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尾篇
㈠ 《道德經》全文概括
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不分章。後分為81章,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經》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它文約義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蓋百家、包容萬象,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介紹: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後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基本內容:
《道德經》基本內容大體可分三個方面:
•一、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則
1. 道的運動法則───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動
2. 道的應用法則──為無為,弱者道之用
3. 道的和諧法則──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
••二、遵循道修身處事三大要點
1. 寬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2. 清心寡慾是修身養性之要
3. 謙虛柔和是立身處事之則
••三、遵循道治國安民三大原則
(1) 應天順民,無為而治:
(2) 見素抱朴,淳樸民風:
(3) 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由《道德經》看老子思想:
《道德經》反映出老子的哲學思想,作為老子的傳世之作,雖僅有五千餘字,但字字珠璣,為世人所贊頌。正如托爾斯泰所說:「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研讀《道德經》,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佳途徑。
在老子的思想中,辯證觀點是其重要特色。《道德經》第二章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說法,提出辯證的觀點,這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尚屬首次。老子認為,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於世,矛盾的事物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互為依託才求存。同時,老子認為對立的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且這種轉化沒有極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豈無善?善復為妖。」在《道德經》中,類似的表述還有很多。「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隱無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由此可見,老子「物極必反」的思想貫穿《道德經》,而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老子的又一重要思想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神靈,但是存在著道法。「道法自然」,所謂的「道」就是指自然的法則、自然的規律。在老子看來,天地是萬物的主宰,自然道法是世間一切事物的准則,任何人都無法超脫自然的規律,也就是所謂的「道」;只有順應天道,才能謀求長久。這一觀點在《道德經》中多處體現,如第七章的「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等。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在於一個「恆」字,即要求順應「道」以謀求自身的「恆」,這樣的理解與解釋對後世影響深遠。
「無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觀點,也是老子「無為」思想的重要應用。「無為」不是簡單的無所作為,而是指一種態度、一種處世哲學,即不苛求、易滿足。我認為老子的「無為而治」不是指統治者的「無為」,而是統治者「使民無為」。《道德經》第三章中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便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最直接體現。從當今時代背景看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謬的;但按照封建統治時期的時代特點與社會背景,「無為而治」是統治階層絕佳的政治手段。曾國藩「老莊為體,儒墨為用」的說法就是很好的證明。
在老子的思想中,陰柔美又是一大特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人生應該像水一樣柔和,順應自然的法道,因「不爭」而「無尤」,從而長久。這與其「道法自然」的觀點是一致的。老子又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這又體現出其思想中陰柔的一面。總體來說,陰柔美貫穿整部《道德經》,老子宣揚一種陰柔的思想與姿態,順應自然、順應天道,從而「致虛極,守靜篤」,達到完滿的生命狀態。老子的思想是一種生命的美學。
