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說進取

道德經說進取

發布時間: 2023-05-11 11:32:38

A. 還原版《道德經》第十一章:我有三寶

還原版《道德經》第十一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六句對應王弼本《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下段,後三句對應第七十三章上段。本章文本以帛書乙本為底本,並參照帛書甲本、楚簡本、漢簡本等對底本作了校訂。

本章是前兩章的續篇,三章三位一體,系統闡述了什麼是「公平公正」原理。前兩章老子分別給出了「公平」和「公正」的定義。「公平」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亘無名」,指道視宇宙萬物都是服務於整體的「無名之仆」,只要個體不損害整體,道將恩澤均攤。「公正」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亘無為」,指道針對「不公」所採取的糾錯行為;個體利益損害了整體利益被視為「不公」,道將「貞之以無名之仆」就是「無為」。

然而,前兩章老子僅僅陳述了什麼叫「公平」和「公正」,並沒有說明「公平公正」將通過什麼方式來貫徹落實。本章揭開了這個謎底,闡明了「公平公正」原理的運作機制。

道對宇宙萬物的駕御全基於一個「滋」字,「滋」即「養」。道不僅生萬物,更重要的是養萬物。道養誰,誰就生,道不養誰,誰就亡。

道「養」與「不養」的標准又是什麼呢?這就是「公平公正」原則。「天之所惡,孰知其故?用於敢則殺,用於不敢則枯。此,兩者或利或害。」這是說,天生天殺的唯一標准,取決於對宇宙生態是否有利,有利則「公平公正」,天賜其生;有害則「不公不正」,天賜其死。

「用於敢則殺,用於不敢則枯」是本章的點睛之筆,向我們展示了道的生殺機關,闡明了道是如何確保「公平公正」原則貫徹落實的。然而本句在傳世本《道德經》中已是面目全非,「用」變成了「勇」,「枯」變成了「活」,且「敢」字的含義也一再被人誤讀。不僅如此,此句在傳世本中還搬了家,使老子本章的結論不翼而飛,邏輯殘缺不全。

本章的主題是「我有三寶」。「三寶」是道駕御宇宙的三大准則,決定了萬物的生殺,絕非人可以勝任。將「我」讀為「老子」或「聖人」,又將「三寶」釋為人的三種品格,是傳統老注的共同誤區。此外,傳世本以「慈」、「儉」替代了老子原文中的「滋」、「僉(qiān)」,以儒家的「仁愛」、「儉嗇」偷換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則,老子思想被徹底歪曲。

《道德經》傳世兩千餘年,老子的核心思想「公平公正」原理卻鮮為人知,與戰國後人對老子的誤讀密不可分,而本章的誤讀和篡改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將還原版與傳世本對比可知,本章幾乎句句與傳世本有別。老子系統的邏輯演繹,深刻的價值內涵,在傳世本中早已盪然無存,「公平公正」原理也化作青煙飛至九霄雲外。

「三寶」是道的頂層設計,環環相扣,以確保「公平公正」原則的執行

老子說,道有三大法寶,用於治理宇宙生態,並確保生態和諧有序,長治久安。

本章涉及到多個不常見或已經消失的古漢語用法,不以澄清不足以正確領會老子真義。首當其沖的便是「寺」字。

「寺」最早見於西周,寫作「上之下又」。「之」,老子用作「治」。「以正治國」,楚簡本和帛書甲本均作「以正之邦」,帛書乙本和漢簡本均作「以正之國」,「之」讀作「治」。楊樹達認為,「寺」從「之」聲,當讀作「之」(《積微金文說》),可從。所以,「寺」最初的含義有治理的意思。大約至戰國早期,「寺」下面的「又」演變成了「寸」,「寸」有法度的意思,賦予了「寺」依法辦事的內涵,「寺」的含義隨之逐漸從治理演變為府庭,如「大理寺」。而「寺」作為治理的動詞用法從此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寺」在古文中通「持」,持有;通「侍」,侍從;通「詩」,詩歌;通「恃」,依仗。所以,此句傳世本讀作「持而保之」,漢簡讀作「侍而葆之」,而帛書甲本讀作「市而(王呆)之」則是取兩字讀音相同。然而,這幾種解讀均非老子本義。

老子的本義是,「寺」作「治理」解,「寺而保之」就是用「三寶」來治理宇宙生態,從而使生態保持和諧有序,長治久安。之,代指宇宙生態。

相比較,「我有三寶,持而保之」,句中「有」、「持」、「保」三個字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擁有」,「持而保之」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顯得可有可無,這顯然與老子簡明而富於內涵的文風不符。

老子說,道治理宇宙的三大法寶是:一,我養你;二,大家都一樣;三,不許搞特殊化。

「滋」,滋養,指道養育萬物。道將「我養你」定為治理宇宙生態的第一法則,是因為它是後兩條的基礎,道是通過「養」與「不養」來確保後兩條實施的。

「滋」,帛書甲乙本中作「茲」,「茲」當為老子原字。「茲」通「滋」。傳世本將「茲」通「慈」是典型的以儒解老,是對老子思想的嚴重曲解。

「僉(qiān)」,本意眾口如一,引申為大家都一樣。「一樣」不是指功能和作用,而是指地位和權利。宇宙生態中萬物的作用有大有小,但絕不論功行賞,個個都是整個生態的「無名之仆」,天地也不例外。

「僉」的造字體現了「一樣」的內涵,楚人的寫法是「上僉下曰」,「僉」,從亼(眾)、從吅、從從,下面一個大「曰」,表示眾人口中說出的話都一樣:

「僉」,帛書甲乙本作「檢」,傳世本作「儉」,流行的解讀是「檢」通「儉」。後人以所謂「儉即無欲」偷換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則。

「不敢為天下先」,指道「不敬」為天下先,「敢」是「敬重」的意思,不作「有膽量」解;「為天下先」指謀求超越了天下人的權力、地位,以及由此帶來的財富。

「不敢」的主語是「道」,「為天下先」的主體是「人」。常見的誤讀是將「道」與「人」混為一談。道創造了世界,整個世界都屬於道,無需道去謀求。道是超物,凌駕於萬物之上,談不上道與人相爭。所以,「為天下先」的主體不可能是道,只能是人。如此也可以反推出「不敢」即「不敬」的意思。

「為天下先」為什麼不能敬?因為它破壞了「公平公正」原則,是「不公」的始作俑者。

-----------------------------------------------

這里插入一段,對「敢」字的用法再作幾點說明:

