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浦東立法

浦東立法

發布時間: 2023-05-19 05:07:20

❶ 上海臨港新保險公司

臨港地區實行「雙特」政策「臨港三十條」加速區域發展市政府新聞辦今天(2月28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市在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相關情況。
(一)市發改委副主任肖林介紹了上海市在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制定背做返景以及相關情況。
臨港地區開發在全市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從長遠看,是上海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戰略空間,從當前看,是上海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加快推進臨港地區發展,從去年初開始,市委、市政府組織力量開展了專題調研,形成了一系列調研成果。在此基礎上,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正式發布《關於在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的意見》(簡稱「雙特」政策)。「雙特」政策的出台,將為臨港加快集聚高端製造業、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強化產城融合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第一,關於臨港地區的功能定位
加快臨港地區發展,需要高起點謀劃臨港地區戰略定位。臨港「雙特」政策意見提出:臨港地區突出高端製造、研發創新、綜合服務、生態宜居等功能,成為研發創新能力強、高端製造業集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引領區,成為服務優質高效、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區,成為配套完善、生活便捷、功能多元的現代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到2020年,臨港地區要基本建成高端製造要素高度集聚、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高效聯動的「智造城」,基本建成宜業宜居、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基本建成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海洋經濟發展的示範基地,基本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第二,關於臨港地區的產業發展
推動臨港地區真正成為上海面向未來的重要發展引擎,需要高起點規劃和集聚現代產業體系。臨港「雙特」政策提出:要加快發展三大主導產業集群和兩大配套產業:一是做強做大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重點發展能源裝備、船舶裝備、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大型物流裝備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成套設備等。二是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環保、數控機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裝備等。三是大力發展先進海洋經濟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海洋產業技術研發、海洋技術孵化、產業化及技術交易、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會展等。同時,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城市功能性生活性服務業。
第三,關於在臨港地區建立的特別機制
建立特別機制是對突破加快臨港地區發展的瓶頸做出制度性安排。臨港「雙特」政策提出,按照集聚高端製造業、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強化產城融合「兩聚一強化」的戰略導向,加強政策集成、創新和突破,建立8項特別機制。主要是:
統一管理、就地辦結機制。進一步完善臨港地區管理體制,加快形成高效便捷、統一協調的管理服務機制。目前臨港地區管理體制調整已經完成,臨港地侍胡帶區管委會、南匯新城(鎮)已組建成立。
收入留用、市區扶持機制。按照「市區聯動、加大投入、用途聚焦」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實行「臨港錢臨港用」,市區同步支持。
規劃滾動修編、加強產城聯動機制。結合浦東新區土地利用規劃滾動修編試點,優化臨港地區土地利用規劃,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深化完善臨港總體規劃,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產城融合規劃布局。
優勢互補、多元開發機制。大力吸引資金充裕、經驗豐富的開發主體依照相關法律和規定參與臨港地區土地前期開發。進一步增強臨港現有開發主體的投融資能力,加快開發速度,提升建設水平。
宜居優先、超前配套機制。以人為本,適度超前規劃和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優先配置一批優質社會事業資源,強化商業與城市配套同步協調開發,老蘆加快吸引和集聚人氣。
支持創新創業、集聚創業人才機制。加大資金支持,強化全過程服務,優化創業和居住環境,加快吸引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集聚臨港。
第四,關於在臨港地區實施的特殊政策
實行特殊政策是為加快臨港地區發展而實施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保障。共有24條支持政策。
一是進一步向臨港簡政放權。市、區兩級政府繼續向臨港地區管理機構簡政放權,重點圍繞項目建設全過程,將涉及的行政審批事權,通過充分授權、委託或設點派駐等形式,實現審批重心下移和「臨港事、臨港辦」。
二是建立臨港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立臨港地區統一的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實行項目審批等一口受理、辦結(轉報國家審批事項除外),強化項目審批咨詢服務功能。
三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專項資金市級出資在保持第二輪專項資金支持力度的基礎上,將注冊地和經營地均在臨港產業區內的企業繳納的新增市級稅收收入部分,核定一定比例,經市政府批准後,用於增加專項發展資金。浦東新區、奉賢區對於臨港稅收區級所得部分全部留在臨港地區。臨港地區內土地出讓市、區兩級所得收入,在扣除國家及本市規定計提的專項資金後,全部用於支持臨港地區發展。
