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窗
㈠ 保定聖瑞非法集資
看到保定聖瑞的騙局!!!!!這篇貼子,作為一名有著責任感的網民來講,揭露保定聖瑞公司的騙局,告知那些做著發財夢想的可憐老百姓真相,是身為一個有良知人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通過互聯網搜到保定聖瑞是黑龍江聖瑞公司的分公司,黑龍江聖瑞公司又是香港聖瑞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企業,聽說地址在保定市高開區的世紀大廈.負責人是位"女強人"劉景芝.黑龍江聖瑞公司非法集資問題已經被黑龍江省金融辦、省銀監局發現,當地的金融部門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核查,認為其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已將案件線索移交黑龍江省公安廳.這說明了保定聖瑞作為黑龍江聖瑞公司的分支,從事相同的非法集資活動.聖瑞出事兒只是早晚的問題,天上掉餡餅的事根本不存在,所以那些已經投進去的人趕緊出來吧!那些想投還沒投的人趕緊斷了做發財夢的念頭!前段時間報紙上整版刊登了黑龍江聖瑞宣傳材料,稱其已經完成了上市計劃,聖瑞所謂的上市只不過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一個交易場所的平台上進行交易,這個平台據說即使是資產為零、盈利為零,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掛牌,為什麼使用這樣的名稱,因為這樣可以蒙蔽那些沒有上市知識的人,如果想知道其中的真相,請大家網路搜索美國納斯達克了解.現在就讓我們分析一下聖瑞使用的套錢手段吧!
保定聖瑞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也就是一萬元每月返600元,利用公眾缺乏投資知識、盲目進行投資的心理,並且打著與國外公司合作開發大油田的幌子,以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優厚的紅利為誘餌進行集資進而詐騙老百姓辛辛苦苦積攢的血汗錢.只要我們認真分析了解情況就能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一萬元每月返600對於一些每月只有微薄收入的家庭來說這是個很大的誘惑,但細想天上不會掉餡餅,不可能坐著掙錢,說白了他們使用的就是釣魚手段,放長線釣大魚,雖然它會像他們承諾的那樣先返利,當你品嘗到了利益的糖果,你會傾其所有,而聖瑞就是掌握好收線的時機,這就是聖瑞使用的手段.所以請大家擦亮你們的眼睛,不要被糖衣包裹著的炮彈襲擊!!!!
㈡ 法制之窗美術字
法制之窗美術字
㈢ 公民有依照法律規定納稅的義務,是由什麼規定的
《憲法》第五十六抄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納稅義務是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向國家繳納一定稅款的責任。其特點是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中國的稅收主要分為三部分:(1)對流轉額徵收的,包括工商稅、增值稅、鹽稅、關稅、集市交易稅和牲畜交易稅等
(2)針對收益額的征稅,包括工商所得稅、國營企業所得稅、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農業稅(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國全面廢除農業稅。)
(3)針對財產、行為的征稅,包括城市房地產稅、契稅、燒油特別稅、建築稅、屠宰稅、車船使用牌照稅
中國的稅收原則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體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一致性。中國1954年憲法規定了納稅義務,但1975年、1978年憲法取消了這個規定,1982年憲法恢復。一切偷稅、漏稅的行為,都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
㈣ 談談我國制定稅收基本法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制定稅收基本法,保障納稅人權利實質所歸
尊重人權、以人為本,在稅法領域必然要求體現為納稅人權利本位。制定一部系統彰顯納稅人權利、促進納稅人權利充分行使的《稅收基本法》,是尊重人權、以人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基於憲政理論的納稅人權利保障
憲政視角下稅及納稅人權利保障問題研究,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納稅人權利的保障依賴於一個依法征稅並合法用稅的政府的塑造,納稅人人格尊嚴的實現和自身的全面發展也離不開稅權的有效控制,這就需要有《稅收基本法》來作為支撐。國家的正常運行離不開稅,「不徵收與開支金錢任何政府都無法存在」[8]正如馬克思所說:「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共和國以收稅人的姿態表明了自己的存在」。[9]憲法上稅之概念的正確界定,更好地體現了稅的憲政價值及意義,為納稅人權利提供了憲法上的切實保障,也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打開了一扇法治之窗,找到了切入點。憲法上稅的概念應體現人權保障價值。稅的開征勢必會觸及公民財產權和個人及組織營業自由權,所以稅的開征並不是說只要完全符合憲法上對稅形式特徵的規定,國家就可以任意開征稅。雖然目前我們已有些許通過具體的訴訟途徑來主張納稅人權益案件,但是如何在程序上設置聽證程序,從而聽取納稅人的意見和建議,而不是由個別領導來決定該部分稅應用於何項開支,不失為避免某些領導片面地追求政績而大搞「形象工程」的有效制度安排。