「敢」作「敬」解即使在古漢語中也不多見,但在《道德經》中卻體現了這一用法的一致性。《道德經》中所有「敢」字都是「敬重」的意思,唯有「敢」作「敬」解才與老義相通。

「敢」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上中下結構,上為「倒豕」,代表祭祀用的犧牲,象徵天帝的化身;中間是個「中」,下為「雙又」,表示人雙手舉著牌位沖著犧牲的頭祭拜。整個字就是敬奉上天的意思。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根據《說文》「敢,進取也」而將該字解讀為人手持獵叉刺向野豬,值得商榷。獵叉之說,大有子虛烏有之嫌。

「敢」字的含義在西周中期發生了變化。西周早期的「敢」字,仍保留了甲骨文的喻義,牌位被口替代,雙手簡化為一隻手,倒豕也作了簡化,象徵口中念念有詞,在敬奉天地:

到了西周中期,口與倒豕連為一體,成了左右結構,字的喻義變成了人獸相對,派生出了「有膽量」的含義。戰國前後,左邊演變成了上爪下古,左右相對,有了人面對舊惡勢力圖謀進取的意思,即《說文》所指「敢,進取也」:

上古文獻支持上述推測。《尚書·盤庚》是歷來公認的古篇,創作年代雖有各種爭議,但多數認為是殷商時期的作品,再晚不會晚於周朝初年。《盤庚》一文中共出現「敢」字六次,每個「敢」字都作「敬重」解,無一例外。相比,《詩經》中的「敢」字基本都作「有膽量」解。

下文是《盤庚》中的兩個例子(《尚書》的斷句、釋義多有爭議,下文與流行的斷句、釋義不同):

「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至於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於遠邇。」意思是,望你們拋開私心,為民辦實事、積真德。至高伴隨友愛,偉大崇敬高尚。只要你們行善積德,毒蠍猛獸也無法將你傷害。「至於婚友,丕乃敢大言」:至,至上;於,廣大;婚,匹配;友,友愛;丕,大也,作偉大解;敢,敬重;大,大德;言,語氣助詞,相當於「焉」。

「朕不肩好貨,敢恭生生。鞠人謀人之保居,敘欽。」意思是,我不任用貪婪之徒,而敬重舉用造福民生之才,只要能養育百姓,使民安居樂業,我都將視其功勛,委以重任。「敢恭生生」:敢,敬重;恭,舉用;生生,讓生命得以生存,即造福民生。

再舉一列。《尚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意思是,我敬畏上天,不敬是不行正道。「敢」依舊作「恭敬」解。

-----------------------------------------------

老子說,我養你是手段,駕御宇宙萬物才是目的;大家都一樣是手段,廣為接受並源遠流長才是目的;不敢為天下先是手段,打造成事長才是目的。

「用」指駕御萬物。道通過「養」或「不養」實現了對萬物的絕對操控,這便是「滋」的妙用。

「用」,其他版本均作「勇」,系誤讀。楚簡《老子》中,「用」均寫作「甬」,後人因不解「滋」的妙用,加之將「敢」誤解為膽大,從而誤將「甬」與「勇」相通。

「廣」,不僅指廣為接受,還有能長久的意思。「大家都一樣」不光能獲得全票通過,而且能持之以恆。

「成事長」是道的代理人制度設計。「大家都一樣」不否定「要有領頭羊」,但領頭羊決不能公權私用,不許搞特殊化。道要塑造的「成事長」與「聖人」是同義詞,多勞而不多得,有能耐而不因此討價還價。道之所以有底氣提出這樣的用人標准,是因為「對立統一」原理決定了這樣的人一定存在。

「不敢為天下先」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幹部選拔標准。多勞而不多得是對市場經濟的徹底否定,以至於今天的許多人恐怕都難以接受。但這正是老子價值觀的核心,是其與千百年來人們已形成的傳統價值觀的分野所在,需要細心體會方能理解。老子的「三大法則」強調,要實現真正的「公平公正」,就需要將那些有能力而又樂於奉獻的人篩選出來,作為社會各層次的代理人,否則就違背了道的第三條法則。問題是我們又如何篩選,老子並沒有給出答案。

「成事長」,帛書乙本作「成器長」,但帛書甲本及韓非子《解老》引文均作「成事長」,其他版本則省去了「成」字,多作「器長」。「事」與「器」皆為物所生所成,「事」的概念更為寬泛,涵蓋了「器」,故「成事長」更為恰當。

老子說,滋是用的基礎,僉是廣的前提,後是先的條件。若我不養你,便無法駕御你;沒有公平,便難以推廣;沒有無私奉獻,便不可能造就真正的領袖;換種做法根本行不通。

這里,「今」是假如的意思。「且」作「取」解。「死」指行不通,不是死亡的意思。

死,一語中的,點出了這套規則的奧妙所在。「我養你」是前提,有「養」才會有「不養」,「養」是推行「公平」的原則,而「不養」則是對「不公」的制約。「不許搞特殊化」限制了公權私用,唯有樂於奉獻,不謀私利,才能授之以公權而成為「成事長」。環環相扣!

「養」的妙用——有禮有節,能進能退,精準發力

前一部分,老子介紹了三大法寶的概念,彼此之間的相互依存聯系,以及由此得以實現的目標。這一部分,老子著重介紹「滋」在宇宙治理機制中的作用及其取捨的判斷標准。

老子說,「滋」時刻守護著宇宙生態的「公平公正」,一旦發現「不公」將立即對其實施精準打擊,且無邪不克。以攻為守,「公平公正」必然固若金湯。

「彈(tán)」,打擊,指道對「不公」毫不留情,堅決治理,還天下以「公平」。「彈」有瞄準的意思。後面章節老子提到:「彈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善謀,是善於謀求,一抓就准,說的就是精準打擊,使「不公」無一漏網。

傳世本此句作「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將「慈」作為主語,意思是「慈愛」是戰無不勝的武器,邏輯上實在難以自圓其說。

老子之所以寫作「以彈則克」,是因為道與物的關系,是超物與物的關系,彼此間不存在較量,故談不上「戰爭」,物的唯一選擇就是服從道的意志。

老子說,天要養誰,便會將誰浸泡在生命之泉中,讓生命充滿活力。「焉」,於是。

「聿(yù)」,養之意。古人有聿女即養女一說。「聿」在帛書甲乙本中均作「建」。後人感覺「建」在此邏輯欠佳,又將「建」改成了「救」字。其實,「聿」、「滋」相對,才是老子的本意,邏輯上完美無缺。

