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評價的標准

道德評價的標准

發布時間: 2020-12-31 13:40:29

Ⅰ 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不同,法律評價人們行為的方式有哪些

你的問題本身包含了一個的觀點要先釐清,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不同。

這個觀點,來源於不文明社會,立法者的文明程度不夠高,以至於無法訂立符合道德的法律。

聯系理論闡述了法律與道德的關系:道德規范自然發起於人們的良知,在人們交易過程中,遵守道德規范的人們自然秉持著匡定正義的聯系的文明。人們根據道德底線訂立法律,要求每個人必須遵守,其所具備的強制性,反映善良的人們自我確認與社會認同的普遍要求,人人平等的基本關系。

在文明社會中,法律和道德是一致的,標准不同只是量化等級的不同。例如信口罵人(主觀過失)罪,不道德,但不違法;因而打人(主觀過失)罪,不道德,也違法,但是未必構成(量刑)犯罪。當傷害到一定的程度(主觀過失)罪,不道德、違法、(量刑)犯罪。

法律評價人的行為基於道德評估,而道德評估一般採取聯系的道德範式:

主義原則: 道德規范的本質,確定主體目標形式、准則與道義抉擇方式,亦即道義。功效標准: 道德規范的附則,衡量實現目標的作為的價值觀,亦即功德。名利觀: 第一道德觀。確認現實目標的價值以及符合道德的價值取向。榮辱觀: 第二道德觀。確認為人目標的價值以及符合道德的手段方式的選擇。正義期望: 確認符合道德觀的目標。道德風險: 存在破壞正義的主觀因素、違背道德攫取目標的可能。文明的契約:標的及交易的形式和內容均符合道德的契約。權利與義務:契約的重點。約定圍繞現實現目標的具體作為與達成目標後的利益分配。共同秩序: 道德規范的核心規則,約定人們共同確認的目標交易方式。自我保持: 確立恆久目標、特定價值觀。在共同秩序下的個體精神包括利益、品格、尊嚴、名譽、特色的展現和保持。

在此基礎上,法律評價人的方式體現在契約的重點,即權力與義務的約定和履行。

刑事體現在定性量刑:確認主觀過失,即行為的性質,量化標准,行為的結果與影響。

Ⅱ 簡述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

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內,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容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
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Ⅲ 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評價標準的依據有哪些方面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會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的作用包括: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行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有責任心是必要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3)道德評價的標准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的特徵

1、職業性。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2、實踐性。職業行為過程,就是職業實踐過程,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體現出職業道德的水準。職業道德的作用是調整職業關系,對從業人員職業活動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道德沖突。

3、繼承性。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會被作為經驗和傳統繼承下來。即使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4、多樣性。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標准。

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Ⅳ 道德評價的標准與根據有什麼區別

道德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動物不講道德,有一點類似道德的行為也是本能,是進化形成的行為特點。
人和動物本質上一樣,人性本私,個體之間充滿競爭。但人類社會高度的分工,已經使個體無法脫離社會獨立生存。這就需要一套規則,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制止人與人之間的惡性競爭對社會的破壞力。這就是人的社會性的來源依據。

但是,來源於本私人性的社會性,卻使個體產生了不同的價值觀。由於個體能力不同等差異,能力強的個體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從社會獲取較多回報,卻由於沒有好的制度約束,這些個體形成了對普通個體的支配、奴役、壓榨和盤剝。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行為還是建立在暴力維護的權力基礎之上。

利用暴力維護社會不解體,掩蓋和抵消了反社會性行為對社會的破壞作用,掩蓋了人在本私人性驅使下作惡的丑惡,從而使某些個體這樣做不受懲罰,在客觀上把人的動物性弱肉強食競爭保持並發揮到了極致。

道德精神就是為了對抗和制約以上這種惡的體制、惡的「動物性弱肉強食競爭」現象和價值觀而產生的。是規范人的社會性,使之保持公正善良的精神原則,也是人道主義原則。人的符合道德精神的社會性是善的,反對道德精神的社會性是邪惡的。前者如從奉行堅守道德底線的普通人到奉行高尚道德的君子;後者從打家劫舍的強盜到邪惡的專制大魔頭(例如希特勒、東條英機等),他們的社會性是建立在掠奪奴役他人信念之上的。

道德精神不是用來評價本真人性的。因為人性本私,既不善也不惡,無可評價。它是用來評價人的社會性行為的。評價人們奉行的價值觀的。因為內心信奉什麼樣的價值觀,個體的社會性行為就存在什麼樣的表現。部分個體知道自己奉行的價值觀醜陋不堪,因而不敢公開承認,他們總是把自己的真實信仰包裝起來,說一套做一套,利用假話騙人。但其行動無法掩飾他們真實信仰的價值觀。

Ⅳ 道德標準是什麼

判斷行為善惡的價值尺度。道德標准不是超歷史、超現實、超人類的東西,在其直接意義內上,它是一容定社會、階級或集團所倡導或實際通行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凡是符合這種原則、規范的行為,就被判斷為善的行為,否則,就被判斷為惡的行為。判斷行為善惡價值的標准,歸根結柢是從一定社會、階級或集團的利益和需要中引申出來的。正因為如此,不同社會、階級或集團往往有著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道德標准,有著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善惡觀念。道德標準是不是科學的,主要看它所表達的經濟關系和相應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Ⅵ 道德以什麼作為評價標准

人們對什麼是道德標准有不同看法:
1、一種觀點認為,道德標內准就是道德規范
道德規范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容間關系的非暴力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2、另有觀點認為,道德標准比道德規范更根本
道德標準是制定道德規范的標准。
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的道德標準是「兩個有利於」即有利於個人全面發展、有利於社會和諧進步。

Ⅶ 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根本標准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註:現在很多老師已做不到啦!

Ⅷ 評價一個社會道德水平高低,以什麼作為評價標准

評價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主要是應該以人們的思想水平來作為判斷,正確的價值觀兩個標准,一個是是否符合客觀規律,一個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Ⅸ 道德評價的標准與根據有什麼區別

道德的評價標準是善與惡。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
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准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榮辱、正當或不正當等道德價值的評論和斷定。通過贊揚、褒獎或批評、譴責,激勵人們揚善棄惡。
延伸:道德
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