四是臨港地區土地指標單列和耕地佔補平衡全市統籌。臨港產業區產業、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益類項目土地指標單列和耕地佔補平衡全市統籌。對南匯新城重大市政交通基礎設施、環境設施等公益性設施,實行土地指標單列和耕地佔補平衡全市統籌。
五是加大對臨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本市承接國家17個重大專項的項目以及航空零部件配套、新能源裝備、工業機器人、精密製造、電子信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優先在臨港布局。市級財政安排的各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10%,由臨港地區管理機構根據專項資金規定的用途統籌使用。
六是加大人才吸引和集聚政策的支持力度。對臨港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可以直接落戶。對臨港地區企業、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專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以申辦人才居住證。在本市居住證積分管理制度中,對工作和居住都在臨港的,可專項加分。
(二)市政府法制辦張忠玉副主任介紹了《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修訂情況。
《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於2012年12月12日由市政府第96號令公布,並已於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本次立法主要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在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的意見》和相關改革方案,將其中需要通過立法予以固化的改革舉措,在《辦法》中作了全面體現。《辦法》的前身是市政府2010年制定的《上海市臨港產業區管理辦法》。原辦法適用於臨港產業區,產城是分開的;新《辦法》適用於整個臨港地區,強化了產城融合。《辦法》共二十四條,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凸顯臨港地區改革的目的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這一次臨港地區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實現臨港地區的「兩聚一強化」,即「集聚高端製造業、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強化產城融合」。為了在立法層面凸顯這次改革的定位和目的,將上述內容寫入立法目的中。
二是明確臨港地區的功能定位
「雙特」政策對臨港地區功能定位作了較為完整表述。為了在《辦法》中予以體現,同時符合立法表述要求,將功能定位的核心內容在第三條作了概括。具體表述為「突出高端製造、研發創新、綜合服務、生活宜居等功能,將臨港地區建設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引領區、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區、現代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
三是調整臨港地區的管理體制和管轄范圍
合並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和南匯新城管理委員會,成立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辦法》第四條對管委會名稱作了調整,明確管委會為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浦東新區管理,負責統籌推進臨港地區開發建設。同時,在第二條將管理區域范圍擴大為「臨港地區由中心區(南匯新城)、主產業區、綜合區、重裝備產業區、物流園區和臨港奉賢分區等組成」,並將東、南邊界調整為「東、南至規劃海岸線圍合區域,不含洋山保稅港區(陸域)」。
四是建立推動臨港地區發展的保障機制
為了鞏固臨港地區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成果,「雙特」政策在臨港地區建立了八項特別機制。考慮到這些機制需要在實踐中持續推進落實,為有利於對今後工作形成保障和約束,《辦法》在第五條對這些機制予以全面體現,主要包括:(一)高效便捷、統一協調的管理服務機制;(二)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保障機制;(三)工業用地高效利用機制;(四)規劃滾動修編、加強產城聯動機制;(五)優勢互補、多元開發機制;(六)宜居優先、超前配套機制;(七)支持創新創業和集聚人才機制;(八)政府部門率先、引領帶動機構集聚機制。
五是加強對臨港地區的財政扶持
根據「雙特」政策有關加強臨港地區財政扶持的規定,《辦法》在第六條作了三方面規定:一是設立臨港地區專項發展資金;二是加大市級有關產業支持專項資金向臨港地區傾斜力度;三是要求浦東和奉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六是明確管委會的日常管理事務和行政審批事項
「雙特」政策建立了「統一管理,就地辦結」的機制,要求市區兩級政府繼續向臨港地區管理機構減政放權,實現「臨港事臨港辦」。為此,《辦法》第九條確定了管委會接受委託實施十類行政審批事項;在第十一條明確由管委會承擔六類日常管理事務。同時,《辦法》第十二條在立法層面明確要求各主管部門對管委會加強指導和監督,並開展實施情況的檢查,管委會應當提高專業水平和能力,規范實施行政審批和日常管理。
除此之外,《辦法》還對設立臨港地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第十三條)、吸引機構集聚(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吸引人才(第十九條)等方面作了較為完整、具體的規定。
在各方的協作配合下,臨港地區將成為上海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並為拓展上海「四個中心」建設戰略空間、實現從「上海製造」向「上海智造」的轉變發揮重要作用。
(三)臨港地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朱嘉駿介紹了與臨港「雙特」政策相配套的實施細則。
為了落實「雙特」政策和管理辦法的相關精神,臨港管委會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政策,簡稱「臨港三十條」。
一、臨港地區的總體情況