傳世本名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在楚簡《老子》中寫作「善聿者不巢,善保者不兌(yuè)」,「聿」即「養」,「兌」以音通「穴」。整句意思是,善於養育者沒有自己的家,而以天下為家,養的是天下;善於保護者沒有藏身之地,不保自身,也不保自家,保的是天下萬民。

「聿」作「養」解在古文獻中有所體現,但往往被人們當作語氣助詞或釋為它意。《詩經·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無念爾祖」是「爾祖無念」的倒裝,「聿修厥德」便是「修養其德」。整句意思是,要想讓祖先不掛念(對得起祖先),就要注重修養自己的德行;要永遠勝任上天賦予的使命,唯有為子民多謀福利。但毛亨在解讀此句時,卻以「無念」就是「念」為邏輯,又將「聿」讀作「述」,作「遂」解,鄭玄、孔穎達亦為之附和,殊不知「聿」乃「養」也。

老子說,天的好惡誰能知曉?其實很簡單,天敬之則賜其甘露,天不敬之則令其枯萎。天之所以如此區別對待,是因為前者對整體有利,而後者則對整體有害。

這里的「敢」仍然作「敬」解,指道所敬重的事,也就是符合道的標準的行為,而「不敢」則是違背道的標準的行為。道有明確的是非觀,這一是非觀就是「公平公正」,除此之外,道沒有任何其他價值判斷。

這里要特別說明的就是「殺」字的用法。「殺」,這里作「收獲」解。

《禮記·王制》:「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講述的是一年三次的天子狩獵,諸侯及士大夫眾卿陪同。狩獵的禮儀是,天子優先,斬獲獵物便放倒天子的旌旗,諸侯便可開始打獵,之後是大夫,最後是百姓進場。這里,「殺」指獲得獵物,強調的是收獲。

現代漢語中,「殺」也有「收」的意思。草書中收尾的一筆,稱為「殺字」。影視作品完成全部拍攝工作,進入最後的製作成片階段,稱為「殺青」。

「殺」,有一體兩面的特徵。「收割」對於人來講,是獲得收成,而對於莊稼來講,則是遭到滅殺。「打獵」也是如此,打到獵物,對人而言是「獲」,對獵物而言是「亡」。從造字上分析,楚人的「殺」字,從禾從木從攴,像是人用工具在敲打樹上的果實,更突出人的「收獲」:

而秦篆的寫法則不同,從×從木從殳,像是植物被削去了腦袋,更突出物的「滅亡」:

隨著文字統一,秦篆替代了楚篆,「殺」的這層「收獲」的意思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此句帛書甲乙本均作「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栝」,而北大漢簡作「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枯」。由此推斷,老子原文當是個「枯」字,「栝」為「枯」之訛。而「勇」則是因為後人對「敢」與「殺」的連續誤讀,導致又將「用」錯當作了「勇」。

戰國後人因沒有領悟老子的「公平公正」原理,從而認識不到老子這是在闡述道治理宇宙的生殺機制。「殺」是放生,而「枯」才是殺生。後人徹底顛倒了彼此的關系,將「殺」視為死,而將「枯」改成了「活」。陰差陽錯,造就了邏輯上似是而非的千古名句:「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不同於「此兩者,或利或害」。前者中的「此」作「如此」解,表示因果關系,而後者中的「此」是代詞,可有可無,通常老子會選擇將其省略。

「用於敢則殺,用於不敢則枯。此,兩者或利或害。」本章在此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敢」與「不敢」是道的是非標准;「殺」與「枯」是「滋」的機關所在;萬物生滅,全在道的一念之間;而道的唯一取捨標准就是「公平公正」原則。

本章勘正說明

1. 章節相關章節重組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後半章與第七十三章前半章重組而成。王本第六十七章開篇三句說的是道的大小之辨,闡述的是大與小的辯證法,已被納入還原版的「道可左右」章。而後面六句則全是在談「三寶」。前後兩部分並無直接聯系。相反,第七十三章的開篇三句,卻是對道生殺機關的最終揭秘,是「三寶」治理機制的點睛之筆,與第六十七章對「三寶」的闡述密不可分,故將兩者整合為一章。

第七十三章並入的三句中,「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問,「用於敢則殺,用於不敢則枯。此,兩者或利或害。」是答,王本中兩者的順序剛好顛倒,並入時相應作了糾正。王本第七十三中另有一句「是以聖人猶難之。」此句是王本第六十三章中「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的重復,談的是聖人之道,與上下文的道論無直接關系,故被刪除。第七十三章最後兩句,是老子對天道的總結,相對獨立於「三寶」,被並入與之關系更為密切的王本第七十七章。

2. 關鍵詞考證

「夫」,帛書甲乙本及各傳世本均將其斷在上句「久矣其細也夫」。蔣錫昌認為「夫」實為發語詞,當屬下句,還原版從蔣說。

此句帛書甲本作「我恆有三寶葆之。」帛書乙本作「我恆有三(王呆),市而(王呆)之。」北大漢簡作「我恆有三葆,侍而葆之。」各傳世本多作「我(吾)有三寶,持而保(寶)之。」由此推測,老子原文很可能是「我有三呆,寺而呆之。」第一個「呆」通「宲」,「宲」是「寶」的異體字。第二個「呆」通「保」,保障的意思。

「恆」字,其它版本均無,當系後人添加。帛書甲乙本對「恆」之情有獨鍾,一旦興起,便加之於老子文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有無相生」一段,帛書甲乙本寫道:「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隋,恆也。」結尾硬是活生生塞進個「恆」字。

「寺」上文作了詳細介紹,這里不重復。

此句老子原文當作「一曰茲,二曰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帛書甲乙本及北大漢簡作「茲」反應了原貌,各傳世作「慈」,是對老子本意的歪曲。「茲」通「滋」,意為「養」,與本章義理相通。

「僉」,帛書甲乙本作「檢」,北大漢簡作「歛」,各傳世本作「儉」。三個字都是對老子原文的誤讀,未能體現公平以待這一思想內涵,而是以儒家的「儉嗇」偷換了老子「公平公正」的核心價值觀。

此句,帛書乙本作「夫滋,以單則朕,以守則固。」據此推測,老子的本字應該是個「單」字,後人將「單」誤讀為「戰」,「戰」與「勝」相對,從而有了「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實際上,「單」通「彈」,指道針對「不公」作出的精準打擊。