總之憲政語境下的稅是以人權保障為終極價值,以嚴格立法程序為基本方法,以規制稅務立法權、征稅權和用稅權為基本理念,以無償性為基本特徵的一種國家徵收內容。我國傳統上對稅之概念的界定,一貫強調稅的「強制性、權力性與無償性」,並以「確保國家稅收收入的取得」為其首要職能,對納稅人權利的保護尤其是財產權的保障卻被置於次要地位,所以,在國家權力的強制下,以「公共利益」名義恣意「侵犯」納稅人的權利主要是財產權利,以致(征稅)權力超越了本應作為其本源的(納稅人的)權利,並異化為權利的對立面。[10]
(二)基於實體法與程序法理論的權利保障
現階段,我國要保證納稅人權利義務的統一,在納稅人義務已較為明確的前提下,主要是保證納稅人權利的實現而納稅人的權利只有通過立法明確才可能得到保障。在西方國家,納稅人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權利,許多國家制定了《納稅人權利保護法》,如美國在1988年頒布《納稅人權利法案》,加拿大1985年頒布《納稅人權利宣言》,英國1986年頒布《納稅人權利憲章》等。
我國只有在《憲法》第56條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而沒有規定納稅人的權利。納稅人的權利有實體性的權利和程序性的權利。實體性的權利表現為全體納稅人制定稅法的權利、對所繳稅款的財產權的保障權(主要包括對稅款支出的保障即納稅人有權過問稅款是否被違法和不合理使用和對公共支出是否有權監督的保障)等,這是第一層面的權利。這種權利的保障主要在於憲法明文規定納稅人有稅收立法及監督國家機關對稅款的徵收、管理、使用的權利,並建立納稅人公益訴訟制度,對政府不合理、不合法的稅款支出提起訴訟。程序性權利表現為在具體的征納關系中納稅人享有的各種權利,如知情權、延期納稅請求權、稅收退還請求權、處罰聽證權、申辯權、賠償請求權等,這是第二層面的權利。一些國家如法國等較為注重納稅人的實體性基本權利的保護,而美國、英國等國最初較為重視程序權利的保護,後來發展為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同等重要。我國也應當將實體權利與程序權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國雖然在《稅收徵收管理法》中有部分內容是關於納稅人程序性權利的規定,但遠未真正體現納稅人應有的完整的權利。因此,我國應通過立法完善納稅人的權利,並保證實施,還要通過《憲法》修正案加以確立納稅人的基本權利,從根本大法上完善納稅人的權利。此外,還要通過制定《稅收基本法》加以確立納稅人的程序上的權利,並將權利具體化而使其具有操作性,從而保證實施。
(三)基於法律意思的權利保障
通過法律的手段,教育和幫助人們樹立起依法納稅、自覺納稅的良好納稅意識,並逐漸積淀成一種社會道德文化,從而達到防微杜漸,這實際上是對納稅人的權利更深層次的保護。可以說納稅人的稅權是「權利」,而不是「權力」。權利是與義務相對應的概念,更多的用於平等主體之間的對等關系。現在人們談納稅人的權利,就含有強調納稅人與政府之間平等性的意思。而且在現代法律中,一個人的義務總是以他人的權利為緣由權利概念,而不是義務概念,是法律思想的起點。從這種意義上講,納稅人的權利———不管這里的納稅人是個體意義上還是整體意義上的,才是現代稅法的真正立足點。樹立新的納稅人權利義務觀,首先就要樹立起「稅收在我國地位有多高,納稅人地位就有多高,稅收地位有多重要,納稅人地位就有多重要」的意識,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利與保障國家的征稅權利同等重要,使整個社會形成尊重納稅人、愛護納稅人及納稅光榮的良好風氣。其次,征稅機關應擺脫官本位思想,牢記「執政為民」的宗旨,樹立「為納稅人服務」的新理念。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在稅收執法過程中應改變態度生硬、盛氣凌人的工作作風,做到「和氣」才能「生財」。最後,加大稅收宣傳的力度,使公眾了解納稅是公民的義務,同時納稅人也有相應的權利。通過宣傳社會主義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稅收宗旨,使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還要完善納稅人權利保障措施,納稅人權利及其保障措施至少應體現為以下幾方面:稅收使用權、稅收知情權、稅收參與權、稅收監督權、稅收請求權、享受良好服務的權利。理論上的創新以及觀念上的轉變將會對納稅人的權利保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完善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重點是保護納稅人權益,納稅人享有權依憲法和法律履行納稅義務的權利是現代民主法治國家實行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納稅人權利體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權利。納稅人權利要在我國得到應有的重視與保護,必須在《稅收基本法》中予以確認,並依此制定與完善各項稅收法律規范,為稅收征管行為提供確定有效的法律依據。否則,納稅人權利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㈤ 主題是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的手抄報,去什麼標題好,要新穎
法制之窗
㈥ 法制安全手抄報起什麼名 /有創意點
遵紀守法我先行
法制
創造和諧
法制
在我心
與法同行
知法
守法
懂法
用法
法制之聲
法制
伴我行
法制指南
法制世界
法制在線
法制之窗