臨港地區位於上海市東南角,處在長江和杭州灣交叉口,北靠浦東機場,南接洋山深水港,擁有13公裏海岸線,具備得天獨厚的碼頭資源。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由裝備產業區、物流園區、主產業區、綜合區、臨港奉賢園區、海洋高新區和南匯新城等板塊組成。目前,臨港地區已初步形成立體交通網路:通過浦東鐵路接入國家鐵路網,通過兩條高速公路連接長三角交通網,通過即將開通的地鐵16號線納入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路,2萬噸公共口岸碼頭即將建成,海運、空運、鐵路、公路、內河「五龍匯聚」的綜合區位優勢加快顯現。
臨港地區的開發建設在全市具有重要地位,是上海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戰略空間。自2003年開發建設啟動以來,在市委市府的領導下,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至2012年底,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60億元,工業總產值保持45%的年均增幅,形成了新能源裝備、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船舶關鍵件、海洋工程、工程機械、民用航空配套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6+1」產業格局,引進了如中船集團、上海汽車、上海電氣和西門子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中學東校、上海六院東院等紛紛入駐,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電機學院等整體遷入。
2013年,隨著「雙特」政策正式實施,臨港地區將步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爭取未來3年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
二、雙特政策的體制保障和落實情況
在市委、市政府作出臨港地區實行「雙特」政策的重大決策後,臨港地區的管理體制隨即作出重大調整。實行「管政合一」,即開發區管委會和政府合並成一套人馬,撤銷原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南匯新城管委會、浦東新區申港街道和蘆潮港鎮等4家單位,組建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和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形成臨港地區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的嶄新格局。同時,浦東新區經信委和農委入駐臨港地區,新區工商、稅務等部門在臨港新設分支機構,在臨港地區辦公的行政事業人員有1000餘人。建立臨港行政服務中心,12個業務部門相繼入駐,開設服務窗口36個,涉及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280項,初步形成一門式優質服務體系。
為了把雙特政策精神落到實處,在廣泛聽取市、區相關部門、臨港地區開發主體和重點企業的意見後,結合臨港地區的實際情況,臨港管委會制定了臨港三十條實施政策。
三、臨港三十條的主要內容
從總體上看,目前臨港地區仍處於大規模投入、大規模開發階段,開發體量大、任務重,「平地興產、平地造城」等特殊性,決定了加快發展的艱巨性和緊迫性。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的關鍵是要聚焦突破瓶頸問題,體現臨港加快集聚高端製造業、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強化產城融合的戰略導向。為此,臨港三十條重點關注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關於產業功能集聚。首先是扶持高端製造業發展。在資金支持方面,在市、區進行傾斜扶持的基礎上,臨港管委會再拿出一部分資金,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等7大類項目。在金融支持方面,設立以國資為主的10億元種子基金,吸引帶動社會資金設立100億元臨港產業基金。在對企業貢獻的獎勵方面,將重點企業對區級的新增貢獻用於扶持其發展。希望通過上述優惠政策,提升臨港地區高端製造企業的競爭力。其次是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在總部經濟方面,規劃建設商務集聚區,鼓勵企業在臨港地區設立總部。在「三新」企業方面,扶持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等「三新」企業、軟體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在生活服務業方面,對具有連鎖品牌的城市生活服務企業和社區商業必備業態,給予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獎勵。希望通過上述優惠政策,集聚現代服務企業到臨港地區發展。
(二)關於吸引和集聚人才。在人才引進方面,對引進的高端人才,在國家、市、區獎勵的基礎上,臨港管委會另外給予區級同等的獎勵。在人才戶籍和獎勵方面,臨港地區企業、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直接落戶或者申辦人才居住證;高端人才和總部企業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對區級的新增貢獻用於獎勵該類人員;對重點基礎教育、醫療機構的人才,每月給予臨港津貼。在住房和養老保障方面,符合條件的單位可以購買公共租賃房、個人可以購買「雙定雙限房」;率先在臨港地區試點建立多層次保障體系和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希望通過上述優惠政策,加快臨港地區的人氣集聚,吸引高端人才。
(三)關於有效控制綜合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確保臨港地區打造成上海土地成本窪地。在土地出讓方面,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對工業項目、大型城市綜合配套、重大功能性項目等用地,可採用帶方案出讓。在綠化平衡方面,臨港產業區實行園區總體平衡。希望通過上述優惠政策,降低企業到臨港地區投資開發的成本。
(四)關於綜合配套環境。在公共交通方面,完善地鐵短駁公交,規劃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體系。在生活配套方面,提供優質生活配套服務,為中高端人才提供子女入學方便和本人就醫的綠色通道,鼓勵在臨港舉辦各類大型活動。希望通過上述優惠政策,加快完善臨港地區生活配套設施,實現產城融合。
從24條「雙特」政策到臨港30條實施政策,臨港地區的特殊政策正在一步一步落到實處。下階段,針對臨港30條中的每一條政策,臨港地區管委會還將編制操作細則,使「雙特」政策真正落地,更具有操作性,促進臨港地區的快速發展。
(來源:中國上海網站2013年2月28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浦東立法權意味著什麼

