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31 03:46:23

❶ 淺談如何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的職業道德,或簡稱師德,指的是作為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專行教書育人職責時所必須遵守屬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它是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是職業活動中體現出來的穩定而持久的行為規范。它體現的是教師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師只有以自己純潔的靈魂,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的心靈,才能培養出具有優良品質的新一代。因而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呼,這本身就是教師職業道德社會價值的體現。

❷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主要由()等要素構成

教師職業道德主要由教師職業理想、教師職業責任、教師職業態度、教師職業紀律、教師職業技能、教師職業良心、教師職業作風和教師職業榮譽八個要素構成,這些因素從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師職業道德的特定本質和規律,同時又互相配合,構成一個嚴謹的教師職業道德結構模式 。

❸ 什麼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1.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否高尚,主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是看他是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二是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否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教師的職業道德內容很多,熱愛學生是教師教學工作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之一。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滿腔熱情地教育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造就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愛。教師要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把他們看成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教師應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做人的素質。
2.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首先,教師是教育人的人,要對學生的教育有說服力,自己就必須在各個方面成為學生的表率。教師為人師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直觀的教科書」。政治素質在教師素質體系中居重要地位,決定教師的政治信仰,制約教師的道德選擇,影響教師的身心素質發展;決定教師的職業活動方向,決定教師的工作效益;影響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因此,教師應當自覺提高師德修養,堅定政治信念。其次,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認識人生的真諦,無私無畏,勇往直前。再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反對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具體而言,教師在思想上為人師表,就是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堅持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教師在工作上為人師表,就是要不怕困難,不墨守成規,一分為二地對待自己和別人。教師在言談儀表上為人師表,就是要舉止端莊,落落大方,語言文明,衣冠整潔,不裝腔作勢。教師的氣質、性格、愛好、服飾、發型等都可能成為學生效仿的對象,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必須以自己優美的語言、文雅的行動、朴實的生活、進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風,切實發揮好表率作用。
3.社會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豐富的知識,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格。一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是影響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師的人格包含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政治觀、理想、生活態度之中,通過一定的言行、情感等表現出來。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自然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是人格影響人格的過程,高校教師高尚的人格在育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擁有美好的心靈、高尚的人格修養,這樣才能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❹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一)高校師德屬於專業道德,是師德的組成部分之一,與社會公德、家內庭道德既相聯系又
相區別。容
(二)師德作為教師的專業道德有著與其他專業道德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特質。
(三)高校師德與中小學師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教師職業道德是道德的一個特殊領域,它與道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就它們的聯系而言,
教師職業道德是社會公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道德在教師職業領域中的特殊表現。
道德作為社會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惡標准和觀念,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價值來源。在教
師職業道德的發展中,道德總是為各種師德規范的確立提供合理性論證,提供有力的依據,教師職業
道德價值思想根植於道德基礎之中,總是與道德相一致的。總之,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是共性與個性
的關系。
就它們的區別而言,道德是社會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善惡標准和觀念,而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
職業活動中特有善惡標准和觀念;二者產生的時間和發展有所不同,道德先於教師職業道德產生是隨
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萌芽和產生,而教師職業道德則是人類社會腦體分工之後才開始萌芽產生的。