帛書乙本的這個「朕」字,帛書甲本作「勝」,兩者都是對「克」的誤讀。「勝」與「克」在今天可謂同義詞,但此處兩字的含義卻不盡相同。若仔細辨別,楚簡中「勝」與「克」的寫法其實並不一樣。「克」楚簡寫法是上中下結構,上從大,中從幾,下從力:

這個字上面是個「大」,兩條胳膊上各有兩劃,應該是象徵身披鎧甲,中間是個幾案,下面的「力」則象徵戰敗的一方俯首稱臣。「大」和「力」之間隔著一個「幾」,所以代表著兩個不同的主體。這應該是楚人的「克」字。

而「勝」字,楚簡《成之聞之》中共出現四次,前三次是「勝任」的意思,最後一次是「斗敗」的意思。四個「勝」字的寫法都是上下結構,上從大,下從力:

這個字中間沒有「幾」字,故「大」與「力」均指同一主體,表示因力量強大而勝出,而無心於對方是否臣服。這應該是楚人的「勝」字。

如今學界將此二字皆隸定為「勝」字,恐不妥。兩字的混淆可能自戰國中期就已出現,楚簡《老子丙》中「君子居則貴左」一章中的「勝」字就寫成了「克」字。此章出自戰國後人的嫌疑重大,或許只是後人不精楚篆的個案,又或許是當時的普遍現象,此時人們便已「勝」、「克」不分。

天將聿之,焉以滋垣之。

帛書乙本此句作「天將建之,如以茲垣之」,帛書甲作「天將建之,女以茲垣之」。兩句中的「建」字當同為「聿」之誤。「聿(養)」與「茲(滋)」對應,是謂「滋養」。「垣」,本意圍牆,這里比喻被生命的營養所包圍。連接詞「如」是「女」字的派生,「如」、「女」兩字都是對「焉」字的誤讀。楚人的「焉」寫作無「宀」的「安」字,比「女」字僅僅多了一個「點」,「焉」作「於是」解:

附一:王弼本《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B.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分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三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三章》

作者:李耳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第三章》翻譯: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道德經·第三章》注釋:

①上賢: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貴:重視,珍貴。貨:財物。

③盜:竊取財物。

④見(xian):通“現”,出現,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⑤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裡空虛,無思無欲。

⑥弱其志:使他們減弱志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

⑦敢:進取。

⑧弗為:同“無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道德經·第三章》解讀:

任用賢才,富國強兵,而後取列國的為一統,本是春秋戰國時代從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世卿世祿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發展之一大時代特徵。對人才的重視、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長達五個半世紀的先秦社會中的 熱點 問題。先秦時代是諸子的時代、士的時代和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由於列國都重視人才的使用,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或者縱橫捭闔,游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 ,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動盪、變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最廣闊的歷史舞台。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的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給諸子們以 反思 。他們希望從理論上來探究其原因。於是,有了從社會本體——人的本性的研討,來找尋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

墨家、法家對人性作出了“惡”的假定,並因之而提出“崇賢尚才”的主張。主張用積極、斗爭的方式來促進社會的改良。他們高揚了人類的能創精神,為先秦社會的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積極作用。

與之相反,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丑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欲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推崇賢能的風尚,更被他認為是最易產生罪惡的淵藪。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 文化 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裡,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朴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著危機、爭斗、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准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准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李約瑟把這種行為方式解釋為“抑制違反自然的行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松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里,無苛政之苦,無重稅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無為之治”並不是脫離現實的烏托邦,也不是虛渺幻想中架設起來的空中樓閣,它具有現實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顯明的史例就是漢初的黃老無為之治。由於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漢楚之爭,西漢初期,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減少。《史記·平準書》記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這種殘破的社會經濟狀況下,自高祖劉邦開始,實行了黃老的無為之治,採取“與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時期,更進一步推行“輕搖薄賦”、“約法省禁”政策,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在老子看來,高明的當政者和領導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讓下屬和百姓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而切忌用過多的條規制度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最好的政策應該是“清靜無為”的政策,不要左一個運動,右一個政策,搞得民眾無所適從。要讓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安定大治,就像對待井水一樣,攪動得越凶,殘渣敗葉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濁,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放什麼漂白粉之類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讓它自己慢慢平靜下來,這樣井水就會自然清靜了。“無為而治乃大治”,這是老子“無為”論給後人的有益啟示。

C. "知足者常樂,不知足者常進取."這句話出自哪裡

「知足者常樂」小議 老子·李耳《道德經》: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櫻老),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 「知足者常樂」這句話在中國已經流傳甚廣且由來已久了。它逐漸演化成一種處世哲學。 中國道家脊猛升所推崇的是:清凈無為,閑適散淡。而知足長樂在某一種程度上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東漢年間張道陵開創道教,知仿以道家學說為根本,四處傳道。於是「知足者常樂」就四處流傳開了。

D. 《道德經》中人生10條「不爭」大智慧,個個精闢

1

人生一切的痛苦都來源一個字,那就是「爭」,說白了那都是自找的。爭世俗名利,爭地位,爭職權……為什麼會痛苦呢?那就是爭而不得,越爭越得不到,越爭失敗的越快,因為都不合乎道。

古有一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知描繪了多少人的一生,切記,人生的意義並不是為了追名逐利,為了金錢而開脫。同樣,鳥的人生全部意義也不是為了覓食,物質而開脫。

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要去問別人,你要去問那個創造人的東西,我也不知道,凡是想從外界得到的答案都是虛的東西,假的。

同樣,那鳥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不要去問鳥,你要去問那個創造鳥的東西。

那創造人的東西和創造鳥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沒錯,那便是道。

人性的慾望就像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因此世間的大多數人都被自身慾望纏身,所以,他們永遠也不會接近「道」,很難看透事物的本質與規律,以及真相,也無法得道。

因為「 道」的法則就是無欲無為

而人生一切的幸福,大智都來源於兩個字,那就是「靜」和恆。

同樣, 人生的一切失敗都來源於兩個字,那就是貪和傲。

你看生活中,很多人還是分的比較清楚,哦,這個是你,那個是我的,那個是ta的,這個屬於我,那個屬於你,那個屬於ta,好像什麼東西都要分你的我的他(她)的……

其實,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你的或屬於我的,或屬於他(她)的,除了人的本體。因為 人來到這個世界時什麼也沒有帶來,同樣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

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在世間修行過程中悟出來的東西 ,可能是文字,可能是思想等都是內在精神層面上的。而外在物質層面一樣都帶不走。