法律分析:上海肩負著改革開放排好擾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使命和責任,很多改革是在現有法律制度都沒有的情況下進行探索的。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協調同步,這是上海改革的特點。2013年中央把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先行先試放在上海、放在浦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對相關法律、法規在自貿試驗區調整適用作出決定,這在當時的《立法法》中找不到依據。決定作出後,在2015年修改《立法法》的時候,就把這個制度寫進《立法法》修正案,固化了這一制度。

法律依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法治保障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

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足浦東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遵循憲法規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制定浦東新區法規,可以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作出變通規定,在浦東新區實施。

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建立與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相適應的立項、起草、審議等工作規程和制度安排,會同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開展立法需求徵集、重要制度論證等工作。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建立參與起草、制定判改浦東新區法規的工作機制。

浦東新區法規應當分別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並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作出變通規定的情況。

三、對暫無法律、法規或者明確規定的領域,支持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友沖旦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先行制定相關管理措施,並按程序報備實施。形成整體合力。

❸ 法律完善了哪些內容

4月2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耐中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立法工作的成就與進展。
會上,有記者提問:2020年,我們通過了民法典,這是我們新時代的一個重大的立法成就。請問近年來除了民法典,我們在法律體系完善方面還取得了哪些重大進核纖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回應,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的先河,實現了幾代人的立法夙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綠色發展理念要求貫徹體現到民事法律規范中;具有鮮明的人民特徵,有一陣子,對人民群眾關心的高空拋物問題,即頭頂上的安全,大家都非常關心,還有對民間借貸、霸座、緊急救助等問題,都作出了針對性的規定,切實回應了人民的法治需求。可以說,以民法典的頒布為標志,我國法律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
許安標介紹了五方面重要內容。
第一,重點領域基礎性、綜合性、統領性法律相繼出台,帶動這個領域相關的單行法律制定、修改、完善。比如,我們在文化建設領域裡面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推動我國文化領域立法的發展。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制定了九部單行稅法。我們現在有一個感覺,新法的數量是屢創新高,2021年,我們制定新法的數量有17部。有關領域、有關部門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相繼制定出台,推動法律體系內部進一步體系化、系統化。
第二昌氏山,對一批重要法律進行了修改完善。對標時代要求、實踐需要,切實提升了法律規范的及時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大家注意到,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了職業教育法,進一步完善了職業教育的體系、制度、機制,加強保障支持力度,推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使職業教育真正熱起來、香起來。這部法律從原來的40條增加到69條,修改的幅度也是很大的。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我們修法的一個縮影。
第三,加強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針對新興領域風險點、空白區,及時出台網路安全法、電子商務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重要法律。比如在剛剛閉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制定了期貨和衍生品法,這就是要發揮期貨的市場功能,防範化解市場風險,促進健康發展。同時,也加強涉外領域立法,積極應對涉外安全風險,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第四,綜合運用立、改、廢、釋、纂等多種立法形式,打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組合拳。這個前面我也作了比較多的介紹,就不細說了。
第五,完善統一多層次的立法體制。我們國家的立法體制是由憲法、立法法等作出規定的。立法法,我們稱它為管法的法,因為它是規范立法活動的法律。2015年,全國人大對立法法進行了修改,這次修改,一個很重要的調整,就是完善了立法體制,普遍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地方立法主體由過去的不到100個增加到353個,立法主體的數量大幅增加。通過相關立法和決定,明確監察委員會可以制定監察法規,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就投資、貿易及其相關管理活動,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浦東新區法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又多出了三種形式——監察法規、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浦東新區法規。這也是重大的制度發展完善。

❹ 上海將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計劃 支持浦東無安全員駕駛立法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為增進數字經濟新動能,2022年,上海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一是聚焦傳統車企、新勢力、科技公司,發揮整車「大終端派彎」「大平台」的引領作用,打造智己成為告羨銀高端豪華純電動品牌、飛凡成為科技時尚的主流品牌,支持特斯拉、蔚來、威馬、華人運通等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推動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部實體化,推動上汽探索試點OEM模式。

二是推動「三智」終端突破(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座艙),支持重點攻關環境感知、決策演算法、控制執行、車載交互終端、高精度地圖、路側設備、信息安全等。