總的來說,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辯證的哲學認知、「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陰柔的生命美學,此外還有眾多細節的內容。作為中國古代智慧的先哲,老子為世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
影響:
全面理解老子哲學思想,修身處事治國平天下 :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老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以及流經幾千年形成的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永不泯滅。
人們常常要求哲學不要在"形而上學"的迷霧中周旋,而應向現實生活奉獻確切的知識,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為准則。其實老子早就對世人明確指出了安身立命與處世治國的正確策略,只是因為中國歷代都是君王專制,而老子政治的基點卻是以民為主,若公開倡揚老子之學,實在難以名正言順,然而治國富民卻又離不開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這么一種現象:凡是撥亂反正的時代,必定以道家學術為師法,到了太平時期,便"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了。
老子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規律從渾沌的整體中分離出來,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論延伸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社會政治論,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東西。它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為後人認識事物,處理與事物的關系,規范人類自身行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則,我們若能理解,則將智周萬物,微妙玄通;為人處事的三要點,我們若能厲行,則將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國的三原則,我們若能實踐,社會則將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若能對老子之道"活學活用"便可如莊子所謂:"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老子思想對後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對個人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影響。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托爾斯泰說:「孔子對我的影響很大,老子對我的影響巨大。」老子「致虛極,守靜篤」的生活態度與「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總能給人以啟迪,使人加深對生命的認知、感悟生命的真諦。在哲學范疇內,老子的辯證法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尼采曾這樣評價《道德經》:「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對西方哲學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在政治方面,雖然中國自漢代開始主體提倡儒學,但在這背後總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子。南懷瑾在《老子他說》中寫道: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的時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李隆基所說的「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也體現出老子的觀點。可以說,老子思想在封建統治中被廣泛應用,對中國古代政治影響巨大。
老子思想對古今中外產生了深遠影響,意義重大。
結語:
且拋開老子思想對當今政治、哲學的意義,就精神層面而言,當代社會物質生活富足,但精神文明匱乏,人們急需填補精神層面的空虛。老子的「無為」思想代表著一種生命智慧與態度,更代表著一種生命的高度。老子的思想,可以消除人們的浮躁與不安,讓人更好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感恩生命、享受生活。老子思想的意義與價值在當今社會非同小可
㈡ 《道德經》||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道德經》第十章章尾五句,原文為: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譯意: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據考證者分析論證,此句與前文不合,多置於五十一章。
周總理曾經評價「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句話為《道德經》中最精彩的話。生而不有,不管我們創造了多少,都不要認為那是自己的功勞。為而不恃,無論我們對別人有多少好處多少恩惠,都不要當作是一種倚仗。長而不宰,無論為官為家長,都不要認為自己能主宰別人的命運。
