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

發布時間: 2020-12-31 07:10:30

❶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含義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它既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和升華.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等法治領域的基本指導思想,必須反映和堅持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必須反映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必須反映和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反映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反映和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的原則要求,必須反映和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精神。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指出的,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大方面,其中每個方面又包括若干具體內容。在這五大方面內容中,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五大理念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協調一致地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❷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法治建設上的體現。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其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依法治國理念、執法為民理念、公平正義理念、服務大局理念和黨的領導理念。
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全面把握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內涵。
3、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取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關系的多元化,社會公平問題日益凸顯出來。解決公正問題,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逐步建立並從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機制、規則、環境、條件和公平發展的機會。
4、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人權是人之作為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是現代社會的道德和法律對人的主體地位、尊嚴、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確認。當前,在刑事司法領域,一些執法人員還存在著重打擊犯罪、輕人權保障的觀念。因此,必須著力提倡打擊與保護並重的觀念,增強以人為本、文明執法的意識。
5、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任何社會的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求有一定的權威,而法治社會的政府權威是置於法律權威之下的權威。憲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是否真正享有最高權威則是一個國家是否實現法治的關鍵。當前,樹立法律權威的觀念,要特別強調維護法制統一、反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反對把個人或組織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法律工具主義。
6、監督制約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機制。實行法治就是要對國家權力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防止國家權力的異化。社會主義法治防止權力濫用和保證權力正確行使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把決策、執行等環節的權力全部納入監督制約機制之中,保證權力沿著制度化、法律化的軌道運行。
7、自由平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理想和尺度。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創造實現和保障人類自由的社會前提,社會主義法治就是創造和保障這種不斷發展著的自由的社會控制系統。因此,我們應當樹立權利本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增強平等地保護公民的自由和權利的意識,擺正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反對官本位和長官意志。
總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

❸ 什麼是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根植於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諸方面必然性要求之中,它是法版治的靈魂,體現了法治權的精神實質和價值追求,所要解決的是為什麼實行法治以及如何實現法治的問題。
具體而言,法治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法律的權威性是法治賴以實現的根本保障
2.限制公權力是法治的基本精神
3.公正是法治最普遍的價值表述
4.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的價值實質

❹ 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為:

一、依法治國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

(一)人民民主。這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二)法制完備。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標志。

(三)樹立憲法法律權威。這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四)依法執政。這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二、執法為民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

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

執法為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 公平正義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

(二)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

(三)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

(四)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服務大局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

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五、黨的領導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

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4)法治理念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既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和升華。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徵:

一、鮮明的政治性

社會主義法治建立在社會主義民主基礎上,並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將服務大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將黨的領導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求全面服務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 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強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與依法執政能力,實現了講法治與講政治的統一。

二、徹底的人民性

社會主義法治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法律,有效治理社會的方式、過程和狀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社會主義法治與全體公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民是法治的主體,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力。

三、系統的科學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內容構成上,從而成為一個科學的有機統一體。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這五大內容,從不同方面反映和規定了社會主義法治,明確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價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證,每個方面環環相扣,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科學有機的整體。

四、充分的開放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個封閉、靜止的思想體系,它的形成、發展與實踐都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隨著社會主義法治的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也將更有時代性,更具規律性,更富創造性,不斷借鑒與吸收人類法治文明的優秀成果。可以說,正是這種廣泛吸收、兼容並蓄、與時俱進的特性,才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能夠始終指導中國的法治實踐,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❺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之,也是社會法治的()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之,也是社會法治的(核心內容)。
依法版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權治的核心內容。 除了法律規范之外,道德、宗教等都是調整社會的重要規范,但是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告訴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依「法」治國,而非依「人」或其他社會規范治理國家。
只有依法治國,人民才能通過各種法定形式參政、議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才能通過法定程序保證國家的重大決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合法權利和自由得到切實保障,並在受到侵害時能及時獲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必須依法治國。

❻ 現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基本內容是: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2]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取向;
[3]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4]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5] 監督制約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機制; [6]自由平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忽略其進步性,容易導致遷就人治的現實傾向;忽略其具體性,則容易導致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亂。

❼ 法治文化,必須樹立怎樣的法治理念

一是必須樹立依法來治國理念,源只有法治才是制勝一切的終極武器;
二是必須樹立民本理念,只有不忘記「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這個初心,才能真正的實現法治公心;
三是必須樹立法本位理念,只有對法律擁有敬畏之心,才能自覺學法知法用法;
四是必須樹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理念,只有心中存在這十六字方針,才能真正的把握了,應用好法治文化的精髓和精神。

❽ 符合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
--黑格爾

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伯爾曼

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
--陳弘毅

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
--費爾德

盡量大可能把關於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布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
--邊沁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
--滋賀秀蘭

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

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
--波斯納

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邊沁

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魯赫

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
--亞里士多德

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
--勞倫·卻伯

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
--埃利希

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斯賓諾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
--西塞羅

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
--馬基雅弗利

❾ 法治思維,法治理念,法治建設的區別和關系

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它要求崇尚法治、尊回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答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
法治思維就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層次。

❿ 什麼事法治理念為什麼要崇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法治不容取代,否則總有人在規則之外,這樣無法實現公平。

熱點內容
經濟法中的事件 發布:2025-04-28 02:04:17 瀏覽:532
廚房員工規章制度18則 發布:2025-04-28 02:03:39 瀏覽:29
方俊律師 發布:2025-04-28 01:56:39 瀏覽:342
法學論壇投稿 發布:2025-04-28 01:56:38 瀏覽:744
雞西畢律師 發布:2025-04-28 01:39:24 瀏覽:359
游泳館安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8 01:37:44 瀏覽:746
行政法學1形成性考核 發布:2025-04-28 01:37:00 瀏覽:308
經濟法期末考試金陵科技學院 發布:2025-04-28 01:28:31 瀏覽:317
量刑是不是看法官 發布:2025-04-28 01:21:00 瀏覽:814
法學考法警 發布:2025-04-28 01:02:11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