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內閣有立法權

內閣有立法權

發布時間: 2023-05-11 10:41:09

⑴ 18世紀以來英國立法權掌握在哪裡為什麼有些是議會但有些又是內閣信哪個

英國的資產階抄級革命使議會權不斷加強,國王權利不斷削弱。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它保證了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王位繼承法》的頒布,更進一步地限制了國王的權利。
直到18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與完善,行政權轉移到內閣。

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一系列法律條文的制定,使議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除立法、財政大權外,還行使對行政機關的監督權。
但是到了19世紀70年代以後,議會的權利和作用開始縮小,內閣開始凌駕於議會之上。內閣幾乎壟斷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權,這使一部分立法權直接轉入內閣手中。 內閣還篡奪了議會的財政權

19世紀70年代之前是議會的黃金時代。之後內閣權利開始膨脹。這也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黃金時代的結束。

⑵ 明朝的內閣和西方國家的內閣有什麼區別呢

提起內閣,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德國,英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下的“內閣”。在很多培敏人的心中內閣是屬於民主高度發達,西方政治制度的產物,是獨屬於西方民主國家的。其實,中國內閣制度早於西方發達國家,最早可追溯到中國明朝初期。那麼明朝時期的內閣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內閣有什麼區別呢?

結語

明朝內閣是為了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而建立的皇帝輔助機構,很大程度相當與秘書處或者是辦公廳。維護的是君主專制制度為了君主這一個人服務的。西方的內閣是為了維護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目的是為了牽制君主,是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的組成部分。

⑶ 高中歷史:英國 行政權和立法權的實際連接點為什麼是內閣

因為內閣悔大首相是議會大選中碧漏豎獲勝政黨的黨魁,首相提名內閣成員,首相和內閣掌握國家行政權,內閣要對議會負責,而議會則是國家權搜肆力中心掌握立法權。因此內閣是英國行政權和立法權的實際連接點。

⑷ 議會內閣制是什麼制度

內閣制:總攬國家行政權力的內閣在議會的基礎上產生,並對議凳亮洞會負責。由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內閣首腦,組織內閣。

內閣受議會監督,議會對內閣不信任時,可以倒閣。在這種制度下,國家元首名義上代表國家,但是沒有實際的行政權力。與內閣制不同的有總統制和君主制。

嚴格來說,『內閣制』應稱之為『國會制』或『議會內閣制』。議會內閣制是以議會(國會)為權力核心,行政系統受議會的節制,行政權與立法權合一,政府(內閣)則對議會負責。

而且不同於總統制的制衡理念,議會內閣制的基本原則是責任政府但個別之閣員需對議會負責,內閣整體亦需對議會負責。

(4)內閣有立法權擴展閱讀:

內閣制特性:

一、 行政、立法(指立法創議權,提出的法案要經過內閣審議、表決)合一,而非明顯之三權分立,而且無總統制式的制衡機制。

二、 國家元首與行政首長分由兩人擔任。因為歷史傳統與個別制度差異,其名稱並不固定。國家元首有的稱之為國王,有的稱為總統,也有的稱為大公(如盧森堡)或親王(如列支敦斯登)。至於行政首長則多稱之為首相或總理。

三、 行政首長的產生是建立在議會的同意之上,並對議會負責。行政首長及閣員通常可兼任議員,(但有些國家規定不得兼任),並得因議會的不信任而去職。因此閣揆的任期較不固定。

四、 元首發布命令時,需經行政首長或有關閣員副署,以明權責,其責任則由副署者承擔。無副署者,則元首之政令不生效力。因此元首的角色實系「統而不治」。

五、 國家元首平常主要鍵吵承擔儀式性任務。但是當國家發生緊急危難,得超越黨派,任命新的行政首長,或宣布行使緊急權力,保護國家渡過危難。因此國家元首雖然不經常行使權力,卻仍擁有象徵性權力或保留之權力。

六、 行政首長系由間接方式產生。通常系由人民選舉國會議員,再由國會議員選舉產生行政首長。至於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則多系以君主繼承(立憲君主國家),或間接選舉(共和體制國家)方式產生,但亦有採取直接選舉者。

七、 議會通常有「倒閣權」,內閣通常也有「國會解散權」,但亦有特例。此二許可權使議會內閣制下的議員黨性較強,黨紀亦較易維持,因為如果執政黨議員對內閣決策不表贊同,導致「倒閣」,議員即需重新面對大選。

八、強調議會至上。在內閣制度政府制度下,議會處於國家的政治活動中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擁有立法、組織內閣和監督內閣的權力。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向議會負責。內閣首腦和部長(大臣)需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並接受議會監督。

九、內閣組成獨特。在實行內閣制政府制度的國家,內閣由議會(下院)中佔多數席位的一個政黨或構成多數席位的數黨聯盟組成。議會中的多數黨或數黨聯盟即為執政黨,其領袖受國家元首委託而組閣。

受命組閣的政黨領袖多為內閣總理或者首相,依據法律規定由國家元首任命。內閣總理或首相是政府首腦,不兼任國家元首,負實際責。

內閣總攬行政權力。在內閣制政府制度下,內閣系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政府首腦執掌實權。作為執政黨領袖的政府首腦,利用自己的黨在議會中佔多數控制議會,實際上又掌握著立法權。

內閣成員必須同時是議會的議員。他們既在政府中負責某項行政工作,又在議會中參與立法活動,因此往往出現內閣控制議棗枯會的局面。

政府對議會負責。在內閣制政府制度下,政府對議會負責,接受議員的咨詢解釋政府的政策或內閣的決定。當議會對政府的政策或政治行為贊同時,政府方能繼續執政。

當議會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或者否決內閣的信任方案時,內閣必須總辭職,或者由政府首腦提請國家元首下令解散議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由新議會決定內閣的去留。

若在野黨議員不支持本黨之決策,轉而支持執政黨,則無異將使本黨失去執政機會,同時也可能因選民背棄而遭致落選。基於此,議會內閣制通常有較強之黨紀及較完善之政黨組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閣制



熱點內容
南陽離婚律師 發布:2024-11-18 14:48:11 瀏覽:952
網上那種法律咨詢公司正規嗎 發布:2024-11-18 14:48:07 瀏覽:885
勞動法強制轉崗 發布:2024-11-18 14:43:21 瀏覽:698
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條例 發布:2024-11-18 14:28:10 瀏覽:482
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 發布:2024-11-18 13:46:06 瀏覽:598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背誦 發布:2024-11-18 13:43:29 瀏覽:38
北京海淀區海淀街道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1-18 13:27:49 瀏覽:247
同謀罪刑法 發布:2024-11-18 13:20:20 瀏覽:696
國際商法知識產權英文版 發布:2024-11-18 13:19:15 瀏覽:922
規章可分為 發布:2024-11-18 13:18:59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