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人生
① 道德對人生有什麼作用
道德品質在來人生中具有重要作自用
①道德品質決定個人的本質
認定個人本質最重要的標準是道德品質的好壞。絕大多數兒童在觀看影視時最愛問的一句話是什麼?——「他(她)是好人還是壞蛋?」
②道德品質決定個人的前途
衡量個人道德水平的「德商(MQ)」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
德商是一個人在道德水平測試中的得分,得分越高品德越好(忽略出題的失誤和答題的做弊)。與德商相對應的是智商(IQ)和情商(EQ)。
一個德商高的人,往往會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台灣省白曉燕文教基金會在1998年3月所做的「台灣1000個大企業用人調查」顯示:企業主用人最先考慮的是屬於MQ的「德性」[佔54.9%],然後是屬於EQ的「相處」(佔13.2%),最後才是屬於IQ的「能力」(僅佔2%)。
② 論文 道德與人生
原文鏈接: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18497&p=1
當代大學生是奮進的一代,代表先進力量的一代, 應該成為我們國家建設的主力軍,生力軍,我們每個大學生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個確定的人生目標
我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做了一個小結:
我們當前在校大學生們正面臨著人生發展的最為關鍵的時期。時代要求我們要在學習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對和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個體與社會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面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其中,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並使之能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我們都知道,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一定要有科學的理論和世界觀做指導。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是,當前,我國社會生活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多種所有制經濟體制的並存,利益分配格局的調整,多種文化的影響與沖擊,經濟的全球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等,這些都必然會在當代中國的現實生活中造成價值觀念的多樣化。在大學校園里,大學生的價值觀也一直處於分化與整合、動盪與生成的過程之中,要在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精神價值和物質價值、重義 與重 利 之間的沖突中進行艱苦的抉擇。這其中既有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和追求人生與社會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價值觀引導,同時又有形形色色庸俗、消極、享樂和追求物慾滿足的誘惑。大學生無疑是社會上思想最活躍、最容易接受新觀念的群體,隨著他們主體意識的覺醒,在新世紀和新形勢下,如何用馬克思主義主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大學生價值觀念進行系統指導,引導其形成與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相吻合的價值觀,以鮮明的導向性和普遍的適用性來塑造社會主義一代新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我們每個大學生如何自覺地、科學地進行人生價值觀的修養和培育,則是這一重大社會工程的基礎,也是自身人生道路的必修課。
③ 道德觀和人生觀有哪些關系
人生觀直接決定著道德觀。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的根本看法或系統化的觀點。人生觀是世界觀在人生問題上的具體體現,其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及態度。人生觀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人究竟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應當成為怎樣的人,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
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不同社會利益集團,由於在社會物質生活方式中的地位及其利益關系不同,就會有不同人生觀。從個人角度來看,由於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生活條件、職業環境等不同,以及文化素養、價值觀念和覺悟程度的差異,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人生問題也會形成不同看法,從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觀。
由於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的根本看法與觀點,又由於道德觀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即是關於利益關系的調節及個體品德操守等問題,所以人生觀對道德觀就具有直接的決定性作用。
人生觀作為對人生的根本看法與觀點,是人們對人生的總的理解,這種理解在總體上規定了人們的人生方向與目標,並對人們所從事的各項具體活動起著定向導航作用。
就公務員而言,不管是否能夠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他總是在其所擁有的人生觀指導下進行各種活動的。公務員的道德觀形成過程也不例外,雖然人們道德觀中的善惡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特定社會時代的內容,但是究竟以何為善、以何為惡,則直接由其人生觀的基本內容與方向所決定。