你會發現,自古以來,人都會在為了一官半職,甚至為金錢,為名與利而爭來爭去,也就是外在。

金錢的本質是貨幣,用於做物質交換的介質。

金錢永遠是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金錢變成了目的,那人就會徹底淪為金錢的奴隸,被金錢操控。

如果一個人的所有價值可以和金錢劃等號,那基本涼涼了,只停留在物質交換層面。記得,人的一切價值都只停留在精神層面的,至於物質層面的,那都是一個附屬品,當一個人的精神層面達到一種高的境界,那這種附屬品有或者沒有都無所謂了,也就是有也不礙事,沒有也不礙事。

所以, 真正的富人不是擁有多少物質財富,而恰恰是超出金錢,物質之外的東西帶來的富足,也就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可能是思想,可能是品德等,被稱為人的精神價值資產。

而大多數人恰恰相反,一生都在忙忙碌碌追求物質層面上的東西,卻捨不得花時間提升精神價值層面的資產。

所以, 當一個人在不斷提升與積累自身精神價值層面東西時,那ta也會越來越值錢。而且人的精神價值層面永遠要大於物質價值層面。

聖人一般都主張 平靜如水,講究不爭 ,就像四季變化,萬物復甦那樣讓它自然的進行,也就是說 核心是向內求,說的內在的生命智慧 ,因此被道家稱為「聖人」。

所以, 人要向內求,做個聖人;像外求,做個王者,這就是內聖外王的智慧。

2

事物發展中的對立統一規律自始至終都存在,因此,在自然,事物發展過程中符合對立統一規律的東西,不要去爭,靜下來順其自然就好。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什麼意思?

當所有人都知道美的定義之後,也就知道了惡;當所有人知道善的時候,也就知道了不善。因此,有和無,也就是實和虛相伴而行,難和易相輔相成,長和短通過外形比較而凸顯,高與低相互依靠而存在,聲音與音調相互協調,前與後相互追隨,這是恆定不變的,自古都是這樣。正因為是這樣,所以聖人一般做事是把自己調整到一種「無為」的境界,採用沒有語言的教育方式,讓萬事萬物自然的生長與發展,而不去干預,也就是不去爭。可以給萬物生命但不據為己有,也不因養育萬物而覺得高尚,幫助萬物實現其自身價值與成就也不邀功驕傲。因此,只有一個人真正做到有功德但是不顯擺功德,這些功德與福祿才不會消散,來成就ta自己。

因此,安安靜靜下來,有恆的去做你的事情,不要去干預萬事萬物的發展與變化,也不要動不動去跟別人爭對錯,爭是非。爭也沒有用,不是說你爭了,你就能贏了,相反,你會輸的更慘。

當所有人都還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時候,也就不知道什麼是錯。當所有人都還不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也就不知道什麼是不善。

如此以來,看來很難實現,那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靜觀其變,不去爭,好好沉下心做你的事,盡量能做到極致就做到極致,不要去干預,讓一切萬事萬物自然的發展與變化。

3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什麼意思呢?

不要推崇品德高尚有才華的人,就可以讓人不去追名逐利,也不要把珍貴稀有的寶貝拿出來顯擺與看重,就可以讓人避免想要佔為己有而變盜賊,更不要把一些誘惑人貪婪與貪念的事物展現出來給人看,這樣可以讓人心思不被擾亂。

因此, 一個人想要達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方式是:追求內在的成長,身心靈的健康,照顧好自身身體,淡化自身的慾望之門,強身健體,人的內在在不斷成長,總有一天會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同時,也不要把你珍貴稀有的東西拿出來給別人看,否則會適得其反。還記得西遊記中那段唐僧在與黑熊怪的那集電視劇嗎?如果不是孫悟空喜歡顯擺,把寶貝袈裟拿出來給那個和尚看,那個和尚也不會起歹心,偷袈裟,最後落得一個自食其果,何必呢。

所以, 不要去跟別人比,跟別人爭,追名奪利,攀比物質上東西,你要時刻跟自己比,向內求,修心修身。在物質上無欲無求,在追求內在成長上迫切渴望,無為就會成就你的有為。

4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什麼意思?

指的是品德修養高,時常做著利他的事情卻不張揚的人就像那河裡的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又生在眾人不願意居住的地方,因此,如果人的境界和水的境界一樣,那就接近於道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倘若人能居住在地勢低的地方,內心就跟水一樣清澈平靜,廣闊,與人打交道要有仁愛之心,說話誠實,在處理事情時善於發揮自身的優勢來解決問題,在行動時能善於把握時機和有利條件與因素。那這種不與萬物相互爭的心態與境界就是善水的境界,自然不會遭到別人的不滿。

所以, 保持善水滋潤萬物而不爭的心態,面對任何變化平靜冷靜下來分析,去做利他利己的事情也不要過於張揚,只管去做就好了,與人打交道,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看似很牛逼的視角,而是切換到一種低的維度,無為的境界去交心。

同時也要有 仁愛之心,畢竟有仁愛之心之人方為勇。 你看你的母親看似柔弱,慈愛,看到孩子哭,可能會心軟,但是當有壞人欺負她的兒女時,你的母親就會勇敢的去保護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母親的慈愛的力量。

所以, 人要保持善水的境界為人修身,也要有善水的心態去處世修心。

5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視,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什麼意思呢?

說的是當人受到外界的干擾與打擊感到壓抑時,人反而剛正不阿去與之對抗很容易適得其反,而是懂得彎腰,懂的忍讓,不要去硬碰硬,這樣你才能保全自己,恥辱,委屈的背後才是成全;那些總是坑坑窪窪的地方可以積水,東西過於陳舊更容易更新;目標選擇少一點,更能專注做好,容易完成和收獲更多;追求的越多越容易被很多選擇的目標迷惑,看不清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最終也就一無所獲。

因此, 人要堅持「道」的原則,成為萬事萬物的道德模範;不去炫耀自己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別人看到;不以自己為中心,自以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得道而收獲成就;不誇誇其談,吹捧的人,反而更容易實現卓越,建功立業;不清高自傲的人,反而能抵達更高更深的層次與地位,並且長久。

當你不在和ta人相爭時,那這個世界也就沒有人和你相爭。 人前富貴,人後受罪,恥辱,委屈的背後才是成全,千萬要記得,這是道的根本行為。

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先採取界定,不要想著找捷徑,或者找別人求助,求人不如求己。先自己主動去吃苦,去嘗試解決,然後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找到時機採取恰當行動,或者避開,繞道而行,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就是一種哲學的辯證思維,可進可退,可攻可守,退則是進,舍才是得,屈則能伸,謙卑則是彰顯,不爭才是爭取。

所以, 當人處於萬事萬物的變化之中時,要辯證的對待,知進退,明得失,伸與屈,爭與不爭,而見機行事。

6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什麼意思呢?

