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的推薦理由

道德經的推薦理由

發布時間: 2023-05-10 09:10:16

㈠ 如何評價《道德經》這本書

2009-02-20
09:57:38
<道德經>基本上是一部哲學和道德修養兩方面的合集。就像黑格爾哲學《哲學全書》加上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呵呵,有點像」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依碧鴛」。
標題是<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大部分含義屬於哲學歲運層面,它經常被人機械地引用是因為其頂針的修辭方式比較漂亮。也有一些文章單獨引用其最後一句的,大抵都是出自於其對最後一點的強烈認同,也僅僅是最後一句。我曾經也有這樣的情況。
近來忽然悟透了其中的深意。老子其實想說的是」人應該遵循其所處的位置處事說話,人所處的位置就是地;人所處的位置決定於天命,天命就是天;而天命又取決於大道,而大道就是by-far老子所理解甚至試圖表達出來的自然規律;而大道取決於自然本身,這里的自然就是指事物的本身。」
為什麼要分四個層面來說這句話,因為這是四件事情。
人法地其實很直白,就是讓我們要適應環境,地是環境,你很難改變環境,那麼就按照環境來辦事。大禹治水就是最好的例證;而其父鯀築壩堵水就是反例。
地法天似乎有些落入了不可知論,或者神學,當然我相信老子並不會幼稚到在天這個層面就引入神學了,他只是用天命來說明普通人頭腦中的那個』命』的那個神學概念,這樣便於矯正和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心中的」神」,所以這句話也就是說人所處的位置決定於其是否以及多達程度上能夠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天法道其實就是一個概念過渡,就是說人們心目中的命從屬於備運大道,因此不要迷信天命,試圖探尋大道才是正事。這里的道就是老子一直說的世間大道,和我們高中政治課上所說的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當然了金木水火土和老子沒啥關系,不要亂潑臟水)有一定關系,但不完全是,說到道德經人們可能想到的第一句話就是開篇第一句話--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不但能夠從中看出來老子對大道的敬畏,還能看出它對大道的科學態度,能夠說明白的道理不是普遍的道理而是特定環境下的道理--人類數千年來的科學發展史也印證了這一過程,比如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也正憑借這樣的開宗明義,老子也就有充分的理由推翻高中課本對它下的定義--機械的唯物主義。
道法天是為大道落實歸宿和根源的一句話,那就是說大道是決定於自然本身的,大道應當是描述自然狀態及其規律的。
其實如果老子再深入探究一下,自然是由誰來決定的?
從小里來說為什麼分子下面有原子,誇克?為什麼我們所說的這些原子體其實本身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而是一片震盪變化的粒子雲?
從大里說,為什麼有宇宙?它從哪裡來?為什麼這樣的形態?
我漸漸地可以理解高中時候被批駁的牛頓,可以明白他為什麼晚年落入了神學的泥沼。仿雀梁科學就是正確的么?是否像《道德經》裡面所說明的美和丑是相對的,他們的區別只是人劃定的?(人試圖割裂整個世界讓其可以被自己認知)如果你說牛頓的經典力學只是幾個世紀前的一座科學的燈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只是比它更遠一些的另外一座,最終我們將追求到真理的彼岸。那麼在到達彼岸之前誰也不曾去過,我們堅信真理彼岸的存在就是一種信仰,不是么?那麼是否可以說科學也就是一種信仰,一種神學…
不多說了,幸好老子還沒有說到這一點,可能他已經想過了。如果有更多的筆墨,可能《道德經》就不會像今天這樣不朽。
從豆瓣上搬來的。可以參考一下

㈡ 《道德經》為什麼備受推崇

道德經講的東西太多了,可以闡釋的層次也非常豐富。換句話說,它簡直沒有流傳不廣的理由。當然也因為它具備的無比豐富的闡釋層次,導致這個話題太大太泛。

下面就我所知道的,說一些。

思想史角度上

就思想史的發展言,百家爭鳴是一次大解放,歷經春秋、戰國、嬴秦、而至漢武朝,統治階層申黃、老之術,反秦之弊與民休息,奉行無為而治。可以說這一階段老子學說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到劉徹興儒術、要有所舉動的時候,黃老之術仍舊很有市場,甚至變成一股保守的政治勢力,比如竇太後、汲黯等,都是尊奉黃老的代表人物。