我們的平民總理一生無子嗣,卻養育照顧了許多烈士子女。他用他一生的大愛無疆,贏得了世人從心底深處的敬意。他也用他為國為民,孜孜以求的一生來踐行印證了這句話。他更用他「勞而不言倦,公而忘其私」的品性贏得了世界的尊重與欽佩。
當年周總理逝世之時,聯合國下半旗致哀,所有成員國都下半旗。聯合國旗典有規,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逝世要下半旗致哀,而聯合國從1976年1月9日(逝世次日)至15日(葬禮日)為周總理下半旗七天,時間之長史無前例,也後無來者。面對各國代表質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發言:"為了悼念周總理,聯合國下半旗,這是我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她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我們數不過來。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分錢存款!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國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逝世之日,總部將照樣為他降半旗。"
偉人自有偉人的境界,平凡人生也當有自己的覺悟。這三句話放到日常生活中,來領悟父母子女的關系也剛好。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僅僅看作是生命的延續,他們也不是承載上一輩意志的容器,不該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而是有自己的生命要完成,要活出自己獨有的精彩來。經常聽到有家長說,當年沒有能力沒有條件學什麼,現在希望孩子來完成願望。也有家長說,供你吃供你喝,你就考這么點成績來回報我們?這裡面並沒有一定的必然關系。即便我們成不了聖人,也該試著轉變下觀念,在精神上把子女當做平等的個體來對待。
我很喜歡汪曾祺的一段話,「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設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跨越數千年的時空,他與老子的理念莫名的契合。
而工作事務中,我以為做到「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很重要。歷史的長河裡,這種例子也不少。如張良輔佐劉邦得天下,立下不世之功,在論功封賞時,張良只要了一小塊的地盤做封地,把它做為與劉邦的會面之所,以此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之後更是淡泊名利,拋棄世事煩爭,修心養性。功成不居而身退,不犯高位的忌諱,不然就只能落得韓信般下場了。
同時君和臣各自完好自己的本份,做好自己的份內就好。就比如工廠的工程師按自己的職能規劃設計圖紙模板,領導在旁邊依自己喜好指手劃腳,工程師工作受阻,只能幹著急。你領導只盡你管理的本分,在自己的專業方面給予指導性意見即可,不熟悉的領域就不要再發出不和諧之聲。不能因為你是領導就越俎代庖。這其中不只是謙虛的意指,更有基本的智慧與胸襟在其中了。
㈢ 道德經帛書版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帛書版原文及譯文如下:
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岩渣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㈣ 還原版《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反者道之動
還原版《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三句對應王弼本《道德經》第四十章,後兩句對應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後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本章文本前三句以楚簡《老子》為底本,後三句以帛書乙本為底本,並對勘其他版本對底本作了校訂。
「對立統一」原理的兩大法則是「對立面始終存在」和「對立面互相轉化」。本章之前的七個章節,闡述「對立面始終存在」,特徵是彼此既「共生共滅」又「相輔相成」。本章開始的八個章節,闡述「對立面互相轉化」,老子的術語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前者的基礎是生命周期律,而後者的基礎卻是「公平公正」原理,這一點需要細心體會。
「反者道之動」是說,一切事物都必然向其對立面轉化,嬰兒要長大,太陽要落山,生命周期主導一切。而「弱者道之用」則是說,柔弱勝剛強,表面上是你強我弱,到頭來卻是我強你弱,表象與本質形成背離。「反者道之動」是描述單一事物在時間上的變化,而「弱者道之用」則往往運用於不同事物在同一時間段的互動。
「反者道之動」在千百年文化傳承中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造就了中華文明特有的氣質。在危難中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對未來的信念造就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韌性。「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小事做起,由易圖難,積少成多,賦予了中華兒女勤勞勇敢,務實進取的品格。面對強暴不畏懼,身處落後不氣餒,獨領風騷不霸凌。
本章分三段對「對立面互相轉化」作了全面闡述:
第一段,「反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這是總綱,定義了「對立面互相轉化」這一基本法則。它是道對宇宙的頂層設計,體現在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中,應用極為廣泛。老子的聖人之道就是以此為核心展開的。
第二段,「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是對「反者道之動」的具體詮釋,本質是天道輪回。「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簡言之就是「無中生有」,它與之前討論的「有無相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本章之後有三個章節進一步探討這一主題。
第三段,「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這是對「弱者道之用」的具體詮釋,本質上是「公平公正」原理在個體行為模式中的體現,其結果是不爭而爭,弱能勝強。這是老子辯證思維最深邃的智慧,但卻是被誤讀最多的一個概念。老子在下文用四個章節對此內涵作了全方位解讀。
「反者道之動」是天命,「弱者道之用」是天機
「反者道之動」與「弱者道之用」是兩個內涵不同的概念。「反者道之動」相對直觀,容易理解,不少對此的解讀也都可圈可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事物終將走向其反面。四季變換,生死輪回,命運起伏,國家興衰,都是周期率的體現,都是一種「輪回」,「天道圓圓,各復其堇」。「輪回」需要時間的積累,時間在對立面轉化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這里需要強調,道的運動與物體的運動不可混淆。道本身是沒有運動的,道是絕對的,絕對不存在運動,一旦有了運動就成了相對。大就是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還怎麼運動?所以,「反者道之動」不是指道周而復始地運動,而是指道推動物體在向相反方向運動,是物動道不動。傳世本第二十五章有「周行而不殆」一句,是犯了概念錯誤,系後人誤讀而添加,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誤導,楚簡《老子》並無此句。
「弱者道之用」則不然,古往今來的解讀大都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害。老子的本義是,在強弱一對矛盾中,表面上看似強者,實際上卻是弱者;表面上看似弱者,實際上反倒是強者。換言之,表面的強弱是假象,真實的強弱恰恰與表象相反。老子稱之為「正言若反」。這里「言」是語氣助詞,類似「焉」,不作「言語」解。「正言(焉)若反」就是「正面看上去好像反面」,因此若要求得正面,勢必從反面入手。
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強就是弱,弱就是強,不是詭辯,而是天機,是萬事萬物永遠無法抗拒的規律,其背後真正的奧秘是「公平公正」原理,下文會作進一步闡述。「強」在老子詞彙中表示索取,「弱」在老子詞彙中表示供奉。道生萬物養萬物而不求任何回報,是無上奉獻,所以才能駕御整個宇宙;水滋潤萬物而不求任何回報,是德比天地,所以才能主宰一切生命。有舍方有得,大舍有大得。反之,強梁不得其死,禍莫大於無敵。這是「弱者道之用」正反兩面的涵義。
「舍」與「得」不可分割,只談「不爭」,而不談「故莫能與之爭」,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兩千年來,人們對「弱者道之用」的詮釋大都陷入了片面的誤區,只見「不爭」,而不見「故莫能與之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對「上善若水」的解讀,將「水善利萬物而有爭」,改成了「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有爭」變成了「不爭」,老子的辯證邏輯被偷換成了儒家的線性思維,「不爭」的結果還是「不爭」。但在老子的邏輯中,「不爭」的結果反而是「有爭」,不想得到的人最後反而得到的最多,故大成者從不與人相爭。
對「弱者道之用」的片面解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子原始章節被高位截肢,老子原文中對「弱者道之用」的詮釋不翼而飛。「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在傳世本中被移至第八十一章結尾,而「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一句則被插入了傳世本第二十二章,致使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完整論述變得有頭無身,為後人斷章取義開了綠燈。這兩段文字是對「公平公正」原理的闡述,也是「不爭而爭」辯證邏輯的具體體現,缺一不可。還原版將其各就各位,「弱者道之用」的完整邏輯得以再現,所指一目瞭然。
「對立統一」原理在老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結合「反者道之動」,這里談一談「對立統一」原理在老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對立統一」和「公平公正」兩大基本原理,這是兩條公理,是老子哲學的邏輯出發點,是先於一切存在而存在的法則。是「對立統一」原理決定了道的存在,而不是道創造了「對立統一」原理。
今天,人們仍然在不斷討論數學究竟是發現還是發明,從老子思想出發,數學只能是發現而不可能是發明。道生萬物,是道制定了萬物的規則,所以數學是道的發明,而是人類的發現,邏輯學亦如此。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等諸多物理學家,在認識了宇宙最深層次的規律後,都認為宇宙是「被精心設計」的,而不大可能是自發產生的,因為其設計精妙實在是不可思議,可以排除一切偶然性。然而,「對立統一」原理又是先於道而存在的,形象地說是「對立統一」原理發明了道,而道則是發現了「對立統一」原理。這是「對立統一」原理在老子理論體系中無與倫比的地位。