這就是說,人生觀的基本內容與方向,直接決定著道德觀的基本內容與方向。不僅如此,人生觀由於內在地包含著人生態度的內容,因而人生態度又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影響、決定著人的道德行為和態度。
人生過程充滿矛盾與曲折,不乏真假善惡美醜、生死苦樂順逆,對這些矛盾沖突採取什麼態度,是消極還是積極,是樂觀還是悲觀,不僅會對人的意志與毅力、品行與情操產生巨大作用,而且還直接左右人的道德認識內容和方向。
同樣,從一個動態過程來看,公務員人生觀的形成也並不是簡單地對外部世界的映照,而是在既有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指導之下進行的。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在同樣社會歷史條件,甚至在同樣具體場景之下,不同的人也會形成不同的人生觀,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社會歷史時期,面對性質內容幾乎同樣的情況,也會形成不同的人生觀。作為公務員自然離不開正確的人生觀。然而,正確人生觀的形成與鞏固卻又離不開合理的、正確的道德觀。
④ 道德與人生
道德的高低決抄定人生品質的優劣,人生的美麗或醜陋始終與道德不能分割。
人生路漫漫需要道德的扶正、需要道德的沐浴,
高尚的道德最終會轉化為世界的正能量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
我在人間窺探,道德模範深深觸動原本絕望的心靈,
讓頹廢的精神再次點燃希望的憧憬、讓人生路華麗優雅。
⑤ 論道德與人生 要求1000字以上的作文
道德人生
生命是短促的,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莎士比亞
很久以前,有一個哲人,他淵博不俗,心中充滿了智慧,但很少幫助人,也不喜歡在他人困難時給予他人幫助,所以村中很少有人和他交往。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寺院中投宿,寺中的主持盛情地招待了他,哲人在寺院中找到了一份閑適,整天在院中踱來踱去翻經書。後來哲人告辭,想游學去,臨走之際,在包袱中發現了一張主持留的字條,上面寫著:你滿腹經綸,這是事實,可你卻不曾像其他香客一樣幫助我打掃寺院,哲人看後慚愧至極,從此他四處施善,幫助他人,逐漸成為了一個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
在今天,我們和從前的哲人一樣,只重視學識,忽視了道德。我們的眼中,知識不多,就是愚昧:可沒有道德修養就是卑俗。或許知識是我們的頭腦,外表,道德就是我們的肢干。我們用道德處理世事,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信念處世,以和藹寬容的態度待人接物,我們用知識武裝頭腦,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信念學習,以融會貫通的精神去理解。殊不知,道德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只有道德與智慧交織重疊在我們的身邊,才能更有涵養,才能使道德揮發得淋漓盡致。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從遙遠的孔子到今天的勞模,從古老的《道德經》到現在的道德教育,時代在變,但道德從未改變,它約束著我們,成為了人生的第一準則,仁、義、孝、忠依然是人們追求的「完美」。道德下,我們拚棄損人利己之事,道德下,我們鄙視不忠不義之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是珍惜名譽的,用一個高尚的舉動博取社會的青睞;一個有道德的人,既然索取社會就要回報社會;一個有道德的人,只需平和而又正確的處世而不是傖俗的去展示自己的卑劣。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智慧左右,讓道德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演繹完美的人生!
⑥ 道德與人生的理解論文範文
範文:
生命是短促的,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莎士比亞
很久以前,有一個哲人,他淵博不俗,心中充滿了智慧,但很少幫助人,也不喜歡在他人困難時給予他人幫助,所以村中很少有人和他交往。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寺院中投宿,寺中的主持盛情地招待了他,哲人在寺院中找到了一份閑適,整天在院中踱來踱去翻經書。後來哲人告辭,想游學去,臨走之際,在包袱中發現了一張主持留的字條,上面寫著:你滿腹經綸,這是事實,可你卻不曾像其他香客一樣幫助我打掃寺院,哲人看後慚愧至極,從此他四處施善,幫助他人,逐漸成為了一個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
在今天,我們和從前的哲人一樣,只重視學識,忽視了道德。我們的眼中,知識不多,就是愚昧:可沒有道德修養就是卑俗。或許知識是我們的頭腦,外表,道德就是我們的肢干。我們用道德處理世事,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信念處世,以和藹寬容的態度待人接物,我們用知識武裝頭腦,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信念學習,以融會貫通的精神去理解。殊不知,道德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只有道德與智慧交織重疊在我們的身邊,才能更有涵養,才能使道德揮發得淋漓盡致。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從遙遠的孔子到今天的勞模,從古老的《道德經》到現在的道德教育,時代在變,但道德從未改變,它約束著我們,成為了人生的第一準則,仁、義、孝、忠依然是人們追求的「完美」。道德下,我們拚棄損人利己之事,道德下,我們鄙視不忠不義之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是珍惜名譽的,用一個高尚的舉動博取社會的青睞;一個有道德的人,既然索取社會就要回報社會;一個有道德的人,只需平和而又正確的處世而不是傖俗的去展示自己的卑劣。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智慧左右,讓道德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演繹完美的人生!