可以說,百家爭鳴後,自漢初至武帝朝,是黃老之術的一個發展高峰。作為道家重要典籍的《道德經》,其影響力與傳播范圍不言自明。

魏晉之際,名士尚清談,清談的內容呢,則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這一時期的一小撮知識分子,對司馬家的統治具有明顯抵觸情緒,這種抵觸當然也不能是直接跟皇帝正面肛。司馬氏以儒治天下,這一小撮就開始解構綱常、放浪形骸。名教就是儒家,自然則是老莊。對老莊典籍的深層挖掘及再創新,構成了名士們精神生活的核心內容:

(桓)溫嘗問君(孟嘉):……「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漸近自然。」(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本身是個音樂欣賞的話題,孟嘉卻用了老莊玄學的話頭自然。名士們的清談由此可見一斑,如果想了解更多,就打開一本《世說》吧。

另一方面,自佛教東傳以來,為了能夠更好融入本土文化,僧人們開始用道家文本注釋佛法,《老子》和《莊子》就是經常被引征的典籍,比如後來南北朝時期成玄英的《莊子疏》,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案例。到了李唐建國,老子因為據說姓李,也開始沾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開元二十三年,《史記》中老子的傳記奉敕升為列傳首,與伯夷合傳。再一次地,由於政治的介入,道家的地位被抬高。

隨著儒釋道合流,《老子》中的思想已經全方位融入到中國人的文化、藝術、政治與世俗生活當中。國畫中的留白、音樂欣賞的漸進自然、處世規則的不為天下先,民間信仰的太上老君等等,都可以從《道德經》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老子身上找到原型。

哲學意義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諸子之中最像哲學家的,可能就是老子了。《道德經》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涉及到了其它諸子甚少討論的本體論問題。而這在洋人的哲學語境里正是最基本的問題。

《道經》一開頭實際上就是試圖闡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

也是在對世界的闡述中,《老子》與《周易》出現了高度的一致性——它們都認為世間萬物是變動不居的,故而人需要與時遷移才能動態地把握和認識宇宙萬物。與此同時,兩部書經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思辨方式,也無時不刻地提醒人們去感悟自然,從自然中尋找生存處世之道。

變化與接近自然,是構成中國國民性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這在《老子》中可謂是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比如:

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再比如:

道法自然

洋人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到了黑格爾那個年代才被提出來,類似的東西早在《周易》、《老子》的年代就出現在中國了。有鑒於此,面對黑格爾對中國文化、文字語言的嘲諷,錢鍾書曾在《管錐篇老子王弼注》中非常不爽地表示:

《老子》用反字,乃背出分訓之同時合訓,足與奧伏赫變(aufheben)齊功比美,當使黑格爾自慚於吾漢語無知而失言者也……

故反(返),於反為違反,於正為回(反)返;黑格爾所謂否定之否定,理無二致也。

兵法意義上

認為《老子》是兵書的人並不在少數,比如當代的李零,就持這種觀點。而在《老子》五千言里,也的確經常見到非常精闢的戰術、戰略思維。比如這一段: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對比《孫子兵法》:

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火攻)

不戰而屈人之兵。(謀攻)

再比如: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對比《孫子兵法》: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計篇)

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之司命。(虛實)

再比如: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對比《孫子兵法》:

故備前者則後寡,備後者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再比如:

善行者,無轍跡;

對比《兵法》:

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

實用意義上

關於黃老學說的特點,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指》里概括的非常精當: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司馬談的這句話里主要從兩個方面論述了道家的長處:一是養生,二是統御術。其中尤其是統御術層次上,道德家吸取了陰陽、儒、墨、名、法等眾家之長,從而可以與時遷移,具備指約而易操的特點。

而在養生方面就更不用說了,老子本人如今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圖騰。

老子這么多年來,一是輸出了長命圖騰,二是留下了五千箴言,三是提倡不折騰,還有什麼好說的?