因此,「對立統一」原理是不可挑戰的,而這一原理的具體表述又有「對立面始終存在」(決定了道的存在)和「對立面互相轉化」(決定了道生萬物)兩大法則。既然「對立面互相轉化」不可抗拒,有「無中生有」,就必然有「有中生無」,有「宇宙大爆炸」,就有「宇宙大收縮」,「道生萬物」也就不可避免地會有其逆過程,這才是完整的天道輪回。同樣,有「出生入死」,就必然有「死而復生」,這是老子本體論不可迴避的結論。生死輪回與四季變換和宇宙生滅沒有本質區別。生死輪回也是道家的「生死說」,莊子《齊物論》對此作了更為具體生動的闡述。莊子視死如歸的奧妙,也正源自於此。
就生命而言,人們只看見了從生到死的半個輪回,而不見死而復生的另外半個輪回,於是對死亡充滿了恐懼。但從老子思想體系出發,未見不等於沒有,道就是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不出戶牖,能知天下,未經古始,已歷滄桑,未卜先知,盡數未然,這一切的背後只有一個簡潔獨立的「對立統一」原理。「對立統一」原理使老子思想跨越了現代科學的極限,將人類認識從可感知世界拓展到了不可感知世界,縱有平行宇宙、超維時空、不確定原理,也無法挑戰老子哲學,這是老子哲學至今未能被充分認識的巨大價值。
天道輪回,以反取正,是老子辯證思想的智慧結晶
道推動萬物的運動是輪回往復,道駕御萬物的准則是尚弱抑強。
道在創生宇宙時為萬物設定了生命周期,有的天長地久,有的朝生暮死,生命周期雖有不同,但規則一樣。「天道圓圓,各復其堇。」天道輪回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不僅是生命,事業、國運、暴風驟雨、天地星辰,也都不例外。
道對萬物的駕御就是讓所有生命周期都依賴於道的滋養,「夫我有三寶,一曰滋,二曰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滋養是道駕御萬物的秘密武器,道的無私奉獻是維護宇宙生態和諧穩定的根本保障。用弱就是奉獻,奉獻就是無私,無私才能有所得,大公無私,萬物歸往。
反,楚簡《老子》作返,系戰國後人所改;「返」最早出現在戰國中期,老子時代應尚無「返」字。「反」表示相反的方向。「動」,使動用法。「道之動」是「道動之」的倒裝,「之」代指「物」。同樣,「道之用」是「道用之」的倒裝,「之」指「弱」。倒裝是為了突出「反」和「弱」。
傳世本此句作「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語義與「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相同,故兩者可以互換而不改文義。
任何生命周期都包含孕育期和誕生時。人十月懷胎是孕育期,嬰兒呱呱落地是誕生時,其他生命也不例外。老子對有無的界定正是以生命誕生的一剎那為標志的。「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所謂「萬物之始」,就是指生命孕育期,而「萬物之母」則是指孕育生命的母親。換言之,母親是「有」,母親懷里的孩子是「無」,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無」變成了「有」,整個過程都聚焦在生命的孕育與誕生。將「萬物」改為「天地」,是未能理解老子的實際所指,也誤導了後人。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一個「有」指母親;第二個「有」指嬰兒從「無」到「有」。老子是在以生命周期解讀「反者道之動」。
後人對此句的解讀多有失誤。老子是在聚焦某個生命周期,而後人則受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誤導,將視線轉移到了宇宙的誕生,更有甚者,將「無」解讀為道。道既不是「有」,也不是「無」,而是道生「有」「無」。道屬於「超物」的范疇,「有」「無」屬於「物」的范疇,級別完全不同,不可混為一談。即使要談宇宙的誕生,則「無」當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一、二、三」,而「有」則是指宇宙中形成了天地萬物,但這是一個極不直觀的過程,「有」「無」之間的這條界線根本無法確定,而且沒人知道是什麼樣,會越解釋越糊塗。為了說明「有」「無」的概念,老子自然不會舍近求遠。
道不僅生養萬物,還要為萬物的生生不息保駕護航,維護一個健康和諧的宇宙生態。為此,道制定了治理宇宙的三大准則,即所謂「三寶」。提倡「公平公正」,杜絕為利益而爭,這就是「人之道,為而不爭。」「為而不爭」是道對宇宙萬物的約束。只有大家都不爭,天下才能太平。「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老子明確指出,「不爭」是道為了維護宇宙生態而提出的一個治理目標,這一目標基於「公平公正」原則,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將「不爭」落實到宇宙萬物的一切行為之中。於是便有了「人之道,為而不爭」。因此,「不爭」就是有道,「爭」就是無道,有道勢必要戰勝無道。而在強弱雙方互動中,「不爭」就是處弱,「爭」就是使強,其結果一定是「柔弱勝剛強」。如此,老子從「公平公正」原理出發,詮釋了「弱者道之用」的內在生成機制,以及弱能勝強、不爭而有爭的必然性。
由此可見,「弱者道之用」、「柔弱勝剛強」是道奉行「公平公正」原理的必然結果,但由於「公平公正」原理在戰國以後的版本中逐漸被「清靜」、「仁慈」等概念所偷換,「弱者道之用」的理論基礎便不復存在,後人對這一概念的解讀如天馬行空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里要澄清幾個概念。「天之道,利而不害。」但老子之前又指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那麼,「損有餘」是不是「不害」?當然是。因為「害」與「不害」是以整體利益來衡量的,「公平公正」是為了維護整體的利益。若有人飢不果腹,卻又有人揮金如土,這說明天下出現了「不公」,道責無旁貸,勢必要對亂象加以治理,體現為「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此才能確保宇宙生態的健康發展,這當然是有利而無害。