三是加快商業化落地應用,支持上汽賽可、網路、AutoX(聯合高德)等在上海市嘉定區加快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規模化試點,支持上汽洋山港智能重卡示範運營實現「減人化」,在特定試點區域內,開展智能公交、無人環衛、襪宴無人配送等新業態探索。

四是推動政策、標准、品牌等協同發展,制定《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支持浦東無安全員駕駛立法,用好國際汽車城、上檢、智能汽車創新平台等行業組織和第三方機構。

❺ 特區有什麼優惠政策

問題一:經濟特區都有哪些優惠政策 經濟特區是在國內劃定一定范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和靈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區。在我國,是中國 *** 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並實行特殊政策的地區。在經濟特區內,對國外投資者在企業設備、原材料、元器件的進口和產品出口,公司所得稅稅率和減免,外匯結算和利潤的匯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屬隨員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續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
中國經濟特區立法是中國在經濟特區[1]實行特殊的改革開放政策的產物,是隨著經濟特區的建立和發展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間,中國經濟特區立法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而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於當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卻是中國經濟特區立法完成新舊格局轉換的最為重要的里程碑。
在《立法法》頒布和實施之前,我國的經濟特區立法主要表現為授權立法的形式,是基於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專門授權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地方立法。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授予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制定法規,在海南省經濟特區實施,揭開了中國經濟特區授權立法的序幕。1992年7月和1994年3月以及1996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又先後作出了《關於授權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深圳市人民 *** 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關於授權廈門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廈門市人民 *** 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廈門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以及《關於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 *** 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分別授予深圳、廈門、汕頭和珠海經濟特區授權立法權,至此中國五大經濟特區都擁有了授權立法權。在《立法法》公布實施之前,中國經濟特區立法已走過了十多年的歷程,在這十多年中,中國經濟特區的授權立法都成為經濟特區法制建設中最為活躍的部分,其立法成果為經濟特區的經濟與法制建設的快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國家授權決定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加之立法監督不力等原因,中國經濟特區立法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重復立法、越權立法等在一般地方立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經濟特區立法中也時有存在。理論界與立法部門也多有探討,並力圖解決這些問題,但由於各種原由,這些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這不能不影響經濟特區經濟和法制的建設,甚至影響到我國法制的統一性和權威性。解決這些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為統一規范立法活動,2000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了《立法法》,該法以基本法的形式規定了中國經濟特區立法的新體制,中國經濟特區立法呈現出新的格局授權立法與職權立法兩種不同性質立法的並存。在這種新格局下,經濟特區的授權立法制度和立法主體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首先,就經濟特區的授權立法制度來說,根據《立法法》第65該條款的規定[2],經濟特區的授權立法制度發生了三大變化:其一,統一了經濟特區立法權的來源,規定經濟特區授權立法主體的立法權僅來源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其二,減少了授權立法主體,規定享有授權立法權的僅為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其三,減少了授權立法的形式,規定授權立法只採取法規的形式,今後不會再有新的專門適用於經濟特區的規章的出台。此外,就經濟特區立法主體來說,根據《立法法》第63條第2款、第4款及第73條第1款的規定,[3]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作為「較大的市」,其人大及其常委會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其人民 *** 享有規章制定權。這樣,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不僅是授......>>

問題二:經濟特區享有哪些特權? 經濟特區實行的是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不能稱其為特權,主要有以下幾種1.補貼計劃的名稱 對於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經濟特區的外資企業的優惠所得稅政策 2.通知所涵蓋的時間 1984年至今 3.政策目標和/或補貼的目的 促進地區發展和吸收外資 4.補貼的背景和主管機關 國家稅務總局和地方稅務主管機關 5.給予補貼的法律依據 1991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 1991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 6.補貼的形式 適用優惠所得稅稅率,及所得稅免除 7.提供補貼的對象和方式 (1)對於在經濟特區設立的外資企業和在經濟特區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外國企業,應適用15%的優惠所得稅稅率。 (2)對於在經濟特區所在城市的老城區設立的外資生產型企業,應適用24%的優惠所得稅稅率;對於技術密集型項目、外資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償還期較長的項目、以及國家鼓勵的部門中的項目,如能源、運輸等,所得稅稅率可進一步減至15%。 (3)對於外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服務部門的企業,第一年應免除所得稅,第二、三年應免除50%,但需向當地稅務主管機關申請並獲批准。基期年份為此類企業第一個盈利年。 8.單位補貼量,或如不可能提供,則為該補貼的總額或年度預算額 適用的優惠所得稅稅率為24%或15% 9.補貼的期限和/或所附任何其他時限 1984年- 10.可據以評估補貼的貿易影響的統計數據