就此而言,《道德經》可小可大,小則養生保身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大則經略天下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控制論意義上:

在凱文凱利的《失控》中文版第188頁有這么一段話:

古代的中國人盡管其創造從來沒有超出過指南車,卻擁有一種正確的關於控制的無念心態。聽聽老子這位神秘的學者在二千六百年前的《道德經》中所寫的,翻譯成最地道的現代話語就是:

智能控制體現為無控制或自由,

因此它是不折不扣的智能控制;

愚蠢的控制體現為外來的轄制,

因此它是不折不扣的愚蠢控制。

智能控制施加的是無形的影響,

愚蠢的控制以炫耀武力造勢。

隨後KK表示老子的睿智,完全可以作為二十一世紀飽含熱忱的矽谷創業公司的座右銘。

(愛閱讀,請關注我。凡人閱讀,你身邊最最貼心的閱讀引領者。)

㈢ 老子《道德經》中你最喜歡哪一句原因是什麼呢

我最喜歡老子《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句,是因為我覺得這一段話寫得非常的好,意義很深刻,這句話也是在告訴我們“成人之法在於地,成地之法在於天,成天之法在於道,道造化萬物成法而自然”說起老子這位人物我想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的熟悉,他是一位非常偉大的人,寫的著作也是相當的多,其中有一部還是給我們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道德經》,這是一篇偉大哲理經文。經文的每一章,每一句的論述都是極其重要的,都有其令人極其喜歡的意義,他的這本著作已經流傳有很多年了,直到現在依舊是很受大家喜愛,我覺得還是很值得我們大家去看的,去學習。

㈣ 《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㈤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道德經》

我們常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謂博大是無所不包,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精深就是非常究竟正確直達根本。什麼叫「究竟」,什麼叫「根本」?好比開始時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再過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回頭一看,原來卻是錯的。我們當初以為是對的其實是表面的、粗糙的,我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更遠大深邃的層面,結果為以後埋下了禍因,這就不能叫「究竟和根本」,更不能叫「博大與精深」。

博大精深文化的根本是引導我們、引導宇宙萬物走向生生不息,走向圓滿美好。《道德經》正是揭示這宇宙顛撲不破真理的經典!

在世界上,人們對於中國的《道德經》非常敬仰和推崇,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籍之一。西方人漸漸覺得中華文化真的非常悠久深遠值得學習,他們慢慢了解中國理解中華文化,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給《道德經》。

現代的人讀了很多書,以為道理懂了很多,什麼都知道,可是我們卻難辨是非。看看民主選舉制度的國家就很清楚了,往往選出來的人都是會開支票的人,只管拉選票,寅吃卯糧,不管國家長遠的利益的。看到這些,我們就要反省,難道我們真的有長遠的讓人民都走向更好的智慧嗎?沒有啊!

在《道德經》里,老子揭示著雋永的真理,揭示著讓民眾歸於致遠寧靜、世界長治久安的道理。幾千年了,我們現在去讀,漸漸深入體會,發現老子講的都是人生宇宙的真理!

當年孔子問禮於老子,學習大道的奧理,而後孔子提倡五常仁義。

孔子的《論語》教導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才是合乎大道的規則,文字相對淺顯,往往我們就以為都懂了。而我們讀《道德經》,卻有一個觀感,覺得老子神龍見首不見尾,會生出遊龍之嘆。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裡面每一章好像各說各都不相關,可實際上它們都有一個主軸貫穿於其間。雖然我們要經過長長的經歷才有可能看到或有幸觸碰到、把持住這個主軸,可當我們一章一章讀下來,我們會浸潤在聖賢的心胸氣度里,秉受著聖賢的教導和熏陶,漸漸改變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中華文化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回頭看幾千年人類發展的歷史,一直以來人們一再地肯定《道德經》,驚嘆《道德經》裡面所昭示的道理之真,不斷從中獲益。

《道德經》點出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根本處的不同點。譬如在《道德經》里有「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之說,教導我們「後其身而身先」,這跟現在的西方教育不同。

現在西方的教育都要人們去表現自我,要拿第一名,強調我是最棒的,不斷加強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都是走這條路線。可一個人即使不斷地拿第一名,也不能保證他能有快樂的能力,有為他人著想的存心,有為這個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的能力。在這種教育之下,人們的內心只會越來越痛苦。

《道德經》卻教導我們摒棄對第一的追求,貌似讓我們不思上進,實際上是教導我們在內心無小我私慾的牽絆,心中有他人,把大眾的利益放在前頭,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後面,這樣人們就能好好過自然美好的生活。

現在的人喜歡人定勝天,什麼事都要跟天來爭,但是《道德經》的看法卻不一樣,《道德經》有一句「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說很大很大的風沒有吹一上午的,傾盆的大雨沒有下一整天的,都是一陣子而已。以天地之大能,做這些事情都不能持久,更何況渺小的我們呢?