大道是普遍存在的,能左能右。萬物要依靠大道而生存卻不推辭,而大道雖然成就萬物但不把萬物據為己有。大道普惠萬物但卻沒有主宰萬物,因此大道沒有一點自私自利之心,大道很渺小,這種胸懷非常偉大,因為道始終不以自己為中心,所以才能成全自己的偉大。

所以, 為人處世也是一樣的,當人沒有了私慾,自私自利之心,不爭,不取的時候,萬物會反過來去主動成就ta。

7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及求生之厚。

什麼意思呢?

說的是人出世而生,最後入土為安,那些長壽之人,大約佔十分之三;短命的人,也大約佔十分之三;活著的人卻在死亡的地方行動的人,也佔十分之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那些過於追求長生而養護自己生命的人,以至於過分追求過多奢侈的物質享受,從而糟蹋並消磨了自己本來長久的生命。

所以,老子認為,死亡分兩種。一個是因為想要養護生命而貪圖享樂導致營養過剩,縮短生命。一個是走進了凶險的死亡之地導致傷亡。那些人一旦為了養護生命,過上更奢侈的物質享受生活而去爭奪利益,是不符合道的思想的。

道的思想是不爭,平靜,無為,你不爭就不會過盛,無為就會遠離死亡,危險的境地,這就是人生最好的養生方式,養生之道。

8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什麼意思呢?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眾多溪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為它善於將自己處在低下的位置。

所以, 人也一樣,要有謙卑和包容,兼收並蓄,包容萬事萬物,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欲則剛的胸懷和坦盪,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更加強大的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層次。

因為 ta什麼都不爭,那天下也就沒有人能和ta爭奪什麼,反而都會成全ta。

9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什麼意思?

善於領導的人,不輕易動用武力,善於作戰的人不會隨便惱羞成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輕易與別人交戰,善於識人,用人的人,對待他人總是保持著謙和謙卑的態度。這就是不與萬物相爭的德性,也是所謂「善於識人用人」的能力,這就是符合天道的做法,是自古以來最高的法則。

所以,優秀的領導者不會用武力解決問題,武力雖然具有威懾力,但是不能服人心,善於做事解決問題,不斷奮斗的人一般情緒都很穩定,不會拿別人或外界事物出氣,要麼摔碗,掀桌子,打女人等,這都是無能懦弱的表現。

而善於制服困難的人,不會輕易直接上手去面對問題,而是間接性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源,誘敵入深,去破解難題。同時,在識人用人時,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至上的位置,而是切換到一種低下的維度去交談,永遠保持謙虛低調的態度,萬不可存在傲慢與偏見。

能做到以上四點,你就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一個強悍的行動者,一個有頭腦的策略者,一個優秀的識人,用人的管理者。

10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什麼意思呢?

勇於進取會容易走向死亡,勇於謙讓平和會容易保住生存。天地的規律,在於不爭奪的一方善於取勝,不言語,不說話的一方善於給到回應,不召喚的反而自動會來,要坦然與謀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萬事萬物都逃不過「道」的法眼和網路,萬事萬物都在「道」的這張大網之下,有規律的運行,而違反道的規律那些事物只是暫時看起來成立,最終都會消亡。

人要清心寡慾,不需要為自己積聚財物,都應該盡可能去幫助他人,讓自己獲得滿足感,這樣就接近道了,就像「道」能夠利而不害,人也應當「為而不爭」。這樣你或許得到的更多。這就是專精,利他,不爭的思想要點,也是人做事最高的准則。

這就是: 萬事萬物,順道者昌,逆道者亡。

11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什麼意思呢?

真實的話往往不好聽,華麗的語言詞藻往往不是發自肺腑的真話。心地善良的不喜歡巧言善辯,而喜歡巧言善辯的人往往心存不善。有真知灼見的人未必博學多才,博學多才的人未必擁有真正的大智慧。聖人從來不自私自利的積累財物,而是講財物拿出來幫助他人或者與人分享,這樣反而更容易變得富有,給他人給予的越多,或許你得到越多。世間的自然法則是對萬物有利而無害,聖人的法則則是幫助每一個人而不是與他人相爭。

因此,自古以來,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說真話的人,往往都不受人待見,人們卻偏偏對那些溜須拍馬的好話迷的團團轉。做一個與人不爭,不強詞奪理的心地善良的人,去付出,給予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最後, 做人做事都要按其道而行之,與人不爭,與事不爭,與萬事萬物不爭,靜觀其變,見機行事。

萬變不離其宗,萬事萬物不離其道 ,共勉之。

E.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聲名和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樣為害?

過分的愛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費;過多的藏貨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

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

    這一章是以名與貨和人的自身價值對比,也是要人自重、自愛。老子宣傳的是這樣一種人生觀,人要貴生重己,對待名利要適可而止,知足知樂,這樣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難;反之,為名利奮不顧身,爭名逐利,則必然會落得身敗名裂之可悲下場。

    老子在本章里向人們提出幾個尖銳問題,這幾個問題也是每個人都必然會遇到的。虛名和人的生命、貨利與人的價值哪一個更可貴?爭奪貨利還是拿返重視人的價值,這二者的得與失,哪一弊病多呢?老子講的是對寵辱榮患和虛名貨利來說,不要貪圖虛榮與名利,要珍惜自身的價值與尊嚴,不可自賤其身。

    本章里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是老子處世為人的精闢見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超出此限,則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發展。因而,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清醒的、准確的認識,凡事不可求全。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價也就大,積斂的財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們,尤其是手中握有權利之人,對財富的佔有欲要適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多藏」,就是指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一個對物質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會採取各種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有人甚至會以身試法。「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說豐厚的貯藏必有嚴重的損失。這個損失並不僅僅指物質方面的損失,而且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質方面的損失。

    知足是一種感受,不在於擁有多少名利而在於個人感受如何,五臟六腑、七情六慾,人人皆有,但每個人對慾望的態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貪得無厭的行為既招致人們的厭惡又易引起人們的羨慕,正是這樣一些人既把世人統統裹挾到一個慾望沸騰的世道里,又使世界變得富麗堂皇、流光溢彩,他們的作為破壞了自然界的均衡卻呼喚來人類的喊灶進步,人類對此尚未能作出明智的判斷和選擇。相反,世界上也確實些比較容易滿足的人,他們不是由於能力不足而不得不自求滿足,而是在透覷了得失之間的關系後,選擇了知足。