問題三:國家給深圳特區什麼優惠政策? 1、 一般行業
A、 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由30%減按15%徵收;3%地方所得稅免徵。
B、 生產型外商投資企業在依照稅法規定2年免徵、3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期滿後,對認定為產品出口的企業的年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企業產品產值70%以上的,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認定為先進技術型企業,在依照稅法規定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期滿後,延長3年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C、 經認定的出口型企業,減半繳納其工業用地土地使用費;經認定的先進技術型企業,減半繳納土地使用費5年。
D、 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超過500萬美元,經營期10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和第三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E、 深圳經濟特區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特區內生產並銷售的產品,免徵工業環節的增值稅。《關於加強深圳經濟特區地產地銷稅收管理問題的意見》(1997年)
2、 集成電路產業
A、 集成電路製造企業自認定之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生產的集成電路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增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6%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稅款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集成電路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
B、 集成電路製造企業的生產性設備,內資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合資或外商獨資企業,報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三年。
C、 深圳市設立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比照從事港口、碼頭等能源、交通建設企業的稅收優惠,即經營期在15年以上,經企業申請、稅務機關批准,從開始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D、 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可按當年銷售凈額的15%提取研發費用。所提取的研發費用當年未使用完的,余額可結轉下一年度,實行差額補提。當年企業的開發投入超過提取金額的,可據實列支。
E、 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進口自用生產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F、 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引進集成電路技術和成套生產設備,單項進口的集成電路專用設備與儀器,除國務院國發[1997]37號文件規定的《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和《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G、 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或集成電路線寬小於0.25um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按鼓勵外商對能源、交通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執行;進口自用生產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H、 對經認定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引進集成電路技術和成套生產設備,單項進口的集成電路專用設備與儀器,除國務院國發〔1997〕37號文件規定的《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和《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I、 規劃建設首期面積3至5平方公里的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經認定進入產業園區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免收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市政配套費和土地開發費。
J、 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引進的國內外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在深圳市購買商品住宅的,其購買一套商品住宅的房款可以抵扣其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應稅所得額,可採取先征後補的辦法。
K、 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所需的國內外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及其家屬落戶深圳,不受進入深圳戶口指標限制,免交城市增容費。
L、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視同軟體企業,......>>

問題四:什麼是經濟特區 從特徵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
國家的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實際上現在各個省、各個市都還有自己的開發區之類的實行特殊經濟政策的區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經濟特區,只不過沒有正式的國家級名義而已。

問題五:經濟特區的特殊政策是什麼 經濟特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基地。1984年, *** 同志說:「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這是他對經濟特區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闢概括,深刻揭示了創辦經濟特區的目的和意義。

問題六:中國有多少特區 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立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在湖裡2.5平方公里范圍內設立廈門經濟特區,湖裡成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1981年10月15日,隨著破土動工的一聲炮響,廈門經濟特區在湖裡拉開了建設的序幕。1985年,國務院批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為沿海經濟開放區。中央1985年85號文件說,「廈門特區擴大到全島,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為了發展東南經濟,加強對台工作,和平統一祖國大業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為經濟特區。
1990年,中央決定開放開發浦東。1992年,又進一步擴大到沿江岳陽等五個城市。確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廣州、福州、寧波、南通、連雲港、青島、威海、煙台、大連、秦皇島等14個城市為沿海開放城市開辟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中國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大都位於沿海地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發展。

問題七:中國有哪些經濟特區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加快經濟發展,我國先後設立了: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5個經濟特區; 確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廣州、福州、寧波、南通、連雲港、青島、威海、煙台、大連、秦皇島等14個城市為沿海開放城市;為了便於記憶――大、秦(晴)、天, 青、煙、通、雲, 上、寧、溫、福(浮), 廣、湛(展)、北 開辟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中國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大都位於沿海地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發展。

問題八:特區是什麼意思? 一、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種縣級行政區,即貴州省的六枝特區。
二、特區,即經濟特區的簡稱。中央 *** 賦予經濟特區引進項目審批權、人員因公出國出港審批權、外貿出口 權、外匯管理權及許多其它經濟管理許可權,並且在包括稅收、外匯管理、銀行信貸、勞動用工以及人員出入境等方面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政策。現在,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從局部試驗性的階段向普遍改革推進的時代。搞活市場經濟、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接軌,已經成為全中國的要求。經濟特區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這個稱呼正在一次次特與不特、特的新含意的討論中逐漸淡化。