即使一個人很行,占據著高位,有錢有勢,追求物質的佔有、滿足,如果以此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又能持住多久呢?「飄風不終朝」啊,得要回到平實裡面才有雋永的安寧。

如果不懂得謙虛下來,不懂得回到「絕聖棄智」,不懂得「後其身而身先」,這樣的盛狀是不會長久的,這就是為人處世的大哲學,這些道理讓我們一輩子有享受不完的益處,得到非常幸福滿足安寧的心境,這些都可以從《道德經》里收獲的。

《道德經》的這些道理,跟現在的西方不管別人死活、只管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到處侵略霸佔的理念完全不同。

我們要讀老子的《道德經》,特別是乘著復興中華文化的東風,好好來學習《道德經》,擺正我們的生活態度,恢復我們的天然純良的心性,使我們的心靈得以提升,使得我們的生活、家庭更加的美滿。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來學習《道德經》。

——本文來源:張慶祥講《道德經》

㈥ 班上弄推書會,我想推薦老子的《道德經》該怎麼推薦,推薦語該怎麼說。為什麼推薦這本書,急求。在線等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是哲學著作,
一、音韻之美
《道德經》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二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四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五十八章)。這些詞句,不僅押韻,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韻美,也有旋律美。朗誦經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韻之美中體味深刻的哲理。
二、講究修辭
《道德經》的語言非常講究藝術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准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
一、對偶。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六十三章)。對偶句子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便於記憶、便於傳誦。
二、排比。排比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鼓動力。《道德經》中排比句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十四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
三、比喻。《道德經》中比喻亦多。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養萬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擬人化,贊頌得道者的高貴品質。再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二十章)、「復歸於嬰兒」(二十八章),皆以嬰兒喻道者的純潔、天真、朴實無華。又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六十四章),連用三個比喻,講明從小做起的道理。這些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四、設問和反問。如:「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二十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這些設問與反問,增加了語言波瀾,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五、聯珠。聯珠又叫頂真,是把前一句後邊的詞語作為後一句開頭的詞語,把語言連續說下去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聯珠使語氣連貫,結構嚴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機聯系。
三、語言精闢
《道德經》有些語言極為精闢,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語、格言、座右銘。如:「天長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慾」(十九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七十八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變為警句,廣泛流傳。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現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現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現演變出「大智若愚」;「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現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現為「知足常樂」;「寵辱若驚」(十三章),現為「寵辱不驚」。

㈦ 哲學思考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功成而不有

哲學思考 推薦編輯: 四為堂主人  

推薦理由:《道德經》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歷史經典書籍,作者在這里介紹了第三十四章,「功成而不有」這一部分,用日常口語化,通俗易懂的筆觸將意思還原出來,有理有據有新意,說得深透。旨在告訴讀者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謙虛低調的處事作風,這樣才能夠走得遠。是一篇好文章,值得推薦。

談一談《道德經》當中的第三十四章,這一章節主要圍繞「謙虛」展開。

大家都喜歡橘滑低調的人,哪怕做了好事:不不不,都是大家的功勞;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哪裡哪裡,今天實在是走狗屎運了。

這么說,周圍人心理聽了自然舒服;你好我好大家好,其樂融融。

很少會有二愣子,人家誇獎他的時候,會說:哈哈哈,我也覺得自己很聰明,這件事辦得太到位了;要不是我,你們怎麼可能坐在這里一起享受慶功宴。

1.大道汜(si)兮,其可左右

汜:廣泛的意思。

大道汜兮:時時刻刻,保持大道,就能夠順風順水,才可以無所不能,無往而不利。

那麼啥是大道?在老子眼裡:道就是最高的本源。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順其自然,就是最舒服的,就是最好的,就是陽光大道。

