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讀後感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3-05-14 21:05:15

法治中國讀後感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現代文明國家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站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科學決策部署,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經濟轉型、社會轉軌、利益多元、矛盾多發,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正本清源,釐清法治要義,採取切實有力措施,推動國家和社會各項工作法治化。
一是著力制定善法,實現善法之治。王安石說:「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善法是法治的根基。如果法律是惡法,如同源頭活水遭受了污染,法治便無從談起。納粹德國在希特勒集權統治時期,法律在形式上較為完備,並且得到了近乎苛刻的執行,實現了「形式法治」,卻偏離了「實質法治」軌道,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場巨大災難。判斷法之善惡的標准,關鍵在於是否尊重和保障人權。因為,人權是法治的第一要義,法治的真諦是人權,法治的魅力也是人權。只有人權得到法律的足夠尊重和保障,才具備了現代法治的主要品格和「實質法治」的基本精神。我國各級立法機關應當把人權作為一把標尺,重新審視立法思路,全面梳理既定法律,確保我國現有和即將制定的法律是善法,建設中的法治是善法之治,逐步實現「實質法治」。
二是加快推進立法,健全法律格局。通常法治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法律體系較為完善,無論國家還是社會的任何大事小情,都會被納入法律框架內,法律「定紛止爭」的目的能夠在社會很大范圍內得以實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立法快速發展,目前已有239部法律、690多部行政法規、8600多部地方性法規。全國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庄嚴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完成了全部立法,相反,今後的立法任務仍然艱巨而繁重。因為,社會立法較為薄弱,民生立法相對落後,法律沖突比較普遍,法律滯後現象較為明顯、法律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迫切需要我國要加快形成以憲法為基礎、部門法律齊全、配套制度完善的法律體系,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支撐。
三是提升法律信仰,培育社會基礎。美國學者伯爾曼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地深入推進,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經濟奇跡,但也由於內在道德教育、外在法律制約、違法懲戒機制相對不完善,衍生了諸多嚴峻復雜的社會問題。有因強拆引發的血案,有因寶馬撞人後的毆打,有貪官污吏的巧取豪奪,有官二代、富二代的肆無忌憚,有弱勢群體的求救無門,等等,已數不清有多少這樣血淋淋的個案在刺痛世人逐漸麻木的神經,法律信仰到了喪失的邊緣。放任這種現象,法律就會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變成一紙空文,法治就會更加遙遠。建設法治國家,必須綜合運用經濟、政治、文化、法律等手段,著力使每一個公民都自覺做到,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絕不能遇到問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甚至通過不法手段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四是強化法律實施,保障法律權威。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再好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實施,其價值得不到落實,只能是文字的堆砌,毫無意義可言。公民自覺守法,是法律實施的基礎。蘇格拉底拒絕越獄的故事告訴我們,他著力把法律推定為人格化的存在,無論法律本身或其執行公正與否,都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每個人都有遵守法律的義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基本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等方面,即守法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這不但推遲了中國的法治進程,也給政府威信帶來影響,必須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加快推進法治國家建設,必須嚴格執行法律,切實做到違法必有責、違法必追究、加大違法成本,讓法律的陽光普照大地。
五是推動司法獨立,促進司法公正。司法獨立是我國憲法確立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黨的十八大確立的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目標。沒有司法獨立,就沒有公正司法,也就沒有現代法治國家。我國由於特殊國情決定,不可能實行西方三權分立意義上的司法獨立,必須立足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制度。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特別是要限制官員、限制權力,把權力置於有效控制之中,禁止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對司法妄加干涉,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確保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Ⅱ 依法治國讀後感四百字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確認和保圓罩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敏腔尺權利在內的各種權利都由憲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確認和保護;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權利也必須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規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這樣一種人們橋高嚮往的社會里,只有堅持依法治國,才能保障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諧發展。
社會穩定、秩序井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沒有穩定和秩序,人們就不可能安居樂業、和睦共處。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較突出。這些矛盾和問題,既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需要採取多種措施進行調整解決。在眾多的社會調整措施中,法律調整最為重要。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硬性」的社會功能和規范功能。要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實現社會和-諧,就必須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國理念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黨的十五大報告對依法治國的含義做了界定:「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個人的旨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的最具權威的標准,樹立法高於人、法大於權的觀念。
法律權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會都必須樹立有效的權威,沒有權威就沒有秩序。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形態,決定了一個社會中不同的權威。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質屬性決定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法律具有規范相和確定性,非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廢止。這種法律所獨有的確定性,使人們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時間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法律以國家權力為後盾,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任何個人或者組織違反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特徵,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崇高的權威性。

Ⅲ 為什麼要寫法治及其本土本土資源

答:法治是一種社會秩序,它可睜扒以保護公民的權利,維護社會的和諧,乎早乎促進社會的發展。本土資源是指地方政府所擁有的資源,它們可以用於支持當地的經濟發展,改善當地的社會環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寫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可以幫助政府更好地管理本土資源,保護當地公民的權利,推動當地歲悉經濟發展,改善當地社會環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Ⅳ 法治讀後感500字