⑦ 論職業道德與人生價值
職業是成年人最重要的社會存在方式,一個人常常是通過職業活動使自身的社會化得以完成,並承擔起了社會、家庭和個人的責任。但是,一個人如何看待職業,即他有著怎樣的職業觀,將深刻影響到他以何種方式從事職業活動。一個將職業視為天職的人,必然地會對職業活動特別投入,相反,一個人若僅僅把職業看作是養家糊口的手段,他對職業活動就會若即若離,不態願意發揮主觀能動性。
一、職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手段
有資料顯示:人們對職業的認識,對1661人進行了調查,有564人認為職業不過是謀生的手段,佔35%,有912人認為職業是實現個人價值的手段,佔56.6%,而認為職業是獲得社會名聲的手段僅有64人,佔4%,說不清的有71人,佔4.4%。對「職業」的理解體現了一個人對職業工作或職業勞動所賦予的意義,因此,對職業做出不同的理解,自然地也會在實際的工作中有不同的投入。那些把職業當作實現人生價值之手段的人,會對工作非常盡心盡責,最終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裡手;而那些只把職業當作養家糊口之手段的人,他與職業工作總是保持隔離。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若能不勞而獲,他們就趨之若騖。這樣完全不同的職業態度,不僅對職業勞動的質和量產生實際的影響,也會對他們關於職業規則、精力投入等問題的認識產生作用。
職業意味著什麼?一般而言,職業具有三種主要功能:一是通過持續的職業活動,可以擁有經濟收入,獲取生活來源。因此在這一意義上說,職業是一種謀生手段;二是職業勞動者藉此完成自身的社會化過程,通過職業活動和擴展開來的職業交換,建立起廣泛的社會聯系,實現與社會成員的正常交往,通過職業間的交換與合作,介入到更廣大的社會生活之中,從這一意義上說,職業是獲得社會名聲的手段;三是當事人可以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技能,通過崗位成才,成為某一行業的專家,滿足個人的成就感和成功欲,從這一意義上說,職業是實現個人價值的手段。這三種功能同時存在於任何一個職業中,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並非每一名職業勞動者都能感愛到這三種功能的意義。由於每個人參與職業活動的動機不同,更由於人們在認知水平和興趣等方面的差異,以及職業勞動本身的特點不同,每個人對職業不同功能的看法會產生極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就可以反映出職業在他的生活中所處的地位以及他對職業的態度。
對於職業是什麼的理解,不只是一個認識水平的問題,它還體現了人們對職業的情感和態度,因此,對職業的不同理解直接影響到人們對自身職業勞動的投入水平。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認為「職業是實現個人價值的手段」,這些人相信通過職業勞動可以追求個人的理想,取得個人的成就。這表明多數人不僅公開承認職業活動的個人價值,而且將實現個人價值落實到職業勞動上,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傾向,具有積極的道德意義。職業道德首先是社會分工的產物,主要體現的是社會目標,但若沒有個人的認同,並與自身的價值目標相結合,職業勞動者是難以做出創造性的貢獻的,職業發展乃至社會發展就成為一句空話。每一個職業勞動者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他誠實勞動,辛勤工作,為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就應受到尊重,他就可以因他的平凡且不朽的職業勞動而自豪。
二、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
教師是以對人的培養為其專門職業的勞動者。自從教師職業產生以來,教師以自身的勞動服務於現實社會,聯系著歷史和未來,呈現出巨大的社會價值。正因為如此,社會也總是對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給予高度評價並寄予無限的希望。社會為獲得教師勞動社會價值的最大實現,必然對教師職業道德提出相應的要求,而教師勞動自身在爭取社會價值最大實現的過程中,也必然對其應有的職業道德提出一定的要求。
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所具有的意義。價值總是反映或體現客體與需要它的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主要是針對教師勞動與需要它的社會之間的關系而言,指教師勞動對需要它的社會所具有的功能屬性。
人類社會的演進及其文明的發展,都是社會物質、社會精神、社會制度和人的素質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常常表現為社會物質文明、社會精神文明、社會制度文明和人的素質發展與進步。教師職業的產生和發展是由於社會育人的需要和教育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教師被看成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對社會文明進步的發展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⑧ 簡述道德對於人生的意義
道德是一種社會附加的意識形態,本身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社會關系越來越密切復雜之後,需要一種觀念上的導向,這也與實際運作社會有關系,而通過道德,把人們之間的關系明確下來,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⑨ 道德與人生的關系
道德和法律一樣,是我們存在在這個社會中的「框」,道德的框是虛隱的,行為回出框以後得到的懲罰也答是無形的,但這無形的懲罰摧毀的是你的內心和精神。只是現在這個社會,人們的內心和精神變的越來越強大,這個框的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大了。
⑩ 什麼是道德與人生
人生當樂為首 道德以善為本 價值隨心而定。
