,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主要探討了善與美德的問題。但是他反對蘇格拉底把美德岩友僅攜叢僅等同於知識的觀點,而主張有兩種美德,一種是心智方面的,即知德;另一種是道德方面的,即行德。

熱點內容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
行政法中的連帶責任 發布:2025-01-12 14:44:59 瀏覽:884
法治對稱性 發布:2025-01-12 14:08:01 瀏覽:94
燃放煙花爆竹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4:07:58 瀏覽:971
律師馬樹立 發布:2025-01-12 13:46:24 瀏覽:10
大竹縣律師 發布:2025-01-12 13:07:20 瀏覽: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發布:2025-01-12 12:24:08 瀏覽:893
特別行政法律是我國法的淵源嗎 發布:2025-01-12 12:24:00 瀏覽:841
行政法庭調查質證 發布:2025-01-12 12:07:19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