法治讀後感500字大全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的作用顯得愈來愈重要,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也愈來愈密切。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法治讀後感500字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法治讀後感500字一

最近讀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通過讀本,深深增強了我的法律意識,感受了法律的威嚴。讀本中借著一系列案例,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犯法就要為之付出責任。」青少年觸犯法律的的案件一件件,一樁樁。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名青少年因為與同學語言不和而發生激烈爭吵,最後演變為打架斗毆,一名青少年因下手過重而造成另一名同學死亡,最終進入大牢,讀到這,我都不得為這位錯手殺人的同學感到惋惜,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葬送在監牢中。這樣的青少年還有很多,他們現在被關入大牆之中,後悔莫及。當他們見到自己的親人後,一直在聽他們的教育。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一個同學把另一個同學的橡皮弄沒了,那個同學肯定會去找他算帳,就難免打架。在玩的時候,有人只是開個玩笑,拿一下別人的東西,而那個人以為他是故意的,就上去打架。現在很多少年罪犯都有一個規律是:輟學—流失—染上惡習—犯罪。往往也有很多人都不想殺人,而是在自衛時都誤殺了他人。很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他們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在社會上閑逛或去上網吧結識一些壞人。

讓我們都重視起來吧,杜絕犯罪,特別是青少年犯罪!

法治讀後感500字二

今天,我和全校師生一起觀看了《法制教育》片,裡面介紹了一些青少年兒童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教育和染上了不良的行為習慣,我看了以後深有感觸,也頗受教育.

首先是缺少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由於一些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或父母離婚了,不能關心照顧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自由地學習生活.他們就會在放學後不回家或者不做作業、貪玩.這樣漸漸地遠離了學校和家庭的管教,過早地走上社會.

其次,就是染上了不良的行為民習慣.這些孩子在學校裡面不遵守紀律,上課調皮搗蛋,課後打罵其他同學,甚至欺負小同學.他們不愛學習,沉溺於網路游戲.就像片中講到的為了籌齊上網的費用,他們敢於拿出鋒利的刀子去搶劫他人,給他人和社會造成危害.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美好與自由的我們.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學校里,做一個好學生,家庭里,做一個好子女,社會上,做一個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法律就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矩」.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的作用顯得愈來愈重要,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也愈來愈密切.作為21世紀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們,學習、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是實現新世紀宏偉藍圖、振興中華的需要,也是維護人類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需要.

所以要使人生走得輝煌燦爛就必須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為一時的沖動而做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終生!自毀前程!

在這里,我要真誠的呼籲每一個人,不要讓自己悔恨終生、自毀前程!從現在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的人生填上輝煌的一筆——學法知法懂法,讓自己的人生更亮麗、更成功、更輝煌!

法治讀後感500字三

古人有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題記

今天班會課,老師給我們看了《法制教育》影片,我感觸甚多。

記得那個影片中有個女孩,名叫小女。她家境不好,父親早逝,母親則是一名街道清潔工,每月就以幾百元的薪水過日子。小女因此感到很自卑,很少和同學交流。其實,她不是不需要友誼,而是比別人更渴望友誼,但是她又害怕在交友過程中給自己帶來傷害。

一天放學,小女走出校門口,就碰到幾個小混混:「靚女,走,做我們老大的女朋友。」「我不要!」「走嘛,做我們老大的女朋友。」就在這時,一個人稱「豆丁妹」的人出現了,她拿出刀把那些小混混給逼走了。這讓內心渴望友誼的小女得到了很大的「溫暖」,她甚至認為這就是友誼。

接著,「豆丁妹」開始叫小女去酒吧,但是小女以沒錢拒絕了她。可「豆丁妹」卻說:「沒事,錢算什麼,有我嘛!走,今天去酒吧好好開心開心。」就這樣,從沒進過酒吧的小女第一次進了酒吧。

到了酒吧後,「豆丁妹」的一些朋友便要小女喝酒,可小女拒絕了:「我不會喝酒。」「來,我替她喝。」「豆丁妹」說道。接著就把一杯就給喝完了。喝完後,她拉著小女說:「走,小女,我們蹦迪去!」可是小女卻說:「我不會。」「誰都有第一次的嘛,沒關系,我教你。」

在酒吧玩好後,已經凌晨兩點多了,這時,「豆丁妹」說:「都已經這么遲了,小女你就別回家了,今天我們一起去『狗仔』睡。」

就這樣,從沒半夜不回家的小女,第一次半夜不回家住在陌生人家裡。

自從小女和「豆丁妹」認識後,她們每次都去酒吧、KTV等高消費場所。很快錢就花完了,最後她們便去搶劫,最後被警察抓住了。當被警察抓住的時候,平常對小女很仗義的「豆丁妹」一口咬定是小女乾的。這才讓小女看清了「豆丁妹」——所謂的朋友!