理解這句話,務必首先明確這個大道是啥。

凡事順著自然走,始終能夠踏在陽光大道上;可以進退自如,游刃有餘,左右逢源。

目前的工作,是不是你喜歡的,是不是你所擅長的。

明明是個文官,卻要做個武將,那勢必很難受;明明是個張飛,非要做諸葛亮軍師的位置,搖著一把扇子,那也不倫不類。

2.萬物恃(shì)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恃:依賴。

萬物依賴其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卻不佔有功名利祿。

對於老子來說,不居功是很重要的戰術。

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一旦功成名就了,完成了那個既定目標,就趕緊走人;不要貪戀那個坑位,後面還有兄弟要上;其他人憋久了,自然看你不順眼,就有危險了。

功成之後,老大往往閑下來,對外沒事兒幹了,就開始內部整頓了。

嗯,瞧你這眼神色兒,是不是想搶我位置啊。

來來來,該抓的抓,該殺的殺,該算賬的算賬。

想當年上戰場,竟然和我睡在一張床上,跑得時候比我還快;現在既然已經是秋後了,正好......

春秋末期越國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

他實在太深諳人性了,認為勾踐可以同患難,絕對不能共富貴,就告辭了。

真正的敵人從來不是對手,背後插刀的,往往都是身邊的人。

范蠡也算仗義,走到齊國,留下書信給好朋友文種: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意思是你也好撤退了,留在勾踐身邊實在太危險。

文種沒有聽從,果然越王勾踐送了一把劍給文種: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意思是你教我攻打吳國七種方法,我只用了其中三條就滅掉了吳國;剩下還有四招沒用,要不在你身上試試?

文種只好自殺,范裂伍薯蠡最終活到了88歲。

同樣悲催的還有韓信,明明是西漢功臣,協助劉邦打敗西楚霸王項羽,奪取天下;本以為功成名就,從此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卻萬萬沒想到,被呂後與蕭何合謀,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3.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即使養育了萬事萬物,也不應該驕傲自滿;以為這樣就可以居功,甚至向上級主動要好處;此時此刻更應該小心翼翼,要知道功高蓋主,並不是好事兒;務必要保持低調謙遜的姿態。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後,趕緊撤掉了湘軍;避免樹大招風,引起朝廷的不滿。

常無欲:常常;無欲,無欲則剛么。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萬事萬物已經歸附與我,更不要自以為是,往後餘生可以主宰一切,高枕無憂;小心駛得萬年船,只有時刻保持低調,才能夠擁有大局觀,才可以走遠路。

老子是強調「無為」的,這位老人始終覺得「無為」才能夠長壽,「無為」還足夠安全。

盡量把自己往小的整,往柔弱的方向靠近。

但是你不肆者小心已經做了好事兒,不小心成了老大;千萬要保持低調,不要到處宣揚,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老子:少思寡慾。

老子所提倡的慾望,只要那麼一點點,保證溫飽問題即可,不然就是浪費了,不然就麻煩了,不然做事就辛苦了。

4.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正因為不自以為偉大,不認為自己是個角色;所以周圍的人才紛紛擁護,位置才越來越鞏固,才能最終實現真正的偉大。

也只有這樣處理,才不至於自找麻煩,引來禍患。

三國禰衡就是典型的自大狂:

孔融向曹操推薦禰衡,但是禰衡稱病不肯去;曹操封他為鼓手,想要羞辱禰衡,卻反而被禰衡赤裸身子,擊鼓而羞辱。

後來禰衡罵曹操,曹操就把他送給劉表;禰衡對劉表也很輕慢,劉表又把他送給江夏太守黃祖;最後因為和黃祖言語沖突而被殺,時年二十五歲。

東漢楊修,處處展現聰明,結局也是被曹操殺了,時年二十四歲:

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楊修招呼大家把整盒酥吃了。

曹操問:為什麼這么做?

楊修說:曹公教我們每人吃一口啊,盒子上寫了「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違抗?

也就是楊修這傢伙兒,不打招呼,自以為聰明,把別人送給老闆的禮物,擅自拆掉吃了。

曹操攻打漢中,劉備因險拒守;久攻不下,想要回軍,又不忍心。

正好軍中請示口令,曹操便傳口令:雞肋。

下屬不知什麼意思。

楊修開始收拾自己行李,別人問:怎麼知道要出發了?