道德包含著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內容。客觀方面,指一定的社會關系對社會成員的客觀要求,包括道德關系、道德理想、道德標准、道德原則和規范等等。它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為政治道德、職業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會公共生活准則等等。道德的主觀方面,包括道德行為或道德活動主體的道德意識、道德判斷、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等。這方面的內容構成了道德原則和規范,它要求轉化為個人道德的實踐,實現這個轉化過程,需要通過道德教育和社會輿論,提高個人對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則、規范的認識,從而逐漸形成個人的道德信念、道德習慣和道德風格。
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生的意義,在世俗層次上即幸福,在社會層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層次上即信仰,皆取決於對生命的態度。
曾經的泛階級論一度讓我們出現道德迷失,周國平從生命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上根本性地為道德正位。人生意義之於個人是生活幸福,在社會關繫上即是道德。道德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表現出來就是對生命的同情,滿懷同情心地對待所有的生命,才是道德。當然,此處的「同情」,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施捨,而是基於同為生命的一種,相互之間感同身受,彼此充滿感情地愛護體貼。
道德的基本特徵,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階級性和共同性 道德是維護一定的社會和集團利益的行為准則,它在階級社會里,帶有階級性。道德的階級性,不僅表現為同一社會形態里有不同階級的道德,而且還表現為不同社會形態之間的各個階級的道德也不相同。在階級社會里,道德除了有鮮明的階級性之外,還有一定的共同性。道德的共同性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相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特性。道德的共同性不是永恆不變的,如「勿偷盜」,是一切存在私有財產的社會里的共同道德規范,在沒有私有財產的社會里,「勿偷盜」的道德誡律也就自然消失了。
社會功能
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種關系中,道德都履行著自己的功能。道德不僅具有多種社會功能,而且各種社會功能又相互交織在一起。這里,就道德的主要功能作簡要說明。
調節功能
道德的調節功能,指的是用道德規范去調節人的行為,並通過調節人的行為調節社會關系,告訴人們「應當怎樣」,「不應當怎樣」。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由於利益的不同,難免會產生一些沖突和矛盾,涉及到政治的、法律的矛盾由政治、法律加以強制,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糾紛和矛盾需要道德來調節。這種調節通過理性信念起作用,表現在道德主體之間的相互協調、社會節制和自我節制,並以自我節制為主,既指導和糾正個人的行為,也指導和糾正集體的行為,其目標是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得到完善與和諧。
道德的調節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功能。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道德總是通過評價、教育、指導、示範、激勵、溝通等方式和途徑,調節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和交往中的行為。它以「應當怎樣」為尺度,來評價人們行為的現狀,並力圖使現狀符合於「應當」。如這個「應當」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那麼就能引導和激勵人們按照這個「應當」去做,達到不斷調節社會關系的目的。
在社會生活中,道德的調節雖然是廣泛的、重要的,但不是萬能的。道德所能調節的社會關系,主要是社會的非對抗性的矛盾和對抗性矛盾中的非對抗性行為。在階級社會中,還離不開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等等規范對社會關系的調節。只有消滅了階級,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道德的調節功能才富有權威性,才能調節所有的社會關系。
教育功能
全國道德模範評選 道德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現在通過道德評價來影響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不同的階級總是希望培養出合乎自己道德要求的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們的道德教育就是通過規范引導、輿論評價、榜樣激勵等方式來指導人的行為,提高人們的社會主義道德水準。
導向功能
這也是道德的社會功能。道德的導向功能,首先表現在它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導向,如對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物質財富的價值實現即人們的消費導向,對具體的經濟活動如商業盈利及競爭導向等。道德的導向功能還表現在它可以在政治、法律中積極引導人們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人們自覺遵紀守法。可以這樣說,只有道德價值導向明確的政治和法律,才能真正成為賢明、廉潔、公正的政治和法律。
與其他社會意識形式的關系
道德與其他社會意識形式,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都是以自身獨特的社會意識形式反映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並反作用於社會經濟關系。這種反作用往往是在各種社會意識形式之間的相互矛盾和協調中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