這件事,提醒了我們交友要謹慎。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望每個青少年都能遵守法律,成為國家的棟梁!


;

Ⅳ 【讀書筆記—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變法,法治及本土資源

在《變法,法治及本土資源》一文中,蘇力老師回答了當下中國法治建設過程中發掘和利用本土資源的重要性,蘇力老師在文中試圖論證這樣一個結論,「中國的法治之路必須注重利用中國本土的資源,注重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和實際。」

蘇力老師在當下沸沸揚揚的「變法」聲中提出要注重中國本土資源和傳統,所謂變法,是指藉助國家強制力規制經濟和社會的法制建設模式。蘇力老師認為這一模式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因為這一模式過於強調上層建築(法律)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而忽視了經濟基礎對於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第二這是因為各國的法治經驗也充分證明了這一模式並不總是成功的。(對此,蘇力老師通過法國大革命和英國的光榮革命進行論證,並且在文中提到,盡管日本被視為法律移植的成功典範,但是「日本的法律的社會運作根植於其本土」)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全面理解法律的功能」中,蘇力老師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即我們能不能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運用本土資源。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來看,法律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為人們提供一個相對確定的預期,法律「求穩」之功能更甚於「變革」之功效。法律的制定應當盡量符合人們的預期,因為這樣法律才能更好發揮作用。當然人們的預期可以通過成文法的方式來幫助形成,當然更普遍的方式是人們在廣泛的實踐中對彼此的行為產生預期,這種預期通過習慣和慣例展示出來。好的法律往往不是在人們的預期之外塑造新的預期,而是對人們固有預期的固定。注重本土資源本質上就是挖掘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習慣和慣例,並將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中國現代法治建設的難點」中,蘇力老師指出,中國和西方市場經濟的建立方式不同,與西方自下而上的變革不同,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變革。西方市場經濟的建立以及與之對應的法律制度是在總結其實踐中的經驗,習慣,慣例的基礎上形成的,作為制度的法律與作為制度的習慣差距並不大。而中國並為形成這樣的習慣或慣例,「可以說當代中國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幾乎完全沒有規矩的條件下,一下子進入或被拋入市場。」因而試圖通過法律移植在我國建立起西方的法治經濟容易水土不服,需要藉助本土資源。

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在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形成新的習慣和傳統」蘇力老師提出尋找本土資源要注重本國傳統,可以從歷史典籍規章中去尋找,但更重要的是要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非正式法律制度中尋找。

另外,之所以要藉助本土資源是因為法律是一種地方性知識和有限理性,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板,法律紮根於民族的文化和傳統之中。法律的重要功能在於為人們提供穩定的預期,不同的民族受不同的文化和傳統浸染會在實踐中形成不同的預期,因而其他民族的法律文化並不當然的適用於我國。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注重本土資源也是發展我國法治的必經之路。

Ⅵ 法律與文學讀後感

法律與文學讀後感 (一)

16法學卓越班 劉國香

本學期剛開始,我便在圖書館翻閱法律相關的書籍。因為愛好原因,自己本身並不喜歡枯燥的法律條文或者晦澀難懂的法學大家的著作。在圖書館遊走的我,就被這本《法律與文學》抓住了眼球,通讀完這本著作讓我知道了:法律也是可以有趣的。

波斯納的作品和他本人的學識經歷總會給人一種很怪的感覺:他雖然是美國法學界的巨擎,但其第一個學位卻得自耶魯大學的語言文學專業而非法律專業;雖然身為法官和法學家,但他常常「超越法律」,專注於對經濟學、數學、歷史學、社會學、文學人類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這本《法律與文學》才顯的如此有看頭,而不是一個單純的法學家對文學作品用法律思維去思考和詮釋,個人覺得他更多的是一個文學家運用他自己淵博的法律知識去詮釋書中的法律行為。

書中認為「作為法律文本的文學文本」主要就在某種意義上「關於」法律的文學作品展開討論。在該編中,「法律」的定義很寬泛,包括自然法和復仇這些與實在法共存,並影響後者的規范體系。進行分析的作品包括了西方文化中許多里程碑性的著作,包括荷馬、古希臘悲劇、莎士比亞、妥斯陀也夫斯基、梅爾維爾、卡夫卡、卡繆等人的作品。作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一些文學作品中學到很多關於法理的知識。實際上,一些表面上與法律或其他規范體系沒有多大關系的文學作品,有時從法理的視角來看也可能更好理解。

「法律學術中的文學轉變」主要就是否應當對律師和其他法律職業者進行文學修養教育的問題進行探討。作者認為美國法學界的一些人想講法律學術的重點從分析轉為敘事和比喻。他們想把虛構的文學作品帶入法律課堂,讓人們活生生地看到受蔑視的人、受忽視的人、受壓迫的人,並通過培養對這些人的同情來促進法律改革。另外,作者還對許多著名法官的傳記或自傳的文學價值和法學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分析。