楊修說:雞肋這種東西,不吃扔了可惜;吃起來又沒什麼可吃的,這里指的是漢中,所以大王要回軍了。

實在是閑得蛋疼,沒事兒老猜老大心思幹啥捏?自以為是地將信息分享給大夥兒,你一口啊我一口;老大在你面前完全是光著的,好不害羞,太討厭了,不滅你滅誰。

正所謂,謙下無礙。

為人謙虛,障礙就少了;凡事不要自以為是,自贊毀他,那非常令人討厭。

想要走遠路,就務必要保持低調,抱著為他人服務的心態,一路走下去;最終才能夠自利利他。

㈧ 《道德經》被世人所推崇的原因是什麼

具體措施是「勸統治者少干涉」和「使民眾無知無欲」。《道德經》並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㈨ 如何評價《道德經》

以儒講道,十不存一

㈩ 孩子為啥要讀《道德經》

特特媽媽邀我講講「孩子為啥要誦讀《道德經》」,因為我讀了三年半的《道德經》,還錄制了有聲書,好多聽友很喜歡——我錄制的,除了《道德經》原文,還有文化學者雪漠先生《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系列叢書,以及漫畫大師蔡志忠的《道德經》系列漫畫——這個沒錄書,只讀了,呵呵。

本周末的讀書會成了「親子讀書會」,大家也很開心,迎來了六位小書友。我開始了講座。我從一個「不願講的真實故事開講」:前段時間鄰居小區的初一女生從七樓跳下,再也沒有醒來……我對現場的爸爸媽媽說:不要以為這樣的事情離我們很遠,在那個小女孩跳樓之前,她的爸爸媽媽也以為類似的事情不會發生在她家……我說,如果把這個小女孩兒比做100度的開水,100度就極端了,那麼,有多少孩子99度,多少98度,多少90度,又有多少80度……咱自己的孩子多少度?我們有沒有覺知,又做了什麼?咱不說社會、不說學校,因為咱左右不了~~咱只說家庭,咱們給孩子降溫了,還是增溫了???《道德經》就是一味降溫的良葯,而且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經過了兩千多年無數人的驗證……只要你擁有了老子的智慧,你絕不會「走極端」——即使考試成績很不理想,即使老師家長一起罵你「沒用」「窩囊廢」,即使你曾經很好的朋友不再理你、還說你壞話,即使全世界都反對你——你也不會作出不應該做的事情。老子的智慧就這么牛!而且,如果孩子擁有了這個智慧,他的一生都會因此受益,無論是學業、工作、交友、家庭、事業……方方面面都會變得與眾不同,都會變得簡單、明了。

黑格爾說:《道德經》是真正的哲學。

《世界文明史》的作者說世界上如果只允許留下一本書,那麼這本書就是《道德經》,《道德經》擁有什麼力量讓他把自己的書也否定了?

孔老夫子一生四次「求道」於老子,並感嘆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知道了「道」,晚上死去也值得了……這「道」是怎樣的「絕色佳人」,得到孔夫子如此高的評價?

馬雲在公開場合說,他最愛《道德經》……

老子被稱為帝王之師,我們好好讀《道德經》,跟帝王維持好「同學關系」……哈哈

《道德經》的語言也很美很凝練,修辭方法也很豐富,常誦《道德經》,對古文會越來越有感覺,聖賢的氣息也會在你心中不知不覺生起。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個無條件快樂、無條件樂觀的人。無條件快樂的人,就是聖人。

極力推薦《道德經》《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值得一讀,相信二千多年沉澱下來的智慧精華,一定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熱點內容
黨紀處分條例2015 發布:2025-01-12 17:17:05 瀏覽:932
欠條手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6:17:19 瀏覽:757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
行政法中的連帶責任 發布:2025-01-12 14:44:59 瀏覽:884
法治對稱性 發布:2025-01-12 14:08:01 瀏覽:94
燃放煙花爆竹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4:07:58 瀏覽:971
律師馬樹立 發布:2025-01-12 13:46:24 瀏覽:10
大竹縣律師 發布:2025-01-12 13:07:20 瀏覽: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發布:2025-01-12 12:24:08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