    知足使人平靜、安詳、達觀、超脫;不知足使人騷動、搏擊、進取、奮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為其難,勢必勞而無功;若知可行而不行,這就是墮落和懈怠。這兩者之間實際是一個「度」的問題。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適溫度的條件下,樹木才會發芽,而不至於把鋼材煉成生鐵。《漁夫和金魚》中的那個老太婆鄭敏扮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敗者,她就是沒有把握好知足這個「度」。在知足與不知足之間,更多地向於知足。因為它會讓我們心地坦然。無所取,無所需,就不會有太多的思想負荷。在知足的心態下,一切都會變得合理、正常、坦然,我們還會有什麼不切合實際的慾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種境界。知足的人總是微笑著面對生活,在知足的人眼裡,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趟不過去的河,他們會為自己尋找合適的台階,而絕不會庸人自擾。

老子說「禍莫大子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慾望。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應說明的是,老子的知足,不是沒有任何基礎的,盲目樂觀。他是說,在人類不斷奮斗、進取中,要很好地把握好事物發展的度,但這需要我們時刻清醒、客觀地認識世界。可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最難認識到,什麼時候才是事物的轉折點。滾滾紅塵,很多人是身不由己,有幾人能眾人皆醉我獨醒呢?我們太容易被世俗的價值觀所裹挾。

                            2019-9-10

F. 道德經三十三章感悟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這段話有向內和向外的維度。知人者智,勝人者有力。這都是講向外的維度。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是講向內的維度。從小我們常常認為的聰明是可以識人,分辨別人;我們認為的強人是可以戰勝別人。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認識到人最大的聰明和強大是認識自己,有自知之明,可以戰勝自己。其實整段經文,第一句就可以把整章內容概括。人因為有了自知之明,他就可以戰勝自己的私心雜念,他就可以守住自己的本分,立定自己的方向,堅定自己的意志,他也比較容易感到滿足。知足,強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都是建立在對自己有自知之明的基礎上,而自知之明的基礎是要回到道,守住道。富,有志,久,壽這些都是執道之得,是末不是本。這個知足必須建立在道的基礎上人才會真正地長久地感到富,因為道才是生生不滅,恆久不變的,而道是向內求,不向外求的。如果建立在向外求的基礎上,比如對外界名利權勢的追求上,那麼永遠沒有恆久的富。說到這里,我們現在的教育都是教導向外求,要永遠不知足,認為這是積極進取,要求上進的表現。殊不知這種教育無意識地把我們引向一條外求的不歸路,沒有恆久的幸福和富。強行者有志,真正的志向是內求獲得,如果內心真正知道自己的立足點,自己的優劣勢,在外在的表現就是行動強有力,堅定不移,這是由內而外散發的。不失其所者久,這句話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很多細分行業公司為何在如此激烈競爭的市場上得以長久生存,恰好印證了老子的話,守住自己的老本行,認清自己的競爭優勢,所以得以長久生存。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我用簡單的比喻是歷史上有很多偉人,雖然已經不在世,但是他們的豐功偉績,思想,品格,精神流傳至千秋萬代,這就是一種壽。這段話我覺得仔細深究,好像就是老子給道做的廣告,如果守住道,就會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G. 讀懂《道德經》里的這4句話,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生之路越走越順

自古以來,中國從不缺乏思想深邃的哲學家,也留下許多影響深遠的經典作品,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堪稱其中翹楚。《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比起動輒數萬字的作品,顯得極為簡短,內容卻包含諸多方面,有人稱此書為「萬經之王」。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本是一介平民,靠著努力和天分打下江山,歷經多少艱難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朱元璋平生佩服的人不多,能入得了他法眼的書籍很少,卻對《道德經》愛不釋手,曾不止一次對大臣說:「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

包羅萬象的《道德經》,帝王可以用它治理天下,將軍可以從中學慣用兵之道,故曰: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對於普通人來說,《道德經》依舊非常實用,為何這么說呢?讀懂裡面的這4句話,槐納譽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生之路越走越順。

一、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身處競爭激烈的職場,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困難,你是否感覺無處下手?俗話說,只要用心思考,方法總比困難多,調整好心態,先從最簡單的工作下手,切忌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當你把簡單的事情一一解決,困難自然迎刃而解。有些人自認為很厲害,一心想要干一番大事,卻不願意從小時著手,結局可想而知。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夠了解別人心中所想,頂多稱得上小聰明,完全弄清自身的優缺點,才是真正智慧之人。三國才子楊修,幾乎看穿曹操的心思,曹操隨便一茄前個舉動或眼神,他都能立馬猜出主公真實意圖,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得個被殺的下場。

戰勝對手值得稱贊,但一定要明白,最難戰勝的敵人是自己。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論武功和軍事才能,天下無人能與他匹敵,奈何項羽最大的弱點是不懂得用人,聽不進謀士范增的忠言,范曾一氣之下離他而去,最終項羽兵敗垓下,其實並非敗給劉邦,而是輸給了自己。

三、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此處老子所說的「不爭」,不能簡單理解為與世無爭,人活著肯定會有追求,不思進取的方式肯定不對。學會隱藏,不要鋒芒畢露,懂得在最好的時機爭取,成功則是水到渠成之事。當年劉備兵敗後投靠曹操,每天養花種草,表現出胸無大志,從而打消曹操對他的懷疑,才有後來三分天下的成就。

四、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沒有什麼事情一成不變,福禍鉛段亦是如此,所有人都希望一生順順利利,不遇到任何不如意之事,世間哪有這么幸運的人。當福氣來臨時,不要忘乎所以,也許禍端隱藏在背後,居安思危才是正確做法。世事變幻無常,一帆風順時不可為所欲為,大風大浪時不能沮喪氣餒,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

H. 翻譯和解讀《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招而自來,禪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勇於大膽妄為就會死亡,勇於克制冒險就能存活,兩者有禍有福,天意的好惡,誰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對於聖賢尤其為難。天理大道的真諦就是不爭取卻能獲勝,不號召卻有相應,不招攬卻有報名。禪坐靜思會有妙計良策。天道如網,無處不在,稀疏鬆散,籠罩萬物。