波斯納的這本著作很厚,就不一一的去解讀,接下來寫寫自己對這種文學與法律的交融形式做一下自己的看法:

文學著作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現實社會的放大版,極具諷刺意味。那種放大了的行為用法律思維去思考則會有種被帶入角色的感覺,當你真正被帶入這個角色,你就會發現這被放大的喜劇行為被法律思維所詮釋是多麼有趣。再者來說,我們欣賞整個文學作品的時候大多都是以「上帝」的視角去觀看,那麼當你總觀大局,體會整本書的邏輯鏈或者是倫理關系,你就會對法理有深刻的認識。

法律與文學讀後感 (二)

從道德到制度

雲淡風清

從道德到制度

——蘇力《法律與文學》讀後感

看蘇力的這本《法律與文學》之前就讀過他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也許正在發生—轉型中國的法學》、《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等書,知道蘇力老師一直致力於開掘中國的本土法學資源,以構建中國自己的「理想法律圖景」,而非一味因襲西方的「法律理想圖景」。特別是在《送法下鄉》一書中蘇力老師寫到中國學者可以基於自己迥異於西方的社會傳統和知識文化背景在中國法治進程這一史無前例的「學術富礦」中做出「自己的貢獻」,但在我看來,前述幾本書只是提出了「要」開掘本土資源,但至於「如何」開掘本土資源,並沒有闡述的很充分。即使是在《送法下鄉》一書里,也只是闡述了一些法官實際判案的做法及其合理性,展示了形象不是太好的中國法官的「實踐理性」,但能說這就是中國的「法治本土資源」嗎?似乎理論說服力不足。直到《法律與文學》這本書,運用豐富的現代理論,以傳統戲劇為材料剖析傳統社會,溢出了法律的場域,對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度解讀,似乎才是系統的開始了「本土法治資源」的開掘工作。

實際上從時間來看,《法律與文學》是2006年出版的,晚於上述幾本書,相對比較成熟也是情理之中的。

應當說,四十餘萬字的《法律與文學》給人的啟示是多向度的,本文限於篇幅限制,在此只提及其中的一個向度:即從制度而非道德層面理解傳統社會中的法律,跳出「封建性」「現代性」的意識形態之爭(季衛東曰「如果缺乏細致的推敲以及制度化作業跟進,主義之爭不是流於意氣用事,就是陷入玄談游戲」),從一個更為理性客觀的制度視角出發審視傳統社會的治理以及「法」和「禮」各自的位置。

故事從《灰闌記》說起。《灰闌記》記述了張海棠因受陷害,屈打成招,兒子被真凶之一馬氏之妻奪走。包拯在查清孩子生母時,運用了「灰闌」之法:用石灰撒了一個圈,看張海棠和馬氏之妻誰能把孩子拉出來。張海棠心疼孩子,不願用力。包拯根據人之常情判定張海棠是孩子生母,查清真相,昭雪了張海棠。這個故事廣為流傳,被視為包青天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的典例,與《聖經》里所羅門國王的判案故事交映同輝。但現在我們要問兩個問題:第一,包公在此案中的判斷是否真的經得起技術推敲?第二,罔顧技術,把希望寄託於官員道德修養、全知全能的「德治」傳統是基於什麼而形成的?在今天有何啟發意義?

第一,張海棠作為孩子生母,固然可能因為心疼孩子而不願拉扯,但同樣可能因為求子心切而不遺餘力地拉扯孩子,加之她比馬氏正妻年輕有力,不無可能把孩子拉到自己一邊,按包公的判斷邏輯,豈非張海棠又被認定為罪犯了?應當說,包拯使用的這一招風險是非常大的,他在此個案中的成功也許可以看成一種「巧合」。是因為傳統戲劇的全景式的「上帝視角」讓我們得以預知張海棠即是孩子生母,屏蔽了其他可能性,因此包公獲得了結果的正義;如果置身於莎翁《哈姆雷特》的「有限視角」(哈姆雷特的叔叔是否為弒父娶母的仇人並不確定),即我們並不事先預知張海棠是或不是孩子生母,那麼我們從技術上無法證明包公判案的正確性。實際上如果該案放到今天,包公只需下令做一個親自鑒定,或DNA檢驗,基本上就可以解決問題,人們也無需為之驚嘆不已。於是乎這也給我們帶來了思考第二個問題的思路。