其次,「人之道,為而不爭」與「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是否矛盾?字面上確實有抵觸,因為此「人之道」非彼「人之道」也。「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是指天下無道,彼時老子在暗喻周王朝的不平等制度,而此處的「人之道,為而不爭」,則是指道為萬物制定的行為准則,是以「公平公正」為前提的。同樣是「人之道」,內涵完全不同,這需要在各章節的語境中加以體會。
本章勘正說明
1. 本章涉及的相關章節重組
本章由王弼本三個不同章節重組而成,前三句出自王弼本《道德經》第四十章,後兩句對應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後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
本章的主題是闡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對這一主題的詮釋是本章的任務,然而,王本第四十章僅僅給出了「反者道之動」的說明,何為「弱者道之用」根本沒有涉及,意猶未盡。
反觀王本第八十一章,整章涉及了五個不同主題:第一段是對「美言」的定義;第二段經校訂後為「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多」指多事,還原版將其歸入了「恭常簡事」的主題;第三段「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主題與「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相呼應;第四段則是在說「聖人不積」;最後一段是對「弱者道之用」的解讀,故將其納入本章。
但「人之道,為而不爭」僅僅是方法,並非結果,「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才是結果,而這句恰恰又混入了王本第二十二章。二十二章首、尾兩段論「曲則全」,首、尾兩段文義銜接自如,但首、尾之間插入的三段文句卻打亂了首、尾兩段的邏輯脈絡。其中一段納入本章最為合理,另外一段是闡述聖人有自知之明,最後一段僅一句「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該句顯然是「昔之得一者」章的遺漏句。
經對王本第八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章句的逐一分析歸位,確定了「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和「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納入本章為最佳選擇。這兩句上下銜接默契,對「弱者道之用」的解讀准確全面。而還原後的整個章節邏輯貫通,論證完整,故最終確定了本章的重組。
2. 版本校對、關鍵詞考證與釋讀
「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反」,唯有楚簡本作「返」,其他版本均作「反」。「返」表示返回,而「反」則表示向相反方向運動,涵蓋了從無發展為有和從有返回到無,而老子下文的「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說的正是從無到有,故「反」用在此更為准確。且「返」字晚出,始見於戰國中期金文,疑老子時代尚無「返」字,楚簡本「返」字當系戰國後人抄錄時改,故還原版從「反」不從「返」。
「動」,楚簡本作「僮」,其他版本均作「動」。「僮」或為「彳童」之誤,「彳童」是「彳童+之」的簡字,本義走動,後被「動」所替代。還原版讀「僮」為「動」。
又,楚簡本「僮」之前脫「之」字。「道僮也」表示「道」本身在動,而「道之僮」則表示「道僮之」,是道推動物體在動。故「之」字不可省,還原版補之。
「弱」,楚簡本作「溺」,「溺」通「弱」。「用」,楚簡本作「甬」,「甬」通「用」。「也」為語氣助詞,有或無均不改文義。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物」,楚簡本作「勿」,「勿」通「物」。「有」,楚簡本作「又」,「又」通「有」。
「天下之物生於有」,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作「天下萬物生於有」。這里,老子是在通過單一物體的生命周期來解讀「反者道之動」,故應從「天下之物」,「萬」系後人所改。
「有生於無」,唯楚簡本作「生於亡」,「亡」通「無」。楚簡本上句「又」後脫重字元,系抄漏,還原版補之。
首先,「弗」、「不」之辨:
「弗」當為老子原文,作「天之道,利而弗害。人之道,為而弗爭。」漢簡本與之同。帛書甲本此段文字全部殘毀,帛書乙本前一「弗」作「不」,傳世本「弗」皆作「不」。「弗」與「不」老子用法略不同,「弗」表示「絕對不」,強調絕對不會發生。帛書乙本及傳世本的「不」系後人改。「弗」雖文義更為准確,但現代漢語已棄用,故還原版以「不」代之,僅在文中附加說明。
「天之道,利而不害。」唯帛書乙本句首多「故」字。其他版本寫法高度一致,帛書乙本「故」字當為後人添加。
「人之道,為而不爭。」漢簡本作句尾多「也」字,當為後人添加斷句語氣詞。王弼本等傳世本「人」作「聖人」,是將「為而不爭」解讀成了「聖人之道」。但從上下文分析,老子這里是指道為宇宙萬物制定的准則,「人」實為以人代物,作「人之道」方才不誤,「聖」字當系後人誤增。
此句漢簡本「不爭」作「無爭」,「無」或為「弗」之誤。漢簡本等衍「天下」二字。如上文所述,老子這里在闡述「爭」與「不爭」的一般法則,適用於任何對立雙方,而不僅僅局限於「聖人與「天下」」。「天下」僅僅相對「聖人」而言,制約了「爭」與「不爭」的普遍性,「天下」二字當系後人未能深刻理解老義而誤增。