問題九:中國有幾大特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後設立了: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5個經濟特區;
確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廣州、福州、寧波、南通、連雲港、青島、威海、煙台、大連、秦皇島等14個城市為沿海開放城市;
開辟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中國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大都位於沿海地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發展。

問題十:經濟特區最簡單來說有哪些基本優惠政策,要通俗點,擴大到全市有什麼區別,沒擴大到全市之前沒在指定范圍 其實說實在話,擴大經濟特區不就是為了省 *** 能多發一點錢下來補助,但是呢,最後的錢都用於什麼,這就說不定了;會不會把錢用於發展非市區的其他幾個區都還沒有定數,別說有什麼其他優惠政策了。
汕頭市區是搞得挺漂亮的這幾年,但是整個大汕頭市的經濟呢,又怎麼樣呢,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人來投資來發展才行啊,有優惠,都不是優惠咱們老百姓啦。
絕無復制,純屬真言

❻ 浦東新區立法權意味著什麼

法律分析: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決策部署,建立完善與支持浦東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依法保障浦東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

法律依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法治保障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

第一條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足浦東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遵循憲法規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制定浦東新區法規,可以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燃吵規章作出變通規定,在浦東新區實施。

第二條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建立與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相適應的立項、起草、審議等工作規程和制度安排,會同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開展立法需求徵集、重要制度論證等工作。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建立參與起草、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工作機制。

浦東新區法規應當分別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並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作出變通規定的情況。

第三條 對暫無法律、法規或者明確規定的領域,支持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先行制定相關管理措施,並按程序報備實施。

浦東新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管理措施的執行評估機制,及時提出管理措施轉化為法規的建議。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及時將管理措施探索形成的經驗做法以法規形式固化。

第四條 市和浦東新區各有關部門應當貫徹落實本決定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段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和保障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和保障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加強統籌銜接,著力推進制度型開放,放大改革綜合效應,形成浦東握段褲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法治保障的整體合力。

❼ 上海最大人工湖如何管理滴水湖IP如何打造出台了哪些相關規定

2022年8月15日,浦東新區為了加強滴水湖水域保護以及濱水公共空間建設,作出了相關規定。上海相關部門舉辦了發布會,其中有多名領導幹部參與,其中並且對規定中的內容進行了充分考慮,為了深化地水湖核心區域的建設,提出了各項措施。滴水湖是上海最大的人工湖,是臨港畢散跡新區非常寶貴的生態景觀資源,佔地面積有4.46平方公里,同時規劃的河道總長度將近120公里。岸上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所在的核心片區也以水為脈,看起來藍綠交融,十分美麗。

滴水湖的建設對上海各掘臘方面來說都是非常好的,利用得當,可能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臨港新區,對臨港新區未來的經濟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想要合理的打造滴水湖IP,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實施政策,同時要將政策落到實處,要腳踏實地的去發展。

❽ 打造什麼的一流營商環境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浦東要在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率先試、出經驗。

要探索開展綜合性改革試點,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來謀劃設計改革,加強重大制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放大改革綜合效應,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8)浦東立法擴展閱讀:

多地出台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浙江為例:

1、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市場化營商環境

構建機關行政新生態,實現政府「公事」、社會「民事」、企業「商事」「最多跑一次」改革齊頭並進。完善優化浙江特色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細化擴展評價指標。建設全省統一公共信用平台,研究拓展公共信用信息在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社會民生等領域的多樣化應用。

2、加強經濟領域地方法規「立改廢釋」,打造更加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盡快制定頒布我省「民營經濟促進條例」,加強執法檢查,確保有效實施。加快推進我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電子商務條例」的立法,為我省數字經濟和數字安全保駕護航。加快我省「外商投資促進條例」立法,為創造我省更高水平開放市場環境提供法治保障。

3、提升產業、城市和服務的國際化水平,打造更加開放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對標國際一流標准打造自貿區營商環境。加強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新建國際園,做好現有園區的優化提升。主動承接上海進博會溢出效應,布局建設大宗商品、中高端消費品、輕紡機電產業裝備等進口商品基地。加強國際化公共服務供給,積極培養和引進國際化人才和團隊。

❾ 2021年上海藝術品交易月於11月2日開幕

舉辦至今已經是第三屆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已經於11月2日正式開始了,那麼今年的藝術品交易月期間還將舉辦200餘場藝術活動,吸引參與交易主體300餘家,也是非常值得體驗一番的。

2021年上海藝術品交易月於11月2日開幕

加速建設國際重攔廳數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十條新政助力「藝術上海」

市文化旅遊局與徐匯區、浦東新區、黃浦區和靜安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於11月2日揭幕,見證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並在文物藝術品領域探索先行先試、進一步擴大開放。