第二,「德」治或者說「人」治傳統的形成未必要像慣常理解的那樣歸之於「封建思想」「封建文化」(梁治平曰「用文化來解釋法律,用法律來解釋文化」),用一份「同情的理解」之態度和制度主義進路之眼光來審視的話,實際上是在科學技術落後、專業分工和專業知識缺乏、信息費用高昂的高度約束之下,正規制度無力解決問題時,就不得不依賴於官員的道德品行。因此道德說教已經溢出了個人道德修養的場域,而是具有了強烈的政治意味,成為傳統社會為節約治理成本而採用的基本治理模式。《聖經》所羅門國王的判案故事也是此意,因為傳統社會資源高度約束、無力實行法治的現實條件並非是中國所獨有的。古代中國也並非沒有過「法治」的嘗試,但是因為不具備一個「法治」治理模式所要求的社會資源條件(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加之以現代的會計制度、預決算制度、交通便利降低了對居民個人收入的.信息採集費用,因而國家可以獲得一份足夠而合理的稅收,供養數量龐大的司法人員;司法與行政、立法分立與制衡,不至於像傳統社會把一切責任壓在縣太爺身上,並通過「嚴格責任制」苛刻地對待司法官乃至「剝皮實草」,打擊司法官積極性;有先進的勘察鑒定技術和證據採信規則,如果古代法律也採取嚴格的「疑罪從無」「禁止刑訊逼供」,那麼竇娥固然不會被「冤」,但是以當時的偵查技術,該案以及無數類似案件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也就遙遙無期了,而這不能滿足民眾預期,勢必帶來社會治理的潰敗)而曇花一現,很快退出了歷史舞台。儒家之所以能夠在舞台上占據兩千餘年的中心位置,在於它敏銳地察覺到了資源高度約束下僅靠「嚴刑峻法」無法實行徹底的有效治理,只有通過教化,培養官員的德性,使其從自為到自覺地去參與社會治理,才能達致一種和諧的社會治理狀態。

當然我們要追問,這種「和諧」是表象還是實質上的?我們並非前現代的遺老遺少,並無季衛東所指出的「懷古之幽思」,因此並不準備把「人治」的傳統社會神聖化。實際上黃仁宇《萬曆十五年》深刻指出了缺乏數目字管理的大明王朝,是如何用祖宗成法的權威宰制著從皇帝、官僚階層以至於庶民的整個「超級機器」沒有活力地艱難運轉;而吳思的《潛規則》、《血酬定律》更為尖刻地指出,道德說教的紙面「陽規則」之外,實際運作中另有一套「陰規則」或曰「潛規則」,丑態百出、目不暇接。這就啟示我們:運用道德說教的方式降低社會治理成本,固然是資源高度約束之下傳統社會「沒有選擇的選擇」,但並不是一幅理想的社會圖景,而只是金觀濤、劉青峰提出的「超穩定結構」的無限循環罷了。因而對傳統社會「同情的理解」,仍然不能阻止我們向著現代化邁進的步伐,充其量只是偶爾的停留,回望來時的路,以使以後的路走的更穩健而已。

走筆至此,我們已經大略回答了包公判案是否合理、德治傳統何以形成兩個問題,而以制度主義進路去回答這些問題對於今日波瀾壯闊、史無前例的法治現代化進程有何啟發意義?茲小結三點:

第一,有利於以「同情的理解」之態度去剖析傳統社會。由於近代史的屈辱和血淚,由於五四運動「矯枉過正」「倒洗澡水把小孩也倒掉了」的特點,今人對傳統社會、特別是其思想往往深惡痛絕。之前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動輒戴人以「封建思想」的高帽,《紅樓夢》等文學作品亦難逃此塵俗之污,良可嘆也。如今的話語環境更寬鬆了,但是仍然有人習慣用強烈的道德色彩去看問題,而制度主義的進路是一種實證分析、價值中立的進路,有利於培養人們理性、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精神。

第二:既然社會治理模式本身是價值無偏的,何種治理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就會成為「公共選擇」的寵兒,而治理模式本身又與社會資源條件緊密相關,因此在大談法治之前,應先回答幾個問題:以今日的社會資源條件,法治與人治誰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如果答案是法治,那麼又如何去創造更好的法治社會條件(蘇力甚至說「一個民族的生活創造它的法治,而法學家創造的僅僅是關於法治的理論)?這些問題的思考至少可以防止法學家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

第三:制度主義進路比道德主義進路更有力量。中國人接受了兩千餘年的道德教化,卻幾乎每個時代都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縈繞耳畔,不得不說是諷刺。人性並不純然是「四端」,是「秉氣之清者,為聖為賢,如寶珠之置於清冷水中」,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也有趨利避害甚至「惡」的一面;因此今日之政制,更應強調官員財產公開、嚴格的預決算和審計監督、司法獨立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常態化的巡視制度等等,而不能過分期待官員的「黨性」「八榮八恥」。當然正如黃仁宇指出的,道德也是重要的,但道德是一個根本問題,在能用制度、用技術去解決問題時,就不用急著把道德請出來。只有在比如某人的行為違反了制度規定,但又「情有可原」的兩難境地,道德才應發揮一個「終極審判」的作用。

正如前文已經述及的,蘇力《法律與文學》給人的啟示是多向度的,本文說是其中「滄海一粟」固然失之誇張,但確實是單薄而膚淺的,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能有更多的發現、更多的收獲。但竊以為「從道德到制度」不僅是《法律與文學》一書的主線之一,其暗含的自然法到實證法乃至價值理性到工具理性的思路也是有著「遠大前程」的,是「上帝死了,諸神混戰」的今日世界之現狀,也是方向。