勇氣源於客觀條件,膽敢出於主觀意願;凡是基於客觀條件,勇於進取和勇於退讓,都是尊道無為;凡是出於主觀慾望,敢於拼搏和檔沒告敢於投降,都是貪欲有為。凡人依據貪欲,經常勇敢冒險,聖人依據天道,通常謹小慎微。天道自然,人道無為;遵循規律,順應自然,不用爭搶就能獲利,不必謀劃就會得勝;符合民眾心願的事情,不用宣傳和鼓動,就會得到紛紛響應,積極支持,提供優渥豐厚的待遇,不用招募和拉攏,就會人才報名和高手應聘。客觀決定主觀,物質決定意識。不要關注自己的願望和期待,而要重視客觀的資源和條件。

坐禪冥想,清心寡慾,感悟天理,領悟大道。妙計自然浮出,良謀自動涌現;利令智昏,欲讓人傻,害使心慌,貪叫官腐。清讓人明,靜令人聰,安讓人覺,寧使人悟。

天理無處不在,大道無事不能。凡事都受天理支配,萬物都由大道控制,猶如視而不見的空氣,制約著所有的生命,類似聽而不聞的規律,掌握著萬物的運動。所以,不欲是最好的追求,無為是最大的行動,天道是最強的能力,自然是最好的狀態。

所有的成就都是客觀力量造成的,所有的苦難都是主觀貪欲形成的,敢於妄為是有害的,勇於克制是有利的,所有的勝利本質上都靠客觀,資源和條件,而不是勇氣,膽量和意志。想要成功,不要壯膽,察灶而要給力,不要勇敢,而要謹慎;不重心願,而重條件。勝利不是爭取的,而是營造的,成功不是拼搏的,而是尊道的。生活的意義不是追求幸福,而是長存久在;經營的目標不是謀求利潤,而是滿足用戶;陞官的目的不是光宗耀祖,而是服務社會。

推廣和宣傳可以有,但必須符合受眾的需求和心願;不要總說自己想說的,而要常言別人想聽得;結交貴人可以做,但必須順從他們的訴求和利益,不要經常請客送禮,而要提供價值和資源。

學會打坐冥想,練習清心寡慾,stay hungry and stay foolish  如此才能有真知,這樣可以有覺悟,真知可產良策,覺悟能生妙計。不要利慾熏心,不要刻意追求,遵循大道,順其自然,強扭的不甜,爭取的有害,奮斗的難得,夢想的虛假。人性慾好,人道求存,好上加好必變仇,長存久在能成仙。

大道無形卻生萬物,規律無影卻左右變化,天意篤定,人慾難成,尊道循規是最大的智慧,也是行明最高的能力,更是最好的辦法;縱欲豪情則有很大的負擔,也有很多的麻煩,更有很多的危害。清靜平常,順其自然。不唯利是圖,不因欲而為,做好本職工作,干妥在手事情,增強自身實力,坐等天賜良機。不為成功而歡喜,不為失敗而沮喪;一切都是命運,萬事都是天意。

I. 《道德經》第三章賞析

【原文】

不上賢①,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②,使民不為盜③;不見可欲④,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⑤,實其腹,弱其志⑥,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為而已⑧,則無不治矣⑨。

【注釋】

①上賢: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貴租吵:意動用法,以……為貴,重視,珍貴。貨:財物。

③盜:竊取財物。

④見(xian):通「現」,出現,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⑤虛其心:虛,使動用法,使……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裡空虛,無思無欲,不受物慾之累。

⑥弱其志:使他們減弱志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

⑦敢:進取。

⑧弗為:同「無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賞析】

1.老子發現了生活中的對立矛盾規律,試圖用道家的方法進行解決。在任何一個團隊活動中,都需要樹立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功利心特別強大時,卻又要求大家淡泊功名,特別是聖人治世,自己已經超越功名: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兩者矛盾嗎?不矛盾,這在不同的情況下確實存在,並不矛盾。

物以稀為貴,但某一事物弊攜侍過分珍貴,就容易引起別人的盜心,實力弱的暗中想,實力強的暗中搶甚至於明要,如戰國時的和氏璧,最初在楚國,後來到了趙國,秦國想騙去,就發生了完璧歸趙的故事,但秦統一六國後,又到了秦始皇手中,劉邦得天下後,又到了劉邦手中,以後歷代都被新興帝王所得。這就是難得之貨,使民為盜的定律。「不見可欲,使民不亂」反映這句話的事例就更多了,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所以聖明的君主往往隱藏自己的好惡,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用兵打仗,則反而用之,投其所好,利而誘之。平常所說的「英雄難過美人關」「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都是自己的可欲,被人所利用導致的悲劇。針對這些矛盾現象,所以老子才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2.老子認為把智者引上正途,人盡其才是安定的根本。儒家講德才兼備,他們認為有才無德的人,任何一個時代對團隊都有害無益,弊大於利。道家也講道和德,為此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的措施: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這幾句話的核心在什麼地方?就是要讓老百姓沒有偽詐智巧,沒有不良慾望,隱卜讓他們有吃的,身體好,能保衛自己,保衛國家。當然,這幾句話的前提是統治階級也要政治清明,讓老百姓生活安定,需要的是上下齊心,有志(智)之士,為國為民,大公無私。如果這樣的話,國家就可以安定了。

J. 《道德經》是道家的代表作,體現了老子思想真的保守不求進取嗎

老子的思想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保守,不思進取,或者是消極。道德經中提出的「無為而治」,也不能說是一種不思進取的治國思想。

這些思想僅僅是道德經中的一部分而已,道德經流傳至今。其思想仍然影響著我們,《道德經》強調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規律,並非「無為」,而是大智若愚。古人的智慧遠遠比我們所想像的要先進很多,所以我們更應該謙遜去學習古代文化,從中獲得無窮的智慧和啟發。

熱點內容
大竹縣律師 發布:2025-01-12 13:07:20 瀏覽: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發布:2025-01-12 12:24:08 瀏覽:893
特別行政法律是我國法的淵源嗎 發布:2025-01-12 12:24:00 瀏覽:841
行政法庭調查質證 發布:2025-01-12 12:07:19 瀏覽:572
最新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 發布:2025-01-12 12:05:54 瀏覽:904
開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單位有哪些 發布:2025-01-12 11:49:46 瀏覽:340
上海高溫費勞動法司機 發布:2025-01-12 11:48:08 瀏覽:257
法學碩士住宿 發布:2025-01-12 11:39:40 瀏覽:294
新婚姻法第四十條 發布:2025-01-12 11:10:15 瀏覽:44
企業融資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0:50:34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