在11月1日至30日交易月期間,將集中舉辦200餘場藝術活動,吸引參與交易主體300餘家,累計藝術品貨值超過100億元。

在交易月開幕之際,上海發布了《上海市推動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建設、支持藝術品產業發展的重點政策》,將從政策制度、財政資金、服務保障等各環節發力,加速推動上海千億級藝術品產業規模形成。

《上海市推動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建設、支持藝術品產業發展的重點政策》全文

1.加強政策制度保障

利用中央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政策優勢,積極推動制定關於促進文物藝術品交易浦東地方立法,建立吸引國內外文物藝術品機構集聚、促進產業發展的制度性保障措施。

2.支持外資拍賣企業有關政策

支持外資拍賣企業拍賣境外徵集的1949年以後去世的部分外國藝術家作品。

3.實施文物臨時進境「6月*N」管理制度

經國家文物局授權,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上海管理處對上海自貿試驗區內臨時進境滯留文物允許多次延期,並適時在其他區域推廣。

4.落實進博會文物藝術品免稅進境銷售政策

在進博會展期內,每個展商銷售藝術品、收藏品及古物,可享受5件以內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5.優化進博會文物類展品進境審簡首核登記

對於通過進博會暫時進境的文物類展品採用通關一體化模式,由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上海管理處派員入駐現場,辦理審核、登記手續;以保稅展示形式參展的文物類展品,在保稅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辦理審核、登記手伏御續。

6.支持保稅展示展銷常態化

擴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經海關注冊登記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內企業,可以將保稅貨物提交擔保後運至區域、中心外進口博覽會保稅展示展銷場所進行展示和銷售等經營活動。

7.加大市級財政資金扶持力度

設立「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成果資助類(藝術品)」專項資金類別,支持本地藝術博覽會、畫廊、藝術品拍賣行發展,鼓勵搭建面向本市的藝術品產業服務平台及創新項目建設;此外,在「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在建類」項目中,將加大對藝術品產業項目的支持力度。

8.推動區級配套扶持政策跟進

聚焦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舉辦,如徐匯區出台《關於加快推進藝術品產業發展的扶持意見》,明確「三免六補」,即免通關保證金服務費、行政服務費、版權服務費,補貼外匯結算、倉儲物流、參展場租、鑒定評估、法律服務、財務服務等費用,降低國內外藝術品機構交易成本。

9.支持國內外知名藝術機構落戶

支持國內外藝術博覽會、拍賣公司、畫廊以及藝術品保險、咨詢、鑒定評估等各類藝術機構落地,鼓勵知名藝術家設立工作室。

10.推動打造高能級產業載體

提升徐匯區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服務能級,搭建藝術品交易月期間藝術品線上「一站式」申報服務系統,簡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能級;發揮自貿區上海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全流程服務優勢,為境外藝術品展示交易提供國際物流、通關申報、保稅倉儲展示、留購申報、交易代理、結算支付等服務保障。

本屆交易月重點突出藝博會和進博會相聯動,首次進入「進博時間」;交易月和美術季相聯動,首次推出「上海美展」;藝術收藏和藝術美育相聯動,首次實施「藝術上海」。

其中,首次在進博會里設立了文物藝術品展區。連日來,張大千的《味江》、莫奈的《小艾莉的海角》、賈柯梅蒂的《戴亞高的半身像》等一大批中外藝術巨匠名作陸續運抵第四屆進博會展區,開啟它們精彩非凡的「進博之旅」。

該展區面積逾1200平方米,共吸引來自英國、西班牙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0家境外機構參展。佳士得、蘇富比、富藝斯等頂級拍賣行也悉數參加。其中,多達178件的展品數量、高達23.5億元的展品估值,已遠超去年進博會5件文物藝術品、200餘萬元貨值的參展規模。

熱點內容
青少年網路法治知識 發布:2025-01-12 10:29:31 瀏覽:95
程序道德性 發布:2025-01-12 10:24:37 瀏覽:253
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872
開放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1-12 09:17:13 瀏覽:261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條例 發布:2025-01-12 08:39:18 瀏覽:523
法學會研究課題 發布:2025-01-12 08:30:37 瀏覽:90
最新勞動法工傷界定 發布:2025-01-12 08:24:57 瀏覽:816
無錫市蠡湖景區條例 發布:2025-01-12 08:12:04 瀏覽:288
公司工作股東承擔公司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2 07:52:31 瀏覽:1000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