Ⅶ 法志讀後感五年級300字

在中國經濟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法律法治與社會現實產生了巨大的沖突——法律移植不適應我國現狀,《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讀後感。然而,在法學界強烈主張法律移植,要求引入西方法治文化的情況之下。蘇力老師在本書中從社會實證分析的角度出發,主張挖掘本國「民間法」的法治資源,構建本土化的法律體系,探索有本國特色的法治之路。

蘇力老師在本書中所舉的例子大多立足於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西北等落後地方,並試圖從中找出某些啟發,這種從實際出發,關注相對弱勢群體的精神大概是我們現在和未來的法律人應學習的。

本書談論到法律規避的問題,正是從農民身上得到啟發的。在中國農村裡,人們一旦發生了法律糾紛,他們通常都會避免利用法律途徑而採取「私了」的方式來解決,如此的現象並非少數。蘇力用一個私了未成的案例來闡述這個問題:一對處於感情萌芽期的男女青年見面,男青年強奸了女青年。事後,男青年利用法律規避,和受害人達成協議——男青年賠錢並迎娶該受害人。在本案中,受害人選擇接受私了,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她的名聲,也使她承擔了較少的風險,另外她還可以拿到一筆賠償金,再加上她對違法者有感情。因而這事的解決方法無疑是兩全其美的——雖然它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所以,「私了」有時也是理性的。這就牽涉到私了的優點了——避免了法律程序上的繁雜,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雙方的利益(試想如果受害者接受法律的保護,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她以後的生活會好過嗎?或許遭人白眼受人唾棄就是她以後生活的常態了,這樣她的利益不就收到更大的傷害嗎?)。所以,有時候「私了」是「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的解決糾紛方法。或許我們會為此感到悲哀,但這就是國家制定法的某些不完善。

另外,法律規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人們進一步了解國家制定法,因為人們想要更有效的規避制定法,他們就要更了解制定法,換言之,法律規避也是一個了解和學習國家制定法的過程!

在本書第一編變法與法治中,蘇力老師還通過文學藝術作品《秋菊打官司》和《被告山杠爺》向我們展示了兩個問題:一、秋菊層層告狀想討個說法,到最後卻不懂為什麼村長被捉警察走了,這反映我國許多邊遠地區法治依舊落後。二:近現代以來,一味的法律移植與我國現實不相符合——長久以來,我國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為主,「在農村這樣一個人際關系緊密、人員較少流動的社區中,村民必須相互依賴、相互幫助才能克服一些無法預料的事件」「因此他們並不是如同近代以來西方文化中占統治地位的學說所假定那樣,是分離的、原子化的個體。」這啟示我們一要加強法律知識普及——不僅僅是在沿海地區,更應該關注西北等邊遠地區。二要注重民間法,融合西方法和習慣法,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家制定法。而這,如蘇力老師所言,是我們現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方向,讀後感《《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讀後感》。

當前,我國正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法律人,我們該考慮「市場經濟需要什麼樣的法律」,我們也該從「市場經濟中的犯罪違法現象」中找到一些「市場經濟對立法的啟示」。在本書中,對這幾個問題,蘇力老師都有很精闢的見解和精彩的論述。

在《市場經濟需要什麼樣的法律?》一文中,蘇力老師引入韋伯的「形式理性的」和「實質非理性的」兩個概念。相對於「沒有確定的成文法律,法官依據社會上的一半公正觀念未准則,依據它個人對世態人情的洞察、他個人化的知識積累斷案」的「實質非理性」,韋伯認為「重視原則和形式(法律的內在邏輯關系和整體關系),不注重個別案件直接實質結果」的「形式理性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而我們社會缺乏的正是這種理性」。作為我們法律人,我們的任務正是使我們的法律制度擁有更多的「形式理性」。

本書中蘇力老師論述完大的方面「變法與法治」後,回歸到當前我國「司法問題研究」。「論法律活動的專門化」告訴我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告訴我們「必須加強法律隊伍和法律機構的專業化建設」——不但要提高法律人的文化專業知識,也要關注和培養他們的行為方式和心理素質。

目前,中國的司法審判中引入了抗辯制。這無疑引起了法學界的重大反響。抗辯制沖擊這「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在審判過程中,法官更注重「以證據為主「,而不是「以事實為主」,這使得有許多隱含的問題浮現出來:例如收集證據的財力不均,於是財富不均可能會造成對富有訴訟方的有利,而對資財不足的一方不利,辯護律師會有意無意壓制對其不利的重要證據,導致「錯案」數量不斷上升。而且抗辯制的社會成本很高,使得國家承擔的費用很大。還有,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民事和經濟沖突糾紛不斷增加,行政機關處理和解決能力也逐漸下降,國家司法制度也滿足不了社會需求。盡管抗辯制有其不足,但中國也在試點當中,它在中國還是有其意義的!抗辯制,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司法機關的「私人」成本,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財力處理更多重大的案例;另一方面又可以適度阻隔市場對司法程序的干擾,減少司法人員的腐敗,增強法院的專業性。我們應該將中國的抗辯制變得更有自身的特色!