附一:王弼本《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經》第四十章:
附三:王弼本《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㈤ 解讀《道德經》第37章無為而無不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唯畢緩
譯文:道通常什麼也不成為,而是順其自然,這樣什麼都可以成為。侯王若能堅守它,天地萬物就會自然化育,天下也將安定。萬物成長若產生了私心雜念,就用質朴之道震懾使它回到混沌狀態。這樣用道的質朴來震懾,就不會產生私心雜念。沒有私心雜念,天下自然歸於靜定,永沒有傾覆的危險。
本章是巜道德經》中「道德」的尾章,重點是論述君主無為而民自化的道理,講治國之道。老子認為「道法自然」,自然是無為的,所以「道」也無為。「靜」、「朴」,「不欲」都是無為的表現形式。把「道指模」的觀念落實到「無為而治」的社會理想之中。在老子看來,為政者若能順應自然之道治理國家,不危害人民,不胡作非為,不妄加干涉,人民就會數早自由成長,不會滋生更多的貪欲,社會也會長期穩定。
㈥ 《道德經》是怎麼分篇的
《道德經》是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版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權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我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㈦ 老子《道德經》的最後一句,到底說了什麼
老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無為思想在今天都還有很深的借鑒意義。人年輕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老子比較消極,可是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無為其實是一種人生智慧。在《道德經》裡面,更是匯集了老子的智慧,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是道德經的最後一句,也是特別有人生哲理的一句。
不爭可以有更和諧的人際關系。坐公交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座位,免去站著的顛簸。可是如果車上有老人上車,年輕人們主動不爭,讓老人可以有座位坐,這無形中就做了善行。這種善行在社會上成為一種風氣,那麼人與人的關系就會和諧很多。
以上就是道德經最後一句的智慧和哲理,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不爭,以退為進,以無為作有為。
㈧ 《道德經》|| 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經》第二十九章章尾,「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極端為甚,奢侈過量為奢,過度為泰,而去甚、去奢、去泰就是不管什麼事情都要適可而止,做事要有分寸,不要去追求過分極端的、過分奢侈的行為與法度。凡事要有所節制,恰到好處。
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史上最大的貪官和珅,和珅其人,本來也算才華橫溢,大學士,與紀曉嵐平分秋色,同為乾隆左右,才識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惜這聰明才智,勘不破錢權機術,當然也有說他的貪是為保障乾隆的所用,但最後嘉慶帝從他家中抄出的現銀抵得上國庫的十年收入,是真正的富可敵國的貪官污吏了。
和珅看他本身精明強干,地位也很穩固,乾隆帝對他更是寵信有加,他也是大權在握。即使如此,也沒逃脫「人心不足蛇吞象」之俗語,不懂得適可與收斂,錢權一個也丟不下,終於把自己走上了絕路。到最後也不過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遠紅塵。」什麼也帶不走,帶走的是自己的性命。
現實生活中的物質誘惑,依舊使貪這一行為層出不窮,實在是悟不透呀。人生一世,能用者若何,終其生,不過一張嘴,一張床就可打發了,貪的再多又能如何呢。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行路中要善於做減法,不使自己負累過重,輕裝上陣,才能走得快走得遠。
一次樓上阿姨的電腦連不上網路,上樓去幫她處置。那屋子進去像進了軍營,干凈整潔,一點的雜亂東西也沒有,被子也是像豆腐塊一樣方正。一雙拖鞋,外出時腳上一雙鞋。衣服也是,說又穿不了那麼多衣服,拿出來兩身就夠了。一身穿著另外一身肯定就是在那晾曬著。
我想下我拿出來的近十雙鞋子,常穿的也不過一兩雙。衣服到處都是,哎,慚愧!不知道她讀不讀《道德經》,但她肯定是把「去泰去甚」進行的徹底。她的世界是簡單明了的,不包含一點多餘的雜質與塵埃。
老子強調的大概就是這種去除外界的各種紛擾與誘惑,靜守己心,靜觀世變,如願保持著內心的清明與寧靜。其實填滿了太多的物質與雜物,心靈也就不那麼純凈了。不若剔除一部分,保有一定空間,隨時吸收容納新鮮的事物。物質上精簡,精神上富足。
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做事不追求極致,隨性而為的話,可能就沒有很大的進步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進步。因為你對自己沒有要求,對事物沒有很大的興致。所以說老子的這個觀點也要分兩面來看,適可而至,勿走極端。
我就覺得我一向隨性慣了,突然來要求自己,有時感覺很累也會很疲憊。就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堅持下去了,還是說繼續隨性而為方為自然呢?