❺ 淺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第一:從職業層面上來講 作為教師,首先我們應該熱愛教育,勇於奉獻。俗話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於一件事情我們由衷的喜歡,由衷的熱愛,我們便會從中體會到無限的快樂,即使在這條路上有再多的困難,再多的艱辛,我們都會欣然的去付出,
欣然的去努力。在太多人的眼裡,高校教師的工作太清閑,有課就去上,沒課就休息。真所謂是‚隔行如隔山‛呢!他們哪裡知道高校教師上的那一堂課,是教師課下用了多少個一節課在查閱資料,在整理資料,從而確定課題,進而設計課堂,還有分析學生等等才拿出來的,正可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需要老師怎樣的熱愛?! 相信沒有滿腔的熱情,沒有執著的熱愛是根本做不到這一點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到教書育人,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道德責任。教書育人包含著兩層含義,教書是指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是手段;育人是指教師通過課上課下的教學活動和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以及教師的行為對學生進行顯性的或潛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影響,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校的根本任務。人們常說,教師工作是良心活兒,我們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們看到我們的努力,我們的付出,我們對工作的執著負責,從而影響他們未來的工作觀。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嚴謹治學,提高教學水平。嚴謹治學不僅僅包括認真完成教學任務,以負責的態度對待教學,它還包括要把教育教學當做一門學科來對待,研究它,進而提高它。高校的學生,是身經百戰的勇士們,他們經歷了嚴格的層層篩選,步步選拔,才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他們的知識功底較深,洞察力較強,基本上會在老師上完幾節課之後,便已摸透老師到底有怎樣的知識底蘊。俗話說:仰慕是學習的動力。我們要盡力成為學生的仰慕者,崇拜者,偶像,成為影響他們的主要源泉,這就要求我們高校教師
具有廣博的通識知識,豐富而組織化的專業知識,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靈活適宜的教學方法。
第二:從關系層面來講 說到教師在學校的關系,無非就這兩大類,一個是師生關系,另一個為師師關系。首先我們說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關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關系,因為處理好師生關系不僅是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體會到,和諧、友好、愉快的氛圍,會讓我們感受的身心徹底的放鬆和發自內心的溫暖。而我們的教育對象大學生們正處於思維敏銳,情感強烈,崇尚平等的生理時期,他們更需要呵護,因此我們要加倍注意我們的言行舉止,不能挫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要讓他們在幸福,快樂、滿足的氛圍樹立起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性格,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性格基礎。師師關系,看似沒有師生關系重要,其實不然,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整天和同事鬧別扭,看誰都不順眼的人,能安的下心,踏踏實實的備課嗎?況且,教師行業是一個合作的行業,要想把課備好,課上好,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一個人單打獨斗是萬萬行不通的,而且只有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才能把快樂帶給周圍的人。那如何才能使自己成為師師關系中的‚可人‛呢?我們如果能做到踏實自立,謙虛上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想必就差不多了!
第三:從內化層面上來講 首先什麼叫做道德的內化呢?道德內化是道德發展的一個過程,是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從受制到自覺認識行為的選擇過程,也就是說當道德內化後無需任何外界的約束,
便能按照正常的原則行事。教師肩負著培養國家接班人的重任,同時教師也是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群體,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學生身心的發展。列寧說過:‚任何『監督』,任何領導。任何『教學大綱』,任何『章程』等等......決不能改變有教學人員所決定的課程方向。‛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執行各項具體任務時,其態度、方式、方法的選擇總是自主的,是一個自我控制的系統,是有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和良心調節來實現的,即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教師的言行都是自己的真實性情的自然流露或性情正常宣洩,只有把良好的品德素養植入我們的心中,才能在自然與不自然間帶給學生的都是正能量,都是積極向上的東西。
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從事高等教育職業必須要遵守的行為規范,也是衡量其履行職業義務、職業責任水準的重要尺度,更是高校教師實現職業價值、職業理想的重要保證。高校教師不僅承擔著為國家建設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任務,還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乃至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高校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在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要使大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道德觀。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任務,必須持之以恆,常抓不懈。

❻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有哪些內容

第一,關於愛國守法。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與國家的關系,對高校教師政治上提出要求。強調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針對當前少數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意識淡漠的問題,明確提出「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
第二,關於敬業愛生。重點是規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強調要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履職盡責,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針對當前高校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突出強調「公正對待學生」,「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第三,關於教書育人。主要是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強調要以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針對當前部分高校教師存在的輕教學、輕育人的問題,以及社會兼職過多影響教學的現象,明確提出「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
第四,關於嚴謹治學。主要是規范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行為。強調要弘揚科學精神,勇於探索,協同創新;恪守學術規范,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針對在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侵佔他人勞動成果的不端行為,明確提出「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
第五,關於服務社會。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與社會的關系。強調要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要求高校教師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針對高校中不當使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的現象,明確提出「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第六,關於為人師表。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的社會道德責任。強調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樹立優良學風教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要求切實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職業形象,明確提出「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

❼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內容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抄》貫徹中央關於推進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精神,根據高校教師的社會使命與職業特點的特殊性,論述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特殊性及其建設的重要性;從提高高校教師師德水平的目標出發,對「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和為人師表」六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作出現代性的讀解;以問題為引導輔之大量的現實案例,來解析高校教師在教學教育實踐中的道德難題。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可作為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教師提升自我道德修養和業務進修的日常讀本。

熱點內容
老人不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00:42:37 瀏覽:254
民法典的法律是什麼 發布:2025-04-28 00:32:30 瀏覽:467
律師白話 發布:2025-04-28 00:07:16 瀏覽:135
勞動法內容有哪些 發布:2025-04-27 23:54:45 瀏覽:103
民法和商法都屬於哪一性質的法律 發布:2025-04-27 23:49:33 瀏覽:555
吳江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4-27 23:47:52 瀏覽:203
法治社會遙遠 發布:2025-04-27 23:47:11 瀏覽:93
公民訴訟代理人承擔法律責任方式 發布:2025-04-27 23:34:18 瀏覽:887
民法至上 發布:2025-04-27 23:26:46 瀏覽:823
山東政法學院法學考研 發布:2025-04-27 23:24:23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