本書的第三編是關於「法學研究的規范化」。在《法學研究的規范化、法學傳統與本土化》一文中,蘇力老師提出「交叉學科」的問題,認為我們應當「以一個多方面手或者通才的眼光來研究中國的法律問題」,因為「世界是一個整體」,「各學科之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這就啟示我們——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未來的法律人,要在大學中廣泛涉獵,讀不同學科的書以豐富自我、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用以改造我國現在西方化的知識體系結構、學科劃分方法,並「形成中國的學科,提出中國的學術命題、范疇和術語,形成中國的學術流派」。

在第三編中,我很驚訝地發現蘇力老師有好幾個論題都是從讀書中得到啟示並形成自己的見解的。或許這就是蘇力老師要教給我們的:讀法學需要讀一些大家的著作,汲取其中的營養成分;獨立思考、分析中國的法學現狀,形成自己的見解,並找出解決的方案。

法治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一個共識,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奉獻出自身的力量。在文章的結尾,蘇力老師說道,「本文沒有、不可能也不打算勾勒一條中國法治之路」,「中國現代法治的建立和形成最需要的也許是時間,因為任何制度、規制、習慣和慣例在社會生活中的形成和確立都需要時間」。的確,要構建屬於我們中國的法制道路,我們需要的是時間,需要一代代法律人的不斷努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給我的不僅僅是思維的拓展,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責任感的加強!所以,「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的法學學習道路上,將以如蘇力老師那樣優秀的法律人為榜樣,永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Ⅷ 《鄉村辦報》讀後感

[《鄉村中國》讀後感]《鄉村中國》讀後感Zjf-秋-首先,請原諒我對社會學背景的無知,看費老《鄉村中國》之前,我僅僅是從(朱)蘇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這些個在校大學生喜歡看的暢銷書中的一些內容中了解到進而查找這本書的,《鄉村中國》讀後感。看了之後,我心裡有種不太願意承認的感覺,前面蘇力的兩本書似乎都在偷師費老的研究方法,甚至一些文風和語氣也是有模仿之嫌,盡管不是所謂抄襲或山寨,但卻讓人不適。這也難怪,我們九十年代以後培養的前面幾批法學博士們,現在都基本上是中國法學界的執牛耳者,但是卻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至少讓人敬仰的大師,大概也就是在浮躁的空氣下博古通今,模仿古今甚至抄襲古今內外的結果,幾無創新、突破。費老的《鄉村中國》實際上是其以《鄉村經濟》為基礎,並結合在西南聯大任教時編的講義整理後,於1948年出版的一本反映中國農村問題的社會學著作。按照費老的說法,這本書不是完稿,也不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十三篇短文,短短一萬多字的薄皮書,用朴實無華的文字把中國三十年代封建農村社會活脫脫的解構的清清楚楚。這本薄書多次再版,其內容過去60餘載,依舊沒有過時,堪稱經世大作。第一篇《鄉土本色》為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國30年代鄉土社會的基本輪廓。第二篇《文字下鄉》、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論述文字或教育對於鄉土社會意義與局限,讀後感《《鄉村中國》讀後感》。第四篇《差序格局》最為經典和重要。與西方社會的團體社會不同,中國社會結構中存在差序格局。這是鄉土中國全書的核心概念。鄉土中國中人與人的關系就是差序格局,費老將其比喻為石子投入水中引起的漣漪:(1)以自己為中心,根據親疏關系不同對待。即對家族親屬要"孝"、"悌";對待知心朋友要"忠"襪舉"信"。(2)存在差序,水波由中心向四周擴散,一圈一圈,越向外,波紋越淺。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以己為中心,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緊接著《虛好衫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等加強論證這層中國農村特有的人際關系。《禮治秩序》。《無訟》、《長老統治》各自對農村禮教秩序等治理架構和習慣進行了描述。而《無訟》倒是蠻符合中國的目前情況和我們律師碰到的現實。中國社會群體都有厭訟心態,無論從面子問題、經濟角度還是對審判者、代理者的不信任,造就了善良老百姓能不打官司就不打官司的思維定勢,也造就了打官司的人基本上都是刁民的誤讀。不管如何,《鄉土中國》這樣的作品,已經經歷了一個甲子的時光檢驗。她不僅不老,而且英氣依然勃發。斯書如是,斯人已去!作為新一代的社會學子,緬懷費先生,唯有讀其書,繼其學,以蔚先生在天之靈!後記:其實覺得自己對社會學還是滿感興趣的。朦朧中一直有一種願望,一種想解釋社會的存在性和人類的行為性的願望。嘿嘿.〔差腔《鄉村中國》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Ⅸ 日讀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第一並纖隱部分:我的感悟豎睜