還是要有個度,恰到好處,不可太消極看淡所有,不可太奢望擁抱所有。
㈨ 道德經最後一句話
道德經最後一句話如下:
道德經最後一句話是: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艱澀,它是中國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許是所有哲學家中最高壽的,思想也最透徹、孤絕、高深。《道德經》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門,從哪一扇推入,都可見一番天地。
在魯迅的《故事新編》里,《道德經》是老子出關時敷衍關官所寫的講義,成書不過一天半,因為是講義,不免有些翻來覆去的車軲轆話。魯迅雖是調侃,不過傳說亦不太可信:關官在城頭遠遠望見一股紫氣,知道聖人要來,而剛好他又博學多識,問道於老子,老子便寫了道德經交給他。
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於是立足不敗之地。古代亂世多暴君暴民,暴君殺暴民,暴民殺暴君,你來我往,整個時代都受罪。這可說是老子思想產生的原因之一。
再回過頭來看「為而不爭」,其實包含了一種策略,因此後世也有軍事家把它當做兵家的韜略來看,不爭無用之爭,乃至以弱勝強。當年紅軍打游擊戰的十六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能不說是得益於《道德經》的靈感。
㈩ 《道德經》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其虛言哉!誠全而歸之。」最後一句作何解釋
這里的關鍵在於「誠全而歸之」該如何解釋?
說實話,這五個字雖然簡單,但還真是很少有令人信服的解釋,包括一些國學名家。
比如,任繼愈老先生把它翻譯為:「確實能使人圓滿成功。」把「誠」解釋為「確實」,「全」解釋為「圓滿」,都說得過去。但把「歸」和「之」解釋為「能使人成功」,實在是莫名其妙。
再如,台灣大學教授傅佩榮把它解釋為「真的能使人得到保全,善度一生」,比任先生的解釋稍稍合理一些,但把「歸之」解釋為「善度一生」,也是牽強得很。好像人們實施「曲折全」的策略,就是為了苟全性命而已,這也太小氣了,與道家的理想也是不符合的。道家向來追求的是「長生久視」之道,而不僅僅是「善度一生。」
網上有人把這里的「誠」理解為「不誠無物」,個人覺得也說不過去。「不誠無物」出自《中庸》,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思想,跟道家思想不相容。道家講「無為」,講「道法自然」,不會刻意地教大家去「誠」或者「不誠」。因為這兩者都屬於「有為」,屬於刻意,跟「道法自然」的原則相違。
那麼,「誠全而歸之」究竟該如何解釋呢?為了方便,我們先把《道德經》第22章整篇原文貼出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以上「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論點,「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是論據,證明前面的論點。而「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是對全文的總結,歸結到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核心思想上。所以,個人覺得,「誠全而歸之」可以解釋為:「確實能使人得到保全,回歸大道的根本(無為、自然)。」這里把「歸」解釋為「回到大道的根本」,依據的是《道德經》第16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在老子的語系裡,「歸」就是「歸根」的意思——這種以經解經的方法,個人覺得最為科學。
至於句末的「之」,是虛用,無所指。類似的用法,如「久而久之」。
本人店鋪有道德經名家註解大全,歡迎光臨~店鋪地址在我個人資料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