1.很多學者觀點的某些形成是以西方的概念、觀點、體系為基礎的。以西方思想為基礎去評判中國的情況無可厚非,但是必須有充足的理由。我擔心的是,自己有時候會不自覺地以西方的標准來評判中國的情況,這才是可怕之處。

正如作者所言,「如果僅因為我們歷史上沒有和西方憲法相類似的東西,就認定中國歷史上沒有憲法——憲法在此被神聖化了,憲法被等同於一種特定歷史時期的西方的意識形態。」時刻要搞清楚,我們要研究的是什麼,不是什麼。

2.新的觀點:

「美國一位學者說,誰控制了定義,誰就控制他人的生命。」

「法制和秩序的戰爭力量並不在於法學家是否雄辯,是否有理論,而在於它自身的存在、有效的運作和人們的接受。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說,我不需要論證這種顏色是紅色,而僅僅指著它說這就是紅色。「

「法制不是法學家的產物,而是人們的社會生活的產物。」「一個民族的生活創造它的法制,法學家創造的僅僅是關於法制的理論。」——在法學家之前,你首先是個社會中的人。法學家是否應該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要保持一種謙卑的心態。

第二部分:問題回答

問題一:作者為什麼批判「中國歷史上沒有憲法」這一結論?

第一,這種觀點最大的誤區是否認了任何社會政治運作都有制度性的因素,它進而使我們不重視對我國歷史和。現實的政治運作的考察總結和概括。

第二,這種觀點以西方憲法(甚至以法國和美國憲法,因為英國並沒有一部成文憲法)為標准。如果僅因為我們歷史上沒有和西方憲法相類似的東西,就認定中國歷史上沒有憲法——憲法在此被神聖化了,憲法被等同於一種特定歷史時期的西方的意識形態。

問題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在「時代化」上有怎樣的分歧?這對你全面理解「本土化」有哪些幫助?

1.(1)後現代學者所反對的現代主義的要點就是時代化。如果接受後現代為現代之後,那麼後現代學者的思想就顯然與現代無關,他們絕廳的思想對於現代社會或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的相關性就在其受孕之前(而不是在搖籃里)被輕易扼殺了。

(2)時代化假定歷史的自我統一性,後現代學者就是要拆散這一虛構的統一體。

(3)現代主義假定時代是一個必然的連續體。而後現代學者就是要以他們的研究表明這個必然的連續體其實並不是那麼必然。

2.不應當把中國目前國內學界的本土化努力視為受後現代思潮影響的產物。

問題三:你認為是否應當區分法學(法學研究)和法制(法律建設)?

應當適度區分。這是兩個聯系並不緊密的領域,有其各自的衡量標准。這種區分不是降低了法學研究的價值,而恰恰是重新肯定了法學的學術研究具有不完全依賴於法律實踐的獨立價值。從哈貝馬斯和庫恩的理論來看,學術研究的價值在於它的交流(包括思維的訓練)這種形式,而不在於其交流的信息本身。法學家的作用也許正是通過他思考、對話的形式對社會共同體和職業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一種促進作用。

Ⅹ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朱蘇力)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8GBQaimZn2kSf2Yw1CDE7g 密碼:h3au

書名: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朱蘇力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9-1

頁數:265

內容簡介: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大致分成三編。第一編主要是關注一些社會和法律的熱點問題,諸如言論自由和隱私權、婚姻法修改、刑事訴訟法修改、送法下鄉、科技與法律以及司法審查和制度形成的問題。當然都只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試圖從一個角度切人進行學理的然而可能對社會實踐有影響的討論。第二編的文字是對於法學自身的反思。最後一編的五篇是讀書筆記和讀後感。

作者簡介:

蘇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祖籍江蘇,生於1955年愚人節。少年從軍,又當過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後,復轉軍人進了法學院。1984年讀碩士期間赴美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2年回北大任教。有《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送法下鄉》、《道路通向城市》、《法律與文學》等獨著,《法理學問題》、《超越法律》、《無需法律的秩序》等譯著,以及論文、書評百餘篇。

熱點內容
律師馬樹立 發布:2025-01-12 13:46:24 瀏覽:10
大竹縣律師 發布:2025-01-12 13:07:20 瀏覽: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發布:2025-01-12 12:24:08 瀏覽:893
特別行政法律是我國法的淵源嗎 發布:2025-01-12 12:24:00 瀏覽:841
行政法庭調查質證 發布:2025-01-12 12:07:19 瀏覽:572
最新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 發布:2025-01-12 12:05:54 瀏覽:904
開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單位有哪些 發布:2025-01-12 11:49:46 瀏覽:340
上海高溫費勞動法司機 發布:2025-01-12 11:48:08 瀏覽:257
法學碩士住宿 發布:2025-01-12 11:39:40 瀏覽:294
新婚姻法第四十條 發布:2025-01-12 11:10:15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